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旭东中学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南京市旭东中学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南京市旭东中学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南京市旭东中学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南京市旭东中学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旭东中学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式子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x-1)(x-2)=x2-3x+2 B.x2-3x+2=(x-1)(x-2)C.x2+4x+4=x(x一4)+4 D.x2+y2=(x+y)(x—y)2.估计+1的值应在()A.3和4之间 B.4和5之间 C.5和6之间 D.6和7之间3.已知一组数据3,a,4,5的众数为4,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A.3 B.4 C.5 D.6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6cm,AD=10cm,点P在AD边上以每秒1cm的速度从点A向点D运动,点Q在BC边上,以每秒4cm的速度从点C出发,在CB间往返运动,两个点同时出发,当点P到达点D时停止(同时点Q也停止),在运动以后,以P、D、Q、B四点组成平行四边形的次数有()A.1次 B.2次 C.3次 D.4次5.如图,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下列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AE=EC;④AC=2CD.其中正确的有(

)个

.A.1 B.2 C.3 D.46.如图,一个梯形分成-一个正方形(阴影部分)和一个三角形(空白部分),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和,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 B. C. D.7.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A.x=2 B.x≠2且x≠0 C.x=0 D.x≠28.一个三角形任意一边上的高都是这边上的中线,则对这个三角形最准确的判断是()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正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9.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是真命题的是()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C.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10.如图,在中,,D是AB上的点,过点D作

交BC于点F,交AC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①∠DCB=∠B;②CD=AB;③△ADC是等边三角形;④若∠E=30°,则DE=EF+CF.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计算:=_________.12.若点A(2,m)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B(n,5),则mn的值是_____.13.在实数0.23,4.,π,-,,0.3030030003…(每两个3之间增加1个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_________个.14.学校以德智体三项成绩来计算学生的平均成绩,三项成绩的比例依次为1:3:1,小明德智体三项成绩分别为98分,95分,96分,则小明的平均成绩为__________分.15.在实数π、、﹣、、0.303003…(相邻两个3之间依次多一个0)中,无理数有_____个.16.如图,,则的长度为__________.17.计算=.18.如图,中,是上一点,,,则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4)和B(﹣1,﹣5)两点.(1)求出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画出该一次函数的图象;(3)判断(﹣5,﹣4)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4)求出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20.(6分)(1)分解因式:m(x-y)-x+y(2)计算:21.(6分)(1)解方程组:(2)解方程组:22.(8分)甲、乙、丙三明射击队员在某次训练中的成绩如下表:队员成绩(单位:环)甲66778999910乙67788889910丙66677810101010针对上述成绩,三位教练是这样评价的:教练:三名队员的水平相当;教练:三名队员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教练: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教练和说的都有道理.你同意教练的观点吗?通过数据分析,说明你的理由.23.(8分)甲、乙两人计划8:00一起从学校出发,乘坐班车去博物馆参观,乙乘坐班车准时出发,但甲临时有事没赶上班车,8:45甲沿相同的路线自行驾车前往,结果比乙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人离学校的距离y(千米)与甲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点A的实际意义是什么?(2)求甲、乙两人的速度;(3)求OC和BD的函数关系式;(4)求学校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24.(8分)过正方形(四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顶点作一条直线.图(1)图(2)图(3)(1)当不与正方形任何一边相交时,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于点如图(1),请写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改变直线的位置,使与边相交如图(2),其它条件不变,,,的关系会发生变化,请直接写出,,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3)若继续改变直线的位置,使与边相交如图(3),其它条件不变,,,的关系又会发生变化,请直接写出,,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25.(10分)如图1是某种双层圆柱形水槽的轴截面示意图,水槽下层有一块铁块立放其中(圆柱形铁块的下底面完全落在槽底面上).现将水槽上层的水,通过中间的圆孔匀速注入下层,水槽中上下层水的深度y(厘米)与注水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读图并直接写出上层水起始的深度;(2)注水多少时间,上下层的水一样深?(3)若水槽底面积为24平方厘米(壁厚不计),求出铁块的体积.26.(10分)如图,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延长BC至E,使CE=CD,求证:DB=DE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解析】试题分析:因式分解就是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为几个整式积的形式.解:根据因式分解的概念,A,C答案错误;根据平方差公式:(x+y)(x﹣y)=x2﹣y2所以D错误;B答案正确.故选B.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2、B【解析】解:∵,∴.故选.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正确得出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3、B【解析】试题分析:要求平均数只要求出数据之和再除以总的个数即可;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依此先求出a,再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数据3,a,1,5的众数为1,即1次数最多;即a=1.则其平均数为(3+1+1+5)÷1=1.故选B.考点:1.算术平均数;2.众数.4、C【分析】易得两点运动的时间为12s,PD=BQ,那么以P、D、Q、B四点组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列式可求得一次组成平行四边形,算出Q在BC上往返运动的次数可得平行的次数.【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AD=12,AD∥BC,∵四边形PDQB是平行四边形,∴PD=BQ,∵P的速度是1cm/秒,∴两点运动的时间为12÷1=12s,∴Q运动的路程为12×4=48cm,∴在BC上运动的次数为48÷12=4次,第一次:12﹣t=12﹣4t,∴t=0,此时两点没有运动,∴点Q以后在BC上的每次运动都会有PD=QB,∴在运动以后,以P、D、Q、B四点组成平行四边形的次数有3次,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列了矩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以P、D、Q、B四点组成平出四边形的次数就是Q在BC上往返运动的次数.5、C【解析】①∵BD为△ABC的角平分线,∴∠ABD=∠CBD,在△ABD和△EBC中,BD=BC,∠ABD=∠CBD,BE=BA,∴△ABD≌△EBC(SAS),∴①正确;②∵BD为△ABC的角平分线,BD=BC,BE=BA,∴∠BCD=∠BDC=∠BAE=∠BEA,∵△ABD≌△EBC,∴∠BCE=∠BDA,∴∠BCE+∠BCD=∠BDA+∠BDC=180°,∴②正确;③∵∠BCE=∠BDA,∠BCE=∠BCD+∠DCE,∠BDA=∠DAE+∠BEA,∠BCD=∠BEA,∴∠DCE=∠DAE,∴△ACE为等腰三角形,∴AE=EC,∵△ABD≌△EBC,∴AD=EC,∴AD=AE=EC,∴③正确;④因为BD是△ABC的角平分线,且BA>BC,所以D不可能是AC的中点,则AC≠2CD,故④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角平分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关系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勾股定理得出:∴阴影部分面积是25,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关键是根据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解答.7、D【解析】根据分母不等于零列式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2x-4≠0,∴x≠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当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有意义;当分母等于零时,分式无意义.分式是否有意义与分子的取值无关.8、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求解即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三边相等,则对这个三角形最准确的判断是正三角形.故选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点评: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常见题,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9、C【解析】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再分析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详解】A、逆命题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B、逆命题为:当一边的平方等于另两边平方的和,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C、逆命题为: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是假命题,故本选项符合;D、逆命题为: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原命题和逆命题,熟练掌握平行的性质和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垂直平分线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由在△ABC中,∠ACB=90°,DE⊥AB,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①∠DCB=∠B正确;由①可证得AD=BD=CD,即可得②CD=AB正确;易得③△ADC是等腰三角形,但不能证得△ADC是等边三角形;由若∠E=30°,易求得∠FDC=∠FCD=30°,则可证得DF=CF,继而证得DE=EF+CF.【详解】在△ABC中,∵∠ACB=90°,DE⊥AB,∴∠ADE=∠ACB=90°,∴∠A+∠B=90°,∠ACD+∠DCB=90°.∵∠DCA=∠DAC,∴AD=CD,∠DCB=∠B;故①正确;∴CD=BD.∵AD=BD,∴CD=AB;故②正确;∠DCA=∠DAC,∴AD=CD,但不能判定△ADC是等边三角形;故③错误;∵∠E=30°,∴∠A=60°,∴△ACD是等边三角形,∴∠ADC=30°.∵∠ADE=∠ACB=90°,∴∠EDC=∠BCD=∠B=30°,∴CF=DF,∴DE=EF+DF=EF+CF.故④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注意证得D是AB的中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分析】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再判断的大小去绝对值即可.【详解】因为,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去绝对值.12、-10【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得出m,n的值,从而得出mn.【详解】解:∵点A(2,m)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B(n,5),∴n=-2,m=5,∴mn=-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是需要识记的内容.13、3【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解:在所列的实数中,无理数有π,,0.3030030003…(每两个3之间增加1个0)这3个,

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14、95.1【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91×1+95×3+96×1)÷(1+3+1)=95.1(分),答:小明的平均成绩为95.1分.故答案为:95.1.【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进行计算时候注意权的分配,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15、3【分析】根据无理数的概念,即可求解.【详解】无理数有:π、、1.313113…(相邻两个3之间依次多一个1)共3个.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是解题的关键.16、2cm【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都相等,得到、的长,即可求出的长.【详解】解:故答案为:2cm.【点睛】本题考查的主要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的边都相等,注意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正确判断对应边即可.17、.【解析】化简第一个二次根式,计算后边的两个二次根式的积,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求解:.18、40°【分析】设x,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DAC=180°-2x,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BAD=,结合条件,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设x,∵,∴∠C=x,∠BAD=∠DBA=,∴∠DAC=180°-2x,∵,∴180°-2x+=120°,解得:x=40°,故答案是: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定理,掌握上述定理,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66分)19、(1)y=3x﹣2;(2)图象见解析;(3)(﹣5,﹣4)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4).【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2)利用两点法画出直线即可;(3)把x=﹣5代入解析式,即可判断;(4)求得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即可求得.【详解】解:(1)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4)和B(﹣1,﹣5)两点∴,解得:∴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3x﹣2;(2)描出A、B点,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3)由(1)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3x﹣2将x=﹣5代入此函数表达式中得,y=3×(﹣5)﹣2=﹣17≠﹣4∴(﹣5,﹣4)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4)由(1)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3x﹣2令x=0,则y=﹣2,令y=0,则3x﹣2=0,∴x=,∴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图象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20、(1)(x-y)(m-1);(2)5x3-5x【分析】(1)根据提公因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2)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原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及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1、(1);(2)【分析】(1)采用加减法求解消去y即可;(2)采用代入法消去x即可;【详解】解:(1)①×3+②×2得:13x=26,解得:x=2,把x=2代入①得:y=﹣3,则方程组的解为;(2)由①得:x﹣y=1③,把③代入②得:4﹣y=5,解得:y=﹣1,把y=﹣1代入③得:x=0,则方程组的解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答关键是根据方程组中方程特点,灵活选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求解.22、同意教练C的观点,见解析【分析】依次求出甲、乙、丙三名队员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及众数,根据数据的稳定性即可判断.【详解】解:依题意渴求得:甲队员成绩的平均数为=8;乙队员成绩的平均数为=8;丙队员成绩的平均数为=8;甲队员成绩的中位数为,乙队员成绩的中位数为,丙队员成绩的中位数为,甲队员成绩的方差为=[(6−8)2+(6−8)2+(7−8)2+(7−8)2+(8−8)2+(9−8)2+(9−8)2+(9−8)2+(9−8)2+(10−8)2]=1.8;乙队员成绩的方差为=[(6−8)2+(7−8)2+(7−8)2+(8−8)2+(8−8)2+(8−8)2+(8−8)2+(9−8)2+(9−8)2+(10−8)2]=1.2;丙队员成绩的方差为=[(6−8)2+(6−8)2+(6−8)2+(7−8)2+(7−8)2+(8−8)2+(10−8)2+(10−8)2+(10−8)2+(10−8)2]=3;由于甲、乙、丙三名队员成绩的平均数分别为:,,,所以,三名队员的水平相当.故,教练A说的有道理.由于甲、乙、丙三名队员的成绩的中位数分别为:8.5;8;7.5.所以,从中位数方面分析,甲队员有优势.由于甲、乙、丙三名队员的成绩的方差分别为:,,.所以,从方差方面分析,乙队员有优势.由于甲、乙、丙三名队员的成绩的众数分别为:9;8;10.所以,从众数方面分析,丙队员有优势.故,教练B说的有道理.所以,同意教练C的观点.【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数据分析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及众数的求解方法.23、(1)点A的意义是甲用0.75小时追上了乙,此时到学校的距离为60千米;(2)甲、乙的速度分别是80千米/小时,40千米/小时;(3)OC的关系式为,BD的函数关系式为;(4)学校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是140千米.【分析】(1)观察函数图象,利用x轴和y轴的意义即可得出结论;

(2)甲行走了60km用了0.75小时,乙行走了60km用了小时,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3)用待定系数法,根据B点和A点坐标即可求出BD的解析式,根据A点坐标即可求出直线OC的解析式;

(4)设甲用时x小时,则乙为(x+1.75)小时,根据路程相等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1)点A的意义是甲用0.75小时追上了乙,此时到学校的距离为60千米;(2)甲的速度为:(千米/时)乙的速度为:(千米/时)答:甲、乙的速度分别是:80千米/小时,40千米/小时;(3)根据题意得:A点坐标,当乙运动了45分钟后,距离学校:(千米)∴B点坐标设直线OC的关系式:,代入A得到,解得故直线OC的解析式为设BD的关系式为:把A和B代入上式得:,解得:∴直线BD的解析式为;(4)设甲的时间x小时,则乙所用的时间为:(小时),所以:80x=40(x+1.75),解得:x=∴80×=140答:学校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是140千米.【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从一次函数图象中找出相关数据是解此题的关键.24、(1),证明见解析;(2);(3)【分析】(1)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证,再证,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进行代换即可;(2)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证,再证,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进行代换即可;(3)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证,再证,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进行代换即可.【详解】(1),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又,∴在和中,(2),理由是:四边形是正方形,又,∴在和中,∴EF=AF-AE=BE-DF(3),理由是:四边形是正方形,又,∴在和中,EF=AE-AF=DF-BE【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能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证明是关键.25、(1)上层水的起始深度为14厘米;(2)注水分钟,上下层的水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