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教师组“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竞赛规程_第1页
2018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教师组“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竞赛规程_第2页
2018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教师组“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竞赛规程_第3页
2018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教师组“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竞赛规程_第4页
2018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教师组“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竞赛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组别:高职教师组专业类别:装备制造二、竞赛目的竞赛以“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背景,针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岗位技能提升的要求,面向我省高等职业院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引领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职业教育的方向,检验我省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教师在机器人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通过竞赛进一步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升全省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三、竞赛内容与时间竞赛项目由“基础知识测试”、“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操作”三个子赛项构成,每位参赛队员应全部完成上述三个子赛项竞赛。若规定项目不能全部参加的,按实际参赛项目计分。各子赛项的名称、比赛时长和成绩权重:子赛项名称比赛时长成绩权重基础知识测试60分钟20%课堂教学设计10分钟30%实践操作120分钟50%(一)竞赛内容1.“基础知识测试”子赛项:该项目旨在考察选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主要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机电一体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PLC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2.“课堂教学设计”子赛项:参赛教师在“工业机器人技术”、“PLC控制技术”及“机械机构设计应用”三门课程中根据自身特长任选一个,并就所选课程的一个课堂教学知识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现场讲解教学设计理念、组织过程、效果与创新等方面的实施情况。该项目旨在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及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完成特定教学任务、信息化手段运用等方面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3.“实践操作”子赛项:参赛教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120分钟)完成工业机器人末端夹具的安装、工业机器人激光切割应用(模拟)、工业机器人工件输送、搬运和打包等内容。该项目重点考查参赛教师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比赛内容包括:(1)工业机器人末端夹具的安装根据比赛需求和实际的工程应用环境,利用竞赛平台提供的硬件设备、工具和技术文档资料,对工业机器人末端夹具、末端夹具所需的电路和气路进行安装和调试。(2)工业机器人激光切割应用(模拟)根据工业机器人激光切割实际的工程应用,比赛现场提供规定尺寸的零件,利用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编程和示教,完成零件模拟切割。(3)工业机器人工件输送、搬运和打包根据比赛提供的设备平台,进行系统组态,利用输送带对红、绿、黄三种工件进行输送,完成工业机器人对三种工件的搬运和打包作业。(二)竞赛时间赛项比赛总时长为190分钟,其中基础知识测试时长60分钟、课堂教学设计时长10分钟、操作技能时长120分钟。四、竞赛方式竞赛为个人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每个学校限报1名在职教师。参赛选手所在赛场序号、场次序号和笔试座位号均由抽签决定。五、竞赛命题本次竞赛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宗旨,采取公开考核范围及考核要点的方式进行比赛。1.“基础知识测试”子赛项:本环节采用笔试方式举行,主要考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机电一体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PLC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2.“课堂教学设计”子赛项:本环节要求参赛选手根据所选题目,比赛日之前完成该题目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参赛选手结合教学开展情况设计相关文档,比赛日提交书面设计报告5份(报告匿名提交,报告中不能出现学校名称、参赛队员姓名等任何标识个人身份的信息),并以PPT讲解的形式进行10分钟的教师现场展示。3.“实践操作”子赛项:本环节采取实践动手操作方式举行,根据赛项提供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进行工业机器人末端夹具的安装、工业机器人激光切割应用(模拟)、工业机器人工件输送、搬运和打包等。考察参赛选手对工业机器人现场操作、示教编程、综合应用与调试等方面的实用技能。六、竞赛规则(一)熟悉场地与抽签1.赛项组委会安排比赛前参赛选手熟悉比赛场地,召开领队会议,宣布竞赛纪律和有关规定,抽签确定各参赛选手的组别、比赛时段等。2.参赛选手根据比赛时段提前30分钟检录,裁判长宣布比赛后迟到10分钟者不得进入检录场,选手进入检录场地后即封闭入口。3.检录裁判对参赛选手进行点名登记、身份核对等工作。加密裁判组织参赛选手抽签并对参赛选手的信息进行加密、确定比赛工位。(二)赛场要求1.参赛选手在比赛期间实行封闭管理。2.参赛选手严禁携带参赛队和个人信息以及任何通讯设备、存储设备等物品进入赛场,赛场内提供必需用品。3.参赛选手进入赛场必须听从现场裁判的统一安排,比赛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的监督和警示。若选手有违规操作,裁判长有权终止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由裁判组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裁决;选手现场操作失误引起自己工位停电而影响比赛的,后果由选手自行承担。4.如选手未能全部完成设备安装部署、程序代码编写任务,根据其实际完成的任务情况给予评分。5.比赛结束前10分钟,裁判长提醒比赛即将结束,当宣布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必须服从裁判长的指挥,否则将视为作弊处理,总成绩以0分计算。6.比赛结束后,需要裁判员与参赛选手在参赛现象汇总表上签字确认。(三)成绩评定及公布1.赛项裁判组在赛项执委会领导下,负责赛项成绩评定工作。参赛选手成绩通过“三级审核”,确保比赛成绩准确无误。2.为保证裁判执裁标准的一致性,裁判长负责对裁判进行竞赛预演培训。3.比赛成绩经监督组复核后,由裁判长、监督人员签字确认后公布。4.其它未涉及事项或突发事件,由大赛组委会负责解释或决定。七、竞赛环境(一)实践操作比赛场地竞赛场地根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平台,每6㎡的面积设置一个工位,每个工位独立构成竞赛单元;工位标明编号,标配工作台。赛场采光、照明和通风良好;提供稳定的水、电源等配套设备。(二)其他场地能容纳50人笔试考试的教室1个,能够容纳50人的答辩教室一个。在赛场指定场地设置候考区、检录区、休息区、统计室、仲裁室等区域。八、技术规范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行业规范及赛题的指定要求等。九、技术平台序号设备名称规格说明1台式电脑数量:1配置要求:Windows764位操作系统,内存不低于8GB,CPU不低于I3,已安装博途TIA PortalV13sp1软件2工业机器人(1)机器人本体名称规格型号HB03-596-H01负载能力3Kg重复定位精度±0.05mm动工作范围关节Ⅰ-170°~170°关节Ⅱ-90°~135°关节Ⅲ-195°~66°关节Ⅳ-170°~170°关节Ⅴ-120°~120°关节Ⅵ-360°~360°最最大速度关节Ⅰ375°/s关节Ⅱ240°/s关节Ⅲ370°/s关节Ⅳ400°/s关节Ⅴ370°/s关节Ⅵ600°/s最大展开半径596mm操作方式示教再现/编程/拖动示教(2)控制器名称规格控制轴数6轴电源规格单相AC200~230V±10%最大能耗1.2KW/H外形尺寸(mm)497(长)*469(宽)*261(高)重量35kg周围温度通电时:0~45℃(3)示教器名称规格型号T70示教器屏幕尺寸7寸(9:16)触摸屏类型模拟量电阻背光源LED3变频输送机名称规格长度700mm有效工作宽度50mm最高速度4m/min电机三相异步减速电机+变频器调速传感器旋转编码器4西门子PLCS7-1200序号项目规格参数1CPU特征用户存储器100K/4MB2板载数字I/O14点输入/10点输出3板载模拟I/O2点输入/2点输出4位存储器8192个字节5性能布尔运算执行速度0.08us/指令6移动字执行速度1.7us/指令7实数数学运算执行速度2.3us/指令8通讯端口数29类型以太网10数据传输率10/100Mb/s11模拟输入输入点数212范围0-10V13数字输入输入点数145工具包螺丝刀套批:一字螺丝刀批、十字螺丝刀,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套批(规格1.5-88支装)6纸、笔中性笔(1支)、草稿纸(3张)7其他占地面积:约1.8m×1.8m;电源及功耗:220V/2.0Kw;机器人实训配置无油静音气泵,排量大,噪音低。风豹气泵默认型号FB36/7:输出压力:最大7Bar;流量:102L/min;储气罐容量:9L;压缩机:220V/50Hz;0.55Kw。(气泵型号以配套产品为准)十、评分标准(一)“基础知识测试”子赛项评分标准裁判根据“基础知识测试”子赛项评分答案评判,满分100分,以得分的20%计入总成绩。(二)“课堂教学设计”子赛项评分标准课堂教学设计子赛项满分100分,以得分的30%计入总成绩。该子赛项评分标准如下:指标分值比例评分标准理念与设计20%充分体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设定准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教学策略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学情和特点,体现学科专业特色与重点,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思考与创新。组织与实施30%依照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态度认真严谨,教学手段多样灵活,教学过程恰当有效,能用最佳的信息化手段,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下,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协同学习,符合学习者特征,体现“做中学,做中教”。教师仪表端庄、语言规范、表达流畅、感染力强、个性突出。技术与应用20%围绕教学内容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技术与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媒体与资源的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优良,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及数字资源的整合与运用,技术使用规范熟练。效果与创新30%教学能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达成教学目标,完成预定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兴趣高,活动参与面广,课堂气氛好。教学效率高,特色鲜明,创新性大,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三)“实践操作”子赛项评分标准技能操作部分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50%,由裁判根据参赛选手操作过程和记录表单分别进行评分。该子赛项评分标准如下:考核内容分值比例评分要素安装部署15%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工业机器人末端夹具的安装、气路电路安装等激光切割应用35%根据题目给定的零件进行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和示教,利用光电传感器模拟完成零件的激光切割功能工件输送、搬运和打包作业40%根据题目要求完成黄、绿、红三种工件的输送、搬运和打包作业安全和5S规范10%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场地整洁,物品摆放有序说明:各部分分值比例可能略有微调,以最终的赛题为准。十一、评判原则(一)评判方法(1)基础知识测试评分由裁判根据评分标准统一评分。(2)课堂教学设计评分由裁判根据评分标准统一评分。(3)实践操作评分由裁判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二)计分与排名总成绩=“基础知识测试”子赛项得分×20%+“课堂教学设计”子赛项得分×30%+“实践操作”子赛项得分×50%。排名规则:(1)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2)总成绩相同时,“实践操作”子赛项成绩高的名次靠前;(3)总成绩相同且“实践操作”子赛项成绩也相同的,“实践操作”子赛项用时短的名次靠前。十二、申诉与仲裁大赛采取二级仲裁机制。各赛项设赛项仲裁工作组,大赛执委会设仲裁委员会。各参赛队对不符合大赛和赛项规程规定的仪器、设备、工装、材料、物件、计算机软硬件、竞赛使用工具、用品,竞赛执裁、赛场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等,可向赛项仲裁工作组提出申诉。申诉主体为参赛队领队。申诉启动时,领队向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亲笔签字同意的书面申诉报告。申诉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提出申诉的时间应在竞赛结束后(选手赛场竞赛内容全部完成)1小时内。超过时效不予受理。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市(高职院校)领队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十三、竞赛观摩为了保证赛项的公开、公平、公正,本赛项不安排进入赛场内的观摩,赛项设置摄像头,全程录像。十四、竞赛须知(一)参赛队须知1.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编号名称,不允许出现学校、地区等明显标记。2.参赛选手在报名获得审核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筹备过程中选手因故不能参赛,参赛学校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规定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比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允许选手缺席比赛。3.参赛队应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裁判、听从指挥、文明比赛;持证进入赛场,禁止将通讯工具、存储设备、自编电子或文字资料带入赛场。4.各参赛队在比赛期间,要做好选手安全管理工作,杜绝交通事故及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注意饮食卫生,劝阻选手不食用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食品和饮料,防止食物中毒。5.各参赛队要为参赛人员购买必要的意外伤害保险,教育选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参赛,在比赛期间,应保证所有参赛选手的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二)参赛选手须知1.熟悉赛场制度、操作规程和赛项须知,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准时参加赛前会议,按时到达赛场。2.服从裁判安排、接受裁判监督,文明竞赛,不以任何理由影响比赛正常进行。3.贯彻执行大赛各项规定,在比赛前和比赛期间不允许私自接触裁判、与裁判谈论与比赛有关的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影响裁判人员的评判。4.选手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若结束比赛,应向裁判举手示意,由裁判记录比赛结束时间;比赛结束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严禁作弊行为。5.在比赛中如遇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器材故障,应及时向裁判反映,经裁判确认后,可向裁判长申请补偿排除故障的时间。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