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捏脊疗法_第1页
中医的捏脊疗法_第2页
中医的捏脊疗法_第3页
中医的捏脊疗法_第4页
中医的捏脊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的“捏脊”疗法

捏法作用于背部称为捏脊或捏积。捏脊不仅可用于儿童,而且也可用于成人。捏脊能很

好地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捏脊能调理胃肠蠕动,促

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并对失眠有一定效果。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

至颈部大椎穴。•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在捏最后遍时,常常捏三下,向

上提一次,称为“捏三提一捏法分三指提法和二指捏法,具体操作如下:1.三指捏法:两

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肌肤,两

手边捏边交替前进。2.二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槎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

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捏脊的动作要领如下:1.

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2.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捏脊应注意以下几点:1.捏拿肌肤松紧要

适宜。2.应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3.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睡前揉揉身体四个部位

中医养生家指出:背、脊、腋、腹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特区。加强这些部位的保健,可以

促进血脉流畅,调节气息,滋养全身器官,是强健体魄、祛病延年的有效保健手段。特别是

夫妻间睡前保健,操作更简单,效果明显,轻轻松松达到健身的目的。

推背:•方俯卧于床上,不枕枕头,头侧向一方,上肢放松。另一方立于床边,面向俯

者头部,双腿拉开小弓字步,双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俯者背上部(注意手掌与背部贴紧),

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作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向前推出,使背部皮肤肌肉在瞬间随手

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推至腰部。推10次左右,再令俯者将头倒向另一方,仍按上法推

10次左右。然后,操作方右手握拳,用腕力捶背,力量适中,自上而下捶打数遍,即可停

止。现代医学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战斗力很强”的免疫细胞,通过推背,可以激

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之目的。

捏脊:一方俯于床上,暴露整个背部。另一方沿脊椎两旁二指处,用双手食指和拇指从

尾撕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然后将皮肤慢慢地向前捏拿,••直推到颈下最高的脊椎部位,

算作1遍,由下而上连续捏拿4—6遍,算作1次。第2或第3遍时,每捏3下须将皮肤斜

向上方提起,如提法得当,可在第二至五腰椎处听到轻微的响声。最后,再用双手拇指在腰

部两侧的肾俞穴上(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旁开4.5厘米)揉按一会儿,每晚1次。长期坚

持,可健脾养胃,使人胃口好转,面色红润,并可防治营养不良症的发生发展。

触腋:腋窝部蕴藏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结,如他人用手触摸,被触者就会大笑,

被专家称为“腋窝运动”,夫妻间行此运动,则更加简便可行。一方可趁另方不注意时,轻

触腋窝,使其发笑,或经常轻抚、轻挠腋窝部,保持笑口常开。其强身奥秘,至少有两点:

一是刺激此处的神经、血管、淋巴结,可以加速神经体液循环,从而带动全身其他器官获得

更多的氧气和养分。二是触腋致笑。笑能带动身体所有器官都得到运动,有益于健康的激素、

酶类和乙酰胆碱的分泌,提高肌体的抵抗力,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对脑、心、肿最为有

益。

摩腹:此方可两人操作,亦可自我保健。睡前平卧于床,搓热双手,手在脐腹周围,按

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数十圈,注意力量适中。尔后以肚脐为中心,再按逆时针方向摩腹数十

圈即可。现代医学证实,坚持摩腹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改善胃肠功能,有利于肠

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利于胃的纳谷和消化。而且,摩腹可以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肌体代谢,

能够防止和减少腹部脂肪的形成、堆积,是减肥的一剂良方。

舒缓肌肤6步按摩法

压力导致的肌肤问题不是以单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让我们对它了解更多,沉着应对这

些相伴而生的困扰。

第一步:减缓压力:用拇指指尖轻轻按压眉头上方,持续3秒钟后释放,而后对眉毛至

发际线间区域反复进行自下而上的按摩动作。

第二步:消除紧张:用食指轻轻按压太阳穴,持续3秒钟后释放。

第三步:完全放松:用食指轻轻按压内眼角区域,持续3秒钟后释放。

第四步:促进微循环:从下颌两边开始,用食指和中指,以画圆圈的动作,轻轻按摩整

个面颊,直至太阳穴处,以促进面部的血液运行,增强肌肤的弹性,可按摩60秒钟左右。

第五步:增强肌肤弹性:将手指并拢,用手掌轻轻拍打面部,从上而下,从下而上,使

皮肤受到轻微的震动,可拍打数卜次。此法可保持皮肤的红润光泽,增加其弹性。

第六步:增强舒适感:掌心轻轻按压脸颊,逐步向外按揉至耳部。耳垂后的凹陷处被称

为“耳下腺”,这里最容易堆积老旧废物,用中指按压,然后捋着脖子的筋向下按摩。

健肾强身简易按摩法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亏或肾气过早衰退的人,可呈现内分

泌功能率乱,免疫功能低下,并可影向其它脏腑器官的生理机能,导致早衰。

要想肾精充盛、肾气健旺,保健按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里介绍几种健肾强身简易

按摩法。

•揉丹田

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

指在该处旋转按摩五十至六十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

•按肾俞

肾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五十至六

十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肾虚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摩涌泉

涌泉穴位于足心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之首穴。方法是用右手中间三指按摩左足心,

用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左右交替进行,各按摩六十至八卜次至足心发热为止,能强筋健步,

引虚火下行,对心悸失眠、双足疲软无力等有防治作用。以上三法,依次而行,早晚各一次,

常年不断,必然见效。

肩周炎自我锻炼

肩周炎病因病机:

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邪、外伤筋骨。肩周炎往往在肱二头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

冈上肌肌腱炎等软组织劳损性、炎性病变或外伤、受寒的基础上发病。上述诸因素所造成的

韧带、肌腱、关节囊的充血水肿、渗出、增厚等炎性改变,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久之则发

生粘连、钙化。同时患肩的保护性的活动限制或长期固定,促进了粘连的形成,最终导致肩

关节活动功能丧失。

肩周炎临床表现:

1.疼痛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

患侧侧卧。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2.功能活动受限。

肩周炎重在自我锻炼,如果配合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锻炼

方法:图1:弯腰晃肩法

弯腰伸臂,做肩关节环转运动,动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图2:爬墙运动

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

反复数次。

图3:体后拉手

双手向后,由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渐渐向上拉动,反复进行。

图4:外旋锻炼

背靠墙而立,握拳屈肘,手臂外旋,尽量使拳背碰到墙壁,反复数次。

图5、6:双肩内收外展运动

双手在颈后部交叉,肩关节尽量内收及外展,反复数次。

图7、8甩手锻炼

患者站立位,做肩关节前屈、后伸及内收、外展运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反复进行。

图9:扶持牵拉:

用双手扶持身后的固定物体,作挺胸挺腹,牵拉患肢向后。

图10:扶持牵拉

患者双手扶持固定物体(如床沿、桌边)做下蹲,用体重牵拉患肢向上举直。

久坐伤腰按摩有方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习惯久坐的人群中,患腰痛的发病率较高。有些老年人认为自己辛

劳了一辈子,现在该“坐享清福,,了,坐着看报、打牌、看电视、写文章一坐就是•整天,

久而久之就出现腰酸背痛。在办公室长年工作的人员中,腰痛的发病率亦较高。脊柱外科学

专家告诫人们:不宜“坐享清福”,久坐伤腰!长期坐位工作,尤其埋头弯腰,使腰背肌长期

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出现痉挛、缺血、水肿、粘连,腰背肌无力,甚至疼痛。有人测量了一

位35岁妇女的腰3—4椎间盘在各种体位下的压力承担:躺下时为3.5千克/平方厘米;站立

时为9.6千克/平方厘米;坐位时竟高达15.3千克/平方厘米。可见坐位时腰椎间盘所受的压

力之大!

但可以告慰的是,如果我们平时注意自我保健,是可以防治腰痛的。首先要保持良好的

坐姿。“正襟危坐”是古人提倡的保健坐姿,可使腰舐部韧带、肌肉等不受到过度的牵拉,使

腰椎乃至整个脊柱保持正直。坐椅子工作时;应将椅子拉向桌缘,在“正襟危坐”的基础上,

尽量将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这样可以降低腰椎间盘的内压,腰背、腰能部的肌肉不至于太

疲劳,可防腰痛。坐位工作一小时左右应站起来舒展一下身子,踢踢脚,伸伸懒腰,让腰部

后伸几下,散散步,活动一下身子。腰部要注意保暖。即使在三伏天,在空调室中气温不宜

调得过低,尤其不宜让冷气直吹腰部。

如果能经常作腰部的自我按摩,不仅能防治腰痛,而且还能补肾强身。现介绍如下:

揉腰眼腰眼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间旁开3.5〜4寸之凹陷。两手握拳,用拇指掌指关节

紧按腰眼,作旋转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胀为宜。

擦腰两手掌根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动,动作要快速有力,发热为止。

点揉腰背部棘突双手后背,以中指指腹着力,点按在脊柱的棘突(俗称“算盘珠”)上,

其余手指着力于中指上下,以辅助点揉发力。双手要尽量后背、上够,凡是手能够及的棘突

和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均应遂一点揉,直至阳关穴下(即第五腰椎棘突)。在点揉时,动

作要协调、有节律,用力要均匀,有透力,两手可交替点揉,反复30次左右。

捏拿腰部肌肉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捏拿脊柱两侧的能棘肌。从上向下分别捏拿、提放

腰部肌肉,直至舐部。如此自上而下捏拿4次。

抖动腰部肌肉两手掌根部按压腰部,快速上下抖动15〜20次。

扣击腰舐部双手握空心拳,反手背后,以双手拳背着力,有节奏地、交替呈弹性叩击懈

部。手法要平稳,力量由轻到重,有振动感,有透力。可先从舐部向上叩击至手法不能及为

止(腰部)。再向下叩击至舐部,从上至下,如此往返七八次。

调息按摩治便秘

许多老人都有便秘的毛病。除了从饮食上调理,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外,坚持进行

腹部按摩可调理肠胃,促进便意。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促使意的按摩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

己的情况选一两种,长期坚持。

揉腹法:此法具有增进腹肌运动和肠蠕动的功能,可增强便意,有利于排便。揉腹法单

晚各一次,分站立和躺卧两种方式进行。

①站立法:起床后排空小便,喝凉开水400毫升。两脚与肩同宽站立,身体放松,左手

掌放在右手背上,两手重叠从右下腹开始,沿着大肠的走向按顺时针方向按摩36次。注意:

用力不可过大,不要在过分饥饿或饱餐后进行。

②躺卧法:仰卧床上,全身放松,两手叠放于肚脐,先按顺时针方向揉腹100次,再按

逆时针方向揉腹100次。

腹式呼吸法:此法好处在于,不分姿势、地点,行、立、坐、卧,随时可练习。主要通

过腹部的一起一伏,可以达到直接按摩内脏的作用,促进胃肠的血液循环,增强胃肠的蠕动。

方法:全身用力吸气,然后屏住气息4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着用8秒钟缓缓将气吐

出。吐气宜长而慢且不要中断。每II两次,每次1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会感觉腹部发热,

肠鸣音增强,呼吸深而平顺,食欲增强,大便通畅。

提肛运动:平卧或坐位时进行收缩肛门运动。此法可增强腹部及肛周肌肉的收缩力度,

加强直肠运动,从而增加便意。此方法既可与上述运动配合进行,亦可单独进行。

体操法:体操以腹部运动为主,分以下三节,每天进行2〜3次。

①屈腿运动:仰卧位,两腿同时屈膝提起,使大腿贴腹,然后还原,重复15次。

②举腿运动:仰卧位,两腿同时举起,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5次。

③“蹬车”运动:仰卧位,双腿模仿蹬自行车运动,动作要快而灵活,屈伸范围尽量大,

时间为20〜30秒。

搓脚法:以手用力搓脚掌部约10〜15分钟,每天搓一只脚,第2天换另一只脚搓,对

习惯性便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按摩卜术养颜补脑强身

按摩十术是我国古代养生保健方法之一。是通过对身体各处的轻柔按摩,来达到行气活

血、祛病强身的目的。

一术运元。右手按囱门,左手按枕骨,各做旋转按摩36次。然后两手搓热,环摩两眼

角36次。

二术补脑。两手掌放在脑门(前额)处,做旋转环摩55次。

三术拭目。用手指指腹按摩两眼眶四周各36次。再用手指在眼球上轻轻按压36次。按

摩至微有泪出为度。久久行之,则古稀之年眼仍不花,可以在灯下看书。

四术驻颜。两手掌心在额骨处环摩36次。再从前额向下轻推至下巴处36次。

五术明堂。从胸骨剑突下胃腕部到脐上为明堂。两手掌一上一下,旋转按揉心胃部36

次。再两手于胸前交叉,按摩两乳36次,然后用手按揉后背脊柱两侧由上至下36次。最后,

两手回到明堂处,再按揉36次。

六术扶膂(脊柱)。两手掌先在两后腰处环摩55次。然后空拳叩打腰臀部。将两手在胸

前交叉,点按双侧肩井穴(两手从胸前交叉搭肩,中指尖下处),再点按大椎(颈后第七颈

椎棘突下)以及由上至下的督脉经穴,如身柱(第三胸椎棘突下)、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

等,一直做到尾骨尖下的长强穴(在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每个椎体下都要点按,

要默默记数。

七术舒臂。将两臂向前伸直,做旋转手臂36次。然后两手交叉,互抱肩部,按揉肩部

36次,最后两手互抱肘部,做按揉活动36次。

八术息踵。两手掌分别按揉膝部36次。再互搓捉心、胭窝、内外踝等处各55次。最后

轻搓会阴部36次。

九术启。两手掌轻压外耳道36次。再以手掩耳,手指敲枕部,做鸣天鼓36次,同时上

下齿相叩36次。

十术嗽泉。两手在脸上轻按上下牙龈,按摩齿根36次。再用舌尖顺、逆时针方向在口

内旋转搅动各36次。最后做叩齿36次,待津液满口时缓缓咽下,用意念导入丹田。

腰背部家庭保健按摩法

找高矮适中的硬床(硬板床最好,床垫较硬的床亦可),取俯卧位(面部朝下趴在床上)。

操作者洗干净手后立于患者右侧,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捏拿肩井

以大拇指顶住肩井穴(位于肩背处,肩外侧端与齐柱连水平线的中点),其他四指轻扶

于肩前,与大拇指相对用力,提拿起整个肩部肌肉,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注意整个手掌始

终与肩部接触,用力适中,将整个肌肉尽数提起。此动作可以放松颈肩部肌肉,对缓解疲劳

有很好的效果。用轻柔的力量做还可以治疗失眠的症状。

按揉腰背

用手掌掌根或拳面放在患者后背脊柱两侧肌肉上(先从左侧肌肉做起,再做右侧肌肉),

做轻快的、柔和的回旋运动,注意手要按住肌肉施加一定压力,不要在皮肤上摩擦。在一固

定点按揉数十秒后将手向下移一手掌宽,再重复此操作,直至按揉到臀部以上。

提捏夹脊

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指相对,将脊柱旁边的一条形肌肉用力提起,边移边提,边提

边拿。先自上而下(从颈部以下做到臀部以上),再自下而上(从臀部以上做到颈部以下)

操作。上下反复操作两遍。操作中注意对称提捏,不宜用力抓拧。

点按背俞

将双手拇指指端放在大椎穴左右各旁开一横指的地方,用一定的力量点按并持续数秒

钟,下移一厘米左右的距离再点按,如此操作直至臀部以上。如遇到疼痛敏感的部位可以适

当加长按压时间,疼痛点提示可能身体有某些不适,通过点按可以部分缓解这些不适。

摩擦大椎

用手掌放在大椎穴上(患者低头时颈椎与胸椎之间最突起的脊椎下方的凹陷)反复摩擦

(可左右手交替进行)20—30次。此操作可以消除颈肩部肌肉疲劳,疏风散寒,预防感冒。

推按脊背

将双手掌根放在脊柱两旁,掌根朝内,指尖朝外,同时用力向外推按。从颈肩部开始,

推至肩关节再回到脊柱两侧,在刚才出发点向下-•点的位置开始重复上述操作。从背部一直

操作到腰部。

按摩美目自有神

旋眼法(《中华长寿大典》):

第一步:身体端正坐直,闭上双眼。然后将双手掌心对掌心摩擦,由慢而快,待产生热

量后轻轻地按在双眼上不要动,这时将眼球先上后下移动3次,先左后右移动3次;然后单

向左连续移动3次,单向右连续移动3次。

第二步:左右手四指交叉,拇指轻按眼睛,然后从眼角开始,轻轻用力向太阳穴做摩擦

运动,连续摩擦3次即可。每天做3次。此法可明日提神,坚持日久可保健眼睛,消除疲劳。

眼部美容按摩法(《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第一步:运转眼球。端坐凝视,双眼先顺时针旋转10次,然后再向前凝视片刻,逆时

针方向旋转10次,向前凝视片刻,最后双目轻闭,两手示、中指轻轻抚摩同侧眼皮约1至

2分钟。

第二步:按揉穴位。两手拇指揉睛明穴约30次;两手示指指端按揉同侧攒竹穴3次;

两手示指指腹着力按压太阳穴上,有酸胀感后再按揉30次;两手示指指端着力按压四白穴,

有酸胀感时再按揉30次。

第三步:分刮眼区。两手握拳,用示指近侧指间关节的挠侧缘紧压眼眶,作自内向外的

刮动,分刮上下眼眶各15次,以出现酸胀感为宜。

第四步:分抹眼险。微闭双眼,两手指并拢,用中指和无名指腹贴附在睛明穴,向外分

抹至瞳子廖穴,重复30至50次。此按摩法清脑明II,增加视力,消除皱纹,健美双眼。

秋季脚部按摩“宝典”

宝典一:秋燥便秘、干咳

便秘主要与大肠蠕动不够有关,按摩时,主要刺激脚上的大肠反射区,它在左、右脚心

靠脚跟处,分别呈门框和直角形分布,按摩脚内踝往上约四指处的肛门区,也有同样功效。

需要提醒的是,便秘是实症,实则泻之,所以按摩越用力越好。

关键点:大肠,肛门

治疗咳嗽,首要是刺激肺、支气管反射区,上身淋巴腺有消炎作用,肾上腺分泌的糖皮

质激素,可止咳、消炎、抗过敏,秋天燥肾起调节作用,这些都是按摩时的重点反射区域。

关键点:肺、支气管、上身淋巴腺、肾上腺、肾

宝典二:失眠、神经衰弱

两脚后跟都有一失眠点。而心主神门,心又与小肠相表里,腹腔神经也能影响神经紧张,

所以心、小肠、腹腔反射区也要刺激。

关键点:骨盆腔、心、小肠、腹腔

宝典三:疲乏、腰酸背痛

肾输尿管膀胱,促使乳酸排泄,而乳酸正是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颈椎、腰椎、胸椎的

异常,直接导致人的腰酸背痛。甲状旁腺能调节钙代谢,促使肌肉神经兴奋。

关键点:肾输尿管、颈椎、腰椎、胸椎、甲状旁腺

宝典四:秋季感冒

秋季感冒主要是肺、鼻、咽喉等呼吸器官受损所致。

关键点:肺、支气管、鼻、咽喉、气管

备忘秘诀

■按摩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凉了再添热水,坚持半小时,如果其中能加上针对某种疾病

的中药,效果会更好。失眠患者,泡脚能促使血液下行,帮助入睡,建议泡得越久越好。

■按摩的分量因人、因病而异,而且难免有痛。如果觉得太痛,可适当放轻,但在刺激

致病的关键点时,痛感必不可少。

■按摩后应多喝水,帮助代谢产物排泄。

■禁忌时间:饭后一小时内不要按摩。

■不适人群: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律衰竭病人禁用脚按摩。此外,孕妇要慎用,老人

按摩时刺激要轻。

“四法”康复腰突症

一是悬垂法。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悬垂锻炼实际上是

继续进行的牵引治疗,它不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松,而且还增强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二是弯腰、转腰锻炼法。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左右转腰等锻炼,每日早、

晚各做1次。按中等速度、稍用力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循序渐进。

三是按摩法。以按摩肾俞穴(两侧腰眼)为主,每日仍是2次。按摩到有酸痛并有向下

肢扩散的感觉为度。中医认为,肾俞穴属肾经,常按摩它既能壮肾又能祛腰痛等病。

四是保养法。主要是把医生治疗与日常保养有机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注意

做到“十不”,即:不久坐、不久站、不负重、不弯腰(急性期)、不抱小孩、不穿高跟鞋、

不低头、不坐矮板凳、不劳累、不着凉(腰部)。两护,即:护腰(冬季用纸样薄的塑料泡

沫料等围腰,保暖并吸潮湿),护背(穿毛背心和棉背心等)。

悬垂法和运腰法,通过对腰椎牵拉与运动,有活动腰椎关节和改善症状的作用。但应注

意几个问题:1.悬垂时应注意放松腰部及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达到牵引腰椎的目的。

2.悬垂的上下动作一定要轻,避免因跳上跳下的动作过重而损伤腰椎,加重病情。3.运腰法

在进行弯腰或转腰时动作要缓慢而轻柔,避免剧烈的大幅度活动造成新的损伤。4.悬垂法与

运腰法的锻炼都要循序渐进,运动量逐渐增加,并持之以恒。

中医认为,按摩法有益无害,手法简便易行,可长期坚持。保养法中的“十不”、“两护”

除“不低头”欠妥外,其他提法都是合理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均可参照实施。

鲜为人知的按摩进补

用药物和食物进补,已为大众所晓,而按摩进补,知道的人却不多。所谓按摩进补,就

是用手法刺激有关的经络穴位,从而达到扶正固本,祛病延年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L两手中指指腹着力,分别摩擦鼻的两侧,从鼻翼至鼻根,来回摩擦,直到鼻翼两侧

发热。

2.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整个耳廓,用力搓擦,搓至发热。

3.用舌尖反复卷摩牙龈内外,直至满口生津,并将津液咽下。

4.手掌微屈,手指自然并拢,轻轻拍击胸部,双手交替进行。

5.用单手或双手重叠放在腹部,再按摩脐部、小腹部,最后反复按摩整个腹部。

6.双手掌小鱼际分别放在腰部两侧,然后上下摩擦,擦至局部发热为止。

7.用拇指着力,按揉两侧足三里穴(外膝下三寸,胫骨外开一横指处)各100次,以有

酸胀感为佳。

8.用手掌小鱼际着力,摩擦脚掌心,两脚交替进行,以发热为度。

学习做自己的推拿师

都市人工作紧张压力大,失眠、腰痛、颈椎病等疾患日益增多,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如

何祛解?不妨从熟悉自己的穴位开始-

推拿也称按摩,属中医外治法,其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具有健脑明目、宽胸理气、平

肝益心、健脾和气、补肾壮腰、顺肠通便、调经暖宫、行气活血、舒筋养肌、滑利关节及散

瘀消肿等作

用。但推拿也有非适应症,故须选择性治疗。

自我推拿,系指本人通过自己的双手,运用推、拿、摩、按、揉、捶等简单手法在自身

体表经穴与特定部位进行推拿,以达到保健、养生及治疗疾病的目的。自我推拿可以缓解一

些病症,但如果是病症较严重者,还需就医诊治。

自我推拿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准确地选择好经穴与部位,认真操作,循序渐进,持

之以恒地进行,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自我推拿忖,要求思想集中,心平气和,意念随手而行,达到“意”、"气"、"行’'相结

合。以下主要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推拿简易方法。

视疲劳

视疲劳大多由于不适当地使用视力,如长时间地近距离视物,或在光线黯淡的情况下看

书,造成视力过度疲劳,眼内睫状肌痉挛及充血。推拿相应部位,能解除眼肌疲劳。

具体方法:(1)熨眼,用双手掌相互摩擦至热后,再置于眼部,重复10至20次。(2)按

揉攒竹、睛明、四白穴各1分钟。(3)刮眼眶,拇指按于两侧太阳穴匕其余四指屈成弓状,

以食指第二指节内侧面自内而外,先上后下轮刮眼眶,酸胀为宜。

头痛

头痛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发生的原因较复杂。推拿对偏头痛、神经性头痛、

高血压头痛等有较好的效果。

具体方法:(1)分推前额,以食、中、无名指指面,自眉间向前额两侧抹,30次左右。

(2)按揉印堂、太阳、百会、风池、合谷穴各1分钟。(3)双手十指微曲,以十指端自前发际向

脑后梳理30遍。(4)双手十指展开,叩打头部20次,用力适中。

失眠

1、用中指指端轻轻按揉两眉头连线中点处的印堂穴,约2分钟无法入睡,具有镇静安

神的作用。

2、用食、中指两指指端轻轻按揉两眉头凹陷处的攒竹穴,约1分钟,具有清肝明目的

作用。

3、用双手中指指端轻轻按揉眉稍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的太阳穴,约1分

钟,具有醒脑安静的作用。

4、用双手中指指端轻轻按揉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中点处的安眠穴,约2

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5、用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在两眉头处,然后在眉之上方同时作左右来回抹动,约半分

钟,具有安静催眠的作用。

6、用双手食、中、无名、小指指端分别放在两侧耳尖直上两横指处的率谷穴,前后来

回推动,约半分钟,具有除烦镇静的作用。

7、用拇指端罗纹面轻轻按揉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的内关穴,约1分钟,双手交替,具

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8、用拇指指端轻轻按揉小指侧腕部横纹头凹陷处的神门穴,约1分钟,双手交替,具

有助睡安眠的作用。

采用此法治疗失眠,有几点注意事项:

1、本法每天操作一次,在临睡前进行;

2、在头面部按摩时,手的力量不能太重,因为过强的刺激于助眠无益;

3、让病人多参加体育活动,避免情绪紧张,解除焦虑;

4、临睡前不宜喝浓茶和咖啡。

六法按摩“按走”失眠

抹额两手指曲成弓状,第二指节的内侧紧贴着印堂,从眉间开始向前额两侧抹压,约做

40次左右。

搓手浴面先将两手搓热,如手掌过于粗糙可涂抹适量护肤霜。随后掌心紧贴前额,用力

向下摩擦直到下颌,连续做10次左右。

按揉脑后以两手拇指罗纹面,紧按风池部位,用力旋转按揉几下,随后按揉脑后,约

30次左右,有酸胀感为宜。

按摩耳廓人体躯干和内脏在耳廓均有一定反应部位,按摩耳廓有助于调节全身功能,促

进血液循环,有利健康。

拍打足三里穴该穴位在膝盖骨外侧10厘米处,轻轻拍打至有酸麻胀感即可。

泡足踏石取一些小鹅卵石铺在水盆底,倒入温水,泡足踏石20分钟。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养生篇

“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

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

满,太阳黄经为60度。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

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他们的各种活动

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

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人们把这些现象叫做物候。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物候学的国家,《诗经》记载:“四月秀罗、五月鸣蜩、八月剥枣、

十月获稻西汉初期的《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物候专著,按•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

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及重要的政事、农事活动,如农耕、养蚕、养马等。此后,《吕氏春

秋》、《礼记》中都记载了有关物候的内容,并逐渐发展成•年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我国

古代以五日为一后,三后为一节气。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

每一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意思是带来开花音

讯的风候)。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法。为了准确形容,人们在二卜四候每一候

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将其称之为这一候的花信风。

二十四番的花信风是:小寒三候梅山仙(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三候

瑞兰帆(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帆);立春三候春桃望(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

望春);雨水三候菜杏李(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三候桃棣微(一候桃花、

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三候海梨兰(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三候桐麦

柳(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三候丹糜栋(一候牡丹花、二候除糜花、三候

栋花)。从中我们可知在一年的花信风中,梅花最先见,栋花最后开。经过二十四番花信风

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

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在民间有许多反映物候的谚语,如:“桃

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贩在此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夏季,自然界的植

物开始茂盛、丰腴,春作物也正值生长的旺盛期。南方地区平均气温一般高于22度以上,

处处呈现的是夏日夏景。正可谓“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

欣向荣见丰收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

疾病。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就是在未病之前,做

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在未病先防的养生中仍然强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病理观。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息息

相关的,并提出人类必须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才能

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中医学还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的因素。邪气

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人体的正气不足则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但不否定

外界致病因素在特殊情况下的主导作用。因此,“治未病”应该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

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由于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按未病先防的养生观,我们重点讲讲“风疹”的防治。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古代医家对此病早已有所认识。

“风疹”的病因病机不外乎三点:一,湿郁肌肤,复感风热或风寒,与湿相博,郁于肌肤皮毛

媵理之间而发病;二,由于肠胃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媵理

之间而来;三,与身体素质有关,吃鱼、虾、蟹等食物过敏导致脾胃不和,蕴湿生热,郁于

肌肤发为本病。风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病迅速,皮肤上会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皮

疹,或成块成片,或呈丘疹样,此起彼伏,疏密不一,并伴有皮肤异常瘙痒,随气候冷热而

减轻或加剧。当我们了解了发病的机理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加以预防和治疗。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三型:(一)风热证其疹色红赤,痒甚,遇热加重,脉见浮数,

此为感受风热之邪;(二)风湿证皮疹色白或微红,兼有身重,脉见浮缓,身受风湿之邪郁

于肌肤:(三)胃肠积热证疹色红赤,兼见皖腹疼痛,大便秘结或泄泻,脉多见数风疹色红

为热,腹痛便秘为腑气不通,胃肠积热之征。在治疗上应以疏风祛湿,清泻血热为原则。

饮食调养上对各种类似的皮肤病人,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

用的食物,如赤小豆、惹较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孽养、黑木耳、

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腻,

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

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

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类等。

下面列举食疗方三款:

芹菜拌豆腐:

[配料]芹菜150克,豆腐1块,食盐、味精、香油个少许。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后用凉开水冷却,控

净水待用。

将芹菜和豆腐搅拌,加入食盐、味精、香油拌搅匀即成。

[功效]平肝清热、利湿解毒。

[特点]清凉适口,夏令佳菜。

[冬瓜草鱼煲]:

[配料]冬瓜500克,草鱼250克,食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净切三角块,草鱼剖净,留尾洗净待用。先用油将草鱼(带尾)

煎至金黄色,取沙锅一个,其内放入清水适量,把鱼、冬瓜一同放入沙锅内,先武火烧开后,

改用文火炖至2小时左右,汤见白色,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风、利湿、除热。

青椒炒鸭块:

[配料]青椒150克,鸭脯肉200克,鸡蛋1个,黄酒、盐、干淀粉、鲜汤、味精、水

淀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鸭脯肉劈成2寸长、6分宽的薄片,用清水洗净后淋干;将鸡蛋取清和干淀粉、

盐搅匀与鸭片一起拌匀上浆;青椒去籽、去蒂洗净后切片。

锅烧热后加油烧至四成热,将鸭片下锅,用勺划散,炒至八成熟时,放入青椒,待鸭片

炒熟倒入漏勺淋油。

锅内留少许油,加入盐、酒、鲜汤、烧至滚开后,再将鸭片、青椒倒入,用水淀粉勾荧,

翻炒几下装盘即成。

[功效]温中健脾,利水消肿。

有条件的朋友,在这个季节还可以常饮如下饮品。

拿养冰糖藕羹:

[配料]季葬250克,藕1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季奔洗净去皮,藕洗净切小块。沙锅加水适量,将孽养、藕同入锅内文火煮炖

20分钟时,加入如冰糖再炖10分钟,起锅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养生篇

6月21日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

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

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

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

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

夏至II是我国最早的节II。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

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

槿荣。’"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着眼于一个“长”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

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

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对炎炎

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

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

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

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

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

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

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

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热,媵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

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

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

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

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

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

黄汗等多种疾病。

饮食调养,有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五行的观点),故《金匮要略》

有“夏不食心”的说法。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

的相互关系,味苫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

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

补心。《素问・臧气法时论》曰: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奥,急食咸以奥

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就是说藏气好软,故以咸柔软也。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

内,饮食不可过寒,如《颐身集》所说:“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

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其外热内寒,故冷食

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

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按中医学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

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从中不难看出心、肾之间的重要

关系。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

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夏季食谱:

荷叶茯苓粥:

[配料]荷叶1张(鲜、干均可),状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

前将白糖入锅。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亦有疗效)。

凉拌葛笋:

[配料]鲜葛笋350克,葱、香油、味精、盐、白糖各适量。

[做法]离笋洗净去皮,切成长条小块,盛入盘内加精盐搅拌,腌1小时,泽去水分,

加入味精、白糖拌匀。将葱切成葱花撒在葛笋上,锅烧热放入香油,待油热时浇在葱花上,

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利五脏,通经脉。

奶油冬瓜球:

[配料]冬瓜500克,炼乳20克,熟火腿10克,精盐、鲜汤、香油、水淀粉、味精各

适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净削成见圆小球,入沸水略煮后,倒入冷水使之冷却。将冬瓜球

排放在大碗内,加盐、味精、鲜汤上笼用武火蒸30分钟取出。把冬瓜球复入盆中,汤倒入

锅中加炼乳煮沸后,用水淀粉勾荧,冬瓜球入锅内,淋上香油搅拌均匀,最后撒上火腿末出

锅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除烦,补虚损,益脾胃。

兔肉健脾汤:

[配料]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党参15克,黄黄15克,大枣30克。

[做法]兔肉洗净与其它配料武火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继续煎煮2小时,汤、肉同食。

[功效]健脾益气。

此外,西红柿炒鸡蛋,也是夏季时令菜。

二十四节气秋季寒露养生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当初他们只是注意到在不同的气候中,同

一时间太阳位置的高低也不同,于是他们在地上立了一根竹竿,观察竹竿影子的长短变化,

取中午竹竿影子最短的那一天为夏至,取竹竿影子最长的那一

天为冬至,逐渐他们又发现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长短相等的时候,便又定为春分秋分,

由于二分二至相隔的时间太长,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又陆续制定了其它的节气,秦代时

已制定了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处暑、白露、霜降,到了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

已经全部确定并和我们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完全相同。

根据中医理论,24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养生重点,今天是寒露,是热与冷

交替的季节的开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又该有选择地摄取哪些食品来保养

自己呢?

秋季养生(寒露)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

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

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

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

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祖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

之阳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

就时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

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

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

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

忖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

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

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

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除此之外,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我在多年的临床诊疗中

发现,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

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为避免

血栓的形成,我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养生篇

每年的阳历9月7至9II为白露。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

一天凝重成露而名。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此时太阳

黄经为165度,由于天气已凉,空气中的水气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鸟类也开始做过冬准备。《礼记・月令》篇记载这个节气的景象“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

群鸟养羞。”是说这个节气正是鸿雁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

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同为白露节气,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其景致也有所不同,北方已是水汽凝结,而南方有些

地区仍是花香四溢,曾有“白露时分桂飘香''的说法。白露节气还有忌风雨的说法,如“白露

日东北风,十个铃子(棉桃)九个脓;白露日西北风,十个铃子九个空,”等等,在这条条

谚语中,不难看出农民朋友们对节气的重视。

白露节气已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

品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机体的损伤,影响了学习和工作,

在此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

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

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会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见的

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现

代医学研究表明,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在很多地区内,哮喘的发病率是与食

盐的销售量而成正比,这说明哮喘病人不宜吃得过咸。在食物的属性中,不同的饮食有其不

同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补泻”作用。不同的属性,其作用不同,适应的人群

也不同,因此,每个人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节饮食结构。

饮食作为保健措施首先是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而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

身就是一项重要的保健预防措施。合理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人体的五脏功能旺盛、

气血充实,如《内经》所言:“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即人体正气旺盛时,邪气就没有机会

侵袭肌体,自然也就会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体内缺少某些营养成

分,就会导致疾病。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缺少就会引起肝功能障碍;缺少某种维生素就

会引起夜盲症、脚气病、口腔炎、坏血病、软骨病等;若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缺少钙质会

引起佝偻病,缺少磷脂会引起神经衰弱,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缺铁会引起贫血,缺锌和钳

会引起身体发育不良等。只有通过食物的全面搭配,或有针对性地增加上述食物成分才能预

防和治疗这些疾病。中医前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用动物肝脏预防夜盲症,用海带预防甲

状腺肿,用谷皮、麦数预防脚气病,用水果和蔬菜预防坏血病的记我。

在秋季养生中特别是节气的变更时.,我们不但要体现饮食的全面调理和有针对性地加强

某些营养食物用来预防疾病,还应发挥某些食物的特异性作用,使之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预

防。如用葱白、生姜、豆蔻、香菜可预防治疗感冒;用甜菜汁、樱桃汁可预防麻疹;白萝卜、

鲜橄榄煎汁可预防白喉;荔枝可预防口腔炎、胃炎引起的口臭症;红萝卜煮粥可预防头晕等。

当我们国人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的时候,国际医学界也越来越重视食物对疾病的预防作用,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并证实了很多食物都能预防和协助治疗各种疾病。如发现苦瓜、芦笋、马

齿免等都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另外,饮食习惯和饮食方法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也II益引起科

学家们的关注。

《难经》记载:“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味,薰肤(滋养皮肤),充身,泽毛。”这是两

千年前古人对饮食营养作用的评述。可见饮食的滋养不但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当食物中

的营养素(中医称之为“水谷精微”)转化为人体的组织和能量时,更是满足生命运动的物质

保证。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安身之本必资于饮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强调了食物

属性是因人而异。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秋季的气候特点——干燥,也就是人们

常说的“秋燥我们讲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

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

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

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