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考题猜想】(含答案解析)_第1页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考题猜想】(含答案解析)_第2页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考题猜想】(含答案解析)_第3页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考题猜想】(含答案解析)_第4页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考题猜想】(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题型预览题型0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题型02逆温题型03大气的受热过程题型0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题型0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题型06热力环流题型07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题型0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下图为某大气成分浓度随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大气成分最可能为(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2.该大气成分(

)A.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B.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C.浓度越高,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D.体积分数占比最小【答案】1.D2.A【解析】1.读图可知,该大气成分在20~25千米的高度处(平流层)浓度最高,应是臭氧,D符合题意;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应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与图中气体浓度的垂直变化不同,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大气成分是臭氧。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减少过量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A正确;臭氧也是温室气体,但在对流层浓度很低,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强,B错误;臭氧在近地面的浓度升高,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C错误;大气中成分复杂,臭氧的体积分数占比不是最小的,D错误。故选A。【点睛】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高的部分位于20~25千米的高空处。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小试牛刀2022年4月16日,“神州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结束了为期六个月的太空出差,航天返回舱在距地面高度约120km处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述。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舱向上跃出大气层,之后,返回舱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距地面50km的高度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下图为“神州十三号”航天返回舱返回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航天返回舱在图示乙位置时所处的地球大气层为(

)A.对流层 B.平流层C.高层大气 D.电离层4.航天返回舱在图示甲位置时所处的大气层(

)A.雷雨天气多发B.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C.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D.有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作用【答案】3.B4.D【解析】3.根据大气垂直分层,从地面向上0~12km左右为对流层,12~50km左右为平流层,平流层以上到几千千米为高层大气。乙离地面40千米,应该位于大气层的平流层,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4.甲位置所在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没有雷雨天气,A项错误;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为平流层主要特征,B项错误;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先降低后上升,C项错误;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作用,D项正确。故选D。【点睛】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距离地球400多千米的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A.纬度低,节省燃料 B.地广人稀,大气透明度好C.地形隐蔽,安全性高 D.海陆交通便利,便于火箭的运输6.神舟十四号发射升空的过程中(

)A.甲层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 B.乙层大气上冷下热,适合航空飞行C.丙层空气对流旺盛,易成云致雨 D.空间站所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7.神舟十四号飞船属于天体的阶段是(

)A.进入轨道 B.升空时C.发射前 D.返回后【答案】5.B6.D7.A【解析】5.相较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纬度较高,A错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干燥少雨,地广人稀,大气透明度好,适合卫星发射和回收,B正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势平坦,并不隐蔽,C错误;当地位于内陆,海运交通不便,D错误。故选B。6.甲层位于地面以上至约12km高空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是对流层,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中,没有分布在对流层,A错误;乙层位于对流层顶(约12km高空处)至约55km高空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是平流层,平流层中大气上热下冷(题干写的是上冷下热),空气做平流运动,适合航空飞行,B错误;丙层位于55km高空以上,是高层大气,水汽、固体杂质很少,天气现象很少,C错误;空间站位于离地400km高空处,位于高层大气中,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正确。故选D。7.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轨道后,围绕地球运转,成为地球的卫星,属于天体,A正确;神舟十四号飞船升空时、发射前、返回后均位于地表,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BC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的范围约为地面以上至12km千米处,平流层分布在对流层顶至约50km高空处,高层大气位于约50km高空以上。8.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星2D卫星于2019年1月11日1时1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材料二: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1)A是层,简述该层大气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的规律。(2)A层大气容易成云致雨的原因是什么?(3)B是层,该层气流平稳,适合飞行。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的是层(填字母),发射的人造卫星在层(填字母)中运行。(4)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在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____。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和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答案】(1)对流对流层上界高度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同一地区)对流层上界高度,夏季高,冬季低。(2)①对流层大气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②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3)平流飞机CC(4)C【分析】本题以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大气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A层为对流层,据图可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该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顶的高度主要取决于地表温度,地表温度越高,对流运动越强烈,对流层顶的高度就越高,所以本题实际上就是问地表温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地表温度随纬度变化的大致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地区降低,所以对流层顶的高度是低纬度地区高,高纬度地区低,季节方面是(同一地区)夏季地表温度高,冬季地表温度低,所以对流层项的高度是夏季高,冬季低。(2)对流层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为下热上冷的结构,加上受下垫面不均匀性质引起的冷热不均影响,对流运动强烈,加上对流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加上杂质多(凝结核多)成云致雨的条件丰富,容易产生多变的天气。(3)B是平流层,该层气流平稳,天气晴朗,适合飞机的高空飞行。平流层中的臭氧可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得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影响,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高层大气C中的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人造卫星一般位于高层大气C中。(4)卫星在高层大气中仍在不停的运动,故A错误;高层大气的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与人造卫星摩擦会产生热量,而不是促进散热,故B错误;卫星从大气中会吸收热量,与大气摩擦也会产生热量,但是这些热量是有限的,所以人造卫星未被烧毁,故C正确;高层大气密度小,故D错误。所以选C。9.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填序号),该层大气升温的直接热源是。(2)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层(填名称),该层大气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降低/不变)。(3)③层中的层利于无线电通讯。(4)下图组所示是发生在对流层的现象,该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是。【答案】(1)①地面(2)平流升高(3)电离(4)逆温易形成雾霾;污染不易消散,影响交通视线(答对一条,言之有理即可)【分析】本题以大气垂直分层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逆温现象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①层(对流层),该层距地面最近,人类就生活在该层。该层大气升温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2)读图可知,利于高空飞行的是②层(平流层),该层大气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原因是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导致气温升高。(3)读图可知,③层是高层大气,该层中的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短波,利于无线电通讯。(4)读图可知,下图组所示是发生在对流层的逆温现象,即在对流层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该现象阻碍了对流层大气的对流运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安全;容易出现雾霾现象等。题型02逆温新疆是我国冬季逆温现象十分明显的地区之一。逆温的存在给当地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完成下面小题。1.冬季,新疆气温随海拔上升而升高的地方一般出现在(

)A.盆地和谷地 B.陡峭的山坡 C.平缓的台地 D.高耸的山顶2.冬季,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常常出现逆温带,其分布特点是(

)A.由山麓到山顶垂直方向延伸 B.在山坡沿水平方向带状分布C.在半山腰层云状环绕 D.沿河流谷地带状拓展3.伊犁河谷地冬季逆温带存在的生产意义有(

)①抑制大气运动,增强太阳辐射②延缓冻土融化,保护路基稳定③减少寒潮和暴雪侵袭,防御气象灾害④保障果树与牲畜的安全越冬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A2.B3.D【解析】1.冬季新疆气温很低,冷气团密度较大,往往沿着山谷中的山坡和盆地边缘向谷底或盆地底部地势较低的区域下沉,从而堆积在谷底或盆地底部,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形成越往上气温越高的温度倒置的现象,A正确,BCD错误。故选A。2.新疆伊犁河谷地的同海拔地带,往往气温相同,因而在一定高度内,形成在山坡沿水平方向带状分布的逆温带,B正确;谷地地区的逆温层未必会延伸到山顶,A错误;逆温带不仅仅分布在半山腰,C错误;不同河流段的谷地海拔不同,气温会出现差异,逆温带不会沿河流谷地带状拓展,D错误。故选B。3.逆温带的存在,使空气垂直交换较差,易出现大雾天气,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错误;逆温层的存在使低洼处冻土温度比高处低,厚度比高处大,使季节冻结深度反比高处大,不利于路基稳定,②错误;逆温带会减少狂风暴雪天气的发生,进而减少气象灾害,③正确;因逆温带气温较高,比较“温暖”,利于果树与牲畜的安全越冬,④正确。故选D。【点睛】逆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积极影响: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③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消极影响:加重大气污染。小试牛刀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逆温是指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底高低于100m的逆温为接地逆温,底高为100~1500m的逆温为悬浮逆温。逆温的产生与地理位置、天气、地形等因素有关,其中辐射逆温是由热力条件所致,多为接地逆温;锋面逆温是由动力条件所致,多为悬浮逆温。甘肃省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西部,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尘天气多发。通过对酒泉市逆温天气的研究,可以提高应对沙尘灾害的能力。图示意酒泉市2009—2018年8时和20时逆温频率的季节变化。

(1)描述酒泉市悬浮逆温频率的季节分布特征。(2)研究发现,酒泉市8时接地逆温频率均高于20时,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3)分析酒泉市20时接地逆温频率秋季高于夏季的原因。【答案】(1)当地悬浮逆温频率秋冬季高于春夏季,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夏季8时悬浮逆温频率高于20时悬浮逆温频率,秋冬季20时悬浮逆温频率高于8时悬浮逆温频率;20时悬浮逆温频率季节变化大于8时悬浮逆温频率。(2)当地傍晚后地面辐射冷却加剧,近地面气温受地面辐射冷却影响迅速下降,上层的空气冷却降温缓慢,形成逆温;随着夜晚地面温度不断下降,逆温不断加强,至次日清晨逆温达到最强;20时是逆温形成的初始阶段,8时是逆温加强维持阶段,因此8时接地逆温频率比20时高。(3)当地秋季晴天日数多,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弱,近地面空气温度迅速降低,易形成接地逆温;秋季相较于夏季日落早,地面辐射降温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接地逆温出现早、频率高;夏季白天气温高,热力对流发展旺盛,垂直混合强烈,至20时逆温层大多未形成。【分析】本题以甘肃省酒泉市逆温频率的季节变化为命题情境,考查区域悬浮逆温频率的季节分布特征、区域接地逆温频率8时高于20时的原因、区域20时接地逆温频率秋季高于夏季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详解】(1)酒泉市悬浮逆温频率的季节分布特征可从整体季节差异、季节变化、8时和20时悬浮逆温频率的差异等方面描述。季节差异与变化:当地悬浮逆温频率秋冬季高于春夏季,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季节变化:8时和20时悬浮逆温频率的差异:春夏季8时悬浮逆温频率高于20时悬浮逆温频率,秋冬季20时悬浮逆温频率高于8时悬浮逆温频率;20时悬浮逆温频率季节变化大于8时悬浮逆温频率。(2)酒泉市8时接地逆温频率高于20时的原因主要从辐射逆温形成的过程分析。当地傍晚后没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失去主要热源,地面辐射冷却加剧,近地面气温受地面辐射冷却影响迅速下降,上层的空气冷却降温缓慢,下冷上热形成逆温;随着夜晚地面热量不断散失,温度不断下降,逆温不断加强,至次日清晨(日出前)逆温达到最强;20时逆温刚形成不久或尚未形成,8时之前逆温得到加强,通常情况下8时逆温未消散,因此8时接地逆温频率比20时高。(3)酒泉市20时接地逆温频率秋季高于夏季的原因可从秋季的天气状况、日落时间、白天对流状况对逆温层破坏等方面分析。甘肃当地气候较干旱,秋季晴天日数多,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弱,保温效果差,近地面空气温度迅速降低,易形成接地逆温;秋季相较于夏季昼短夜长,日落早,地面辐射降温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接地逆温出现早、频率高;夏季当地昼长,且夏季白天气温高,热力对流发展旺盛,垂直混合强烈,至20时逆温层大多时候还未形成。题型03大气的受热过程白露是9月的第一个节气。古书中有关白露的描述为: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到来表示天气已经转凉。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谚语中表示白露节气的是(

)A.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B.水稻插秧好火候,种瓜点豆种地蛋C.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 D.篱笆难挡夜风霜,无限春光雪里藏2.俗语“白露身不露”说明白露时节(

)A.我国南方地区气温日较差显著,应防夜间着凉 B.我国北方地区夜间气温明显降低,应防着凉C.高原山区紫外线强,不宜外出以免灼伤` D.我国南北方普遍降雨,出门需备雨伞【答案】1.A2.B【解析】1.白露(每年9月7-9日交节)为秋季的节气,秋季晴天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幅度大,空气中的水汽因降温快而大量凝结成露,A正确;我国水稻插秧一般在春季,与材料中白露到来的时间不符,B错误;“四月”“五月”与白露到来的时间不符,C错误;“无限春光雪里藏”表示春天即将到来,天气逐渐转暖,与白露节气不符,D错误。故选A。2.白露为9月的第一个节气,此时我国北方多晴天,白天气温仍较高,但晚上大气逆辐射减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夜间气温明显降低,故“身不露”是指晚上应注意保暖,以防着凉,B正确;古代人们主要生活在黄河中下游所在的北方地区,故“白露身不露”与南方地区、高原山区的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点睛】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可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气候湿润地区或阴雨天气,云量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导致白天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强,导致夜晚气温较高;故昼夜温差较小。气候干旱地区或晴朗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小试牛刀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是在传统日光温室的背面共用后墙搭建一个背阳的温室。采光面向阳的温室称为阳棚,采光面背阳的温室称为阴棚。采光面向阳的温室采用双层拱形设计,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棉被。如图为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阳棚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棉被主要是为了(

)A.增加大气辐射反射 B.减弱大气逆辐射C.减弱太阳辐射吸收 D.减少地面辐射损失4.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可阴阳互补,阴棚对阳棚的有利影响是(

)A.减少热量散失 B.减少水分散失 C.增大昼夜温差 D.增加空气流通5.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在我国最具推广价值的是(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答案】3.D4.A5.B【解析】3.阳棚铺设双层棚膜以及防寒棉被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温,减少大棚内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因此D正确;这种温室与传统温室相比,地面没有因此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而根据所学,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因此不能增加大气辐射,A错误;白天双层棚膜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主要是可见光)进入,加热棚内地面,而日落后防寒棉被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棚内热量损失,与传统日光温室相比更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因此B错误;这样做不能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错误;故选D。4.由材料知,阴棚位于阳棚北面,中间共用一堵墙,组成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这样就能更好地阻挡来自北面冷空气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阳棚内热量散失,A正确;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和传统日光温室都是封闭空间,棚内水汽不能散失,与外界空气很少交换,因此B、D错误;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不能起到增大昼夜温差的作用,C错误。故选A。5.由材料“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采光面向阳的温室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棉被。”可知,这样做是为了更好起到保温的作用,说明该地气温低,热量少。因此推断应该是纬度最高的东北地区,B正确,排除ACD。故选B。【点睛】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削弱作用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保温作用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地球表面的气温日较差。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到削弱。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大气增温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一部分能量返还给地面,从而实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冰雾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即形成冰雾。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某地设计了日光温室,保障喜温作物越冬。该温室前屋面上覆盖了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下面图甲为新疆某地冰雾出现的概率日变化示意图,图乙为该地日光温室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一天中,该地上午9时前后最易出现冰雾,其原因是此时(

)①空气湿度大②降温最快③风速较强④气温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若某日出现冰雾,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下列掀起和盖上草苫的时间合理的是(

)A.20时前后掀起、14时前后盖上 B.正午前后掀起、日落前后盖上C.日出前后掀起、14时前后盖上 D.10时前后掀起、12时前后盖上【答案】6.B7.B【解析】6.本题考查冰雾出现的天气条件。结合材料可知,冰雾是在冬季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所以冰雾形成时空气中水汽较多,空气湿度较大,且气温低,①④正确;上午9时气温在上升,②错误;风速较大,易吹散水汽,不利于冰雾的形成,③错误。综上可知,B项正确。7.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冰雾出现时,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白天光照强烈时应让温室内获得更充足的光照,将草苫等保温材料掀起;在光照差或无光照时盖上保温材料以减少热量散失,选项中正午前后冰雾出现的概率低,应该掀起草苫,日落前后盖上合理,B项正确。【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首先是穿过厚厚的大气的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可以到达地表,少部分被大气反射、吸收、散失;地面吸热后成为热源,不断向外释放长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是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大气吸热后,释放长波辐射,回到近地面的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地气温差是指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测站某年日平均地温、气温和地气温差的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甲、乙、丙分别表示(

)A.地气温差地表温度大气温度 B.地表温度地气温差大气温度C.大气温度地气温差地表温度 D.地气温差大气温度地表温度9.推测该市一天中污染物浓度最低的时段为(

)A.日出前后 B.正午前后 C.傍晚前后 D.午夜前后【答案】8.A9.B【解析】8.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所以在白天,地表吸收了太阳辐射之后再把热量传输给大气,因此白天地表温度要高于大气温度。地气温差是指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因此地表温度要高于地气温差。读图可知,在10点-18点之间的各时间点,乙温度均高于另外两条曲线,可知,乙为地表温度。由于地面和大气存在比热差异,日落之后,地表温度迅速下降,大气温度降温较慢,因此晚上,大气温度高于地表温度,因此丙代表大气温度。地表温度高于大气温度时,甲为正值,地表温度低于大气温度时,甲为负值,可知甲代表地气温差。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9.气温越高,空气对流运动越旺盛,越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选项所给四个时间段中,该市正午前后气温最高,空气对流运动最旺盛,污染物扩散最快,污染物浓度最低,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点睛】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因素很多,风向、风速、湍流、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层结、大气稳定度、逆温、云、气压等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均有影响。题型0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日本岐阜媒体中心图书馆拥有多座直径8—14m的半球形灯罩(下图)。灯罩采用半透明材质,顶部具有通风口,夏季白天常打开灯罩顶部通风口,冬季则关闭灯罩顶部通风口。完成下面小题。

1.冬季灯罩能在一定程度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灯罩能(

)A.多次反射太阳辐射 B.反射地面长波辐射 C.增加太阳辐射 D.自身辐射热量2.夏季白天打开灯罩顶部通风口会(

)A.削弱太阳辐射 B.降低空气温度 C.抑制空气对流 D.利于通风散热【答案】1.B2.D【解析】1.灯罩多次反射太阳辐射会减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不能起到保温作用,A错误;灯罩采用半透明材质,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过灯罩进入灯罩内,使灯罩内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会被灯罩反射,可以减少地面热量散失,故冬季灯罩能起到保温作用,B正确;灯罩不能增大太阳辐射,C错误;灯罩自身辐射的热量有限,对保温作用意义不大,D错误。故选B。2.夏季白天打开灯罩顶部通风口不能削弱太阳辐射,反而会增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错误;夏季灯罩内部气温高,会在灯罩内部形成热低压,打开通风口有利于灯罩内部的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流向灯罩内部,利于通风散热,对空气湿度影响不大,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试牛刀《齐民要术》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据此回答问题。3.“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此时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C.北风吹拂使地面温度快速下降 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加强4.“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主要原因是(

)A.烟雾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B.放火能增加地面温度,避免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C.烟雾可以反射太阳光,减少晴天强烈的太阳辐射对农作物的灼伤D.生火能使霜快速融化,减少霜对农作物的冻害5.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与“此时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原理最相似的是(

)A.玻璃温室防冻 B.培土深埋防冻 C.燃煤供热防冻 D.夜晚灌水防冻【答案】3.B4.A5.A【解析】3.本题考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雨过天晴后,大气中云层较少,大风也会吹散云层,使夜晚大气逆辐射减弱,地面降温快,空气中水汽易凝结成霜,B正确D错误;雨后的夜晚气温不一定很低,A错误;霜冻的主要原因是大气逆辐射弱,北风吹拂使地面降温不是霜冻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B。4.本题考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放火做煴”产生的烟雾,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A正确;“放火做煴”只能使周围小区域增温,不能达到大面积去霜的效果,BD错误;烟雾主要是为了防止产生霜,不是为了防止农作物灼伤,C错误。故选A。5.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此时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理是烟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起到了保温的作用。玻璃温室防冻是通过增强温室内的大气逆辐射来防冻,A正确;培土深埋防冻是用土壤隔绝外界冷空气而保温,B错误;燃煤供热防冻是增加热源以达到防冻目的,C错误;夜晚灌水防冻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慢的原理防冻的,D错误。故选A。【点睛】大气的增温过程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6.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①表示。(2)地面增温的热量来源于(填序号)。(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跟(填序号)有关,其越强,保温效果越好。(4)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要,原因是图中环节(填文字)的作用。(5)月球上昼夜温差比地球大的原因是,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主要是减少(填文字)射向宇宙空间,蔬菜品质较露天差是因为温室大棚昼夜温差要。(6)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得图中环节④(填“增强”或“减弱”)。【答案】(1)太阳辐射(2)①(3)⑤(4)高大气逆辐射(5)月球没有大气圈层;月球自转周期长地面辐射小(6)增强【分析】本题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1)结合图示信息可知,①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2)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其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即①。(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跟大气逆辐射有关,图中⑤由大气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其越强,保温效果越好。(4)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保温效果好,所以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要高,主要与图中的大气逆辐射环节有关。(5)月球质量和体积小,引力小,无大气层。同时,月球的自转周期长于地球,所以昼夜温差比地球大;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通过建设大棚,减少内外热量交换,主要是减少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但由于温室大棚降低了昼夜温差,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所以蔬菜品质较露天差。(6)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即图中的环节④会增强。题型0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白露是9月的第一个节气。古书中有关白露的描述为: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到来表示天气已经转凉。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谚语中表示白露节气的是(

)A.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B.水稻插秧好火候,种瓜点豆种地蛋C.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 D.篱笆难挡夜风霜,无限春光雪里藏2.俗语“白露身不露”说明白露时节(

)A.我国南方地区气温日较差显著,应防夜间着凉 B.我国北方地区夜间气温明显降低,应防着凉C.高原山区紫外线强,不宜外出以免灼伤` D.我国南北方普遍降雨,出门需备雨伞【答案】1.A2.B【解析】1.白露(每年9月7-9日交节)为秋季的节气,秋季晴天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幅度大,空气中的水汽因降温快而大量凝结成露,A正确;我国水稻插秧一般在春季,与材料中白露到来的时间不符,B错误;“四月”“五月”与白露到来的时间不符,C错误;“无限春光雪里藏”表示春天即将到来,天气逐渐转暖,与白露节气不符,D错误。故选A。2.白露为9月的第一个节气,此时我国北方多晴天,白天气温仍较高,但晚上大气逆辐射减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夜间气温明显降低,故“身不露”是指晚上应注意保暖,以防着凉,B正确;古代人们主要生活在黄河中下游所在的北方地区,故“白露身不露”与南方地区、高原山区的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点睛】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可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气候湿润地区或阴雨天气,云量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导致白天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强,导致夜晚气温较高;故昼夜温差较小。气候干旱地区或晴朗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小试牛刀3.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①表示。(2)地面增温的热量来源于(填序号)。(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跟(填序号)有关,其越强,保温效果越好。(4)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要,原因是图中环节(填文字)的作用。(5)月球上昼夜温差比地球大的原因是,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主要是减少(填文字)射向宇宙空间,蔬菜品质较露天差是因为温室大棚昼夜温差要。(6)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得图中环节④(填“增强”或“减弱”)。【答案】(1)太阳辐射(2)①(3)⑤(4)高大气逆辐射(5)月球没有大气圈层;月球自转周期长地面辐射小(6)增强【分析】本题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1)结合图示信息可知,①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2)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其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即①。(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跟大气逆辐射有关,图中⑤由大气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其越强,保温效果越好。(4)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保温效果好,所以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要高,主要与图中的大气逆辐射环节有关。(5)月球质量和体积小,引力小,无大气层。同时,月球的自转周期长于地球,所以昼夜温差比地球大;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通过建设大棚,减少内外热量交换,主要是减少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但由于温室大棚降低了昼夜温差,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所以蔬菜品质较露天差。(6)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即图中的环节④会增强。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风沙肆虐的沙漠一直是蔬果生产的禁区,日光温室可以极大地改变这一现状。南疆地区早期建成的温室,普遍存在着冬季夜间室内冻害时常发生的问题。水幕集热-地暖加温系统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研究表明,日光温室后墙白天接受太阳总辐射约占温室接收太阳总辐射的50%~60%,夜间,室内获得的热量中墙面放热量约占1/3,地面放热量约占2/3。此外,土壤夜间放热性能较为稳定,受气候条件影响小。(1)简述温室建设厚实后墙的作用。(2)解释水幕集热-地暖加温系统能减轻冻害问题的原因。(3)电动卷帘可以根据温度高低对玻璃进行择时覆盖。根据沙漠地区的气温变化分析电动卷帘覆盖的时间。【答案】(1)墙面太阳高度角大,吸收太阳辐射多;墙体厚实,蓄热能力强;保温效果好;厚实的墙体较为稳固,利于阻挡(偏北)风沙。(2)墙面白天吸热多夜晚放热少;地面白天获得太阳辐射少而夜晚放热多;水幕集热-地暖加温系统将白天墙体获得的热量传递给土壤;夜晚气温很低时土壤也能稳定放热而减少冻害。(3)冬季夜晚,沙漠气温过低,覆盖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夏季白天,气温过高,覆盖可以减轻温室效应(或答降温或答阻止阳光进入)。【分析】本题以日光温室为材料,涉及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图片可知,后墙正好位于阳坡,因此可以利用太阳辐射,提升温室的温度;墙面与地面存在一定的夹角,可以增大墙面的太阳高度角,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墙体本身比较厚实,因此可以作为温室的蓄能建筑,有助于调节温室夜晚的气温;当地位于西北地区,风沙较大,墙体有助于阻挡风沙。(2)沙漠地区由于热力性质的原因,造成昼夜温差较大,而墙面白天吸热多夜晚放热少,储存的热量相对较多;地面白天获得太阳辐射少而夜晚放热多,储存的热量相对较少;水幕集热—地暖加温系统将白天墙体获得的热量传递给土壤,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增加土壤储存的热量;夜晚气温很低时,土壤能够长时间释放热量,稳定放热,而减少冻害。(3)夏季的时候,太阳辐射较强,温度过高,因此需要将窗帘覆盖,减少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降低气温;冬季夜晚气温过低,因此需要将窗帘覆盖,减少热量散失,增强大气的逆辐射,加强保温作用。题型06热力环流对流层中的臭氧浓度受光照、温度和局部环流等多种气象条件影响。下图示意2010—2014年有、无海陆风的上海浦东监测站地面臭氧质量浓度月际变化,并将海陆风日分为海风阶段和陆风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海陆风显著时,浦东监测站最高臭氧质量浓度可能出现在(

)A.黎明 B.午后 C.傍晚 D.子夜2.冬季浦东监测站臭氧质量浓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热岛环流强,利于臭氧扩散 B.冬季海风势力强,利于臭氧扩散C.冬季风势力强劲,利于臭氧扩散 D.冬季逆温层较薄,利于臭氧扩散3.推测浦东易发生臭氧污染事件的天气特征有(

)①天气晴朗②气温低③湿度小④气压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B2.C3.B【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海风阶段显著促进了沿海地区大气臭氧浓度的升高。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抑制了陆地上臭氧的扩散,使臭氧浓度升高。一日内,海洋和陆地温差最大的时间是气温最高的午后14时左右,此时海风最强,故可推测一日内该气象站臭氧浓度在海风最强的午后最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2.读图可知,陆风阶段臭氧浓度低于海风阶段。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有利于臭氧的扩散,臭氧浓度降低。冬季浦东监测站背景风为西北风,势力强,风速大,利于臭氧扩散,C正确;热岛环流风向为自海洋吹向浦东地区,海风风向为海洋吹向浦东地区,冬季形成的海风和热岛环流风向均为海洋吹向陆地,不利于臭氧扩散,AB错误;冬季逆温层较厚,大气稳定,不利于臭氧扩散,D错误。故选C。3.依据材料信息"对流层中的臭氧浓度受光照、温度和局部环流等多种气象条件影响”,并且由图中夏季臭氧污染最严重,可知气温高有利于臭氧的生成;又由上海市臭氧浓度在6月份有所降低,而7、8月份又显著增高,推测是受梅雨季节的影响,降水减少了对流层中的臭氧含量。因此推测浦东臭氧浓度高的天气多为晴朗天气,①正确;常常在天气上的表现为气温较高、湿度小,②错误③正确。气压低时气流多为上升气流,易形成降雨天气,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典型代表。海陆风是指风从海面吹向陆地,一般是在白天,陆海风是指风从陆发吹向海面,一般是在晚上。其形成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泥土的比热容大得多,在白天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水升高的温度比沙石泥土的小,所以海面的空气温度比陆地上空的空气温度低,密度大,所以风会从海洋吹向陆地。小试牛刀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单位为摄氏度。兰州市区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其城市建设速度和扩展速度迅猛,1978年城市化率为45.6%,2010年时已经达到62.7%,热岛效应逐渐增强。下图示意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完成下面小题。4.关于兰州该日热岛效应的变化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日出前后最强 B.夜间强于白昼C.随太阳高度变大减弱 D.随太阳高度变小增强5.从1978年至2010年期间,兰州城市热岛效应逐渐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①郊区面积增多②城区面积增大③郊区植被较少④城区热源变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4.B5.C【解析】4.如图示兰州市该日热岛强度最大的时刻是在22时左右,22时不会是日出前后,A错误;如图示在白天的热岛强度较低,在12时到14时附近甚至出现负值,而夜间热岛强度普遍较高,夜间强于白昼,B正确;图示的热岛强度变化呈波动变化,而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不会呈现波动变化,所以兰州该日热岛效应不会随太阳高度变大减弱,也不会随太阳高度变小增强,CD错误。故选B。5.1978年城市化率为45.6%,2010年时已经达到62.7%,这说明兰州城市化在这段时间里发展迅速,表现为郊区面积减少,城区面积扩张,城区热源变多,排放的废热更多,热岛效应逐渐增强,②④正确,①错误;郊区人口稀少,植被相对较多,③错误。综上所述,②④正确,故选C。【点睛】3种最典型的热力环流形式:①海陆风。由于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有差异,海洋使得和陆地的热力性质有差异。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②山谷风。由于地形的原因,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③城市风。由于城市化的进程,郊区农村和城市中心的热力有较大的差异,引起的一种局地的热力环流。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布拉风是指冷空气从山地或高原经低矮隘道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的一种剧烈大气运动,它会给所经之处带来严重灾害。下图为布拉风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布拉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拉风主要发生在内陆干旱地区B.布拉风主要受夏季风影响C.布拉风在从山地向山麓移动的过程中气温会逐渐降低D.布拉风风力强劲是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重力共同影响的结果7.布拉风带来的主要灾害是(

)A.狂风、暴雨 B.滑坡、泥石流 C.干热风、旱灾 D.寒潮、狂风8.布拉风易形成于(

)A.夏季的白天 B.夏季的夜晚 C.冬季的白天 D.冬季的夜晚【答案】6.D7.D8.D【解析】6.由图可知,布拉风主要存在于沿海较冷的高原或山地与较暖海面之间,内陆干旱地区距海较远且水域较少,不易形成布拉风,A项错误;布拉风是由于高原或山地气压较高,海面气压较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大气从高处向低处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空气同时受重力影响,风力强劲,B项错误、D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气温随海拔的降低而升高,布拉风在下降的过程中,温度会上升,C错误。故选D。7.由材料可知,布拉风是一种剧烈的大气运动,风速较快,且温度低,因此布拉风会使气温迅速降低,给所经地区带来寒潮、狂风等灾害,C错误、D正确;冷空气从高处向低处运动,不利于形成降水,不会出现暴雨,也不会导致滑坡和泥石流,AB错误。故选D。8.布拉风形成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重力等因素的影响。冬季的夜晚,山地或高原地区降温快,降温幅度大,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温暖的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最有利于布拉风的形成,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布拉风是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下倾落的寒冷暴风。这种风是因为在不太高的寒冷高原上的严寒空气,受暖海面上暖低气流的吸引倾泻而下的一种极严寒的地方性风。题型07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梯度风是指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不受地表摩擦力影响的风力。下图为不同地区不同高度梯度风占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相同高度上,城区梯度风占比较小,主要原因是城区(

)A.人口工业集中,气温较高 B.楼房高大密集,摩擦力大C.水域面积较小,比热容大 D.空气尘埃较多,污染严重2.同样高度,若城区梯度风占比变小,将会导致(

)A.城市热岛效应加强 B.郊区大气污染加重C.城市逆温天气增加 D.农村雨雾天气多发【答案】1.B2.A【解析】1.城区建筑物高大密集,同等高度上,城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