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招聘考试考题及答案_第1页
环境监测招聘考试考题及答案_第2页
环境监测招聘考试考题及答案_第3页
环境监测招聘考试考题及答案_第4页
环境监测招聘考试考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招聘考试考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空格中,单项或多项)(每1小题2分,

30分)

1、制定我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公害,B,促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A.保护自然资源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国家安全2、《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GB3095T996)分为C级。

A.五B.四C.三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地表水环境质

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的类别标准,进行C评价,

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A.多因子B.多因子和单因子相结合C.单因子4、下列各论述正确

的是C、D

A.pH值表示酸的浓度。B.pH值越大,酸性越强。C.pH值表示稀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D.pH值越小,酸性越强。

5、将下列各数字修约至小数后一位,结果错误的是D

A.4.2468—4.2B.23.4548-23.5C.0.4643—0.5D.L0501fL06、

下列各项监测指标中,表征湖库富营养化的特定指标是B、D

A.挥发酚B.总磷C.鼠化物D.叶绿素a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不适用于下面哪种水域

C

A.江河B.湖泊C.海洋D.水库

8、“三同时”制度中的三个同时,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

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B、C、E

A.同时立项B.同时设计C.同时施工D.同时申报E.同时投产使

用9、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A、B、C、E

A.进行仪器校准B.空白试验C.使用有证标准物质D.平行双样

E.加标回收试验10、噪声污染的特点是A、B、D

A.局部性B.感觉性C,持久性D.无残余性

11、由于金属以不同形态存在时其毒性大小不同,所以可以分别测定

A、B、C

A.可过滤金属B.不可过滤金属C.金属总量

12、下列污染物属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是C、

D

A.氟化物B.苯胺类C.六价铭D.总镉13、光化学污染的表征是A、

B、C、D

A.白色或淡棕色烟雾B.具有气味C.大气能见度降低D.刺激眼睛

和喉粘膜使呼吸困难

14、某一项目在测定过程中,当干扰物质与被测物直接结合,可使测

定结果C

A.偏低B.偏高C.不确定

15、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规定的固体管理“三化”原

则是A、B、D

A.无害化B.减量化C,工业化D.资源化E.回收化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某)(每1小题1分,共10分)1、

空白实验值的大小只反映实验用水质量的优劣。(某)

2、样品保存中,冷藏法的作用是能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作

用和化学作用的速度。(J)

3、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可以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

一级保护区。

(V)

4、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对实验室分析过程的质量保证。(某)5、在

噪声强度计算中80分贝+75分贝>100分贝。(某)

6、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

物控制技术标准和污染警报标准(某)

7、加标物质的形态应该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J)

8、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是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

(V)

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分为三类区域。(某)

10、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WlOum

的颗粒物。

(V)

三、问答题(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指什么?(8分)

答: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

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

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简述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8分)

环境监测的总体目的是为实现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

然资源的环保目标。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等毙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可分解归纳为4个方面:

1.评价环境质量,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去评价;

环境监测可按监测的目的和对象进行分类。按监测目的常划分为以下

三类:1.常规监测(例行监测或监视性监测)

对指定项目进行定期的监测,目的是评价环境质量和控制污染源。常

规监测的工作量最大。它包括①环境质量监测②污染源监测(成分、浓度

等)两个方面。服务于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监理。

2.应急监测(特例监测或特定目的监测)根据特定目的,它包括以

下几种监测:

①污染事故监测:发生污染事故时的应急监测,为控制污染提供线索。

常采用车、船等流动监测,简易监测,低空航测,遥感等手段。

②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法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矛

盾问题进行监测。一般由具有权威(资质)的部门进行,提供具有法律效

应的数据,供司法部门仲裁。

③考核验证监测:如人员考核(如密码样分析)、方法验证、治理污

染项目的验收监测。

④咨询服务监测:为其它部门、单位进行的服务性监测,进行环境质

量影响评价(如工业立项评汾等环评)。3.科研监测(研究性监测)

例如环境本底的监测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对从业人员的影响研究,监

测方法研究,涉及环境毒理学的研究等。以上是按监测目的进行的分类。

如按监测的介质对象分类,就包括:水质监测(水)、空气监测

(气)、土壤壤监测(土)、固体废物监测(渣)、生物监测(生)、噪

声和振动监测(噪)、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热)、光

监测(光)、卫生(病原微生物等)监测等(卫生)。这些都是环境监测

的具体内容。

3、什么是酸雨并简述其成因及主要控制途径。(8分)

雨、雪、雾、雹和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pH小于5.6的,统称为酸

雨。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控制酸性污染物排放和酸雨污染的主要途径有:1.对原煤进行洗选

加工,减少煤炭中的硫含量;2.优先开发和使用各种低硫燃料,如低硫

煤和天然气;

3.改进燃烧技术,减少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生量:

4.采用烟气脱硫装置,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5.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4、水俣事件(8分)

日本熊本县的小镇水俣,新日本氮肥公司将含有有机水银的废水排入

大海,镇上的居民食用了被污染的海产,成年人肢体病变、大脑受损,妇

女生下畸形的婴儿,使人和猫染上极为痛苦的汞中毒病。

5、什么是生物链?什么是生物富集?并举例对两者加以简单说明。

18分)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食物链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

解的物质,使其在生物体内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6、简述固体废物对环境的主要危害。(8分)

答:固体废物在没有利用之前纯属废物,它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

以下四个方面:

(1)污染大气

固体废物对大气的污染表现为三个方面:1.废物的细粒被风吹起,增

加了大气中的粉尘含量,加重了大气的尘污染;2.生产过程中由于除尘效

率低,使大量粉尘直接从排气筒排放到大气环境中,污染大气;3.堆放的

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由于挥发及化学反应等,产生有毒气体,导致大气

的污染。(2)污染水体

1.大量固体废物排放到江河湖海会造成淤积,从而阻塞河道、侵蚀农

田、危害水利工程。有毒有害固体废物进入水体,会使一定的水域成为生

物死区。2,与水(雨水、地表水)接触,废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必然被浸

滤出来。从而使水体发生酸性、碱性、富营养化、矿化、悬浮物增加,甚

至毒化等变化,危害生物

和人体健康。在我国,固体废物污染水的事件已屡见不鲜。如锦州某

铁合金厂堆存的倍渣,使近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水质遭受六价格污染,

致使七个自然村屯1800眼水井的水不能饮用。湖南某矿务局的含碑废渣

由于长期露天堆存,其浸出液污染了民用水井,造成308人急性中毒、6

人死亡的严重事故。(3)污染土壤

固体废物露天堆存,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其含有的有毒有害成分

也会渗入到土壤之中,使土壤碱化、酸化、毒化,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生

存条件,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许多有毒有害成分还会经过动植物进入人

的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一般来说,堆存一万种废物就要占地一亩,而

受污染的土壤面积往往比堆存面积大1〜2倍。

(4)影响环境卫生,广泛传染疾病

垃圾粪便长期弃往郊外,不作无害化处理,简单地作为堆肥使用,可

以使土壤碱度提高,使土质受到破坏;还可以使重金属在土壤中富集。被

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还能传播大量的病源体,引起疾病。

7、对同一受污染的地表水水样进行了五日生化需氧量(B0D5)、高

锦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Cr)的测定,测定结果分别为五日生化需

氧量(B0D5):58mg/L,高镒酸盐指数:63mg/L,化学需氧量(CODCr):

89mg/Lo此测定结果是否合理,试述理由。(12分)

答:合理

1、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首要要求是(C)

A、保护改善生态环境B、协调社会经济发展C、满足人民基本需要D、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2、环境权理论是由哪个国家的环境法教授提出的。(B)

A、日本B、美国C、法国D、中国3

体系中确定下来。”提出这句话的文件是(B)

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B、《东京宣言》C、《里约热内卢

宣言》D、《北京宣言》4、提出“人类有权在能够过

B

A、1970年《东京宣言》B、1972《斯德可尔摩宣言》C、1982年《内罗毕

宣言》D、1992年《里约宣言》5

B

A、《人类环境宣言》B、《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C、《内罗毕宣

言》D、《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6、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政

策转变重于治”(C)

A、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B、联合

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21世纪议程》

C、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里约宣言》D、经济与发展组织(0ECD)

第二次环境部长会议纪要7、从20世纪60年代至70c

A、消极的限制手段B、单项治理C、综合防治D、全面调整人类与环境关

系8

D

A、联合国决议+行动计划B、联合国决议+附件C、条约+附件D、条约+议

定书+附件9

B

A、针对环境污染实行控制立法B、加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立法C、

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立法D、针对国际环境问题立法10

(0

A、19世纪5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11

D

A、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今B、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C、20世纪60年代至今

D、20世纪70年代至今12

A

A、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B、多瑙河大坝争议案C、加拿大金枪鱼案D、美

国加工鳏鱼案13

(Oo

A、多瑙河大坝争议案B、太平洋海豹仲裁案C、墨西哥金枪鱼案D、特雷

尔冶炼厂仲裁案14

C

A、19世纪中叶到1945年联合国的建立时期B、1945年联合国成立

到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时期C、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到1992年里约

会议时期D、1992年里约会议以后

15、在国际环境法历史上第一个因跨界污染引起环境责任的案例是(B)

A、太平洋海豹仲裁案B、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C、核试验案D、加拿

大金枪鱼案

16、第一个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是(C)

A、保护自然国际咨询委员会B、绿色和平组织C、国际自然保护同盟

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订于(0。

A、1956年B、1972年C、1982年D、1992年18

C

A、《伦敦公约B、《日内瓦海洋法公约》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D、《马波尔公约》

19、对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作出最全面规定的是(D)

A、《日内瓦海洋法公约》B、《伦敦倾倒公约》C、《马波尔公约》D、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0、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把倾废需得到事先许可原则的适用扩大到

专属经济

区和(A)A、大陆架B、公海C、内海D、毗连区21

C

A、沿海国对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承担国际义务B、沿海国对生物

资源的养护和管理享有主权权利C、沿海国享有绝对的主权权利D、

沿海国有义务确立有关生物资源的捕捞总量

2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是(A)A、

《我们共同的未来》B、《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C、《关于可持续发展的

声明》D、《人类环境行动计划》23

c

A、京都议定书B、卡塔赫纳议定书C、蒙特利尔议定书D、赫尔辛基议定

书24

前采取预防性的措施的公约是(B)

A、《人类环境宣言》B、《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C、《关于削减臭

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5

B

A、《长程越境空气污染日内瓦公约》B、《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C、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外层空间公约》26、1969

当由(B)A、船舶承运人承担B、船舶所有人承担C、货物所有人承担

D、船长承担

27、《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赔偿公约》适用于什么所产生的

油污(0A、客轮B、货轮C、油轮D、一切船舶28

A

A、二氧化碳B、哈龙C、甲烷D、乙醇29、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控制的主要温室气体是(C)

A、一氧化碳B、氟利昂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30

D

A、环境功能的不同B、环境范围的大小C、环境要素的不同D、环境

要素的形成

31、环境法所说的“环境”是指(A)

A、人类环境B、生境C、人工环境D、环境科学中所说的“环境”32

B

A、酸雨B、海啸C、核污染D、温室效应33

C

A、所有的生物B、所有的微生物C、所有的动物D、所有的植物

34、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有(D)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有机体35、下列可纳入环境法律

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包括(D)。

A、太阳B、人工培育的良种C、马戏团里的驯兽D、自然遗迹36

B

A、它是人类共同财产B、人类不能对它产生影响C、它可以作为民法的保

护对象D、它的价值无法计量37

(B)

A、经济规律B、自然规律C、社会发展规律D、阶级意志和阶级利益38

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D)A、生物富集B、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C、生物量金字塔D、生物放大39

续利用”这一观点最早出现在我国(A)A、先秦思想家荀况的《王制》

B、秦朝的《田律》C、《唐律》D、西周的《伐崇令》

40、我

是(C)

A、1986年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B、1992年的《环

境与发展十大对策》C、1994年的《中国21世纪议程》D、2000年的《立

法法》41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B、《工厂安全卫

生规程》C、《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D、《生活饮用水卫

生规程》

42、国务院第一次向全国发出注意环境污染的警告是由下列哪一事件

引发的C

A、海河流域污染B、淮河流域污染C、官厅水库与北京西郊污染D、滇池

污染43

C

A、1954年宪法B、1972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

44、我国第一次把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规定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

有的法律是(B)

Av《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45

(B)

A、强制取得B、法定取得C、自然添附D、天然孳息46、我国宪法规

定自然资源和某些重要的环境要素属于(D)

A、开发者个人所有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C、谁开发谁所有D、全民所有

47

B

A、自然保护区制度B、自然资源权属制度C、土地资源

管理制度D、自然资源规划制度48

(B)o

A、确认取得B、强制取得C、授予取得D、转让取得

49、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⑹年颁布的。A、1979B、

1982C.1989D、199050、1989

A

A、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占有核心的最高地位B、是在我

国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健全的基础上制定的C、是其他单行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规的制定依据D、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的重要标

志5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责任的主体具有怎样的特点(C)

A、针对性B、单一性C、广泛性D、特定性52

D

A、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B、人类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

系C、既包括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

之间的社会关系53

(B)o

A、环境保护范围大于自然资源保护范围B、环境保护范围小于自然资源

保护范围C、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各有侧重D、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

保护正趋向统一

54、广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主要是指(C)

A、污染控制与资源利用相结合B、污染预防与治理相结合C、污染防治与

自然保护相结合D、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产力布

局等的关系55

B

A、范围广泛性B、科学不确定性C、事后反应性D、手段多样性

56(D)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C、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57

A、建立和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机构B、应用环境经济调节措C、强化环

境刑事制裁D、与企业订立环境协议

58、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管理制度是(B)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许可证制度C、征收排污费和自然资源补偿费制

度D、经济刺激制度59

(D)A

A、规划许可证B、开发许可证C、建设许可证D、排污许可证60、为

弥补、恢复、更新自然资源的减少、流失或破坏而向开发利用自然资

D

A、开发使用费B、保护管理费C、惩罚性收费D、资源补偿费61

D

A、财政援助B、低息贷款C、财政补贴D、税收62、《城

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及国务院

(C)

A、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B、国务院备案C、省、自治区审查同意

后报国务院审批D、报国务院审查同意

6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先产生于(B)。A、中国B、美国C、法国D、

日本

6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现了生态学基本规律

A

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协调稳定”律D、“时空有

宜”律65

B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分析表D、环境影响

登记表66

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B)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登记表D、环境

现状评价书

67、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在建设项目的哪一阶段报批(A)A、可行性研究

阶段B、设计阶段C、施工阶段D、竣工投产阶段68

B

A、半小时内B、1小时内C、2小时内D、3小时内69

物超标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

政府部门是(D)

A、省级人民政府经济综合部门B、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C、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部门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70

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A)

A、限期淘汰B、强制拆除C、限期治理D、强制关闭71

(A)

A、省级人民政府B、省会城市人民政府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

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72(B)

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的环

保部门73

B

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地方环保基础和方

法标准D、地方球境基准

74

A、对于国家排放标准未B标准C

(D)o

D、环境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在我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75

B、法律约束力C、技术性D、强制性76

对人体和生物产生不良

(0

c

A、规范性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基准D、环境基础标准

77、体现环境目标的要求、据以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和制定污染物

排放标

A

A、环境质量标准B、环境标准样品标准C、环境保护方法标准D、环境基

础标准78

A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D、环

境基准

79、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作用是什么(B)

A、确定环境是否被污染的依据B、确定应否让排污者承担相应法律

义务和责任的根据C、确定某环境标准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D、确定环境

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中有关各方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80、

环境方法标准的作用是什么(O

A、确定环境标准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B、是认定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

据C、是确定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中有关各方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

有效的根据D、是标定环境监测仪器和检验环境保护设备性能的法定依据

81

C

A、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三同时”制度D、许

可证制度82

D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投产D、同时淘汰

83、环境法中有关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

是(D)A、“物物相关”律B、“协调稳定”律C、“相生相克”律D、

“负载有额”律

84、在环境法中规定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依据的主要生态学规律是(A)A、

“负载定额”律B、“能流物复”律C、“相生相克”律D、“协调稳定”

律85

(Oo

A、治理污染源费用B、恢复被污染的环境的费用C、排污费D、环境污染

受害者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赔偿费用86

D

A、排污费是污染者对污染损失的一种补偿B、排污费是国家税收的

一种形式C、排污费是企业间的互助金D

87、排污者可以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的情形是(C)

A、企业经营亏损、濒临破产的B、因治理污染取得明显成效的C、因

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D、企业通过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88B

A、《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B、《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C、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89、2003

年7月1日起施行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排污者应当自接

(A)A^7天

内B、10天内C、15天内D、20天内90

A、排污申报登记B、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污染物

总量削减指标C、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发放D、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

91、判断排污者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是(C)

A、环保基础标准B、环境质量标准C、污染物排放标准D、环境基准92

害的行为人(A)A、无论

B

可以免除赔偿责任C

93

(C)A、故意B、过失C、实施了危

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D、违法行为94

B

D、只有

A、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B、要求行为的违法性C、存在损害后果D、行为

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95

(B)

A、谁主张谁举证B、举证责任倒置C、共同举证D、一般的诉讼举证规则

96

A

A、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B、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支

付违约金C、具结悔过、赔偿损失、恢复原状D、排除危害、赔礼道歉、

恢复原状97

未产生重大后果。对该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A)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98

15天B、30天C、2个月D、3个月99

(C)A、(A)A、

1年B、2年C、3年D、20年100、下列不属于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

有(D)。

A、非法占用耕地罪B、非法采伐森林罪C、非法捕捞水产品罪D、擅自进

口固体废弃物罪101

D

A、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B、国务院批准划定的

酸雨控制区C、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D、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

准的区域、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以及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102、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

次会议

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D)

A、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B、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C、行业性排放标准D、

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103

A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批准C、国务院备案D、国务院批准104

是(D)A、大、中城市人民政府B、大、中城市人民政府气象部门C、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卫生部门D、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105、针对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

害烟尘和

D

止在任何地区焚烧B

中地焚烧D106

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的场所是(A)

A、机动车停放地B、高速公路收费站C、机动车行驶的道

A、一律禁

C、一律禁止在人口集

路D、公共停车场107B

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108

(D)

A、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