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试题汇编 J农业区位_第1页
高考地理 试题汇编 J农业区位_第2页
高考地理 试题汇编 J农业区位_第3页
高考地理 试题汇编 J农业区位_第4页
高考地理 试题汇编 J农业区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1农业区位【文综地理卷·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10)】C4D1J1M13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材料二:甲、乙二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资料。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L河流经三个国家,其入海水量近100%自B、C两国。请分析原因并推测河流汛期出现的季节(16分)。(2)枣椰树果实椰枣含糖率高,营养丰富,果实产量高;既可作粮食,又是制糖、酿酒的原料。L河中下游流域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枣椰产区,根据其分布区位,推测枣椰的生长习性。(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河流汛期、气候特征、农业区位分析。【答案解析】(1)(B、C两国位于河流上游)L河上游为山地高原,距离海洋近(3分),冬季受西风影响明显,降水量较大(3分);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3分),少支流汇入,水补给少(3分)。每年春季(4~5月)为汛期(原因:冬春季节降水多、春季积雪融化补给河流)(4分)。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该地位于西亚地区。B、C两国位于河流上游,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冬春季节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同时春季冰雪融水较多,所以此时河流的流量最大;而L河中下游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强烈,同时少支流汇入,河水补给少,因此河流的入海水量近100%自B、C两国,河流的汛期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降水和冰雪融水最大的春季。(2)耐旱、耐碱、耐热、喜光、喜潮湿(答出四点得满分6分,三点得4分,二点得2分,一点不得分)。解析:L河中下游流域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气温较高,土壤盐碱化比较严重,因此可以推断枣椰的生长习性为耐旱、耐碱、耐热、喜光、喜潮湿等。【思路点拨】准确的区域定位及熟悉该地区气候特点及成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文综地理卷·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0)】M1J1G337.(24分)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波河流域图。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经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1)指出图示地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2)图示地区是欧洲最主要的水稻种植区,评价该地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10分)(3)分析波河中下游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10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的农业,自然灾害等。【答案解析】(1)沿河分布;(2分)沿海分布。(2分)解析:城市的区位受地形,河流,降水,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沿河沿海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形平坦。(2)有利:夏季高温,热量充足;(2分)地势平坦;(2分)土壤肥沃;(2分)河流众多。(2分)不利:雨热不同期。(2分)解析:农业区位一般分析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光照降水等,而社会经济包括劳动力,政策等,而条件要分析有利和不利。(3)春末夏初,气温升高,阿尔卑斯山脉和亚平宁山脉的冰雪消融,使河流水量增大;(2分)冬春季,该地在西风的控制下,降水较多;(2分)支流众多,来水量大;(2分)泥沙含量高,淤塞河道;(2分)中下游流经波河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解析:自然灾害一般要从“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去分析。【思路点拨】城市的区位受地形,河流,降水,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条件要分析有利和不利,自然灾害一般要从“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去分析。【文综地理卷·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0)】J1K236.(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年10月10日,中国·定西(约104°E:35°N);马铃薯博览会在有“中国薯都”美誉的甘肃定西市召开。定西是中国乃至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该区马铃薯生产为一年一熟,一般4月底5月初播种,9~l0月上旬收获。材料二: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间的温度在13℃至22℃最为适宜,雨量要求播种期在15毫米材料三:传统的马铃薯栽培需翻耕土地、挖穴播种、生长期除草;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实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新技术种植马铃薯,具体做法是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挖浅沟直接播种马铃薯,然后用稻草均匀覆盖。(1)根据材料分析定西成为“中国薯都”的条件。(10分)(2)结合材料分析稻草覆盖技术种植马铃薯的好处。(8分)(3)分析定西地区如何实现马铃薯种植的可持续发展。(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生产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答案解析】(1)气候适宜(生长期气温和降水适中,昼夜温差大),(2分)光照充足,(2分)肥沃的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2分)丰富的劳动力,(2分)政府政策的支持。(2分)解析:农业区位一般分析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光照降水等,而社会经济包括劳动力,政策等。(2)减少生产环节,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利于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2分)发芽期黑暗;(2分)利于保持土壤温度和水分;(2分)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解析:农业生产过程好处可以分析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温度和水分;增加农民收入等。(3)发展科技,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创立品牌;(2分)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业,增加就业机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2分)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节水农业。(2分)解析:可持续发展一般措施是高产高效,创立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收;保护环境;节水等措施。【思路点拨】农业区位一般分析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生产一般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等。可持续发展一般措施是高产高效,创立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收;保护环境等措施。【文综地理卷·届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11)】J1G1M2材料一:材料二:郑州自古就有

“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现在是全国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中国三大邮政枢纽之一。(1)读图2描述该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8分)(2)分析A地(图1)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3)简述郑州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的有利区位条件。(1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势特征描述、农业区位分析、城市区位。【答案解析】(1)地势西高东低。(2分)依据:①据等高线数值分布特点;(3分)②据水系分布特点判断河流自西向东流。(3分)解析:根据图中高线数值分布特点及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地地势西高东低。(2)地处谷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谷口朝东,夏季风可带来部分水汽,降水较多;靠近河流,灌溉便利;谷地地形较平缓,土壤较肥沃。(8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解析: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光照、温差、热量、降水)、河流、土壤等方面来分析。(3)郑州是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2分)地处中原,为省会城市,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2分)作为邮政枢纽,为现代物流提供信息、技术保障;(2分)作为全国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具有适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4分)工农业较发达,是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4分)解析:本题主要从交通位置、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物流量、政策等方面来分析。【思路点拨】本题对图中信息的提取能力要求较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整体难度中等。【文综地理卷·届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11)】C4J1L4B336.(26分)保护和挖掘现有土地资源的潜力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下表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的相关资料,据表分析回答:A地区B地区C地区经纬度103°E,41°N117°E,38°N114°E,26°N海拔高度1000—1500米3—5米500—800米面积5000km28100km20km2气候要素1月均温-17-667月均温262728年降水量120mm600mm1350mm7—8月降水92mm452mm181mm4—6月降水12mm27mm853mm森林覆盖率3%12%42%人口密度12人/km2278人/km2103人/km2(1)从气候方面分析,A地区农业生产限制性因素及其形成原因。(4分)(2)从土壤方面分析,B地区农业生产限制性因素及其形成原因。(10分)(3)从保护和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你认为C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12分)(4)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在三地区分别建设两栋高20米的楼房,三地区楼间距最宽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填字母)。(2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特征、农业区位、土壤盐碱化、土壤改良、楼间距。【答案解析】(1)干旱缺水(1分)距海洋远(1分)和地形阻挡(1分),导致夏季风不能达到。(1分)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A地区年降水量为120mm,可见此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是其农业生产限制性因素。该地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同时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地势较高,阻挡了夏季风,使其降水较少。(2)土壤盐碱化(1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1分),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影响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1分)。春旱蒸发强烈(1分)或不合理的灌溉,缺乏排水系统,地下水位上升(1分),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1分),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2分)雨季土壤淋盐,秋季返盐。(2分)解析:根据表格经纬网信息可知,B地区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地区海拔在3—5米,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而7—8月降水452mm,4—6月降水27mm,降水季节变化大,土壤中的盐分在雨季随水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春旱蒸发强烈,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土壤容易形成盐碱化。(3)①改良红壤(2分)②走立体农业的道路(2分),多层次布局农、林、牧、渔各业(2分)发展多种经营,建立良性生态循环。(2分)③对山区优势资源的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2分),打开销售渠道,占领商品市场,增加农业的附加值(2分)。解析:C为南方低山丘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低山丘陵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改良红壤、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多层次布局农、林、牧、渔各业;发展多种经营,建立良性生态循环;对山区优势资源的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打开销售渠道,占领商品市场,增加农业的附加值。(4)A(2分)解析: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间距越大,结合表格信息可知,A纬度最高,因此楼间距最大,A正确。【思路点拨】土壤盐碱化的形成过程及南方低山丘陵可持续发展措施是常考的热点,要及时总结和灵活分析,本题难度中等。【文综地理卷·届广东省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0)】C4J1M141.本大题共4小题。(18分)读印度东北部某水稻种植区多年降水量(单位:mm)资料和印度图,回答问题。年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965年01310361513040529017064351966年281018053112371356264817681967年132010361513040529017064351968年15561820132832251010952001969年2525300821824415802010(1)从表中数据归纳出该地降水的特点。(6分)(2)一年中各月降水量均在50mm以上的时段为雨季。该地在1965年-1969年间最长的雨季为______个月。分析说明形成雨季长短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1969年当地水稻歉收,影响当年收成的主要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2分)(4)分析下图中水稻分布区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降水量特点描述、气候、气象灾害、农业区位。【答案解析】(1)降水量较多;(2分)降水季节变化大(或夏季多,其它季节少);(2分)降水年际变化大。(2分)解析:降水量特点描述主要从降水量及降水季节变化方面来进行。结合表格信息可知,该地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2)7

(2分)

夏季风不稳定(来得早结束晚,雨季就长;来得晚结束早,雨季就短)

(2分)

解析:1966年雨季最长,为5月到11月份,共7个月。该地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而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雨季长短不一。(3)旱灾

(2分)

解析:从表格信息可知,在1969年降水少,雨季短,干旱严重,是导致影响当年收成的主要气象灾害。(4)地形平坦;降水丰富;河流水源充足(6分)解析: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来分析。【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和表格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南亚地区是历次考试的热点区域,对其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要及时总结和结合题目信息灵活分析应用,本题难度不大。【文综地理卷·届广东省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0)】C4J1D1M2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回答(20分)。(4)A地区是(地形区具体名称);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及汛期分别是、。(6分)(5)试说明B地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6)A地区沙漠广布,与西亚北非地区的沙漠相比,类型和成因有何不同?(8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形区、河流补给类型及汛期、农业区位、气候类型及成因。【答案解析】(4)塔里木盆地冰雪融水(或高山冰雪融水、冰川融水等)夏季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A为塔里木盆地。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补给主要为冰雪融水(或高山冰雪融水、冰川融水等),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大,所以河流的汛期在气温最高的夏季。(5)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或光热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2分)稳定的灌溉水源(2分)解析:本题主要从气候(热量、光照、温差)、土壤、水源等方面来分析。(6)类型:A地区属于温带沙漠(2分)西亚北非属于热带沙漠成因:A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2分)西亚北非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旱。(2分)解析:塔里木盆地和西亚北非地区的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其气候类型不同造成的。A地区是温带大陆气候,西亚北非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A地区属于温带沙漠,是因为A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西亚北非属于热带沙漠,是因为西亚北非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旱。【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但都是最基础的知识点,整体难度较小。【文综地理卷·届广东省湛江市湛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毕业班调研测试(10)】C4D2J1J2F2M140.(28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8日材料一图6为阿根廷地理简图,图7为图6中方框区域的放大图材料二习主席在阿根延期间,品尝了该国生产的葡萄酒。阿根廷是南美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也是世界上第四大生产国及葡萄酒消费市场,而门萨多和圣胡安两个地区(图7阴影部分)是阿根廷葡萄酒的主产区.习主席此次访问,与阿根廷签署了加强双边合作的一系列协议。据统计,我国在阿根廷的投资额逐年上升。(1)科罗拉多河流域B城市以上河段的地形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4分)(2)习主席访问阿根廷期间,A城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潘帕斯草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6分)。(3)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4)分析门萨多和圣胡安两个地区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5)分析我国积极投资阿根廷的原因。(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形地势、气候类型及特征、洋流、农业地域类型、植被带、农业区位。【答案解析】(1)以山地为主,(2分)西北高、东南低(2分)解析:该地靠近安第斯山脉,地形以山地为主,根据河流走向可知,该地西北高、东南低。(2)温和多雨(温和湿润)巴西暖流大牧场放牧业(6分)解析:A为地中海气候,7月18日至20日为该地冬季,受盛行西风的控制,温和多雨;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及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该洋流为巴西暖流;潘帕斯草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3)温带荒漠(2分)地处西风带,西靠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气候干燥。(4分)解析: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气候,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其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所以其植被带为温带沙漠。(4)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气候干燥,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2分);河流众多(高山冰雪融水多),灌溉水源充足;(2分)河流沿岸,冲积土肥沃。(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解析:本题主要从气候(热量、光照、温差、降水)、土壤、河流等方面来分析。(5)国家之间协作较好(或国家政策优惠)(必答点,2分);铁、铜等矿产资源丰富;海运廉价便利;市场潜力较大。(任答2点得4分)(满分6分,其它答案若合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我国积极投资阿根廷的原因主要从自然资源、交通便利条件、市场、互惠政策等方面来分析。【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都是常考的核心骨干知识点,因此只有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点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本题难度不大。【文综地理卷·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10)1】C4A1L1J137.(26分)图7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二图7表二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6.59.013.018.022.025.027.527.523.018.013.58.0降水量(mm)16173174118148177139141843918(1)描述该地地形特征。(6分)(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3)为方便该地东部和西部居民点之间的联系,计划修建一条公路,专家设计了两条线路:一条穿过甲,另一条穿过乙,请你对比分析哪条更合理。(8分)(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形特征描述、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公路建设区位分析、水库建设区位分析。【答案解析】(1)以丘陵为主;中部海拔较高,起伏较大,西南和东北较低;东北部宽阔的河谷地势平坦。(6分)解析:描述地形特征一般规律: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地势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地形走向: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有无特殊地貌等。结合图中信息和地形描述的思路便可得出结论。(2)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6分)解析: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分析。从表格信息可知,在气温方面:该地冬春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降水方面:冬春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3)甲:利:路程短,成本低;不利:但这条线路穿过的地形区地势陡峭,修路难度大,且易发生滑坡(4分);乙:利:通过地区地形平坦,难度小;联系的居民点更多,经济价值更高;但路程较长,修路成本高(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解析:根据公路选址分析规律和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甲路程短,成本低,但经过地区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修路难度大,且易发生滑坡;乙通过地区地形平坦,难度小;联系的居民点更多,经济价值更高;但路程较长,修路成本高。(4)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6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类型,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赞成的观点主要从气候特点、坝址选择、提供水源等方面分析;不赞成的观点主要是考虑已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不需要再修建水库提供水源,另外修建水库要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对图表信息解读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中等。补充: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影响线路选择,其评价性语言应当从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地形:①平原:对线路限制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②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2.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①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合理布局交通网,沟通地域联系;“线”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流和贸易的发展。)②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的长治久安、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友好往来、文化传播。③环境:考虑交通线在施工过程中和运营后对环境的影响,如原始森林遭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水土流失加剧;形成局部地区土地沙化;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加剧;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多;造成一定的交通污染。④技术: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制约3.选线原则在起点和终点既定的情况下,线路的选择就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节约成本、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对居民区的干扰等之间寻求平衡。①一般来说,干线的走向要根据主要经济据点的分布而定。②铁路、高速公路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爬坡③国道以直达为主,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节约运营时间;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要尽可能多连接一些聚落,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④过境道路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⑤自然因素影响线路选择:要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河谷或背斜地形,避开陡坡、断层等不利地形,从而使选出的线路方案既能够满足运输能力的要求,又能减少工程量,并便于维修护养。【地理卷·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C4B2J1M1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9月25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读图13.回答21-24题。21.专家抵湘时,马达加斯加区时为A.25日6:30B.25日16:30C.25日0:30D.24日11:3022.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A.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B.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C.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D.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23.马达加斯加稻米不能自给的原因是A.粮食需求量增长过快B.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C.岛国,种植面积有限D.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低廉24.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与图中②处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C.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D.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知识点】本题考查区时计算、农业区位分析、气候类型。【答案解析】21.A22.C23.B24.D解析:21题,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马达加斯加时区为东3区,所以当9月25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此时马达加斯加区时为25日6:30,A正确。22题,①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地形平坦;湖南省稻米产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平原地区,所以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C正确。23题,根据题干信息“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可以推测,马达加斯加稻米不能自给的原因是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B正确。24题,②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其成因是地处热带地区,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附近有暖流经过,与此类似的地区有: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巴西高原东南部热带雨林带,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是常考的核心知识点,整体难度不大。【地理卷·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C4J1L4L7M237山药学名薯蓣,地下根茎粗,直生,长可达1米,山药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忌水涝。因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被视为物美价廉的滋补佳品,可作主粮和蔬菜,还可以制成糖葫芦之类的小吃。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山药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之一。该地生产的山药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近年来市场销售量不断增大。⑴简述近年来山药的国内市场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4分)⑵分析P地成为优质山药分布区的主要自然条件。(6分)⑶你认为该地是否可再扩大山药的种植规模,请说明理由。(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农业区位分析、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答案解析】(1)山药营养丰富,既可食用,又有药用价值;居民生活更加注重食品的多样性与营养结构,消费量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物流市场范围扩大。解析:近年来山药的国内市场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山药本身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二是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物流市场范围扩大。(2)位于黄土高原的河谷地带,灌溉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沃;地表起伏,利于排水;(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光照较充足。解析:本题要结合题干文字信息对山药生长习性的特点,然后结合图中信息来分析。主要从气候(热量、日照、温差等)、土壤、水源、地形(排水状况)等方面来分析。(3)观点1:可扩大。该地山药种植的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与生产经验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可增加该地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观点2:不可扩大,该地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加剧灌溉水源紧张;生态脆弱,过度种植,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从当地发展的有利方面看,该地山药种植的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与生产经验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可增加该地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由此来讲,是可以扩大种植的。从生态环境角度看,该地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加剧灌溉水源紧张。当地生态脆弱,过度种植,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由此来讲,是不可扩大种植的。【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对图文信息解读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中等。【地理卷·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C4J1下图为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甲)和人口密度(乙)。读图,完成21~22题。21.a、b、c、d是该国四个农业区,其中,四个农业区降水量最大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22.图示地区农业类型分界线东、西侧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种植业林业B.种植业畜牧业C.林业畜牧业D.畜牧业林业【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农业区位分析。【答案解析】21.A22.B解析:21题,根据经纬网和轮廓特征,可判断该国家为英国。53°的纬度说明受西风带的影响,再加上受距离海洋和地形高度的影响,a地地处沿海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最多,其他三地地势较低或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A正确。22题,英国属于发达国家。该地区受西风带和山地丘陵的影响,西部(或西北部)地区降水较多,湿度大,日照较少,不适宜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牧草生长较好,畜牧业业发达;东部(或东南部)地区地处西风带背风坡,降水稍少,日照较多,生长季节较长,适宜于小麦等谷物农作物的生长,种植业发达。B正确。【思路点拨】准确的区域定位及熟悉英国气候特点、农业类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地理卷·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11)】C4F2D2J1M1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材料二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1)写出图中海峡的名称,A为,B为。(4分)(2)B海峡附近区域所属自然带为。(2分)(3)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经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分)(4)据材料二分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2分)并说明原因(4分)(5)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种植业的有利条件(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自然带、气候、洋流、农业区位、世界地理。【答案解析】(1)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A为直布罗陀海峡,B为马六甲海峡。

(2)热带雨林带解析:B为马六甲海峡,其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所以其植被带为热带雨林带。

(3)冬季A海峡受西风影响,B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解析: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即北半球为冬季,地中海地区此时受西风影响,风高浪急;而马六甲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风平浪静。

(4)规律: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相对较均匀;东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较远,受其影响小,降水集中分布在冬季。解析:本题考查多条等值线分布规律描述,其一般方法是整体宏观把握,然后微观突出极值状况。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是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其原因主要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时间长短不一造成的,北部纬度较高,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相对较均匀;东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较远,受其影响小,降水集中分布在冬季。

(5)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炎热干燥、日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解析: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所以冬季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日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对图中信息解读能力要求较高,但整体难度不大。【地理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三)(11)】J1L72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近年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甘肃省推广。年,甘肃省粮食总产突破1000万吨,创造了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最高水平。下图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意图。材料二

经过多年的扶持,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蚕豆、烤烟、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逐步成形:金昌的啤酒麦芽加工集群,张掖的玉米制种加工集群,庆阳的白瓜子加工集群等。许多特色农产品成为满足全国需求的主要供应源,且大量出口海外。例如甘肃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啤酒大麦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杂交玉米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甘肃省落户;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等农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1)分析“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优势。(8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10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农业设施和技术对农业的影响、农业区位。【答案解析】(1)①全膜双垄沟播能充分接纳玉米生长期间的降雨,通过膜面汇集到播种沟,有效解决旱作区因春旱影响播种的问题,保证玉米正常出苗。②全膜覆盖能最大限度的保蓄降雨,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③全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使有效积温增加,有利中晚熟品种发挥生产潜力。④能有效减轻土壤表面的风蚀和降雨冲刷,减轻水土流失,有利保护生态环境。⑤垄沟种植,有利防寒。(任意四点得8分)解析:本题考查农业设施、技术对农业的影响。这类题要抓住技术特点及题中所给信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用的是地膜,地膜有保温保湿的作用,保温即提高温度满足作物所需热量,同时可以防止低温冻害;保湿即防止土壤水过度蒸发;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地膜上面有一些孔和“雨水流向”雨水明显流入孔中,一方面可以收集雨水缓解旱情,另一方面雨水在地膜上流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在垄沟中播种,垄可以阻挡冷风,减少损失。(2)①甘肃省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2分)②甘肃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繁多。(2分)③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2分)④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政策法规优势明显。(2分)⑤未来几年内农产品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市场广阔。(2分)解析: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包括交通、市场、政策、劳动力、机械等。甘肃省处于我国的西北部,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根据材料分析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繁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政策法规优势明显;市场广阔。【思路点拨】农业设施和技术对农业的影响、农业区位是常考的热点,也是应该掌握的重点,平时要注意积累和总结,能够结合题目信息灵活分析,本题难度中等。【地理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三)(11)】C4J1M126.(13分)阅读相关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湿地。位于巴拉圭盆地,范围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等多个国家,总面积达24平方公里,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材料二:咖啡种植需均匀的降雨和排水通畅的土地,理想的气温是15℃~25℃,全年降水量必须达到1500—毫米,同时其降雨时间,要能配合咖啡树的开花周期,最适合栽培咖啡的土壤是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理想的海拔高度为500米(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潘塔纳尔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规律,并解释其原因。(6分)(2)分析潘塔尔纳湿地是世界上最大湿地的成因(3分)(3)分析咖啡王国巴西咖啡生产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湿地面积变化及成因分析、农业区位。【答案解析】(1)变化规律:湿地面积季节变化大;湿季面积扩大,干季面积缩小。(每点1分)原因:潘塔纳尔湿地及其水系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1分)雨季降水量大,湿地面积扩大;(1分)旱季降水量小,湿地面积缩小。(1分)解析:潘塔纳尔湿地面积变化受气所在地区气候影响,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该地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降水量大,湿地面积扩大;旱季降水量小,湿地面积缩小。(2)原因:巴拉圭盆地范围扩大,汇水面积大;地势低洼,容易积水;降雨量大,河网密集;植物丰富,涵养水源。(任答3点)解析:潘塔尔纳湿地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湿地的成因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植被等方面来分析,结合题目信息可知,潘塔纳尔湿地位于巴拉圭盆地,其范围大,汇水面积大;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该地地区降雨量大,河网密集;同时植物丰富,涵养水源能力强。(3)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气温适宜,降水充沛,水热组合好;高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排水好。(任答4点)解析:农业自然条件区位主要从气候(气温、热量、温差、光照、降水等方面)、地形、土壤等方面来分析。然后紧扣材料二中的信息来组织答案即可。【思路点拨】本题对图文信息提取能力要求较高,熟悉湿地成因及农业自然条件区位分析的一般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整体难度中等。

【地理卷·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0)】C4D1J1F1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以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沙技术”。(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指出原因。(4分)(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说明“压沙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5分)(3)指出A河河水的主要来源,并简述其水文特征。(4分)(4)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并提出治理措施。(6分)【知识点】本题组考查空间定位及天气系统中气旋的知识【答案解析】(1)东部:由东南向西北增加。(1分)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1分)西部:由西南向东北增加。(1分)气流遇山地(祁连山)抬升,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1分)解析:干燥度的变化注意读图,其形成原因与降水的多少呈负相关。(2)条件:光照强,(1分)气温日较差大。(1分)原因:减少土壤水分蒸发(1分)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肥力)(1分),增大瓜田日温差。(1分)解析:酒泉附近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就是光照强、温差大;“压沙技术”可以减少水分、养分的流失,加大瓜田的日温差从而促使瓜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3)高山冰雪融水(1分),流量小(1分),汛期短且集中于夏季,冬季断流(下游为季节河);(1分)流量的年际变化小。(1分)解析: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水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其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4)B湖面积缩小主要是与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有关,(1分),A河水量减少,断流期延长又与上游人类扩大耕地面积、生产、生活用水增加有关。(1分)措施: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恢复下游供水(1分),节约用水,(1分)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1分),推广耐旱作物,发展特色高效农业。(1分)解析:B湖面积萎缩主要是注入的河水减少,河流断流期延长所致,这都与人类的不合理经济活动有关,因此治理河流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思路点拨】注意读图,做好定位联系区域地环境特征进行分析解答。【地理卷·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C4J1L4M1(1)简析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4分)(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及其成因。(4分)(3)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农业区位、水资源短缺。【答案解析】(1)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海拔低,无冰雪融水;地形平坦,沟谷发育少,流水不易汇聚;植被稀少,沙漠广布,易下渗,因而形成无流区。(4分)解析:本题主要从气候、地势、地形、植被等方面来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根据图例信息可知,该地在200米以下,海拔低,无冰雪融水;地形平坦,沟谷发育少,流水不易汇聚;因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植被稀少,沙漠广布,易下渗,因而形成无流区。(2)甲地水源主要是地下水;(2分)原因:地势低,地下水埋藏浅或出露地表,便于利用。(2分)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较少,因此排除大气降水,另外地势较低,排除冰雪融水;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整体地势低,而两侧地势高,所以地下水埋藏浅或出露地表,因此甲地水源主要是地下水。(3)不可行。理由:该地区气候干旱,大气中水汽少,人工降雨成本高。(4分)或可行。理由: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工增雨可加大水量,缓解当地缺水问题。(4分)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可行的观点主要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考虑,该地水资源短缺,人工增雨可加大水量,缓解当地缺水问题;不可行的观点主要从经济成本来考虑,该地区气候干旱,大气中水汽少,人工降雨成本高。【思路点拨】熟悉阿拉伯半岛气候特点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地理卷·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C4D1J128、(16分)读下列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图中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表(1)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河水暴涨,漫过大堤的现象,甚至决堤泛滥。简述P河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6分)(2)简要分析宁夏Q地与法国R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及原因。(6分)(3)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凌汛、降水特征差异及成因分析、农业区位。【答案解析】(1)河流有结冰期;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形成凌汛。(6分)解析:图中P河段纬度较高,冬季河流有结冰期,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每年初冬P河段纬度高的北部先结冰,纬度低的南部后结冰,因北部冰坝阻塞河道,发生决堤现象。每年早春,南部冰先融化,北部后融化,同样是河道被冰坝堵塞,发生决堤现象,这种现象叫凌汛。(2)Q地年降水量少,季节变化大;R地年降水量大,季节变化小。(6分)原因:Q地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少,夏季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R地终年受西风影响。(2分)解析:根据图中及表格信息可知,Q地深居内陆,夏季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降水量少。R地终年受西风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各月降水均匀,季节变化小,年降水量大。。

(3)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②冬天气温低,病虫害少;(4分)解析:由材料二表格可以看到,贺兰山东部Q地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作物品质优良。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低,害虫无法过冬,作物病虫害少。【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都是常考的骨干知识点,一定要熟练掌握,并且根据题目要求灵活分析应用,本题难度不大。【地理卷·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C4J1L1L5M126.年3月13日,由中国企业牵头筹建的克拉运河开凿工程已经开始运作。克拉运河位于泰国中南半岛的克拉地峡,根据工程计划,这条材料一:东盟部分国家区域图

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这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全品-blogid=5d362ba10102vap3&url=/pic/001Eip7Fty6NuIEh2Bq90材料二:克拉地峡北连中南半岛,最窄处50多公里,南接马来半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材料三:曼谷气候资料(位于12.7°N,100.6°E,泰国湾沿岸平原,海拔20米)(1)结合上表,简述曼谷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6分)(2)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试分析该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6分)(3)开凿克拉运河,将会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契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特点及成因、农业区位分析、工程建设影响。【答案解析】(1)曼谷属热带季风气候,地处热带,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25~30℃之间,温差不大;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约有1550毫米,旱雨季分明,降水主要集中于6-10月;旱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雨季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气温、降水各2分,形成原因2分)解析:根据表格气温和降水数值大小及季节分布状况可知,该地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25~30℃之间,温差不大;年均降水量约有1550毫米,旱雨季分明,降水主要集中于6-10月;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其气温高,主要是纬度低,位于热带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主要是旱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雨季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2)①国际市场广阔;②海运条件便利;③种植经验丰富;④劳动力充足⑤国家政策扶持(6分。答出三点给满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解析:农业社会经济区位主要从交通、市场、劳动力、政策、种植历史等方面来分析。(3)①严格工业企业准入,防止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防止土地资源浪费;③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防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④促进工业结构多元化,防止恶性竞争。(答三点给满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主要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社会和经济影响方面:严格工业企业准入,防止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促进工业结构多元化,防止恶性竞争。环境影响:合理布局工业企业,防止土地资源浪费;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防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思路点拨】本题题干和图表信息丰富,对解读文本信息和图表信息能力要求较高,综合性较强,整体难度中等。

【地理卷·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C4J1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7~8题。7.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①纬度较高

②海拔较高

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④年温差较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不便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

D.种植面积扩大【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特征、农业区位。【答案解析】7.D8.B解析:7题,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可知,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纬度较高,地势较高气候相比四川盆地较为温凉,光照较强。而花椒喜光,耐寒,耐旱,武都更适合花椒的生长。A正确。8题,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主要由生产资料的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包括:交通费用上升;化肥、农药等价格上升;土地租金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B正确。【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和题干文字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地理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word版】C4J12.(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为中国某区城图,图中A县适宜毛杜鹃等许多花卉生长,特别是桂花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该县就开始发展花卉产业,近年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并提出“打造乡土特色花卉基地”的区城规划目标。图中虚线为我国规划建设的沿海高速铁路在本区的分布。材料二上图中B地为福建惠安县,惠安女(见下图)是一个特殊的族群,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闻名海内外。人们把她们的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戏称为“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惠安地区男人长期在外捕鱼,打工,女人在家从事副业和农业,惠安女奇特服饰是千百年劳动的结果。(1)A地气候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的美誉,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2)分析A县打造花卉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6分)(3)阅读材料二,从劳动的角度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回答惠安女“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服饰特点的好处。(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因子、农业区位、区域风俗。【答案解析】(1)(4分)地处亚热带地区,纬度较低(1分)距冷空气源地远(且有山岭阻隔),不易受冷空气影响,冬季温和,故“冬暖”(1分),地势较高(海拔高),夏季凉爽,故“夏凉”(1分)。A地距海近,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较强,气温年较差小(1分)解析:分析温差小要表达冬暖和夏凉,海洋的调节作用也使气温年较差小。(2)纬度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花卉一年四季皆可生长;河流众多,水源充足;(自然共2分)花卉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成熟;距沿海城市(沿海经孽发达地区’较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广阔;交通及保鲜技术的发展;当地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大力支持。(人文4分)解析:花卉生产基地要叙述气候条件、河流、水源、生产历史、经验、技术、距沿海城市距离、市场、交通及保鲜技术、劳动力、政策等。(3)“封建头”:地处沿海地区,惠安女在海边劳动,戴斗笠围巾可以遮挡风沙、防日晒;“节约衫、民主肚”:纬度低,温度高,短衫凉爽;短衫便于劳作,挑石、补网都很方便,又可避免劳作时弄脏衣襟衣袖;“浪费裤”:.宽裤便于涉海,打湿易干。(6分)解析:“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等都与环境相适应的产物。【思路点拨】分析温差小要表达冬暖和夏凉,生产基地要考虑许多因素。【地理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word版】J1J2K11.(12分)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材料二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明确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5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000元。(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4分)(2)目前北京“菜篮子”里的蔬菜更加丰富多样了,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分析其原因。(4分)(3)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2分)(4)说出从广东运蔬菜进京可选择的铁路干线。(两条即可)(2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因素的改变、交通运输。【答案解析】(1)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或土壤肥沃)。不利条件: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受寒潮影响大。解析:分析条件要分析有利和不利。有利条件要叙述气候、地形、河流、水源(或土壤肥沃)。不利条件要叙述降水变率,旱涝灾害等。(2)交通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策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解析:农产品区域的扩大离不开交通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策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3)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增加经济收入。解析: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济林木,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增加经济收入。(4)京广线、京九线。解析:京广线、京九线都是从广东到北京。【思路点拨】分析条件要分析有利和不利。农产品区域的扩大离不开交通,保鲜技术,政策,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经济林木,要分析环境和经济效益。【地理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word版】J1J2果蔬宅配是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水果、蔬菜类农产品,并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获得相关物品的服务。读“某果蔬宅配公司组织结构及流程示意图,完成28题。28.该果蔬宅配中心及其分布位置对应正确的是A.甲一接近果蔬种植基地B.乙一接近网络公司C.丙一接近居民区D.丁一接近农贸市场【知识点】本题考查电子商务。【答案解析】28.C解析:甲是消费者,不一定接近果蔬种植基地,A错误;乙是销售平台,没必要接近网络公司,只要有网络即可,B错误;丙接受订单再配送,接近居民区可以降低成本,C正确;丁只要接近丙即可,不一定接近农贸市场,D错误。【思路点拨】理解果蔬宅配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地理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word版】C4J1甲图是飞机航拍的土地利用图,圆圈内为农田。乙图是该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25~27题。25.关于该地气候和主要农作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中海气候蔬菜B.亚热带季风气候甘蔗C.温带大陆性气候棉花D.热带草原气候小麦26.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密度B.灌溉设施c.土壤肥力D.河流分布27.图中圆形种植区这种景观在下列哪个国家最典型()A.沙特B.日本C.英国D.加拿大【知识点】本题考查农业与气候。【答案解析】25.C26.B27.A解析:25题,读图可知,该地最冷月温度低于0℃,为温带气候,且该地降水量不大,可判断图示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种植棉花,答案选C。26题,由于该地气候较为干旱,降水少,发展棉花种植需要进行灌溉。故灌溉设施是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主要因素,答案选B。27题,该地气候较为干旱,降水少,故灌溉比较重要,所以该景观在气候干旱的地区较为典型,沙特气候干旱,所以选A。【思路点拨】学会用地理的观点解析地理事物,能对地理现象做出准确的判定。【地理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word版】J1K2读“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回答13~14题。13.以下选项哪项不是该地区棉花分布区的有利条件A.地处热带,光热充足B.人口密度大,劳动力充足C.地形平坦,利于耕作D.河流灌溉,水源充足14.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荒漠化、次生盐碱化B.水土流失、石漠化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知识点】本题考查农作物区位和农业问题。【答案解析】13.B14.A解析:13题,该地区地处热带,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利于耕作;河流灌溉,水源充足;而人口密度较小,劳动力不足。14题,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大规模种植花生、橡胶等作物,会使草原退化,出现荒漠化、次生盐碱化等问题,A正确。【思路点拨】棉花种植需要播种期灌溉水源充足,夏季光热充足,采摘期降水少。而大规模种植作物,会使草原出现荒漠化、次生盐碱化等问题。【地理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word版】J1J2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年粮食生产效率表。回答11~12题。资本投入量人力投入量自然资源效率资本效率人力效率项目化肥量(千克/公顷)劳动力(劳动日/公顷)粮食/耕地(千克/公顷)粮食/化肥(千克/千克)粮食/劳动日(千克/日)全国平均264.53199.5437716.5521.94西北省份197.25213.5283315.7513.86西南省份186.60312.3397921.4412.69东南省份317.18169.4566518.6136.56东北和新疆235.65119.4490821.7842.2511.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A.西北省份B.西南省份C.东南省份D.东北和新疆12.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A.农业生产落后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C.机械化水平高D.气候条件优越【知识点】本题考查我国的粮食生产。【答案解析】11.B12.C解析:11题,直接从表中可以看出,西南省份的人力效率是最低的,表明西南省份的劳动费用最高。12题,因为东北和新疆人少地多,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所以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思路点拨】理解人力效率和劳动费用是关键,机械化会提高人力效率。【地理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word版】J1J2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下图回答7~8题。7.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A.PB.QC.MD.N8.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B.Q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知识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定位和世界区域地理。【答案解析】7.C8.B解析:7题,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故M适合农牧结合发展;N降水较丰富,处于中温带,适合种植业发展。8题,P地区年降水量约200毫米,气温高,为干旱地区,其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A错误。结合降水量及所处温度带判定Q地可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均为季节性降水,旱涝灾害频繁,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正确。M处于农牧交错地带,易出现土壤盐碱化现象,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碱化更严重,C项错误;N地区降水较丰富而气温较低,属湿润区;而土壤荒漠化主要出现在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D项错误。【思路点拨】本题需要考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要根据不同的地区气候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农业类型。【地理卷·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0)】C4J1D1M2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8分)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8分)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B湖面积缩小及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的原因。(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干燥度分布规律、“压砂技术”种植方式分析、河流治理及水文特征变化分析。【答案解析】(1)东部:由东南向西北增加。(2分)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减少;(2分)西部:由西南向东北增加。(2分)气流遇山地(祁连山)抬升,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2分)解析:本题是属于多条等值线描述,此类题目要注意从宏观把握,即分为东西部;东部:由东南向西北增加。原因是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变小,降水变小;西部:由西南向东北增加,原因是:气流遇山地(祁连山)抬升,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2)条件:光照强,(2分)气温日较差大。(2分)原因:减少土壤水分蒸发(2分)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肥力)(2分),增大瓜田日温差(2分)。解析:酒泉附近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压砂技术”对农作物生长条件主要从光、热、水、土、肥等方面来分析。(3)B湖面积缩小主要与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密切相关,(2分)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又与上游人类扩大耕地面积、生产生活用水增加有关。(3分)措施: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合理分配利用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恢复下游供水;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推广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其它答案合理,酌情给分)解析:读图可以看到,B湖的水源补给只有A河,所以B湖面积缩小主要与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密切相关。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又是上游人类扩大耕地面积、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的结果。所以治理的措施要针对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进行。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合理分配利用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恢复下游供水。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推广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等。【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形式比较灵活,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中等。【地理卷·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11)WORD版】J1J2图4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6.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是()A.自然土壤肥沃B.人均耕地面积大C.商品率高

D.水热条件优越7.为保证该地区农业稳定生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改良土壤

D.培育良种【知识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农业措施。【答案解析】 6、D 7、A 解析:6题,该区种植油菜和甘蔗,所以是我国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土壤肥沃较差,人均耕地面积大少,商品率低,但水热条件优越。7题,南方地区应该降水变化大,所以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对于稳产作用不大。【思路点拨】南方地区水热丰富是优势,人多地少、土壤贫瘠、是劣势,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地理卷·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11)】C4F1J1L6M114.(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瓜迪亚纳河是伊比利亚半岛最长河流之一,发源于西班牙昆卡省中西部潮湿的山区,注入大西洋加的斯湾.河流全长824km.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该流域建设了多座水电站和水库,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所建水利工程大多具有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效益.(1)比较A和B地的地形差异及形成原因(12分)(2)分析瓜迪亚纳河谷盛产葡萄的自然条件。(6分)(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瓜迪亚纳河流域开发对河口三角洲和生物的影响?(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形成因、农业区位、水电站建设影响、自然环境整体性。【答案解析】(1)A地以山地为主,多峡谷,地势起伏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地以平原(三角洲)为主,地形平坦,以流水沉积为主。(12分)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地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以山地为主,多峡谷,地势起伏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地位于河流入海口,以平原(三角洲)为主,地形平坦,以流水沉积为主。(2)地中海气候,夏季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冬季温暖,有利于葡萄过冬。(6分)解析: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有:气候(热量、光照、温差、降水)、地形、土壤、河流等。根据此思路,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瓜迪亚纳河谷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冬季温暖,有利于葡萄过冬。另外,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3)入海的泥沙减少,导致三角洲的萎缩;入海水量的变化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大坝的修建会影响洄游性水生生物的生存,导致河口各种水生生物数量的减少。入海水量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水生生物的养分减少,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种群和数量。(6分)解析:水电站建设会导致河流下游流量变小,入海的泥沙减少,导致三角洲的萎缩;海水量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水生生物的养分减少,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种群和数量。而入海水量的变化导致也会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大坝的修建会影响洄游性水生生物的生存,导致河口各种水生生物数量的减少。【思路点拨】农业区位、水电站建设影响、自然环境整体性是常考的热点,要及时总结和熟练掌握,能够结合题目信息灵活分析,本题难度中等。【地理卷·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11)】C4J1L1L4L8M1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克里米亚位于黑海边,风景秀丽,起伏的山峦向沙滩绵延,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年降水量300—500毫米,植被多硬叶林。材料二:靠近我国黑龙江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大片撂荒地,土地便宜,租期为10年,平均每亩租金只有3—4元(人民币)。俄罗斯租出的虽然是撂荒地,但最高产量每公顷可达6000斤,国内一般产量每公顷只有—3000斤。材料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