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生物押题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对内环境稳态的表述错误的是()A.高等动物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B.组织液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C.高等动物可以依赖血清中的血红蛋白为全身细胞运送氧D.肝脏的活动除了可以维持血糖浓度稳定,还可维持整个组织液中糖浓度的稳定2.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数目变异可发生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B.染色体结构变异往往会引起基因结构发生改变C.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会使基因中的氢键数目减少D.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乳酸菌、噬菌体和人体中3.在面包制作时,先将一定量的酵母加入和好的面团中,后经蒸烤得到松软可口的面包。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酵母菌进行了乙醇发酵B.酵母菌的细胞溶胶中有CO2产生C.丙酮酸产生酒精时伴随ATP的生成D.酵母菌线粒体中,特殊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传递给氧形成水4.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t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含有C、H、O、N四种元素B.通常情况下,在翻译过程中,一个tRNA只能使用一次C.tRNA是单链结构,但结构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D.tRNA上的密码子可用于识别氨基酸5.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6.生态护坡能保障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人员选取四段某新建高速公路边坡,分别移栽不同植被(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年后四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边坡移栽类别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物种数个体数甲草本93372601.8乙灌木65332.2丙草本+灌木99625803.9丁无8934.9A.表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是通过目测估计法进行计数的B.与其它三段护坡相比,丁段边坡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与单独移栽相比,同时移栽草本和灌木更能提高群落结构的稳定性D.随时间的延长,四段边坡的群落演替最终都能够演替到森林阶段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8.(10分)为验证青砖茶水提取物能够促进糖尿病患者分泌鸢尾素(一种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激素)且能降低血糖,以相应糖尿病模型小鼠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鸢尾素和胰岛素都具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B.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后能够促进几乎全身细胞中糖类的氧化分解C.实验处理过程为一组灌喂适量的青砖茶水提取物,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D.该实验至少取两组糖尿病模型小鼠,至少测量两次鸢尾素含量和血糖浓度二、非选择题9.(10分)2019年年底在湖北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病的流行。研究表明这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通过人的口腔、呼吸道黏膜感染人体。可以用核酸试剂盒检测。戴口罩可有效预防感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盒检测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种)(2)新型冠状病毒不是通过皮肤细胞感染,而是通过黏膜细胞感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_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_________免疫产生的________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4)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8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______个。(5)病毒寄生在蝙蝠体内,但不会引起蝙蝠大量死亡,这是病毒和蝙蝠两种生物长期____________的结果。10.(14分)人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严重影响人视觉的遗传病。科研人员对患者甲和乙进行家系调查,得到图1所示的两个家系图。(l)据图分析,甲所患RP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遗传。乙所患RP的遗传方式与甲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研究发现,RP还存在其他遗传方式,并且目前已经发现有多达20个基因的100多个突变位点与RP有关,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和____的特点。(3)科研人员构建斑马鱼模型,探究rp2基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科研人员敲除斑马鱼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rp2基因部分序列,筛选得到rp2基因杂合突变体。将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斑马鱼杂交,对得到的F1进行rp2基因测序,发现序列不同的两种突变类型A和B,如图2所示。研究者认为,与突变型B相比,突变型A在性状上与野生型差异更大,适合用于研究rp2基因的功能。从分子水平分析,选择突变型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如图为某犊牛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供体牛和受体牛的要求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__________冲洗出来。(2)适宜于牛的胚胎移植的时期有__________期。(3)同期发情处理是给供、受体母牛注射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犊牛的性别为__________。12.海带是我国北方大规模养殖的食用海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养殖区重金属离子超标会造成海带大幅减产。(1)研究发现,在一定浓度的Cu2+溶液中,短时间内海带细胞中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同时Cu2+还可通过抑制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使ATP的合成受阻,直接抑制暗反应中__________过程。(2)科研人员定量研究了水体中Cu2+对海带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①将海带分别放入含不同浓度Cu2+溶液的透明瓶中,测定初始时瓶内溶氧量为A。将瓶口密封置于光下一段为时间后,测定瓶内溶氧量为B。本实验用单位质量海带在单位时间内引起的溶氧量变化来表示海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计算公式为:_______/(t·w)(w:海带湿重;t:反应时间)。在利用同样装置研究呼吸作用时,需要对装置进行_________________处理。②由图可知,在Cu2+浓度为1.22mg/L时,呼吸耗氧率_______光合产氧率,此浓度下的真光合速率_______Cu2+浓度为2.52mg/L的下的真光合速率。综合分析,不同浓度的Cu2+对海带光合作用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对海带呼吸作用的影响是___________。(3)究若想进一步从细胞水平上探究Cu2+对海带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影响,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相关细胞器的形态、结构、数量。根据上述实验信息,推测Cu2+对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破坏较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高等动物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B、组织液与血浆被血管壁阻隔,故两者要进行物质交换需通过毛细血管壁,B正确;C、高等动物可以依赖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为全身细胞运送氧,C错误;D、肝脏可以通过合成或分解肝糖原来维持血糖浓度稳定,血浆和组织液可以进行过物质交换,故可组织液中血糖浓度的稳定,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B【解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基因体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B、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重复、缺失、易位、倒位,一般不会引起基因结构发生改变,B错误;C、不同的碱基对氢键的数量可能不同,因此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会使基因中的氢键数目减少,C正确;D、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乳酸菌、噬菌体和人体细胞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B。3、C【解析】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详解】该过程中,酵母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称为乙醇发酵,A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溶胶,B正确;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该过程没有ATP的生成,C错误;在酵母菌的线粒体内膜上,特殊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传递给氧形成水,D正确。4、C【解析】

RNA分为mRNA、tRNA和rRNA,其中mRNA是翻译的模板,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此外,还有少数RNA具有催化功能。【详解】A、t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含有C、H、O、N、P五种元素,A错误;B、通常情况下,在翻译过程中,tRNA可以反复使用,B错误;C、tRNA是单链结构,但形成的三叶草结构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D、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tRNA上的是反密码子,D错误。故选C。5、D【解析】

1、由图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底逐渐增多,从6月底到12月逐渐减少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2、种群最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天敌数量、季节更替以及食物质量和数量的变化等的影响。【详解】A、从题中直方图的分析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至12月变为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10月份出生率可能为0,A正确;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B正确;

C、图示各个月份中,动物的年龄结构都不相同,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C正确;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导致性别比例失调,有可能影响到种群的密度,D错误。

故选D。【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种群的基本特征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诸多因素.知识考点主要见于《稳态与环境》模块第4章第1节,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掌握及对图形提取信息取舍信息的能力。6、C【解析】

1、分析题图:边坡(甲)上移栽草本,边坡(乙)上移栽灌木,边坡(丙)上移栽草本+灌木,边坡(丁)不进行移栽,与边坡丁相比,边坡甲、乙、丙的植被覆盖率高,小型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甲、乙、丙比较,边坡丙植被覆盖率最高,小型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多,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2、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例如,在冰川泥、裸岩或沙丘上开始的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例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详解】A、表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可通过计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计数,A错误;B、与其它三段护坡相比,丁段边坡虽然没有移栽类别,但具有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C、与单独移栽相比,同时移栽草本和灌木增加了物种多样性,更能提高群落结构的稳定性,C正确;D、随时间的延长,由于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四段边坡的群落演替最终不一定会演替到森林阶段,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以公路边坡保护为素材,结合调查表格,考查群落演替及稳定性的相关知识,要求理解和掌握群落演替的过程及结果,能结合表中信息,对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7、D【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实际上就是种群的进化,而当基因频率改变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不同,就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A正确;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B正确;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D、虽然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但是由于群体数量较少,因此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可能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8、C【解析】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详解】A、根据题干可知,鸢尾素和胰岛素均为动物激素,动物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特点,A正确;B、胰岛素的受体细胞几乎为全身各处细胞,B正确;C、实验处理过程为一组喂量的青砖提取物,另一组也应该灌喂等量的生理盐水,而不是注射,以确保无关变量一致,C错误;D、实验应该遵循对照原则,因此至少取两组糖尿病模型小鼠,至少测量两次鸢尾素含量和血糖浓度,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激素调节的特点,并能结合实验设计的变量原则与对照原则分析作答。二、非选择题9、RNA的特异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荧光标记法只有黏膜细胞膜表面才有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效应T细胞体液抗体9600共同进化【解析】

1.2019新型冠状病毒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是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内核两部分,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因此它的生活方式是寄生;预防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具体做法有: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等。2.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生机勃勃的生物圈,这就是共同进化。【详解】(1)诊断新冠患者所用试剂盒是根据RNA的特异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或荧光标记法等能够显示病毒特异性的原理进行检测的。(2)因为只有黏膜细胞膜表面有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而皮肤细胞表面没有与新型冠状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所以新冠病毒不是通过皮肤细胞感染,而是通过黏膜细胞感染。(3)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由于新冠病毒的侵染而使细胞免疫过程产生了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识别并与相应的靶细胞(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体液免疫过程产生的相应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侵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4)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实际上是要复制两条RNA单链(包含正、负个一条链),而且这两条单链之间是互补的,根据有互补关系的单链中互补碱基之和恒等的原理分析如下: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8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则G和C占碱基总数为8000×(1-40%)=4800,故此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的数量为4800×2=9600个。(5)病毒寄生在蝙蝠体内,但不会引起蝙蝠大量死亡,这是病毒和蝙蝠之间经过长期相互选择而实现了两种生物的共同进化,即二者关系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点睛】熟知病毒的生理特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RNA的复制过程以及具有从DNA到RNA的相关碱基计算的迁移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常染色体显性不同不定向性随机性突变型A为5个碱基对(非3的倍数)缺失,造成mRNA上的密码子阅读框错位,对蛋白质影响较大;而突变型B为12个碱基对(3的倍数)缺失,造成蛋白质中4个氨基酸缺失,对蛋白质影响相对小【解析】

据图分析,图1甲家系中父母有病,有一个儿子正常,说明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又因为甲是患者,而其母亲正常,说明不是伴X遗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家系中乙的父母正常,而乙有病,则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所患RP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乙所患RP的遗传方式是隐性遗传,因此两者的遗传方式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RP的遗传与20个基因的100多个突变位点有关,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随机性。(3)据图分析,突变体A、B分别缺失了5个、12个碱基对,其中突变型A的5个碱基对不是3的倍数,造成mRNA上的密码子阅读框错位,对蛋白质影响较大;而突变型B的12个碱基对是3的倍数,造成蛋白质中4个氨基酸缺失,对蛋白质影响相对小。因此与突变型B相比,突变型A在性状上与野生型差异更大,适合用于研究rp2基因的功能。【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2中野生型和2种突变型的碱基对的比较判断哪种突变适合用于研究rp2基因的功能。11、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优良健康的体质正常繁殖能力(早期)胚胎囊胚或桑椹胚激素使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环境相同雌性或雄性(不能确定)【解析】

1、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2、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1)供体与受体相同的生理变化,为供体的胚胎植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2)胚胎在早期母体中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3)子宫不对外来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4)胚胎遗传性状不受受体任何影响。【详解】(1)对供体的要求是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优良,对受体牛的要求是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冲卵是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早期胚胎冲洗出来。(2)适宜胚胎移植的时期是桑椹胚或囊胚期。(3)为了使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环境相同,需要给供、受体母牛注射激素。该犊牛的性别取决于配种时的受精情况,雌雄各有1/2概率,所以其性别不确定。【点睛】本题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