浅析曹丕“文气说”_第1页
浅析曹丕“文气说”_第2页
浅析曹丕“文气说”_第3页
浅析曹丕“文气说”_第4页
浅析曹丕“文气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目录第一章气”的思想渊源 2一、在古代哲学著作和文论思想中,关于其的论述相当多。除去自然之气外,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形态,即哲学层面、审美层面与文论概念的气论思想。 2(1).哲学意义之气 2(2).审美意义之气 2(3).曹丕的文气说 2第二章曹丕的文气说 3第三章曹丕文气说的意义 4参考文献: 5

综述魏晋时期随着文学走向自觉,品评文章的论文专著也相继出现,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几个主要的观点,其中“文气说”是《典论·论文》中最核心的观点,曹丕在《文论》中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也就是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出力气可以获得的。“文气说”这一论题的提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要“气”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而且有一个从哲学范畴到文学范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曹丕开创性的提出“文气说”,将“气”由哲学范畴移接到文学理论范畴,“文气说"是曹丕《典论•论文》中最核心的一个观点.。这不仅是对先人提出的"气"的升华,同时也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关键词:气,曹丕《典论·论文》,文气说,意义

浅析曹丕“文气说”第一章气”的思想渊源一、在古代哲学著作和文论思想中,关于其的论述相当多。除去自然之气外,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形态,即哲学层面、审美层面与文论概念的气论思想。(1).哲学意义之气。在哲学层面上关于气的论述,《老子》、《淮南子》种都有所涉及,而相对集中的体现在《周易》的相关记载中。《周易》认为,天地万物产生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阳性事物的特点在于刚健,阴性事物的特点在于柔顺,所以阴阳的对立也就具体化为了刚柔的对立。并最终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规律。(2).审美意义之气。在审美意义上对气这一范畴的论述,当推汉代的《札礼·乐记》气论思想。《乐记》: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其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摄,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乐记》接受了《周易》关于阴阳、刚柔二气相互作用化生万物的观点,并认为音乐正事阴阳二气和谐作用的表现,强调刚柔并济的中和美。《乐记》认为音乐的生命在于气,气是审美活动的根源,这一观点对后世的美学及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曹丕的文气说。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曹丕所说的“气”,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作家的气质特征,二是指作品的风格特征。曹丕的“文气说”,第一次提出作家气质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问题,开创了以气论文的先河。第二章曹丕的文气说曹丕(187-226),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大子。曹操死后嗣位为丞相、魏王。公元220年迫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在位七年,谥文帝。今存诗歌四十余首,其中《燕歌行》二首是现存文人作品中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有《魏文帝集》。曹丕的《典论》是一部有关政治、文化的论著,全书大概在宋代亡佚,今仅存《白叙》、《论文》两篇较为完整。《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出现的一篇文学专论,也是汉魏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文气说创始于公元二世纪三国时期魏帝曹丕(187——226年),乃是中华传统文学理论继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虞舜帝首创言志说之后第二座里程碑。曹丕亦因此无愧为中华文学理论之伟大奠基人。曹丕在其著名文学理论专篇《典论.论文》中,首先提出“文章经国说”,指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强调文章之社会政治功用及重要地位。然后,明确提出文气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认为文章是以“气”为主。曹丕所说的“气”,与其前的思想家们所说的“气”的内涵大有区别的。要清楚曹丕所谓的“气”是指什么,不能不了解一下汉魏之际风气极盛的人物品藻之风。“气”即是当时清谈家们品鉴人物中最常见的词之一,它的含义包括了人的道德品质,个性气质,才能智慧等多个方面。所以,曹丕所谓的“气”,是指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作家的自然禀赋,先天的个性气质,属于生理和心理范畴,没有伦理色彩,与孟子所说的具有一定伦理色彩的“浩然之气”也就有了相当明显的区别。“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强调了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在曹丕看来,“建安七子”之所以各自显示出各自的才能,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各人禀气有别,个性有别,直接导致了诗文的体貌风格也就有别。这种“气”体现在每个作家身上,又因人而异,好比吹奏音乐时,乐器构造随同,由于吹奏人用气不齐,巧拙有分,所以音调也各不相同。这种先天素质就是父亲也不能移给儿子,哥哥也不能传给弟弟。曹丕“论气”首先论证文章风格各异,成就不同的根本原因,强调文章各有特色是由于作家各有不同的气质、个性,故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则是说人的气质、个性有清浊的不同,这也就形成了作品独特的风格特点。“文以气为主”,就是说文必须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决定着作品的存在价值与生命力,而这种艺术风格的最终形成,则取决于作家的独特个性与气质。所谓“气之清浊有别”,即作家的个性气质相异。这点我们看《典论•论文》便可知晓。曹丕在评论建安时代的著名文人时说:“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又有“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诗,以至乎杂以嘲戏”。在他看来,作品的气貌和作家的气质、才气等特征是统一的,作家有怎么样的气质、才气等特征,在其作品中就有怎样的气貌。譬如:徐干是齐地人,汉代齐地士人,因受风土影响,其性格比较舒缓,徐干的文章也就带有这种舒缓之风,因此叫齐气。又如孔融,因其有很高的才气,所以文章也就写的豪迈有气势。另外,曹丕还注意到,他在《与吴质书》(《典论•论文》)中也谈到气,其言有云:“公幹(刘桢)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仲宣(王粲)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作家的才性和气质也影响到他对文体的选择与驾御上,如王粲、徐干等长于辞赋,陈琳、阮元瑜等人长于文章书记之类,这都与他们自身的“禀气”有关。建安七子各自显示出各自的才能,究其原因,是由“性”的差异所导致。这种观点也合符于魏晋人崇尚自然的风气。第三章曹丕文气说的意义1.它将“气”引入文学领域,作为文艺审美的一个概念并以此用来品评文学作品。早在先秦时代的诸子思想中,“气”便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哲学范畴,乃宇宙天地万物之本源。把“气”从哲学范畴引入文学领域,丰富和发展了“气”的内涵。建安文学崇尚“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推崇“梗概而多气”便是曹丕“文气”说的最佳体现和诠释。建安文人在他们的创作中经常出现“气”的概念,如曹丕《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至广陵于马上作》:“胆气正纵横”;曹植《鰕鱔篇》云:“猛气纵横浮”;刘桢《射鸢》:“意气凌神仙”;阮瑀《咏荆柯》:“叹气若浮云”;吴质《思慕诗》:“志气甫当舒”。在他们的作品中,“气”多表现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及情感力度。为此,后人,常常也用“气”来评价建安文学。钟嵘《诗品》评曹植创作:“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世积怨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2.“文气说”的出现促成并标志着“诗言志”向“诗缘情”的转变,昭示着一个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先秦《尚书》“诗言志”的“志”虽然有“情”的成分,但它更主要的是表达符合儒家思想的思想情志,强调“以志束情”,情是不能任意泛滥而发的,当时的文论还摆脱不了政治教化等传统诗学的束缚。而汉代经学兴盛,更是严重束缚和阻碍了文学抒发个人情感的发展道路。然而我们知道,文学并非只是“言志”,更是创作主体精神气质的投射,文学的这种抒情倾向带动了魏晋以后创作实践的自觉。“文气”说在这个时期刚好应运而生,它适应了建安文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建安时代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它从两汉以来被禁锢的经学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逐渐地开始追求个人的文学创作,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它使文坛出现的追求创作个性的倾向上升到文人的自觉意识,预示着“文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它为建安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