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建筑信息化建设与升级方案TOC\o"1-2"\h\u16239第一章建筑信息化概述 273771.1建筑信息化的定义与意义 266491.2建筑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3168391.3建筑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 33836第二章建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3128502.1建筑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4240652.2建筑信息化软件设施建设 4144462.3建筑信息化网络设施建设 429959第三章建筑设计信息化 5274693.1设计软件的选择与应用 554363.2设计数据的管理与分析 5323473.3设计协同与协作 69899第四章建筑施工信息化 6310744.1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 6312914.2施工进度信息化管理 7145674.3施工质量与安全信息化管理 729866第五章建筑运维信息化 7265535.1建筑运维信息化系统建设 7129145.2建筑运维数据监测与分析 8250325.3建筑运维信息化服务 829619第六章建筑信息化标准与规范 9130206.1建筑信息化国家标准与规范 9226816.1.1基本概念与术语 9143106.1.2技术规范 9312006.1.3管理规范 9245796.2建筑信息化行业标准与规范 1016196.2.1行业标准 10129066.2.2行业规范 1055076.3建筑信息化企业标准与规范 10104486.3.1企业标准 1084626.3.2企业规范 1010775第七章建筑信息化技术与产品研发 11248667.1建筑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 1139007.2建筑信息化产品研发方向 11282027.3建筑信息化技术与产品应用 1211485第八章建筑信息化人才培养与培训 12227208.1建筑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12281148.2建筑信息化培训体系构建 13128938.3建筑信息化人才评价与认证 1312203第九章建筑信息化项目管理 1352149.1建筑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 13225559.1.1项目启动 13246629.1.2项目规划 1347429.1.3项目实施 1430109.1.4项目监控 14244099.1.5项目收尾 1468169.2建筑信息化项目风险控制 14109689.2.1风险识别 14182959.2.2风险评估 1439599.2.3风险应对 1432749.2.4风险监控 14184429.3建筑信息化项目评估与改进 1489819.3.1项目评估 15144019.3.2问题识别 15245179.3.3改进措施 15261969.3.4改进实施 1512199.3.5改进效果评价 1522225第十章建筑信息化建设与升级策略 151985310.1建筑信息化建设总体策略 1598010.1.1确立指导思想 151176910.1.2制定具体措施 151312910.2建筑信息化升级路径规划 16615510.2.1确立升级目标 161942210.2.2制定升级路径 16244310.3建筑信息化建设与升级投资评估 16173610.3.1投资评估原则 162642710.3.2投资评估内容 16第一章建筑信息化概述1.1建筑信息化的定义与意义建筑信息化是指在建筑行业范围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处理、传递、存储、分析和利用,以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建筑信息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项目信息的实时共享,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决策效率。(2)优化资源配置:建筑信息化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3)提升建筑品质:信息化技术可以对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监控,保证施工质量。(4)促进产业升级:建筑信息化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2建筑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建筑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筑行业开始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提高了设计效率。(2)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建筑行业逐步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如进度计划、预算控制等,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3)深化阶段(21世纪初):建筑行业开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在线管理。(4)智能化阶段(近年来):建筑行业逐步迈向智能化,如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物联网等,为建筑信息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1.3建筑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当前,我国建筑信息化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1)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建筑信息化发展。(2)技术创新:建筑行业不断引入新技术,如BIM、云计算、大数据等,提高建筑信息化水平。(3)市场应用:建筑信息化产品和服务逐渐被市场认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项目中。(4)产业链整合:建筑信息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整合。(5)国际合作:我国建筑信息化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信息化将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第二章建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硬件设施建设、软件设施建设和网络设施建设。以下分别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2.1建筑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建筑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是建筑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核心,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移动设备等。在选择计算机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其功能、可靠性、可扩展性等因素,以满足建筑行业特有的需求。(2)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建筑信息化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包括文档、图纸、视频等。在选择存储设备时,应关注其容量、读写速度、数据安全性等指标。(3)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主要包括扫描仪、打印机、投影仪等。这些设备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处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4)监控设备:监控设备用于实时监控建筑现场的安全、环境、进度等信息,包括摄像头、传感器等。通过监控设备,可以实现远程监控、预警分析等功能。2.2建筑信息化软件设施建设建筑信息化软件设施是建筑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软件: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等,为建筑信息化系统提供基础支撑。(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针对建筑行业特有需求开发的软件,包括项目管理、设计、施工、运维等领域的软件。应用软件能够提高建筑行业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3)专业软件:专业软件是指针对建筑行业特定领域开发的软件,如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绿色建筑评价软件等。专业软件能够为建筑行业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4)信息安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主要包括防火墙、病毒防护、数据加密等软件,用于保障建筑信息化系统的安全。2.3建筑信息化网络设施建设建筑信息化网络设施是连接各类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的基础平台,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线网络:有线网络主要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等,为建筑信息化系统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传输通道。(2)无线网络:无线网络包括WiFi、4G/5G等,为移动设备提供便捷的网络接入服务。(3)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为建筑信息化系统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等功能。(4)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用于收集、整合、分析建筑行业的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5)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通过连接各类智能设备,实现建筑现场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第三章建筑设计信息化3.1设计软件的选择与应用在建筑信息化建设中,设计软件的选择与应用是基础且关键的一环。设计软件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绘图和设计需求,还应当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协同工作功能。当前市场上有多种设计软件可供选择,如AutoCAD、Revit、SketchUp等,各具特点。在选择设计软件时,应考虑以下因素:软件的功能是否全面,能否支持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建立;软件的易用性和稳定性,是否便于设计师进行日常操作;软件的数据兼容性,是否能够与其他软件无缝对接。例如,AutoCAD以其强大的二维绘图功能被广泛使用,而Revit则以其三维建模和协同工作能力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应用设计软件时,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保证设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应定期对设计软件进行升级和维护,以保持其功能与行业发展的同步。3.2设计数据的管理与分析设计数据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核心资产。高效的设计数据管理与分析对于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检索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在数据管理方面,应建立集中的设计数据存储系统,并采用数据库管理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同时应通过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数据分析则侧重于从设计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设计决策。这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等手段实现。例如,通过分析历史设计数据,可以找出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而优化设计流程。3.3设计协同与协作建筑设计是一个涉及多专业、多环节的复杂过程,设计协同与协作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关键。信息化环境下,设计协同与协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建立网络化的设计环境,实现设计团队之间的即时通信和资源共享。利用协同设计软件,如BIM平台,实现设计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同步。通过制定协同工作流程和标准,保证设计团队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工作。在设计协作中,应注重跨专业、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以促进设计创新。同时应通过项目管理和协调,保证设计进度与质量满足项目要求。通过上述的建筑设计信息化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建筑设计的效率和水平,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章建筑施工信息化4.1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是建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人员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实现人员信息的实时更新和查询,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权益。(2)施工材料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材料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材料采购、库存、使用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降低材料浪费和损耗。(3)施工设备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设备维修、保养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4)施工环境监测: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温度等指标,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符合国家相关标准。4.2施工进度信息化管理施工进度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以保证工程按时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1)进度计划制定:通过信息化手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人。(2)进度监控: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偏差进行预警,及时调整施工计划。(3)进度分析: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进度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为工程管理提供决策依据。(4)进度报告: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施工进度报告,方便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4.3施工质量与安全信息化管理施工质量与安全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施工质量与安全水平。其主要内容包括:(1)质量检测与监控: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实时检测和监控,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2)安全隐患排查: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发觉并整改安全隐患。(3)安全处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安全进行快速处理,降低损失,提高处理效率。(4)安全管理培训: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安全管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发生率。建筑施工信息化建设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施工进度信息化管理和施工质量与安全信息化管理是建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五章建筑运维信息化5.1建筑运维信息化系统建设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运维信息化系统建设在建筑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筑运维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设施: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数据采集器等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建筑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照明、能耗等。(2)软件平台:包括数据传输、存储、处理、展示等功能,实现对建筑运维数据的集成管理。(3)网络通信: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硬件设施与软件平台连接起来,保证数据实时、准确传输。(4)信息安全:对建筑运维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保证数据安全。(5)系统集成:将建筑运维信息化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如财务、人力资源等)进行集成,实现信息共享。5.2建筑运维数据监测与分析建筑运维数据监测与分析是建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建筑运维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对建筑能耗数据的监测和分析,找出能源浪费环节,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成本。(2)优化运维管理:通过对建筑运维数据的实时监测,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运维成本。(3)提高建筑安全性:通过对建筑结构、设备等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觉安全隐患,预防发生。(4)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对建筑环境数据的监测和分析,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5.3建筑运维信息化服务建筑运维信息化服务是指在建筑运维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一系列服务。以下为建筑运维信息化服务的几个方面:(1)运维管理服务:包括设备巡检、维修保养、故障处理等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运维效率。(2)能耗管理服务:对建筑能耗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用户提供节能方案,降低能源成本。(3)安全管理服务:对建筑安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预防发生,保证建筑安全。(4)环境监测服务:对建筑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5)咨询服务:为用户提供建筑运维信息化相关的咨询服务,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以上建筑运维信息化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提升建筑品质。第六章建筑信息化标准与规范6.1建筑信息化国家标准与规范建筑信息化国家标准与规范是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我国建筑信息化国家标准与规范的主要内容:6.1.1基本概念与术语为了保证建筑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明确建筑信息化相关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筑数字化技术等。6.1.2技术规范建筑信息化国家标准与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规范:规定了BIM的技术要求、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的应用内容和方法。(2)建筑数字化技术规范:明确了建筑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技术要求、数据交换与共享等。(3)建筑信息化管理系统规范:规定了建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与运行维护等内容。6.1.3管理规范建筑信息化国家标准与管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建筑信息化项目管理规范:明确了建筑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质量控制等。(2)建筑信息化安全规范:规定了建筑信息化系统安全防护、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要求。6.2建筑信息化行业标准与规范建筑信息化行业标准与规范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建筑行业特点制定的更具针对性的规范。以下为建筑信息化行业标准与规范的主要内容:6.2.1行业标准建筑信息化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建筑设计行业标准:规定了建筑设计的BIM技术应用、数字化技术要求等。(2)建筑施工行业标准:明确了建筑施工的BIM技术应用、数字化技术要求等。(3)建筑运维行业标准:规定了建筑运维的BIM技术应用、数字化技术要求等。6.2.2行业规范建筑信息化行业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建筑信息化实施规范:明确了建筑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流程、组织结构、质量控制等。(2)建筑信息化人员培训规范:规定了建筑信息化人员培训的内容、方法、考核等。6.3建筑信息化企业标准与规范建筑信息化企业标准与规范是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制定的内部规范。以下为建筑信息化企业标准与规范的主要内容:6.3.1企业标准建筑信息化企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企业BIM技术应用标准:规定了企业内部BIM技术的应用范围、技术要求等。(2)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标准:明确了企业内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技术要求等。6.3.2企业规范建筑信息化企业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规范:明确了企业信息化项目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质量控制等。(2)企业信息化人员培训规范:规定了企业内部信息化人员培训的内容、方法、考核等。(3)企业信息化设备与软件管理规范:明确了企业信息化设备与软件的采购、使用、维护等。,第七章建筑信息化技术与产品研发7.1建筑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建筑信息化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1)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将在建筑信息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收集和分析建筑项目中的海量数据,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提高建筑项目的管理效率。(2)物联网技术的普及物联网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将不断拓展,实现建筑设备、系统与人员的智能连接,提高建筑的安全、舒适和节能功能。(3)BIM技术的深入应用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将在建筑行业中得到更深入的应用,从设计、施工到运维阶段,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与管理。(4)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将在建筑信息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智能识别、预测和优化建筑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7.2建筑信息化产品研发方向针对建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下为建筑信息化产品的研发方向:(1)集成化建筑信息化平台研发集成化的建筑信息化平台,实现项目各阶段信息的无缝对接,提高项目管理的协同性和效率。(2)智能建筑设备与系统研发智能建筑设备与系统,如智能照明、智能空调、智能安防等,提高建筑的安全、舒适和节能功能。(3)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研发基于BIM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实现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与管理,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4)建筑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研发建筑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为建筑项目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提高项目效益。7.3建筑信息化技术与产品应用建筑信息化技术与产品的应用如下:(1)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模型的创建和修改,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2)在施工阶段,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建筑设备、系统和人员的状态,保证施工安全与进度。(3)在运维阶段,利用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建筑项目的智能运维,降低运维成本。(4)通过集成化建筑信息化平台,实现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提高项目管理效率。(5)应用智能建筑设备与系统,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节能功能,满足用户需求。通过以上应用,建筑信息化技术与产品将在建筑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第八章建筑信息化人才培养与培训8.1建筑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筑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应当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等院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加大信息化相关课程的比例,同时与建筑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培养体系是必要的。初级人才培养应侧重于基础技能的培训,中级人才需深化专业技能,而高级人才则应具备战略规划与创新能力。在具体实施中,可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以及国际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8.2建筑信息化培训体系构建建筑信息化培训体系的构建,需遵循系统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制定一套完善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及培训效果的评估标准。培训内容应覆盖建筑信息化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应用实践等多个层面。在培训方式上,应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采用模块化、案例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和实用性。同时构建一个动态的培训资源库,持续更新培训材料,保证培训内容与时俱进。建立培训效果跟踪与反馈机制,根据培训结果调整培训策略,以提升培训质量。8.3建筑信息化人才评价与认证建筑信息化人才评价与认证是保障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应建立一个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实际操作考核、综合素质评估等多个维度。应鼓励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参与,提高评价与认证的权威性。认证流程应规范透明,保证每一位被认证的人才都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同时建立人才数据库,记录人才的培训经历、认证结果和职业发展情况,为行业提供可靠的人才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建筑信息化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第九章建筑信息化项目管理9.1建筑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建筑信息化项目管理是指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项目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流程如下:9.1.1项目启动项目经理应根据项目需求,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时间节点等,制定项目计划书,并组织项目启动会议,保证项目团队成员对项目目标有清晰的认识。9.1.2项目规划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团队进行项目规划,包括项目组织结构、资源分配、进度计划、成本预算、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制定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和方法。9.1.3项目实施项目团队按照项目计划书和项目规划的要求,开展项目实施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沟通与协调,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9.1.4项目监控项目经理应定期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进行监控,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同时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绩效评估,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9.1.5项目收尾项目完成后,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团队进行项目收尾工作,包括项目总结、成果验收、资料归档等。9.2建筑信息化项目风险控制建筑信息化项目风险控制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建筑信息化项目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9.2.1风险识别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团队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包括技术风险、人员风险、市场风险等。9.2.2风险评估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团队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等级。9.2.3风险应对针对评估出的风险,项目经理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应急措施等。9.2.4风险监控项目经理应定期对项目风险进行监控,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风险应对策略。9.3建筑信息化项目评估与改进建筑信息化项目评估与改进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建筑信息化项目评估与改进的主要方法:9.3.1项目评估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团队对项目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估,包括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团队绩效等方面。9.3.2问题识别通过项目评估,找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9.3.3改进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科技引领的现代艺术设计新方向
- 半导体器件的量子阱结构设计考核试卷
-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全球化互动关系
- 现代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策略
- 科技推动下的健康传播策略创新
- 主管如何应对经济波动计划
- 班级课外活动的评估与反馈计划
- 众诚劳务合同范本
- 班级形成共同愿景的实践计划
- 科技产品的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模式探索
- 采矿学课程设计砚北煤矿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 大型储罐计算书
- 检体诊断-头颈部检查(诊断学课件)
- 煤矿提升机作业理论考试参考题库(200题)
- 侯马北车辆段2023年运用机考复习题-曲沃作业场
- 手术室停电和突然停电应急预案PPT演示课件
-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油漆)
- 抗震支吊架安装检验批
- 桥梁各部位加固及桥梁维修技术总结
- GB/T 40336-2021无损检测泄漏检测气体参考漏孔的校准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十一章 政府预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