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3 3.1 土壤的基本组成(1)(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课堂_第1页
项目3 3.1 土壤的基本组成(1)(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课堂_第2页
项目3 3.1 土壤的基本组成(1)(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课堂_第3页
项目3 3.1 土壤的基本组成(1)(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课堂_第4页
项目3 3.1 土壤的基本组成(1)(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课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土壤的基本组成(1)《植物生产与环境》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第四版知识目标:1.熟悉土壤、土壤肥力及土壤质地的概念。2.了解土壤有机质的组成与特点。3.了解土壤生物的组成及作用。4.

熟悉土壤水分的类型、表示方法及调节。5.了解土壤空气特点,熟悉土壤通气性及调节。能力目标:1.

能用手测法判断土壤质地。2.能进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一

教学目标二

教学重难点土壤土壤固相组成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同学们见过哪些类型的土壤?三

导入新课四

新知讲授土壤是在地球陆地表面的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种形态组成。土壤固相组成在农业土壤中,矿物质占土壤固相质量的95%以上,有机质仅占5%以下,还有少量的土壤生物。土壤固相是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决定着土壤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性质。土壤矿物质坚硬的岩石经过一系列风化、成土过程之后形成的大大小小的颗粒,统称为土壤矿物质。土壤由各种大小不同的矿物质土粒组成。根据土粒的粒径和性质,将其划分为若干等级,称为粒级。同一粒级范围内的土粒成分和理化性质基本一致,不同粒级间则有明显的差异。土粒分级与粒径的关系见表。粒级名称石块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粒径/mm>33~11~0.050.05~0.001<0.001土壤矿物质生产实际中常将粒径在1~0.01mm的土粒称为物理性砂粒,粒径<0.01mm的土粒称为物理性黏粒,也即通常所称的“沙”和“泥”。砂粒对于改善土壤通气性、透水性有益;而黏粒主要起着保蓄养分、水分的作用。粒级名称石块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粒径/mm>33~11~0.050.05~0.001<0.001土壤矿物质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制是依据物理性黏粒或物理性砂粒含量的多少,并参考土壤类型,将土壤质地分成砂土、壤土和黏土;然后再根据各粒级含量的变化进一步细分(见表)。对我国而言,一般土壤可选用草原土及红黄壤类的分类级别。质地分类物理性黏粒含量物理性砂粒含量

类别

名称

灰化土类草原土类及红黄壤类碱化及强碱化土类

灰化土类草原土类及红黄壤类碱化及强碱化土类

砂土松砂土0~50~50~5100~95100~95100~95紧砂土5~105~105~1095~9095~9095~90

壤土砂壤土10~2010~2010~1590~8090~8090~85轻壤土20~3020~3015~2080~7080~7085~80中壤土30~4030~4520~3070~6070~5580~70重壤土40~5045~6030~4060~5055~4070~60

黏土轻黏土50~6560~7540~5050~3540~2560~50中黏土65~8075~8550~6535~2025~1550~35重黏土>80>85>65<20<15<35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所有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自然土壤中,有机质来源于土壤中的各种植物残体和根系分泌物,以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的残体;而农业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施入的各种有机肥料、植物遗留的根茬。一般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变动在10~200g/kg之间。土壤有机质(1)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土壤有机质主要由腐殖质和非腐殖质组成,其中腐殖质占85%~90%.腐殖质是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经过土壤微生物作用后,重新合成的复杂的有机质。腐殖质性质稳定,呈深褐色,主要成分有胡敏酸、富啡酸、胡敏素等。土壤有机质非腐殖质主要是一些较简单、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糖类、有机酸、氨基酸、氨基糖、木质素、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脂肪等高分子物质。含有机质较多的土粒易与钙离子胶结,形成稳定性较强的球粒,直径一般为1~10mm,称团粒结构。团粒结构多的土壤既保水又透水,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良好,有利于养分的保蓄、供应,也有利于根系生长,是较理想的一种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2)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发生两个方面的转化(如图):一方面将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物质,如无机盐类、二氧化碳、氨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称为有机质矿质化过程,它是释放养分和消耗有机质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微生物作用于有机物质,使之转变为复杂的腐殖质,即腐殖化过程,它是积累有机质、贮藏养分的过程。土壤有机质转化示意图土壤有机质(3)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提供作物需要的养分。有机质矿质化释放出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如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等大、中量元素和铁、硼、锰、锌、铜等微量元素;土壤有机质转化示意图土壤有机质(3)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二是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腐殖质可吸附土壤离子,避免养分随水流失,腐殖质的保水保肥能力是矿质黏粒的十几到几十倍;三是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有机质转化示意图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点,简述一下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五

师生互动六

课堂小结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土壤温度、湿度、氧气含量B.土壤温度、湿度、土壤pHC.土壤深度、湿度、氧气含量D.土壤深度、湿度、土壤结构七

课堂练习【答案】B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有机质的积累主要发生在哪个阶段?()A.成土过程的初期B.成土过程的中期C.成土过程的后期D.土壤侵蚀过程中七

课堂练习【答案】B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包括改善土壤结构、提供植物营养、保持土壤水分和促进土壤风化。()七

课堂练习【答案】×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主要受到土壤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