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备好地理课_第1页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备好地理课_第2页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备好地理课_第3页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备好地理课_第4页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备好地理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1碳循环2碳排放与温室效应3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4国际减排合作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空调开机时间越来越长,空调开机时间较长,对气候变暖会有什么影响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该怎么做?国家应该怎么做?

地球上的碳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碳循环的概念:碳元素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转移和交换的过程。碳循环二氧化碳是大气中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全球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碳循环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又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返回到大气中。碳循环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结束之后,“低碳”概念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有关专家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换算成碳排放量,具体如下: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度数×0.785;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天然气使用立方数×0.19;自来水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自来水使用吨数×0.91;乘坐公共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里程千米数×0.036;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升数×2.7;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短途旅行(200千米以内)=里程千米数×0.275;中途旅行(200~1000千米)=55+0.105×(里程千米数-200);长途旅行(1000千米以上)=里程千米数×0.139。1.计算一下,你的一天或者你家庭的一天大约排放了多少碳?2.我们的日常行为为什么也会产生碳排放呢?议一议,碳排放会引起哪些环境问题?

我们日常的行为很多都需要耗能,如自来水的净化与运输过程,都需要使用相应的能源,而能源的使用会产生碳排放。碳排放最直接的影响是会加剧温室效应,可能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灾害加剧、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等环境问题。1.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碳主要有哪些存在形式?2.在碳循环过程中,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环节?3.根据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分析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1.在岩石圈中,碳主要以碳酸钙的形式存在;大气圈中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形式存在;水圈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在生物圈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2.人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消耗大量的矿物燃料,使更多固态的碳转化为大气中气态的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或毁林开荒等影响植被光合作用固定气态碳的过程。1.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碳主要有哪些存在形式?2.在碳循环过程中,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环节?3.根据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分析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3.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数百万年前古生物遗体经长时间高温高压作用而形成,通过漫长的过程将碳以固态的形式稳定储存在岩石圈中,而人类利用化石燃料改变了碳的天然循环,把岩石圈中的还原碳过早的释放到大气中,人为的加快了岩石圈和其他圈层的碳交换,打破了原有的碳循环平衡过程。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加之人类活动方式的变化,岩石圈和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被活化,重新参与到碳循环过程中,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大气的温室效应不断增强。碳排放:对各种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温室效应大气保温气体的俗称,是指大气中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入,而阻止地面和低层大气长波辐射逸出的气体。温室气体不同温室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为了统一度量温室效应的结果,我们规定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城市是世界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分布的集中地,是能源高消耗地区,也是研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区域。目前,全球约有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消耗了世界约75%的能源,排放了80%左右的人为温室气体。1.想一想,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源有哪些?2.议一议,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城市热岛效应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1.城市温室气体主要来自交通、能源供给(供暖)以及粮食运输和工业生产所燃烧的化石燃料。2.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扩散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城市上空温室气体浓度高,形成稳定温室气体层,减缓城市热量的向外散失过程,对地面起到更强的保温作用,增强城市热岛效应。无色无味无毒化学性质稳定动植物新陈代谢的产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属于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引发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概要: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导致热浪、干旱、洪涝、台风、暴雪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改变了水热时空分布,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引起冰川积雪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低洼地带的安全。影响到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的安全,一些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面临灭绝的危险。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比如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到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旅游业。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通过多种途径威胁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南极大陆冰盖厚达几百至几千米,是数百万年来低温条件下积雪被压实成冰的结果。从冰盖钻取的冰芯,包含了许多反映不同时代大气环境特征的信息。科学家利用南极冰盖中的冰芯样品,获得了二氧化碳浓度、气温、降水等气候史料。这一方法为研究几十万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1)想一想,科学家是如何知道历史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2)描述近80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南极地区气温变化的关系。(3)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达到400ppm,而工业化前的二氧化碳浓度大约只有280ppm。结合实例,分析身边哪些活动会导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的升高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南极大陆冰盖厚达几百至几千米,是数百万年来低温条件下积雪被压实成冰的结果。从冰盖钻取的冰芯,包含了许多反映不同时代大气环境特征的信息。科学家利用南极冰盖中的冰芯样品,获得了二氧化碳浓度、气温、降水等气候史料。这一方法为研究几十万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1)想一想,科学家是如何知道历史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2)描述近80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南极地区气温变化的关系。(1)南极冰盖是数百万年来积雪压实成冰的,结果从冰盖提取的冰芯不同深度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积雪,里面可能包含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大气成分,科学家通过分析冰芯可得到不同历史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南极大陆冰盖厚达几百至几千米,是数百万年来低温条件下积雪被压实成冰的结果。(2)描述近80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南极地区气温变化的关系。(3)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达到400ppm,而工业化前的二氧化碳浓度大约只有280ppm。结合实例,分析身边哪些活动会导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的升高(2)近80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浓度变化,与南极地区气温变化呈正相关关系。(3)工业发展、交通运输、生活供暖等燃烧大量化石燃料,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毁林开荒、砍伐植被破坏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必要条件。为了缓解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危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必须减少。碳减排不仅仅是某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事,而是必须采取全球性的行动才能实现。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世界各国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联合国气候大会国际减排合作项目具体内容内容强调责任的共同性,即在地球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前提下,各国都有减少碳排放的责任,但在承担责任的大小和方式等方面应该有所区别原因1850年以来,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4来自发达国家责任发达国家理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率先减少碳排放,并通过技术转让、资金援助、市场开放等形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2020年9月22日,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我国将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我国的年碳排放量约为160亿吨,简言之,就是要在40年间使我国的净排放从100亿吨变为0亿吨。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能源系统(生产和消费),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目前在85%左右。碳中和1.从全球来看,碳减排主要表现为减少碳排放量和增加碳汇。碳汇是指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想一想,我们有哪些措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减少碳排放:发展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发展清洁能源。增加碳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加强城市绿化。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碳排放交易就是把碳排放作为一种商品来进行买卖。通常,政府对能耗企业的排放历史进行调查,然后为该企业设定在未来某个时段内可以排放的配额。如果企业A在该时间区段的碳排放高于配额,则需要到市场上进行购买,或者通过技术改进减少碳排放;而排放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