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某地通过施用性引诱剂,干扰蝗虫的正常交尾,导致其种群密度下降,原因是()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上升C.迁入率下降 D.迁出率上升〖答案〗A〖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详析】某地通过施用性引诱剂,干扰蝗虫的正常交尾,出生率下降,导致其种群密度下降,A正确,BCD错误。故选A。2.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才能开始捕捞〖答案〗D〖祥解〗“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率最大。【详析】A、K代表的是环境容纳量,即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A正确;B、在达到K值前,种群增长率大于0,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B正确;C、达到K值后,种群增长率为0,若不考虑迁入与迁出,则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C正确;D、根据相关原理,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捕鱼应在K值前,而保持种群数量在K/2,这是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恢复最快,D错误。故选D。3.下列操作中得到的数据一定比实际数值小的是()A.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患者家系进行调查B.用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密集的地区取样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时,因标记物醒目被捕获量增加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四条边上的菌体〖答案〗C〖祥解〗1、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到广大人群中随机取样,用发病人数与调查总人数的比值表示发病率。2、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要随机选取多个样方取样,计数出每个样方的数目并计算种群密度,之后求平均值作为调查结果。3、在调查样地中,随机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假定,来估计调查样地中被调查动物的总数。4、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再通过换算得到种群密度。【详析】A、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足够大的群体中随机调查,如果选择患者家系进行调查,患者家系中患者比例较高,所以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大,A错误;B、采用样方法时应该随机取样,根据地形选择运用五点取样法或者等距取样法保证随机取样,如果按照调查者个人意愿在个体密集区取样,则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大,B错误;C、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志物醒目,则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被捕获量增加,则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C正确;D、正常统计时,血球计数板的框格边上的菌体要计算两条相邻的两边,如果方格内、所有边线和顶角上的菌体都统计,则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D错误。故选C。4.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稍待片刻再观察,可使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便于观察计数B.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用抽样检测法进行估算C.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可将培养液适当稀释后再计数D.实验中没有对酵母菌细胞进行染色,会导致活菌计数值小于活菌实际值〖答案〗D〖祥解〗1、探究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培养(液体培养基,无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2、注意事项: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可定为10mL)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坡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于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依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详析】A、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A正确;B、酵母菌繁殖能力强,个体微小,数量较多,逐个计数较困难,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估算,B正确;C、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是由于培养液酵母菌浓度过大不便于计数,这时可将培养液适当稀释后再计数,C正确;D、未对酵母菌染色会将死酵母菌计数在内,导致活菌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大,D错误。故选D。5.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乙为图甲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结构曲线图B.为提高经济效益,在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答案〗D〖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迁入率使种群密度增大,死亡率和迁出率使种群密度降低。【详析】A、图乙所示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图甲中CD段(不包括D点)增长率大于0,为增长型,A错误;BD、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K值,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K/2,B错误,D正确;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错误。故选D。6.我国古书早有“旱极而蝗”的记载,蝗灾发生时,遮天蔽日。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形成蝗灾的主要原因是在干旱情况下,蝗虫会产生导致飞蝗群聚的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它能诱导蝗虫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聚型,最终形成蝗灾。下图是某地飞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a到b段种群死亡率上升B.图中c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最可能是蝗虫的环境容纳量C.4VA的本质是化学有机物,利用4VA诱捕蝗虫属于化学防治技术D.蝗虫散居型和群聚型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A〖祥解〗分析图示曲线,a到b段种群数量虽然增加,但是增长速率在减小,说明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由图中曲线可知,该种群的数量不能长时间维持在c点。【详析】A、分析图示曲线,a到b段种群数量虽然增加,但是增长的速率在减小,说明种群死亡率上升,A正确;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由图中曲线可知,该种群的数量不能长时间维持在c点,B错误;C、利用4AV的作用,可以让蝗虫聚集,从而诱捕蝗虫,这属于生物防治技术,C错误;D、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内部不同生物在水平方向的分布,蝗虫散居型和群聚型体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D错误。故选A。7.群落的特征是组成群落的各个种群所不具有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优势种是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B.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一方优势,一方劣势甚至被淘汰C.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D.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答案〗B【详析】试题分析:竞争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8.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答案〗A〖祥解〗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详析】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说明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说明群落具有水平结构。A正确。故选A。9.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调查校园附近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许多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利用小动物的趋光趋热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D.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不能忽略不计〖答案〗C〖祥解〗标志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强的较大的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详析】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进行调查。在进行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A正确;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B正确;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调查其丰富度,C错误;D、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均不能忽略不计,实验结果才正确,D正确。故选C。10.互花米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东海岸,我国于1979年引进。对我国某湿地公园潮间带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不同动物配置在不同泥层深度,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C.两种滩涂均在0~5cm层物种最多,在20~25cm层物种最少D.互花米草的入侵没有改变群落的结构〖答案〗D〖祥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也有分层现象,只是没有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明显,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详析】A、图中显示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A正确;B、由分析可知:不同动物配置在不同泥层深度,有利于对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B正确;C、由图可知:两种滩涂均在0~5cm层物种最多,在20~25cm层物种最少,C正确;D、互花米草的入侵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情况有所改变,说明互花米草引入改变群落的结构,D错误。故选D。11.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天敌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天敌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 B.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C.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种间互助关系 D.小鸟与小虫属于种间竞争关系〖答案〗D〖祥解〗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两种:种间关系又分互利共生(如藻类和真菌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地衣,二者密不可分)、原始合作(如海葵和寄居蟹在一起,互惠互利)、种间竞争(如水稻与稗草)、捕食(如狼吃羊)和寄生(如蛔虫寄生在人体内)等;种内关系又分种内互助(如蜜蜂之间的合作)和种内斗争(如狼群争抢猎物)等。【详析】A、当天敌来临时,鳄鱼逃走,则天敌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A正确;B、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则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B正确;C、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则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种间互助关系,C正确;D、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则小鸟与小虫属于捕食关系,D错误。故选D。12.某小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在岛上物种丰富,椰树成荫,景色优美,已发展为旅游胜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椰树苗与椰树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游人与岛上生物存在竞争、寄生、捕食的关系C.群落生物数量是区分该岛屿群落与其它群落的重要特征D.该岛屿形成后进行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答案〗B【详析】A、同种生物体一般不存在分层现象,A错误;B、游人与岛上生物存在竞争、寄生、捕食的关系,B正确;C、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C错误;D、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取代,不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错误。故选B。13.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森林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个种群间的关系为种间竞争B.AF段中,丙种群在A点时种内竞争最激烈C.BC段丙种群繁殖速率受限制的原因是乙种群的数量增加,甲种群的数量减少D.如果乙种群的数量增多,则甲和丙的种群数量都会减少〖答案〗B〖祥解〗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分析题图,甲、乙、丙三个种群相对数量变化曲线乙先增加,然后曲线丙增加,最后曲线甲增加,故三者为捕食关系,即甲捕食丙,丙捕食乙。【详析】A、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种群间的关系为捕食,甲捕食丙,丙捕食乙,A错误;B、丙种群在A点时种群相对数量最高,此时,种内竞争最激烈,B正确;C、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种群间的关系为甲捕食丙,丙捕食乙,故BC段丙种群繁殖速率受限制的原因是乙种群的数量减少,甲种群的数量增加,C错误;D、如果乙种群的数量增多,则甲和丙的种群数量都会增加,D错误。故选B。14.生态位重叠指数能反映物种间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重叠指数越大,相似程度越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项目甲类鱼乙类鱼丙类鱼甲类鱼—0.140.46乙类鱼0.09—0.25丙类鱼0.230.30—A.生态位包括了鱼所处的空间位置、占有的资源等B.三种鱼类之间的生态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了缓解种间竞争,甲和丙类鱼适合混合养殖D.甲和乙类鱼在食物上发生激烈竞争的可能性低〖答案〗C〖祥解〗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详析】A、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因此生态位包括了鱼所处的空间位置、占有的资源等,A正确;
B、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三种鱼类之间的生态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CD、甲类鱼和乙类鱼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小,甲和乙类鱼在食物上发生激烈竞争的可能性低,故为了缓解种间竞争,甲和乙类鱼适合混合养殖,C错误,D正确。故选C。15.我国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理解错误的是()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更替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原理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体现了种群的水平结构〖答案〗D〖祥解〗1、群落的季节性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所以从夏天到冬天湖泊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详析】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草地外貌的季节性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更替,A正确;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光照属于物理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B正确;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正确;D、“风吹草低见牛羊”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特点,D错误。故选D。1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给农作物施农家肥既能使植物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又能避免施化肥导致的土壤盐碱化B.在生态系统中,碳以CO2的形式在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C.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兔属于初级消费者,兔通过同化作用获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D.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大力植树造林等能减缓酸雨和温室效应的发生〖答案〗D〖祥解〗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碳循环的形式: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而生物群落中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详析】A、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中的物质和能量,给农作物施农家肥(粪便)增产的原因是: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者)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植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这样有利于植物的生长,A错误;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生物群落内部中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错误;C、兔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不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错误;D、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CO2和SO2过多,这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主要原因。故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大力植树造林等能减缓酸雨和温室效应等的发生,以保护环境,实现绿色生活,D正确。故选D。17.在繁殖季节,不同种的成年萤火虫会以特定频率的荧光吸引配偶的注意。但是Photuris属的雌性萤火虫能发出类似Photinus属雌体的荧光,用以引诱Photinus属的雄体前来交配,从而将其捕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萤火虫获得的能量除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自身有机物中B.通过荧光信息获得食物,说明种群繁衍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C.萤火虫发出的荧光信息属于行为信息,能够在同种和异种间传递信息D.某地区Photuris和Photinus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答案〗A〖祥解〗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2、能量流经某一营养级过程: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本营养级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本营养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这部分能量其中一些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如果本营养级被下一营养级捕食,能量就流入了下一营养级。【详析】A、萤火虫通过食物获得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即储存在自身有机物中,A正确;B、通过荧光信息获得食物,是捕食关系,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B错误;C、萤火虫发出的荧光信息属于物理信息,C错误;D、Photuris和Photinus属于不同种的生物,所以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不能构成一个基因库,D错误。故选A。18.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I~IV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⑧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碳循环路径是完整的B.图中①过程只能代表光合作用过程C.图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有②③④D.图中由生产者、II、III和IV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答案〗C〖祥解〗Ⅰ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生产者的能量进入Ⅱ,Ⅱ是初级消费者,Ⅲ是次级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指向Ⅳ,则Ⅳ是分解者;①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⑧是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②③是动物摄食,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在食物链流动,④⑤⑥表示动植物遗体及粪便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分解者,⑦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详析】A、据图可知,Ⅰ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Ⅱ是初级消费者,Ⅲ是次级消费者,Ⅳ是分解者;碳循环路径除了图中的途径外,还有Ⅱ、Ⅲ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指向Ⅰ大气,A错误;B、①可以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B错误;C、①⑦⑧过程以CO2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流动,C正确;D、Ⅳ是分解者,不是食物链的成分,食物链只能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D错误。故选C。19.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B、D、F均为消费者,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E表示生产者,缺少的箭头是C→AB.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E→F→D→B→C,其中C可利用的能量最少C.若B获得的总能量为bKJ,则最少需要生产者固定1000bKJ能量D.若减少E的数量,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答案〗A【详析】A、据图分析已知E表示生产者,C表示分解者,A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分解者应该有箭头指向无机环境A,A正确;B、C表示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C、若图中B获得的总能量为bKJ,按照传递效率20%计算,则最少需要生产者固定b÷20%÷20%÷20%=125bKJ能量,C错误;D、E表示生产者,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若增加E的数量,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D错误。故选A。20.“小养殖、小种植、小加工、小工匠”四小农场是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下图为一个小型人工生态农场的模式图以及该小型人工生态农场中农作物和鸡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4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项目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呼吸消耗量流向分解者未利用农作物110702158鸡81023A.该小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成分及它们之间形成的营养结构B.该小型生态系统通过食物网流向人的能量值为1.0×105kJC.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7.2%D.与常规农业种植模式相比,人工生态农场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答案〗C〖祥解〗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的两个营养级同化量之间的比值。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详析】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成分如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B、该小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两条,①农作物→人,②农作物→鸡→人,农作物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10-21-58=31,(单位是104kJ,以下皆同),其中农作物流向鸡的能量为鸡的同化量=8+10=18,则可计算农作物流向人的能量为31-18=13;鸡流向下一营养级即人的能量=8-2-3=3,因此,该小型生态系统通过食物网流向人的能量值为13+3=16,单位为104kJ,即1.6×105kJ,B错误;C、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农作物)的同化量=110+70=180,农作物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10-21-58=31,由此可计算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1÷180×100%=17.2%,C正确;D、与常规农业种植模式相比,人工生态农场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之间,人工生态农场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C。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渠道复杂程度有关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动植物园、种子库和精子库C.保护湿地的蓄洪防旱功能,属于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退耕还林能够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答案〗C〖祥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析】A、生态系统中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方法是就地保护,建立动植物园、种子库和精子库等不属于就地保护,B错误;C、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湿地的蓄洪防旱功能属于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D、退耕还林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其恢复力稳定性降低,D错误。故选C。22.我国西部因历史和气候的原因,生态环境较差。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考虑A.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保护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B.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以减轻人类对环境的压力C.治理严重的水污染,从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D.发展乡镇企业、增加收入,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答案〗A〖祥解〗生态系统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功能,物质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我国西部因历史和气候原因,生态环境较差,主要是由于缺水导致的。【详析】A、我国西部因历史和气候原因,生态环境较差,主要是由于缺水导致的。为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防止土壤沙漠化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特别强调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并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保持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A正确;
B、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从而改善生存环境,B错误;
C、从生态和环境的角度考虑,防比治更为重要,而且西部缺水不是由水污染引起的,C错误;
D、经济发展后再解决污染问题,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符合发展经济的主题,D错误。
故选:A。23.下列有关生态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C.为保护草场,减少沙漠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答案〗C〖祥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5)土地荒漠化;(5)海洋污染;(6)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详析】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从而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A正确;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减少P的排放,缓解水体的富营养化,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B正确;C、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会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C错误;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D正确。故选C。24.河岸带的生态修复对滨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重庆大学研究团队设计的澎溪河水/岸生态修复方案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注:不同季节水位在145m—175m间甲区域:保留原有的丰富地形结构,不进行植物种植,以自然恢复的草本植物为主;乙区域:构建缓平岸带,稀疏种植耐水淹灌木;丙区域:起伏的地貌结构,设计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群落结构。A.甲区域在枯水期重新恢复为草本植物群落属于次生演替B.乙区域选用耐水淹灌木种植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C.丙区域选用多种植被组合提高了该区域物种多样性D.甲乙丙不同区域的植被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D〖祥解〗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群落的结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3、生态工程的原理:自生原理、循环原理、协调原理、整体原理。【详析】A、从题意可知,甲区域并非长期水淹,依旧保留有土壤条件,能快速演替到草本植物,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乙区域选择了适应其半水淹环境的植株进行种植,这符合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B正确;C、丙区域设计了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群落结构,具有多个物种组合,提高了该区域的物种多样性,C正确;D、甲乙内三个区域是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外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错误。故选D。25.为保护、扩大红树林,广西北海市在1979年引入互花米草来促进沉积以提高滩面,为红树林向海扩张提供有利条件。2005年之前,互花米草主要向海扩张,尚未与红树林直接接触,两者面积均较快增加。2005年之后,红树林面积增加减缓。2012年该市对互花米草开展治理。注1:互花米草与红树林具有几乎相同的生存空间,且互花米草在中国几乎没有天敌;注2:不同年份,红树林、互花米草的面积变化数据见下图根据相关信息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树林具有的防风消浪功能可供科学研究,这属于直接价值B.2012年之前,互花米草种群的数量呈J形增长C.2005~2008年,由于两者生态位重叠,导致红树林面积增加减缓D.为扩大红树林面积,应坚决对互花米草进行人为根除〖答案〗D〖祥解〗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中各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详析】A、红树林具有的防风消浪功能可供科学研究,这属于直接价值,A正确;B、根据图中数据判断,2012年之前互花米草种群的数量呈J形增长,B正确;C、2005年之前,两者不发生接触,2005~2008年,两者接触,由于两者生态位重叠,且互花米草在中国几乎没有天敌,导致红树林面积增加减缓,C正确;D、为扩大红树林面积,应对未接触地区的互花米草不进行处理,对接触地区的互花米草进行处理,以降低种间竞争强度,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空2分,共50分。26.福寿螺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亚马孙河流域,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__________关系,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福寿螺的__________。(2)福寿螺在我国野外由于缺少__________而迅速蔓延,此时期其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__________”形曲线。欲调查福寿螺种群数量,一般采用__________法。(3)研究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下图是放养中华整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①_____________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此时,成年(生殖期)福寿螺的数量会明显减少。②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8~9月份福寿螺种群密度很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①.捕食
②.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2)①.天敌②.J③.样方(3)①.6月中旬~7月中旬②.出生率基本为零(出生率非常低)
〖祥解〗1、“J”形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①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常采用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采用标记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1)鸟类、鳖等以福寿螺为食,因此由于鸟类、鳖等与福寿螺之间形成了捕食关系,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福寿螺的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2)在我国野外,由于福寿螺缺乏天敌的制约,呈现爆发式地生长,此时期其种群数量增长类似于J形曲线。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的生物种群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的生物种群,如植物、蚜虫、跳蝻等,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数量。福寿螺的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数量。(3)①处理组与对照组对比可知,6月中旬~7月中旬,由于中华鳖捕食成年(生殖期)福寿螺,导致福寿螺种群密度明显下降,进而使福寿螺卵块数下降。②8~9月份,由于福寿螺卵块数非常少,其出生率非常低,导致福寿螺的个体数增加很少,因而种群密度很低。27.水花生最早被作为青贮饲料引入我国,后来逸生到成为长江流域常见的入侵物种,对本地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生花在刚逸生到野外环境时,水花生常通过节上产生不定根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花生入侵会导致当地的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进而降低群落的________稳定性。(3)为控制水花生的种群密度,科研人员引入了其原产地的专一性天敌——水花生叶甲,该叶甲成虫在水生花的上部叶片取食,幼虫钻蛀、啃食茎杆,在茎杆内下部化蛹,阻止节间生长,并能分泌有毒物质抑制植株生长。水生花叶甲的成虫与幼虫取食部位不同,对其适应环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同学认为不可以从水花生的原产地引入其竞争者来头现对水花生的生物防治,推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能产生大量后代,快速占领适合生存的环境(2)①.下降②.抵抗力(3)减弱成虫与幼虫的种内竞争,更加充分利用资源(4)引入的竞争者很可能成为新的入侵物种〖祥解〗1、种群的增长方式分为“J”形增长和“S”形增长。2、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的基础。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稳态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因此,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增强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总数,不同群落物种丰富度往往有差别。(1)水花生刚逸生到野外环境时,处于一个缺少天敌、资源丰富的环境,种群将呈“J”形增长。无性生殖相比于有性生殖速度更快,有利于生物更快占据有利资源。(2)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总数;水花生较强的传播与种间竞争能力,将导致部分本地物种的减少,使得当地的物种丰富度下降,当群落结构更为简单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稳态的能力就越弱,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将下降。(3)水花生叶甲成虫与幼虫之间食性的分化,减少了二者的种内竞争,有利其更有效地利用资源。(4)两个物种的种间竞争越强,表明二者的生态位重叠越大,越有可能有着相似的生态功能,因此在对入侵物种进行生物防治时,选择在原产地与其有种间竞争的物种容易导致新的物种入侵。28.巴中市自2022年底开始实施集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生活社区为一体的现代化示范村的建设,示范村利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生态农业设计,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示范村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更好的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价值。(2)示范村中常会实行立体农业和轮作等方法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其中立体农业利用的是群落的____________原理提高对阳光等自然资源的利用,轮作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3)示范村中某一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如表所示,已知呼吸散失的能量与B的能量之和代表各营养级同化量,请回答以下问题:营养级能量来源或去路呼吸散失B同化人工投放的有机物中的能量第一营养级a1b10第二营养级a2b2c2第三营养级a3b3c3B代表的能量是各营养级____________,其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100%。〖答案〗(1)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②.直接(2)①.空间结构(垂直结构)②.防止长期种植同一种作物而导致因土壤缺乏作物所需的某些元素(土壤肥力下降)而减产(3)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②.(a3+b3-c3)/(a2+b2)〖祥解〗同化能量包括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和用于生物自身生长、繁殖、发育的能量,后者包括进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以及未被利用的能量。(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该生态系统开始实施集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生活社区为一体的现代化示范村的建设,示范村利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生态农业设计,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因此该生态系统更好的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示范村中常会实行立体农业和轮作等方法进行农作物的种植,采用了立体农业的生产模式,利用群落空间结构(垂直结构)的原理,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提高对阳光等自然资源的利用。轮作指在同一块田地里种植的作物年份有所不同,也就是有计划地更换作物种类来种,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需求不同,因此轮作的意义是防止长期种植同一种作物而导致因土壤缺乏作物所需的某些元素(土壤肥力下降)而减产。(3)呼吸散失的能量与B的能量之和代表各营养级同化量,且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物自身生长、繁殖、发育的能量,因此B代表的能量是各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由于呼吸散失的能量与B的能量之和代表各营养级同化量,因此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a2+b2,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a3+b3,包括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和同化人工投放的有机物中的能量,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a3+b3-c3,所以,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a3+b3-c3)/(a2+b2)×100%。29.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下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碳元素在B与E之间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递。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氮肥,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如下表所示。年龄0+1+2+3+4+5+6+个体数/条9218712170696263年龄7+8+9+10+11+≥12个体数/条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1≤鱼的年龄<2”,其他以此类推。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___。如果引入该湖泊中本来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将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②.(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①.(含碳)有机物②.农田土壤中的氮元素随农产品不断输出,这些氮元素不能都归还土壤(3)(a-b)×20%或(c+d)×20%(4)①.稳定型②.速度和方向〖祥解〗生态系统抵御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称为抵抗力稳定性,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群落的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某些外界因素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碳元素在生物群落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实现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功能的主渠道。生态系统抵御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称为抵抗力稳定性,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的范围内生态系统能抵御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2)图中E为分解者,P、A、B、C、D、E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生物群落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农作物会吸收氮元素,氮元素不断通过农产品输出,农产品流入市场一般不会在重新回到农田,因此需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以保持土壤肥力;(3)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量,同化量包括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和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因此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a-b)×20%或者(c+d)×20%;(4)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处于幼年时期的个体数为92+187+121=400,处于成年期的个体数为70+69+62+63+72+64=400,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为55+42+39+264=400,各年龄期个体数相等,表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在具有一定生物的前提条件下发生,属于次生演替。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某地通过施用性引诱剂,干扰蝗虫的正常交尾,导致其种群密度下降,原因是()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上升C.迁入率下降 D.迁出率上升〖答案〗A〖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详析】某地通过施用性引诱剂,干扰蝗虫的正常交尾,出生率下降,导致其种群密度下降,A正确,BCD错误。故选A。2.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才能开始捕捞〖答案〗D〖祥解〗“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率最大。【详析】A、K代表的是环境容纳量,即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A正确;B、在达到K值前,种群增长率大于0,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B正确;C、达到K值后,种群增长率为0,若不考虑迁入与迁出,则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C正确;D、根据相关原理,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捕鱼应在K值前,而保持种群数量在K/2,这是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恢复最快,D错误。故选D。3.下列操作中得到的数据一定比实际数值小的是()A.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患者家系进行调查B.用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密集的地区取样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时,因标记物醒目被捕获量增加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四条边上的菌体〖答案〗C〖祥解〗1、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到广大人群中随机取样,用发病人数与调查总人数的比值表示发病率。2、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要随机选取多个样方取样,计数出每个样方的数目并计算种群密度,之后求平均值作为调查结果。3、在调查样地中,随机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假定,来估计调查样地中被调查动物的总数。4、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再通过换算得到种群密度。【详析】A、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足够大的群体中随机调查,如果选择患者家系进行调查,患者家系中患者比例较高,所以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大,A错误;B、采用样方法时应该随机取样,根据地形选择运用五点取样法或者等距取样法保证随机取样,如果按照调查者个人意愿在个体密集区取样,则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大,B错误;C、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志物醒目,则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被捕获量增加,则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C正确;D、正常统计时,血球计数板的框格边上的菌体要计算两条相邻的两边,如果方格内、所有边线和顶角上的菌体都统计,则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D错误。故选C。4.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稍待片刻再观察,可使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便于观察计数B.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用抽样检测法进行估算C.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可将培养液适当稀释后再计数D.实验中没有对酵母菌细胞进行染色,会导致活菌计数值小于活菌实际值〖答案〗D〖祥解〗1、探究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培养(液体培养基,无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2、注意事项: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可定为10mL)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坡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于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依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详析】A、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A正确;B、酵母菌繁殖能力强,个体微小,数量较多,逐个计数较困难,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估算,B正确;C、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是由于培养液酵母菌浓度过大不便于计数,这时可将培养液适当稀释后再计数,C正确;D、未对酵母菌染色会将死酵母菌计数在内,导致活菌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大,D错误。故选D。5.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乙为图甲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结构曲线图B.为提高经济效益,在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答案〗D〖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迁入率使种群密度增大,死亡率和迁出率使种群密度降低。【详析】A、图乙所示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图甲中CD段(不包括D点)增长率大于0,为增长型,A错误;BD、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K值,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K/2,B错误,D正确;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错误。故选D。6.我国古书早有“旱极而蝗”的记载,蝗灾发生时,遮天蔽日。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形成蝗灾的主要原因是在干旱情况下,蝗虫会产生导致飞蝗群聚的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它能诱导蝗虫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聚型,最终形成蝗灾。下图是某地飞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a到b段种群死亡率上升B.图中c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最可能是蝗虫的环境容纳量C.4VA的本质是化学有机物,利用4VA诱捕蝗虫属于化学防治技术D.蝗虫散居型和群聚型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A〖祥解〗分析图示曲线,a到b段种群数量虽然增加,但是增长速率在减小,说明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由图中曲线可知,该种群的数量不能长时间维持在c点。【详析】A、分析图示曲线,a到b段种群数量虽然增加,但是增长的速率在减小,说明种群死亡率上升,A正确;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由图中曲线可知,该种群的数量不能长时间维持在c点,B错误;C、利用4AV的作用,可以让蝗虫聚集,从而诱捕蝗虫,这属于生物防治技术,C错误;D、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内部不同生物在水平方向的分布,蝗虫散居型和群聚型体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D错误。故选A。7.群落的特征是组成群落的各个种群所不具有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优势种是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B.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一方优势,一方劣势甚至被淘汰C.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D.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答案〗B【详析】试题分析:竞争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8.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答案〗A〖祥解〗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详析】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说明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说明群落具有水平结构。A正确。故选A。9.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调查校园附近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许多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利用小动物的趋光趋热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D.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不能忽略不计〖答案〗C〖祥解〗标志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强的较大的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详析】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进行调查。在进行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A正确;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B正确;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调查其丰富度,C错误;D、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均不能忽略不计,实验结果才正确,D正确。故选C。10.互花米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东海岸,我国于1979年引进。对我国某湿地公园潮间带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不同动物配置在不同泥层深度,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C.两种滩涂均在0~5cm层物种最多,在20~25cm层物种最少D.互花米草的入侵没有改变群落的结构〖答案〗D〖祥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也有分层现象,只是没有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明显,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详析】A、图中显示两种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A正确;B、由分析可知:不同动物配置在不同泥层深度,有利于对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B正确;C、由图可知:两种滩涂均在0~5cm层物种最多,在20~25cm层物种最少,C正确;D、互花米草的入侵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情况有所改变,说明互花米草引入改变群落的结构,D错误。故选D。11.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天敌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天敌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 B.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C.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种间互助关系 D.小鸟与小虫属于种间竞争关系〖答案〗D〖祥解〗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两种:种间关系又分互利共生(如藻类和真菌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地衣,二者密不可分)、原始合作(如海葵和寄居蟹在一起,互惠互利)、种间竞争(如水稻与稗草)、捕食(如狼吃羊)和寄生(如蛔虫寄生在人体内)等;种内关系又分种内互助(如蜜蜂之间的合作)和种内斗争(如狼群争抢猎物)等。【详析】A、当天敌来临时,鳄鱼逃走,则天敌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A正确;B、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则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B正确;C、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则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种间互助关系,C正确;D、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则小鸟与小虫属于捕食关系,D错误。故选D。12.某小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在岛上物种丰富,椰树成荫,景色优美,已发展为旅游胜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椰树苗与椰树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游人与岛上生物存在竞争、寄生、捕食的关系C.群落生物数量是区分该岛屿群落与其它群落的重要特征D.该岛屿形成后进行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答案〗B【详析】A、同种生物体一般不存在分层现象,A错误;B、游人与岛上生物存在竞争、寄生、捕食的关系,B正确;C、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C错误;D、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取代,不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错误。故选B。13.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森林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个种群间的关系为种间竞争B.AF段中,丙种群在A点时种内竞争最激烈C.BC段丙种群繁殖速率受限制的原因是乙种群的数量增加,甲种群的数量减少D.如果乙种群的数量增多,则甲和丙的种群数量都会减少〖答案〗B〖祥解〗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分析题图,甲、乙、丙三个种群相对数量变化曲线乙先增加,然后曲线丙增加,最后曲线甲增加,故三者为捕食关系,即甲捕食丙,丙捕食乙。【详析】A、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种群间的关系为捕食,甲捕食丙,丙捕食乙,A错误;B、丙种群在A点时种群相对数量最高,此时,种内竞争最激烈,B正确;C、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种群间的关系为甲捕食丙,丙捕食乙,故BC段丙种群繁殖速率受限制的原因是乙种群的数量减少,甲种群的数量增加,C错误;D、如果乙种群的数量增多,则甲和丙的种群数量都会增加,D错误。故选B。14.生态位重叠指数能反映物种间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重叠指数越大,相似程度越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项目甲类鱼乙类鱼丙类鱼甲类鱼—0.140.46乙类鱼0.09—0.25丙类鱼0.230.30—A.生态位包括了鱼所处的空间位置、占有的资源等B.三种鱼类之间的生态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了缓解种间竞争,甲和丙类鱼适合混合养殖D.甲和乙类鱼在食物上发生激烈竞争的可能性低〖答案〗C〖祥解〗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详析】A、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因此生态位包括了鱼所处的空间位置、占有的资源等,A正确;
B、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三种鱼类之间的生态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CD、甲类鱼和乙类鱼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小,甲和乙类鱼在食物上发生激烈竞争的可能性低,故为了缓解种间竞争,甲和乙类鱼适合混合养殖,C错误,D正确。故选C。15.我国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理解错误的是()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更替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原理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体现了种群的水平结构〖答案〗D〖祥解〗1、群落的季节性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所以从夏天到冬天湖泊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详析】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草地外貌的季节性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更替,A正确;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光照属于物理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B正确;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正确;D、“风吹草低见牛羊”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特点,D错误。故选D。1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给农作物施农家肥既能使植物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又能避免施化肥导致的土壤盐碱化B.在生态系统中,碳以CO2的形式在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C.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兔属于初级消费者,兔通过同化作用获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D.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大力植树造林等能减缓酸雨和温室效应的发生〖答案〗D〖祥解〗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碳循环的形式: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而生物群落中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详析】A、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中的物质和能量,给农作物施农家肥(粪便)增产的原因是: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者)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植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这样有利于植物的生长,A错误;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生物群落内部中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错误;C、兔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不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错误;D、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CO2和SO2过多,这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主要原因。故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大力植树造林等能减缓酸雨和温室效应等的发生,以保护环境,实现绿色生活,D正确。故选D。17.在繁殖季节,不同种的成年萤火虫会以特定频率的荧光吸引配偶的注意。但是Photuris属的雌性萤火虫能发出类似Photinus属雌体的荧光,用以引诱Photinus属的雄体前来交配,从而将其捕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萤火虫获得的能量除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自身有机物中B.通过荧光信息获得食物,说明种群繁衍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C.萤火虫发出的荧光信息属于行为信息,能够在同种和异种间传递信息D.某地区Photuris和Photinus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答案〗A〖祥解〗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2、能量流经某一营养级过程: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本营养级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本营养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这部分能量其中一些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如果本营养级被下一营养级捕食,能量就流入了下一营养级。【详析】A、萤火虫通过食物获得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即储存在自身有机物中,A正确;B、通过荧光信息获得食物,是捕食关系,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B错误;C、萤火虫发出的荧光信息属于物理信息,C错误;D、Photuris和Photinus属于不同种的生物,所以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不能构成一个基因库,D错误。故选A。18.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I~IV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⑧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碳循环路径是完整的B.图中①过程只能代表光合作用过程C.图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有②③④D.图中由生产者、II、III和IV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答案〗C〖祥解〗Ⅰ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生产者的能量进入Ⅱ,Ⅱ是初级消费者,Ⅲ是次级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指向Ⅳ,则Ⅳ是分解者;①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⑧是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②③是动物摄食,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在食物链流动,④⑤⑥表示动植物遗体及粪便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分解者,⑦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详析】A、据图可知,Ⅰ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Ⅱ是初级消费者,Ⅲ是次级消费者,Ⅳ是分解者;碳循环路径除了图中的途径外,还有Ⅱ、Ⅲ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指向Ⅰ大气,A错误;B、①可以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B错误;C、①⑦⑧过程以CO2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流动,C正确;D、Ⅳ是分解者,不是食物链的成分,食物链只能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D错误。故选C。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许可合同:音乐作品的在线直播与播放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代理合同标的为作家作品推广
- 二零二四年二手制冷设备买卖合同
- 瓷砖施工2024年度进度计划合同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地铁站房建设工程
- 2024年油罐车物流配送合同:配送服务与合作协议
- 关于2024年度研发合作合同标的和研发服务具体内容
- 二零二四年度文化旅游开发合作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教育培训合同提供专业课程与实习机会
- 2024年度瓷砖产品展会展示合同
- 技术服务方案范文七篇
- 儿科题库及答案1000题
-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通论
- 元奕咨询-2024类器官和器官芯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势创想
- 机房网络改造升级方案
- 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及月调度记录表
- 物理-湖南省长沙市(炎嘚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一)试题和答案
- (完整版)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 ISO27001 2022版内审全套资料(内审计划+检查表+审核报告等)
- 老旧排水管网改造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
- 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论文1500字【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