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TOC\o"1-2"\h\u24698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概述 2237411.1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 278061.2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程 379451.2.1起源阶段 3204021.2.2技术积累阶段 3235021.2.3商业化应用阶段 3323561.3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架构 377571.3.1硬件层面 3210591.3.2软件层面 3151701.3.3数据层面 3291341.3.4网络层面 3145921.3.5安全层面 39371第二章: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 4228202.1感知技术 4257712.2通信技术 4228152.3控制技术 4162132.4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526611第三章:智能网联汽车硬件系统 5108953.1车载传感器 57103.2车载控制器 6229563.3车载执行器 6141513.4车载网络 613502第四章: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系统 74994.1操作系统 7287264.2应用软件 7285994.3数据库 8282954.4安全防护 89613第五章: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与隐私 891675.1安全性设计 8179155.2隐私保护 9132675.3安全防护技术 9111735.4法律法规与标准 91234第六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 9269586.1测试方法 1056296.1.1硬件在环测试 10171476.1.2软件在环测试 1078246.1.3实车道路测试 10125666.1.4仿真测试 10253166.2测试工具 10178606.2.1仿真工具 10222666.2.2数据采集工具 10199116.2.3故障诊断工具 1087676.3评价体系 1045226.3.1功能评价 11303696.3.2功能评价 112616.3.3可靠性评价 11320496.3.4用户满意度评价 1184696.4测试与评价案例 1127873第七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184577.1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 11174387.1.1国内发展现状 11188577.1.2国际发展现状 1293047.2产业政策与规划 12274617.2.1政策支持 1217247.2.2规划引导 12174247.3产业链分析 12316457.3.1产业链构成 12272117.3.2产业链发展态势 12292937.4发展趋势 12248257.4.1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13138717.4.2产业链整合加速 13294197.4.3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13273407.4.4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133936第八章:智能网联汽车商业模式 13311488.1商业模式概述 13318998.2商业模式创新 1342298.3商业模式案例 1461608.4商业模式发展趋势 1411076第九章: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 14228139.1推广应用策略 14108599.2推广应用案例 15129039.3推广应用挑战 15167489.4推广应用前景 153931第十章: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展望 16941210.1技术发展趋势 162210610.2市场前景 162402310.3社会影响 162395810.4挑战与机遇 17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概述1.1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集成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于一体,具备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功能的汽车。它能够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路侧系统、车辆与行人以及车辆与网络等多源异构数据的实时交互,以提高驾驶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1.2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程1.2.1起源阶段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是通过车辆导航系统实现简单的车联网功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逐渐完善。1.2.2技术积累阶段进入21世纪,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如自动驾驶、车联网通信、环境感知等关键技术的突破。1.2.3商业化应用阶段智能网联汽车逐渐走向商业化应用。国内外多家企业纷纷推出搭载智能网联技术的车型,市场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1.3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架构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3.1硬件层面硬件层面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感知、决策和执行的基础设施。1.3.2软件层面软件层面主要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程序等,负责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各项功能。1.3.3数据层面数据层面涉及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支持。1.3.4网络层面网络层面包括车内网络、车际网络和互联网,实现车辆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互。1.3.5安全层面安全层面包括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等,保证智能网联汽车在各种环境下正常运行,保障用户安全。通过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技术架构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智能网联汽车在我国汽车产业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第二章: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2.1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环境感知、目标识别和状态监测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视觉感知技术:通过摄像头获取车辆周围环境信息,实现对道路、车辆、行人等目标的识别与跟踪。(2)雷达感知技术:利用微波雷达检测车辆周围障碍物,实现距离、速度和角度的测量。(3)激光雷达感知技术:通过激光雷达获取周围环境的三维信息,提高感知精度和准确性。(4)惯性导航技术:通过惯性导航传感器获取车辆姿态、速度等运动信息,为车辆提供准确的定位。2.2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车与人之间信息交互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车与车(V2V)通信: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换,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2)车与基础设施(V2I)通信: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车辆与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如红绿灯信息、交通管制等。(3)车与人(V2P)通信: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车辆与行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行人安全。(4)车与云(V2C)通信:通过互联网实现车辆与云端数据中心的连接,实现大数据分析和服务。2.3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实现自动驾驶、节能环保等功能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动力系统控制:实现对发动机、电动机等动力系统的精确控制,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功能。(2)制动系统控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实现对制动系统的智能控制,提高制动功能和安全性。(3)转向系统控制:通过电控转向系统实现车辆的精确转向,提高驾驶稳定性和舒适性。(4)底盘系统控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实现对底盘系统的综合控制,提高车辆行驶功能和安全性。2.4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实现智能决策、优化控制等功能的保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噪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2)数据融合:将不同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融合,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3)特征提取: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特征,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4)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通过算法对数据进行训练和分析,实现智能决策和优化控制。(5)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车辆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车辆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持。第三章:智能网联汽车硬件系统3.1车载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硬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车载传感器。车载传感器主要包括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它们负责收集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为车辆提供准确的感知能力。摄像头作为视觉传感器,能够捕捉车辆前方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前方道路、车辆、行人等目标的检测与识别。摄像头还可用于辅助驾驶员进行泊车、倒车等操作。雷达传感器通过发射电磁波,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计算出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等信息。雷达在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功能,是实现车辆自动驾驶的关键传感器之一。激光雷达则利用激光脉冲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可用于车辆定位、地图构建、障碍物检测等功能。超声波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车辆与周围障碍物的距离,实现盲区监测、自动泊车等功能。3.2车载控制器车载控制器是智能网联汽车硬件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负责对车辆进行实时控制。主要包括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处理器(CPU)是车辆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处理各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现对车辆的实时控制。CPU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能够满足车辆控制系统的需求。图形处理器(GPU)主要负责图像处理和图形渲染,如摄像头图像的识别、三维地图的构建等。GPU具有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图像数据。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则负责处理数字信号,如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采集的信号。DSP具有高速、高效的信号处理能力,为车辆控制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3.3车载执行器车载执行器是智能网联汽车硬件系统的输出部分,负责将控制信号转化为实际的车辆操作。主要包括电机、电磁阀、气压缸等。电机用于驱动车轮、转向系统等,实现车辆的行驶、转向等功能。电磁阀则用于控制车辆的制动、油门等系统。气压缸主要用于实现车辆的悬挂调整、座椅调节等功能。3.4车载网络车载网络是智能网联汽车硬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实现车辆内部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主要包括控制器局域网(CAN)、局域网(LIN)、以太网(ETH)等。控制器局域网(CAN)是一种用于车辆内部通信的高功能、高可靠性的网络技术。CAN总线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布线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车辆控制系统中。局域网(LIN)是一种低成本的车辆网络技术,主要用于实现车辆内部传感器、执行器等部件的通信。LIN总线具有较低的传输速率,但满足车辆控制系统的基本需求。以太网(ETH)则是一种高速网络技术,可用于实现车辆内部高清摄像头、雷达等大数据量的传输。ETH总线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第四章: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系统4.1操作系统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是汽车软件系统的核心部分,承担着管理硬件资源、运行应用软件、保障系统安全等任务。根据功能需求,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可分为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通用操作系统(GOS)两大类。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满足汽车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自动驾驶、车辆控制等。其主要特点是高可靠性、高实时性和低功耗。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实时操作系统有:AUTOSAR、QNX、VxWorks等。通用操作系统则主要用于满足汽车信息娱乐、导航、diagnostics等非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其主要特点是易用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通用操作系统有:Android、Linux、WindowsCE等。4.2应用软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软件是汽车软件系统的功能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基础应用软件:主要包括车辆控制、diagnostics、车身电子、动力系统等基础功能。(2)信息娱乐应用软件:主要包括导航、音乐、视频、语音识别等娱乐功能。(3)智能驾驶应用软件:主要包括自动驾驶、辅助驾驶、车联网等智能功能。(4)服务应用软件:主要包括远程诊断、远程升级、远程监控等服务功能。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软件的开发需遵循软件工程的相关规范,保证软件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4.3数据库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汽车各类数据的关键技术。根据数据类型,数据库可分为以下几类:(1)关系型数据库:适用于结构化数据的管理,如车辆信息、用户信息等。(2)非关系型数据库:适用于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如图像、音频、视频等。(3)分布式数据库: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管理,如车联网数据、行驶数据等。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库的设计与优化是保证数据存储、查询和统计分析效率的关键。4.4安全防护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防护是保障汽车软件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硬件安全:通过物理防护、加密技术等手段,保护硬件设备免受攻击。(2)软件安全:通过代码审计、安全测试、签名认证等手段,保证软件系统的安全性。(3)网络安全: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协议等手段,保障汽车网络的通信安全。(4)数据安全:通过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备份恢复等手段,保护数据不被非法获取和篡改。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汽车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第五章: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与隐私5.1安全性设计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设计是保障车辆安全运行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安全:保证智能网联汽车各系统正常运行,防止因系统故障导致的安全。(2)数据安全:保障车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3)网络安全:保证智能网联汽车与外部网络连接的安全性,防止黑客攻击。(4)应急响应:针对突发情况,智能网联汽车应具备应急处理能力,降低风险。5.2隐私保护隐私保护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课题。在隐私保护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1)数据加密:对车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2)权限控制:对车辆数据进行权限管理,仅允许授权用户访问相关数据。(3)数据脱敏: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避免泄露个人信息。(4)用户协议:明确用户隐私权益,告知用户数据收集、使用、存储等情况,并取得用户同意。5.3安全防护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防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入侵检测:实时监测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发觉异常行为,及时报警。(2)防火墙:隔离智能网联汽车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防止黑客攻击。(3)病毒防护:定期更新病毒库,防止恶意软件对车辆系统造成破坏。(4)安全审计:对车辆系统进行安全审计,查找潜在风险,及时修复漏洞。5.4法律法规与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与隐私保护需要法律法规与标准的支持。以下是一些建议:(1)制定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法律法规,明确车辆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安全要求。(2)制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标准,规范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收集、存储、使用等行为。(3)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车辆安全功能的监测与评估。(4)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与隐私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第六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6.1测试方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主要包括硬件在环测试、软件在环测试、实车道路测试以及仿真测试等。6.1.1硬件在环测试硬件在环测试(HIL)是指将实际硬件设备与仿真系统相结合,模拟真实环境下的车辆运行状况。该方法可以有效检验智能网联汽车各硬件设备的功能与稳定性。6.1.2软件在环测试软件在环测试(SIL)是指将实际车辆软件系统与仿真环境相结合,检验软件功能的正确性和功能。该方法有助于发觉软件潜在的问题和不足。6.1.3实车道路测试实车道路测试是指在真实道路上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测试,以检验其在实际环境下的运行功能、安全功能和可靠性。该方法能够全面评估智能网联汽车的综合功能。6.1.4仿真测试仿真测试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智能网联汽车在各种环境下的运行情况,检验其功能和可靠性。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试效率,适用于大规模测试。6.2测试工具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6.2.1仿真工具仿真工具包括MATLAB/Simulink、CarSim、VIRES等,用于搭建仿真环境,进行软件在环测试和硬件在环测试。6.2.2数据采集工具数据采集工具包括Vector、Intrepid等,用于实时采集智能网联汽车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以便进行后续分析和评价。6.2.3故障诊断工具故障诊断工具包括CANoe、CANalyzer等,用于检测和诊断智能网联汽车各系统之间的通信故障和硬件故障。6.3评价体系智能网联汽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3.1功能评价功能评价是指对智能网联汽车各项功能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自动驾驶、车联网、信息安全等。6.3.2功能评价功能评价是指对智能网联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功能进行评估,包括动力功能、经济功能、安全功能等。6.3.3可靠性评价可靠性评价是指对智能网联汽车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率、寿命等方面进行评估。6.3.4用户满意度评价用户满意度评价是指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用户体验、舒适度、便利性等方面进行评估。6.4测试与评价案例以下为两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案例:案例一:某型自动驾驶汽车硬件在环测试在某型自动驾驶汽车硬件在环测试中,通过对车辆各硬件设备进行模拟,检验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功能和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该型汽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各项功能指标均达到预期要求。案例二:某型智能网联汽车实车道路测试在某型智能网联汽车实车道路测试中,通过对车辆进行长时间的道路行驶,检验其在实际环境下的运行功能、安全功能和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型汽车在多种路况下表现出良好的功能,满足了设计要求。第七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7.1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7.1.1国内发展现状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发展。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产业基础逐步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我国已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和产业链基础。7.1.2国际发展现状在国际市场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同样备受关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力求在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占据优势。目前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国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7.2产业政策与规划7.2.1政策支持我国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7.2.2规划引导为指导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我国制定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规划(20172025年)》等规划文件,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7.3产业链分析7.3.1产业链构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硬件设备、中游的软件平台和下游的应用场景。上游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中游软件平台涉及操作系统、数据处理、算法等;下游应用场景包括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交通等。7.3.2产业链发展态势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上游硬件设备领域,我国企业在传感器、摄像头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2)中游软件平台领域,我国企业在操作系统、数据处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算法和核心技术仍需加强。(3)下游应用场景领域,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但应用场景仍较单一,有待进一步拓展。7.4发展趋势7.4.1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不断创新。未来,技术创新将成为驱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7.4.2产业链整合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整合将加速,企业间合作将更加紧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通过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等方式,共同推动产业发展。7.4.3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政策法规将不断完善,为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政策法规也将引导产业朝着更加安全、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7.4.4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从单一的自动驾驶向车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延伸。这将有助于提高道路运输效率,降低交通率,提升城市交通品质。第八章:智能网联汽车商业模式8.1商业模式概述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汽车产业形态,其商业模式是指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中,各参与者为实现价值创造、传递与获取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与行为。智能网联汽车商业模式涉及的主体包括制造商、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运营商等,涉及的技术包括车载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本节将从产业链角度对智能网联汽车商业模式进行概述。8.2商业模式创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智能网联汽车商业模式创新:(1)硬件软件服务模式:通过硬件设备(如车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收集数据,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实现硬件、软件与服务的有机结合。(2)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行驶数据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广告投放等服务,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3)合作共赢模式:产业链各环节企业通过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4)平台化运营模式:构建统一的智能网联汽车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车辆管理、出行服务、娱乐内容等。8.3商业模式案例以下为几个典型的智能网联汽车商业模式案例:(1)特斯拉:特斯拉采用硬件软件服务模式,通过车辆硬件设备收集数据,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自动驾驶、能源管理等服务。(2)百度:百度通过搭建Apollo平台,整合产业链资源,为用户提供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解决方案。(3)滴滴出行:滴滴出行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出行需求进行分析,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4)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构建OneNET平台,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通信、定位、数据存储等服务。8.4商业模式发展趋势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商业模式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多元化:智能网联汽车商业模式将涵盖更多领域,如出行服务、广告投放、能源管理、数据分析等。(2)个性化:基于大数据分析,智能网联汽车商业模式将更加注重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3)合作共赢: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将通过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共同开发市场。(4)平台化:智能网联汽车商业模式将趋向平台化,构建统一的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5)跨界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商业模式将与其他产业(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创新。第九章: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9.1推广应用策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推广应用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以下为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的策略:(1)政策引导:应加大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鼓励企业研发和生产智能网联汽车。(2)技术创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竞争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3)市场培育:通过开展试点示范项目,提高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扩大市场份额。(4)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智能交通系统、车联网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5)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管体系,保证车辆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9.2推广应用案例以下为几个典型的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案例:(1)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某些城市开展无人驾驶公交车试点项目,提高公共交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2)自动驾驶出租车:在部分城市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3)车联网应用:通过车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道路通行效率。(4)智能停车场:利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实现车辆自主寻位、自动泊车等功能,提高停车效率。9.3推广应用挑战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技术成熟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部分核心技术尚需进一步突破。(2)安全风险: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网络安全、数据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销售代理合同: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的产品代理协议3篇
- 2024年度美发店产品质量保证合同3篇
- 2024年合伙解除合同3篇
- 2024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高低压电缆供货与铺设合同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委托合同:电影制作与发行3篇
- 2024年度医院聘用护士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新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指南
- 2024年度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合同3篇
- 2024年原材料采购与供应合同3篇
- 2024年劳动合同法修订要点与案例剖析
- 房屋租赁投标书
- 简单离婚协议书范本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2024不锈钢玻璃地弹门工程合同书
- 国家基金项目申报课题项目立项申报模板
- 第八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初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药物制剂实训室建设方案
- 2024-2034年全球及中国桦树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4年济南历城区九年级中考英语一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 部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2
- 康复医院护工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