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机布置要求及气流分析及空调百叶角度_第1页
室外机布置要求及气流分析及空调百叶角度_第2页
室外机布置要求及气流分析及空调百叶角度_第3页
室外机布置要求及气流分析及空调百叶角度_第4页
室外机布置要求及气流分析及空调百叶角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外机布置及气流分析

一室外机的布置要求

二室外机布置实例三

百叶角度及通风率对空调的影响contents目录

一室外机的布置要求contents目录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

室外机的布置必须满足安装检修、通风、噪音的需要。

通风的基本要求:

1热风能够直接排到室外;

2室外温度的风能够吸进来;

3排风不短路(即不回流);

4保证排风量和进风量。室外机尽量放在屋顶、地面等通风良好的室外空间,当放置在阳台、设备间、避难层、凹槽、天井内时,一定要精心设计,通风百叶、防水等相关事宜要提前与甲方、业主沟通,确保通风顺畅、检修方便。

热风一定要直接排到室外

室外机周围是负压,室外机吸入的是室外机周围的空气,如果热风没有直接排到室外散走,而是积聚在室外机周围,就会被吸入室外机。任何一种没有将热风直接排出的方案都是不可取的。

1.当不接风管时,室外机的出风口必须直接对着室外,侧出风型室外机要布置在尽量靠近外墙或百叶处,而不能布置在设备间、阳台、凹槽内部。

室外机出风口中心水平截面温度场室外机布置在设备阳台内部室外机布置在靠近外墙处×√1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当室外机布置在一个较大空间的凹槽内时,如果层数较多、室外机总台数较多,排风量较大,由于位于凹槽内,热风不能有效地排至室外大气,回流严重(设备后面是负压),因此,此类方案不可行。

什么样的情况、多少台设备可行,需要做CFD计算机热压模拟来确定。

室外机布置要求×室外机组进风温度随楼层变化曲线CFD热压模拟结果16层机组出风口中心水平截面温度场共18层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CFD热压模拟结果室外机组进风温度随楼层变化曲线30层室外机出风口水平截面温度场共30层二室外机布置要求室外机出风口中心水平截面温度场室外机出风口中心水平截面速度场×室外机布置在设备阳台内,向阳台内出风××

建筑物内部的天井通风情况很差,尽量避免将室外机布置在天井内,特别是室外机多层设置时,总风量较大,一定不要放在天井里。走廊天井天井天井×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任何一种没有将热风直接排出的方案都是不可取的。多台风机共用一个大的出风管利用夹层来出风××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2.侧出风室外机布置在设备间、阳台、凹槽内部或由于排风百叶的位置、基础的位置而无法靠近排风百叶时(距离大于0.1米),一定要加排风管,将热风引至外墙处或百叶处。顶出风室外机布置在设备间、阳台内时,顶部有遮挡,一定要加风管、弯头将热风引至外墙处或百叶处。排风管一定要接上排风百叶或者要尽量靠近排风百叶,以免有部分热风泄露在设备间内。

室外机布置在设备阳台内部,加设排风管

室外机布置要求排风管一定要尽量靠近排风百叶

室外机布置在设备阳台内部室外机加设排风管××√室外机布置在设备小室内部室外机加设排风管√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

室外机布置要求×大量的室外机集中布置,热风排不到室外,也吸不到室外的凉风。×将室外机沿外墙(百叶)分散布置,设排风弯头。√排风百叶一定要采用通风顺畅、阻力小的直百叶百叶方向水平或者向下、向外倾角为10度左右,百叶间距不小于80mm,整个百叶风口水平方向的净流通面积不小于80%(扣除百叶的厚度、边框及支撑筋等),如下图:

较好的百叶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2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较好的百叶通透的护栏敞开式为最好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

室外机的排风百叶采用普通的防雨百叶时,出风净面积大幅缩小,阻力大幅增加,风量减少,部分排风被阻挡在室内;且出风速度降低、热风易贴附在建筑外表面,形成热岛效应,因此,严禁使用。

室外机布置要求防雨百叶示意图固定45°斜叶片百叶窗的局部阻力系数

如果采用净面积率为0.4的防雨百叶做排风,局部阻力系数为13,当出风速度为5m/s时,百叶处的阻力为:

ξ•ρν2/2=13x1.2x5x5/2=195Pa

当出风速度为4m/s时,百叶处的阻力为:

ξ•ρν2/2=13x1.2x4x4/2=124Pa

远远超过了室外机的余压,而导致风量大幅减少,能力大幅下降。二室外机布置要求室内通风百叶的设置是室外机布置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需要提前书面给甲方、幕墙施工方提出百叶的具体要求,严禁采用防雨百叶。×××防雨百叶遮挡严重,阻力很大,不能作为排风百叶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室外机出风口中心垂直截面温度场室外机出风口中心水平截面温度场

排风口的风速为4.5-6m/s(顶出风机型)、3.5-5m/s(侧出风机型),排风管的风速不大于上述要求。

3

排风的风速越高,热风吹出的距离就越远,减少了热风回流的可能性。风速也不是越高越好,风速过高时,阻力增大,反而减少了风量。因此,出风口保持一定的风速是必要的。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尽量避免室外机进风、排风的短路,宜将设备机房布置在建筑的边角处,分别从不同方向进风和排风。

进风相当于自然进风,必须保证足够的进风面积。进、排风在同侧时,进风百叶(扣掉排风百叶及大的遮挡)的面风速应为不大于1-1.6m/s:

(1)当采用6匹及以下侧出风机型时,面风速不大于1m/s;

(2)当采用7匹-12匹侧出风机型时,面风速不大于1.2m/s;

(3)当采用顶出风机型时,面风速不大于1.6m/s。

进、排风在不同方向时,进风百叶的面风速应为不大于2m/s。

设备机房内,进风百叶与设备进风口之间的进风通路的任何一处的风速均不大于1.6m/s。

4没有进风就没有排风,必须保证足够的进风面积。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进风面积和排风面积一样大进风面积至少为排风面积的3-4倍以上×√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侧出风型室外机的进风面在设备的后面,必须保证从室外进风处到设备后面进风处之间的每一个进风空间的面积,尤其是外墙进风百叶处的面积和设备本身纵截面处空气可以流通的面积。为了节省空间,把室外机放在一个尺寸很小的设备小室内的做法没有足够的进风面积,进而导致通风量减少,是不可取的!×√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

侧出风室外机设置于设备阳台或者设备间里

1

排风一定要通过风管或软接头送到外墙百叶处,排风风速一般为3.5-5米/秒,或者室外机尽量靠近排风百叶。

2

进风为负压自然进风,所以进风的面积必须足够大。需要校核从室外到设备进风口处每一处不利环节的风速,外墙百叶处(A-A剖面)的进风风速不应大于1.0米/秒,设备周边处(B-B剖面)的进风风速不应大于1.6米/秒。下图仅供参考。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AABB

室外机的进风面要朝向机房的主要的进风口。如下图,当机房的主进风口与排风口不在一个方向上时,可以有效地防止气流短路,但是要注意室外机进风面的方向,要朝向机房的主进风口。×室外机布置平面图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

下图,室外机摆满了设备阳台,无进风面积,制冷效果很差,工程失败。×下图,室外机布置在很深的天井里,热风不能有效地排到大气中。×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4.上出风机型和侧出风机型混合布置的时候,要注意侧出风机型的出风和上出风机型的进风的短路问题。二

室外机布置要求3.当需要接排风管的室外机有多台排风机时,为了避免气流短路、相互影响,并且便于安装,建议每台排风机单独设置排风管。

二室外机布置实例contents目录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方案概述:住宅楼共33层,层高3.0米;

6匹室外机布置在设备阳台上,拖带5台室内机。

我觉得问题不大室外机布置在内凹的阳台上,能否满足要求?案例1南京仁恒江湾城(一期)

样板房精装修,7月份制冷运行,室外温度为36°,室外机进风面的外置温度计为47°,设备运行频率60Hz左右,室内房间温度为25-26°,满足制冷的要求。

为什么会产生11°的温升?

请看CFD热压模拟:

1层机组出风口中心水平截面温度场室外机组进风温度曲线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

当多层运行且室外风速较小时,沿外墙面会产生热压效应,层数越高的的室外机吸入的空气温度越高,很快就不能使用,因此,本方案不能满足高层的使用要求,必须改正。

改正方案:(1)加导风管,排风口伸到外墙处(请看热压模拟)。(2)或者将室外机直接移到外墙处,热风直接排出去。方案一(方案一)1层机组出风口中心水平截面温度场(方案一)室外机组进风温度随楼层变化曲线方案二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案例2温州财富中心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方案概述:高档写字楼,共21层,6~10层层高3.6m,11层以上层高4.8m。

6-21层(共16层)每层室外机的总匹数约为110匹,均布置在各层西南角的设备机房内。设备机房有2个外墙面可以设置百叶,可以有效避免回风短路,对室外机的通风很有利。上图为初始方案,多台室外机的风机共用一个大的出风管,行不行??最终修改施工图如下: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1当室外机平行于外墙多台布置时,均需要分别加通向室外大气的排风管,并需要外墙百叶开口处梁下有一定的净高,一般单层室外机需要约2.8米的开口净高,两层室外机需要约3.5米的开口净高,三层室外机需要约4.2米的开口净高。

2分别详细计算进风口(或进风百叶)、排风口(或排风百叶)的面积。

外墙开口的高度和面积是最重要的!!!3进风和排风设计在不同朝向最好,机房设计在建筑拐角位置。本工程机房通风效果很好,室外机每层机房布置时,必须考虑:结论4通风百叶为一字型直百叶,严禁用防雨百叶。案例3高层办公楼1高档办公楼,共20层,层高3.7米,部分室外机设置于屋顶,其余室外机分别放置在3、6、9、12、15、18层的设备平台内,每个设备平台布置3台RAS-450FSN1Q和1台RAS-500FSN1Q室外机,设备平台在一个大的凹槽内。

2室外计算温度35.7℃,无风。

3室外机排风速度为5.8m/s。

4所有机组100%出力,连续运行并达到稳定状态。

室外机布置实例方案概述:室外机组进风温度随楼层变化曲线3层机组出风口中心水平截面温度场16层机组出风口中心水平截面温度场

本方案只有3、6层室外机的平均进风温度在41度以下,9层及以上其平均进风温度超过了设备的运行范围,主要是由于位于凹槽内,热风不能有效地排至室外大气,回流严重,因此,本方案不可行。可以考虑将不能满足要求的室外机放置于屋顶或者别的通风好的地方。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高档综合楼,共54层,室外机分别设置于裙房屋顶、54层屋顶上及21、37层避难层内,下图为37层避难层室外机的原布置方案。

×室外机布置太集中,热风排不到室外,也吸不到室外的凉风。案例4深圳时代财富大厦方案概述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将室外机沿外墙(百叶)分散布置,设排风弯头。注意:外墙梁下的净高能否满足排风管的设置要求及是否有足够的进风面积及进风通路。改善方案:三

室外机布置实例三百叶角度及通透率对空调的影响contents目录通过本次实验,比较不同百叶角度和不同通透率对室外机的工作性能的影响,为室外机的合理布置提供参考,并为今后室外机遮挡百叶的选择提供依据。实验目的RAS-224FSLYNQRPIZ-22FSLNQ/P2台RPIZ-71FSLNQ/P3台实验示意图实验原理前挡百叶/格栅

实验原理50%通透率格栅70%通透率格栅可调角度百叶实验所用格栅/百叶实验原理背面侧面正面温度传感器布置示意图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回风:34.08℃出风:44.78℃回风:34.62℃出风:44.97℃试验值模拟值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百叶角度类别33℃36℃39℃42℃45℃0°试验值34.08℃38.43℃39.91℃42.92℃45.97℃模拟值34.62℃37.67℃40.53℃43.24℃46.32℃-15°试验值35.79℃38.95℃42.29℃44.89℃47.30℃模拟值35.26℃38.42℃42.67℃44.45℃47.22℃-30°试验值39.28℃42.12℃43.86℃46.76℃48.43℃模拟值39.61℃42.23℃44.02℃46.85℃48.79℃-45°试验值43.85℃45.63℃46.82℃48.91℃51.47℃模拟值44.64℃45.58℃47.14℃49.32℃51.88℃实验结论比较试验数据及模拟结果可以发现:1)相同室外温度情况下,当百叶角度增大过程中,空调室外机回风温度会逐渐升高,室外机的运行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百叶角度较大时,利用风速仪进行简单测试,发现百叶外部几乎没有出风风速,这就导致较为严重的热气短路现象的产生。2)利用模拟软件所模拟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变化趋于一致,两者微有偏差,由此可知,利用CFD模拟软件所得到的结果对实际项目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实验结论小结实验结论50%通透率格栅70%通透率格栅50%通透率70%通透率温度(℃)制冷量(W)衰减百分比(%)温度(℃)制冷量(W)衰减百分比(%)361979711.623620569828392006210.4421602728.45421802019.56451383738.22451668825.5实验结论0°百叶-15°百叶实验结论-45°百叶-30°百叶实验结论实验所用百叶在百叶角度下通透率计算0°百叶此时通透率≈80%-15°百叶此时通透率≈65%-30°百叶此时通透率≈45%-45°百叶此时通透率≈30%百叶选择建议:建议百叶叶片采用非防雨百叶叶片,若采用防雨百叶叶片,建议百叶一端不带防水槽,且该端位于外立面外侧,同时建议百叶通透率在80%以上,倾斜角度在-15°以下。外侧内侧0°百叶-15°百叶温度(℃)制冷量(W)衰减百分比(%)温度(℃)制冷量(W)衰减百分比(%)36207467.38361995710.9392013110.12391937813.489421953912.76421748421.945451663125.75451472134.279-30°百叶-45°百叶温度(℃)制冷量(W)衰减百分比(%)温度(℃)制冷量(W)衰减百分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