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225题)_第1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225题)_第2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225题)_第3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225题)_第4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225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9套)(共225题)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主要分布于躯体和四肢,并与躯体感觉和运动有关的神经是()A、脊神经B、脑神经C、植物性神经D、周围神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的广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记叙文理解的好,对于说明文理解的不好。这种表现能够反映出影响篇章理解的因素是A、推理B、语境C、图式D、理解监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记叙文和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文本结构(即图式)不同,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此前的阅读多为记叙文,故他们对记叙文的文本结构较为了解,而对说明文的文本结构不太熟悉,从而导致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说明文有困难。因此本题选C。4、()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利用这类记忆时不需意识参与。A、内隐记忆B、陈述性记忆C、外显记忆D、程序性记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行为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A、反向作用B、投射作用C、升华作用D、否认作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反向指当个体行为或欲望不能被社会规范所容忍,其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动机就会正好相反。投射是指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和行为推向别人或周围的事物上,这使得此方被压抑的内容在彼方反映出来。升华是指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以社会许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否认是指当个体达到的目标或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常规时,为避免或减少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或维护自尊,而给自己行为的一种“合理化”解释。“矫枉过正”、“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都属于反向作用防御机制。因此本题选A。6、托马斯(Thomas)和切斯(Chess)提出的气质理论是A、体液说B、气质维度说C、激素理论D、调节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气质的体液说的提出者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气质维度说是由托马斯(Thomas)和切斯(Chess)提出的。气质的激素理论的提出者是伯曼(L.Berman)。气质的调节说的提出者是斯特里劳(Strelau)。因此本题选B。7、一种与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称为()A、表象B、再造想象C、梦D、幻想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会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活动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幻想的形象是人们希望寄托的东西。8、如果儿童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个体在知觉信息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各自不同的建构、解释而对情境持有不同的信念,那么说明儿童A、能够理解二级信念B、获得了复制式心理理论C、获得了解释性心理理论D、获得了人格特质的概念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所谓二级信念的理解,是指认识到他人具有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它实际上也就是对他人心理活动的递推性思维。复制式心理理论是指儿童认为人们拥有的信念不同是因为他们的知觉经验不同。解释性心理理论是指儿童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个体在知觉信息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各自不同的建构、解释而对情境持有不同的信念。儿童对信念和愿望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的认知是儿童认识心理世界、解释和预测行为的重要内容,但是仅依据信念和愿望,或许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和解释行为。6岁前儿童的心理理论中并不包括特质概念,但已有特质概念的萌芽。比如,在他们的个人偏好观念中,就包含着用稳定的人格特质解释行为原因的萌芽。6岁后,儿童才发展起人格特质的概念,开始用人格特质预测和解释行为。综上分析,本题选C。9、在知觉实验中,动景盘常被用来研究()。A、真动知觉B、诱导运动C、似动现象D、自主运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动景盘采用似动现象和闪光融合原理制作而成。10、加涅认为,做出听古典音乐的选择,是一种()的学习。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认知策略D、态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加涅认为,人的学习存在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及特征等方面的事实性信息)、智力技能(运用符号和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认知策略(调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态度(影响个人对人、事和物采取行动的内部状态)、动作技能(通过身体运动的质量不断改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做出听古典音乐的选择是一种态度的学习。11、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面不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A、天才儿童B、大器晚成C、多愁善感D、过目不忘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能力发展的理解和掌握。C项多愁善感是性格特征不是能力特征。天才儿童既是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因为天才比一般人的智力发展水平高;也是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因为天才的能力表现的较早,儿童时期就表现出来。大器晚成也是能力表现早晚差异的表现。过目不忘表现了能力结构的差异,是记忆能力发展占优势的表现。12、下面属于学习现象的是A、幼虎模仿母亲捕获猎物B、明适应C、膝跳反射D、吸吮反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由上题学习的定义可知,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BCD选项都属于本能反应。因此本题选A。13、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A、二因素设计B、三因素设计C、四因素设计D、三水平设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实验设计名称中的因素就是自变量。该研究中有三个自变量,因此是三因素实验设计。故本题选B。14、开创性地提出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研究的思想,并提出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方法的心理学家是A、费希纳B、冯特C、艾宾浩斯D、韦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并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方法,这三种方法第一次将人类的心理现象量化地表达出来,使人们有可能对人类心理进行实验研究。因此本题选A。15、在考察不同危机情境类型中救助行为差异的研究中,自变量是A、被试特点B、作业特点C、环境特点D、暂时造成被试差异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心理学实验的自变量包括作业特点的自变量、环境特点的自变量、被试特点的自变量以及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等类别。作业特点的自变量就是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或者实验中所呈现的、和被试任务有关的某种刺激。因此本题选B。16、某测验的信度是0.8,现在欲通过增加测验长度将信度提高到0.9,原测验有20个题目,新测验需增加的题目数有()。A、25B、35C、45D、55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增加测验项目的数量是提高测验信度的一种方法,可以使用斯皮尔曼一布朗预测公式估计提高信度的效果。其中,ρxx为原测验的信度,ρZZ是新测验的信度,为新测验的长度是原测验长度的倍数。将本题中数据代入公式,可得K=2.25。故新测验的长度是45。因此新测验需增加25题。17、研究者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的是哪种处理的实验是()A、双盲实验B、受污染的实验C、不能重复的D、无法使用随机化法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为了防止研究者对实验的预期和态度对被试产生影响,让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是哪些被试接受的是哪种处理,这就是双盲实验。18、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r|<1B、|r|≥0C、|r|≤1D、0<|r|<1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介于-1.00至+1.00之间,它是一个比率,常用小数形式表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19、某实验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n1=4,n2=5,n3=6。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为()A、2B、5C、12D、14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自由度确定情况的掌握。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总的自由度为nk-1,组间自由度为k-1,组内自由度为k(n-1)。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20、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测验误差与信度的关系是()A、系统误差控制得好,测验信度就越高B、随机误差控制得较好,测验信度就越高C、各方面误差因素都控制得好,测验信度才会高D、通过多次反复施测才能减少误差,提高测验信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信度只考查随机的、偶然的误差影响,如被试样本、动机水平和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21、标准九分数是一种标准分数系统,其量表是个9级的分数量表。它是以()为平均数,以()为标准差的一个量表A、5;2B、6;3C、8;5D、10;7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量表中首先使用了智力年龄的概念A、比纳一西蒙B、斯坦福一比纳C、韦克斯勒D、瑞文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1908年的比纳一西蒙量表是第一个年龄量表,提出了智力年龄的概念。斯坦福一比纳开始用智商的概念。23、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2007年)A、格式塔B、人本主义C、构造主义D、行为主义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并且很重视心理学实验。他们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人本主义强调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不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在他们看来,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二是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的方法。24、米勒认为人类短时记忆容量是()。A、7±2B、6±1C、6±2D、7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米勒证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其单位是组块。25、人们在思维活动中使用的言语是()。A、对话言语B、书面言语C、内部言语D、独自言语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内部言语是用来支持人的思维活动正常进行的活动。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父母见不到在外地读书的孩子,天天想念。等孩子放假回家后,父母天天见到他,就烦了,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这个现象直接与下列哪种理论相矛盾?()。A、公平理论B、晕轮效应C、单纯曝光效应D、社会比较理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社会心理学中的单纯曝光效应指的是随着你见到一个人的次数的增多,你会对她逐渐产生好感。比如,在大学和中学里,学生谈恋爱的对象通常都在班级内部。公平理论是指,人们受到的激励更多来源于和群体中的其他成员的横向比较,而不是与自己的纵向比较。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特性上,根据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马太效应则是晕轮效应发展的一种可能的结果。显然,题干里的现象与单纯的曝光效应相矛盾。社会比较理论是指个体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2、异相睡眠期脑电波活动相当于()A、慢波四期B、慢波三期C、慢波二期D、慢波一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异相睡眠的理解和掌握。异相睡眠的特点是脑电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分离。脑电波活动类似睡眠的第一阶段,以肌张力为代表的行为变化却比深睡期的还深,肌张力完全丧失,还伴有快速眼动现象。3、“心不在焉,则黑白在眼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A、感觉B、知觉C、注意D、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人的认知过程都离不开注意的参与。4、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提取实验表明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提取是()。A、平行扫描B、自动停止系列扫描C、完全系列扫描D、直接提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斯腾伯格的试验中,反应时间是项目长度的函数,而且在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种情况下,反应时间相同。因此,该实验说明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5、我们头脑中具有的苹果表象和每一个苹果都相似,又和每一个苹果不同,这反映了表象具有()。A、直观性B、概括性C、可操作性D、稳定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概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6、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A、不引起内脏感觉B、引起不太强的内脏感觉C、引起节律性的内脏感觉D、引起忽强忽弱的内脏感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内脏的痛觉是一种机体的报警机制,当我们内脏有损伤或功能不适时才会引起痛觉。7、小张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孙悟空形象,这是()。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关注生理性动机的动机理论是A、本能理论B、驱力理论C、唤醒理论D、诱因理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例如,饥、渴、睡眠、排泄等动机,都是生理性动机。驱力理论则从这个视角解释人类的行为。因此本题选B。9、皮亚杰以()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A、认知发展B、生理发展C、性欲说D、主导活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皮亚杰的理论描述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图景,对儿童心理发展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0、青少年期思维特质的最突出特点是A、独立性B、广阔性C、灵活性D、矛盾表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青少年期思维特质的最突出特点是矛盾表现。其思维表现出独立性、批判性与片面化、表面化的矛盾。因此本题选D。11、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重要因素是A、统计回归B、统计检验力C、成熟因素D、自变量的定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统计结论效度是有关决定实验处理效应的数据分析程序的效度检验,它并不涉及系统性偏向的来源问题,而是研究差误变异源和如何适当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的问题。统计检验力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本题选B。12、下面的语句作为心理学研究假设较为恰当的是A、本研究探究大学生的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B、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性别差异C、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D、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或女生高于男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研究者提出研究问题之后,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的梳理、对自己的研究问题的缜密思考,会对自己的研究的结果有一定预期,研究者后面的研究实际上就是试图去证实这一预期。这一预期就是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应是确定性的陈述性的句子。因此本题选C。13、斯腾伯格(S.Steinberg)采用加法反应时法揭示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方式是A、平行扫描B、自动停止系列扫描C、完全系列扫描D、直接通达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斯腾伯格(S.Sternberg)的实验结果表明短时记忆内容的提取采取的是完全系列扫描的方式。因此本题选C。14、科尔伯格采用()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A、两难故事B、对偶的故事C、儿童谈话法D、观察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科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15、适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统计分析图是A、茎叶图B、箱形图C、散点图D、线形图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线形图多用于连续性资料,它适合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描述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变化的情形。因此本题选D。16、在一次全市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统考后,随机抽取35名男生,标准差为6,女生32名,标准差为4,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该次考试中男生和女生的方差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A、Z检验B、F检验C、χ2检验D、t分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目中进行的是两个独立样本对应的总体方差之间的差异性的显著性检验,检验的原理是两个总体方差之间的比值,比值在1附近,就说明两个方差已知,如果比值过大或过小意味着两个总体方差不等。两个方差的比值服从F分布。17、下列信度系数对信度的检验最严格的是()。A、重测信度B、等值性系数C、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D、分半信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重测信度是指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分半信度是指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的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等值性系数、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都属于复本信度。复本信度是指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如果两个复本测验是同时连续施测的,则称这种复本信度为等值性信度。如果两个复本测验是相距一段时间分两次施测的,则称这种复本信度为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与其他信度系数相比,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是对信度最严格的检验,其值最低。18、测验题目的区分度和难度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区分度较大的项目,其难度越接近于A、0B、0.5C、0.8D、1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测验项目的难度越接近于中间水平,即0.5左右,其区分能力越大。故本题选B。19、在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情况下(实验前测验的平均分有一定差距),若要以这两个班级为实验班研究两种教学方法的差异,下列统计方法中,最恰当的是A、方差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协方差分析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协方差分析是关于如何调节协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应,从而更有效地分析实验处理效应的一种统计分析技术。在协方差分析中,研究者不希望协变量对实验处理产生影响,因此,通常在实验处理之前对协变量进行测量。本题中,就需进行协方差分析,涉及的协变量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控制这一变量,可以分析教学方法的差异。因此,本题选D。20、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消极态度。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A、认知失调B、经典条件反射C、效果律D、社会学习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效果律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21、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在测验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或称有效方差)与()方差的比率A、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成长性需要的是()。(2009年)A、安全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都属于基本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成长需要。24、提出了意志活动冲突的结构模型的德国心理学家是()。A、赫尔B、麦独孤C、詹姆斯D、勒温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描述冲突的结构模型。这个模型包含了四个重要的概念:效价、向量、运动、生活空间或场。25、在智力测试中,智力不足是指智商低于()。A、80B、70C、60D、50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智商在70分以下者被定义为智力落后。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A、认知B、动机C、情绪D、意志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人们的所有心理活动都离不开认知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因此本题选A。2、人脑神经元的大概数量是A、10亿个以上B、100亿个以上C、1000亿个以上D、10000亿个以上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人脑神经元的大概数量在100亿个以上。故本题选B。3、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神经系统机构是A、脊神经B、脑神经C、交感神经D、副交感神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一般讲,人们把交感神经看成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当人们挣扎、搏斗、恐惧或愤怒时,交感神经马上发生作用,它加速心脏的跳动;下令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使肌肉得以利用;暂时减缓或停止消化器官的活动,从而动员全身力量以应付危急。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相反,它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它们获得必要的休息。因此本题选C。4、威尔尼克区的功能是A、理解口头言语B、理解书面言语C、口语表达D、书面表达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威尔尼克区位于颞叶上方、靠近顶叶处,是言语听觉中枢,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布洛卡区与口语表达有关。顶枕叶交界处的言语视觉中枢与理解书面言语有关。因此本题选A。5、第一位使用有意义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A、艾宾浩斯(Ebbinghaus)B、巴特莱特(Bartlett)C、巴德利(Baddeley)D、米勒(Miller)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艾宾浩斯(Ebbinghaus)在1885年发表了著名的著作《记忆》,他是第一位对记忆这种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科学定量研究的心理学家,他使用的材料是无意义音节。巴特莱特(Bartlett)也是记忆研究的先驱,他于1932年出版《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采用故事(有意义材料)作为记忆材料。巴德利(Baddeley)是工作记忆概念的提出者之一。米勒(Miller)在1956年发表了《神奇的数字7±2:我们的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明确提出了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因此本题选B。6、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A、诱因B、需要C、目标D、信念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目标,另外个人的认知会对动机起到调节作用。因此本题选B。7、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认为每个人有5~10个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创造性活动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创造性思维D、抽象思维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核心。因此,训练和培养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众多认知训练活动的重点。9、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斯金纳C、华生D、班杜拉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皮亚杰对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的看法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儿童自身,而不是外部环境。儿童生下来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究者,他们的这种主动探究构成了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华生认为,人的心理本质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只是行为的组成因素。他提出用刺激(S)-反应(R)公式来描述人的行为,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上的突出观点是,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斯金纳也属行为主义学派,但与华生所强调的刺激一反应模式有所区别,他更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儿童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在该理论中着重强调的概念就是观察学习。10、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自我这一人格成分出现于A、婴儿早期B、婴儿晚期C、幼儿早期D、幼儿晚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出现在婴儿早期,超我在幼儿期(3~6岁)形成。因此本题选A。11、自我评价能力开始成熟的阶段是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青年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自我评价能力在高中阶段开始成熟。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高中生逐渐学会了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自我评价能力开始变得全面、主动,而且日益深刻。因此本题选C。12、在对一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时,一位评分者采用的是分数评估,另一位评分者采用的是等级评估,如果想考察两位评估者的评定一致性程度,适合的统计量是()。A、皮尔逊积差相关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肯德尔W系数D、肯德尔u系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皮尔逊积差相关要求计算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连续正态分布的变量。肯德尔w系数和肯德尔U系数均是考察多列等级变量相关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可以考察两列等级变量间的相关,本题中可以将第一位评估者的评估也转换为等级,再计算斯皮尔曼等级相关。13、一枚硬币投掷3次,出现两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A、0.25B、0.375C、0.5D、0.675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一枚硬币掷三次,有八种情况,分别是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正反反,反正正,反反正,反正反,反反反。根据概率乘法规则计算,每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1/2×1/2×1/2=1/8,再根据加法法则两次正面在上的概率为3/8。14、某智力测验的智商分数转化公式是IQ=100+15Z。10000人参加了测验,测验分数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智商145以上的人占参加测验的人员的比例是A、0.14%B、0.28%C、2.46%D、5.56%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智商分数是145的话,Z分数为3。正、负3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72%。那么智商高于145的人占总人数的0.14%。另外的0.14%的人智商低于70。因此本题选A。15、当看右边的图片时,我们往往先看到的是H,后看到S,这种现象被称为A、知觉定势B、整体优先效应C、自上而下的加工D、知觉范畴效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中图片是Navon(1977)的实验所使用的材料,该研究采用Stroop作业的变式——视听干涉的任务范式,研究结果证明了整体优先效应。整体有效效应是指我们在知觉事物时首先知觉到的整体而不是局部。因此本题选B。16、一个测验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本题题干就是效度的定义。因此本题选B。17、一位研究者用n=25的样本得到90%的置信区间是87±10。如果他需要将置信区间的宽度限制在10或10以内,置信度仍为90%,他至少需要的样本容量是A、70B、80C、90D、100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假定要估计的总体参数为总体均数,其置信区间为,根据已知条件,可知=87,=10,现在要求将置信区间宽度限定为10或10以内,即要求,根据已知条件可假定Zα/2和σ不变,则要求为原来的2倍,经计算,可知新的样本容量至少为100才能满足要求,故选D。18、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属于()。A、维量等级量表B、分化情绪量表C、应用性情绪量表D、形容词检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在概化研究中,能提供某种测量方案下的测验误差估计值的是A、G研究B、D研究C、交叉设计D、多侧面设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D研究是在G研究的基础上,在原设计的测验情景关系范围之内,分析比较各种可能的测验方案,由研究者结合实际,优选实施方案。最后提供各种测量方案下的测验误差估计值。故本题选B。20、关于概化系数(Eρ2)和可靠性系数(φ)描述正确的是A、Eρ2和可靠性系数是一个系数的两种说法B、Eρ2解释常模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φ解释标准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C、Eρ2解释标准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φ解释常模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D、Eρ2中包含了绝对误差方差,φ中包含了相对误差方差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概化系数和可靠性系数都类似于经典测量理论中的信度系数,但二者的公式是不同的。概化系数和可靠性系数的公式分别是:其中,σ2(p)表示的全域方差分数,σ2(δ)表示的是相对误差方差;σ2(△)表示的是绝对误差方差。因此用Eρ2解释常模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φ解释标准参照测验分数较为恰当。故本题选B。21、在项目反应理论中,同一测验的全部项目的信息函数之和是A、项目信息函数B、测验信息函数C、项目特征函数D、测验特征函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信息函数说明的是不同能力水平的信息量。信息函数可以分为项目信息函数和测验信息函数。同一测验的全部项目的信息函数之和是测验信息函数。因此本题选B。22、关于测验的信度、效度、项目难度与区分度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增加测验长度,信度会增大B、增加测验长度,效度会增大C、测验项目的难度越大越好D、测验项目的区分度越大越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测验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这几个指标的掌握情况。题目较难,因为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且多为细节。A、B、D都是正确的,C选项正确的说法是测验项目的难度接近0.5较为理想。故本题选C。23、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2011年)A、顶叶、额叶、颢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初级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初级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言语运动区就是布洛卡区,它位于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24、概念所包含的事物本质属性叫概念的()。A、外延B、内涵C、本质D、含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指概念的适用范围。25、成就目标理论构建的评价标准和原则不包括()。A、他人标准B、任务标准C、自我标准D、客观标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成就目标理论建构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原则,主要有三个:任务标准、自我标准和他人标准。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一个人使用体重秤分别多次测量了5个孩子的体重,多次测量结果几乎一致。5个孩子的年龄分别是1岁、3岁、5岁、7岁、9岁,这个人将他的测量结果作为智力指标,发现越重的孩子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这个测验的特征是A、信度高,效度高B、信度高,效度低C、信度低,效度高D、信度低,效度低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或测量结果的稳定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测量的心理品质的程度。体重秤在测量体重的过程中多次测量结果几乎一致,说明信度较高。体重秤显而易见不能有效测量被试的智力,因此测验的效度较低。因此本题选B。2、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是A、心理过程B、心理结构C、心理的脑机制D、心理的环境基础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它表现为一定的过程,这是心理过程。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就是要探查心理结构。心理的脑机制揭示的是脑与心理现象的关系。心理的环境基础指的是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故本题应选B。3、人的注意力总是表现出时高时低的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是A、注意的起伏B、分心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总是有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因此注意力也表现出时高时低的周期性变化,这是注意的起伏现象。因此本题选A。4、小涛的智力测验结果显示其智力为正常水平,但其学习成绩却一直在班级末端,这体现了学习障碍的()。A、差异性B、缺陷性C、集中性D、排除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美国特殊教育学家柯克提出学习障碍有四个特征:(1)差异性,即实际行为与期望行为有显著差异;(2)缺陷性,即有特殊行动障碍;(3)集中性,即缺陷集中在语言或算术学科;(4)排除性,即缺陷并不是由于听力或视力问题,或者普通心理发育迟缓引起的。5、下列属于短时记忆的是()A、工作记忆B、情景记忆C、语义记忆D、程序记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成分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是7±2个单位;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即输入的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6、人们在和他人接触时有时会产生“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之感,此时产生了()。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认知启发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是指由第一印象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最后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指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之后,这种印象会对影响他的其它特质的判断的现象。认知启发指人们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喜欢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现象。7、个体生命在子宫内发育时,容易致畸的时期是A、胚种期B、胚胎期C、胎儿期D、“着床”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胎儿发育过程的了解与掌握。胎儿的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胚种阶段(亦称受精卵期)(0~2周)、胚胎阶段(3~8周)和胎儿阶段(9~38周)。其中,胚胎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大约在3~8周期间,此时细胞发育极为迅速,胎儿的变化最快,为所有的身体结构和内脏器官奠定了基础。因为身体的各部分正在形成,健康发育容易受到干扰。如果有害物质此时进入胚胎,会产生永久的,不可逆转的损伤。胎儿期,有害物质的损害通常是轻微的,但是有些器官,像大脑,仍然有可能受到强烈的影响。因此本题的最佳答案为B。8、儿童在()产生自尊感的萌芽。A、3岁左右B、4岁左右C、5岁左右D、6岁左右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3岁多的孩子正处于第一个心理逆反期,他们有了初步的自主意识,有了自尊感的萌芽,非常想独立做一些事情,但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弱,有时会用顶嘴、跺脚、哭嚎、打人甚至毁坏东西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志。9、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其主要的活动形式为()。A、学习活动B、游戏活动C、社交活动D、娱乐活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从六七岁开始,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了正规的、系统的学习,学习活动成为了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10、根据巴尔特斯的观点,主导着成年期智力发展的智力类型是A、智力技能B、晶体智力C、实用智力D、认知策略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巴尔特斯认为智力发展可区分为两种过程,一种叫基础过程,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的解决,所以又叫智力技能,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是以该种过程为主。第二种过程是智力技能和情境、知识相联系的应用,所以又叫实用智力,它主导着成年期智力的发展。因此本题选C。11、三四个月的婴儿可以把一名儿童或成人动着的嘴唇与对应的言语声音联系起来,这说明儿童具有的知觉形式是A、模式知觉B、客体统一知觉C、面孔知觉D、联合知觉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模式知觉涉及的是对两维刺激的识别;面孔识别是模式识别的一种;客体统一知觉涉及的是对三维客体的识别;联合知觉则是个体结合来自一个以上通道或感觉系统的刺激。因此本题选D。12、一个坐公交汽车的大学生看到别人给老人让座受到他人的赞许,自己也立即起来给身边的老人让座。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A、环境加强效应B、情绪唤醒效应C、抑制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班杜拉认为通过榜样示范可能会产生五种效应,分别是习得效应或称观察学习效应、环境加强效应、情绪唤醒效应、抑制效应和去抑制效应以及反应促进效应。本题涉及的是反应促进效应。它是指学习者由于受到榜样的影响而去做那些他们本来会做的事情。13、加涅提出的学习水平分类纳入到其提出的学习结果的类别是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智慧技能D、态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加涅最初提出八种学习水平分类,后来他将八种学习水平分类进行概括纳入到智慧技能这一学习结果中。故本题选C。14、宋真宗赵恒曾赋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中没有涉及的学习动机是A、内在动机B、远景动机C、外部动机D、成就动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宋真宗以此诗激励天下读书人刻苦读书、博取功名。读书的目的不是当下的快乐,而是未来的生活富足、社会地位,因此涉及远景动机、外部动机和成就动机。15、唐德斯C反应时又叫()。A、辨别反应时B、选择反应时C、基础反应时D、简单反应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唐德斯于1968年提出了反应时的相减法。他测定了三种不同的反应时:A反应时间,即简单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一个刺激。B反应时间,即选择反应时,不同的刺激对应不同的反应,包括基线时间、辨别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应的时间。C反应时间,即辨别反应时,是呈现两个以上的刺激,但被试只要对其中一个反应,比简单反应时多了一个基线时间。16、某研究拟考察三种教学方法对两种认知风格和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该研究中自变量的数量是A、3B、4C、6D、12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自变量又叫刺激变量、独立变量,它是实验者在研究问题、实施实验时有意加以选择和操纵的变量。本研究中自变量有三个,分别是教学方法、认知风格和性别。学习成绩是因变量。因此本题选A。17、采用双任务操作范式研究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说明中央执行系统具有A、协调功能B、转换策略的功能C、选择性注意功能D、操纵注意资源功能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采用双任务操作范式研究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主要用来考察中央执行系统的协调功能,探索中央执行系统如何协调其他两个子系统的操作。因此本题选A。18、心理学家验证两种记忆说对系列位置曲线分析的方法是A、记忆广度法B、分散注意作业法C、探测法D、功能双重分离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心理学家通过功能双重分离(functioneddoubledissociation)的方法验证了两种记忆说对系列位置曲线的分析。功能双重分离是指:一些自变量可以改变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自变量可以改变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因效应和渐近线。为区分两种记忆,根据功能双重分离原则,可变化下列两个自变量。(1)单词的呈现速度。增加每个单词的呈现时间,这将增加复述的时间,使更多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但不会影响短时记忆。(2)干扰活动。系列单词呈现后进行延缓回忆,为防止复述进行干扰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干扰短时记忆,但不影响长时记忆。因此本题选D。19、以下关于测验信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信度可以用来解释个人测验分数的意义B、信度可以帮助进行不同测验分数的比较C、信度是测量过程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D、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信度的作用有三点:①信度可以用来解释个人测验分数的意义;②信度可以帮助进行不同测验分数的比较;③信度是测量过程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20、光谱感受性曲线表明人们A、与明视觉相比,在暗视觉条件下对波长较长的光更敏感B、与暗视觉相比,在明视觉条件下白光更敏感C、与明视觉相比,在暗视觉条件下的感受阈限更低D、与暗视觉相比,在明视觉条件下对红色的光更敏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暗视觉比明视觉对光谱的蓝端更敏感;而明视觉比暗视觉对光谱的红端更敏感。故本题选择D。21、在项目反应理论中,同一测验的全部项目的信息函数之和是A、项目信息函数B、测验信息函数C、项目特征函数D、测验特征函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信息函数说明的是不同能力水平的信息量。信息函数可以分为项目信息函数和测验信息函数。同一测验的全部项目的信息函数之和是测验信息函数。因此本题选B。22、WISC—R适用的年龄段为()。A、4—6岁B、6—16岁C、16—5岁D、25岁以后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韦克斯勒于1974年发表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修订本(WISC-R)。WISC—R包括12个分测验,适用于6—16岁的儿童。23、()提出的学生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式较好地说明了学习的建构过程。A、皮亚杰B、冯·格拉塞斯费尔德C、维特罗克D、斯皮罗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冯特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西南大学)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D、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是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被誉为“心理学之父”。25、有的同学在完成学习任务时速度很慢,但是准确性较高,这种同学的认知风格属于()。A、同时性B、继时性C、冲动型D、沉思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沉思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在加工信息时多采用细节性策略。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5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知觉定势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知觉定势是指个体由于已有知识经验、动机或暗示等形成的某种知觉期望,有准备地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知觉的过程。而知觉的理解性是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所以知觉定势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2、()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A、神经细胞B、脑C、脊髓D、大脑皮层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他结构都由神经细胞组成。3、()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它们分别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来自耳朵的声音刺激、来自皮肤表面以及内脏的各种刺激A、初级感觉区B、初级运动区C、言语区D、联合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初级感觉区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根据负责的心理机能的不同,可以将大脑皮层划分为初级感觉区、初级运动区、言语区和联合区。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它们分别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耳朵的声音刺激、皮肤表面和内脏的各种刺激等,它们是接收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言语区包括言语运动区、言语听觉中枢、言语视觉中枢。4、人们知觉时经常遵循接近律、相似律和连续律。这体现的知觉特性是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司马紫衣在写作毕业论文期间很焦虑,常常在言语上攻击同学。这可以用哪种理论解释?()。A、死亡本能论B、侵犯本能论C、动机论D、社会学习理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死亡本能论强调攻击是死本能的一种表现;侵犯本能论强调侵犯行为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动机论强调挫折会引发攻击,论文写作导致焦虑就是一种挫折;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向榜样学习。6、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东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说明张东在解决问题时受到的影响因素是A、功能固着B、原型启发C、心理定势D、垂直迁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一个密码箱有3个按钮,每个按钮有0--9十个数字,采用逐个尝试3个数字的随机组合而找到密码的策略是A、算法B、逆向搜索C、爬山法D、手段一目的分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问题解决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搜索问题空间、选择算子系列时运用的策略的总称。问题解决策略分为算法和启发法。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启发式策略是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采取较少认知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策略、逆向搜索策略、爬山法、类比迁移策略等。手段一目的分析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先确定一系列子目标,把每个子目标作为达到最终目标的手段,通过逐步缩小问题的现存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目标状态,使问题得到解决。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这就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逆向搜索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的问题解决策略。本题中采用的策略是算法。因此本题选A。8、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不良问题的是A、如何写一篇作文B、根据公式计算球场的面积C、如何根据已知条件解应用题D、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旅行所需时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从问题的组织程度,可将问题划分为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具有明确的目标、条件和解答的问题属于结构良好问题。具有不明确的目标、条件和解答的问题属于结构不良问题。如何写一篇作文的目标、条件和解答都不是十分明确,因此本题选A。9、“眉开眼笑”“怒目而视”等词汇涉及的是()。A、面部表情B、身体表情C、手势表情D、语调表情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表情动作主要有三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如高兴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身段表情是面部表情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言语表情是通过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表达的,如高兴时语调高昂、痛苦时语调低沉。10、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A、婴儿期B、幼儿期C、小学阶段D、中学阶段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幼儿的词汇量呈直线上升的趋势,3~4岁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因此本题选B。1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机械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机械的接受学习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在动机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与学习的内在动机论述的情形是一致的。13、当几个相同的声音相继到达人耳时,一般不一定能分辨出几个先后达到达到的声音,这种现象称为A、哈斯效应B、多普勒效应C、掩蔽效应D、人耳听觉的非线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当几个相同的声音相继到达人耳时,一般不一定能分辨出几个先后达到的声音,也就是说,人的听觉对延时声音的分辨能力比较差。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的延迟效应,也称之为“哈斯效应”。因此本题选A。14、选择()是研究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科学地选择是保证结果科学性与可靠性的基本前提。A、研究课题B、研究的被试群体C、研究方法D、研究变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一个人的性别和体重这两个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属于A、称名数据和等距数据B、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C、等距数据和等距数据D、称名数据和比率数据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性别有男和女两种类别,男和女只表示属性不同,没有量上和顺序上的差别,因此属于称名数据。体重就是个体身体的重量,重量有绝对零点,也有相等单位,因此属于比率数据。因此本题选D。16、进行方差区间估计时所依据的抽样分布规律是A、正态分布B、t分布C、χ2分布D、F分布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自正态分布的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其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比值的分布为χ2分布。因此本题选C。17、在一次全市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统考后,随机抽取男生35名,标准差为6,女生32名,标准差为4,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该次考试中男生和女生的方差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A、χ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目中进行的是两个独立样本对应的总体方差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检验的原理是考查两个总体方差的比值,如果比值在1附近波动那么就说明两个方差已知,如果比值过大或过小意味着两个总体方差不等。两个方差的比值服从F分布。因此本题选B。18、当测验的题目要么过难,要么过易时,分数的分布将会A、较广B、较窄C、适中D、无法判断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当测验的题目过难或者过易时,会导致大多数受试的分数一致,即对于过难的题目都无法回答,对于过易的题目都能够回答出来,因此分数的分布将会较窄。因此本题选B。19、个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刺激混淆D、刺激类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下列数组中变异最小的是()A、2,4,6,8,10,12B、2,3,4,10,11,12C、2,6,7,8,12,12D、2,2,3,11,12,12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答案为C。21、红灯熄火以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后像叫()A、负后像B、正后像C、明度对比D、彩色对比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和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像叫负后像,颜色视觉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22、一件白衬衫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和在阳光明媚的户外亮度不同,但是人们仍然将其知觉为白衬衫。这种知觉特性是()。(2010年)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影像却在相当程度上保持它的稳定性,包括形状、大小、颜色、明度恒常性。23、下列对长时记忆的描述正确的是()。A、能维持一分钟以上B、容量是无限的C、编码方式主要是语义编码D、以上都正确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外界刺激呈现之后,感觉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叫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主要以语义的方式进行编码。2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所反映的动机冲突是()。(2008年)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双趋冲突即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出现的一种冲突。鱼和熊掌都吸引着人们,但又不能同时拥有,体现了双趋冲突。25、热情、爱好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以及乐观等特质是大五人格理论里面的()。A、宜人性B、责任心C、外倾性D、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大五人格的外倾性表现出热情、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6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轴突的基本作用是A、接受和传送信息B、储存信息C、接受信息D、传送信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富人的奢华生活时,常会自命清高并抱有一种“为富者不仁”的态度。这种现象表现出态度的哪种功能?()。A、适应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价值表现功能D、认识或理解功能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适应功能,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该功能形成后,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自我防御功能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价值表现功能是指,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认识或理解功能是指,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事实的参照框架。3、研究表明,家庭的藏书量与儿童的阅读成绩有正相关关系。在布郎芬布伦纳看来,家庭的藏书量属于环境中的A、微观系统B、中介系统C、外层系统D、宏观系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下列选项不是动力定型的是()A、手碰到针刺就缩回B、习惯C、技能D、生活方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动力定型(亦称定型)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刺激的系统经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这就是动力定型(简称动型)。动力定型的特点是当它已经形成后,一旦有关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就自动地出现。所以动力定型又称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减轻我们的负担而提高功效。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动力定型的建立。巴甫洛夫还用动力定型系统解释情绪的形成,他认为动力定型的形成,稳定过程就会产生阳性情绪体验,动力定型遭到破坏就会伴随阴性情绪体验。比如,我们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如果有一天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刷牙,我们的情绪就会变坏。手碰到针刺就缩回只是对一个刺激的反应,而不是对一些刺激的链索反应。因此,不是动力定型。5、属于裴斯泰洛齐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的是A、创立教育心理学B、提出统觉学说C、倡导自然主义的教育观D、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倡导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代表人物是卢梭。裴斯泰洛齐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认为教育研究要以心理学为基础。故选D。6、托尔曼通过“位置学习实验”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A、图式B、认知地图C、学科基本结构D、认知结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托尔曼通过“位置学习实验”认为老鼠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获得对环境的认知,他创造了一个词汇“认知地图”。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是A、知识的灌输者B、父母的代言人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D、学生生活的照看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生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生学习的情境性,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子进入教室的,这都要求教师改变角色,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8、美国学者加德纳提出了能力因素的()A、独立因素说B、二因素说C、群因素说D、智力多元理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是一个多元结构,由8种元素构成——身体运动智力、语言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社交智力、空间智力和自然观察者智力。9、最先使用离差智商概念的智力量表是()。A、比内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一比内量表C、韦氏量表D、陆军测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韦氏智力量表最先使用离差智商。10、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中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B、霍尔C、华生D、格赛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斯金纳强调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霍尔提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环境”论断中表明他强调遗传的作用。故本题选B。11、当快速行驶的汽车从远处朝向我们行驶,经过我们身边和远离我们时,我们会感到朝向我们时听觉感受加强、声音频率提高,而当远离我们时,我们会感受到听觉感受减弱、声音频率降低。这种现象是A、多普勒效应B、听觉疲劳现象C、听觉适应现象D、听觉掩蔽效应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当声源相对于声波的传播媒质而运动、观察者(或听者)相对于媒质而运动或声源和观察者之间以及与媒质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会感受到声源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的实际频率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因此本题选A。12、长度和面积估计器测定线段长度的感觉阈限和估计面积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平衡法B、最小变化法C、恒定刺激法D、平均差误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长度和面积估计器是用平均差误法测定线段长度的感觉阈限和估计面积的仪器。因此本题选D。13、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这种实验范式是A、搜索范式B、双任务范式C、过滤范式D、提示范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过滤范式的基本原理是: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这种范式对于涉及抑制无关输入的加工过程研究很有效。过滤范式主要有双耳分听技术、整体一局部范式、双侧任务范式和负启动范式。因此本题选Co14、下列不属于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特点是()A、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B、传递信息技能增强C、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关系D、还没有形成所谓的“友谊”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儿童在9~15岁时,友谊已经进入亲密的共享阶段,可以做到在心理上互相信任和支持。15、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巴甫洛夫通过大量实验,提出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A、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配对B、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反复配对C、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反复配对D、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反复配对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经过反复配对,不管条件刺激是什么,最终都能够形成条件反射。因此本题选A。17、在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情况下(实验前测验的平均分有一定差距),若要以这两个班级为实验班研究两种教学方法的差异,下列统计方法中,最恰当的是A、方差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协方差分析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协方差分析是关于如何调节协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应,从而更有效地分析实验处理效应的一种统计分析技术。在协方差分析中,研究者不希望协变量对实验处理产生影响,因此,通常在实验处理之前对协变量进行测量。本题中,就需进行协方差分析,涉及的协变量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控制这一变量,可以分析教学方法的差异。因此,本题选D。18、描述被试在现实生活当中典型行为表现的测验是()。A、能力倾向测验B、成就测验C、心理健康测验D、人格测验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心理学上,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19、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同质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重测信度是指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复本信度是指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评分者信度是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因此本题选B。20、有10名学生参加视反应时和听反应时两项测试,数据整理后得到∑D2=45,则这两项能力间的等级相关系数是A、0.73B、0.54C、0.65D、0.27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等级相关系数计算的等级差数法公式,rR=,将∑D2=45和N=10分别代入,等到rR==0.73,故答案选A。21、将一篇在电脑上打好的文章按一定格式排版所属的学习类型是()A、动作技能B、智力技能C、言语信息D、态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理解和掌握。智力技能指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学习“怎么做”的一些知识,有人称之为过程知识,如应用一些原理、法则去解答问题。在电脑上对文章进行排版就是利用规则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动作技能,也叫运动技能,是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如骑自行车、练习体操等。排版利用的是排版的知识,而不是肌肉的熟练、协调,所以不选该选项。22、假设两变量为线性关系,这两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正态分布,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A、积差相关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二列相关D、点二列相关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人们对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是()。A、回忆B、编码C、存储D、再认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24、在短时记忆系统中,言语材料是以哪种形式进行编码?()A、抽象B、形象C、视觉D、听觉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短时记忆系统中,言语材料的记忆以听觉形式进行编码。25、提出能力的两因素说的是()。A、斯皮尔曼B、加德纳C、桑代克D、吉尔福特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能力的两因素说是由斯皮尔曼提出的。他认为能力是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因素组成的。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7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脑功能的整体说的代表人物是A、加尔(F.J.Gall)B、拉什利(K.S.Lashley)C、鲁利亚(A.R.Luria)D、波伊劳德(J.B.Bouillaud)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脑功能的定位说开始于加尔(F.J.Gall)和斯柏兹姆(J.C.Spurzheim)提出的颅相说。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对失语病人的研究,波伊劳德(J.B.Bouillaud)指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布洛卡(P.Broca)的研究表明言语运动中枢定位于左侧额叶,威尔尼克(C.Wemicke)的研究表明言语听觉中枢定位于颞叶。脑功能整体说的代表人物有弗罗伦斯(P.Flourens)和拉什利(K.S.Lashley)。机能系统学说的提出者是鲁利亚。因此本题选B。2、下面不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A、对知觉技能的记忆B、对认知技能的记忆C、对事件的记忆D、对运动技能的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安德森(Anderson,1980)将记忆划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因此本题选C。3、强度较大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这符合知觉的()规律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知觉的选择性的影响因素:物体本身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一般地说,强度较大、色彩鲜明、活动性、变化性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对象;组合比较规律的刺激物(即良好图形)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人的主观因素包括经验、知识会对知觉选择性造成影响。4、好奇心、新异感、成就感及成功的喜悦感等属于人的()。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荣誉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5、儿童自我情绪体验发生转折的年龄是()。A、2岁B、4岁C、6岁D、22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自我情绪体验发生转折的年龄是4岁。千万不要选D,因为22岁的个体就不是儿童了啊!6、智龄是对智力的()水平的测量。A、绝对B、相对C、一般D、综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智龄的测验方法是,不同的年龄组都有相对应的题目,被试所能完成的最大年龄组的题目就是他的智力年龄。这种算法有外在的题目作为绝对的标准,而不管同年龄组其他人的分数,所以是绝对水平的测量。7、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心理学学著作是()。A、普莱尔的《儿童心理》B、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C、霍尔的《青少年心理学》D、何林渥斯的《发展心理学概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1882年,其著作《儿童心理》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该书是在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和一些实验性观察的基础上完成的。他主要关注了儿童在婴儿期的发展特点。8、“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是哪种理论的基本假设?()。A、控制点B、人本主义C、自我效能感D、自我价值理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从本质上说赫尔的动机理论与()的理论十分相似。A、弗洛伊德B、斯金纳C、铁钦纳D、缪勒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个人试图回答“我是谁”“我的兴趣是什么”、之类的问题的阶段是A、小学阶段B、中学阶段C、大学阶段D、职业生涯早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艾里克森认为中学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建立同一感(identity)即确立身份,这一阶段的儿童会思考“我是谁,我的兴趣是什么,我将来能做什么工作”等一系列问题。11、当前的学校教育特别强调家校合作,谋求家长和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布郎芬布伦纳的观点,家校合作属于环境中的A、微观系统B、中介系统C、外层系统D、宏观系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儿童在()产生自尊感的萌芽。A、3岁左右B、4岁左右C、5岁左右D、6岁左右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3岁多的孩子正处于第一个心理逆反期,他们有了初步的自主意识,有了自尊感的萌芽,非常想独立做一些事情,但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弱,有时会用顶嘴、跺脚、哭嚎、打人甚至毁坏东西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志。13、自我功效理论的提出者是()A、赫尔B、麦独孤C、班杜拉D、德西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自我功效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或强化)。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和完成某一项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感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14、社会历史因素对认知发展会产生影响,即产生A、马太效应B、蝴蝶效应C、同辈效应D、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同辈效应(cohorteffect)也被翻译成群伙效应、世代效应,指同一时代的人的认知特点具有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