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六校2025年初三考前冲刺模拟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六校2025年初三考前冲刺模拟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六校2025年初三考前冲刺模拟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六校2025年初三考前冲刺模拟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六校2025年初三考前冲刺模拟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六校2025年初三考前冲刺模拟数学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已知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若a>b>0,则<;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④抛物线y=x2﹣2x与坐标轴有3个不同交点;⑤边长相等的多边形内角都相等.从中任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概率为()A. B. C. D.2.二次函数y=ax2+c的图象如图所示,正比例函数y=ax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3.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x+1)(x-1)=x2-1B.x2-2x+1=x(x-2)+1C.a2-b2=(a+b)(a-b)D.mx+my+nx+ny=m(x+y)+n(x+y)4.若a是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一个根,则求代数式a3﹣2a+1的值时需用到的数学方法是()A.待定系数法B.配方C.降次D.消元5.已知x﹣2y=3,那么代数式3﹣2x+4y的值是()A.﹣3 B.0 C.6 D.96.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0.0000025米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5×10﹣7 B.2.5×10﹣6 C.25×10﹣7 D.0.25×10﹣57.某公司第4月份投入1000万元科研经费,计划6月份投入科研经费比4月多500万元.设该公司第5、6个月投放科研经费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所列方程正确的为()A.1000(1+x)2=1000+500B.1000(1+x)2=500C.500(1+x)2=1000D.1000(1+2x)=1000+5008.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c=3a,tanA的值为()A. B. C. D.39.若抛物线y=x2﹣3x+c与y轴的交点为(0,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抛物线开口向下B.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1,0),(3,0)C.当x=1时,y有最大值为0D.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0.数据4,8,4,6,3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5,4 B.8,5 C.6,5 D.4,5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BE=2,AE=3BE,P是AC上一动点,则PB+PE的最小值是.12.如图,在Rt△AOB中,∠AOB=90°,OA=2,OB=1,将Rt△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Rt△FOE,将线段EF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线段ED,分別以O、E为圆心,OA、ED长为半径画弧AF和弧DF,连接A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1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AB=3,BC=2,tanA=,则CD=_____.14.用一个圆心角为120°,半径为4的扇形作一个圆锥的侧面,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____.15.如图,将矩形ABCD绕其右下角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至图①位置,继续绕右下角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至图②位置,以此类推,这样连续旋转2017次.若AB=4,AD=3,则顶点A在整个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总长为_____.16.关于x的方程kx2﹣(2k+1)x+k+2=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17.已知方程的一个根为1,则的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10分)如图,抛物线y=ax2+ax﹣12a(a<0)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M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BM交y轴于N.(1)求点A、B的坐标;(2)若BN=MN,且S△MBC=,求a的值;(3)若∠BMC=2∠ABM,求的值.19.(5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BC的平分线交⊙O于点D,DE⊥BC于点E.试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过点D作DF⊥AB于点F,若BE=3,DF=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0.(8分)已知矩形ABCD的一条边AD=8,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顶点B落在CD边上的P点处.如图,已知折痕与边BC交于点O,连接AP、OP、OA.(1)求证:;(2)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求边AB的长.21.(10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与☉O相切于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BE,过点O作OC∥BE,交☉O于点F,交切线于点C,连接AC.(1)求证:AC是☉O的切线;(2)连接EF,当∠D=°时,四边形FOBE是菱形.22.(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弧AB的中点,弦CD与AB相交于E.若∠AOD=45°,求证:CE=ED;(2)若AE=EO,求tan∠AOD的值.23.(12分)佳佳向探究一元三次方程x3+2x2﹣x﹣2=0的解的情况,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他想到了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k≠0)的解,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解,如: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1,0)和(3,0),交点的横坐标﹣1和3即为x2﹣2x﹣3=0的解.根据以上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如果我们直到函数y=x3+2x2﹣x﹣2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可知方程x3+2x2﹣x﹣2=0的解.佳佳为了解函数y=x3+2x2﹣x﹣2的图象,通过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x…﹣3﹣﹣2﹣﹣1﹣012…y…﹣8﹣0m﹣﹣2﹣012…(1)直接写出m的值,并画出函数图象;(2)根据表格和图象可知,方程的解有个,分别为;(3)借助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x3+2x2>x+2的解集.24.(14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且与AB、CD分别交于点E、F.求证:OE=OF.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B【解析】∵①对顶角相等,故此选项正确;②若a>b>0,则<,故此选项正确;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此选项错误;④抛物线y=x2﹣2x与坐标轴有2个不同交点,故此选项错误;⑤边长相等的多边形内角不一定都相等,故此选项错误;∴从中任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概率为:.故选:B.2、C【解析】

根据二次函数图像位置确定a0,c0,即可确定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像位置.【详解】解:由二次函数的图像可知a0,c0,∴正比例函数过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过一三象限.故选C.本题考查了函数图像的性质,属于简单题,熟悉系数与函数图像的关系是解题关键.3、C【解析】

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A、B、D三个选项均不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故都不是因式分解,只有C选项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故选择C.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定义,牢记定义是解题关键.4、C【解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知:a2-a-1=0,

∴a2-a=1,

或a2-1=a

∴a3-2a+1

=a3-a-a+1

=a(a2-1)-(a-1)

=a2-a+1

=1+1

=2

故选:C.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5、A【解析】

解:∵x﹣2y=3,∴3﹣2x+4y=3﹣2(x﹣2y)=3﹣2×3=﹣3;故选A.6、B【解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00025=2.5×10﹣6;故选B.本题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7、A【解析】

设该公司第5、6个月投放科研经费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5月份投放科研经费为1000(1+x),6月份投放科研经费为1000(1+x)(1+x),即可得答案.【详解】设该公司第5、6个月投放科研经费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6月份投放科研经费1000(1+x)2=1000+500,故选A.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求平均变化率的方法为:若设变化前的量为a,变化后的量为b,平均变化率为x,则经过两次变化后的数量关系为a(1±x)2=b.8、B【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即可解答.【详解】解:已知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c=3a,设a=x,则c=3x,b==2x.即tanA==.故选B.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熟悉掌握是解题关键.9、D【解析】

A、由a=1>0,可得出抛物线开口向上,A选项错误;B、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可得出c值,进而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令y=0求出x值,由此可得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1,0)、(1,0),B选项错误;C、由抛物线开口向上,可得出y无最大值,C选项错误;D、由抛物线的解析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D选项正确.综上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a=1>0,∴抛物线开口向上,A选项错误;B、∵抛物线y=x1-3x+c与y轴的交点为(0,1),∴c=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3x+1.当y=0时,有x1-3x+1=0,解得:x1=1,x1=1,∴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1,0)、(1,0),B选项错误;C、∵抛物线开口向上,∴y无最大值,C选项错误;D、∵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3x+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D选项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以及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及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的正误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

根据众数的定义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再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出平均数即可【详解】∵4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是4;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8+4+6+3)÷5=5;故选D.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10【解析】

由正方形性质的得出B、D关于AC对称,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连接DE,交AC于P,连接BP,则此时PB+PE的值最小,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详解】如图,连接DE,交AC于P,连接BP,则此时PB+PE的值最小.∵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D关于AC对称,∴PB=PD,∴PB+PE=PD+PE=DE.∵BE=2,AE=3BE,∴AE=6,AB=8,∴DE==10,故PB+PE的最小值是10.故答案为10.12、.【解析】

作DH⊥AE于H,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根据阴影部分面积=△ADE的面积+△EOF的面积+扇形AOF的面积-扇形DEF的面积,利用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作DH⊥AE于H,AOB=,OA=2,OB=1,AB=,由旋转的性质可知OE=OB=1,DE=EF=AB=,可得△DHE≌△BOA,DH=OB=1,阴影部分面积=△ADE的面积+△EOF的面积+扇形AOF的面积-扇形DEF的面积==,故答案:.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的计算公式,正确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计算的关键.13、【解析】

延长AD和BC交于点E,在直角△ABE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BE的长,则EC的长即可求得,然后在直角△CDE中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详解】如图,延长AD、BC相交于点E,∵∠B=90°,∴,∴BE=,∴CE=BE-BC=2,AE=,∴,又∵∠CDE=∠CDA=90°,∴在Rt△CDE中,,∴CD=.14、【解析】试题分析:,解得r=.考点:弧长的计算.15、【解析】分析:首先求得每一次转动的路线的长,发现每4次循环,找到规律然后计算即可.详解:∵AB=4,BC=3,∴AC=BD=5,转动一次A的路线长是:转动第二次的路线长是:转动第三次的路线长是:转动第四次的路线长是:0,以此类推,每四次循环,故顶点A转动四次经过的路线长为:∵2017÷4=504…1,∴顶点A转动四次经过的路线长为:故答案为点睛:考查旋转的性质和弧长公式,熟记弧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6、k≤.【解析】

分k=1及k≠1两种情况考虑:当k=1时,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可得出原方程有解,即k=1符合题意;等k≠1时,由△≥1即可得出关于k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k的取值范围.综上此题得解.【详解】当k=1时,原方程为-x+2=1,解得:x=2,∴k=1符合题意;当k≠1时,有△=[-(2k+1)]2-4k(k+2)≥1,解得:k≤且k≠1.综上:k的取值范围是k≤.故答案为:k≤.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k=1及k≠1两种情况考虑是解题的关键.17、1【解析】

欲求m,可将该方程的已知根1代入两根之积公式和两根之和公式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m值.【详解】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1,又∵x=1,∴,解得m=1.故答案为1.本题的考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与系数的关系,主要考查利用韦达定理解题.此题也可将x=1直接代入方程3x2-9x+m=0中求出m的值.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1)A(﹣4,0),B(3,0);(2);(3).【解析】

(1)设y=0,可求x的值,即求A,B的坐标;(2)作MD⊥x轴,由CO∥MD可得OD=3,把x=-3代入解析式可得M点坐标,可得ON的长度,根据S△BMC=,可求a的值;(3)过M点作ME∥AB,设NO=m,=k,可以用m,k表示CO,EO,MD,ME,可求M点坐标,代入可得k,m,a的关系式,由CO=2km+m=-12a,可得方程组,解得k,即可求结果.【详解】(1)设y=0,则0=ax2+ax﹣12a(a<0),∴x1=﹣4,x2=3,∴A(﹣4,0),B(3,0)(2)如图1,作MD⊥x轴,∵MD⊥x轴,OC⊥x轴,∴MD∥OC,∴=且NB=MN,∴OB=OD=3,∴D(﹣3,0),∴当x=﹣3时,y=﹣6a,∴M(﹣3,﹣6a),∴MD=﹣6a,∵ON∥MD∴,∴ON=﹣3a,根据题意得:C(0,﹣12a),∵S△MBC=,∴(﹣12a+3a)×6=,a=﹣,(3)如图2:过M点作ME∥AB,∵ME∥AB,∴∠EMB=∠ABM且∠CMB=2∠ABM,∴∠CME=∠NME,且ME=ME,∠CEM=∠NEM=90°,∴△CME≌△MNE,∴CE=EN,设NO=m,=k(k>0),∵ME∥AB,∴==k,∴ME=3k,EN=km=CE,∴EO=km+m,CO=CE+EN+ON=2km+m=﹣12a,即,∴M(﹣3k,km+m),∴km+m=a(9k2﹣3k﹣12),(k+1)×=(k+1)(9k﹣12),∴=9k-12,∴k=,∴.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二次函数与解析几何知识的综合应用,难度较大.19、(1)DE与⊙O相切,理由见解析;(2)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π﹣.【解析】

(1)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得出∠DEB=∠EDO=90°,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勾股定理结合扇形面积求法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1)DE与⊙O相切,理由:连接DO,∵DO=BO,∴∠ODB=∠OBD,∵∠ABC的平分线交⊙O于点D,∴∠EBD=∠DBO,∴∠EBD=∠BDO,∴DO∥BE,∵DE⊥BC,∴∠DEB=∠EDO=90°,∴DE与⊙O相切;(2)∵∠ABC的平分线交⊙O于点D,DE⊥BE,DF⊥AB,∴DE=DF=3,∵BE=3,∴BD==6,∵sin∠DBF=,∴∠DBA=30°,∴∠DOF=60°,∴sin60°=,∴DO=2,则FO=,故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方法以及扇形面积求法等知识,正确得出DO的长是解题关键.20、(1)详见解析;(2)10.【解析】

①只需证明两对对应角分别相等可得两个三角形相似;故.

②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C长以及AP与OP的关系,然后在Rt△PCO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出OP长,从而求出AB长.【详解】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DC=AB,∠DAB=∠B=∠C=∠D=90°.由折叠可得:AP=AB,PO=BO,∠PAO=∠BAO,∠APO=∠B.∴∠APO=90°.∴∠APD=90°−∠CPO=∠POC.∵∠D=∠C,∠APD=∠POC.∴△OCP∽△PDA.∴.②∵△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OCPD=OPPA=CPDA=14−−√=12.∴PD=2OC,PA=2OP,DA=2CP.∵AD=8,∴CP=4,BC=8.设OP=x,则OB=x,CO=8−x.在△PCO中,∵∠C=90∘,CP=4,OP=x,CO=8−x,∴x2=(8−x)2+42.解得:x=5.∴AB=AP=2OP=10.∴边AB的长为10.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翻转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相似三角形与翻转变换的相关知识.21、(1)详见解析;(2)30.【解析】

(1)利用切线的性质得∠CEO=90°,再证明△OCA≌△OCE得到∠CAO=∠CEO=90°,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得到结论;(2)利用四边形FOBE是菱形得到OF=OB=BF=EF,则可判定△OBE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OE=60°,然后利用互余可确定∠D的度数.【详解】(1)证明:∵CD与⊙O相切于点E,∴OE⊥CD,∴∠CEO=90°,又∵OC∥BE,∴∠COE=∠OEB,∠OBE=∠COA∵OE=OB,∴∠OEB=∠OBE,∴∠COE=∠COA,又∵OC=OC,OA=OE,∴△OCA≌△OCE(SAS),∴∠CAO=∠CEO=90°,又∵AB为⊙O的直径,∴AC为⊙O的切线;(2)∵四边形FOBE是菱形,∴OF=OB=BF=EF,∴OE=OB=BE,∴△OBE为等边三角形,∴∠BOE=60°,而OE⊥CD,∴∠D=30°.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判定切线时“连圆心和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或“过圆心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有切线时,常常“遇到切点连圆心得半径”.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22、(1)见解析;(2)tan∠AOD=.【解析】

(1)作DF⊥AB于F,连接OC,则△O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OC=OD=DF,由垂径定理得出∠COE=90°,证明△DEF∽△CEO得出,即可得出结论;(2)由题意得OE=OA=OC,同(1)得△DEF∽△CEO,得出,设⊙O的半径为2a(a>0),则OD=2a,EO=a,设EF=x,则DF=2x,在Rt△ODF中,由勾股定理求出x=a,得出DF=a,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