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方案_第1页
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方案_第2页
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方案_第3页
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方案_第4页
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方案TOC\o"1-2"\h\u22601第一章总体概述 3312431.1项目背景 3297021.2项目目标 3254091.3项目范围 419777第二章系统现状分析 4150022.1现有系统架构 4146392.1.1系统架构概述 4203512.1.2系统架构组成 4257502.2现有系统功能 5129722.2.1交通指挥调度 581982.2.2交通信息发布 546302.2.3交通监控管理 527502.2.4智能分析 5319192.2.5系统维护与管理 5311822.3存在问题与不足 555162.3.1系统集成度较低 595262.3.2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5145862.3.3技术更新滞后 5130762.3.4安全防护不足 6275272.3.5用户体验不佳 6146172.3.6系统扩展性不足 627150第三章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需求分析 6201963.1功能需求 6110623.1.1基本功能需求 6245613.1.2高级功能需求 6261393.2技术需求 687643.2.1硬件设备需求 638213.2.2软件技术需求 7324613.3业务流程需求 74543.3.1交通监控与数据采集 7255373.3.2交通信息发布 753913.3.3智能调度与指挥 7295883.3.4预警与处理 7225693.3.5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725521第四章系统升级改造方案设计 7102894.1系统架构优化 7114164.2关键技术选型 8215314.3功能模块设计 825第五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947325.1数据采集方式 9241745.2数据存储与管理 9242425.3数据处理与分析 1010568第六章智能决策与优化 10164676.1智能决策模型 10194546.1.1模型概述 10222796.1.2数据采集与处理 1026916.1.3模型构建与训练 1056866.1.4模型评估与优化 11217186.2优化算法应用 11141376.2.1算法概述 11110026.2.2遗传算法应用 11240396.2.3蚁群算法应用 11158126.2.4粒子群算法应用 1127416.3实时监控与预警 1169076.3.1实时监控 1137876.3.2预警机制 11265316.3.3预警系统优化 116580第七章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 123587.1系统集成策略 12300987.1.1概述 12267417.1.2系统集成框架 12281657.1.3系统集成步骤 1275217.2互联互通协议 12325397.2.1概述 12150267.2.2互联互通协议制定原则 1353887.2.3互联互通协议内容 1341727.3信息共享与协同 13108977.3.1概述 13304327.3.2信息共享策略 13171637.3.3协同工作机制 1310167.3.4信息共享与协同措施 1326331第八章系统安全与可靠性 14193008.1安全防护措施 14152648.1.1物理安全 142758.1.2数据安全 14243718.1.3网络安全 1498808.2系统可靠性保障 1491038.2.1系统架构设计 1425358.2.2系统开发与维护 15315088.3灾难恢复与备份 15182058.3.1灾难恢复策略 1581308.3.2数据备份 1519781第九章项目实施与进度管理 1554669.1项目实施计划 1598439.1.1实施目标 15259989.1.2实施步骤 1514679.1.3任务分工 16119419.2进度控制与调整 16291269.2.1进度控制 1682489.2.2进度调整 16227979.3项目验收与评估 1779349.3.1验收标准 1712919.3.2验收流程 17204089.3.3评估指标 1719427第十章项目运维与持续改进 17274910.1运维管理策略 17724410.1.1运维组织架构 17121210.1.2运维流程与制度 18761610.1.3运维资源保障 18784910.1.4运维质量保障 181209610.2持续改进计划 18766410.2.1技术创新与升级 18849910.2.2业务优化与拓展 182237010.2.3数据分析与挖掘 181103910.2.4用户反馈与改进 182726110.3用户培训与支持 182568110.3.1用户培训 182252410.3.2用户手册与资料 183243610.3.3技术支持 182196710.3.4用户服务与反馈 19第一章总体概述1.1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和服务水平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我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效率,降低能耗,实现绿色出行,本项目旨在对现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1.2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如下:(1)提高交通管理系统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交通信息畅通无阻。(2)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城市拥堵问题。(3)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4)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转型升级。(5)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交通发生率。1.3项目范围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范围:(1)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包括交通监控、车辆检测、气象监测等设备升级改造。(2)智能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诱导、应急预案等功能的优化与升级。(3)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出行服务、停车服务、公共交通服务等信息的整合与发布。(4)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包括交通违法处理、交通处理、交通秩序管理等功能的完善。(5)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监控中心、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中心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升级。(6)相关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完善。(7)项目实施与运营管理:包括项目策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维护等全过程管理。第二章系统现状分析2.1现有系统架构2.1.1系统架构概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现有的系统架构主要包括硬件设施、软件平台、数据资源、网络通信及安全防护等多个层面。硬件设施包括交通监控设备、通信设备、服务器等;软件平台包括各类业务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数据资源涵盖交通、气象、地理信息等多个领域;网络通信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安全防护保证系统稳定、安全运行。2.1.2系统架构组成1)硬件设施:包括交通监控摄像头、车辆检测器、气象监测设备、通信设备、服务器等。2)软件平台:包括交通指挥调度系统、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交通监控管理系统、智能分析系统等。3)数据资源:包括交通流量数据、数据、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等。4)网络通信: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5)安全防护: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护等手段,保证系统安全运行。2.2现有系统功能2.2.1交通指挥调度现有系统具备交通指挥调度功能,能够实时监控交通状况,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2.2.2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可实时发布交通信息,包括交通拥堵、气象等信息,为出行者提供参考。2.2.3交通监控管理系统对交通监控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交通监控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示。2.2.4智能分析系统具备智能分析功能,可对交通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决策提供依据。2.2.5系统维护与管理系统提供维护与管理功能,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2.3存在问题与不足2.3.1系统集成度较低现有系统各部分之间集成度较低,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难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2.3.2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交通监控设备采集的数据质量不高,影响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3.3技术更新滞后现有系统部分技术已趋于落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2.3.4安全防护不足系统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完善,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2.3.5用户体验不佳系统界面设计不够友好,操作复杂,用户体验有待提升。2.3.6系统扩展性不足现有系统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扩展性有待提高。第三章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需求分析3.1功能需求3.1.1基本功能需求(1)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交通流量、车辆速度、报警等数据的功能,并能够自动采集各类交通信息。(2)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应能够及时发布交通管制、处理、道路拥堵等信息,为驾驶员提供准确、全面的交通信息。(3)智能调度与指挥:系统应具备智能调度交通信号灯、诱导交通流、指挥车辆合理行驶等功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4)预警与处理:系统应能够对交通进行预警,及时处理现场,减少对交通的影响。3.1.2高级功能需求(1)智能导航与路径规划:系统应能够为驾驶员提供实时、准确的导航服务,并根据交通状况进行路径规划。(2)车联网功能:系统应具备车联网功能,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3)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应能够对海量交通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3.2技术需求3.2.1硬件设备需求(1)前端感知设备:包括摄像头、雷达、地磁车辆检测器等,用于实时采集交通数据。(2)通信设备: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光纤通信设备等,用于实现数据传输。(3)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和处理交通数据,保证系统稳定运行。3.2.2软件技术需求(1)操作系统:支持多任务处理,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2)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交通数据,支持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3)中间件技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4)人工智能算法:用于实现智能调度、预警等功能。3.3业务流程需求3.3.1交通监控与数据采集(1)实时监控交通流量、车辆速度等数据。(2)自动采集交通信息,如报警、道路拥堵等。3.3.2交通信息发布(1)根据实时数据,发布交通管制、处理等信息。(2)通过多种渠道(如短信、APP等)向驾驶员发布交通信息。3.3.3智能调度与指挥(1)根据交通状况,智能调度交通信号灯。(2)诱导交通流,缓解道路拥堵。(3)指挥车辆合理行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3.3.4预警与处理(1)对交通进行预警。(2)及时处理现场,减少对交通的影响。3.3.5大数据分析与应用(1)对海量交通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2)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第四章系统升级改造方案设计4.1系统架构优化为保证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与高效功能,本节将对系统架构进行优化。具体优化措施如下:(1)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将系统分为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应用层,实现数据、业务和界面的分离,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2)引入分布式计算采用分布式计算框架,提高系统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能力,降低系统单点故障的风险。(3)模块化设计对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将各功能模块独立封装,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4)强化数据安全与备份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安全;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4.2关键技术选型为实现系统升级改造的目标,本节将针对关键技术进行选型。(1)大数据处理技术选用Hadoop、Spark等大数据处理技术,应对海量交通数据的高效处理需求。(2)云计算技术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系统资源的动态分配和优化,提高系统功能。(3)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交通预测、拥堵分析和路径规划等功能的准确性。(4)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交通设备与系统的实时连接,提高交通监控和管理效率。4.3功能模块设计本节将对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以满足升级改造的需求。(1)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负责从交通设备、监控摄像头等渠道采集实时交通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清洗、整合等操作,为后续业务模块提供数据支持。(2)交通预测与分析模块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历史和实时交通数据进行挖掘,预测未来交通状况,为拥堵分析和路径规划提供依据。(3)拥堵分析模块根据实时交通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拥堵原因,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4)路径规划模块结合实时交通状况和预测结果,为出行者提供最优路径规划,提高道路通行效率。(5)交通监控与管理模块实现对交通设备、车辆、人员等资源的实时监控,保证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6)信息发布与交互模块为出行者、交通管理部门等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交互。(7)系统管理与维护模块负责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日志管理、权限控制等功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8)安全与备份模块实现对系统数据的安全保护,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降低系统故障风险。第五章数据采集与处理5.1数据采集方式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中,数据采集是基础且关键的一环。本方案将采用以下几种数据采集方式:是现场采集。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在交通路口、重点区域等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获取交通流量、车速、车型、状况等信息。现场采集可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时性。是卫星遥感采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包括道路状况、土地利用情况等,为交通管理提供宏观的数据支持。再者,是移动采集。通过在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上安装数据采集设备,实时获取车辆行驶中的各种信息,如行驶速度、路线选择等。5.2数据存储与管理采集到的大量数据需要有效的存储和管理。我们将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保证数据的高效存储和读取。通过建立数据仓库,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数据管理方面,我们将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通过定期备份数据,防止数据丢失。5.3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的核心环节。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无效、错误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提取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在数据分析方面,我们将运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出交通规律、拥堵原因等关键信息。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可以实时掌握交通状况,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通过以上数据采集、存储与管理、处理与分析,将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提高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第六章智能决策与优化6.1智能决策模型6.1.1模型概述智能决策模型是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大量交通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实现对交通系统的实时监控、预测及决策。智能决策模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模型构建、模型训练与优化等环节。6.1.2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环节涉及交通流量、路况、气象、车辆类型等多种信息的收集。通过搭建数据采集平台,实现对各类交通数据的实时获取。数据处理环节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6.1.3模型构建与训练智能决策模型构建过程中,可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结合实际交通场景,设计适应不同需求的模型。模型训练环节需利用大量历史数据,通过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训练,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决策效果。6.1.4模型评估与优化模型评估是检验模型功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模型在不同场景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估,可发觉模型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模型进行优化。优化方法包括调整模型参数、引入新特征、融合多模型等。6.2优化算法应用6.2.1算法概述优化算法是智能决策模型的核心技术之一,用于求解交通系统中的优化问题。常用的优化算法包括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6.2.2遗传算法应用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适用于求解组合优化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遗传算法可应用于路径规划、车辆调度等优化问题。6.2.3蚁群算法应用蚁群算法是一种基于蚂蚁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适用于求解连续优化问题。在交通运输行业,蚁群算法可用于求解车辆路径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等问题。6.2.4粒子群算法应用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行为的优化算法,适用于求解高维优化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粒子群算法可应用于交通流量预测、交通拥堵缓解等问题。6.3实时监控与预警6.3.1实时监控实时监控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交通流量、路况、气象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为智能决策模型提供数据支持。实时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前端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后端处理系统等。6.3.2预警机制预警机制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预警和应对的过程。通过对实时监控数据的分析,预警系统可及时发觉交通异常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6.3.3预警系统优化预警系统的优化是提高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决策水平的关键。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预警系统可实现更精准的预测和更高效的预警。具体优化措施包括:(1)提高数据采集的频率和准确性;(2)优化预警算法,提高预警速度和准确度;(3)加强预警系统的交互性和实用性,便于用户操作和使用;(4)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实现多部门协同预警。第七章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7.1系统集成策略7.1.1概述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系统集成策略是关键环节。系统集成策略旨在将各独立系统整合为一个高效、协同的有机整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本节将详细阐述系统集成策略的具体内容。7.1.2系统集成框架系统集成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设施整合:对现有硬件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硬件设备的统一管理和调度。(2)软件平台集成:采用统一的技术架构和开发标准,实现各软件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3)数据集成: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统一的数据仓库,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4)业务流程优化:梳理各业务流程,实现业务协同和流程优化。7.1.3系统集成步骤系统集成步骤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需求分析:明确各系统的功能需求,为系统集成提供依据。(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集成方案,确定集成框架和技术路线。(3)系统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实施系统集成,保证各系统正常运行。(4)系统测试与调试:对集成后的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保证系统功能达到预期目标。7.2互联互通协议7.2.1概述为实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需制定统一的互联互通协议。本节将介绍互联互通协议的基本概念、制定原则及具体内容。7.2.2互联互通协议制定原则(1)标准化:遵循国际和国内标准,保证协议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2)安全性: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3)实时性:满足实时数据传输需求,保证系统运行效率。(4)易用性:简化协议使用,降低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7.2.3互联互通协议内容互联互通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格式:定义数据传输的格式,包括数据类型、结构、编码等。(2)传输方式:确定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和传输介质。(3)接口规范: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定义,包括接口类型、功能、参数等。(4)数据交换流程:描述数据交换的具体过程,包括数据发送、接收、处理等。7.3信息共享与协同7.3.1概述信息共享与协同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的核心目标之一。本节将阐述信息共享与协同的基本概念、实现策略及具体措施。7.3.2信息共享策略(1)构建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2)制定数据共享政策: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权限和使用规范。(3)数据脱敏与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安全。7.3.3协同工作机制(1)业务协同:建立跨部门的业务协同机制,实现业务流程的协同。(2)技术协同: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开发框架,实现技术层面的协同。(3)人员协同: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7.3.4信息共享与协同措施(1)制定信息共享与协同规划:明确信息共享与协同的目标、任务和阶段。(2)建立信息共享与协同制度:保证信息共享与协同的可持续发展。(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意识和技术能力。(4)开展试点示范项目:以实际项目为载体,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第八章系统安全与可靠性8.1安全防护措施8.1.1物理安全为保证系统硬件设备的安全,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专门的机房,对机房进行严格的管理,限制人员出入;(2)对机房内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3)设置防火、防盗、防潮、防尘等措施,降低硬件设备损坏的风险。8.1.2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系统安全的核心,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2)采用安全认证机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3)定期备份数据,以便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4)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觉并处理安全隐患。8.1.3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安全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等;(2)采用安全的网络通信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3)定期检查网络设备,防止网络设备被攻击;(4)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并处理网络攻击行为。8.2系统可靠性保障8.2.1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采用分布式架构,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2)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3)采用冗余设计,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4)采用高可用性技术,保证系统在故障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8.2.2系统开发与维护系统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采用成熟的技术和框架,降低系统开发风险;(2)编写高质量的代码,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进行严格的测试,保证系统的功能完善;(4)定期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提高系统的功能。8.3灾难恢复与备份8.3.1灾难恢复策略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灾难,我们将采取以下恢复策略:(1)制定灾难恢复计划,明确恢复流程和责任人;(2)建立灾难恢复中心,保证在发生灾难时能够快速切换;(3)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演练,提高恢复效率;(4)与相关单位建立应急协作机制,共同应对灾难。8.3.2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我们将采取以下备份措施:(1)采用定期备份和实时备份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完整性;(2)对备份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备份数据泄露;(3)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环境中,防止备份数据损坏;(4)定期检查备份数据,保证备份数据的可用性。第九章项目实施与进度管理9.1项目实施计划9.1.1实施目标为保证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本项目实施计划旨在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实施步骤及关键节点,保证项目按期完成,达到预期效果。9.1.2实施步骤(1)项目启动:召开项目启动会,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实施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进行。(2)需求分析:对现有系统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业务需求,明确升级改造的方向和目标。(3)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关键技术等。(4)开发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包括软件编程、硬件采购、系统集成等。(5)系统测试: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保证系统稳定可靠。(6)培训与推广:组织项目培训,提高业务人员对升级改造系统的操作技能,并逐步推广至全网。(7)运行维护:项目上线后,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保证系统稳定运行。9.1.3任务分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团队成员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职责,承担以下任务:(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总体协调、进度控制、资源调配等。(2)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方案设计、开发实施、系统测试等。(3)业务负责人:负责需求分析、培训与推广、运行维护等。(4)团队成员:按照任务分工,完成各自负责的工作。9.2进度控制与调整9.2.1进度控制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进度控制:(1)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完成时间。(2)定期召开项目进度会议,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踪、分析和调整。(3)对关键节点进行严格把控,保证关键任务按时完成。(4)建立项目进度报告制度,及时反馈项目进度情况。9.2.2进度调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遇到以下情况,需对项目进度进行调整:(1)项目需求发生变更,导致实施计划需要调整。(2)项目实施过程中,发觉原计划不合理,需要重新制定实施策略。(3)项目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如政策调整、技术更新等,对项目实施产生影响。(4)项目进度滞后,需采取措施加快进度。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