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1页
太平天国运动+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2页
太平天国运动+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3页
太平天国运动+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4页
太平天国运动+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太平天国爆发原因、过程和影响颁布纲领性文件一、背景(1)社会矛盾激化:①鸦片战争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经济结构,导致部分手工业者破产。②鸦片输入连年激增,白银外流更为严重,引发了银贵钱贱的货币危机。③战争费用和赔款分摊到各省,官吏借机搜刮,吏治腐败,百姓负担加重。④水旱蝗灾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2)宗教因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将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提出“拜上帝教”的教义,为起义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动员的方式。二、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进行初步政权建设。洪秀全发布封王诏令,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以上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基本上确立了太平天国的初期官制。(3)突围北上: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之后一路北上,攻克全州、湖南道州、郴州、长沙等城市,萧朝贵在进攻长沙时阵亡。(4)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朝政府对峙的政权。之后,太平军又分兵东下,占领了镇江、扬州等地,形成了对天京的拱卫之势。(5)军事全盛: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因偏师深入,孤立无援,全军覆没;西征军取得了重大胜利,攻占了汉口、汉阳和武昌,并取得了湖口、九江大捷,给湘军以重创。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了清政府围困天京的江南、江北大营,解除了天京南面、北面的威胁。(6)天京事变: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严重的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这一事件被称为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7)后期斗争:天京事变后,洪秀全重用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将领以扭转危局。太平天国取得了三河镇大捷,并再次攻破江南、江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李秀成还率兵挺进苏、常,占领了常州、无锡、苏州等城市,并进攻上海,但遭到中外势力的联合抵抗。(8)最终失败: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三、纲领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意义: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具有革命性;但它试图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具有空想性,且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因为它没有考虑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资政新篇》内容: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等。评价: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具有进步性;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但未涉及农民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再加上当时太平天国的战争环境,使其未能真正推行,具有空想性。四、失败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法提出科学的理论和纲领,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无法克服自身的弱点和错误。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清政府在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对太平天国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五、历史意义(1)政治方面: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2)经济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一些地区的封建经济受到冲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3)思想文化方面: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思想和主张对后来的革命和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资政新篇》中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对后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4)反侵略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列强侵略中国的背景下,太平军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定决心。小题狂做一、单选题1.1860—1862年,太平军先后攻占苏州、嘉兴、杭州、湖州等地,中国最重要的蚕丝产区全部落入太平军之手。在此期间,这些地区的蚕丝出口量分别是67874包、83000包、75000包,与1853年相比,几乎增长了一倍。这表明当时(

)A.太平天国主导中外贸易 B.太平天国重视蚕丝贸易C.中国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2.史学家邓嗣禹在谈到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军事上的失利代表着中国已经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性。这也奠定了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基础。向外委曲求全,向内必然是压榨人民。苛捐杂税的收取不得不逼着一部分支付不起这笔钱的人铤而走险”。下列关于“铤而走险”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沉重打击清政府统治 B.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C.推翻中国封建君主制 D.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3.太平天国实行“百工商制度”,百工商管理有工技艺。种类名目较繁,分工十分细致。产品除供应朝内和天京军民,也供给天京之外的太平军。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注重通过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B.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C.经济制度服务政治军事需要 D.否定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4.如图为清代中期到晚清时期嘉兴、镇江人口数量变化图。导致两地人口发展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破坏 B.洋务运动的影响C.自然经济解体进程的加速 D.江南战乱的冲击5.1748年清政府共设11个总督,其中满9汉2;1779年有11个总督,其中满7汉4;但从1861~1890年年间先后有44个总督,其中34位为汉人。这种变化反映了(

)A.晚清政治和权力结构出现重大变化 B.满洲贵族势力已经失去国家治理能力C.西方列强积极支持汉族官僚集团崛起 D.汉族官僚比满洲贵族更具近代化意识6.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权益。在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到了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门地区。对这一变化,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传统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B.东南互保保护列强权益C.受到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D.西方侵略深入东南沿海7.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军权由皇帝独揽,中央征调军队督抚不敢怠慢;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几乎成了半地方化、半私人化的军队,甚至出现“兵部除绿营之外,各省勇数且不能知”的现象。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引起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 B.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出现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沉重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8.如图是1861年一位地主的租捐执照,该材料表明(

)注:周志记是地主户名,宝安局是周志记所在地的乡官的公所。A.太平天国实现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B.《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C.太平天国运动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D.在当时条件下太平天国设计的土地制度未能实施9.1853年10月,刑部侍郎雷以滅向扬州附近米行按每石米50文钱为标准征税,以解决军饷困境,名为厘金,半年之中收钱即高达约2千万文。此后,各地相继征收厘金。这(

)A.反映了清朝基层治理的完善 B.折射了农民运动对清朝的打击C.抵制了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 D.加强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10.图为太平天国战后皖南地区移民分布。据此可推知,当时皖南地区(

)A.风俗习尚渐趋统一 B.受战争的破坏严重C.人地矛盾较为突出 D.江北移民人数最多11.1853年初,太平天国军队攻陷武汉后,“不但不掳乡民,且所过之处,以攫得衣物散给贫者,布散流言,谓将来概免租赋三年,乡民德之,以致贼至争迎之,官军至皆罢市”。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对劳苦民众疾苦的关注 B.积极践行《天朝田亩制度》C.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 D.主张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12.1860年以后,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和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逐渐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全国绝大多数督抚都出自湘准系,各地的军政大权也多落入湘准系势力的手中。这一现象反映出晚清(

)A.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 B.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C.军队近代化改革加速 D.君主治国理念的转变13.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政策筑梦”指的是(

)A.永安建制封王 B.定都天京,军事全盛 C.《天朝田亩制度》 D.天京事变14.马克思指出:“推动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关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连年的自然灾害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C.列强侵略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D.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15.咸丰三年(1853年)9月,清政府除加重原有捐税,以及广开捐税、行大钱、发钞票等外,又创设了厘金制度。厘金分两种,一是行商的货物过境税,二是坐商的交易税,税率约为1%,最初只征过境的粮食,后来范围日益扩大,成为一种常规税。清廷这些举动主要是为了(

)A.抵抗英法联军的进攻 B.镇压农民反清的运动C.筹措款项以大兴洋务 D.解决内忧外患的困扰16.如表所示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管收、开除银数(单位:万两)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年份旧管银数新收银数开除银数实在银数咸丰元年(1851年)844.0962850.8529956.9910737.9581咸丰二年(1852年)737.9581836.18371032.6172541.5246咸丰三年(1853年)541.5246475.3397847.1746169.6897A.自然经济解体导致了税收减少 B.白银外流使银钱比例明显变化C.兴办洋务企业使政府收支失衡 D.收支情况深受时局变动的影响17.如表是史学界关于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不同看法,由此可见(

)内容及性质出处……从建都天京到失败始终普遍承认和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允许和支持地主收租,因此,太平天国是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封建政权。孙祚民《判断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标准—五论关于“农民政权”问题》(1981年)……在激烈的搏斗中,农民建立自己的政权,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革命实践,说明其政权是一个与清王朝封建政权对峙十多年的“农民革命政权”。孙克复《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商榷》(1981年)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和封建政权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因为这个政权在某一阶段更多是代表农民的利益,就称之为农民政权,它只区分于地主政权。苏双碧《太平天国史综论》(1993)A.历史认识必然具有时代性 B.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更接近本来面目C.史料的丰富影响历史认知 D.历史研究视角会对历史结论产生影响18.有史书记述说,它促使(晚清)政府的权力从满洲人转到汉人。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即使是在朝廷最核心的机构军机处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汉人任职,直至最后他们的人数超过了满人。引起这一变化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维新变法运动的进行C.义和团运动的冲击 D.“东南互保”协议的洽商19.太平军起义后不久,两广总督徐广缙等向皇帝奏报,将拿获的一些盗贼头目“就地正法”,获得咸丰皇帝批准。此后“就地正法”成为非常时期的死刑执行方式,打破了清王朝的死刑上报中央复核制度。这种做法导致(

)A.地方政府行政效率降低 B.晚清政治权力结构变动C.清廷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D.阶级矛盾的进一步加深20.清朝前期,实行解协饷制度,地方财政收入上交中央,再由中央按地方所需划拨款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国库亏空,清政府被迫允许地方“就地筹款”,并将解协饷制度改为摊派制。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朝(

)A.军阀割据开始形成 B.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CDACAD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ACDBDDABD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0—186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860—1862年,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苏州、嘉兴、杭州、湖州等地,蚕丝出口量与1853年相比,几乎增长了一倍,这体现了太平天国重视蚕丝贸易,B项正确;太平天国主导中外贸易说法不符合史实,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对比太平天国运动的经济占比成分,排除A项;中国自然经济加速解体符合史实,但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项;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无法在材料中直接体现,蚕丝出口也有可能是正常贸易,排除D项。故选B项。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军事失利,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性。此后,清政府对内压榨人民,对外委曲求全,而大幅增加的苛捐杂税最终导致贫苦农民铤而走险,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A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排除D项。故选A项。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晚期(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推行的“百工商制度”属于经济制度,其生产的产品服务于朝内和天京内外的军民,这体现了经济制度服务政治军事需要,C项制度;题干主要说了太平天国推行“百工商制度”,来服务军民,未说明分配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经济制度未涉及向西方学习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经济制度未涉及封建土地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4.D【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晚清时期嘉兴、镇江两地人口发展趋势发生变化的拐点是1851年,其后人口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战争中两地战事激烈,人口损失巨大,D项正确;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破坏、自然经济解体进程的加速对江南地区人口变化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C两项;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后,对江南地区人口布局影响不大,排除B项。故选D项。5.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由材料可知,清朝前期,地方总督以满族为主,但到19世纪60年代后,却以汉族为主,而这一切是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这场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导致了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专制统治削弱,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西方列强积极支持汉族官僚集团崛起、汉族官僚比满洲贵族更具近代化意识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6.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帝性质,反西方侵略势力,且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和东南的大部分地区,故太平天国运动1864年结束后南方才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主要地区,C项正确;传统宗藩关系的逐渐解体与材料所述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东南互保”发生时间为1900年6月—1904年,与材料所述时期不符,排除B项;西方侵略势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就已深入东南沿海地区,但材料所述变化发生在1863—1865年,排除D项。故选C项。7.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准确时空是晚清。依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军权由皇帝独揽,但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地方封疆大吏掌握地方军权,军权由中央下移至地方,证明引起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地方尚未形成军阀割据局面出现,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民族资本主义无关,排除C项;题干材料属于中国内政问题,与西方侵略势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8.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可以看出当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并没有废除,即在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域内,太平天国设计的土地制度未能实施,D项正确;太平天国无法实现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强调绝对平均主义,并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经济政策,排除B项;材料强调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存在封建土地私有制,无法得知中国人不畏强暴的精神,排除C项。故选D项。9.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以解决军饷困境,名为厘金,半年之中收钱即高达约2千万文。此后,各地相继征收厘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为了镇压运动,清政府通过征收厘金来解决军饷困难,B项正确;清朝基层治理相对较为完善,但材料未涉及清朝的基层管理,仅涉及税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外部侵略,更强调内乱,排除C项;征收厘金是为了解决军饷问题,与中央集权无关,相反清政府给了各地财政大权,并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10.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皖南地区有大量来自江北、河南、两湖、江西等地的移民,之所以有大量移民到来,是因为太平天国战争期间,皖南地区人口大量丧失,土地荒芜,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当时皖南地区受战争的破坏严重,B项正确;大量来自江北、河南、两湖、江西等地的移民,使得当地在艺术、饮食、方言和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均被打上了移民文化的烙印,故风俗习尚复杂多样,“渐趋统一”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太平天国战争使皖南地区人口丧失,土地荒芜,吸引大量移民前来,因此,人地矛盾并不突出,排除C项;从图中看,江北移民区范围较大,但无法说明江北移民人数最多,排除D项。故选B项。1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3年(中国)。据材料“太平天国军队攻陷武汉后,‘不但不掳乡民,且所过之处,以攫得衣物散给贫者,布散流言,谓将来概免租赋三年,乡民德之,以致贼至争迎之,官军至皆罢市’。”可知,太平天国军队关心百姓疾苦,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材料讲述的是太平天国军队在攻陷武汉后的行为,此时尚未定都天京,也未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讲述太平天国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排除C项;太平天国并未主张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其斗争主要局限在农民阶级内部,且后期还出现了封建化现象,排除D项。故选A项。12.A【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860年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湘淮军势力兴起,他们逐渐在晚清地方军政事务中占据主体,这一现象反映出地方势力的日益崛起,易冲击中央集权统治,A项正确。民国时期,袁世凯倒台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局面,排除B项;材料与军队改革和治国理念无关,排除C、D两项。故选A项。1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中“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分别指利用宗教组织起义力量;定都天京后,进行北伐和西征;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因此,“政策筑梦”指的是《天朝田亩制度》,C项正确;永安建制初步建立了政权,为太平天国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与“政策筑梦”不符,排除A项;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通过西征北伐,达到了军事全盛,但与“政策筑梦”不符,排除B项;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符合“内乱毁梦”,不符合“政策筑梦”,排除D项。故选C项。1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推动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计划,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最终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D项正确;连年的自然灾害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诱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材料中强调的是英国的大炮即列强侵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强调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而选项属于其影响,排除B项;阶级矛盾计划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1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1853年清政府“除加重原有捐税,以及广开捐税、行大钱、发钞票等外,又创设了厘金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并不断发展,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采取这措施筹集资金,B项正确;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攻清王朝,排除A项;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排除C项;创设厘金制度等措施,主要是为了筹集资金,以镇压农民反清的运动,跟解决外患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题干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咸丰初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巨额军费开支和鸦片战争赔款,使得政府财政十分拮据,已经无法做到收支平衡,D项正确;1851年,自然经济虽已逐步解体,但不是主导因素,不会造成财政余额大幅减少,排除A项;B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此时洋务运动还未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17.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1-199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三个学者对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认识和结论是基于他们各自的研究视角和解读方式。孙祚民从太平天国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保护出发,认为它是封建政权;孙克复则更多关注农民政权的建立和《天朝田亩制度》的实施,认为它是农民革命政权;而苏双碧则提出了一个更为中性的观点,认为太平天国政权并没有与封建政权有本质区别,只是更多地代表了农民的利益。由此可知,历史研究视角会对历史结论产生影响,D项正确;虽然历史认识确实可能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但题干中孙祚民和孙克复的文章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