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你能列举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课导入学习目标了解孟子和《孟子》,探求孟子的思想。把握文中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在背诵中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体会选文所说明的道理。作者名片名“轲”“亚圣”战国时思想家儒家最早提出“民贵君轻”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仁、义、善,对后世思想有积极的影响。“仁政”作者名片“民贵君轻不愧亚圣,性善气正真乃完人。”作品简介记录孟子及弟子言行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是儒家重要学术著作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文势磅礴,逻辑严密,擅长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道理背景链接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诵读文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guō),环而攻之/而不胜。夫(fú)/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jiāng)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qi)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梳理课文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众人的团结一致。译文天时不
如
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宜于做某事的气候条件及,比得上人事和谐,民心和乐地理上的有利形势梳理课文(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译文三里之城,七里之
郭,环
而
攻之
而不胜。方圆三里的内城。之,助词,的。外城围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顺承代词,它梳理课文(采用)包围(的方式)攻打它,一定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可是)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译文夫环而攻
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句首发语词……的原因代词,它这样却梳理课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译文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而,连词,表顺承。护城河城墙坚韧锋利粮食充足这梳理课文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译文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在疆域内居住。介词,凭借、依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助词,的武器的锐利国防梳理课文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译文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极点动词,到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同“叛”,背叛代词,……的人。归顺,服从梳理课文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译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介词,凭借所以不战则已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文言知识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知识一词多义天时不如地利(形容词,有利)兵革非不坚利也(形容词,锋利,锐利)三里之城(名词,内城)城非不高也(名词,城墙)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寡助之至(动词,到)文言知识古今异义三里之城古义,内城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城市今义,池塘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文言知识古今异义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七里之郭古义,外城兵革非不坚利也古义,兵器今义,委任今义,姓氏今义,军人文言知识判断句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者,……也”表判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非……也”表判断文本探知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文本探知为了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②城高兵利粮足不守①环而攻城不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攻的角度从守的角度文本探知在文章中三个“不以”句形成排比,进一步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三个句子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三个排比,气势强烈。将“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互相映衬,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突出了“仁政”的重要性。从“
域民”到“固国
”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是逐层深入地说理,不能颠倒。文本探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什么?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原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由这个中心论点一步一步推出的,它反过来又可以论证中心论点“人和”的重要。文本探知作者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这组句子构成排比句,从防御一方虽“地利”却“委而去之”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气势强烈,强调“人和”的重要性,有利表现中心。文本探知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举例论证运用战例,分别从攻和守的角度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多助”与“失道者寡助”进行对比,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与“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进行对比,强调了“得道”的重要性。文本探知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特色?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争实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类推阐述,表明欲得“人和”,必先“得道”。全文紧紧围绕“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文本探知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课堂小结文章开篇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
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深入论证的写法。课堂检测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 然而不胜者B.天时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C.故君子有不战
温故而知新D.多助之至
亲戚畔之A解析:A项中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却。B项,名词,优势/形容词,锋利,锐利。C项,连词,所以/名词,学过的知识。D项,动词,到/代词,代失道者。课堂检测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A.正确的道理,规律 B.统治的方法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D解析:指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课堂检测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B.《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解析:“《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有误,应为“《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课堂检测4.下列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大学《生物防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贵州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湖北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2025山西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唐诗宋词赏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学院《物流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河北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5海南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黑龙江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海南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八省联考)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基础知识单选题及答案解析
- 面部抗皱培训课件
- GB/T 45002-2024水泥胶砂保水率测定方法
- 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20题)
- 2024年《论教育》全文课件
-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生命安全与救援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正式版)SHT 3158-2024 石油化工管壳式余热锅炉
-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文创园项目可行性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