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二单元)一、选择题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商甲骨文周金文秦小篆现代楷书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2.据法国普罗旺斯的史前文化显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时候,其家庭食物总消费量中野生动物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60%,而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则只占到10%。这一变化说明()A.采集和渔猎的消失B.新生产方式的推广C.原始农业开始出现D.原始人口迅速增加3.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还有众多墓葬。其中少数大型墓里均有一、二百件随葬品,包括礼乐重器和玉器,许多中型墓中也有较丰富的随葬品,大量小型墓随葬品则十分贫乏,有的甚至一无所有。据此可以推断当时()①私有制已经产生②阶级分化明显③具备国家初始形态④君主专制形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一书中说道:“甘蔗生产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壤,是不折不扣的国际性作物。”这说明甘蔗生产()A.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产物B.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C.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D.是资本输出时期的表现5.清中期以来,云南的一些山区,汉人与少数民族居民均以玉米为主粮,只是吃法上略有不同。小康之家则以米和半而食,而贫困户则全部食用玉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外来物种提升了抗饥荒能力B.改土归流改变了劳作方式C.玉米经由云南山区传入中原D.民族之间的物种交往密切6.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番薯、番茄、番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这种命名的演变反映了()A.贸易体系逐步转换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朝贡关系强弱变化7.2022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使用量连续多年保持下降趋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8,较10年前提高了0.052。这表明我国()A.粮食总产量得到极大提升B.农业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C.粮食生产向绿色高效转型D.农业生产实现连年高速增长8.《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发表于2009年,宣言指出:“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由此可见,各国政府认识到()A.粮食安全至关重要B.国际合作解决经济危机C.需要开放贸易市场D.当今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9.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说:“不开放港口是对全球粮食安全宣战。”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代表指出,需保持市场开放,保障粮食贸易流顺畅,从而避免发生饥荒。这表明,当今世界各国必须()A.携手保障粮食安全B.拓宽对外贸易通道C.加快农业科技研发D.改进食物储备技术10.如图为1953年河北省兴隆县古洞沟出土的战国双镰铁范,此范系单范,背后有弓形把手,一次可铸两镰,该范近镰柄处有“右廪”字样。该文物能直接反映()A.小农经济的全面普及情况B.中国古代劳作方式的发展C.我国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D.我国古代冶金的工艺水准11.早在14、15世纪,通过对教会财产的掠夺,英国的财富分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获得大量地产的贵族地主,自己无法耕种如此多的土地,社会上出现了新的土地经营方式。乡绅阶级自己来经营管理土地,在市场上进行售卖,并从中获利。这一现象的出现()A.推动了新型生产关系出现B.铲除了旧有封建教会地产C.导致了土地集约化的生产D.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到来12.德意志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大部分地区完成工业革命前,以电能、内燃机动力以及新兴化学为主的工业在德意志已异军突起。这反映了德意志()A.仿照英国的工业化模式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地C.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D.国家统一加快工业革命进程13.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实际收入增加,许多工人家庭有了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除了用于购买家庭必需品之外,也可以用来支付某些休闲活动的开支。因此越来越多的休闲领域变成了可以通过销售谋利的项目。据此可知,工业革命()A.推动了理性休闲运动的逐步兴起B.促使休闲方式朝商业化方向发展C.造成了工作与休闲性质发生变化D.改善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生活条件14.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逐梦星辰的梦想一直都是人类的追逐,当前太空全球经济达万亿美元,商业航天从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卫星,拓展到载人航天、空间探测等多个领域。这表明()A.现代科技各领域相互渗透B.商业航天威胁国家航天安全C.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D.现代科技孕育经济新增长点15.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食物的生产者变为食物的采集者B.工业革命以工场代替工厂,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C.信息革命的发展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D.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使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度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史料一《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萄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史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史料三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前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材料二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近代以后,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15—16世纪,西班牙人将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18—19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19世纪中期,美国葡萄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以上材料改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葡萄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8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而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地为英国的商品敞开大门,若有不从者,枪炮伺候。由于英国商业信息灵通且足够了解、把握和垄断世界市场,往往可以获得最丰厚的利润。海外市场的征服和开拓对英国工业至关重要,英国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经济。——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2008年以来,全球性粮食问题愈演愈烈,受地球自身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量下降。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强调工业化,忽视了农业发展。发达国家出于国家安全因素考虑对本国农业实行保护补贴政策,农产品生产过剩,因而实施鼓励出口政策,摧毁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后影响了全球粮食的正常生产。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粮食需求量增加;由于能源的紧张,越来越多的粮食被用来转化成新型生物能源……中国必须立足自我,加强粮食安全建设,解决好自身的基本粮食需求;在全球性粮食危机中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加强与各国的粮食合作,推动危机的解决,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摘编自华凌志《全球性粮食危机与中国的应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叶的英国对外贸易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全球粮食危机出现的时代背景,并根据材料,简析当代中国政府应对“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创新之处。(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史料,或称历史资料,是研究和编撰历史所用的材料。史料的存在形式千差万别,它的构成和分类都是很复杂的。现在史学界通常把史料分为三大类,即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和口传史料。其中,实物史料大体上可再分为遗址、墓葬、遗物、人体本身和古代语言五小类。史料各有特点,难以相互代替,但可以相互补充。——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1、图2在研讨中国古代的粮食问题时的史料价值,并指出我们在运用史料时应注意的问题。(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面研究中国古代的粮食问题应关注的基本因素。(4分)19.【工业革命与生产组织变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产业组织方式的变迁是伴随着生产技术的变迁而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将分散的家庭作坊、手工工场转向纵向一体化的工厂模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许多大型企业集团。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为适应全新生产方式,无论是产业内部还是产业之间都将呈现出组织方式的新趋势: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和市场中,企业通过网络,跨越边界与环境相联系已成为最经常、最普遍的现象。——摘编自兰建平《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方式的影响》等材料二工业革命组织变革企业理论创新进程时期进程时期进程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直线制18世纪70年代—19世纪30年代古典18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职能制19世纪80年代—20世纪初新古典19世纪90年代—20世纪3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21世纪初事业部制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现代20世纪70年代至今——摘编自刘汉民、解晓晴等《工业革命、组织变革与企业理论创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引发的生产组织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组织变革和企业理论创新演进的规律。(6分)

1.D[根据材料“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可知,“农”字的创制寓有利用蚌壳制作工具进行劳作的意思,反映了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天人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不是渔猎采集,排除B项;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不具有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特点,排除C项。]2.B[根据材料“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时候,其家庭食物总消费量中野生动物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60%,而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则只占到1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野生动物在家庭食物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减少,侧面体现了家庭有了较稳定的动物食物来源,说明了新生产方式的推广,故选B项;当时采集和渔猎没有消失,排除A项;大约1万年前,原始农耕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时候,其家庭食物总消费量中野生动物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60%,而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则只占到10%”仅表明野生动物在家庭食物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减少,并未涉及原始人口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3.A[根据材料“少数大型墓里均有一、二百件随葬品……大量小型墓随葬品则十分贫乏,有的甚至一无所有”可知,陶寺遗址中,随葬品的多寡说明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出现,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故①②正确;根据材料“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乐重器和玉器……一无所有”可知,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故③正确;秦朝才形成君主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4.A[根据材料可知,甘蔗生产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联系起来,说明新航路开辟后各洲联系加强促进了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故选A项;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与材料“甘蔗生产……国际性作物”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甘蔗一种作物,并不能体现人们食物种类的丰富,排除C项;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在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5.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外来物种的玉米适合在山区种植,相对便宜易得,说明玉米、马铃薯等外来物种的推广种植利于提升抗饥荒能力,故选A项。]6.A[根据材料“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番薯、番茄、番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上由多用“胡”到多用“番”再到多用“洋”,可以看出我国对外来民族态度的变化情况,而这种变化是基于贸易体系的转变,即由朝贡贸易到近代化平等的商品贸易变化的具体表现,故选A项;中国天下观念不断发生改变,但农作物的命名自清朝后未发生进一步转变,排除B项;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C项;清朝以后外来农作物多用“洋”,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华夷”观念和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被打破,而非强弱变化,排除D项。]7.C[材料“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使用量连续多年保持下降趋势”反映出粮食生产向绿色转型,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8”反映出粮食生产向高效转型,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粮食总产量的情况,不能反映粮食总产量得到极大提升,排除A项;材料涉及中国的农业科技,但没有涉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业科技,因而无法反映农业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排除B项;农业生产的高速增长,主要通过粮食总产量体现,但材料没有涉及粮食总产量的情况,不能体现农业生产的高速增长,排除D项。]8.A[根据材料“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可知,受到经济危机和粮食危机的影响,各国政府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故选A项;材料只是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未体现出各国政府面对粮食安全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排除B项;“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说明粮食安全问题是由经济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导致的,与贸易保护主义无关,无法体现开放贸易市场的要求,排除C项;D项材料体现不出,排除。]9.A[根据材料可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比斯利、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代表都认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必须“开放港口”“保持市场开放”,这表明当今世界各国必须携手保障粮食安全,故选A项;“拓宽”不符合题意,与“开放港口”“保持市场开放”相悖,排除B项;“加快农业科技研发”不符合题意,与材料“需保持市场开放,保障粮食贸易流顺畅”相悖,排除C项;“改进食物储备技术”可使食物防腐、保鲜,与材料“不开放港口是对全球粮食安全宣战”相悖,排除D项。]10.D[由材料“背后有弓形把手,一次可铸两镰”“近镰柄处有‘右廪’字样”可知,这一文物可以看出战国时期我国铁镰制作的工艺可以一次性铸造出两把镰刀,还能在镰刀上注明字样,所以能够直接反映出冶金技术的工艺水准,故选D项;单凭一个双镰铁范只能反映出铸造工艺,不能反映小农经济全面普及的状况,且战国时期小农经济未全面普及,排除A项;铁镰属于农业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相关,但并不能直接反映出中国古代劳作方式的发展,排除B项;题干中并没有将这一冶金技术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不能得出“我国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的结论,排除C项。]11.A[根据材料“社会上出现了新的土地经营方式”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出现了雇佣、租佃制等情况,故选A项;“铲除了”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所谓土地集约化,是指在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以及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获取高收入的一种经营方式,而材料强调的并不是集约化管理方式,排除C项;材料“乡绅阶级”说明是传统的阶级经营,故无法加速资产阶级革命,排除D项。]12.C[根据材料“完成工业革命前,以电能、内燃机动力以及新兴化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前,电能、内燃机动力以及新兴化学这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已经在德意志出现,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在德意志交叉进行,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英德两国工业化模式的对比,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国同时开展,并非起源于德意志,排除B项;1871年,德意志完成国家统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3.B[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使工人家庭收入增加,从而有了可用于支付某些休闲活动的开支,促使休闲领域变成可以通过销售谋利的项目,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休闲方式的商业化,故选B项;“理性”是人类具有的依据所掌握的知识和法则进行各种活动的意志和能力,表明有目标和方向,且方式合理,材料“休闲领域变成了可以通过销售谋利的项目”不代表人们“理性”休闲,排除A项;C、D两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14.D[根据材料“当前太空全球经济达万亿美元,商业航天从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卫星,拓展到载人航天、空间探测等多个领域”可知,以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商业航天的发展,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了现代科技孕育经济新增长点,故选D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空间技术逐渐走向商业化、民用化的发展趋势,而不是各科技领域的相互渗透,排除A项;商业航天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但同时也以保证国家航天安全为基本前提,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15.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信息革命使科技发展在生产中的转化效率更高,学科之间的综合程度也更强,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向深度集约化方向发展,故选C项;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排除A项;工业革命以工厂代替手工工场,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排除B项;英国率先确立君主立宪制是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政治前提,排除D项。]16.(1)史料一选自《吉尔伽美什》,属于史诗类的口述史料,口述史料是第一手史料,能够生动地反映历史,但是口述史料流传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失真。由其中关于葡萄酒的记载可以推断出古代西亚已经出现葡萄酒。史料二选自《汉谟拉比法典》,属于法律文书类的文献史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根据描述无法判断此处的酒是否与葡萄酒有关。由其描述可以推断,这一时期,法律对普通人饮酒有严格的限制与惩处规定。史料三选自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科学研究分析,属于二手史料。科学家对土陶罐的化学分析,可丰富人们对葡萄酒起源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总体而言,在古代西亚较早出现了关于葡萄酒饮用的相关记载,反映出当地较早饮用葡萄酒这一历史信息,但葡萄酒起源地确切结论的得出,还需要相关考古与文献资料的佐证。(8分)(2)示例:论题:葡萄酒消费群体不断扩大。(2分)阐述:中世纪的欧洲,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社会物质财富相对匮乏,因而葡萄酒的消费群体较小。同时,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举足轻重,封建贵族具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城市兴起后市民阶层与工商业阶层壮大,消费能力增强,因此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成为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近代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不断壮大,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逐渐提升,所以葡萄酒的消费群体从少数的贵族与富裕阶层扩大到社会各阶层,这促进了葡萄酒消费水平的提高与葡萄酒文化的发展传播。(4分)总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葡萄酒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2分)16.第(1)问,依据“《吉尔伽美什》”和所学知识可知,史料一属于史诗类的口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吉尔伽美什》的史诗价值以及关于饮用葡萄酒的记载,可以推断出古代西亚已经出现葡萄酒。依据“《汉谟拉比法典》”和所学知识可得出《汉谟拉比法典》属于法律文书类的文献史料。结合材料中《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所学关于葡萄酒的记载,可以推断出当时关于酒的研究以及对普通人饮酒有严格的限制与惩处规定。依据“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前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可得出史料三选自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学者的研究分析,属于二手史料。最后,综合三则史料进行总结。第(2)问,首先,依据材料信息提炼出一个论题。然后,就该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比如本题依据材料二可提炼出“葡萄酒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葡萄酒见证了世界物种传播的途径”“葡萄酒是世界市场扩大的见证”等论题,阐述可以依据材料二信息和所学知识,从中世纪欧洲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及工业革命开展等方面说明葡萄酒消费群体的变化等。最后,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葡萄酒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行总结即可。17.(1)增加了英国的外贸收入;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继续发展;将中国等传统国家强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工业文明成果和西方近代文化的传播;加剧了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间接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技术革新动力不足。(每点2分,任答3点6分)(2)时代背景: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各国农业政策的调整;经济发展带动需求量的增加;能源价格上涨带来能源结构的调整。(6分)创新之处:立足自身的同时加强全球合作。(2分)17.第(1)问,根据材料一“往往可以获得最丰厚的利润”得出增加了英国的外贸收入,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继续发展;根据材料一“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地为英国的商品敞开大门”得出将中国等传统国家强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材料一“海外市场的征服和开拓对英国工业至关重要”得出客观上促进了工业文明成果和西方近代文化的传播;根据材料一“英国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经济”得出加剧了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间接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技术革新动力不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受地球自身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量下降”得出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根据材料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实行保护补贴政策”得出各国农业政策的调整;根据材料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粮食需求量增加”得出经济发展带动需求量的增加;根据材料二“由于能源的紧张,越来越多的粮食被用来转化成新型生物能源”得出能源价格上涨带来能源结构的调整。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国必须立足自我……加强与各国的粮食合作”得出立足自身的同时加强全球合作。18.(1)史料价值:图1属于实物史料中的遗址史料,作为隋唐时期重要国家粮仓遗址,对研究中国古代粮食储存技术和粮食产量等粮食问题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图2属于文献史料(或文字史料),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具的记载尤为丰富,《农书》对研讨宋元时期粮食生产有重要价值。(6分,言之成理即可)注意的问题:注意选用客观、准确的史料;注意对史料进行甄选、辨别;注意合理利用史料。(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2)基本因素:农具;耕作方式;耕作技术;耕作制度;耕作动力;农田水利;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天文历法;人口数量。(4分,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18.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实物史料大体上可再分为遗址、墓葬”“图1洛阳回洛仓143号仓窖发掘现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图1属于实物史料中的遗址史料,作为隋唐时期重要国家粮仓遗址,对研究中国古代粮食储存技术和粮食产量等粮食问题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史料分为三大类,即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和口传史料”“图2王祯《农书》(局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图2属于文献史料(或文字史料),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