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基础》课件-认识病毒2_第1页
《微生物基础》课件-认识病毒2_第2页
《微生物基础》课件-认识病毒2_第3页
《微生物基础》课件-认识病毒2_第4页
《微生物基础》课件-认识病毒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病毒微生物基础亚病毒真病毒不具有完整的病毒结构,仅由某种核酸或蛋白质构成通常由核酸及蛋白质外壳构成,部分病毒还具有包膜结构病毒为颗粒状的非细胞结构,极其微小,通常以纳米为单位,营寄生生活。噬菌体是病毒中最为普遍和分布最广的群体蝌蚪形微球形纤线状大肠杆菌T4噬菌体为典型的蝌蚪形噬菌体,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由蛋白质壳体组成的二十面体,内含DNA尾部由不同于头部的蛋白质组成,其外包围有可收缩的尾鞘,中间为一空髓,即尾髓尾鞘末端附有六边形的基片,上面长出六支刺突,并缠有六根细长的尾丝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释放噬菌体黏附到感染细胞的表面,是噬菌体感染的第一步。寄主细胞壁上有一些特定化学组成的区域,作为噬菌体吸附的特异性受体。有尾噬菌体吸附宿主后,借助尾部末端含有的一种类似溶菌酶的物质,在细菌细胞壁上溶一小孔,然后通过尾鞘的收缩,将头部DNA注入细菌体内,而蛋白衣壳留在细菌细胞外。即病毒内具有感染性的核酸从外壳内释放出来的过程。不同病毒脱壳方式迥异,大多数是在宿主细胞溶酶体作用下脱壳并释放出核酸。脱壳与侵入通常是连续进行的,如某些通过胞饮进入细胞的病毒在细胞壁或细胞膜表面同时进行脱壳和侵入,以膜融合方式入侵的病毒在与细胞膜融合时同时脱去包膜。(1)吸附

(2)侵入(3)脱壳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首先合成自身复制所必需的酶和一些抑制蛋白,然后合成子代病毒的核酸和结构蛋白。新合成的噬菌体核酸和蛋白质在细胞内成熟后组装成噬菌体粒子的过程。4)生物

合成(5)成熟

(装配)(6)释放噬菌体核酸卷缩,蛋白质亚单位围聚到核酸分子的表面,以核酸为支架,按照立体结构形成特定的蛋白质外壳。细胞裂解释放:当噬菌体成熟时,溶解寄主细胞壁的溶菌酶逐渐增加,致使细胞裂解,从而释放出大量的子代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细胞后,能在细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该种噬菌体的寄主则称为敏感细菌。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称为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导致宿主发生溶源化反应,常用来做转基因工具。前噬菌体原噬菌体溶原性细菌前噬菌体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这个噬菌体基因即是噬菌体核酸。原噬菌体整合于细菌染色体或以质粒形式存在的温和噬菌体称之为原噬菌体。而带有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则称为溶原性细菌。溶原性温和噬菌体具有的这种产生成熟子代噬菌体颗粒和裂解宿主菌的潜在能力噬菌斑大量的宿主细胞在平板培养基的菌苔表面裂解后产生许多透明圈噬菌斑形成的过程和原理:噬菌体侵染敏感细胞后,释放子代噬菌体,通过培养基扩散到四周细胞,继续侵染,引起连锁细胞裂解,从而形成形态和大小不同的空斑。噬菌斑的形成与细菌菌落的形成有点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噬菌斑更像一个“负菌落”。噬菌斑的形成可用于检出、分离、纯化噬菌体和进行噬菌体的计数。首先①噬菌体对细菌的侵染具有高度特异性,不会杀灭目标菌之外的细菌,这就避免了广谱抗生素所导致的“菌群失调”类疾病的发生。②噬菌体在体内清除目标菌后,由于失去宿主菌,不能再复制,它们就会从患者体内自动“消失”,不会发生蓄积中毒。首先③噬菌体只感染细菌,不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