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山东省济宁市某中学高三年级下册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山东省济宁市某中学高三年级下册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山东省济宁市某中学高三年级下册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山东省济宁市某中学高三年级下册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山东省济宁市某中学高三年级下册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宁市2024届高三3月份定时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基石的人类文明。中

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创造力量的民族。西方人把崇拜的目光对着天庭,中

华的先民却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自信心。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女娟补天、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其实都是人间英雄和氏族首领的英雄事迹的文学表述。女娟等人的神格

其实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他们与希腊神话中那些高居天庭俯视人间有时还任意惩罚人

类的诸神是完全不同的。在经过后人加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神话的因素与历史的因素以传

说的方式奇妙地结合起来了。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

量的凝聚和升华。神话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他们的主要事迹是除害安民、发明创造,

实即人类早期生产活动的艺术夸张。请看孟子对大禹治水事迹的叙述:“当尧之时,天下犹

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禹疏九河,渝济潦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这分明是一位人间领袖

的英雄事迹,哪里有丝毫的神话色彩?有人说这是儒家对传说进行信史化的结果,但儒家的

思想正是中华先民的集体观念的理论表述,这仍然证明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本精神。

②在中华文化中,人不是匍匐在诸神脚下的可怜虫,更不是生来就负有“原罪”的天国

弃儿,相反,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则并非来自神的诫

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也并非来自神的启示,而是源于人的内心。先民的这种思

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先秦的诸子百家虽然议

论蜂起,势若水火,但都以人为思考的主要对象。他们的智慧都是人生智慧,他们关怀的对

象都是人生现实。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当其他民族对宙斯、耶和华、安拉的至高权威顶礼膜

拜时,中华的先民却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当其他民族把人生的最高目标设

定为进入天国以求永生时,中华的先民却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以实现生命

的不朽;当其他民族从宗教感情中获取灵魂的净化剂或愉悦感时,中华的先民却从日常人伦

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栖栖惶惶,席不暇暖。在政治活动彻底

失败后,又以韦编三绝的精神从事学术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了“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

老之将至”,正是这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使他对生命感到充实、自信,从而在对真与善的

追求中实现了审美的愉悦感,这就是为后儒叹慕不已的“孔颜乐处”。与儒家相反,庄子则

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庄子是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的,对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抱

着珍贵爱惜的态度。他所追求的是超越现实环境的精神自由,是保持人类自然本性的个体生

命的尊严。

③正因如此,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从一开始就是产生于人间,是由人类自身的力量来创

造的。《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九歌》以下。”在中

国古代神话中,这大概是惟一的关于诗歌降自天庭的记载。屈原《离骚》云:“启《九辩》

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郝懿行疏云:“开即启也,汉人避讳所改。”可见这是指

真实的历史人物启。对于屈赋中所写启与《九辩》《九歌》之事,后代注家聚讼纷纭,总的

趋势是神话色彩越来越淡薄,至朱熹遂认定《九辩》实乃“舜禹之乐”,并非降自天庭。朱

熹的解释不一定符合事实,但这却代表古人的普遍看法,即不相信《山海经》的悠谬之说,

而宁可相信一种符合理性的信史化说法。

④在中华文明史的初期产生的艺术品虽然也有以祭祀鬼神为用途的,但是最常见的还是

与先民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仰韶文化的大量彩陶器具上所绘的鱼鸟图案,无论是意味

着图腾崇拜、生殖崇拜还是祈祷狩猎有获,都反映着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诉求。最早的古代

歌谣也都是人间的产物,都是直接与先民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对于古代艺术的这种性质,

先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吕氏春秋•仲夏纪》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

歌八阕:一日载民,二曰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日建帝功,七日

依地德,八日总禽兽之极。”这里记录的是上古时代歌、乐、舞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演,

它所再现的内容显然正是当时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

⑤只要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历时性的考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人本精神越来越成为占压

倒优势的价值取向。例如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上的纹饰,从早期的神秘诡异的饕餐图案逐渐转

变为后期的圆润柔和的几何纹饰;又如汉唐两代都很发达的墓葬壁画,前者常见伏羲、女娟

蛇躯交尾之类的神话题材,后者却以宴饮、耕牧等人间生活为主要内容;又如诗歌中的神仙

主题,从秦代博士所作《仙真人诗》到汉末曹操所作《精列》等游仙诗,神话色彩越变越淡,

及至晋代郭璞的《游仙诗》,竟被钟噪评为“乃是坎堞咏怀,非列仙之趣也”。东汉王充高

举反对“虚妄”而提倡“真美”的理论旗帜,固然是针对甚嚣尘上的谶纬神学的行为,但何

尝不是文学艺术中人本精神愈益强化的一种反映。

⑥从整体而言,人本精神是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准则。以诗歌为例,从先秦以来,人们

强调诗歌源于人间的生活,是人们喜怒哀乐的自然表现。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

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诗言志”首见于《尚书•尧典》,它不一定真是产生于尧舜时

代,但肯定在先秦时代就已深入人心,绝非仅为儒家学派独自信奉。对于“诗言志”的释义,

历来多有歧解,但其基本的内涵是很明确的。孔颖达云:“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后人或以为这是孔氏对“诗言志”说和魏晋时产生的“诗缘情”说的弥缝折衷之言,其实先

秦时“志”即包含“情”在内,孔氏之语符合先秦实际情况。总之,在中华先民看来,诗歌

完全是抒写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化形态,人本精神就是中华诗国的核心精神。

(摘编自莫砺锋《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人本精神》)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希腊神话中那些高居天庭俯视人间的诸神不同,经过后人加工的中国上古神话人物

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他们的事迹更像是人类早期生产活动的艺术夸张。

B.保持人类自然本性的个体生命尊严是人本精神的体现,正如庄子怀抱珍贵爱惜的态度

关照自然生命,从而在对现实真与善的追求中实现精神自由。

C.比起悠谬之说,中国古人宁可相信一种符合理性的信史化说法,所以虽然朱熹对《九

辩》的解释不符合事实,但因其代表古人的普遍心理而得到认同。

D.《尚书•尧典》提出的“诗言志”被公认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早在先秦人们就强调诗歌源于人间的生活,是人们喜怒哀乐的自然表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亚摩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来源于先民的思维定势,即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的道德

标准和智慧源于人的本性和内心,而非神的诫命和启示。

B.屈原不认同《山海经•大荒西经》“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九歌》以下”

的观点,根本原因在于他将两部作品作者认定为启,而非夏后开。

C.先民们对古代艺术的人本性质有着清醒的认识,故而中华文明史初期产生的艺术品反

映人们实际生活诉求的作用大于其祭祀鬼神的作用。

D.从钟蛛评晋代郭璞的《游仙诗》“乃是坎壤咏怀,非列仙之趣也”,可见其对魏晋诗

歌“人本精神越来越占压倒优势”这一价值取向的批判。

3.以下选项,录不道自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②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上》)

B.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

C.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

D.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礼记•礼运》)

4.在读完以上文章后,小语同学设计了一个思维导图,来理解人本精神在中国古代艺术层面

的体现。请你结合文本,完成以下导图。(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④

5.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提出“汉民族没有神话史诗”。请根据文本,结畲第例对该观点进

行辩驳。(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日出日落

朱山坡

外祖母带着我沿着一条废弃的旧铁轨来到了石羊镇。

这里看上去很破败,充满沮丧和颓废的气息,从空气就可以闻出来。一条乌黑的河穿过

镇区,两岸有一些低矮而杂乱的房子,其中一些是被丢弃的旧厂房,屋顶千疮百孔,墙面残

破,机械拆掉后留下的痕迹依稀可见。镇上的人不是很多,反正,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寥寥可

数。心的到来,首先引起了一个高个子的注意。

我从铁桥那头走过来,在桥中央跟他相遇了。

高个子拦住了我的去路:“小陌生人,你从哪儿来?”

我回头看外祖母。一路上,她都是我的发言人。我可不敢随便跟陌生人说话。外祖母在

我身后大约有三十米的距离。她步履蹒跚,走得很慢,走几步便要停下来歇一阵,一副很不

情愿回家的样子。担心她走着走着便睡着了,我得经常回头唤她,尽管她未必能听得到。

①外祖母没有抬头看我,因此我并没有贸然回答高个子的问题。

高个子说“那你知道我要去哪里吗?”

我摇了摇头

“我要去西山看日落。”高个子兴致勃勃地说,仿佛是要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而且

要让所有的人知道。

我抬头发现太阳不在头顶上了。他指着前面远处的山。那座山横向着,跟河流的方向是

并列的,绵延起伏,看上去不是很高,但很陡峭,而且草木丛生,看不到路,要爬上去应该

不容易。

高个子腰间挂着一只军绿色水壶,手里抓着一根细长的竹竿.除了高而且瘦,头颅偏小,

嘴巴偏阔之外,我看不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说话的时候很和气,也一本正经,

并不把我当一'个小孩子,而是像对待朋友一样亲近。我觉得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日落?"他问我,“对我来说,两个人看跟一个人看没有什么

区别。”

我摇摇头。

“明早,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东山看日出?”他朝相反的方向指了指。

原来东面也有一座差不多同样高的山,跟西面的山遥遥相望,而且走向都一样。

我还是摇了摇头。

②“看来你跟他们一样,也没有什么特别。”高个子说。

他可能对我有些失望,叹息一声,离我而去,很快便跟外祖母碰面了。他没有停下来跟

她交谈,只是擦肩而过,我甚至不能断定他跟外祖母是否打了招呼或点头示意过。

外祖母的家在金沙巷的巷头,靠近主街道,豆腐铺的旁边。周边还有裁缝铺、打铁铺、

理发铺和麻将馆,但傍晚时节冷冷清清的小镇并不小,在矿业兴旺的那些年,这里曾经辉煌

一时。外祖母说,那些年,四面八方的人拥进来,镇上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像大都市。

第二天一早,我发现高个子家竟然就在外祖母家的对面,只隔着五六米宽的石板路。一

座破败不堪的院子。院门很窄,门板破损得像一块木筛子,上面还长了几朵瘦小的蘑菇。有

三四间砖瓦房。屋顶的黑瓦几乎没有一片是完好的,上面还有一些长得老高的杂草。围墙很

矮,是石头垒的,石头墙上不仅长着毛茸茸的青苔,还爬满了青瓜藤和牵牛花花藤,如果再

细看,还能看到硕大的福寿螺。

高个子站在他的院子里朝我喊:“喂,你好!”

我惊喜地朝他点了点头。

“我们不再是陌生人了。”他说。围墙的高度才到他的膝盖,他只需要抬脚便可跨出来

跟我握手。两个院子,彼此能一览无余。

我心里认同他的说法。

“我已经看日出回来了。”他兴冲冲地说,似乎这一天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一切都会

得心应手。

我终于开口回应了他:“好呀。”

“你见过日出吗?"他问。

我不能肯定。

“你见过日落吗?”他又问

我也不能肯定。

“那你每天都在干吗呢?"他对我很好奇。

我说,我还在上学,现在只是假期。

他沉默了一会儿,沉吟道:“可惜了。你年纪小小的便已经错过那么多美好的东西。”

我不认可他的话,反问:“日出、日落有什么好看的?”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今天的太阳跟昨天的太阳肯定不一样。甚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都

不是同一个太阳。你明白吗?”高个子说话的时候仿佛高高在上,我得仰视才能看见他的脸。

我不明白。初来乍到,我什么都不懂,只是对一切都很好奇

“就像什么呢……就像每天吃的豆腐一样,都是新鲜的,”高个子说,“绝大多数的人

一辈子只见过一个太阳,而我,见过无数的太阳……”

我觉得哪里不对头,但又说不出来,突然醒悟:可能是跟一个外人说的话太多了。于是

我转身要回屋子里去。

“你得像我一样,不要虚度光阴,每天都要干有意义的事情。”他很诚恳地对我说。

我回过头回答,好的。

然后,他还急切地告诉我,今天不要吃豆腐,③因为他闻出豆腐铺的豆腐不够新鲜。

“做豆腐的老杜今天早起了十五分钟,意味着今天的豆腐老了十五分钟。”

我回到屋子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外祖母,她却劈头盖脸地对我说,不要听对面的人胡

说,他是一个懒汉,全镇最懒的人,每天除了看日出、日落,什么正事都不干。

然而,我从没有见过高个子做坏事,相反,我还看到他做过不少好事,比如,清理巷子

水沟里的死老鼠,帮街坊捣掉屋檐下的马蜂窝,给外乡人带路,帮被风雨摧毁巢穴的鸟重建

家园……

高个子不仅晴天去看日出和日落,下雨天也去。“不管下不下雨,太阳每天都会出来的,

也会落下去,”他说,“我想去海边看一次日出日落,很想。”

我告诉高个子一个秘密,而且他相信了,只要一直沿着这条河走,一定能看到大海。为

此,他十分兴奋,仿佛是迎来了一生中最重大的发现。

但我很快便后悔了。不止外祖母、舅舅,还有镇上所有的人,都责怪我做了一件错事。

因为几天之后,高个子第一次离开石羊镇,沿着河流,去见识大海。

④高个子的消失在镇上引起经久不息的恐慌,仿佛他离开后石羊镇的人口骤减了大半,

街道、店铺、院落和内心都突然变得空空荡荡。他从没有过那么让人牵挂,甚至还有人将他

的离开作为石羊镇继续衰败的标志性事件。

“连他都走了,证明石羊镇彻底没有希望了”

所有的人都知道是我告诉了他去往大海的秘密。他们认为,高个子此去必死无疑……虽

然他是一个傻瓜、懒汉,死不足惜,但他毕竟也是我们的街坊,他的母亲还是一个好人...

(选自《人民文学》2023年第9期,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和高个子的关系从陌生人发展到能分享秘密的熟人,在这种变化中,高个子的形

象得以逐步展现。

B.高个子和周围人的对比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扎根现实的基础上展现一个小人

物身上与众不同的光芒。

C.高个子执着于看日出日落,并不在意人们的看法,看上去是荒唐可笑的行为,这其实是

小说独特韵味的元素之一。

D.人们从来没有这样牵挂他,还将他的离开作为小镇的标志性事件,说明人们对高个子有

着矛盾复杂的心理。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①表明外祖母可能对高个子有偏见,与后文她对高个子的评价形成照应。

B.句②表现出高个子希望“我”和小镇上的人们不一样,及对他们的失望。

C.句③中写高个子能闻出豆腐的不新鲜,表明高个子对周围事物的关心和敏感。

D.句④中写高个子的消失引起恐慌,是因为人们认为他留在小镇有着重大的意义。

8.文学作品中很多故事是在小镇上演的,请比较文本中石羊镇和《祝福》里的鲁镇社会环

境有何不同。(5分)

9.有评论说“朱山坡的短篇小说有一种藏得住秘密的大优雅”,请从高个子形象塑造的角

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

明之,欢欣愤满以送之。”鬼谷子日:“人之不善而能岁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

其辩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辩之、明

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能入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此之

谓善说。”《诗》云:“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夫辞者,人之所以自通也。昔子产修其辞

西赵武致其敬,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惭,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说而身得以全。

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可不修,而说不可不善。

(节选自《说范下•善说》)

材料二:

子胥善谋而吴勤之,仲尼善说而匡围之,管夷吾实贤而鲁囚之。故此三大夫岂不贤哉?

而三君不明也。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

鼎俎为庖率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故日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

是也;以智说愚必不手,文王说纣是也。故文王说纣而纣囚之,比干剖心,孙子膑脚于魏,

吴起技泣于岸门,公孙座言国器反为悖,公孙鞅奔秦,西门豹不斗而死人手。此数人者,皆

世之仁贤忠良有道术之士也,不幸而遇悖乱暗惑之主而死。然则虽贤圣不能逃死亡避易辱者,

何也?则愚者难说也,故君子难言也。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愿大王熟察

之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言》)

材料三:

庄辛谏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从新安君与寿陵君同轩,淫衍侈靡,而忘国

政,郢其危矣。"王日:“先生老昏欤?妄为楚国妖欤?”庄辛对日:“臣非敢为楚妖,旗

见之也。君王卒近此四子者,则楚必亡矣!辛请留于赵以观之。”于是不出十月,王果亡巫

山、江汉、鄢、郢之地。

(节选自《新序•卷第二》)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___

然©且七十囱说而不受百身执鼎俎目为庖宰回昵近日习亲同而汤乃仅知其贤川而用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一

A.矫,矫正、纠正,与《归去来兮辞》中"时矫首而遐观”的“矫”意思不同。

B.而,可表相承关系,与《〈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如礼何”中“而"意思不同。

C.听,听见、听清,与《陈情表》“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中“听”不同。

D.诚,确实,与《齐桓晋文之事》“挟太山以超北海……是诚不能也”中“诚”相同。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卿所说的“齐庄、端诚、坚强”强调说者态度,“譬称、分别、欢欣愤懑”强调言谈

技巧。

B.材料二通过概述诸多历史人物向君主进言的遭遇,来阐明“愚者难说”“君子难言”之

理。

C.庄辛劝楚王警惕州侯夏侯等四人,这四人一起淫乱奢靡不理政事,会败亡政权导致灭国。

D.邹忌讽劝齐威王成功,从言说者方面来看可称道处之一在于进言时讲究“譬称以谕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辞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

(2)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愿大王熟察之也。

14.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庄辛进谏不成功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晚春行田南原

杨万里

西畴前日尘作雾,南村今日波生路。

云子®从来疏广文②,冲雨学稼当辞勤。

农言秧好殊胜麦,其如绿针未堪吃。

吾生十指不拈泥,毛锥®便得傲蓑衣。

只愿边头长无事,把耒耕云且吾志。

不愁官马送还官,借牛骑归不用鞍。

【注释】①云子,米粒,米饭。②广文,这里是广文先生的简称,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

人士。③毛锥,泛称笔。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以互文手法;简笔勾勒雨后乡村景象变化,引出下文写雨后农事。

B.“云子从来疏广文”与“吾生十指不粘泥”,是诗人自嘲,也是对士大夫的揶揄。

C.秧苗如“针”“未堪吃”,写出了秧苗幼嫩有生机,暗含对农人劳动的赞美敬重。

D.骑行“不用鞍”活画出诗人归乡的轻快矫健,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得意。

16.关于“把未耕云”,历来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认为“耕云”乃“耕耘”之通假。请结

合诗歌阐述这种说法的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过秦论》和《六国论》都是总结前朝灭亡的教训,给后来者以警告的文章。《过

秦论》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六国论》论述六国灭亡的原

因是""。

(2)《列子•汤问》中“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借动物的动作来写音乐之美妙,与之类

似的还有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和苏轼《赤壁赋》中的

(3)二十八星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们的名称经常出现在古诗文

中,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小题。

大家用完饭一般会说"吃完了",而陕西话与河南话则可能会说“吃毕了"或“吃毕号

普通话里大多将“完”“毕”连用,或单取“完”字,很少搭配使用“毕”字,但①。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若入前为寿,本毕,请以剑舞。”这里“毕”表示“完成”,

“寿毕”即“祝酒完成”。而杜牧殍承自个写下的《阿房宫赋》里,亦有“六王毕,四海一”

之句为证。由此可见,陕西、河南的朋友真是开口就有“古人之风”。

古语是别于今语的存在,方言对标的则是普通话。②,证明其具备的强大生命

力。只要我们留心一瞥,就会发现今天号耳书画的古语确实很多。

古语的方言不仅有趣,还很美,甚至能够打破各地方言的刻板印象。“沾衣欲湿杏花雨”

的江南烟雨之感,在活泼可爱的四川朋友口里,③如此诗意的叫法.实则来自《诗

经•采薇》所说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飞飞”即“霏霏”,

就是描述毛毛雨之细小的情状。此外,还有类似“纸飞飞儿”的说法,指碎纸或小纸片。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

12个字。(6分)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吃毕咧”的“咧”与《荷花淀》中“小华哩”的“哩”都是地方方言,但意思不同。

B.“寿毕”中“毕”字在古语中“完成”的意思一直沿用至今,如:礼毕、锋芒毕露。

C.“挥洒自如”应改为“洋洋洒洒”,两者虽意思相近,但是“挥洒自如”不能作状语。

D.“口耳之间”的“间”读jidn,和《祝福》中“眼珠间或一轮”中“间”的读音不同。

20.《红楼梦》中的方言词语表现力极强,有雅俗共赏之效。请简要分析加点词语的含义及

妙趣。(任选一例)(4分)

(1)凤姐笑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别学他们般在马上。下来,

咱们姐儿两个坐车,岂不好?”宝玉听说,忙下了马,爬入凤姐车上,二人说笑前来。

(2)贾母碎道:“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早甲去,倒打起老婆来了!凤丫

头成日家说嘴,霸王似的一个人,昨儿唬得可怜。要不是我,你要伤了他的命,这会子怎么

样?”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茸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容易被人

忽视地停驻在西边天空。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也是灰蒙蒙的,那枚硬

币的四周边缘,也不太清晰。因此,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

我们向罗布泊行进。这里是无人区,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如同月球的表面。

整整一个下午,太阳就这样不死不活地在我们的车屁股的地方照耀着。最辉煌的罗布泊的落

日出现在黄昏。那一刻,我们的越野车已经来到距古湖盆二十公里的龟背山。当时,在我们

不经意一次回头中,突然看见在一平如抹的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驻在那里。

这时我们的车停了下来,包括陪同我们一起进罗布泊的“老地质”,都被地平线上那辉

煌的一幕震撼了。我们下了车。我们,我们的车,还有刚才那死气沉沉的罗布淖尔荒原黑戈

壁,此刻都罩在这一片灿烂中。我们互相看着对方的脸,每个人的脸都泛着红光。我们感到

自己如同在画中。

21.量词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强的表现力,请分析文中加点量词的妙处。(4分)

(1)像一根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

(2)一轮血红的落日停驻在那里。

22.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认为“语言的表达要受逻辑思维的规律制约”,请据此分析画横线句

子更改的原因。(3分)

原文:因此,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况且,那枚硬币的四周边缘,也不太清晰。

改文:那枚硬币的四周边缘,也不太清晰。因此,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夏明作品改动)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

济宁市2024届高三3月份定时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解析】B项张冠李戴,原文“对现实真与善的追求”说的是孔子而非庄子;C项混淆

或然必然,原文为“朱熹的解释不一定符合事实”;D项因果倒置,是因为早在先秦人们强调

诗歌源于人间的生活,所以才有《尚书•尧典》提出的“诗言志”被公认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

领。

2.A【解析】B项逻辑错误,根据下文“开即启也,汉人避讳所改”可见启与夏后开是同

一人;C项偷换概念,原文中“最常见的还是与先民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为数量层面,并没

有与“祭祀”的作用进行大小比较;D项曲解文意,“坎壤”一词表示命运的不幸和人生的挫

折,而“咏怀”则表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体现了钟噱慧眼识别并认同郭璞

《游仙诗》中个人精神阐发的趋向。

3.B【解析】B项强调谨慎和中庸之道,而其他三项均是强调人的价值,正是人本观念的

体现。

4.①艺术生成(起源或创造也可);②人本精神越来越占压倒优势〃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

最高准则(写出一点即可);③仰韶文化彩陶器具上的图案//最早的古代歌谣(写出一个即可

);④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写出两点以上得1分)。(每空1分)

5.中国古代有自己的神话体系,只是不同于西方的神话史诗,具体表现如下:①在思想上

,中华民族以人本主义为基石,更重视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无需借助于神来确立自身

意义。人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也是中国古代神话的中心。②在表述上,中国古代并非没有

神话,只是以展现英雄事迹的方式进行文学表述。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

,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主要事迹是人类早期生产活动的艺术夸张。

③例子:如女蜗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强调人的力量,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表述古代氏族首

领的英雄事迹,有的神话兼及以上两点。(只要结合中国古代神话的实例进行恰当分析即可,

不一定独立分点)

(共6分,原因分析每点2分,结合实例分析2分)

6.B.【答案解析】“高个子和周围人的对比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力量”错。我和高个子

的对话才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力量。

7.D.【答案解析】高个子消失引起了恐慌,不是因为他留在小镇有意义,是小镇和镇上的

人们因此而“空空荡荡”,甚至有人认为是“石羊镇继续衰败的标志”。

8.石羊镇:①处在经济转型期,破败凋敝;②人们消极颓废,生活按部就班,不愿主动改

变现状。③对于小镇的变化,人们心里有触动,有危机感。

鲁镇:①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封闭沉闷;②人们受封建思想束缚,落后保守,

麻木愚昧。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社会环境的理解和课文迁移对比的能力。一般而言,社

会环境包括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

貌等。开头的环境描写及中间对小镇过去繁华的介绍告诉我们,小镇的社会环境较为特殊,和

鲁镇的封闭沉闷不同,它处在经济转型期,呈现了在发展过程中的阵痛场景;人们的思想并不

是完全的封闭落后,有危机意识但又不愿主动改变现状,仍然按部就班,消极颓废。鲁镇,通

过小说《祝福》我们知道那个时代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封闭沉闷。在封建思

想统治下,人们思想落后保守麻木愚昧。

9.藏得住秘密:①通过“儿童”视角观察,真实地把“我”眼中的高个子形象展示出来,

让读者思考其人物形象背后的意义。②以第一人称叙事,其视角的有限性,让小说有一种神秘

感,给读者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间。③运用象征手法含蓄表达,每天“看日出日落”象征了高个

子对理想的坚持。④白描式的外貌描写,简略地勾画出人物的特征,但普通的外貌下隐藏着与

众不同的追求。(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4分)

大优雅:指的是主人公高个子的坚持理想、追求美好,热情友好、真诚善良。(2分)

评分参考: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藏得住秘密”4分,分析“大优雅”内涵2分,

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1

【答案解析】本文的主题是展现高个子坚持理想,热情真诚的人物形象。故通过探究塑造

主要人物性格指向主题。“藏得住秘密”是从塑造人物的手法方面思考,“大优雅”指人物耀

眼的形象。全文主要内容是高个子看日出日落,这一事件使用了象征的手法,含蓄地体现了高

个子坚持理想的性格。本文以第一人称儿童视角叙述,儿童看世界的真实与成人形成对比,从

而让读者思考更多。作者塑造了高个子普通的外在形象,但普通的外貌下,隐藏着他与众不同

的追求,反衬了人物的理想主义光芒。

10.CEG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

【答案解析】“昵近习亲”是动宾结构,“昵近”,亲近、靠近,“习亲”,熟悉和亲近

的人,不能断开。“知其贤而用之”句“而”表承接关系,连接“知”和“用”,不宜断开。

11.C【答案解析】A选项两个“矫”意思不同,文本一中的“矫”是“矫正、纠正”之意,

《归去来兮辞》"时矫首而遐观”中的“矫”是“抬头”之意;B项考查文言虚词“而”的用

法与意义,“而”在文本一中可理解为相承紧承关系,而在《〈论语〉十二章》“人而不仁,如

礼何”中“而”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C项,文段中“听”是“听从、接受”,并非

“听见、听清”,“听臣微志”中“听”是“听允、允许”,意思不同。D项均为“的确、确

实”之意。

12.C„【答案解析】庄辛提醒楚王不要和左州侯等人一起淫乱,楚王的不理国政会亡国,

不是四人的行为会亡国。

13.(1)言语辞令,就是用来尊崇君主,推重自身,安定国家,保全性命的(手段)。

【答案解析】关键点:“者……也”,判断句式。“所以”……用来……的。"重身”,

推重自身(提高自身身价、使自己重要)。

评分参考:三个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

(2)况且恳切合理的意见逆耳而不顺心,如果不是圣贤之君是听不进去的,我希望大王您

对此详察。

【答案解析】关键点:“忤于耳”,逆耳、听不进。“愿”,希望。“熟”,仔细、详细。

评分参考:三个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

14.①楚王昏耳贵霸道,不接受逆耳忠言;

②庄辛劝谏不讲技巧,难以达到预期;

③庄辛劝谏未能坚持,遇责难就放弃。

评分参考:三点各1分,意对即可。

【答案解析】劝谏不成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既有庄辛不注重技巧,不坚持进谏的原

因,也有楚王昏耳贵不接纳逆耳良言原因。

15.D【答案解析】此句体现诗人的自在悠闲,没有“得意”,且“不用鞍”意在表现诗人

脱离官场后的自在(“鞍”象征官场的束缚羁绊)。

16.“把耒耕云”即拿着耒具耕田。(2分)

①从诗歌内容看,诗歌前文赞美劳动,中间揶揄士大夫轻视劳动,末尾表达归乡稼嵇,意

脉连贯。

②从诗人形象看,诗人归乡并非归隐脱离世俗,是一位关切民生、心忧天下的士大夫。

③从诗歌主旨看,诗人看到雨后农人劳作,想到边境有战争之忧,于是生出待国家无动荡,

便回归乡野耕种,过和平安逸生活的愿望。

评分参考:“把耒耕云”翻译2分,①②③任答两点即得4分。如果“把耒耕云”未单独

解释,而是放在阐述中,也应给2分。

诗歌大意:晚春时节,我行走在南原的田野上。前几天的尘土飞扬如雾气弥漫,而今天春

雨之后去往南村的路上波浪涌动。儒士文人从来都疏于劳作,(如果要)冒雨辛勤劳作,多半

会拒绝。农人说秧苗比麦子好,但是像绿色的针一样的秧苗还不能食用。我生来双手就不曾沾

染泥土,使用毛笔写诗属文就在农人面前盛气凌人吗?我只希望边境上没有战事,可以回乡耕

耘,实现我的志向。我不担心官府会把官马送还给我,因为我借了牛骑回家,不需要鞍子。

简析:这首诗词以农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诗人

通过描绘田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农民劳动的敬意。诗中尘土如雾、秧苗如绿针,

展示了诗人对农田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感悟。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热爱

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府束缚的不满和对自主劳动的向往。

17.【参考答案】

2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弊在赂秦(也)

(2)老鱼跳波瘦蛟舞;舞幽壑之潜蛟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评分参考: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18.①在古语中使用较多/在古语中不是这样/古语则不然

②古语能够活在方言里

③可能被叫做“雨飞飞儿”

评分参考: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对即可。

【答案解析】①处首先根据“但”字确定转折关系,根据前文主语为“毕”,后文为古语

中较多适用“毕”的例证,因此可知此处可填“在古语中使用较多”或“在古语中不是这样”

“古语则不然”。

②处,前文通过举例展示了古语与方言的关系,同时根据“证明其具备的强大生命力”确

定此处必须确定“其”所指代的内容,同时作为“强大生命力”的证明。而由后文“只要我们

留心一瞥,就会发现今天口耳之间的古语确实很多”,即可确定此处应表达“方言中有很多古

语”的意思。但根据全文论述重点确定“其”应该是“古语”,因此需将“方言中有很多古语”

改为“古语活在方言里”。

③处,根据前文“江南烟雨”推测此处是四川方言中“雨”的表达,同时由后文“‘飞飞’

即‘霏霏'”和“纸飞飞儿”的表述确定,此处应填“可能被叫做‘雨飞飞儿’”。

19.B

【答案解析】锋芒毕露中的“毕”意思是“完全”,“寿毕”中的“毕”的意思是“完成”

,两者不同。

20.不例一,:

①“猴”字,名词作动词,意思是像猴子一样附着在某人或某物身上。

②既通俗地表达了“骑马”的意思,又将骑马的动作呈现地生动有趣。

®既体现了王熙凤对贾宝玉的关心爱护,也表现了王熙凤泼辣机敏的性格特点。

示例二:

①“挺尸”形象化地展现了贾琏醉后沉睡的画面。

②体现了贾母对他的责备和批评。

③展现了荣国府老祖宗的另一面,即一个责骂后辈的老太太,使人物形象雅俗兼有,丰满

立体。

评分参考:以上三点,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4分。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表现力”和“雅俗共赏之效”确定答题方向,一是词语含义,二

是突出表现《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三是兼有“雅趣”与“俗趣”。

21.“枚”形容“小”而“轻”,表现了“太阳刚偏西”时远看太阳偏小偏单薄不显明的形

象特点,营造了荒凉昏暗的意境特征。

“轮”表现了“日落”时太阳浑圆宏大的形象特点,呈现了辉煌震撼的日落画面,极具视

觉表现力。

评分参考: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