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全书共()篇。

A.15B.18C.13D.30

2、中国文字相传是()造的。

A.黄帝B.炎帝C.尧D.仓颉

3、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讲八卦的便是()这部书。

A.《春秋》B.《诗经》C.《中庸》D.《周易》

4、()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

A.《春秋》B.《尚书》C.《左转》D.《战国策》

5、下列不属于《春秋》三传的是()

《左传》B.《公羊传》C.《谷梁传》D.《战国策》

6、《诗经》被称作“诗三百”,现在实存()篇。

A.300B.301C.303D.305

7、下列不属于五经的是()

《易》B.《书》C.《大学》D.《春秋》

8、下列不属于四书的是()

《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9、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是()

A.《春秋》B.《资治通鉴》C.《左转》D.《战国策》

10、()这部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A.《左传》B.《春秋》C.《公羊传》D.《战国策》

11、杜预作《春秋序》,论到(),说“其文缓,其旨远”,“缓”是委婉,“远”是含蓄。这不但是好史笔,也是好文笔。所以这部书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

A.《左传》B.《春秋》C.《公羊传》D.《战国策》

12、()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

A.《国语》B.《汉书》C.《史记》D.《战国策》

13、《史记》体例有五,其中记帝王政迹的是(),记侯国世代存亡的是()。

本纪B.世家C.列传D.表

14、《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占了全书的过半数。

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

15、下列不是如家代表人物的是()

A.孔子B.墨子C.孟子C.荀子

16、反对侵略战争,但是擅长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是()

A.老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17、第一个人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被称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是()

陶渊明B.谢灵运C.陶弘景D.王维

18、()不但是老、庄的信徒,也是佛的信徒,他是第一个在诗里用全力刻画山水的人。

A.陶渊明B.孟浩然C.谢灵运D.陶弘景

19、善于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给诗开辟了新世界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孟浩然D.李商隐

20、《<说文解字>第一》中写道“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请你根据图片中的字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水”字填入方框内()

语段阅读

(一)

东汉和帝时,有个A(人名),作了一部《B》。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它保存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溯源沿流;现在我们要认识商、周文字,探寻汉以来字体演变的轨迹,都得凭这部书。而且不但研究字形得靠它,研究字音、字义也得靠它。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现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B》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1)以上文段出自___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___》。

(2)文段中A处的人名是___________,B处的书名是《___________》。书中提到:___________、指事、会意、___________,都是造字的条例。

(二)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

以上文段出自___________著《经典常谈》的第四章——《___________》第四。

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

————————————————————————————————————————————————————————————————————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的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

(1)《诗经》“六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赋、比、兴。

(2)根据以上文段的理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的是___________(A.赋B.比C.兴)手法。类似的句子还有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大概东汉、魏、晋到唐,喜欢《汉书》的多,唐以后喜欢《史记》的多,而明、清两代尤然。这是两书文体各有所胜的缘故。但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大同的。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列传占了全书的过半数;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

晋代张辅,独不好《汉书》。他说:“世人论司马迁、班固才的优劣,多以固为胜,但是司马迁叙三千年事,只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却有八十万言。烦省相差如此之远,班固那里赶得上司马迁呢!”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而受宫刑,他发愤努力,忍辱著《史记》。他在《报任安书》里说他的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B.《史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体例有五:本纪、世家、列传、书、表。鲁迅称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晋代张辅认为《汉书》叙事太过于繁琐,比不上《史记》。

D.《史记》、《汉书》都是经典的史书,是“正史”的源头,二者各有特色,《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

“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专项练习题·教师版

一、选择题

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全书共(C)篇。

A.15B.18C.13D.30

2、中国文字相传是(D)造的。

A.黄帝B.炎帝C.尧D.仓颉

3、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讲八卦的便是(D)这部书。

A.《春秋》B.《诗经》C.《中庸》D.《周易》

4、(B)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

A.《春秋》B.《尚书》C.《左转》D.《战国策》

5、下列不属于《春秋》三传的是(D)

《左传》B.《公羊传》C.《谷梁传》D.《战国策》

6、《诗经》被称作“诗三百”,现在实存(D)篇。

A.300B.301C.303D.305

7、下列不属于五经的是(C)

《易》B.《书》C.《大学》D.《春秋》

8、下列不属于四书的是(D)

《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9、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是(A)

A.《春秋》B.《资治通鉴》C.《左转》D.《战国策》

10、(A)这部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A.《左传》B.《春秋》C.《公羊传》D.《战国策》

11、杜预作《春秋序》,论到(A),说“其文缓,其旨远”,“缓”是委婉,“远”是含蓄。这不但是好史笔,也是好文笔。所以这部书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

A.《左传》B.《春秋》C.《公羊传》D.《战国策》

12、(C)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

A.《国语》B.《汉书》C.《史记》D.《战国策》

13、《史记》体例有五,其中记帝王政迹的是(A),记侯国世代存亡的是(B)。

本纪B.世家C.列传D.表

14、《史记》共一百三十篇,(C)占了全书的过半数。

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

15、下列不是如家代表人物的是(B)

A.孔子B.墨子C.孟子C.荀子

16、反对侵略战争,但是擅长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是(D)

A.老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17、第一个人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被称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是(A)

陶渊明B.谢灵运C.陶弘景D.王维

18、(C)不但是老、庄的信徒,也是佛的信徒,他是第一个在诗里用全力刻画山水的人。

A.陶渊明B.孟浩然C.谢灵运D.陶弘景

19、善于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给诗开辟了新世界的诗人是(B)

A.李白B.杜甫C.孟浩然D.李商隐

20、《<说文解字>第一》中写道“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请你根据图片中的字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水”字填入方框内(B)

语段阅读

(一)

东汉和帝时,有个A(人名),作了一部《B》。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它保存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溯源沿流;现在我们要认识商、周文字,探寻汉以来字体演变的轨迹,都得凭这部书。而且不但研究字形得靠它,研究字音、字义也得靠它。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现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B》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1)以上文段出自朱自清的作品《经典常谈》。

(2)文段中A处的人名是许慎,B处的书名是《说文解字》。书中提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

(二)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

以上文段出自朱自清著《经典常谈》的第四章——《诗经》第四。

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

抒发情感(消愁解闷),酬神作乐(庆祝节日),唱和竞胜。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的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

(1)《诗经》“六艺”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2)根据以上文段的理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的是C(A.赋B.比C.兴)手法。类似的句子还有我们学过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三)

《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大概东汉、魏、晋到唐,喜欢《汉书》的多,唐以后喜欢《史记》的多,而明、清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