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模拟试卷1(共9套)(共316题)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题,每题1.0分,共9分。)1、下面对诗歌《春江花月夜》的内容和写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将“春江”“花”“月夜”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意象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无限优美的场景。B、《春江花月夜》的语言清丽纯净,虽然是宫体诗题材,却没有丝毫的敷衍做作。C、本诗采用格律诗要求,单句字数和韵律固定不变,但句数有突破,写景抒情极力铺陈。D、全诗融入了情人离别的思念,对时间久远、空间无限、个体渺小的无奈,悠悠情思,绵绵不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韵律固定不变”错,诗中多次变换韵脚2、《春江花月夜》中贯穿全诗的中心景物是()。A、江B、月C、花D、夜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写的景象是()。A、月初升时B、月高悬时C、月西斜时D、月落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A、《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B、张若虚在唐开元初与贺知章、张九龄、包融号称“吴中四士”。C、《春江花月夜》一诗中“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化用了“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和“送美人兮南浦”两句诗。D、《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的旧题。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张九龄”应为“张旭”5、《春江花月夜》是一首()。A、叙事诗B、抒情诗C、写景诗D、议论诗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以下关于现代诗《西风颂》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西风颂》的作者是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B、全诗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收束,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C、诗歌塑造的西风形象威力无穷,可以将一切腐朽的生命一一枯叶、黑夜、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一一扯碎,创造出全新的世界。D、在诗中,诗人以西风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下面关于雪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雪莱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B、雪莱被恩格斯称为“天才预言家”。C、雪莱创作了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D、雪莱是一位无神论者。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下面诗歌不属于雪莱著名的“三颂”的一项是()。A、《西风颂》B、《云雀颂》C、《自由颂》D、《光明颂》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下面对《西风颂》艺术特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题集中。B、运用了象征手法。C、音韵优美,节奏感强。D、语言含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填空题(本题共9题,每题1.0分,共9分。)10、“楚辞”的特点是:__________;形式灵活;__________。标准答案:句子长短不一多用语气词“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__________,受物之汶汶者乎?标准答案:安能以身之察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举世皆浊我独清,__________,是以见放。标准答案:众人皆醉我独醒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濯吾足。标准答案: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_____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标准答案:人生代代无穷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不知江月待何人,_________。标准答案:但见长江送流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西风颂》是19世纪英国诗人___________“三大颂”诗作中的一首。标准答案:雪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___________》。标准答案:西风颂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以上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标准答案:拟人比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阅读理解(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19、请分析第二句中两个“自”的作用。标准答案:白云舒展自如,泉水从容自得;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了云水的自由自在;这里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自得其乐、逍遥闲适的感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后两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标准答案:问清清的泉水,何必向山下奔腾飞泻而去,给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表达了诗人钟情闲适恬淡(或清静闲雅),不愿看到社会波浪烦扰的思想情感(或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草木深晓寒①在我的认知里,村庄是存在于一种秩序中的,山和水,土地和房屋,各安其间,井然有序。村庄里的草木,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沿着时间之足穿过风,穿过雨水,穿过很多东西,从来不知道偷懒,也不会有所偏倚,一生都在通向一条春荣秋谢的路。它们以不同的姿势贴近村庄,把村庄覆盖,假使一个陌生人像翻书一样把它们轻轻地揭开,村庄的秘密便会毫无缓冲地暴露在眼前:黛色的屋顶,炊烟,牛羊,一垄一垄的稻子,弯着腰劳作的农人。我是在草木里长大的,我从来不怀疑草木的忠诚,它们不会让一个外来者轻易地窥探,习惯了用自己的枝枝叶叶,守护着村庄的私密。②进入城市以后,我经常会在无眠的夜里找寻最初的记忆,希望以此来安慰不断入侵我内心的怀想,但在一番搜肠刮肚之后,发觉我小时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菖蒲,还有缠绕的葛藤,它们看着我进进出出,有时候像恶作剧一样,借助穿堂风把泥土的气息塞进我的呼吸,令我猝不及防。有些事情,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信,纵使生活困窘,我的童年也应该有意想不到的斑斓,几种平常的草木,怎么就这样轻松地收买了我那一段记忆?③草木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但并不见得我那时如何喜欢草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村庄的草木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我厌倦它们,它们长在路边,打湿早行人的裤脚,把枝丫伸向屋顶,吞噬阳光,堵塞瓦楞的沟壑,让雨水漏进屋来,潜入稻田和菜地,挖空心思抢庄稼的风头。我拿着刀去砍它们,背着锄头去铲,用手使劲拔,连根拔掉,我大概还想过,要是能像赶牛羊一样,把村庄里的草木赶得一根不剩,只留下纯粹的庄稼,一条条光溜溜的泥巴路,天与地之间坦荡如砥,这样,村庄里的人便能省略大把的汗水。就在我开始构思这个宏大理想的时候,我的喉咙突然痛了起来,没有任何征兆,痛得连喝水都要小心翼翼。祖父见了说,没事,是上火了。他从山上挖来一种树根熬成水端到我面前,笑着说赶紧喝了吧,喝了就好了。当时我并不相信这种土办法能瓦解我的疼痛,我切一段稻草当吸管,一点点吸进去,苦,涩,酸,好像所有人类难以接受的味道都集中在这水里,弄得我头晕目眩,只是没想到几天后,竟奇迹般地好了。④从那时起,我感到了草木的神秘,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我开始审视周围的草木,村庄里到底有多少草木呢?到处都是,从一座山头扑向另一座山头,没有人数得清,连年纪最大的老人也弄不清。我想它们大约是被风吹来的,一阵大风,从山那边吹过来,它们落户以后,忙着开疆拓土,攻占所有的空隙,连一条石头缝都不放过。它们带着露水,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村庄累了,困了,就躺在它们的怀抱之中,草木歌唱,歌声把村庄带进沉沉的梦乡。⑤祖父有一双巧手,他会用稻草和梧桐树皮打草鞋,半天的工夫打一双,穿上去软绵绵的。他还会用山棕织蓑衣,用箬叶织斗笠。我看过他织蓑衣,用一个五齿耙撕扯棕片,一点点地扯,扯出的丝像女人长长的头发,他弄一点水把手掌打湿,将丝搓成一根根细细的绳子,然后在屋坪里打开一床晒垫,把棕片铺好,操起钢针飞针走线,他半蹲着,身子往一侧倾,右手不停地来回,钢针和绳子随着他的手穿过来绕过去,像一个老渔夫在织网一样。偶尔他也会站起来拿着他那根长烟杆抽烟,在烟雾里打量自己的作品,似乎在想哪里要挡风,哪里要遮雨。阳光把祖父的影子压弯,他再一次穿针引线,好像要把阳光也一起织进去,用储存的阳光来驱赶风雨。外出干农活,穿戴祖父织的蓑衣斗笠,我成了江南的“蓑笠翁”,风雨不止一次拖拽着寒冷,疲惫,在天空之下汹涌而来,试图淹没一切,而每一次,我都凭着草木构筑的温暖,从容地穿过了层层叠叠的纠缠。⑥母亲会在一家人闲着的时候,突然从屋角搬出一坛浸熟的野柿子,或者一大把板栗,煮熟的苦珠,一袋子酸枣糕。餐桌上也经常变换花样,一碗香喷喷的蘑菇,橡子豆腐,一盆子艾叶粑粑。日子困顿,母亲以一个母亲的力量为一家人驱逐着贫穷的阴影。霜降时节,父亲照旧从对面的山上挑回来一筐筐木炭,木炭乌黑,每一根都闪着光泽,还保留着树干的雏形,一根根木炭在寒冬里复活,变成亮堂堂的炉火,变成腊肉的香,最终以一种笑容的形式停留在我们的脸上。⑦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离开了草木,我们只能接受生活的种种非难,即使愿意倾我所有,也难以抵御接踵而来的黯淡和荒芜。⑧时间固执地改变着一切,草木长高,村庄变矮,我在草木之下劳作,歇息,枕着泥土仰望草木,我看到阳光从它们身上流过,镶上一层绿油油的底色,我看到雨在上面冒出白烟,我看到不断改变的色彩,如同一万只蝴蝶的跌落,那是大地之上的一场蝴蝶雨。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于村庄,我们把自己交给草木,在草木的深处皈依。21、简要概括作者入城后,“草木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的原因。标准答案:草木带给人们恩赐,医用、食用等;草木带给村庄安详;草木遵守着一种秩序,守护村庄的秘密,给人以心灵的皈依;对草木的追忆中寄托对祖辈的怀念;远离自然后的失落、遗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以第4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标准答案:作者善于运用连续的动词刻画对象,如“落户”“开疆拓土”“攻占”“带”“披”“揽”等,具体生动地展示了草木走进村庄的过程。多用短句,如“它们带着露水,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村庄累了,困了”,以短促的句式表现了作者对草木的情感。善于运用拟人手法,把草木比作开疆拓土的军队,把草木与村庄比作母子关系,贴切形象地表达了草木带给村庄的影响。这些语言运用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达到感人的效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第5段对祖父的描写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标准答案:通过一系列动作(细节)刻画人物。对祖父织蓑衣的过程做了较为详尽的描写,如“撕扯”棕片,搓棕丝,操起钢针分针走线等,刻画了动作娴熟、勤劳智慧的祖父形象;同时,以比喻及想象手法,把祖父比作农人,把蓑衣比作鸟儿筑成的巢,想象穿上蓑衣后的安然,形象生动地写出祖父编织蓑衣的形象以及编制蓑衣的优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联系全文,分析第8段的作用。标准答案:篇末叙述了随着岁月更迭,草木与村庄交织,通过我的想象展现了人在草木之下获取的快乐与美好,深化了主旨;同时,呼应开头部分有关树木与村庄存在于一种秩序的内容,点明这种秩序的庄严,在秩序中草木与村庄与人们相互交融,人们在草木获得心灵的皈依。从而深化主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母亲如竹黄时田①母亲八十三岁以后,食量甚少,行走艰难,嘴里常常念叨:我是不是快不行了?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强烈渴求。②我感到母亲已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因为母亲从来都不曾畏惧艰难困苦,从来不会怀疑自己可以战胜一切,只有当她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自己已力不从心时,才会如此诚惶诚恐。③母亲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三岁就失去娘亲,从小放牛、喂猪、打柴,下到淤泥齐腰的沉塌湖割芦苇,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④我的父亲是地道的农民,他给母亲带来了情感的温暖,但贫穷的生活和偏远农村的艰苦条件,导致我的两个兄长和一个姐姐相继夭折。母亲从泪水中几死几生。一九七二年,四十三岁的父亲突然去世。那真是晴天霹雳!母亲哭得的声嘶力竭,没有几分钟就不省人事了。十一岁的我和弟弟妹妹只知道哭,完全乱了方寸,根本不知道安慰母亲。倒是母亲强打起精神把父亲安葬了。因为事情来得突然,我们十分害怕,晚上都挤到母亲的床上去,母亲用手摸我们的头,把我们搂在怀里,咬着牙齿说:宁可死做官的伢(方言“父亲”),不可死叫花的娘,有我在,你们不要怕!她强忍着泪水始终不让它流出来。⑤有次早晨母亲突然放下了锅铲不炒菜了,我感到奇怪,紧跟到门外,看见母亲在用围裙死劲地擦眼泪。我也止不住抱着母亲大哭了一回。⑥但母亲更多的时候是露着笑容,整天忙里忙外,她学会了犁田、耙地、打糨,也兼做杂工。一句话,只要是抓得到“工分”的事她都抢着做。在这样贫穷的家境中,母亲送我们兄妹三人读书,让乡邻们不能理解。母亲有一个非常朴素的认识:人从书里乖。为了供我们读书,她一个人承受三四个人的劳动重荷,特别是在“双抢”时节,她整天在生产队里割谷、插秧,晚上还经常“抢雨”,全队几十号“劳力”,竟然只有她一个女人可以做到每次“抢雨”必到。⑦儿女长大成人后,母亲跟着来到城里。她依然勤劳,除了做饭洗衣之外,还到处开荒扩种。她种的菜从不一人享用,邻里谁都可以采摘。母亲出身寒苦,对物质生活只有最低的要求。进到城里,母亲不再为吃穿住行发愁,偶有余钱剩米,都尽力帮助生活拮据的亲友和邻居。而她自己继续保留了节俭的生活习惯。从小儿子家到大儿子家有四公里,母亲为了节约一块钱的车票宁可步行。八十岁以后,每年过生日,总有些晚辈来看望母亲。母亲把吃的收下和儿孙们一起享用,而衣物一概拒收,说是怕活不了多久,别浪费。⑧母亲待人厚道。有次在街上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年人撞倒,人家要送她到医院检查,母亲说:“你忙,不用了。”不久,母亲发现脚已肿大,动弹不得,结果是小脚趾被压断,痛苦不堪。但母亲并不怪人,只是请人告知了在附近工作的小儿子,连大儿子也不告诉,她担心大儿子工作太忙,尽量不要打扰。后来母亲对我说:“只要把工作搞好就可以了。”一句很平常的话,但对儿女的体贴是那么真切!对痛苦的承受是那么大度!⑨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位来自山里的目不识丁的老母亲。她今年八十五岁了,吃饭更少,难以入眠,行走吃力。她总嫌自己累赘,老要我们给她多吃点安眠药,说好解脱我们。我们说,您不能这样做,如果这样走了,别人会说我们儿女不孝,她又不再坚持,怕的是她的儿女们被人看不起。她仍顽强地吃点稀饭,坚持洗脸、洗脚、梳头,穿戴整洁,她想以最好的姿态走完自己最后的人生路程。⑩看到母亲的情形,回想母亲苦难的一生,我常常眼泪止不住流淌……一片竹林,浩瀚无边,母竹渐渐老去,满身斑点,皮色泛黄,而满园新竹欣逢甘露,茁壮成长。(选自《光明日报》)25、请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标准答案:①坚强。面对困难,坚强地承担生活重任,为抚育孩子辛勤劳作;②有远见。即使生活艰辛,也要培养孩子读书;③善良、待人宽厚。处处为儿女着想,为他人着想;④节俭,不依赖他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母亲”嘴里常常念叨:“我是不是快不行了?”却又“总嫌自己累赘,老要我们给她多吃点儿安眠药",对于这种矛盾心理,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标准答案:母亲一生坎坷,经历了生离死别和荣辱浮沉,她都坚强面对,并且勇敢地战胜了磨难,但面对晚年时的年迈无力,母亲产生了一种力不从心的无奈,一种对生命的极度渴望,这使她有所恐惧。但坚强的母亲,不愿面对这种无力感,又不想依靠别人,给子女添麻烦,所以会说希望解脱。这种矛盾的心理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坚强、无私而又真实的母亲形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请简要分析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标准答案:内容上:采用了象征(或借物喻人,托物抒怀)的手法,以老去的母竹孕育新竹,来概述母亲为儿女无私奉献的一生,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崇敬和感激之情,另外,母亲如竹的优秀品质代代传承,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升华了主题;结构上:与题目相照应。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作者笔下,母亲如竹,在你心中,母亲以何作比?请说明理由。(除了竹以外)(80字左右)标准答案:喻体准确,理由充分,语言连贯。(答案参考:灯,书,伞,山,水,海,歌,梅,兰,菊,树等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词语解释(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9、遂去,不复与言。(《渔父》)去:标准答案:离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行吟泽畔,颜色憔悴。(《渔父》)颜色:标准答案:面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濯:标准答案:洗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2、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渔夫》)淈:标准答案:搅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1.0分,共12分。)1、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高适与岑参B、李白与杜甫C、王维与孟浩然D、韩愈与孟郊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之称。A、“诗仙”B、“诗圣”C、“诗佛”D、“诗鬼”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以下哪位是唐朝“边塞”诗作代表诗人()。A、高适B、李白C、杜甫D、王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下面的词语全是诗中地名的一组是()。A、蜀——秦塞——蚕丛——太白B、秦塞——太白——鱼凫——峨眉C、青泥一剑阁——锦城——蜀道D、太白——青泥——锦城——剑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下面句中的“当”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1)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阊(《驳复仇议》)(2)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3)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4)其当世之急,忧民之利,除民之害同(《先秦诸子语录》)(5)快意当前,适观而己矣(《谏逐客书》)(6)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7)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留侯论》)(8)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10)受笞允当,谁教我无钱也!(《席方平》)(11)再犯,当捉入大磨中细细研之(《席方平》)(12)当堂对勘,席所言皆不妄(《席方平》)A、(1)(5)(7)(12)B、(2)(4)(5)(8)C、(3)(6)(9)(12)D、(4)(9)(10)(11)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下面句中的“何”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2)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3)对曰:“君何患焉?(《郑伯克段于鄢》)(4)何故至于斯(《渔父》)(5)何子求绝之速也(《管晏列传》)(6)异哉席生,何其伟也(《席方平》)(7)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8)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苏武传》)(9)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10)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先秦诸子语录》)(11)客何负于秦哉(《谏逐客书》)(12)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谏逐客书》)A、(2)(3)(4)(7)B、(1)(5)(8)(10)C、(3)(6)(9)(12)D、(4)(6)(10)(11)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下面句中的“去”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①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管晏列传》)②既而归,其妻请去(《管晏列传》)③掘野鼠去(jǔ)草实而食之(《苏武传》)④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谏逐客书》)⑤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渔父》)⑥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⑦恁今春关情似去年(《牡丹亭·游园》)⑧公然抱茅入竹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A、①③⑦B、②⑤⑧C、③④⑥D、①④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离开。①除掉,去掉;③通“(jǔ)”,收藏;④使…离开;⑥距离;⑦过去的。8、下面句中的“绝”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①久之,越石父请绝(《管晏列传》)②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③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苏武传》)④异域之人,壹别长绝!(《苏武传》)⑤民恶灭绝,我生育之(《先秦诸子语录》)⑥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⑦武气绝,半日复息(《苏武传》)⑧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⑨佗之绝技,凡此类也(《三国志.华佗传》)⑩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孔雀东南飞》)A、②⑥⑧B、④⑨⑩C、⑤⑦⑩D、①③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B、磨牙吮血,杀人如麻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匪”通“非”,不是10、下面句子画线词的活用,相同的一项是()。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②猿猱欲度愁攀援③使人听此凋朱颜④砅崖转石万壑雷⑤侧身西望长咨嗟⑥西当太白有鸟道⑦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⑧朝避猛虎,夕避长蛇A、②⑥⑧B、③④⑧C、③⑤⑦D、①⑤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名词作状语。②为动用法;③④使动用法11、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③但见悲鸟号古木④雄飞雌从绕林间⑤又闻子规啼夜月A、①③⑤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④⑤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省略句。①状语后置句;②宾语前置句12、对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乎,疑问语气词,吗。B、开国何茫然茫然,迷惘的样子。C、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因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乎:词缀,用在形容词后面,不译;B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D坐:徒,空二、古文翻译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难》)标准答案:高飞的黄鹤尚且飞不过去,猿猴想过去,发愁没有地方可以攀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尔(这,那)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蜀道难》)标准答案:从那时起大概有四万八千岁了吧,蜀国就不曾与秦地有什么来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标准答案:连绵的山峰距离天空只有不满一尺的距离,枯松倒挂的依附在悬崖峭壁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标准答案:如果在这里把守关隘的人不是朝廷的亲臣忠士,他们就会据险作乱,化为豺狼一般的匪徒。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标准答案:飞流瀑布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发出雷鸣般的轰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18、“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中“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标准答案:对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诗句“凤凰山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标准答案:李白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李白《蜀道难》:“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____________。”标准答案:难于上青天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蜀道之难,____________,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难》)标准答案:难于上青天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____________,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他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幼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中国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____”,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他与杜甫并称为“____________”。他现存诗歌九百多首,收在《李太白集》中。李白的五绝含蓄、深远,只有王维可以相比;七绝韵味醇美,音节和谐流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王昌龄的七绝,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代表作有《________》、《行路难》、《________》、《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标准答案: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李杜望庐山瀑布蜀道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蜀道难》是一首________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________”。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________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就属于后者。标准答案:七言乐府文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阅读理解(本题共7题,每题1.0分,共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永远的李白刘雪枫农历岁末,一个温暖的冬日,我们以李白的方式纪念李白的一千三百岁。一千三百年,李白飘逸的身影不仅没有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那是他离我们越来越近的缘故吗?一千三百年,李白的诗篇于我们不仅没有隔世绝代之感,反而越来越生动鲜活,内涵丰富,那是因为我们有了音乐的李白吗?李白是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世界的。这种观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意义。将近一百年前,以李白诗为代表的中国诗被译成法文和德文,分别以《美玉集》和《中国之笛》这样浪漫的名字在西方结集出版。对于大诗人庞德用英文翻译的李白诗歌,艾略特认为“是对英语诗歌进程持久的、决定性的贡献”。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无疑是作曲家马勒根据《中国之笛》中四首李白的诗谱写的大型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又叫《尘世之歌》)。今年,同时是李白诞辰一千三百年和马勒去世九十年,欧美的乐团大多数都上演了《大地之歌》,同时纪念东西方的两位文化名人。唐诗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顶峰,李白是站在这个顶峰之上的巨人。李白是中国文化中最让人引以自豪的符号,同时也是逸出传统程式的异数。一千多年来,随着他不朽诗篇的为人传诵,他狂放飘逸、特立独行的诗人气概也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灵动奇丽的诗以及坎坷曲折的人生际遇激活了后代众多艺术家丰富的创作灵感,不论是文学、音乐、戏剧,还是绘画、舞蹈、雕塑等,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位大诗人伟岸傲立的身影,也能透过这些作品感受到诗人那份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人文情怀。今天,我们为了纪念李白,便不仅是诗的纪念。我们有音乐的纪念,有舞蹈的纪念,有戏剧的纪念,还有书画等艺术作品的纪念,还有李白的英文诗、法文诗、德文诗、日本诗的纪念。这些纪念恰到好处地将“李白与现代”和“李白与世界”两条线索贯穿并交织起来,为我们在这样一个纪念的年代里,展示了一个横跨一千三百年的李白,一个离我们最近的李白。大型现代舞剧《梦白》是广州现代舞团为纪念李白诞辰而特意创作的。舞者用现代舞蹈语汇和现代音乐表现了诗人性格的不同方面,他们使李白的形象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不是一个穿长袍束高冠的李白,他是长存人门心中的另一个始终具有现代感的李白,一个衣着、服饰与我们无异的李白。交响音乐会《明月出天山》以郭文景的交响合唱《蜀道难》和周龙的《唐诗四首》为核心内容,又辅之以数首根据李白诗谱写的交响声乐作品。如果说,周龙的《唐诗四首》更多强调的是包括李白《听蜀僧弹琴》等诗篇的意境和高雅的文人气质,那么郭文景的《蜀道难》所呈现的便是一种在自由状态下创作的远离古典倾向的自然情感释放。作曲家根据李白诗歌所提供的绚丽意象,在音乐素材上采取的是更民间化的角度,他所释放的是“我”对家乡的感觉。诗歌剧场《天地一太白》是本次系列纪念活动的压轴大戏,它不同于一般的诗歌朗诵会,会更多考虑从诗歌艺术本身出发,强调一种感觉、听觉和美学意境的整体设计感。整场演出围绕李白那些最脍炙人口的诗篇展开。著名作家韩静霆撰写的台本将李白的代表作与他的人生品格和命运悲欢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朗诵、交响音乐、歌曲以及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的整体烘托,传递着诗人对人生、自然、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展示现代人对李白的思考、发问以及对自我的反观。李白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李白是永远的。“昔人已乘黄鹤去”,但是李白请留下,每个人心中都有你的位置,“你,需要我们的理解;我们,需要你的表达。”再铸民族魂,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就从纪念李白开始吧。24、为什么说“李白是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世界的”?标准答案:李白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作被多种语言翻译,并且李白诞辰一千三百年,欧美的乐团大多数都上演了《大地之歌》,以纪念东方的这位文化名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从全文看,“李白是永远的”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标准答案:①李白传递对人生、自然、永恒的情感体验。②对李白的纪念展示现代人对李白的思考、发问以及对自我的反观。③有利于再铸民族魂,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文章说李白已经“横跨一千三百年”,却又是“一个离我们最近的李白”。这是为什么?标准答案:①他不巧的诗篇为人传诵,狂放飘逸、特立独行的诗人气概仍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己。②他灵动奇丽的诗以及坎坷曲折的人生际遇正激活着后代众多艺术家丰富的创作灵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青山行季宇初秋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马鞍山,开始向青山进发。车窗外,江南的景色一一掠过,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安静的集市,宁静的原野,就连秋目的阳光也暖洋洋的,飘浮着令人向往的闲适。当涂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可就在这一片安宁恬淡之中却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这都是因为李白啊!这位“千古一诗人”与这块土地有着不解之缘。据考证,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此地,埋骨青山。可以说,当涂的山山水水印满了李白的足迹,也一次次激荡起诗人奔放的情怀和灵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当涂才使我们备感不同寻常,踏上这块土地,就连我们的呼吸也充满了浓郁的诗情。渐渐地,青山出现在了眼前。秋天的青山是丰盈的,也是朴素的。这是一个绿的世界,到处草木盛开,一片葱茏。据说,以前这里曾经长满了枫树和野菊,每到秋天,漫山红遍,野菊怒放,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一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李白就常来这里,登高望远,饮酒作诗,消磨他在人生的最后岁月。今天的青山墓园掩映在一片松柏苍翠之中,显得古朴而肃穆。屹立于墓前的石碑,高五尺有余,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出自杜甫之手笔。山风轻拂着,仿佛在轻声诉说;墓园上芳草萋萋,树影婆娑;远处偶有鸟鸣传来,四周一片宁静。置身在这样的幽静中,极目远眺,李白笔下的山水宛如一幅水彩画缓缓展开——呵,山与水,水与天,紧紧相连,融为一体,迷迷蒙蒙的景色,带着些许梦幻。在这梦幻之中,历史仿佛向我们走来……青年李白第一次踏上当涂的土地,只有25岁,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那时的诗人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和“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梦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上,他飘飘若仙,豪情万丈,南下江陵,游洞庭,溯湘江,之后抵江夏,继而登庐山,下金陵,并来到了当涂。那也是一个秋天啊,艳阳高照,或清风明月,诗人沿着长江,泛舟而下,一路上美景如画,诗酒当歌。天宝六年,这是李白政治上最失意的时期。长安三年,他屡遭谗毁,饱受打击。离开长安后,他带着满身伤痕,再次来到了当涂。此时的李白,内心充满了太多的苦闷!他不理解为什么“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而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苦难更使他忧心如焚。天宝六年正是安史之乱的前夜。李白很想为国家出力,可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山水与诗酒,并从中得到些许慰藉,以抚慰自己痛苦的心灵。至德二年,李白一生中最严重的政治打击降临了。就在这一年,隐居于庐山的李白不幸卷入了永王李磷事件。他原本抱着一片救国热忱,没想到却卷入了一场宫廷之争,流放夜郎。这是李白生命中最灰暗的时期。“夜郎万里道,西去令人老”、“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晚年的李白再次滞留于当涂。此时的他已是贫病交加,穷困潦倒。在致其族叔李阳冰的信中,当年“散金三十万”、一向豪放潇洒的李白只能徒唤无奈,发出“英雄气短”的哀叹:“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宝应元年,一代大诗人李白在当涂寓所离开了人世。雨果在巴尔扎克追悼会上曾说过,一个伟大的死会给我们带来宗教上的震撼。“那不是黑夜,而是光明;那不是虚无,而是永恒;那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想李白的死也是如此。在青山凭吊时,我们的心情一直很沉重。李白一生以诗名,他的诗登峰造极,不可逾越。所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人说,有诗歌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从这一点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人生的最高理想。李白的不幸就在于时运不济,报国无门。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大悲痛。在这大悲痛的深处,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人民的伟大忠诚,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不朽的伟大精神。27、为什么说李白与当涂有着“不解之缘”?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然后分条作答。标准答案:①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于此,这里布满了他的足迹;②当涂的山水激发了李白的诗情,使李白因诗而名;③正是因为李白的存在,当涂的山水才显得不同寻常。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第五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标准答案:过渡或承上启下。第四段描写青山,第五段接着写青山上的“墓园”,这是承上;由对青山墓园的描写引出了下文对李白多次来到当涂生活、创作情况的叙述,这是启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作者为什么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请概括作答。标准答案:李白的诗歌成就登峰造极不可逾越,他的一生是与诗歌相伴的一生,所以他是幸福的;李白虽才高出众,但时运不济,没有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所以他又是不幸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本文在运用艺术手法方面特点鲜明,请指出两种,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标准答案:(1)虚实结合。本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描写了眼前所见的“青山墓园”,也写到了由现实的景物触发的联想(李白在当涂的经历以及这里昔日的景物等)。这使得文章内容丰富,李白的形象更加生动可感。(2)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本文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文中既有对当涂秋景的生动描绘,也有对李白一生的概括和评价,还抒发了对李白的缅怀、仰慕、叹息之情。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使文章感情充沛、自然,内涵丰富,感染力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词语解释(本题共9题,每题1.0分,共9分。)31、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胡为:标准答案:何为,为什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当:标准答案:处在……地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3、尔来四万八千岁。(《蜀道难》)尔:标准答案: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4、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横绝:标准答案:飞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5、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蜀道难》)相:标准答案:相互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蜀道难》)尚:标准答案:尚且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7、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坐:标准答案:徒,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8、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但:标准答案:只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9、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盈:标准答案:满,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题1.0分,共11分。)1、下列诗篇中,追求朦胧的审美情趣,以哀怨感伤格调见长的是()。A、《天狗》B、《再别康桥》C、《雨巷》D、《西风颂》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从抽象的角度看,《雨巷》中的“丁香姑娘”象征着()。A、恋人B、忧愁C、革命D、理想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下列诗人中,被视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代表人物的是()。A、郭沫若B、闻一多C、徐志摩D、戴望舒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下面对《雨巷》的艺术特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B、充满了清新精致的古典气息C、富于音乐性D、诗风明朗、沉挚,充满对未来的热烈向往。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A、铺张扬厉B、托物言志C、映衬对比D、渲染烘托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代表了解放区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家是()。A、艾青B、柳青C、赵树理D、孙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下面的诗句、作者与出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A、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郭沫若——天狗B、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戴望舒——雨巷C、世界要是没有光,等于人没有眼睛——艾青——光的赞歌D、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惠特曼——西风颂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光的赞歌》一诗的作者是()。A、郭沫若B、胡适C、王蒙D、艾青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以下关于现代诗《光的赞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诗歌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B、“光”是科学与民主的象征。C、诗歌借用了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歌颂传播光明的英雄,表达对光明的向往。D、诗人认为在追求“光”的斗争中,要依靠群体的力量,但更要肯定个人的作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世界要是没有光,等于人没有眼睛”两句的作者是()。A、艾青B、郭沫若C、戴望舒D、雪莱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上看,艾青与下面哪位诗人更接近()。A、郭沫若B、戴望舒C、徐志摩D、胡适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二、填空题(本题共7题,每题1.0分,共7分。)12、戴望舒曾因发表了著名的诗作《雨巷》而被称为_______诗人。标准答案:雨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徐志摩是_______的代表人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其诗作_______中的句子。标准答案:新月派,《再别康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戴望舒在其诗作《_______》中选择了雨中丁香作为人们愁心的象征。标准答案:《雨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诗人是_______。标准答案:闻一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_______的方法抒情。标准答案:象征主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光的赞歌》作者_________,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_________——我的保姆》。标准答案:艾青大堰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艾青是一位对光感受敏锐,一生都在赞颂着光、追求过光明的人。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写出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诗歌。《光的赞歌》是文化大革命以后,艾青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后作品。标准答案:《向太阳》《火把》《黎明的通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阅读理解(本题共18题,每题1.0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寒闺怨白居易寒月沉沉洞房①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注:①洞房,犹言深屋,在很多进房屋的后部。19、结合诗句分析此诗是怎样表现“寒”的。标准答案: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意象突出秋意之寒,如写月着一“寒”字,写装饰是“珠帘”,而“梧桐”本身即是寂寞冷清的象征,更何况是寒月照射下梧桐的阴影,更显寒意。诗人还善于借助人的触觉来写“寒”,在清冷的环境中,帘内的女子正手拿剪刀,给远方的丈夫裁制冬衣,秋霜未下,玉手先知,感到手里的剪子都是冷的,寒意直达心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简要说明诗题中“怨”的内在含义。标准答案:一者闺中妻子因自身的孤寂而生哀怨;再者,埋怨离人长久不归。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祭“雨巷诗人”你生长于西子湖畔,是个不折不扣的江南人。江南的雨季是连绵悠长的,你在这杏花春雨中便养成了多愁善感的性格,青年时期所作之诗词藻色彩虽美,内容却多自怨自艾,无病呻吟的情调,还记得那句“为了如今惟恐有愁和苦/朝朝的难遣难排/恐惧以后无欢日/愈觉得旧时难再”吗?请允许我说,这时,你的创作还只是在探索阶段,是不成熟的。1927年,在传诵一时的名作一《雨巷》里,你说,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有人说你是有感于当时社会的黑暗压抑,丁香姑娘只是你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也有人说她是你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我想,这就是你留给世人的谜。因为《雨巷》,你的才华渐渐被肯定,人们开始记住江南才子“戴望舒”这个名字,叶圣陶先生还送给你“雨巷诗人”的雅号。后来,你遇到了此生的挚爱——施绛年女士,我不知道这于你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1928年你与施蛰存等人一起创办了报刊,于是认识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为了赢得爱情,你不断写诗来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情,然而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她对你有的只是敬重,并无爱意。绝望的你竟以跳楼自杀相威胁,当时你内心的无奈和对感情问题的不理性,甚至是任性可见一斑。她勉强接受了你的爱情,你为了这份“爱情”就要背井离乡,到法国留学,以期未来能找份好工作。你以为这一切都将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了吗?可是,毕竟强扭的瓜不甜,最终她还是放弃了你,像在你的梦中飘过一样,消散了芬芳,消散了目光。而你,却为了这份注定无望的感情变得伤痕累累。人们说你此后的两段婚姻都不完满,很可能是对施绛年还念念不忘,我想,这只有你自己明白,或许会有影响,毕竟曾经那样刻骨铭心地爱过,虽然那只是你一厢情愿。但我能感受到,你是真心想走出那段伤心往事的,因为在与妻子过着安宁生活的时候,你也是追求进步,发奋图强的。虽然在爱情里你备受挫折,但是那正直倔强的心并未服输,依然引领着你投入到需要你的事业中去。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被日本侵略的水深火热之中,你抛开儿女情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火热的抗日斗争中,成为一名活跃的抗日文艺战士。当时,某些文人背弃信义,甘为侵略者的走狗,而你在被日寇逮捕期间,坚强不屈,绝不妥协,这种品格就足以让人抛弃对你的偏见。由于民族的忧患和个人的遭际,你不再沉湎于“小我”的伤感之中,拓展了视野,即使是感慨个人身世的题材,情感也较过去而变得深沉、凝重了,现实性更加增强了。少了一份朦胧、空灵,多了一份真实,可以说你的诗已经成为了“抗战的一种力量”,你已经成为一个成熟,有良知的诗人了。新中国成立后,你本以为自己的才华终于能在一片新天地中尽情挥洒了,然而,是否正应了那句古话一一一天妒英才?你还来不及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后半生,便于1950年2月28日,带着对祖国的无限依恋,带着对自身生活的无数遗憾,因病离开人世。你走得那么匆忙,可知身后余下了多少人的叹惜!今年,江南的清明又已来临,细雨绵绵,惹人愁思万缕,正像杜牧所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长眠五十载的你还记得江南此时的迷濠烟雨吗?虽然我敬重你,仰慕你,但于你来说我终究只是个陌生人,所以,我只能在精神上祭奠你…永远的“雨巷诗人”。愿你在天堂获得永远的宁静,请你相信这份祭奠依旧沉重。21、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标准答案:可以分为青年时期、逐渐被肯定时期、讴歌爱情时期、成熟时期。青年时期辞藻色彩美,内容却多怨自艾、无病呻吟的情调。第二个时期才华逐渐被肯定,写出了《雨巷》等名篇,赢得“雨巷诗人”的雅号;第三个时期不断写诗倾诉自己对此生挚爱的爱慕之情。第四个时期不再沉湎于“小我”的伤感之中,拓展了视野,即使是感慨个人身世的题材,情感也较过去而变得深沉、凝重了,现实性更加增强了。少了一份朦胧、空灵,多了一份真实,诗作已经成为了“抗战的一种力量”,诗人也成为一个成熟,有良知的诗人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文章使用第二人称行文,如果换为第三人称好不好?为什么?标准答案:使用第二人称这种写法像是“我”向“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文中诗人的距离拉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读时令人倍感亲切。如果换为第三人称,则冷静客观有余,亲切不足,不利于表达作者对诗人的感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如何理解“愿你在天堂获得永远的宁静,请你相信这份祭奠依旧沉重”?标准答案:诗人一生坎坷,失去了自己的挚爱,追求爱情受挫,在爱情里备受挫折,在抗日战争时期,又被日寇逮捕,建国后天妒英才,早早因病辞世,如今诗人长眠与地下,可以不再遭受生活的磨难,在天堂获得永远的宁静。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诗人遭遇的同情,对诗人不幸的遗憾以及对诗人的身后的感情,所以,作者说“这份祭奠依旧沉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江南的冬景郁达夫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一一西北风一一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③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目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④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⑤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⑥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潮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④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⑨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后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象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录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⑩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有改动)24、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北方冬天的生活?标准答案:首段描写北国冬天的蛰居生活,突出了“吃喝”之乐,但缺少赏景之乐,开启了人们对室外生活的向往。为下文写江南美丽的冬景作铺垫,并与江南冬天带给人的乐趣形成对比。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江南冬景的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标准答案:(1)明朗和暖;(2)充满生机;(3)具有悠闲的境界;(4)江南的雪景富有诗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文中第7段描写,层次分明,色彩丰富,请加以简析。标准答案:写景是按从远到近、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的。作者先写了远景河流、村庄、小桥、远阜、树林等,又写了白雨和背景,最后写了乌篷船、酒客和灯光,层次分明。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红黄的灯光,色彩鲜明(或答“粉也似的白雨、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等,描写细腻”亦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水村闲望俞紫芝①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②。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③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注释:①俞紫芝,字秀老,金华人。官场失意后,蛰居水村,寄情于山水。②赊:语气词。③绷:布幅。27、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标准答案:颔联描绘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这样一幅清静的画面,传达出诗人闲适的心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赏析颈联标准答案: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景,溪云、鱼屋,酒旗,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呈现出一种安宁闲适的意境,从而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情山水的情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天马贾平凹四月二十一日,谭宗林从安康带来魏晋画像砖拓片数幅,和一包新茶。因茶思友,分出一半去寻马海舟。马海舟是陕西画坛的怪杰,特立独行,平素不与人往来。他作画极认真,画成后却并不自珍,凭一时高兴,任人拿去。我曾为他的画作说过几句话,或许他认为搔到了痒处,或许都是矮人,反正我们是熟了。“你几时来家呀,我有许多好玩的东西!”他这么邀请着我,但他交待得太复杂,我不是狗,也不是司机,深如大海的都市里,我寻不着去他家的路。谭宗林领我过大街穿小巷,扑来扑去了半天,把一家门敲开了。马海舟正在作画哩。大画家用小画案,我第一次见到。那么窄而短的桌子上,一半又层层叠叠堆放着古瓷和奇石异木,空出的一片毡布上,画的是一匹马,天马。马斜侧而立,四蹄有蹬踏状,但枯瘦如细狗,似有一纵即逝之架势。天上之马是不是这般模样,我不知道,马海舟是知道的,他使马鬃马尾,及四条腿上,都画成一团团丝麻,若云之浮动。我鼓掌说:好!谭宗林能煽情惑人,立即说:你叫好,何不题款几句?我便提笔写了:天上有龙马,孤独难合群。何不去世间?我岂驮官人!那日马海舟脸色红润,粗而极短的十指搓着,说:你总知我。谭宗林顿生掠夺之意,从怀里掏出一张拓片来要送马海舟。拓片是一幅有着“飞天”的魏晋画像砖图案,明显看出马海舟是激动了,惊奇敦煌壁画里有“飞天”,而魏晋时竞也有“飞天”,中国美术史是要改写了:谭宗林自然就提出了交换的话来。我立即反对:此画不能送人的,拓片毕竟是拓片,既然宗林对马先生一向敬重,送一幅拓片还舍不得吗?谭宗林百般骂我。马海舟笑道:“你看了我的‘天马’,我看了你的‘飞天’,过过眼福就是,但你的‘飞天’世人难见,我看过了,送你一个更古老的东西作补偿吧。”遂拿出一幅鹰图给了谭宗林。一张大纸,赫然站有一鹰,身如峻崖,头生双角,口微微张开,似有嗷嗷之声发出,题为“八万年前有此君”。谭宗林大喜。我戏谑道:宗林带他那个拓片在城里呆三天,数十张画就从画家手里赚过来了!宗林只是笑,马海舟却不理会,还在讲鹰与恐龙是同代之物,我便扭头去观赏古董架上那些秦砖汉瓦唐俑宋瓷了。他的收藏大多是民间工艺,但精妙绝伦,那奇奇怪怪的形状,以及古董上绘制的各种色彩图案,使我突然悟到马海舟作品之所以古拙怪诞,他受古时的民间工艺影响太大了。“这四幅画,你俩各挑两幅吧!”马海舟送我了三件古玩后,突然说。他从柜子里又取出四幅画来,一一摊在床上。一幅梅,一幅兰,一幅菊,一幅竹,都是马海舟风格,笔法高古,简洁之极。如此厚意,令我和谭宗林大受感动,看哪一幅,哪一幅都好。谭宗林说:贾先生职称高,贾先生先挑。我说:“茶是谭先生带来的,谭先生先挑。”我看中菊与竹,而梅与家人姓名有关,又怕拿不到手,但我不说。“抓纸丢儿吧,”马海舟说,“天意让拿什么就拿什么。”他裁纸,写春夏秋冬四字,各揉成团儿。我抓一个,谭抓一个,我再抓一个,谭再抓一个。绽开,我是梅与菊。梅与菊归我了,我就大加显排,说我的梅如何身孕春色,我的菊又如何淡在秋风。正热闹着,门被敲响,我们立即将画叠起藏在怀中。进来的是一位高个,拉马海舟到一旁叽叽咕咕说什么,马海舟开始还解释着,后来全然就生气了,嚷道:“不去,绝对不去!”那人苦笑着,终于说:“那你就在家画一幅吧。”马海舟垂下头去,怔了一会,说:“现在画是不可能的,你瞧我有朋友在这儿。我让你给他带一幅去吧。”从柜子里取出一幅画来,小得只有一面报纸那么大。“就这么大?给你说了一年了,就这么大一张,怎么拿得出手呢?”那人叫苦着,似乎不接。“那我只有这么大个画桌呀!”马海舟又要把画装进柜子,那人忙把画拿过去了。来人一走,马海舟嚷道喝茶喝茶,端起茶杯自己先一口喝干。谭宗林问怎么回事,原来是那人来说他已给一位大的官人讲好让马海舟去家里作画的,官人家已做好了准备。“他给当官的说好了,可他事先不给我说,我是随叫随到的吗?”谭宗林说:“你够做的。”马海舟说:“我哪里做了?我不是送了画吗?对待大人物,谄是可耻的,做也非分,还是距离远些好。”他给我笑笑,我也给他笑笑。告辞该走了,谭宗林把魏晋画像砖拓片要给马海舟,马海舟不收,却说:“下次来,你把你的那块铜镜送我就是了,那镜上镌有四匹马,你知道,我姓马,也属马。”(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29、请简要概括马海舟的形象特点。标准答案:做事认真,画技高超,为人率性,品行高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0、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分别表现了马海舟怎样的心理?(1)那日马海舟脸色红润,粗而极短的十指搓着,说:你总知我。(2)“那我只有这么大个画桌呀!”马海舟又要把画装进柜子。标准答案:(1)完成画作的兴奋,遇到知音的欣慰。(2)对高个子纠缠的不满,对其背后官人的讽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1、除“天马”外,文章还写到了马海舟的其他画作,请分析其作用。标准答案:表现马海舟绘画特点:以鹰画显示马海舟绘画多受古时民间工艺影响,以梅兰竹菊四季图表现马海舟笔法高古简洁。丰富马海舟人物形象:鹰图和梅兰竹菊四季图慷慨地送给朋友,给当官的只给一小幅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2、请结合全文探究文题“天马”的丰富意蕴。标准答案:“天马”这幅画体现了马海舟高超的绘画技艺;“天马”象征着马海舟特立独行的个性;表现作者对马海舟的赞美;表达作者对知识分子独立精神人格的呼唤。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台湾的小众王安忆①自从接触台湾的出版业,学得了一个名词,就是“小众文学”的“小众”。显然是相对“大众”而命名。这一个简单明了的划分是从接受的立场生发的。于是,无论多寡,读者还是走进了写作的生活。有时候也会问一问自己:谁读你的书?②从销售的量看,我大约是归“小众”的,我也情愿归“小众”。决不是对大众有什么蔑视,而是自觉不够有大众对时代的热烈和激奋,常是居于寂寥的个人的内心,那当然是不能期待于太多人注意的角落。③本来,不大有机会去思想:“小众”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群。因是生活于“众”内,时久天长,谙熟得很,似乎已是水乳交融。挤挤挨挨的人中,再不相关,也终是唇齿相依。所以就站不出来,审视自己的受众。然而那年到台湾,这个问题却忽地第一次跳出来。④大约是因为疏离,一下子走不进去,就只得站开了看。还因为“小众”这个名称是台湾兴起,台湾便成了“小众”的策源地,就有些寻找源头的意思了。⑤到台湾,最先扑面而来的是,台北街头,汹涌而过的摩托车流。摩托车手多是罩着头盔,有的还戴着阻隔废气的口罩。看不清他们的面容,只有他们的身姿,是紧张和激越的,而且彼此相像。有些像科幻片里的太空人,或者玩具铅兵。他们坐在不熄火的腾腾跃动的车座上,只等前方路口交通灯一变颜色,哗地驶去。这真就是大众的身影,数量的大,以及效率,和时间赛跑的雄心,造成了一个行动的世界。在这世界里,那个“小众”的静思与玄想,还有栖身之地吗?他们不会变得太过虚无?可是他们不在其中,又在何处呢?⑥车往山上走了。离开闹市,耳根刷地静下。清晰可见一片雾游过来,朦胧了视线,再又飘飘摇摇地游走,真是仙境。车所停靠歇息吃饭之处,均有茶农开的茶店。不忙着买卖,先坐下,聊天,一边点火煮水。用小量子从茶袋里舀出新茶,倾进紫砂茶壶,滚水冲入。第一浦不喝,洗茶杯茶盘;第二浦才斟上,半口多的一盅。即刻,茶香满口。然后才谈交易。虽是一斤半斤的生意,也是寸步不让,每次压下五十元都须煞费心计和口舌。这是劳动的大众,跟“小众”无关。他们凭一双手吃饭,看人的眼光是直的,取钱交货的手掌心向天,良心也可向天。没有一点不该,所以就没有什么商量的。他们其实是过着一种哲人的生涯,不是用脑,而是用手足。田里的作物一日一日养大,成熟,变成衣食,思想也有了果实一一人,便是为此活着。在寻找“小众’’的路上,我显然走了歧路,好在并未白走。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心存在着,像杯子中曼妙的嫩叶。这让我隐约有了关于“小众”的启发。⑦在高雄,我去了“眷村”。何谓“眷村”?1949年后,失利的国民党退守台湾,大量自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的国民党军及其眷属聚焦在一起,形成村落,使命名为“眷村”。其实有点像军队的“家属大院”。看一下“眷村”整条街上的餐馆招牌,就够我大吃一惊:重庆小面,上海小笼包、东北水饺……在“眷村”人到来之前,无法种植小麦的台湾人从不吃面食,“眷村”人用面粉把重庆小面改良为牛肉面,从此,台湾牛肉面成为台湾最著名的美食之一。而饮食的背后,是依依眷恋的故乡。每一个招牌背后的主人,肯定都有在大历史时代留下的记忆。我看着车窗外,这些人的脸重叠在一起,就有了一种历史的印记。历史悄然改变着一个人生活的底色,这应是一种无意识的集体记忆。这也是大众啊。但“小众”的自觉大约就来于此。⑧还有台南的大天后宫,那密密稠稠的烛火,且是象征大众的祈愿。都是微小的,贴己的愿望,可集在一起,却是壮丽。这些烛火挤得都能听见喊喊嚓嚓的声响了,五色的缎带也在风中切磋出寒牢声响,在虚空里盛满着热闹的人心。那热闹的缝隙里面,虚空穿墙而出,可就是“小众”?他们的清寂面容,映在烛火的溶溶光影。在那些结实,平俗,甚而难免粗砺的祈祝里面,是否寄寓着他们乖决的性情?给这热闹里注进一点警醒。⑨我猜想,“小众”大约就是这样包在大众里面的。在台湾仅去过一家书店,就是诚品书店。书店外车流滚滚,门口的小吃店前也是排着长队,热闹非凡,但是一推门进店,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依热是很多人,但听不到任何声音。他们或站,或倚,或坐,或凝眉,或微笑,或冥想……书店隔绝了闹市。他们每个人也隔绝了彼此,将自己关在大漠雄关的古战场,关在才子查佳人的温柔乡,关在诗词歌赋的韵文里,关在诸子百家的思辨中。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真实,我感觉看到了渐渐渗进大众之中的“小众”。⑩那么说,“小众”分明是布在大众里面了。那摩托车流,玩具铅兵一样置在掩护下的脸上,是什么样的神情?他们急骤地掠过,掠过,力不可挡,在那行动的身体里,有着如何的内心?是一个大秘密。(选自《散文·海外版》,有删改)33、试解释“在寻找‘小众’的路上,我显然走了歧路,好在并未白走”。标准答案:这些茶农是劳动大众,与“小众”无关。虽然是“歧路”,但是让我对“小众”的理解有了启发,开始注意台湾民众的个体特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4、这篇文章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主要特点,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标准答案:以“寻找小众”为线索;共写了台湾的车流,茶农,眷村,天后宫和书店;层层递进;使我对“小众”的理解逐渐加深,逐渐揭示文章主题;吸引读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5、赏析画线的句子。标准答案:通过动作与神态描写;想象书店中的人们陶醉在各自的阅读中;作者由此领悟到了“小众”的内涵;与外界的喧闹形成对比:整散结合,长短句结合,排比。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6、如何理解结尾段,并分析其作用。标准答案:作者明白“小众”之后,反思自己对车流看得太过肤浅,其实车流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点明主题:引发读者的思考;照应前文第一次对车流的描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诗歌)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题,每题1.0分,共13分。)1、《诗经》中的诗原是可以配乐演唱的乐歌,根据()的不同分为风、雅、颂。A、音乐B、艺术体裁C、思想内容D、创作时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用了()。A、对比手法B、比喻手法C、拟人手法D、象征手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诗句“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出自于()。A、《诗经·桃夭》B、《诗经·子衿》C、《诗经·关雎》D、《诗经·蒹葭》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项是()。A、单于壮其节(《汉书·苏武传》)B、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战国策·燕昭王求士》)。C、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D、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诗经·小雅·采薇》)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A、《风》B、《雅》C、《颂》D、《诗》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采薇》这首诗选自《诗经》中的()。A、风B、大雅C、小雅D、颂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采薇》诗中没有表现的思想感情倾向是A、对周天子的愤怒B、对战争的厌恶C、对和平的向往D、思乡自伤之情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子云诗曰”中的“子”和“诗”分别指的是()。A、孟子《诗经》B、孔子乐府诗C、孔子《诗经》D、孟子乐府诗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下面句子中的“归”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采薇》)B、诸侯由是归齐(《管晏列传》)C、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则天下归之矣(《先秦诸子语录》)D、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苏武传》)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回家,其它均为“归属,归附”10、下面句子中的“载”意义为“记载”的一项是()。A、解左骖赎之,载归(《管晏列传》)B、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苏武传》)C、忧心烈烈,载饥载渴(《采薇》)D、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先秦诸子语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装载,拉着;C又;D承载11、下面句子中的“使”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谏逐客书》)B、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郑伯克段于鄢》)C、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郑伯克段于鄢》)D、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传达消息的人。其它均为“让,使”12、下面句子中的“靡”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靡室靡家,猃狁之故(《采薇》)B、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廉颇蔺相如列传》)C、靡计不施(《聊斋志异·促织》)D、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战国策·秦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后退,倒退。其它均为“无,没有”13、下面句子中的“尔”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B、当掬西江之水,为尔湔肠(《席方平》)C、尔有母遗,繁我独无!(《郑伯克段于鄢》)D、彼尔维何?维常(棠)之华(花)(《采薇》)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花盛开的样子。其它均为“你,你们”二、古文翻译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标准答案: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危险品管理概述与背景考核试卷
- 纤维原料与环境保护产业的协同发展考核试卷
- 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考核试卷
- 农药制造中的环境管理与资源循环利用考核试卷
- 品牌广告的塑造与传播考核试卷
- 中国汽车后尾灯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桥梁用钢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机箱行业发展规模及应用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导热油加热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多聚甲醛行业前景动态及投资盈利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
- GB/T 44723-2024氢燃料内燃机通用技术条件
- 2022年11月软考(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上午真题
- 2024年中远海运物流限公司直属单位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1课 课题二《中外节日·中秋节和感恩节的比较》(教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 2024年共青团团课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能源岗位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2024年
- 团队协作课件教学课件
-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
-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1课《身边的数据》教学设计浙教版2023
- 福建省龙海市龙文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