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声声慢教学课件2_第1页
高二语文-声声慢教学课件2_第2页
高二语文-声声慢教学课件2_第3页
高二语文-声声慢教学课件2_第4页
高二语文-声声慢教学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闺中苏辛,别是一家,史家称道传孤本词里三瘦,堪叹婕妤,金石录中寄深情下面对联写的是谁?《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郭沫若题词李清照声声慢【宋】李清照宋代才媛

李清照(1084-1155),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书香名门毓才女父系:

李清照的父亲是北宋著名文人李格非,字文叔,元佑元年(一○八六年)官太学正,与苏轼、晁补之、张耒等游。官做到礼部员外郎及提点京东刑狱,后因党争籍名。

李格非对经书造诣极深,又长词章,家里藏书甚丰,着有礼记说数十万言、《洛阳名园记》等。他主张文不可苟作,如诚不着,则不能工。

不论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庭训,把她雕塑成一个庄肃有礼,好学不倦的女子。书香名门毓才女母系:

李清照的母亲王氏,乃系出名门,《宋史》说她“善属文”。她的家世有两种说法。据《宋史·李格非传》,王氏的祖父是状元王拱辰。另一说法,王氏的祖父是汉国公王准,父亲是岐国公王珪,王珪曾做过丞相。王珪的文章,典丽有西汉之风,他与黄庭坚结识。王珪的父亲准、祖父贽、曾祖父景图,皆曾登进士第,有孙婿九人也都登科,李格非便是其中之一。李清照的母系属于最高层的士族。

赵明诚幼时,其父将为择妇。明诚昼寝,梦诵一书,觉来惟忆三句云:“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以告其父。

其父为解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安上已脱’是‘女’,‘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后李翁以女女之,即易安也,果有文章。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李清照月夜行吟图

少女时期

秀外慧中踏雪寻梅执笔属文展卷吟诗

如梦令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无忧无虑开朗活泼如梦令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手词者。”

婚居时期

琴瑟相和共醉金石携手出游盛名于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夫妻离别寂寞愁苦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夫妻离别相思之苦

南渡以后

亡国丧夫孤苦伶仃名节被毁凄惶度日武陵春(53岁)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情意婉绝,回肠荡气兵荒马乱中的离恨别绪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国家飘摇丈夫病逝再婚不幸金石遗失晚年无子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怀念故土,忧国忧民,孤独,凄凉。--沉哀凄苦相思闺怨,对爱的渴求,对自然的喜爱--清丽婉转声声慢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全词的诗眼是什么?

《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找出你认为最能叩击你愁绪的句子。

写出你的感受。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直接抒情的句子:词人是如何抒发愁情的?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意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人评价:“自然贴切”,“无斧凿痕”(张端义)“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梁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作孤苦无依若有所失环境肃杀凄清感情凄然寡欢惨然不乐开头七组叠字是怎样从多角度抒写愁情的?运用叠词:寻寻觅觅————动作——寻而不得冷冷清清————环境——毫无生气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凄凉悲苦内容上: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1、音韵美。2、增强感情力度。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诵读领悟,感受意象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结论:酒是愁思的象征。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

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愁”的象征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风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结论:秋风渲染愁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塞外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1、北雁南飞,点明时间“秋”,雁声凄切。——所见所闻皆是悲凉之感。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是旧时相识,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亡夫之痛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结论:过雁象征离愁。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无甚可摘有谁堪与共摘“黄花”有没有寓意呢?花盛乐景哀情反衬花衰以花喻人正衬}凄苦忧愁结论: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细雨以声衬情

顿挫凄凉之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淡酒——借酒消愁

晚风——秋风萧瑟

过雁——流浪、思乡

黄花——容颜憔悴梧桐——凄苦、悲怆细雨——相思愁丝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情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思考:“怎一个愁字了得”愁字的内涵。国愁家愁情愁亡国之恨家破之痛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只恐双溪舴艋zéměng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武陵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