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文案10篇_第1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文案10篇_第2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文案10篇_第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文案10篇_第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文案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文案优秀10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

一、说教材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内容是

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认识

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数据能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进一步教学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

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所以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

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

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画完整。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教学中,通过引导

学生经历情境预测一一尝试动手制作一一总结规律一一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

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

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运用旧知迁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等。

三、说过程

从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索的角度出发,分如下几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在这里我设计了简单的统计方面的概念练习,让学生回忆三种统计图名称及各自的特点,

以便新课的顺利进行。

(二):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在这一环节中我又分两个层次:

1、创设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回顾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教学时,我以谈话的形式引出学生喜爱的蓝球运动,并出示教材中的问题情景。这个问

题情景使学生很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通过自己推测哪种投球距离较远这一环节,激发

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先出示统计表推测,紧接着我设疑“虽然从这个统计表中也能比较出

哪种方式投球距离远一些,但不直观,有没有更直观的方法”由此引出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

图,并让他们回顾了制作方法。

2、设置悬念,合作探究,将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

第一次设问,从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比较出哪种方式投球距离远吗?够不够直观?

(我这样设问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思考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整节课充满一种问题意识。)

第二次设问:怎样做会更直观?引出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让学生尝试完

成统计图,并展示学生作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探究新知。

1、引出课题

在这一环节教师先与学生共同观看制作过程,最后以谈话的形式引出课题并板书。

2、总结概念和优点

在学生知道了这样的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后,我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

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在这里既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又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使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学生完成了这两

个问题,也就实现了对“复式统计图”这一知识的深度建构。

3、读图,提取数学信息。

在这里我让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数学信息,最终得出大多数情况下单手投球

比双手投球距离要远。只有4号和6号是一个特例。

(四):尝试应用,巩固知识

这一层次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经历完成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过程,对新的知识起到

一个巩固的作用,并根据信息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体系,建构框架。

(六):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设置了两项作业。

1、考查学生技能,完成“试一试”的第三小题,让学生由统计知识再回归到本学期的百

分数应用题,认识到数学知识是相通的。

2、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再次的验证我们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5页、第56页。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并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把比熟练地转化成分数,将分数知识横向迁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牵引(课件出示)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

“某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

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

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情境导入,引出课题(课件出示)

昨天我和王老师合伙买福利彩票,我出了30元,王老师出了50元,结果我们中了一个

二等奖,奖金8000元。我想对半分,各分4000元,王老师说这不公平,你们认为呢?怎么

分奖金才合理呢?

三、合作探索,解决矛盾

1、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试试看,可以小组内交换意见、讨论想法。

2、说以说你的想法。组织反馈,逐一展示学生解题思路。

3、我们分到的奖金是否合理,该怎样检验?(两个数量和要等于8000,出资的比是3:5

或5:3)

4、小结:像这样把8000元彩票奖金按照出资多少来进行分配的情况叫做按比例分配。

(板书:按比例分配)

(出示课题:比的应用)

四、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教材(1),把一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30人,小班20人。

思考:把这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学生商量分法,得出: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来分比较合理。

2、大班人数和小班人数的比是3:2学生分好后,交流分法,填表完成。

3、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分,可以怎样分?你会分吗?试着分一分。

学生试做。

4、与同学交流分的方法。分组讨论疑点,并试着在组内解决。

四、交流方法,老师精讲

1、班内交流,老师答疑

三种方法

(1)、方法一:借助表格分。

(2)、方法二:画图

发现橘子总数被平均分成了5份,大班占3份,小班占2份。先求出一份的数,再分别

乘以3和2,就求出了大班和小班分的橘子个数。

140个

140+(3+2)=28大班:28X3=84(个)

小班:28X2=56(个)

追问:为什么要“140+(3+2)”?

(3)、方法三: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先求出一共分成几份,再求出大班和小班分的个

数分别占橘子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

3+2=5140X=84(个)

140X=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2、以上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小结方法⑶的思路。

⑴计算分配的总份数。

⑵计算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⑶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

五、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和奶的质量比是2:9o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

克?

2、3月12H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60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602班和603班,两班

都是43人。想一想,如果你是大队辅导员,你会按怎样的比例分配,两班各栽多少棵?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3题合理搭配早餐。

六、总结评价

1、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谈谈收获。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3+2=5140X=84(个)

140X=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文案篇三

一、展示课前调查结果,全班交流汇报

1、谁愿意把你收到的有关人民币储蓄、教育储蓄及国债的相关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

2、老师也收集到一些这方面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现行利率表(2)教育储蓄(3)国债、国库券

二、结合实例探讨方案

同学们:你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为人父母者无不望子成龙。对于你们来说当前最主

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习)是呀,然而未来的教育花销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父母需要提

前为你做准备。这节课就让我们运用储蓄的知识帮父母解决一个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实际问

题。

1、首先请大家算一算,如果从小学毕业算起你大约还有多长时间才能上大学呢?

2、为了你们能顺利的走入大学校园,如果妈妈打算给你存10000元钱,供你上大学的话,

你觉得从什么时间开始存?怎样存收益比较大呢?谁愿意说一说?(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1)独立思考,试一试。

(2)合作交流,议一议。

(3)再次汇报。

3、通过同学们的发言,看得出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以下几点(1)什么时间开始

存,存期多长时间?(2)每一次存款的本金都是多少?(3)每一次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4)如果是教育储蓄的话,你还要注意每份录取通知书只能用一次,所以你一定要掐好

时间。

4、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的算一算,到底怎样存收益比较大。每组的四名

同学可以分别选择几种不同的方案进行计算,便于对比.

预设方案:

(1)教育三年+教育三年3377.24013377.24

(2)国债三年+教育三年3557.67013557.67

(3)国债三年+国债三年3740.53013740.53

(4)教育六年3456013456

(5)国债五年+教育一年3684.68013684.68

(6)国债五年+教育一年+定期半年+活期至少3906.990至少13906.99

(7)国债三年+国债三年+定期半年+活期至少3963.740至少13963.74

5、那么,现在你能给妈妈提出什么建议?你的根据是什么?

三、实际应用巩固练习

银行存款定期一年利率3.87%,到期缴纳利息税5%。

银行存款定期一年利率5.22%,到期缴纳利息税5%«

国库券定期三年利率3.14%,到期不缴纳利息税。

李叔叔在银行存款50000元,定期三年。如果是你,这50000元你怎么存?到期后能比

李叔叔多取回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存款才能获得的收益,初步了解了合理理财。希望

同学们帮助父母设计存款方案,并把你的理由讲给他们听。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文案篇四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口小学2,学科:数学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77、78页及练习十八的内容。

2)、收集生活中应用到百分数地方的知识。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百分数

的优点。

教育方面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

综合能力的应用意识。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科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7、78页及练习十八的内容。

学情分析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帮助

学生理解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通过类比类

推理解思路。

根据学生学段的特点,教学中应开放课堂,推广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掌握自主

学习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熟知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区别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意义。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用从百度搜索的相关知识)

学法: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材料,找到了很多教

案作为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小学教学网有关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多

媒体课件PPT,给生直观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教学过程

活动一:师生交流,充分感知

师:同学们课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

生:我在酒瓶的商标上找到了酒精度11.5%。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含乳量260%,脂肪23.5%。

生:我在亲亲果冻找到“中奖率为100%"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百分数,虽然没学过,但都会读出来,我真佩服你

们!这么多的百分数,说明了什么?

生:百分数的用途很广。

生:百分数很重要,生活中离不开它。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充分感知百分数,并创设了平等交流的氛

围,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体会到数

学的价值。)

活动二:合作探究,充分感悟

师:老师也收集到了好多百分数,看,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

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

的大国。

(课前把百分数圈出来,用课件展示)

(在这里用简单的两个百分数,自然地进行了环保教育。)

师:人们这么喜欢用百分数,你们想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生:百分数是什么样的数?它到底有什么用处?

生: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哪些地方可以用百分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师: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拿出手中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思考、交流,准备汇报)

生:我收集的是: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我的理解是把

衣服的成份看作100份,其中棉占68.5份,所以68.5%表示棉占衣服成份的68.5%;涤纶占

23.5份,23.5%表示涤纶占衣服成份的23.5%;晴纶占8份,23.5%表示晴纶占衣服成份的

8%。

生:我收集的是:太平洋的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49%,我的理解是把海洋总面积看作100

份,其中太平洋的面积占49份,49%是太平洋面积与海洋总面积比较的结果。

生:我收集的是:中奖率为100%,我的理解是如果你购买100次,100次都中奖,100%

是表示购买次数与中奖次数的比率。

师:从同学们的理解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也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

几。(师板书)

师:刚才我们通过想一想、比一比、议一议理解体会了百分数的意义,那百分数与我们

学过了分数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小组合作研究讨论,并作好记录)

生:我们组认为它们的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分数有时可

表示这种关系,有时只表示具体数量。写法也不同。

生:我们组补充,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容易比较大小,一看就清楚。

生:分母是100的分数不一定是白分数。

(评析: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创设了“现实数学”的情境,进一步引导学

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及优点,同时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来源于

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得到交流、沟通,碰撞

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

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活动三:主动应用,拓展升华

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对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得相当透彻了,那么你会写百分数吗?会写

请到黑板上写一个百分数。

(学生有一拥而上,写出各种各样的百分数。)

师:同学们写了这么多的百分数,你能任选一个说说它的意义吗?生:我选50%,这节

课我举手4次,老师让我回答2次,我回答的机会占举手次数的50%。

生:我选96%,第三单元测查我们班及格人数44人,几个率约占全班人数45人的96%。

生:我选120%,它的分子比100大,有意思,比如工人一天要生产20个零件,结果完

成24个,完成的占生产任务的120%。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不能应用百分数的

意义,用一句话表达对自己或同学、老师的满意率?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的满意率10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同桌的满意率50%,对老师的满意率95%,因为同桌上

课时老是吵我,而老师没有发现。

生:我对老师意率为100%。

教学反思

数学课堂通常是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激情,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富有人情

味又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上台写分数,选自己喜

欢的百分数说意义,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学生的学习交流活动,无不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

有趣、有用,体验到数学思考的快乐和挑战困难后的精神满足。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五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应用(三)》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在学习本课之

前,学生已有两个层次的基础: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和百分数知识的学习。同时,本课的学

习还将是学生初中代数学习的知识基础。

本课的编排是这样的,教材呈现出一幅笑笑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统计表以及针对表

格提出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和课后阅读资料主要是体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而

第二问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本课编排特点,我将本课目标设定为以下两点

1、通过探索、交流、比较,使学生掌握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体

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与人交流以及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准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二、说教法与学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一堂好的数学课,最终目标是学习能力和数学思想的

培养,而应用于生活则是这个目标的价值所在。为此,在本课中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探究交流自主构建。

2.联系生活体验价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分析比较、联系生活都是学习本课的有效方

式。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环节分为3大块:阅读资料,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分析比较拓展思路,学以

致用。

课始,阅读资料,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关于恩格尔系数的介绍。请学

生带着下列问题独立阅读恩格尔系数指什么?结合课前收集的数据你能计算出你家的恩格

尔系数,并对此做出科学解释吗?,然后同桌交流,全班反馈并小结得出:百分数与我们的

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三)。

选择这一导入而没有选择复习导入有以下3点考虑:1.这样导入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学

生生活的距离。2.对恩格尔系数的学习能更好的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3.如果选择前面学过

的列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或用分数问题复习导入,虽然能帮学生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和

链接点,以实现知识的迁移,但压缩了学生的探索空间。所以不设相应的复习题就是为了让

学生主动寻找新的知识生长点,感悟新的学习方法以达到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中,自主探究,分析比较分为3个层次:循序渐进,动态示题探究交流,夯实基础比

较优化,激活思维。

首先:循序渐进,动态示题。笑笑也调查了一份他们家的食品支出情况,我们去看一看

然后运用课件将表格中的第一排数据一一出示,让学生分别判断处于什么生活水平,然后再

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这样逐一出示,能够让学生的观察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直观的发现笑

笑家生活水平从贫困温饱接近小康的巨大变化,感受到这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后

再出示整张表格。这时,我将问题(1)去掉,因为它已经在动态出示表格的过程中完成了,

直接将问题(2)改成(1)随着表格一起出现: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

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吗?我把它分成探究交流环节和比较优化环节。

探究交流,夯实基础。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以下4步完成

1、独立审题,并尝试画图、列式、解答。

2、小组内交流想法:你是怎么想的?

3、在黑板上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方法。

4、全班交流反馈。

独立完成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亲历知识的形成,以达到自主建构。交流想法则是

用语言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再一次论证,展现。

而在展示方法这一步,由于前面的学习基础,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用方程来解这道题,

主要有65%X-35%X=210,也有可能会出现这一种(65%-35%)X=210,当然也不排除少数

同学用算术方法--210(65%-35%)«所以将这三种代表性的方法都展示在黑板上。在反馈的

时侯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尤其是对等量关系的把握。比如第一种65%X-35%X

=210根据要求,学生一般都会先画出线段图,那么首先要让学生根据线段图说出图意,其

次说出列方程的根据:你是抓住哪句话来分析的?通过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得出等

量关系:食品支出的钱数-其他支出的钱数=210元,再根据等量关系说出所列方程的含义:

65%X,35%X分别表示什么?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并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对于(65猊35%)X=210虽然从算式来看只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运用了乘法分配

律,但是实际上他们所依据的数量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可适时让学生讨论这两种方程方法

的区别与联系。期间对于学生因为粗心比较容易犯的错误,要拿出来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

论错的原因。总之,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多放手,给他们探索的空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既要让他们思考也要在他困惑时给予引导。

比较优化,激活思维环节:新课标倡导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此类问题,因为这种顺向思

维的方法,既化难为易,又加强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因此,针对学生展示出的列方程

和算术2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比较评价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讨论得出列方程的方法可根据题

目中的数量关系直接列出方程式,便于理解;同时指出列方程这种方法在我们以后的学习和

实际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后要求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完成教材试一试的第2

题(2)20xx年,食品支出占50%,旅游支出占10%,两项支出一共5400元,这个家庭的总

支出是多少元?

来巩固所学。由于第一题(1)1995年,其它支出比食品支出少760元,这个家庭的总

支出是多少元?与例题是重复的,所以删掉。而第(2)题作为例题的延伸和对主题资源的

有效利用做为课堂练习。

课尾拓展思路,学以致用。由于前面的学习比较充分,而教材后面的练习题和例题基本

处于同一层次水平,所以我在丰富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这两方面作了一些探

索。据此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

1、某班在一次数学单元训练中这道题是从扇形图的练习形式以及涵盖了基本训练、变式

训练、发散训练的练习内容两方面丰富了本课,其意图是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学生举一反三的数学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的培养。第二道题选用的材料是《我国

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情况》的财经报道。

2、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局面下,我国经济率先崛起。截至9月份,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

政收入515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7526.8亿元,同比增1.6%,

地方本级收入23992.07亿元同比增长9.8%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知道什么?你能提出

哪些问题并列出算式?这道题的数据虽然复杂不方便计算,但是体现了数学材料的真实性。

其倾向性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集、提取信息并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本

课的板书:因为本课本着放手让学生探索的定位思想,所以板书的设计遵循黑板是学生的

试验田的原则,除了教师板书课题及一些重点要求外,主要是学生上来展示他们的解题方法。

就是这样,一堂朴实数学课的探究与应用,就此结束,希望能得到在做的专家与同仁的

指导。谢谢!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六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

上展开的。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

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在操作中经历“圆柱侧面积”的探索过程,体会圆柱侧

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获得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不会

把曲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实

验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学生对动手操作较感兴趣,通过探索操

作活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4、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圆柱体纸盒、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圆柱形纸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谁来说一下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不错,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圆柱,出示圆柱,观察大屏幕,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

信息?(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

3、现在我们如果来做一个这样的盒子,你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观察圆柱,想一想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总结:圆柱所有面面积的总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动手摸一摸,感受表面积。圆柱表面积包含哪几个部分?(两个底面面积+侧面面

积)

(3)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4)圆柱的底面积很容易求出,但侧面是一个曲面,它的面积怎么求?你有什么想法?

想象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么样的图形?你有什么想法。

2、侧面积

(1)小组合作:

请各个小组沿高把它的侧面展开,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验证你的猜想。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演示。

(4)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圆柱的高,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侧^

Xh,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高为h,侧面积公式变形为:S侧=2nrh

3、表面积

(1)总结表面积公式

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侧面积。

(2)共同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要制作这个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平分米的包装纸?

侧面积:2X3.14X10X30=1884(cm2),底面积:102X3.14=314(cm2),表面积:314

X2+1884=2512(cm2)

三、巩固练习

1、现在我们自己尝试来算一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

过渡语: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有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

要解决下列问题,需要求圆柱体哪几部分的面积。

2、设计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为4分米,高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

积的铁皮?

4、一台压路机的滚筒宽1.2米,直径为0.8米。如果它滚动10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

平方米?

5、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请记住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这节课就上到这!

五、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

圆柱表面积=S侧=0<h=2JirhS表=2nrh+2页r2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体积》,我教此内容时,不按传

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

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对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创

造力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艰苦的

学习中发现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

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

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

程。

三、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只是被

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到发展。而这

里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

交流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

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节课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自由讨论、

实践和思考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七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百分数的应用(三)》,

这一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个知识点,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一个数比另一个

数多(少)百分之几,以及已知标准量和分率求比较量,这节课是已知比较量和对应的分率,

求标准量,它是这个单元最难的一个知识点。

二、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三是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是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打算分四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复习旧知,创设情境。首先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条件找出标准量,说出相等的数

量关系式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0%;

今年产量比去年增产二成;

工作效率提高了15%;

苹果的质量比梨的质量少10%;

生产成本降低了15%o

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弄清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红太狼要灰太狼去买菜,他用手中20%的钱买葱,40%的钱买

白菜,买白菜的钱比买葱的钱多4元,它手中有多少钱?从而揭示课题。

第二步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上分四步进行。

1、出示家庭消费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获取表中的信息,比较相关数据,说出自己的发现,即通过比较:可以感受食品

支出总额在逐年减少,而其他支出总额在逐年增多,家庭的总支出也逐年增加,从而体会到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2、简单介绍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的标准恩格尔系数。

3、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问题。

学生一般会提出三类问题,如1985年食品的支出比其他支出多总支出的百分之几?1985

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百分之几?其他支出比食品支出少百分之几?在这里重点引导学

生比较它们的标准量是否相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4、解决实际问题:1985年我家的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1985年的总支出是多

少元?

首先让学生读懂题意,尝试画出线段图,教师巡视时,把画得又快又好的线段图展示在

黑板上,让其他同学可以借鉴一下。然后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再指名汇报解题的方法;最后课件演示学生的各种解题思路,比较各种算法,此时教师要适

时点拨,引导每个学生理解透彻。

第三步: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在练习中,我设计了四道练习题

1、到了1995年我家的其他支出比食品支出少760元,

1995年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

2、到了2005年,我们的生活更好了,食品支出和其他支出都分别占了总支出的50%,

让学生猜想一下,其他支出中都有哪些支出?然后出示: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20%,食品和

教育支出一共是7000元,这一年总支出多少元?

3、我儿子买了一本《少年百科全书》,现在书店的书一律九五折出售,这样比原价便宜

6元。这本书原价是多少元?

4、2010年我儿子的压岁钱是这样用的,买各种学习书籍花了一半的压岁钱,用25%购买

日常用品,15%存入银行,余下的钱在献爱心活动中捐赠给有困难的同学,已知他捐献的钱

和存入银行的钱共75元,他共有多少压岁钱?

第一题是基本练习,目的是巩固新知;第二题比第一题相比有所变化,要求教育和食品

支出共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第三题在叙述上与例题有所不同,但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关键

是找准标准量;第四题加大了难度,关键是要知道捐献的钱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做完以上四

题,然后让学生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解决开课时灰太狼手中有多少钱的问题,目

的是前后呼应,学以致用。

整个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充分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

中的作用,同时进行思想教育。

第四步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首先是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谈谈自己的收获,然后

要求学生回家后实际调查一下自己家庭消费情况,计算自己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而感受我

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说学法

本节课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如尝试画线段图,

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训练了学

生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用方程解题,也可以用算

术方法解题,各抒己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了让后进生融入到学习之中,我把简单

的问题让给他们回答,让他们充满自信,找到自我。

四、说学情

根据和学生的接触,我发现他们习惯用算术方法解题,利用线段图分析题意,用方程解

题有困难,如果遇到较复杂的问题很多学生就会束手无策,因此,让学生学会画线段图,学

会用方程解题十分必要;还有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很多学生心明口不明,为此在

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

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五、说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设计比较到位。一是情景创设有趣高效。灰太狼是大家非常

喜欢的卡通形象,将它引入数学课堂,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枯燥的数学问

题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二是新知探究扎实高效。百分数应用这一内容

比较枯燥,为此,我把书中笑笑家庭的消费统计表换成我家的消费情况统计表,让学生倍感

亲切。由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解答,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学生感到轻松,学得主动;

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三是练习应用内化增效。课标指

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

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体验成功。在巩固练习时,设计的

练习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巩固了新知识,促进

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又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问题其实就蕴含于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之中,产

生了想学好它,能学好它的愿望;特别是压岁钱一题的训练,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解题的思路,

也明白了不乱花钱的重要性,要科学、合好使用好自己的零花钱,融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

中,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八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二)能力训练点

1、使学生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学生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出示复习题,回忆有关比的知识。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4、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学生回答后,师说:4.5:2.7和10:6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这两个比是相等

的,因此它们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4.5:2.7=10:6)

二、探究新知

1、比例的意义。

出示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

(1)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的问题一一解答。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

所以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就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

(2)由教师告诉学生:象4.5:2.7=10:6、80:2=200:5这样的等式,都是表示两

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师问:什么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生答: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

引导学生议论、交流后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在“两个比相等”下边

划“)

(3)做一做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①6:10和9:15

②20:5和1:4

第①题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思路如下:

所以:6:10=9:15

其余各题分组讨论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4)填空

①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比例。

②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的。

2、比例的基本性质。

⑴师以80:2=200:5为例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

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边叙述边板书如下)

(2)让学生看下面这些比例,说出它的外项和内项是多少?

4.5:2.7=10:6

6:10=9:15

(3)让学生计算上面每一个比例中的外项积和内项积,并讨论它们存在什么关系?

以80:2=200:5为例,指名来说明。(师边板书如下)

外项积是:80X5=400

内项积是:2X200=400

80X5=2X200

(4)由学生自己任选两三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从两个乘积的关系使学

生进一步认识到,在每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都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5)由教师明确: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

(板书课题:加上“和基本性质”,使课题完整。)

(6)想一想: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相乘的积有什

么关系?为什么?

指名回答后,师板书:

(7)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3、阅读课本第9、10页的内容并填空。

三、巩固发展

1、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讨论后指名说明: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有四

个项。

2、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和(),内项是()和()。根据比例的基

本性质可以写成()X()=()X()。

3、先应用比例的意义,再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

(2)1.4:2和7:10

4、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3、4和6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组比例。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3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九

一、说教材

“这月我当家”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第四单元百分数中

的教学内容,教材设计了“这月我当家”的生活情境,结合统计数据,解决“己知一个数的

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这是一个逆向思维的问题,要求学生用方程来加

以解决。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来找等量关系,使逆向思维成为顺向思维。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统计表内数据之间关系的分析,理解掌握百分数应用(三)的有关数量关

系,并学会列方程解这样的简单百分数应用的问题。

2、让学生在经历实际数据调查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的运用,以及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

联系。

3、在学生解决“家庭一月支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迁移、类推的能

力。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

少,求这个数”),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工

1、在经历数据调查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统计的关系。

2、学生能能找到等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三、说教法与学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我关注的是学生能否寻找到正确的

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并比较清楚地表示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探索,首先

让学生通过阅读情境图,明确给出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帮助学生找到等量关系:我家这个月总支出的40%等于500元.由于

学生在分数除法单元中,己经解决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

题。所以解决百分数除法也可以让学生找等量关系。使逆向思维成为顺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