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2023年)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2023年)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2023年)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2023年)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2023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2023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妖娆(ráo)娉婷(pīng)教学相长(zhǎng)B.恪守(kè)潮汛(xùn)箪食壶浆(dān)C.拮据(jū)玄虚(xuán)矫(jiǎo)揉造作D.豢养(huàn)桑梓(zǐ)间不容发(fā)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濡养/懦夫亵渎强聒不舍富丽堂黄B.禅师/蝉蜕赃物彬彬有礼相得益彰C.恣睢/关雎诘据前仆后继行之有效D.拜谒/枯竭箴言自爆自弃腐草为萤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一片草甸,到了春天,绿茵茵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真是美!B.有些地方官员对上级政策阳奉阴违,真该被批评惩罚!C.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简直天衣无缝。D.希望阳江市政府不负众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创新之路。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经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4)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A.反问反问拟人拟人 B.设问借代比喻拟人C.反问比喻拟人比喻 D.反问借代比喻拟人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斗拱飞檐,玲珑剔透,为人体骨骼中最精妙的片断。②阳光中的紫色,馈赠它岩石般的坚硬;和煦的春风,打磨它流畅的曲线。③终于在许多偶然与必然的齿轮磨合中,缝缀镶嵌起了无数颗头颅,其中一颗属于了我。④我感叹大自然的精雕细作。⑤用山川日月、金木水火、天上地下、风云雨雪的物质魂灵,挑选着,拼凑着,混合着,搅拌着,一轮又一轮地循环……⑥我细细端详自己头骨的照片,仿佛在鉴赏一件工艺品。实在说,这个物件是很精致的。⑦不知多少稻麦菽粟的精华,才将它一层层堆砌而起;不知多少飞禽走兽的真髓,才将它润泽得玉石般光滑。A.④⑥①②③⑤⑦B.⑥③⑦②④⑤①C.④⑦①②⑤⑥③D.⑥①⑦②④⑤③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4)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5)将李白的《行路难(其一)》的空白处填写完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节选自《史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公将鼓之鼓:________(2)再而衰再:_________(3)望其旗靡靡:________(4)而绝其粮道绝:_________(5)秦悉坑之坑:________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3.[甲]文段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齐师不是“纵奇兵,佯败走”。(用原文语句填空)4.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括的“言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岁月中飞翔的瓦王剑冰①在桥上闲坐着的时候,我常常把目光长久地放置在瓦片上。②那一片片的瓦以灰暗的色调,涂抹了周庄的岁月。这种瓦从窑里出来便是一种不太光明的颜色,不像西方的瓦,展现出红和蓝的鲜艳,也不像皇宫和寺庙那种金黄的宗教色光,这种瓦本就是代表了平民性,它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直接进入了生活。那些瓦只在中午的时候会全部保持一种颜色,早晨或傍晚,阳光会像涨潮一样一点点漫过一层层的瓦,而有些瓦由于屋脊的遮挡,还是会呈现出灰暗的颜色,让太阳感到无奈。到了傍晚,又如退潮一般,光线会一点点从一片片瓦上消失,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使一片片的瓦,变成一整个的瓦,变成一顶巨大的黑色的草帽。③这高高低低的房上的一片片瓦,也确实像鸟的羽翅,扇动着却没有飞走。④小的时候,曾帮人拆过老屋,看似不大的一块屋顶,却能拆下那么多的瓦片,一片片肩并着肩,膀挨着膀地挤在一起,不给风雨以任何可乘的机会。⑤瓦其实质地并不坚硬,很小的我,将瓦扣在地上,一挥拳便会让它粉身碎骨,这种瘾是砸了无数块瓦才出现的,每一块我都会砸成无数瓣,直到砸不动才停止我的破坏,而那些瓦终是要被废弃的。现在想起来有些感慨,守候了一生,还因我等的调皮而不得“瓦全”。这种瓦掉落地上的时候,是不会发出大的声响的,尤其是这些经过了数百年风霜的瓦,它们的掉落甚至是无声的。⑥瓦是一种亲密协作的典型。我发现一些屋角的瓦片出现了空缺。正是由于它们的空缺,其他的瓦也出现了裂隙。不知是在哪一天,一片瓦悄然滑落,坠地的声音没有谁听见。而且会碎裂得成为一小撮灰灰的土块。不细心的人会轻易地扫走它。有些屋角的瓦是落在了水里,那同样激不起多大的声响,而且会以极快的速度沉入河底。这些瓦就此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们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才失落的,它们绝不想失去自己的弟兄和责任。它们知道由于更多的瓦片的失落,会改变周庄的形象和地位。周庄的瓦同石头一样,坚硬地同岁月抗争着。很小的时候,我以为瓦是一整块地盖在上面的,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一块所覆盖的面积并不大,只是因为多了,才显出它们的作用。它们真的不如西方的一块铁皮,一整块地覆上屋顶,不知省了多少瓦片的劳苦。但是周庄必须以这些瓦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⑦在有雨的时候,我钻进屋子里,听着薄薄的屋顶雨打瓦片的声音。那声音让人有些伤感。尤其连日阴雨的日子。是那些瓦片撑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天天一年年,只要瓦片不坠落于地,这生活就总是延续下去。其实瓦片不知道,屋子里的主人已走了一拨又一拨。瓦片不仅对同类表示出了友好,也对其他物种表示出亲切的包容。比如燕子或其他的鸟类飞过时忘掉的一颗草籽或瓜籽,瓦片会精心地为它们保存起来,不致它们死去。即使没有谁找回这些失物,瓦片也会供养它们生长,长成花,长成草,甚至结成果。⑧生活中突遭战火或灾祸,会有一个词叫“一片瓦砾”,可见瓦总是最后的底线。这个底线没了,生活也就失去了支撑的东西。1.作者满怀深情描写了周庄的瓦,它有哪些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作答。2.作者表达对周庄瓦的深情,但却写小时候挥拳砸瓦的经历,请说明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3.如何理解第⑥段画线句“周庄必须以这些瓦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标题“岁月中飞翔的瓦”巧用比拟,它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十七岁那年的单车(1)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2)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曰的午后推回了家。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3)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单车散了架。“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4)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5)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刘伟头也不回,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走了。(6)“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7)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8)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找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9)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10)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11)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12)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13)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14)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15)“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16)“关你什么事!”(17)“我是你爹!”(18)“起来!”(19)父亲没动。(20)“不起来拉倒!”刘伟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21)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刘伟又把单车骑回来了。(22)“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刘伟的口气缓和了一些。(23)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这还差不多。”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24)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刘伟身体一震,顿了一下,脚下一用力,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1.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母亲购买旧车——(_________)——(___________)——父子骑车看病2.请赏析第(3)小节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第(9)段与第(7)段内容基本相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结合全文,谈谈对“一串清脆的车铃声”的理解。四、写作题(40分)好,是壮丽的山川,是秀美的田园;好,是朋友的信任,是对手的挑战;好,是美丽的邂逅,是无悔的错过;好,是宁静的港湾,是崎岖的征途……请以“什么是个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DBCCDD(1)三年谪宦此栖迟(2)好收吾骨瘴江边(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二1.击鼓进军第二次倒下截断埋2.(1)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2)(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谈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并不赞美他(或不说他善于打仗)。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曹刿是深入战场,在战场上根据实际情况用自己才能来分析战况;而赵括并未直接到战场,只是空谈如何打战,纸上谈兵,殊不知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以失败告终。三1.①颜色灰暗,代表平民性。②质地不坚硬,默默无声(落地无声)。③亲密协作,共御风雨(或“有责任感”“坚守一生”)。④对其它物种亲切包容。2.①写小时候砸瓦,突出了瓦质地的易碎。②瓦以易碎之躯坚强地同岁月抗争,虽不能瓦全,但却默默坚守一生,反衬出它的坚强(或“坚韧”“坚守”)和奉献精神。3.①这些瓦不是装饰性的,代表着周庄简单的、平民化的生活。②这些瓦经历过数百年的风霜,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相当于古老的周庄(铁皮所代表的是一种西方文明,周庄的瓦所代表的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化)。③无数瓦片用自己的劳苦撑住了周庄人的日常生活,使他们的生活虽历经风雨,但也能世代延续下去。4.①点出全文线索。②“飞翔”用比拟的手法突出了瓦的外形,像鸟在展翅飞翔;“岁月”则从时空的角度形象地说明了瓦从古至今,经历过的漫长历史。这个标题使得瓦有了动态之美、沧桑之感,易引起读者的注意。③使得文章寓意深刻。虽说瓦的色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