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固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教案科学四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课《固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教案科学四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课《固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教案科学四年级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说课一、使用教材:《固体的热胀冷缩》是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的第2课中的实验,属于新课程标准中“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的课程内容。实验主要引导学生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来探究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科学素养。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也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实验分析、操作能力还需要加强。此实验是学生在明确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后,进一步对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对学生体验物体热胀冷缩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三、实验教学目标:经历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能科学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固体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知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四、实验教学内容: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五、实验器材: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蜡烛、打火机、冷水、铜铁铝金属棒。六、实验改进要点:实验原型:教科书上原有的实验是运用酒精灯加热一个刚好能通过铁环的铜球进行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为原实验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手持铜球加热,容易晃动和烫手。(2)使用酒精灯加热,危险性较高,合适教师演示,但学生参与度低。(3)铜球体积较大,加热效率低,变化不明显,不直观。(4)只用铜球做实验,便得出结论,欠缺说服力。实验改进:制作了一个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1)将需要加热的金属棒固定在支架上,降低操作难度,更稳定。(2)使用蜡烛替代酒精灯,降低实验危险性,更安全。(3)用金属棒替代铜球,减少加热时间,更效率,固体加热推动指针偏转,现象更直观。(4)用多种固体进行加热实验,再分析现象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七、实验原理:将金属棒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加热金属棒,金属棒受热膨胀向一个方向伸展,推动指针偏转。停止加热,使用冷水降温冷却,当金属棒的温度降到与起始温度相同时,指针回到原刻度。由此验证: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八、实验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利用《铁轨缝隙的奥秘》动画视频进行导入,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明确本课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固体是否也像液体、气体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用视频导入的方式引入本节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阐明此次实验的具体内容。由此引出第二个教学环节。(二)演示实验,合作探究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1)探究活动一:仔细观察,大胆猜测实验教学步骤1:在这一活动中,首先出示改进教具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来固定金属铝棒,并选用蜡烛来替代酒精灯,让学生观察仪器,并提出问题:加热铝棒,指针会怎样偏转?这样有支架固定金属棒,稳定性更强,更安全,同时力求让学生在观察猜测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说出推测的理由,并画出自己猜测的现象。(2)探究活动二:演示实验,观察记录实验教学步骤2:接着先选用铝棒进行实验。点燃蜡烛,加热铝棒。铝棒受热后迅速膨胀,因其左端已经固定,只能朝右端方向伸展,会推动指针向右偏转。在这一过程中,使用蜡烛替代酒精灯,降低了实验危险性,用金属铝棒替代铜球,减少了加热所需的时间,实验中指针逐渐偏转,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金属棒热胀冷缩变化的全过程,而不是只看到结果,更为形象直观。实验教学步骤3:然后熄灭蜡烛,我们将看到指针逐渐回转,如果要加快冷却速度,使用冷水喷淋金属铝棒,使其加速冷却,当铝棒的温度降到与原来的温度一致时,指针就会回到原刻度的位置。(3)探究活动三: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实验教学步骤4:接下来,当学生清楚实验步骤以后,分小组合作,学生用铜棒、铁棒重复以上实验,都会看到热胀冷缩的现象。然后把观察到实验现象记录在实验记录表(表1)中。最后采用归纳的方法得出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改进后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兴趣浓厚,更有利于课堂组织教学,而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结论也更具说服力。固体物品受热冷却铝棒指针向右偏转指针回到原位铁棒指针向右偏转指针回到原位铜棒指针向右偏转指针回到原位实验现象加热金属棒,指针向右偏转;金属棒冷却,指针回到原位。实验结论固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表1)(4)探究活动四: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学最后用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的现象让学生分析,并回答本课开始提出的问题: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确科学探究的问题源于生活,科学结论的实践又回用于生活。九、实验效果评价:通过教学实验,改进后的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稳定性、操作性更强,更安全;实验时间更短,效率更高,现象更直观;用多种材料重复实验,让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课程标准》中指出“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