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12_第1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12_第2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12_第3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12_第4页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1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说法正确的______。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B.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江南博哥)为蛋白质受热变性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正确答案:B[解析]“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可用加热的方法杀死流感病毒;天然纤维主要包括棉、麻纤维和羊毛、蚕丝等,其中棉、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们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人造纤维主要有醋酸纤维和黏胶纤维,属于纤维素制品;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下列选项中,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溶质质量增加B.溶质质量减少C.溶质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正确答案:C[解析]通过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则右侧海水只有溶剂水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没有变化,即右侧海水的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3.

科学家对石墨进行处理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变薄,最终获得目前已知的最薄的材料——石墨烯。石墨烯作为电导体,它和铜有着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石墨烯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B.石墨烯与有机物烯烃一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C.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化合物D.石墨制取石墨烯的过程是化合反应正确答案:A[解析]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60也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因此石墨烯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石墨烯属于无机非金属单质,不是有机物,也不是化合物;石墨制取石墨烯只是碳原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不是化合反应。

4.

用石灰浆涂抹墙壁,一段时间以后,涂层表面物质的pH小于其内层物质的pH。下列化学方程式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是______。

A.

B.

C.

D.正确答案:A[解析]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属于碱性物质,其pH大于7。用石灰浆涂抹墙壁,一段时间以后,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表面碱性减弱,pH减小。因此,则涂层表面物质的pH小于其内层物质的pH。

5.

由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w(S)=a%,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w(O)为______。A.1.75a%B.1-1.75a%C.1.25a%D.无法计算正确答案:B[解析]NaH、Mg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4,它们与S的个数比为1:1,所以Mg(或NaH)与S的质量比为24:32=3:4,因为w(S)=a%,所以Mg(或NaH)的质量分数为0.75a%。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0.75×a%=1-1.75a%。

6.

向FeCl3溶液加入xg铜粉,搅拌至全部溶解,然后再向其中加入yg铁粉,经充分反应过滤得残渣zg,若已知x>y>z,则zg残渣最有可能是______。A.Fe(OH)2B.FeC.CuD.CuO正确答案:C[解析]向FeCl3溶液加入xg铜粉,搅拌使之全部溶解,发生的反应为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和Cu2+,铁离子可能被全部反应掉,也可能有剩余,再向其中加入y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残渣zg,可能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若滤渣为铜,则x≥z,若滤渣为铜和铁的混合物,说明铁粉过量,则x<z,但已知x>y>z,说明铁和铁离子反应后,然后再和铜离子反应,则zg滤渣最有可能是Cu。

7.

研究化学腐蚀及防护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

B.

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D.正确答案:D[解析]d为石墨,活泼金属铁片做负极,发生腐蚀,所以铁片腐蚀加快,A项正确。海水呈中性,所以发生吸氧腐蚀,所以石墨做正极,电极反应:B项正确。锌比铁片活泼,所以锌被腐蚀,铁片不易被腐蚀,C项正确。d为锌块,作为负极,因海水呈中性,所以发生吸氧腐蚀,所以铁片上电极反应为D项错误。故本题选D。

8.

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2O4,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______。A.H2YO4不一定是硫酸B.H3ZO4不一定是强氧化性酸C.在三种元素中,元素X的非金属性最强D.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按X、Y、Z顺序逐渐减弱正确答案:D[解析]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XO4>H2YO4>H3ZO4,说明非金属性顺序为X>Y>Z,故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应按X、Y、Z顺序逐渐增强,D项错误。未指明是第三周期,故H2YO4不一定是硫酸,H3ZO4不一定是强氧化性酸,如H3PO4。

9.

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B[解析]溶解固体药品应用烧杯,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A项错误。CO不与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利用此装置可以除去CO中混有的二氧化碳,B项正确。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水在分液漏斗的上层,应从上口倒出,C项错误。滴定管的零刻度在上方,D项中正确读数应为11.80mL,D项错误。

10.

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分子式中含有2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正确答案:B[解析]分子中含—COOH、—OH、碳碳双键、醚键,共4种官能团,A项错误。含—COOH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含—OH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项正确。含有—COOH可与NaOH反应,则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C项错误。碳碳双键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双键与—OH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原理不同,D项错误。故本题选B。

11.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加入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正确答案:B[解析]微粒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结构观:氦原子虽然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由于它只有一个电子层,也是相对稳定结构,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虽然也为2,但它有3个电子层,故容易失去电子,故二者以化学性质不相似;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加入10mL水后质量分数无法计算,因为不知道40%的硫酸的密度是多少。

12.

某初中化学张老师在讲授《空气》一课时,设计了“七嘴八舌话空气”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地叙述了许多关于自己对空气的认识,还提出种种疑问。张老师参与寻找答案的活动,与学生一起通过讨论和实验确定问题的解答。在教学中,他引导学生建立的学习方式是______。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巩固学习C.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正确答案:C

13.

某教师在讲授“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先向学生展示了纯净的铝粉。然后做了高温下铝和氧气反应的实验,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______。A.讲授法B.观察—演示法C.探究法D.讨论法正确答案:B[解析]观察一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化学实验或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标本、模型、挂图等,或者采用一些现代的教育教学技术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题干中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了纯净的铝粉,然后做了高温下铝和氧气反应的实验,符合演示法的概念。

14.

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

①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相统一;②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相统一;③理性与操作性、可行性相统一;④规范性与创造性相统一;⑤最优化与阶段性相统一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正确答案:D[解析]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相统一,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相统一,理性与操作性、可行性相统一,规范性与创造性相统一,最优化与阶段性相统一。

15.

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______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性内容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C[解析]C项属于高中化学教材编写建议。

16.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______。A.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B.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C.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D.重视双基,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中心正确答案:D[解析]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即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重视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17.

化学学习的学习观和学习方法是______。A.以实验为基础B.在分子和超分子的微观层次上研究物质C.化学知识再生产过程D.由简到繁、不断深化、螺旋式上升正确答案:A[解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8.

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的知识属于______。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技能性知识C.化学理论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正确答案:C[解析]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化学理论性知识。

19.

布卢姆认知领域的六种目标中要求层次最高的是______。A.理解B.掌握C.应用D.评价正确答案:D[解析]布卢姆的认知领域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目标。其中,评价是认知目标中要求层次最高的。

20.

本学期王老师接手了某班的化学课。开学第一天,他就让学生做了一份自编试题,以判断学生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的发展水平。这种测试属于______。A.活动表现评价B.过程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诊断性评价正确答案:D[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状况进行的预测。教师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情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题干中王老师为判断学生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的发展水平所做的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

二、简答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新课程倡导多元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进行学生学习评价,首先要具有正确、科学的评价观,符合化学课程教学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其次要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多元的评价主体。

问题:1.

简述中学化学课程教学中常用的学业评价方式。正确答案:中学化学课程教学中常用的学业评价方式有即时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活动表现评价、成长记录档案袋评价、纸笔测验评价。

2.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课程评价的建议。正确答案:《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课程评价的建议包括:

①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目标必须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吻合。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要按照本标准来确定具体的评价目标。

②评价方式的选择。实施学业评价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不同,评价的方式也有差异,常见的有纸笔测验、学习活动表现和建立学习档案等。教师可以依据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水平,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相应的评价方式,以确保评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③评价标准的制定。学业评价标准必须具体、清晰,有很强的针对性,以确保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④评价工作的实施。教师是学业评价的主要承担者,但也需要学生、同伴和家长等予以协同,以保证评价更加全面,评价结果更为可靠。

⑤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评价结果要用恰当的方式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不宜根据分数公布学生的名次。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相关问题:

在《金属材料》教学中,教师引导:金属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金属材料是最古老的材料,从青铜器开始到现代的合金,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问题:3.

材料中教师采用了什么方式创设情境?正确答案:材料中教师主要采用了具体事实情境(金属利用的发展史)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4.

结合实例设置另外一种创设情境的方式。正确答案:运用演示实验创设情境。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使学生头脑中的“水火不相容”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提问: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点着呢?告诉学生那是钠的功劳,使学生迅速产生浓厚的学习化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金属钠性质的欲望。

三、诊断题(15分)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测试后对部分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了统计,并选取了典型的解题过程加以分析。

【试题】试计算常温下配制50mL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3g/cm3)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的体积为______mL,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mL。

【考试结果】经统计分析,下列的解题过程具有普遍性。

因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溶液的体积增加一倍,所以,配制50mL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5mL,则需要水的体积为50mL-25mL=25mL。1.

简述一定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正确答案:一定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①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浓溶液的体积。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所需浓溶液的体积,放入烧杯中。③量取:用量简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溶质或者浓溶液的烧杯中。④溶解(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或者使浓溶液混合均匀。

2.

分析学生上述解题过程,找出其中的不规范之处。正确答案:学生上述解题过程,计算需要水的体积的方法不对,因为25mL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与25mL水混合,所得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小于50mL。

3.

在讲评该试题时,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的问题是什么?正确答案:在讲评该试题时,教师需要重点讲解所需水的体积的计算方法:50mL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50mL×1.03g/cm3=51.5g,25mL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25mL×1.04g/cm3=26g,则所需水的质量=51.5g-26g=25.5g,因为常温下水的密度=1g/cm3,所以所需水的体积=25.5g÷1g/cm3=25.5cm3,即所需水的体积为25.5mL。

四、案例分析题(20分)下面是某化学教师关于“氧气”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问题情景】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物质燃烧吗?请举例说明。

【实验演示】少量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那么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实验演示】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1.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吗?

2.铁丝在纯氧中能否燃烧?

【学生】没见过铁丝燃烧!

【实验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学生整理】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填入课本第35页的表格中。

【教师讲解】物质与氧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可分为剧烈氧化(通常情况下的燃烧)和缓慢氧化(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

【师生总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板书】略。

问题:1.

请写出铁丝的燃烧演示实验的仪器、试剂和操作。正确答案:实验仪器:镊子、酒精灯、火柴、集气瓶、细沙。

试剂:铁丝、氧气。

操作:用镊子夹住一根连有火柴梗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点燃,等火柴梗刚燃尽,立即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底放一些细沙)。

2.

在上述案例中,该教师教学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结合案例具体说明。正确答案:①该教师的教学过程富有启发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该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②该教师注重提问的时机,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兴致。

③该教师选择的实例和实验与生活密切相连,具有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④该教师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课堂效率高。案例中,教师利用问题链,层层递进地进行设问,问题之间过渡自然,由浅到深,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该案例中,教师的教学体现了哪些新课程理念?正确答案:该教师的教学体现了如下的新课程理念:

①案例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体现了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的课程理念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的课程理念。

②案例中教师选用木炭、蜡烛燃烧的例子,体现了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的课程理念。

五、教学设计题(30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化学式与化合价”的课程标准为:“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课题2

水的净化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元素符号不仅可以表示元素,还可以表示由元素组成的物质。这种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作化学式。例如前面学过的O2、H2、H2O、HCl和HgO等化学符号都是化学式,它们分别表示了氧气、氢气、水、氯化氢和氧化汞等物质的组成。

在书写某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除了要知道这种化合物含有哪几种元素及不同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某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时,1省略不写;

2.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把氧的元素符号写在右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方,如CO2;

3.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书写其化学式时,一般把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左方,非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右方,如NaCl。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如表1所示。表1单质种类书写方式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氦写为He,氖写为Ne金属和固态非金属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铁写为Fe,碳写为C非金属气体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如O2

二、化合价

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在上述化合物中,规定H为+1价,O为-2价,而且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由此可推知:Cl为-1价,Na为+1价,Fe为+3价。

为了便于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1)氧元素通常为-2价;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