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学习笔记-宋代部分-北宋
王禹偶
字元之,济洲巨野人,晚年任黄州刺史,世称"王黄州"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反对五代以来"艳冶"的文风,要求"复古",内容充实,风格简练
《小畜集》《小畜外集》
《村行》泛读
一、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以村行为线索,描绘了秋日山水田野的自然风光和
作者的游兴,其中又暗寓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因遭贬而产生的失意
之感
二、内容分析【全诗八句,紧扣"村行”之题】
前两句:叙事,"山径、菊初黄”点明地点与时间,呼应题目"村"字;
"信马"写人的兴致,又落实到题目"行"字
中间四句:写景,是村行的所见所闻,突出山村秋天优美的景色
最后两句:转出思乡之念,作者不思京城而思家乡,显然有政治失意的
意味
三、艺术特色
1、以乐景反衬哀伤情,哀乐相生,情感浓郁
前六句是乐景,写秋天山野的优美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野兴,末两句是
抒发哀情,转入乡思
2、中间两联写景有声有色,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远景,写山野,重在绘声,
一闹一静,以闹衬静,突出山野寂静
"棠梨叶落胭脂色,养麦花开白雪香":是近景,写田园,重在绘色,
红白相映,色香兼具,突出田园秀美
四、历年真题
[202008]简述王禹倩《村行》中间两联的艺术特色
《待漏院记》泛读
一、主题思想
本文是作者由待漏院引发对宰相职责的思考,表现对现实政治的忧虑以
及希望实现清明吏治的政治主张
二、内容分析
第一段:点出朝廷设置待漏院的目的在于"勤政"
第二段:通过对比方法,刻画贤、奸两类宰相的形象
第三段:说明写作此文的本意是劝诫执政大臣
三、艺术特色
1、文章构思缜密,脉络井然,全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具有很强的
逻辑性
勤--立说,引出待漏院
思--奸贤,描写贤、奸两类宰相的不同表现
慎一作结,点明文章主旨
2、主要采用正反对比的手法
第二段刻画两类宰相形象,采用几乎相同的行文句式,一贤一奸,对比
强烈,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也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的爰憎之情
3、语言明白流畅,自由灵活
描写贤奸两类宰相的两段,结构对称,语句齐整
文章以四言为主,采用大量以"之"字收尾的句式,匀称明快,朗朗上
口,读来具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四、历年真题
[201804]为什么说《待漏院记》一文有很强的逻辑性?
柳永
字耆卿,原名三变,也称柳七
词多写男女之情,也有不少都市风光和羁旅行役之苦
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大量创作慢词
《乐章集》
《雨霖铃》精读
一、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作者以凄清的秋天为背景,描写了一场难分
难舍却又迫不得已的离别,既有离别的痛苦,又有仕途失意、江湖漂泊
的感伤,两种感情交织,反复渲染
二、内容分析【围绕"伤离别”构思,层次清晰,分为三层】
上片五句,写别前留恋
中间四句,写别时伤感
下片八句,写别后想象
三、艺术特色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既有眼前实景,又有想象的虚景,虚实相间,
层层推进
2、虚实相间,情景自然融合,有张有驰,伸缩自如,虚景的描写充满
"伤离别"的凄婉情致,情景关系处理十分融洽
3、以铺叙为主,白描见长,环境勾勒、景物描绘,人物的情态、动作、
心理,十分生动传神
4、采用点染、转折,渲染离愁,抒发感情,将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
致
四、历年真题
[201910]简述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渲染离情、抒发情感的
方式
[201804]论述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情景关系的处理
《玉蝴蝶》泛读
一、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通过描写萧疏凄凉的秋景,抒发对远方故人的怀念,
感情低婉而深挚,是《乐章集》中格调较高的名篇
二、内容分析
上片写景为主,渲染秋的萧瑟与人的凄婉,有实有虚,"烟水茫茫”兼
具虚实之妙
下片以忆旧与择情为主,情中有景,"空识归航"是虚景,"立尽斜阳”
是实景,结句的实景呼应起首,十分巧妙
三、艺术特色
1、“维处"二字为全篇的结构关键,关联景与情、今与昔、离与合,
浑然一体
2、词以景起,以景结,虚实相间,情景交融,具有十分强烈地艺术感
染力
范仲淹
字希文,谥文正
诗词文并工,俱有名篇传世,曾推行新政因保守派反对未能实行
《范文正公集》
《苏幕遮》泛读
一、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描写乡思旅愁的词,词中的乡思与柔情,表现出这位将军词人
的真情真性
二、艺术特色
1、上片以写景为主,写景有特色
色彩:"碧云、黄叶、翠烟、斜阳",形成斑悯的画面,具有较强的视
觉冲击力
构图:"碧云天、黄叶地"由上到下;"山水寒烟、芳草斜阳”由近而
远;纵横交错境界开阔
2、下片以抒情为主,思乡怀人之情,深切感人
"黯乡魂"化用江淹《别赋》句意,点出离别词旨
"除非"说明思乡怀人的深切
"楼高"点明上片之景为楼上所见,浊酒化泪,"举杯消愁愁更愁"之
意
张先
字子野,早年由小令入手,与晏殊、欧阳修并称,后多作慢词,与柳永
齐名
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张子野集》
《天仙子》
一、主题思想
上片由伤春写到伤别;下片由伤别回到伤春,全词围绕春愁别恨展开,
抒发人逢暮年,感伤岁月流逝、人生无定的无奈
二、艺术特色
1、内容上:围绕春愁别恨展开,上片由伤春写到伤别;下片由伤别回
至W为春
2、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叙事写景,突出愁字,写人的听歌、醉酒、
临镜等一系列行动举止,渲染伤春伤别引发的愁闷心绪
3、手法上:动静结合,下片晚春月夜的景象烘托诗人的愁苦与寂寞,
结句用落红满径的想象,呼应伤春的主旨
4、语言上:擅长炼字,善用"影"字,"云破月来花弄影"
晏殊
字同叔,世称晏元献,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词多写诗酒生活和闲情逸致,颇受南唐冯延巳影响,风格清新婉转,雍
容和雅
《珠玉词》
《蝶恋花》精读
一、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深秋怀人之作,作者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绘和对主人公形象的
刻画,表达了离别相思的凄苦以及对所爱之人的深深思念
二、艺术特色
1、运用多种手法表达相思之苦
拟人:移情于物,"菊、兰、明月",都带有人的感情
对比反衬:“燕双飞"对比"人独上";"明月不谙"两句,反衬"离
恨苦"
暗示:"明月不谙"两句/音示相思无眠
2、意境辽阔,感情悲壮,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形象
3、"昨夜西风凋碧树"被王国维喻为做学问的第一种境界
三、历年真题
[201404]简述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如何采用多种手
法表达相思之苦
梅尧臣
字圣俞,与苏舜钦并称“苏梅",世称宛陵先生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倡导者之一
强调诗骚体统,反对浮艳空洞的诗风,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追求
深远闲淡的诗风
《宛陵先生集》
《汝坟贫女》泛读
一、主题思想
借用《诗经》旧题,描写了一个比原诗更为悲惨的故事,诗中贫女一家
的不幸遭遇,是当时千万贫苦人民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采用写实的手
法,揭露官吏胡作非为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强烈的现实主
义精神
二、内容分析【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四句,引出贫女边走边哭的人物形象,为全诗笼罩上悲
剧气氛
第二部分:后面八句,贫女自叙,郡吏施暴,父女生离死别的惨状
第三部分:接下六句,转述老人僵死壤河上的悲惨情景
第四部分:最后四句,写贫女家破人亡后悲痛欲绝
三、艺术特色
1、叙事诗
以女子口气自述,语言质朴,表达直白,给人以真实性和亲切感,具有
强烈地艺术感染力
2、通过动作、言语、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虽"两句的心理刻画尤其细腻,表现出贫女欲
问又怕问的神情与举止,十分生动传神
欧阳修
宇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独立完成《新五代史》,与宋祁合著《新唐书》,《六一诗话》开创“诗
话”新体裁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反对浮华靡丽文风
词与晏殊并称"晏欧"
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
曾巩】
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
《戏答元珍》泛读
一、主题思想
诗歌创作于欧阳修遭贬之后的夷陵令任上,表现其政治上受到打击后的
迷茫惆怅,以及贬居荒凉山城的寂寞与乡思,但并没有就此消沉,豁达
大度,乐观向上,对前程依然抱有信心
二、内容分析【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写景,暗含有被贬荒野。寂寞失意的情绪
颔联写景,既有"残雪压枝”的寒意,更有"犹有橘"的暖意与"笋欲
抽芽”的生机
颈联抒情,客子思乡
尾联抒情,自我宽慰
三、艺术特色
1、全诗跌宕起伏,感情复杂多变,总体积极向上
首联低沉,颔联转为乐观,颈联有乡思的伤感,尾联的宽解之语又有峰
回路转后的豁达
《踏莎行•候馆残梅》精读
一、主题思想
主要表现了行者与思妇的离恨别愁
二、内容分析【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上片集中写行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突出其渐行渐浓、无以摆脱的
离愁
下片专写思妇,描画其危楼远眺、愁肠寸断的形象,并以“行人更在春
山外"的想象,突出其离愁之深,相思之苦
三、艺术特色
,暗用典故,富于联想
上片前三句描画行者所见的春天景色,是写实,三组景色暗含典故,引
人联想,与离别相关
写梅,联想到陆凯从江南寄梅给长安友人范晔的故事
写草薰风暖,与江淹《别赋》句子相关
写柳,与古人折柳赠别习俗有联系
2、描写春天明媚的景色,抒发的却是离愁别恨,属于以乐景写哀情的
手法
起首三句描画江南春天优美而融和的景象,"摇征辔"三字一转,抒发
离愁,乐景衬哀情,更显其愁之深
"离愁渐无字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两句,化实为虚,设喻巧妙,
扣住春天景象,将离愁的渐远渐无穷与春水的迢迢不断相联系,有很强
的艺术感染力
3、结句采用翻进一层的写法,句子递进层深,进一步突现思妇的离愁
之深
四、历年真题
[201704]欧阳修《踏莎行》(侯馆梅残)在典故的使用上有何特点?
试举例说明
[201510]简析欧阳修《踏莎行》(侯馆梅残)一词暗用典故的具体
含义
《梅圣俞诗集序》泛读
一、主题思想
本文是欧阳修为梅尧臣诗集所作的序,作为一篇序文,作者除了表达诗
学观点,介绍诗集的整理与成书的过程外,还满怀深情回忆了梅尧臣的
生前遭遇,褒扬其为人与为文,并对其不受重用,诗工而人穷的结局表
示同情
二、内容分析
第一段:提出“穷而后工”的诗学观
第二段:围绕"穷"和"工",介绍梅尧臣的遭遇与创作成就,证明其
"穷而后工”的观点
第三段:介绍每尧臣诗集的搜集,整理与成书过程,体现序文的基本功
能
三、艺术特色
1、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诗学观,揭示了创作与人生的关系
欧阳修:穷而后工司马迁:发愤著书韩愈:不平则鸣
三者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具有普遍的诗学意义
2、文章结构以“穷而后工"四字为一篇之主,统领全文
《秋声赋》精读
一、主题思想
本文是作者进行人生反思的结果,其中既有追求超脱的一面,也难免带
有消极保守的成分,文章由凄切的秋声入笔,反复渲染,又从自然界中
的有声之秋转写到人世间的无声之秋,最后揭出“念谁为之戕贼,亦何
恨乎秋声”的主旨
二、内容分析
第一段:用一连串比喻,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形容秋声
第二段:从色容气意四个方面形容描摹秋状,突出其肃杀与摧毁万物的
威力,为下文作铺垫
第三段:通过无情草木与有情之人的对比,发出"奈何以非金石之质,
欲与草木而争荣”的感叹
第四段:以四壁虫声反衬作者的孤独与感慨,仍以"秋声"结,呼应开
头
三、艺术特色
1、为突出秋威,从多方面描写秋声:
听觉角度:风雨声、金属撞击声、人马行走声等,都能引起读者的听觉
联想
视觉角度:树影晃动衬托"声在树间"十分巧妙
描摹秋天的形状:从色、容、气、意四个方面加以摹写,极力渲染秋气
的肃杀寂寥,由此烘托秋声
色:惨淡,烟霏云敛容:清明,天高日晶气:栗冽,硬人肌骨意:萧
条,山川寂寥
大量运用比喻手法:有借喻、有明喻反复形容秋声,十分形象生动
2、这是一篇文赋,善于铺陈,以四言和六言句式为主,基本押韵的基
础上,更加散文化,句式多参差,押韵也较自由,具有散文气势
四、历年真题
[201604]欧阳修《秋声赋》是如何通过描摹秋天形状来烘托秋声的?
《朋党论》精读
一、主题思想
范仲淹一派推进新政,吕夷简一派反对,并进行攻击,欧阳修作此篇上
呈仁宗皇帝,进行辩护和反击
二、内容分析【全文五段,论据充分,剖析透彻,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
力量】
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
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作理论阐述
第三段:用大量史实进一步论证
第四段:指出问题关键是君王的态度,将论点引向深处
第五段:由古转今,揭示文章的写作意图
三、艺术特色
1、时政性很强的议论文,文章观点鲜明,不枝不蔓
2、全文论据充分,剖析透辟,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3、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
在阐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本质区别时,扣住道和利、真和伪进行对
比论证
在论及君王的态度时,从辨和不辨、用和退、国家兴和亡等方面分析利
弊得失,将道理说得十分透彻
4、文章列举大量史实来证明观点,从正反两方面阐明用君子之朋使国
兴,杀君子之朋使国亡的道理
尧时四凶和八元八恺、舜时皋陶等二十二贤、商纣王周武王的故事、东
汉桓灵二帝时党锢之祸、晚唐昭宣帝时朱全忠杀害清流士的史实
四、历年真题
[202104]简述欧阳修《朋党论》的论证方法。
[201410]欧阳修《朋党论》一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202104]简述欧阳修《朋党论》的论证方法。
苏洵
字明允,号老泉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子苏轼苏澈合称"三苏"
以策论见长,有战国纵横家风采
有《嘉佑集》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泛读
一、主题思想
本文是作者闭门苦读十载,再游京城时写给欧阳修的求见信,信中赞美
了欧阳修的文章,表达对他的仰慕之情,明显流露出希望得到举荐的求
进之意
二、内容分析【全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将诸君子的离合,与自己的求道未成夹叙
第二段:赞美欧的文章,先评论孟子与韩愈的文章
第三段:自我介绍
三、艺术特色
1、是一篇优秀地文艺评论
2、语言形象生动,具有高度概括力
3、结构严谨巧妙,顺畅自然,体现苏洵文章婉曲多变的特点
曾巩
字子固,学者称南丰先生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积极支持者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整理校订《战国策》《说苑》《新序》《李太白集》等古籍图书
古文风格近欧阳修,有《元丰类稿》
《战国策目录》序泛读
一、主题思想
本文虽属于校对后所作呈给皇帝看的目录序,其实是一篇有明确的问题
讨论对象的议论文,作者从正统的儒家思想出发,批判了刘向为战国游
士好用谋诈作辩护的观点
二、内容分析
第一段:叙述刘向校订《战国策》的情况
第二段:概括刘向序文的大意,并以孔孟坚持王之道来批评刘向的错误
观点
第三段:批判战国游士违背先王之道的危害
第四段:申说整理《战国策》仍属必要
第五段:说明《战国策》注本的存佚,呼应开头
三、艺术特色
1、有破有立,正反相形,正面论述与有针对性的批驳紧密结合
2、论述中多用设问和反诘,逻辑严密,说理透彻
3、多运用两两对举的句式来突出所论问题的两面性,说理透彻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人称王荆公,又称王文公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任宰相,推行新法,遭旧党反对,遂罢相
有《临川先生文集》
《明妃曲》泛读
一、主题思想
咏史诗,由王昭君推想到历朝宫中女子寂寞凄凉的共同命运,通过一个
特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揭示了更为深刻隽永的人生悲剧主题
二、内容分析【可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首八句,描写王昭君出宫时的外在形象,先正写其容貌情态,
再侧写君王对画师的责怪归罪
第二层:接六句,表现其出塞后的心理活动,重点描写王昭君的思念故
国之情
第三层:末两句,揭示悲剧主题,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悯之情
三、艺术特色
1、对王昭君人物形象的刻画是最成功之处
描摹其容貌、意态之美,刻画其内心活动,不仅写出身世悲苦,而且更
多渲染人物的爱国思乡之情,作者笔下的昭君,不仅可悲可怜,且可贵
可敬
《桂枝香•金陵怀古》精读
一、主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猪股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佳音英语合同标准文本
- 典当保证担保合同样本
- 兑酒店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养殖牧业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供热合同标准文本
- 义乌市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 私人 借款合同标准文本
- 中标多家医院项目合同标准文本
- 上门家电安装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锅炉房日常隐患排查表
- 美克尔憩室课件
- 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
- 江苏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和建筑材料试验收费标准苏价服
-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23年
- 院感知识培训新
-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2023年山东专升本计算机真题及答案
- WB/T 1019-2002菱镁制品用轻烧氧化镁
- LS/T 6118-2017粮油检验稻谷新鲜度测定与判别
- GB/T 1957-2006光滑极限量规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