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综合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3(共270题)_第1页
软件水平考试(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综合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3(共270题)_第2页
软件水平考试(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综合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3(共270题)_第3页
软件水平考试(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综合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3(共270题)_第4页
软件水平考试(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综合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3(共27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件水平考试(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综合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3(共9套)(共270题)软件水平考试(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综合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第1套一、中文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题1.0分,共11分。)1、某项目经理所在的单位正在启动一个新的项目,配备了虚拟项目小组。根据过去的经验,该项目经理认识到矩阵环境下的小组成员有时对职能经理的配合超过对项目经理的配合。因此,该项目经理决定请求单位制定(1)。A、项目计划B、项目章程C、项目范围说明书D、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实施项目组织的结构往往对能否获得项目所需资源和以何种条件获取资源起着制约作用。组织的主要结构类型有职能型、矩阵型。而矩阵型组织又可分为弱矩阵型、平衡矩阵型和强矩阵型。项目章程是正式批准一个项目的文档。项目章程应当以由项目组织以外的项目发起人或投资人发布,其在组织内的级别应能批准项目,并有相应的为项目提供所需资金的权利。项目章程为项目经理使用组织资源进行项目活动提供了授权。尽可能在项目早期确定和任命项目经理。颁发项目章程将项目与组织的日常业务联系起来并使该项目获得批准。项目章程是由在项目团队之外的组织、计划或综合行动管理机构颁发并授权核准的。在多阶段项目中,这一过程的用途是确认或细化在以前制定项目章程过程中所做的各个决定。2、项目整体管理的主要过程是(2)。A、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执行项目管理计划、项目范围变更控制B、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项目整体变更控制C、项目日常管理、项目知识管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D、制定项目管理计划、确定项目组织、项目整体变更控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项目整体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项综合性和全局性的管理工作。项目整体管理知识域包括保证项目各要素相互协调所需要的各个过程。具体地讲,项目整体管理知识域包括标识、定义、结合、统一和协调项目管理过程组中不同过程和活动所需要的过程和活动。项目整体管理确保项目所有的组成要素在正确的时间结合在一起,以成功完成项目。项目整体管理与其他的项目单项管理(如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等)相比,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项目管理中整体管理的过程包括:(1)制订项目章程;(2)制订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3)制订项目管理计划;(4)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5)监督和控制项目工作;(6)整体变更控制:(7)项目收尾。3、(3)体现了项目计划过程的正确顺序。A、范围规划—范围定义—活动定义—活动历时估算B、范围定义—范围规划—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历时估算C、范围规划—范围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定义—活动历时估算D、活动历时估算—范围规划—范围定义—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项目整体管理包括项目提交成果物的范围界定,要编写项目范围说明书。范围界定要有书面文件,阐述项目范围是为未来项目提供基础条件的过程,特别是包括了用以确定项目或阶段是否成功完成的标准。在试题给出的选项中,涉及到范围管理和时间管理的活动。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的过程,依先后顺序排列如下:(1)范围计划制定(或称范围规划);(2)范围定义;(3)创建工作分解结构:(4)范围核实;(5)范围变更控制。项目时间管理包括的过程,依序排列为:(1)活动定义:(2)活动排序;(3)活动资源估算;(4)活动历时估算:(5)制定进度计划;(6)进度计划控制。一般情况下,先确定项目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再对项目的时间进行管理。4、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收集多种工作信息,例如完成了多少工作,花费了多少时间,发生什么样的成本,以及存在什么突出问题,等等,以便(4)。A、执行项目计划B、进行变更控制C、报告工作绩效D、确认项目范围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绩效报告(PerformanceReporting)是一个收集并发布项目绩效信息的动态过程,包括状态报告、进展报告和项目预测。项目干系人通过审查项目绩效报告,可以随时掌握项目的最新动态和进展,分析项目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项目进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和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项目管理计划和工作绩效信息是该过程的输入的重要内容。绩效报告的主要输出包括状态报告、进展报告、项目预测和变更请求。绩效报告的依据也包括项目工作绩效信息、项目管理计划和其他项目记录(文件)。绩效评审、偏差分析、趋势分析、挣值分析是绩效报告过程的常用工具和技术。执行项目计划是指执行在项目管理计划中所定义的工作,以达到项目预期的目标。进行变更控制是指评审所有的变更请求、批准变更、控制对可交付物和组织过程资产的变更。项目范围确认是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范围的正式承认,但实际上项目范围确认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始终,从WBS的确认(或合同中具体分工界面的确认)到项目验收时范围的验收。5、为了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假设”是在没有证据或证明的情况下被认为是(5)因素。A、真实、实际或确定的B、确定的或可验证的C、容易使用的D、经历史验证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时,假设是被考虑为真实、确定的因素。在项目的生命期内,项目团队要定期地识别、记录和验证假设。一般情况下,假设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6、与逐步完善的计划编制方法相对应的是(6)。A、进度表B、初图C、扩展探索D、“滚动波策划”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制定项目管理计划的工具和技术有项目管理方法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专家判断。在制定项目管理计划的过程中,要从许多具有不同完整性和可信度的信息源收集信息。项目管理计划要涉及关于范围、技术、风险和成本的所有方面。在项目执行阶段出现并被批准的变更,其导致的更新可能会对项目管理计划产生重大的影响。项目管理计划更新,为满足整体项目已定义的范围提供了大体上准确的进度、成本和资源要求。项目管理计划的这种渐进明晰经常被称为“滚动波策划”,这意味着计划的编制是一个反复和持续的过程。7、项目计划和日程在指导委员会批准之后,应该分发给(7)。A、执行机构中所有的项目干系人B、项目团队队员和项目发起人C、所有项目的项目干系人D、沟通管理计划中规定的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项目沟通管理计划定义了谁接受什么样的信息,以及每个人接受信息的详细程度。例如,执行机构中的经理可能只需要从项目计划中得到总的信息,而销售员却有可能需要得到与他们的销售活动有关的计划的更详细的部分。8、结构管理描述了应用技术和行政手段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过程,以下任务中的(8)不在结构管理中执行。A、确定一个条款或系统的功能的及物质的特性B、控制特征的变更C、审计以检验与需求的一致性D、允许对变更的自动认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允许自动认可所定义的变更是变更控制系统的一个功能,而不是结构管理的功能。结构管理要保证对项目产品的描述是正确的和完整的。9、通常,制定项目章程要基于一些文件,(9)不是其中之一。A、项目工作描述B、项目计划C、环境和组织要素D、项目合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通常,制定项目章程要基于以下文件。(1)项目合同。合同规定了项目的真正客户或投资者对项目的需求,自然成为项目章程的重要输入文件。有时签约时还不好制定项目章程,合同会规定项目章程是合同的一部分,需要双方签字盖章,项目章程和项目合同同样有效。(2)项目工作描述。项目工作描述中说明项目需要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包括商业需求、产品范围描述、战略计划等。这里的项目工作描述是项目范围的雏形,是将来项目范围管理的重要依据。(3)环境和组织要素。项目的环境和组织要素既是项目的资源状况描述,又是项目的资源约束,简要交代项目建设的环境和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以下要素:.组织或公司的文化构成:.基本设施;.现有的人力资源:.职员管理;.市场条件;.项目干系人风险承受度;.行业风险信息和风险数据库:.项目管理信息系统。(4)组织的过程资产。组织的过程资产包含两类。一类是组织过程和工作管理程序。不少单位,尤其是长期搞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的单位,长期以来,积累了符合自身企业特点和所在领域特点的项目管理体系,他们的体系中会规定项目的组织、项目的子过程,以及项目工作管理程序等。第二类是组织共享的知识库。我们知道,项目管理是实践性、经验性极强的学科,一个组织长期来积累的项目管理知识的共享会对同类项目起到很强的指导作用。比如工期、工作量、所需资源的准确估计都依赖于特定行业的经验积累。10、项目计划内容可分为九个方面,(10)不是其中之一。A、收尾计划B、工作计划C、支持计划D、进度计划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项目计划内容可分为九个方面:(1)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也称实施计划,是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围绕项目目标的最终实现而制定的实施方案。工作计划主要说明采取什么方法组织实施项目,研究如何最佳地利用资源,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获取最佳效益。具体包括工作细则、工作检查及相应措施等。工作计划也需要时间、物资、技术资源,必须反映到项目总计划中去。(2)人员组织计划。人员组织计划主要是表明工作分解结构图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应该由谁来承担,以及各项工作间的关系如何。其表达形式主要有框图式、职责分工说明式和混合式3种。(3)设备采购供应计划。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多数的项目都会涉及到仪器设备的采购、订货等供应问题。有的非标准设备还包括试制和验收等环节。如果是进口设备,还存在选货、订货和运货等环节。设备采购问题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质量及成本。(4)其他资源供应计划。如果是一个大型的项目,由于不仅需要设备的及时供应,还有许多项目建设所需的材料、半成品、物件等资源的供应问题。因此,预先安排一个切实可行的物资、技术资源供应计划,将会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工期和成本。(5)变更控制计划。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特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计划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通常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开始时预测得不够准确;在实施过程中控制不力;缺乏必要的信息。有效处理项目变更可使项目获得成功,否则可能会导致项目失败。变更控制计划主要是规定处理变更的步骤、程序,确定变更行动的准则。(6)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是根据实际条件和合同要求,以拟建项目的竣工投产或交付使用时间为目标,按照合理的顺序所安排的实施日程。其实质是把各活动的时间估计值反映在逻辑关系图上,通过调整,使得整个项目能在工期和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地安排任务。进度计划也是物资、技术资源供应计划编制的依据,如果进度计划不合理,将导致人力、物力使用的不均衡,影响经济效益。(7)成本投资计划。包括各层次项目单元计划成本;项目“时间一计划成本”曲线和项目的成本模型(时间—累计计划成本曲线):项目现金流量(包括支付计划和收入计划):项目资金筹集(贷款)计划等。(8)文件控制计划。文件控制计划是由一些能保证项目顺利完成的文件管理方案构成的,需要阐明文件控制方式、细则,负责建立并维护好项目文件,以供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实施期间使用。文件控制计划包括文件控制的人力组织和控制所需的人员及物资资源数量。项目管理的文件包括全部原始的及修订过的项目计划、全部里程碑文件、有关标准结果、项目目标文件、用户文件、进度报告文件,以及项目文书往来。项目一结束,文件必须全部检查一遍,有选择地处理一些不再相关的文件,并保存老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图与网络图,收入文件库以备将来项目组参考。(9)支持计划。项目管理有众多的支持手段,主要有软件支持、培训支持和行政支持,还有项目考评、文件、批准或签署、系统测试、安装等支持方式。11、项目验收范围确认的主要依据是(11)、项目合同、项目成果文档等。A、采购计划B、测试计划C、工作成果D、招标文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项目验收范围是指项目验收的对象中,所包含的内容和方面,即在项目验收时,对哪些子项进行验收和对项目的哪些方面、哪些内容进行验收。项目验收范围的确认是指对需要验收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以保障项目各方的权益和明确各方的责任。要确认项目验收范围,不仅要明确项目的起点和终点,还要明确项目的最终成果,以及标志这些成果的各个子项。项目验收的范围,从项目层次来看,原则上一切完整的子项或单元都应列入项目验收的范围,只是依项目的业主方不同,项目性质不同,其验收的形式也不同。但所有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只要已按国家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成;或工业投资项目经负荷试车考核,试生产期间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或非工业投资项目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正常使用的,不论是属于哪种建设性质,都应及时组织验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从项目验收的内容划分,项目验收范围通常包括工程质量验收和文件资料验收。项目验收范围确认主要依据项目合同、项目成果文档和工作成果等。在对项目进行验收时,主要依据项目的工作成果和成果文档。由于工作成果是项目实施后的结果,项目结束应当提供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工作成果。因此,项目验收重点是针对工作成果进行检验和接收。工作成果验收合格,项目实施才可能最终完结。同时,在进行项目验收时,项目团队必须向接受方出示说明项目(或项目阶段)成果的文档,如项目计划、技术要求说明书、技术文件、图纸等,以供审查。对不同类型的项目,成果文档包含的文件不同。二、中文选择题(含2小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任务不应包括(6)。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7)是不适用的。12、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任务不应包括(6)。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7)是不适用的。A、问题分解B、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C、结构化程序设计D、确定逻辑模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A、数据流图(DFD)B、判定表C、PAD图D、数据词典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目标是深入描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确定系统设计的约束和信息系统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定义系统的其他有效性需求。也就是说,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任务是要解决“信息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而不是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因此不包括程序设计。在需求分析中,可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数据流图(DFD)、数据词典(DD)、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及判定树等。PAD图(问题分析图)主要用在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三、中文选择题(含3小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公钥密码是(18)。常用的公钥加密算法有(19),它可以实现加密和数字签名,它的一个比较知名的应用是(20),这种应用的协商层用公钥方式进行身份认证,记录层涉及到对应用程序提供的信息的分段、压缩、数据认证和加密。14、公钥密码是(18)。常用的公钥加密算法有(19),它可以实现加密和数字签名,它的一个比较知名的应用是(20),这种应用的协商层用公钥方式进行身份认证,记录层涉及到对应用程序提供的信息的分段、压缩、数据认证和加密。A、对称密钥技术,有1个密钥B、不对称密钥技术,有2个密钥C、对称密钥技术,有2个密钥D、不对称密钥技术,有1个密钥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A、DESB、IDEAC、三元DESD、RSA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A、SSLB、Sock5C、安全RPCD、MD5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公开密码体制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而且由已知的加密密钥推导出解密密钥在计算机上是不可行的密码体制。由于加密和解密采用两个不同的密钥,故也称为不对称密钥密码系统,每个通信方均需要有加密和解密两个密钥,在进行保密通信时通常将加密密钥公开,而解密密钥是需要保密的。至于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均是公开的。虽然解密密钥是由加密密钥决定的,但不能根据后者算出前者。由以上分析可知公钥密码体制采用不对称密钥技术,有公钥和私钥两个密码。根据以上分析:(18)的正确答案为B。A选项是有一个密钥的对称密钥技术,它是属于私钥密码系统。C选项和D选项都是错误的搭配,以形成对正确答案的干扰。常用的公钥加密算法是美国的三位科学家Rivest,Shamir和Alleman于1978年提出的,以三位科学家名字的首字母RSA命名了RSA算法。它可以实现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19)A,B,C三个选项都属于只有一个密钥的、采用对称密钥技术的私钥密码系统,不是本处的答案。数据加密标准DES是密钥为64位的分组密码算法;IDEA是使用128位密钥的国际数据加密算法;三元DES(TripleEDS)是使用两个密钥、执行三次DES算法的商用加密标准。根据以上分析,(19)的正确答案为D。在Internet中,由于TCP/IP协议本身非常简单,没有加密、身份认证等安全特性,从而对通过因特网上进行商务活动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向上层应用提供安全通信的机制就必须在TCP之上建立一个安全通信层。在此方面,Netscape公司开发了可以在因特网客户与服务之间数据传送进行加密和鉴别的SSL(SecureSocketLayer)协议。安全插口层SSL分为两层,上面是SSL协商层,双方通过协商层约定有关加密的算法(如RSA)进行身份认证;下面是SSL记录层,它把上层的数据分段、压缩后加密;由传输层传送出去。SSL采用公钥方式进行身份认证,但大量数据传输仍使用对称密钥方式。整个SSL可以看成是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一个层。在发送方,SSL接收应用层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密,然后将加了密的数据送往TCP插口。在接收方,SSL从TCP插口读取数据,解密后将数据交给应用层。根据以上分析:(20)的正确答案为A。B选项Sock5是防火墙技术中通用应用的代理服务器,它主要由一个运行在防火墙系统上的代理服务器软件包和一个链接到各种网络应用程序的库函数包组成,新的应用只要对原先Socket接口处做简单修改就可以利用Sock5提供安全服务。Sock4仅支持TCP的应用,Sock5对基于TCP和UDP的应用都支持。C选项安全RPC(远程过程调用)与Soclc5一样,属于传输层中的技术,虽然与SSL同在为传输层安全性服务,但它也不符合题意。D选项MD5也不可选。由于对于签名通常只需要鉴别而不需保密,因此有一种鉴别方案,它不要求加密整个报文。这种方案基于一个散列函数,这个散列函数称为MD(报文摘要)。MD5是这种散列函数系列的第5个,它是IP层的安全技术,正逐步被安全散列算法SHA所取代。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它包含10种图,其中,用例图展示了外部actor与系统所提供的用例之间的连接,UML中的外部actor是指(51),用例可以用(52)图来描述。状态图指明了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及状态间的迁移(Transition)。如果一个并发的状态由n个并发的子状态图组成,那么,该并发状态在某时刻的状态由(53)个子状态图中各取一个状态组合而成。协作图描述了协作的(54)之间的交互和链接(link),它画成(55)图的形式。17、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它包含10种图,其中,用例图展示了外部actor与系统所提供的用例之间的连接,UML中的外部actor是指(51),用例可以用(52)图来描述。状态图指明了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及状态间的迁移(Transition)。如果一个并发的状态由n个并发的子状态图组成,那么,该并发状态在某时刻的状态由(53)个子状态图中各取一个状态组合而成。协作图描述了协作的(54)之间的交互和链接(link),它画成(55)图的形式。A、人员B、单位C、人员或单位D、人员或外部系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A、类B、状态C、活动D、协作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A、每一B、任意一C、任意二D、任意m(m≤n)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A、对象B、类C、用例D、状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A、对象B、类C、用例D、状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从应用的角度看,当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系统时,第一步是描述需求;第二步是根据需求建立系统的静态模型,以构造系统的结构:第三步是描述系统的行为。其中,第一步与第二步中所建立的模型都是静态的,包括用例图、类图(包含包图)、对象图、构件图和配置图5个图形,是UML的静态建模机制。第三步中所建立的模型或者可以执行,或者表示执行时的时序状态或交互关系。它包括状态图、活动图、顺序图和协作图4个图形,是UML的动态建模机制。因此,UML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归纳为静态建模机制和动态建模机制两大类。用例图展示了各类外部执行者与系统所提供的用例之间的连接。UML中的外部行为则是指那些可能使用用例的人或外部系统,行为者与用例的连接表示该行为者使用了这个用例。用例通常用普通的正文来描述,也可以用活动图来描述。状态图通常是对类描述的扩充,它说明该类的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那些事件将导致状态的改变。状态图可以嵌套,即一个状态可以用一张子状态图来描述,也可以用若干张并发执行的子状态图来描述。如果一个状态由n张并发执行的子状态图组成,那么,该状态由n张子状态图中各取一个子状态组合而成。协作图用来展示对象间的动态协作关系,着重描述协作对象之间的交互和链接。协作图画成对象图,图中的消息箭头表示对象间的消息流。四、论文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22、论信息系统项目的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在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人们越来越体会到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重要性,含糊的需求和范围经常性的变化使信息系统项目的甲乙双方吃尽了苦头,这使得人们急于寻找良策以管理范围。请围绕“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概要叙述与你参与管理过的信息系统项目,以及该项目在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方面的情况;(2)论述需求开发、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区别与联系;(3)详细论述在你参与管理过的大型信息系统项目中具体采用的范围管理过程、方法、工具及其实际效果。标准答案:从计算机分类模拟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第1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关于“论信息系统项目的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论文的写作,要点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400字~500字的篇幅简单介绍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主要交付物、最终交付的产品。着重介绍项目的需求、范围和作者在其中担任的工作。(2)根据计算机分类模拟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第1题的分析,结合项目实际,讨论需求开发、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区别与联系。(3)详细阐述作者在参与管理过的大型信息系统项目中具体采用的范围管理过程、方法、工具。5个管理过程必须完整无缺,其中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可以进行选择,不一定要全部写出来,每个过程择其1~2个方法和工具做具体介绍。(4)用300字~400字的篇幅简单说明和评价使用上述过程、方法和工具后,整个项目管理的实际效果如何。然后进行总结,指出其不足之处,并且说明这种不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今后如何避免或改进。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效果要切实际,要谈出体会和深度来。要写好这个论文,考生必须首先弄清楚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概念,以及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否则难以下笔。(1)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通过对应问题及其环境的理解与分析,为问题涉及的信息、功能及系统行为建立模型,将用户需求精确化、完全化,最终形成需求规格说明,这一系列的活动即构成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工程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系统规模不大,信息系统开发所关注的是代码编写,需求分析很少受到重视。后来信息系统开发引入了生命周期的概念,需求分析成为其第一阶段。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需求分析与定义在整个开发与维护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的成功与否。需求工程是指应用已证实有效的技术、方法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客户需求,帮助分析人员理解问题并定义目标系统的所有外部特征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合适的工具和记号系统地描述待开发系统及其行为特征和相关约束,形成需求文档,并对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演进给予支持。需求工程是一个不断反复的需求定义、文档记录、需求演进的过程,并最终在验证的基础上冻结需求。我们可以把需求工程的活动划分为以下5个独立的阶段。①需求获取: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对现有系统的观察及对任务进行分析,从而开发、捕获和修订用户的需求;②需求建模:为最终用户所看到的系统建立一个概念模型,作为对需求的抽象描述,并尽可能多地捕获现实世界的语义;⑧形成需求规格:生成需求模型构件的精确的形式化的描述,作为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一个协约;④需求验证:以需求规格说明为输入,通过符号执行、模拟或快速原型等途径,分析需求规格的正确性和可行性:⑤需求管理:支持系统的需求演进,确保各方对需求的一致理解,管理和控制需求的变更,从需求到最终产品的双向跟踪。其中前4个阶段通常统称为需求开发阶段。项目范围是为了达到项目目标,为了交付具有某种特制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所规定要做的。项目的范围管理就是要确定哪些工作是项目应该做的,哪些不应该包括在项目中。项目范围是项目目标的更具体的表达。如果项目的范围不明确,那么项目解决的不是对应的问题,或者项目人员把时间浪费在从事不属于他们职责的工作上。范围管理必须清晰地定义项目目标,此定义必须在客户与执行项目的组织之间达成一致,并且把项目工作范围详细的划分为工作包。在信息系统项目中,实际上存在两个相互关联的范围,分别是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产品范围是指信息系统产品或者服务所应该包含的功能,项目范围是指为了能够交付信息系统项目所必须做的工作。显然,产品范围是项目的范围的基础,产品的范围定义是信息系统要求的量度,而项目范围的定义是产生项目计划的基础,两种在应用上有区别。另外的区别在于“需求分析”更偏重于软件技术,而项目范围管理则更偏向于管理。判断项目范围是否完成,要以项目管理计划、项目范围说明书、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词汇表来衡量。而信息系统产品或服务是否完成,则根据产品或服务是满足了需求分析。项目的范围基准是经过批准的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和工作分解结构词汇表。由于进行项目的范围管理,能够确定项目的边界,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所以范围管理能够提高对项目费用、时间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首先人们对复杂的事务的预测要比相对简单的事务的预测要困难得多,而且误差也大得多。而且,即使两者误差相同,由于范围管理使用项目分解结构,将项目范围分解成可管理的工作包,人们发现误差的和小于和的误差,虽然人们多项目分解结构的每一项的估算都存在误差,但由于这些误差可能相互抵消,所以最终误差将比总估算的误差要小。项目范围管理,包括为成功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范围计划编制、范围定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范围确认和范围控制等5个过程。①范围计划编制:项目范围管理计划是一种规划的工具,说明项目组将如何进行项目的范围管理,具体来说,包括如何进行项目范围定义,如何制定工作分解结构,如何进行项目范围核实和控制等。②范围定义:项目和子项目都需要编写项目的范围定义,项目范围定义明确项目的范围,即项目的合理性、目标和主要可交付成果等。⑧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是项目定义对于项目范围定义的输出结果,WBS定义了项目的全部范围。明确和准确说明项目范围,项目组成员能够清楚地理解任务的性质和需要努力的方向。WBS能够帮助项目降低成本,减少离职带来的影响和屏蔽干扰因素。④范围确认:范围确认主要是确认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是否满足项目利益相关人的要求。把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列表提交给项目利益相关人,也应该展示项目的进度安排。⑤范围控制:对于范围变更,不能随意进行。所有的变更必须记载,范围控制必须能够对造成范围变化的因素施加影响,估算对项目的资金、进度和风险等影响,以保证变化是有利的,同时需要判断范围变化是否发生,如果已经发生,那么对变化进行管理。对范围变更进行控制时,要以工作分解结构、项目进展报告、变更请求和范围管理计划为依据。进行范围变更控制必须经过范围变更控制系统。(2)需求开发、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区别与联系。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虽然需求管理贯穿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但只有经过需求分析过程之后才能确定项目的范围,需求的变更会引起项目范围的变更。首先通过需求开发来获取项目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项目的范围,进行项目范围管理。需求管理是对己批准的项目需求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过程包括需求管理定义、需求管理流程、制订需求管理计划、管理需求和实施建议等,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需求的变更管理。(3)范围管理过程、方法、工具。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范围管理的5个过程,其中使用了方法和工具主要有:①范围计划编制:专家判断、样板、表格、标准。②范围定义:产品分析、可选方案识别、专家判断。⑧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模板、分解。④范围确认:检查。⑤范围控制:变更控制系统、配置管理系统、重新规划。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论项目风险管理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已经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方面。每一个项目都有风险。完全避开或消除风险,或者只享受权益而不承担风险,都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对项目风险进行认真的分析、科学的管理,能够避开不利条件、减少损失、取得预期的结果并实现项目目标。请围绕“项目的风险管理”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过的信息系统项目(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以及该项目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情况。(2)请简要叙述你对于项目风险的认识,以及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3)结合你的项目经历,概要论述信息系统项目经常面临的主要风险、产生根源和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标准答案:从计算机分类模拟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第2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关于“论项目的风险管理”论文的写作,要点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400~500字的篇幅简单介绍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主要交付物、最终交付的产品。着重介绍项目的风险管理和作者在其中担任的工作。(2)根据计算机分类模拟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第2题的分析,谈谈作者对于项目风险的认识。结合项目实际,详细叙述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以及在各个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3)结合项目实际,概要阐述信息系统项目经常面临的主要风险、产生根源和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可以参考表23-2,从其中选择一些主要的风险进行介绍。(4)用200字左右的篇幅简单说明和评价作者在项目中进行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如何。然后进行总结,指出其不足之处,并且说明这种不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今后如何避免或改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项目风险的理解,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以及如何应对信息系统项目风险。(1)对项目风险的认识。RobertCharette在他关于风险管理的著作中对风险给出了如下定义:“首先,风险关系到未来发生的事情。……我们今天收获的是以前的活动插下的种子。问题是,能否通过改变今天的活动为我们自身的明天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充满希望的美好前景。其次,风险会发生变化,就像爱好、意见、动作或地点会变化一样……。第三,风险导致选择,而选择本身将带来不确定性。因此,风险就像死亡那样,其生命周期很少有确定性的东西”。项目风险具有以下特点:①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②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任一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猛发展。⑧风险的可变性。这是指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是可以变化的。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得到控制并消除,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④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大型开发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虽然不能说项目的失败都是由于风险造成的,但成功的项目必然是有效地进行了风险管理。任何项目都有风险,由于项目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无论项目进行到什么阶段,无论项目的进展多么顺利,随时都会出现风险,进而产生问题。(2)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是要争取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尽量减小风险发生后的影响。项目风险管理实际上就是贯穿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管理步骤,其中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管理策略、风险解决和风险监控等。有关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各种不同的书籍描述不尽一致,但大体上都是相同的。①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编制过程描述如何为项目处理和执行风险管理活动。通常采用会议的方法制订风险管理计划。②风险识别。风险识别的目标是识别和确定出项目究竟有哪些风险,这些项目风险究竟有哪些基本的特性,这些项目风险可能会影响项目的哪些方面。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头脑风暴、专家评估、因果分析(鱼骨图)、假设分析和风险检查表、德尔菲法等。⑧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性分析包括对已识别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如进行风险量化分析或风险应对。风险定性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主要有可能性评估、会议、专家参与评估、风险优先级矩阵、风险类型列表等。④风险定量分析。定量风险分析过程定量地分析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它对不确定因素提供了一种量化的方法,以帮助我们做出尽可能恰当的决策。风险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主要有专家评估、乐观、中性和悲观估计、风险模型、模拟、蒙特卡罗法、风险列表等。⑤制定风险④时策略。风险应对通过开发备用的方法、制定某些措施以便提高项目成功的机会,同时降低失败的威胁。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的方法和工具主要有防范策略、响应策略、避免策略、转移策略、减轻策略、风险列表等。⑥风险跟踪与监控。风险监控跟踪已识别的危险,监测残余风险和识别新的风险,保证风险计划的执行,并评价这些计划对减轻风险的有效性。风险跟踪与监控的方法和工具主要有风险跟踪矩阵、重新评估风险、过程审计、分析、会议、风险列表等。以上6个过程也可以简单地归纳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量化和处理、风险监控4个阶段。(3)信息系统项目中常见的风险及应对方法。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从宏观上来看,可以分为项目风险、技术风险和商业风险。从微观上看,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风险分类如表23-1所示。在具体细节方面,对于不同的风险,要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在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中,常见的风险项、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如表23-2所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论项目的质量管理现代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视质量管理,很多个人和组织将质量作为判定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在IT业界,有很多知名公司将质量提高到了公司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并投入大量资源用于质量管理。请围绕“项目的质量管理”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概述你参与管理过的信息系统项目,以及在项目中所遇到的质量管理问题。(2)请简要论述你对于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成本的认识。(3)简要论述你认为提升项目质量应做哪些工作。标准答案:从计算机分类模拟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第3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关于“论项目的质量管理”论文的写作,要点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400~500字的篇幅简单介绍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主要交付物、最终交付的产品。着重介绍在项目中遇到的质量管理问题,以及作者在其中担任的工作。(2)根据计算机分类模拟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第3题的分析,谈谈作者对于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成本的认识。在这里,最好能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来讨论。(3)结合项目实际,概要作者为了提升项目质量,做了哪些工作,使用了什么方法和工具等。(4)用200字左右的篇幅简单说明和评价作者在项目中进行质量管理的实际效果如何。然后进行总结,指出其不足之处,并且说明这种不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今后如何避免或改进。这是一道关于质量管理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成本的认识,以及有哪些措施可以提升项目质量。(1)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成本。美国质量管理协会对质量的定义为:“过程、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求能力的特征”。明确或隐含的需求是指按项目要求制订的基础性文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质量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需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定性或定量的、各种类别(物理的、感官的、行为的、时间的、功能的等)。对于信息系统质量,需要从以下层次来理解:①信息系统产品中能满足给定需求的性质和特性的总体。例如,符合需求规格说明。②信息系统具有所期望的各种属性的组合程度。⑧顾客和用户觉得信息系统满足其综合期望的程度。④确定信息系统在使用中将满足顾客预期要求的程度。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责任的所有工作,以及通过质量系统中的质量计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等手段来实施这些工作。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项目质量管理必须考虑项目过程和项目产品两个方面。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一般使用术语产品来涵盖信息系统产品与客户服务两者。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系统供应商往往需要为信息系统产品提供配套的客户服务,两者是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客户的。只要两者之一不符合质量要求,就会给项目干系人或客户带来严重的消极后果。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质量的形成过程。质量并不是只存在于开发产品或项目实施起始阶段,也不只是在交付客户的时候才存在,而是关系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并涉及产品的各层面。项目的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阶段、测试阶段、维护阶段等)都会有质量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追求项目成果质量的主要目的就是开发出正确的产品及正确地开发产品。项目的质量是通过项目生命周期传递给客户的。而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项目的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实践表明,在项目生命周期中,越早检测出的错误,改正错误所需花费的费用就越低。在设计、实现、使用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所付出的成本一般存在这样一个比率1:3:8。在信息系统行业,在信息系统使用阶段修正一个错误所花的成本,比在设计阶段发现并改正这个错误所需成本高出很多倍。据估算,有40%以上的信息系统错误发生在需求说明和设计阶段。质量成本是为了取得信息系统产品所付出的所有努力的总成本,是一致成本和不一致成本之和。一致意味着交付满足要求的和适用的产品。如编制一个质量计划有关的成本分析和管理产品要求的成本、软件测试成本和配置管理成本等属于一致成本。不一致成本意味着对信息系统故障或没有满足质量期望负责。对于质量成本依照成本的性质分为一致性成本和非一致性成本,依照成本发生的方式分为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缺陷成本。其中缺陷成本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内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应该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分类法中,一致性成本对应于“预防成本+评估成本”、非一致性成本对应于缺陷成本。预防成本是为了使项目结果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在项目结果产生之前而采取的一些活动;而评估成本是项目的结果产生之后,为了评估项目的结果是否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进行测试活动而产生的成本:缺陷成本是在项目的结果产生之后,通过质量测试活动发现项目结果不能满足质量要求,为了纠正其错误使其满足质量要求而发生的成本。项目管理团队应该意识到项目决策能影响质量成本,在产品返工、保证的赔偿和产品召回时都会发生质量成本。反之,质量成本的估算也是指导项目决策的重要信息。然而,重要的是项目管理团队必须明确:项目的暂时性特征使得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投资,尤其是预防缺陷和评审的成本,要依赖于实施项目的组织来提供,因为这种投资的效果可能在项目结束以后才能得以体现。(2)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项目质量管理一般包括质量计划编制、项目质量保证、项目质量控制和过程改进等过程。①质量计划编制。判断哪些质量标准与本项目相关,并决定应如何达到这些质量标准。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标准可能包括功能性、稳定性;经济性、生命力、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指标、可维护性、移植性等信息系统产品指标和服务时间、服务能力、服务态度等客户服务指标。例如,可以设置标准,规定从帮助界面获得帮助响应需要多长时间、运送一个保修硬件的部件应当用多长时间。②项目质量保证。定期评估项目总体绩效,建立项目能达到相关质量标准的信心。该项目过程对项目的最终结果负责,而且还要对整个项目过程承担质量责任。高级管理层应强调全体员工在质量保证活动中发挥作用,尤其是高级管理者要发挥作用。⑧项目质量控制。监测项目的总体结果,判断它们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并找出如何消除不合格绩效的方法。对于信息系统项目,一般采用软件测试和配置管理等质量控制手段来有效控制信息系统产品质量,与传统制造行业常采用统计抽样、控制图等工具有很大区别。④过程改进。持续改进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使组织的信息系统工程成熟度逐步提高。可以参考CMM/CMMI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主要有配置管理、测试、帕累托分析(Pareto)、控制图、流程图、直方图、趋势图、散点图、统计抽样、质量功能分布图(QFD)、关联树图和方案效果分析法等。(3)如何提升项目质量。①强有力的领导。强有力的领导是IT企业提高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的基础。朱兰和许多质量专家都认为,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强有力领导。大部分质量问题出在管理上,而非技术上。②建立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IT企业是全面实施项目管理的优质土壤,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项目管理,确立组织级战略项目管理地位。组织级战略项目管理要求,在企业内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实践性很强的项目管理体系,以提供良好的项目运作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和内部项目环境等方面。⑧建立组织级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和改进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上述方法的组织能对其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树立信心,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从而增进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并使组织成功。④建立项目级激励制度。基于项目绩效考核情况,把责任、绩效与奖励捆绑在一起,实施目标管理(OM)和挣值管理(EVM),采取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措施将极大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论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信息系统项目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例如:招募到的项目成员不适合当前项目的需要:团队的组成人员尽管富有才干,但是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彼此合作的经验;团队的气氛不积极,造成项目团队成员的士气低落;项目团队的任务和职责分配不清等。这些问题导致了项目工作效率的降低,甚至项目失败。请围绕“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简要叙述你参与管理过的信息系统项目(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以及该项目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情况。(2)概要叙述你对于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以及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过程。(3)结合你的项目经历,论述在信息系统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你在管理项目时所采取的解决措施。标准答案:简要叙述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简要叙述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介绍自己在项目中所担任的角色及在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承担的职责。(2)结合自身实践叙述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过程及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3)结合项目经历,论述在信息系统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你在管理项目时所采取的解决措施。项目管理成功的标志为时间、成本和质量这三个因素均达到客户的要求,但是,除了管理好时间、成本、范围以及质量以外,在项目管理中人的因素也极为重要,因为项目中所有活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对于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有效地发挥每一个参与项目人员作用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组织和管理项目团队所需的所有过程。项目团队由为完成项目而承担了相应的角色和责任的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应该参与大多数项目的计划和决策工作。项目团队成员的早期参与能在项目计划过程中增加专家意见和加强项目的沟通。项目团队成员是项目的人力资源。项目管理团队是项目团队的一个子集,负责项目的管理活动,如计划编制、控制和收尾。项目发起人与项目管理团队一起工作,通常会协助处理项目资金问题、澄清项目范围问题和影响其他人使其有利于项目。结合自身实践叙述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过程及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1)人力资源计划编制。识别项目中的角色、职责和汇报关系,并形成文档。也包括项目人员配备管理计划。(2)组建项目团队。获取项目所需要的人力资源。(3)项目团队建设。提高个人和团队的技能以改善项目绩效。(4)管理项目团队。跟踪个人和团队的绩效、提供反馈、解决问题并协调各种变更以提高项目绩效。这些过程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知识领域中的过程都会相互影响。根据项目的需要,每个过程至少会涉及一个人、甚至一个团队。一般而言,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每个过程至少发生一次。这些过程之间具有明确的接口定义,尽管它们看上去是彼此独立的,但实际上它们可以互相重叠或以某种方式进行交互。第三部分是题目的考查重点,考生应根据自身的实践积累,对信息系统项目中常见的人力资源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给出解决措施。在论述时应注意问题归纳、原因分析和对应措施之间的逻辑结构以及理论体系与自身实践经验的相互结合。1.常见问题(1)招募不到合适的项目成员;(2)团队的组成人员尽管富有才干,但是却很难合作;(3)团队的气氛不积极,造成项目团队成员的士气低落;(4)项目团队的任务和职责分配不清楚;(5)人员流动过于频繁。2.产生原因(1)没有能够建立人力资源获取和培养的稳定体制;(2)没有能够完整地识别项目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种类、数量和相关任职条件;(3)没有建立一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能力的项目团队;(4)没有清楚的分配工作职责到个人或人力单元。3.对应措施(1)建立稳定的人力资源获取和培养机制;(2)在项目早期,进行项目的整体人力资源规划,明确岗位设置、工作职责和协作关系;(3)进行项目团队建设,,加强团队沟通,建立合作氛围;(4)根据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和目标,跟踪工作绩效,及时予以调整和改进,提升项目整体绩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论项目的整体管理项目的整体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项综合性和全局性的管理工作。项目整体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决定在什么时间做哪些工作,并协调各项工作以达到项目的目标。项目经理或其所在的组织通常会将项目分成几个阶段,以增强对项目的管理控制并建立起项目与组织的持续运营工作之间的联系。请围绕“项目的整体管理”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简要叙述你参与管理过的大型信息系统项目(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2.针对下列主题,请结合项目管理实际情况论述你是如何进行项目整体管理的。(1)信息系统项目的阶段如何划分?(2)每个阶段应完成哪些工作?(3)每个阶段应提交哪些交付物?(4)每个阶段都有哪些种类的人员参与?(5)该项目实施阶段有哪些过程?3.结合大型项目管理的特点简要叙述你管理大型项目的经验体会。标准答案:1.介绍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着重介绍项目整体管理情况。2.结合项目管理实际情况,论述如何进行项目整体管理,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的阶段如何划分、每个阶段应完成哪些工作、每个阶段应提交哪些交付物、每个阶段都有哪些种类的人员参与、该项目实施阶段有哪些过程等问题。3.结合自己管理大型项目的实际经验,指出下面各方面(但不局限于这些方面)的经验体会:计划、组织、资源冲突、沟通协调以及控制。在这些方面,遇到了哪些问题?难点在哪里?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最终效果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1.典型信息系统项目阶段把项目全生命周期划分成一个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要完成的各个过程。信息系统项目一般有可行性分析与立项、业务流程优化、计划、实施(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验收、系统试运行)、运营与维护等几个阶段。根据行业特点、企事业单位的规模、项目特点等对这些阶段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裁剪或迭代。2.典型信息系统项目每个阶段应完成的工作(1)可行性分析阶段主要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等几方面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判断,并提出可行性方案。信息系统项目是一项耗资多、耗时长、风险性大的工程项目,因此,在进行大规模系统开发之前,要从有益性、可能性和必要性三个方面对未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初步分析,以避免盲目投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2)业务流程优化阶段主要对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组织机构进行改良或改造,重新组织,以适应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的要求,并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化、优化,使信息系统能够促进企业业务的发展。(3)计划阶段的任务是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统一的总体考虑,从总体的角度来规划系统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并根据系统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在系统开发之前要确定开发顺序,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制订项目计划。(4)系统需求分析阶段是分析获取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包含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和硬件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其任务是按照整体计划的要求,逐一对系统计划中所确定的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5)系统设计阶段包括软件系统的设计、硬件网络系统的设计、软件基础平台与软硬件集成设计。进行系统设计前,应进行系统分析。(6)系统实现阶段主要指软件系统的编码与实现,另一方面是系统硬件设备的购置与安装。(7)系统测试阶段在软件系统的测试和硬件系统的测试等的基础上进行,其中软件系统测试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确认测试。系统测试是从总体出发,测试系统应用软件的整体表现及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完成情况,测试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等。(8)验收阶段指软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验收,数据准备及加工,系统试运行与工程收尾。(9)运营与维护阶段指信息系统投入运营后的日常维护工作及系统的备份、数据库的恢复、运行日志的建立、系统功能的修改与增加等。运营与维护阶段是信息系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一般不包含在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中。3.每个阶段应提交的交付物(1)可行性分析阶段:可行性报告、立项报告。(2)业务流程优化阶段:业务流程优化建议书。(3)计划阶段:项目整体管理计划。(4)系统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报告。(5)系统设计阶段;系统总体设计报告,包含软件系统和网络系统设计方案、软件系统的测试计划、系统测试计划。(6)系统实现阶段:软件模块代码、系统硬件设备的购置清单与安装图。(7)系统测试阶段:软件系统的测试报告、系统测试报告。(8)验收和试运行阶段:验收报告、综合布线竣工图、用户手册、用户培训计划。(9)运营与维护阶段:运行日志等。4.每个阶段参与的人员(1)管理类:项目经理及助理(每个阶段都需要)。(2)技术类:架构师(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系统分析员(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测试工程师(设计阶段)、网络工程师(系统分析、设计阶段与实现阶段)、数据库工程师(系统分析、设计阶段与实现阶段)、综合布线工程师(系统设计阶段/布线)。(3)实施和技术类:实施/现场工程师(系统实施阶段)、配置管理人员(全过程)。5.项目实施阶段的过程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软件系统的安装调试、数据准备及加载、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收尾。6.大型项目管理的特点(1)项目周期较长。这类项目往往从所交付产品的早期就开始了,如何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内,保持项目运作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就成了关键性的问题。(2)项目规模较大,目标构成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把项目分解成一个个目标相互关联的小项目,形成项目群进行管理。这种意义上的项目经理往往成为项目群经理或是大项目经理。(3)项目团队构成复杂。不仅包括项目内部所形成的项目管理体系,也包括合作方,有时甚至有多个单位参与。这种复杂的团队构成会导致团队之间的协作、沟通和冲突解决所需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所以如何降低协作成本就成了提高整个项目效率的关键。(4)大型项目经理的日常职责将更集中于管理职责。在大型及复杂项目的状况下,将需要更明确而专一的分工机制,管理所体现的效率因素将更直接的影响项目的目标实现。而同时,由于大型项目大多数是以项目群的方式进行,而大型项目经理将面临更多的是间接管理的挑战。7.大型项目过程管理的特点(1)计划过程。建立项目组织所需要的各个过程文件,支撑过程实施的操作指南、文档模板和检查表。(2)执行过程。按照预定义的过程实施项目。(3)监督过程。由独立的组织检查项目组织实施预定义过程的符合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论信息系统的文档编制由于文档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质量的好坏,所以文档编制工作是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你实际参与开发的经验论述下列三个问题:(1)简要叙述你参与开发的信息系统的概要和你所担任的工作。(2)具体叙述你参与开发的信息系统的文档编制的情况,包括编制了哪些文档,为了提高文档编制的效率和质量,采用了哪些文档编制方法和工具?在文档编制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你采取过哪些措施?(3)简要叙述你所采取的措施的效果如何?你现在认为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如何改进?标准答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在编写关于“论信尽系统的文档编制”的论文时,在写作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1)简单介绍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主要交付物、最终交付的产品,着重介绍在项目中遇到的文档编制与管理问题,以及作者在其中担任的工作。(2)简单列举出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需要编写哪些文档,各文档的作用是什么。(3)具体叙述所采用的文档编写方法和工具。注意不要面面俱到,只要有重点地介绍2~3种文档的编制就可以了。(4)简单介绍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是如何对文档进行管理和维护的。(5)最后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说明文档编制的效果如何,如何改进。信息系统的文档,不但包括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文档,还包括硬件采购和网络设计中形成的文档:不但包括上述有一定格式要求的规范文档,也包括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来往文件、会议记要、会计单据等资料形成的不规范文档,后者是建设稳中有各方谈判甚至索赔的重要依据;但包括系统实施记录,也包括程序资料和培训教程等。下面我们从用户、分析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测试人员、维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将这些文档做一个分类总结。(1)用户和分析人员的沟通。.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规划报告。.系统开发合同。.系统方案说明书。(2)开发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的沟通。.系统开发计划(包括计划相关的各种文档)。.系统开发月报。.系统开发总结报告。.开发人员间的交流。.系统方案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3)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间的沟通。.系统方案说明书。.系统开发合同。.系统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记录。.测试报告。(4)系统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的沟通。.用户手册。.操作指南。(5)系统开发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间的沟通。.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开发总结报告。.技术手册。(6)用户与维护人员间的沟通。.系统运行报告。.维修修改建议。在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过程中,文档编制要求具有针对性、精确性、清晰性、完整性、灵活性、可追溯性。在整个信息生存期中,各种文档作为半成品或是最终成品会不断地生成、修改或补充。为了最终得到高质量的产品,达到项目质量要求,必须加强对文档的管理。以下几个方面是应注意做到的。(1)项目小组应设一位文档保管人员,负责集中保管本项目已有文档的两套主文本。两套文本内容完全一致。其中的一套可按一定手续,办理借阅。(2)项目小组的成员可根据工作需要在自己手中保存一些个人文档。这些一般都应是主文本的复制件,并注意和主文本保持一致,在做必要的修改时,也应先修改主文本。(3)开发人员个人只保存着主文本中与他工作相关的部分文档。(4)在新文档取代了旧文档时,管理人员应及时注销旧文档。在文档内容有更动时,管理人员应随时修订主文本,使其及时反映更新了的内容。(5)项目开发结束时,文档管理人员应收回开发人员的个人文档。发现个人文档与主文本有差别时,应立即着手解决。这常常是未及时修订主文本造成的。(6)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发现需要修改已完成的文档,特别是规模较大的项目,主文本的修改必须特别谨慎。修改以前要充分估计修改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且要按照提议、评议、审核、批准和实施等步骤加以严格的控制。在现在的文档编制中,可以使用各种工具,例如通常的编辑工具等。建模工具也能导出文档,甚至一个模型本身就是一个文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论项目的进度管理进度管理是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效的进度管理是保证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如期完成的重要环节。根据你实际与开发的项目的经验论述下列三个问题:(1)简要叙述你参与开发的信息系统的概要和你所担任的工作。(2)具体叙述你参与开发的信息系统项目是怎样进行进度管理的。在进度管理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你采取了什么措施?(3)简要叙述采取上述措施的效果如何?你现在认为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如何改进?标准答案:从分析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在编写关于“论软件项目的进度管理”的论文时,在写作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1)简单介绍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主要交付物、最终交付的产品。着重介绍在项目中遇到的进度管理问题,以及作者在其中担任的工作。(2)简单介绍项目开发计划和用户要求的交付日期等与进度有关的数据。(3)详细叙述进度计划的制订和安排进度的方法。(4)简单叙述是如何进行项目的跟踪和控制的。(5)最后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所选择的进度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并且说明这种不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今后如何避免或改进。进度管理是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效的进度管理是保证开发项目如期完成的重要环节。进度安排的准确程度可能比成本估算的准确程度更重要。产品可以靠重新定价或者靠大量的销售来弥补成本的增加,但是进度安排的落空,会导致市场机会的丧失,使用户不满意,而且也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只简单地强调几点。1.开发小组人数与生产率对于一个小型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一个人就可以完成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工作。随着信息系统项目规模的增大,就需要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同一项目的工作,因此要求由多人组成项目小组。但是,信息系统产品是逻辑产品而不是物理产品,当几个人共同承担开发项目中的某一任务时,人与人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解决各自承担任务之间的接口问题,即所谓通信问题。通信需花费时间和代价,会引起软件错误增加,降低软件生产率。若两个人之间需要通信,则在这两人之间存在一条通信路径。如果一个项目组有n个人,每两人之间都需要通信,则总的通信路径有n×(n-1)/2(条)。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一个信息系统任务由一个人单独开发,生产率最高。但是,在实际开发中,这是不现实的。稍大的信息系统开发,都必须组织一个开发小组。2.任务的确定与并行性当参加同一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人数不止一人的时候,开发工作就会出现并行情形。在开发过程的各种活动中,第一项任务是进行项目的需求分析和评审,此项工作为以后的并行工作打下了基础。一旦系统的需求得到确认,并且通过了评审,系统设计工作和测试计划制定工作就可以并行进行。如果系统模块结构已经建立,对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等工作又可以并行进行。待到每一个模块都已经调试完成,就可以对它们进行组装,并进行组装测试,最后进行确认测试,为产品交付进行确认工作。信息系统开发进程中要设置许多里程碑。里程碑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指示项目进度的可靠依据。当一个信息系统工程任务成功地通过了评审并产生了文档之后,一个里程碑就完成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并行性提出了一系列的进度要求。因为并行任务是同时发生的,所以进度计划必须决定任务之间的从属关系,确定各个任务的先后次序和衔接,确定各个任务完成的持续时间。此外,应注意构成关键路径的任务,即若要保证整个项目能按进度要求完成,就必须保证这些任务要按进度要求完成。这样就可以确定在进度安排中应保证的重点。3.制订开发进度计划按照经典的应用系统的40-20-40原则,即编码的工作量占20%,编码前的工作量占40%,编码后的工作量占40%。当然,40-20-40原则只用来作为一个指南。实际的工作量分配比例必须按照每个项目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除非是具有高风险的巨额投资的项目,否则一般在计划阶段的工作量很少超过总工作量的2%~3%。需求分析可能占总工作量的10%~25%花费在分析或原型化上面的工作量应当随项目规模和复杂性成比例地增加,通常用于软件设计的工作量在20%~25%之间;而用在设计评审与反复修改的时间也必须考虑在内。由于系统设计已经投入了工作量,因此其后的编码或实施工作相对来说困难要小一些,用总工作量的15%~20%就可以完成。测试和随后的调试工作约占总工作量的30%~40%。所需要的测试量往往取决于系统的重要程度。4.进度安排的方法信息系统项目的进度计划和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需要采用图示的方法描述,特别是表现各项任务之间进度的相互依赖关系。(1)甘特图。甘特图(Gantt图)用水平线段表示任务的工作阶段: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对应着任务的开工时间和完成时间;线段的长度表示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如图23-1所示为一个具有5个任务的甘特图。如果这5条线段分别代表完成任务的计划时间,则在横坐标方向附加一条可向右移动的纵线。它可随着项目的进展,指明已完成的任务(纵线扫过的)和有待完成的任务(纵线尚未扫过的)。我们从甘特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子任务在时间上的对比关系。在甘特图中,每一任务完成的标准,不是以能否继续下一阶段任务为标准,而是必须交付应交付的文档与通过评审为标准。因此在甘特图中,文档编制与评审是软件开发进度的里程碑。甘特图的优点是标明了各任务的计划进度和当前进度,能动态地反映软件开发进展情况。缺点是难以反映多个任务之间存在的复杂的逻辑关系。(2)PERT技术和CPM方法。PERT技术叫做计划评审技术,CPM方法叫做关键路径法,它们都是安排开发进度,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的最常用的方法。它们都采用网络图来描述一个项目的任务网络,也就是从一个项目的开始到结束,把应当完成的任务用图或表的形式表示出来。通常用两张表来定义网络图。一张表给出与一特定项目有关的所有任务(也称为任务分解结构),另一张表给出应当按照什么样的次序来完成这些任务(也称为限制表)。PERT技术和CPM方法都为项目计划人员提供了一些定量的工具,如:.确定关键路径,即决定项目开发时间的任务链。.应用统计模型,对每一个单独的任务确定最可能的开发持续时间的估算值。.计算边界时间,以便为具体的任务定义时间窗口。边界时间的计算对于软件项目的计划调度是非常有用的。在组织较为复杂的项目任务时,或是需要对特定的任务做更为详细的计划时,可以使用分层的任务网络图。5.进度的追踪和控制项目进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追踪和控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追踪,例如:(1)定期举行项目状态会议。在会上,每一位项目成员报告他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2)评价在信息系统工程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评审的结果。(3)确定由项目的计划进度所安排的可能选择的正式的里程碑。(4)比较在项目资源表中所列出的每一个项目任务的实际开始时间和计划开始时间。(5)非正式地与开发人员交谈,以得到他们对开发进展和刚冒头的问题的客观评价。项目管理师还可以利用“控制”来管理项目资源、覆盖问题,以及指导项目工作人员。如果事情进行得顺利(项目按进度安排要求且在预算内实施,各种评审表明进展正常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