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题专练第一部分第一章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A.建桥成本低
B.水运条件缺乏C.交通需求量大
D.人口迁移频繁(北京文综)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如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回答1~2题。√1234567891011121314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图示区域交通需求量大,故建有多座大桥,方便通行,故C选项正确;跨海建桥,建设成本应较高,故A选项错误;图示区域位于珠江三角洲,水运条件并不缺乏,故B选项错误;大桥两岸人口、货物流动频繁,并不等于人口迁移频繁,故D选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2.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A.50千米
B.200千米C.500千米
D.2000千米(北京文综)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如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回答1~2题。√中国南北长约5500千米,图上距离为30厘米,所以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200千米。故B选项正确。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浙江选考)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3~4题。3.图2谷地景观可见于图1中的√1234567891011121314由图1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丙地为鞍部;丁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选B。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4.图2谷地的成因是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C.岩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浙江选考)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3~4题。√1234567891011121314图2谷地底部较为平坦,
形似“U”形。结合材料信息,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说明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遭受冰川侵蚀作用,D正确。(2022·湖南地理)某地(图1)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2),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5~7题。
5.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A.水流汇集快
B.年降水量丰富C.河道较弯曲
D.地质条件复杂√1234567891011121314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地表径流汇集快,在山谷中水量集中流速大,从而形成山洪,A正确;该地位于北方地区太行山南段东麓,年降水量并不丰富,排除B;该地河流为山区河流,河道弯曲不是其突出特征,排除C;地质条件复杂与易发山洪直接关系不大,排除D。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2022·湖南地理)某地(图1)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2),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5~7题。
6.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A.a处 B.b处
C.c处 D.d处√1234567891011121314从方便取水的角度来看,聚落应接近河流,图中d处离河流较远,不是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地,排除D;从防洪角度来看,b、c两地临近河谷底部,容易受山洪影响,a处地势较高,受山洪影响较小,排除B、C,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2022·湖南地理)某地(图1)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2),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5~7题。
7.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①降低暴雨的频率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抑制土壤盐碱化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森林可有效涵养水源,该地空间格局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且能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②④正确;暴雨主要由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决定,该空间格局不会降低暴雨的频率,①错误;该地地势较高,地下水位很难接近地表,当地土壤盐碱化并不明显,③错误。故选C。(江苏地理)如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1234567891011121314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脉南坡山麓地带,乙地位于山脉北坡山麓地带,两者皆为山麓地带,植被相似,但坡向不同,甲地位于阳坡,乙地位于阴坡,A、C错误,D正确;甲、乙两地所在的山麓地带皆离山谷中的河流较远,B错误。根据左图可知,建筑物北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建筑物所在地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缓和。结合右图可知,建筑物南侧分布有大量农田,地势相对低平,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江苏地理)如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9.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2023·6月浙江选考)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汊朝东北方向入海。如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10~11题。10.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根据统计图可知,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为负值,说明老河口陆地面积不断缩小,而新河口陆地面积变化为正值,说明新河口陆地面积扩大。由文字材料知东北方向是新河口,陆地不断向海扩展;东南方向是老河口,陆地不断萎缩,故四幅遥感影像按时间排序是②③④①,选C。1234567891011121314A.海水运动的作用
B.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C.上游水库的冲淤
D.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2023·6月浙江选考)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汊朝东北方向入海。如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10~11题。11.1996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结合上题分析,老河口因人工改汊,黄河汛期来水、来沙量大幅度减少,流水沉积作用小于海水侵蚀作用,海岸线不断后退,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2021·1月浙江选考)2020年7月,湖南常德发生滑坡,因灾前成功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如图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完成12~13题。12.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滑坡属于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C.海洋灾害
D.地质灾害11121314√滑坡是指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整体下滑的现象,属于地质灾害,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2021·1月浙江选考)2020年7月,湖南常德发生滑坡,因灾前成功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如图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完成12~13题。13.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①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②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③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教育部高教司》课件
- 商业银行审计培训课件
- 幼儿英语培训机构沟通服务
- 音乐版权转让协议书版范文
- 门面转让合同范例
- 卷帘门安装施工合同范本
- 挖机施工协议书2篇
- 2024年度店铺合租风险管理合同
- 如何制作课件手机版
- 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初中《学宪法讲宪法》第八个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课件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1-1《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设计)
- 2023年数学竞赛AMC8试卷(含答案)
- 结节病ppt课件
- 管道支架安装图集(共53页)
- 《物流设施与设备》期末试题与答案
- 财务费用报销流程图
- 五星级酒店开业筹备计划表
- 超声波探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