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与专项训练:《穿井得一人》_第1页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与专项训练:《穿井得一人》_第2页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与专项训练:《穿井得一人》_第3页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与专项训练:《穿井得一人》_第4页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与专项训练:《穿井得一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穿井得一人》知识点汇总讲解+专题训练

一、原文及翻译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

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

的时候,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

情况,丁氏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

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二、字词注释

穿:挖掘,开凿。

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而:于是,就。

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居:停留。

于:给。

及:待,等到。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令:派遣。

对:应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求闻之若此:求,听闻。闻,传闻。之,倒装的标志,不译,翻译顺序为求若此闻之。若此,像这样的。

若此:像这样,如此。

不若:不如

三、课文理解

1.主题: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2.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你觉得怎样消除“穿井得一人”的现象再次发生?

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不轻信盲从,不以讹传讹。不传播未经自己考证的话。具

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练就一双慧眼。

3.人物形象分析:

①丁氏:是起因。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表述不清。知错能改。

②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

③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才越传越广。

④宋君:不人云亦云,调查事件源头,获得真相。

4.重点实词:穿、汲、及、闻、道、对、国

四、实战演练

单选题

1.下列对《穿井得一人》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君派人打听这件事,是因为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B.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C.寓言中的原本事件被讹传,唯一的原因是“国人”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

D.这个寓言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常一人居外B.吾穿井得一人C.奈何忧其坏D.其人舍然大喜

3.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是()

A.宋之丁氏晓之者日B.求闻之差此惹屈伸呼吸

C.只使坠得一人之使D.亦不能有所中伤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填空题

4.解释下列“之”的不同含义。

①宋之丁氏②有闻而传之者

③国人道之④闻之于宋君

⑤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⑥得一人之使

文言文阅读

5.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

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及其家穿井

②国人道之

③不若无闻也________

(2)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选自《韩非子》)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

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

①何故一足②夔一而足矣

③使为乐正________④家无井而出溉汲

⑤及其家穿井⑥国人道之

(2)下列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何故一足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宋之丁氏学而时习之

C.有闻而传之者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D.哀公间壬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王我如浮云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吾闻夔一足,信乎?

②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阅读两则寓言,完成下面的对话。

甲:我认为这两则寓言都告诉我们:=

乙:你说得真好,这两则寓言故事,不仅对我们的生活有启示,还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一

丙:听了你们的对话,老师很欣慰。看来,你们也可以做小老师了,教弟弟妹妹这样读寓言:

7.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

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

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

虎,王信之平?"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

日:“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的陪太子去吧)”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

质,果不得见。

(1)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溉汲_________

②丁氏对Eh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得一人之使。

(3)(甲)文的丁氏和(乙)文的庞葱各扮演了什么角色?

(4)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对待传言?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I.【答案】C

【解析】【分析】“唯一的原因”的说法太绝对。

故答案为:Co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2.【答案】D

【解析】【分析】“舍”同“释”,解除、消除。

故答案为:Do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识别古籍中的通假字,是提高古书阅读能力必须逾越的一关.因此,

各类古代汉语教材都列有古音通假一项,并列有一定数量的通假字以帮助读者掌握.而同学们在现阶段要

做的,就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归纳,多识记。

3.【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A.“之”的意思分别是:的/代词;

B.“若”的意思分别是:像/你;

C.“使”的意思分别是:与“只”组合,指纵使,即使/使唤;

D.“亦”都是“也”的意思。

【点评】考生在平时要注意熟记注释中的词语,对一词多义要进行整理,掌握常见词语的意思,要结合具

体的语境来理解词语含义。

二、填空题

4.【答案】助词,的;助词,无具体意义;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这件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

一人”这件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这件事;助词,的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注意本题中的词语属于一词多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理解句意,知道句意后再解释词语。

三、文言文阅读

5.【答案】(1)等到;说,讲;听说

(2)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

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①等到他家打了井。及:等到;②全国的人都在

说这件事。道:说,讲;③还不如不听。闻:听说。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

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而”

为连词,连接两个句子,其前断句;“溉汲”为动词,“常”为副词,因此,中间须断开.句子断句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句子翻译为: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

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

【点评】(1)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

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2)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6.【答案】(1)原因、缘故;足够、够;担任、做、当;从井里取水;等到、待;讲述

(2)D

(3)①我听说夔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②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

个活人。”

(4)示例一: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示例二:对于传闻,要有去

伪存真的求实精神,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示例三: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

讹;在学习中,既要学习探究书本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读懂篇幅短小的故事,感受凝练的语言、简单

的结构;虚构的故事情节;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的运用。读出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

【解析】【分析】

(1)根据平时积累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注意“为”在文言文里属于一词多义,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句意理

解。

(2)A什么;多少。B结构助词,的;代词,代学过的知识。C听说这件事;听说。D对。故选C。

(3)ABD理解正确。C理解错误,第④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个“清”字,但这个“清”

是凄清、冷清的意思。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心情抑郁,而周围凄清的环境又触发了他内心的孤独、抑郁之

情。故选故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然后再看是否为特殊句式,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

范翻译。①一足:只有一只脚;信:相信。此句为省略句,翻译时应把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充。故此句可以

翻译为:我听说夔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②使:使用,指劳动力;于:在。此句翻译时应调整为:丁

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于井中得一人也。”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4)这道题前两空要求填写这两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这样的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能结合故事内容分

析即可。结合故事内容分析,第一则通过夔只有一脚的故事说明凡是听到传闻,都不要轻信,而要去探究

事实的真相。第二则寓言通过穿井得到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

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第三空要求填写如何阅读寓言,这要求从语言

的特点着手,寓言的特点是:①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②鲜

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③故事情节的虚构性;④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⑤"寓''是"寄托"的意

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附参考译文】

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夔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说:“夔是一个人,因为什么会只有一

只脚呢?他没有其他的异常的地方,只是特别通晓音律,尧说:'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于是任命他为

乐正。因此君子说:'夔有一个就够了,而不是他只有一条腿的意思。'”

7.【答案】

(1)从井里取水;应答,回答

(2)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3)丁氏一一由于他的交代不清导致谣言的散播,尽管不是有意,但是他的确是谣言的源头。庞葱一一深

知人言可畏,尤其因为空间距离无法自证清白的谣言的可怕,所以在魏王派他随太子远去邯郸前,给魏王

打了预防针,可惜还是未能改变结局,可谓智者和有远见的人。

(4)不设统一答案。示例:谣言止于智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信谣,不传谣,提高自身素质。

【解析】【分析】

(1)①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汲:从井里取水。②丁家的人回答说。对曰:应答,回答。

(2)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使:使用,指劳力。

(3)甲文中的丁氏是文章中谣言的源头,正是因为他没有说清楚的一句“吾穿井得一人",群众不知道事

情的真相,加上含糊的语言,谣言传遍了宋国。乙文中的庞葱,在去邯郸之前,就因为知道人言可畏,通

过“三人成虎”的故事告诉魏王”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最终谣

言还是传到了魏王那里,便“果不得见”,可见他是一个有智慧,有远见的人。

(4)甲文中“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可见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最终知道了真相;而乙文由魏王对待

传言的表现,“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可知谣言可能会毁掉一个人。可见对待谣言,不信谣,不传谣。

学生据此回答即可。

【点评】

(1)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

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