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卜一章综合测试
1.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4H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若杠杆在使用前左右低,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
节,使杠杆在位置平衡,也是为了方便对的测量;
(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点后,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5处的细线上(如图
中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沿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如果将测力
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保持杠杆在如图中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
(3)小明和小华只做一次实验就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你认为
他们这样就得出结论是否合理?:简述理由:o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甲L
①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右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
节;
②如图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从。位置转到6位置,其示数将(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③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填序号)
A.使测量数据更准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对于杠杆的原理,我国古代也很注意研究,在古书《墨经》中就对杆秤作了科学的说明。某物理小组探究
如图所示的一杆秤,通过观察和测量知道:杆秤上标有刻度,提纽在B点,秤钩在A点,O点为刻度的起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9
点(为零刻度点,在B点左侧)。用刻度尺量出OA=4,OB=/20
(1)秤钩不挂重物时,秤坨挂在O点时杆秤平衡,则重心C应在B点的侧(选填“左”、“右”
或“不确定”)。设该杆秤秤坨的质量为加,则杆秤自身重力(不含秤蛇)和它的力臂的乘积是o
(2)物理小组利用空瓶(空瓶质量比秤蛇质量小一些)、细线和原有秤坨测出原秤蛇的质量。方法是:用细
线系在空瓶上并置于点,慢慢往瓶中加沙子,如果杆秤恰能平衡,相当于新做了一个秤蛇,再把它
挂在秤钩上,移动原秤蛇位置至杆秤平衡,秤杆上的读数即为原秤坨质量。
(3)物理小组通过查资料得到“如果杠杆受两个阻力,杠杆的平衡条件是:7V动=//阻+琮塔,如图所
示”。则上一问中实际上只要有刻度尺利用科学推理也可测得秤蛇质量,方法是:设想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原
秤蛇甲、乙,将甲置于A点,乙置于B点右侧某点,杆秤恰好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量出长度4、
4后,只须从B点起向右量出长度,该位置杆秤上的读数即为秤蛇的质量加。
4.某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发现,当动力臂或阻力臂发生变化时,使杠杆平衡的动力大小就要随之
改变,他们为了知道使杠杆平衡的动力大小与两个力臂大小之间的关系,他们在已调水平平衡的杠杆左端悬
挂等重的钩码如图所示,将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定为阻力居。在支点另一侧通过悬挂钩码施加动力片,调
节动力臂4及阻力臂4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将实验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2/9
表一
实验序号F2(牛)/2(厘米)K(牛)4(厘米)
1610415
2610610
3610106
表二
实验序号F2(牛)12(厘米)居(牛)/1(厘米)
468412
5612612
66201012
表三
/(厘米)
实验序号F2(牛)2耳(牛)4(厘米)
768512
8612812
96202012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这是在研究动力的大小与的关系,分析数据
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中动力耳与阻力臂4变化的关系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杠
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阻力和动力臂相同,动力的大小与阻力臂成正比。
(3)小明为了验证第(2)题中的结论,用已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在支点的左侧对杠杆施加动力,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三,他发现这组实验数据无法验证上述结论,你认为他的实验
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1与4、2与5、3与6的数据可初步归纳得出:,动力大小相同。
(b)分析比较1、2、3或4、5、6中的数据可初步归纳得到:0
5.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
是为了便于测量;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
节
向
调
母
累
O
售
A
。
第
二
第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3/9
上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钩码每个重0.5牛,杠杆上每一格长5厘米,部分实验数据已
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动力耳/N动力臂4/cm阻力匕/N阻力臂4/cm
11.5101
212010
31201.510
(1)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o
(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6.学习了功率知识后,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想测量纸锥下落时重力做功的功率,请你帮忙将实验过程补充完
整。
等
0
>
0
>
0
>
=
0
>B
(1)实验原理是:(写公式)。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下落时间、和(写出物理量)。相应的测量工具为秒表、
和O
(3)如图是小明和小亮利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纸锥竖直下落时的照片,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若测得纸
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AB过程中,纸锥的下落速度为cm/s。
(4)下列关于纸锥在竖直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7.某班同学进行登楼比赛,看谁做功快。甲、乙同学记录自己两次从一楼跑到确定的楼层所用的时间,并填
入下面表格中,然后将有关的物理量也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gW10N/kg)
学生实验序号学生的质量/kg楼梯的高度/m登梯做的功/J所用的时间/S
150315005
甲
250315008
354610
乙
454316205
(1)第3次实验乙同学做的功为Jo分析比较实验次数,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做
功所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4/9
(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o
(3)分析比较实验次数2与3,若要比较甲、乙两位同学做功的快慢,则可以比较来确定哪位同
学做功快。因此为了比较做功快慢,还应在表格中添加的栏目是。
(4)分析比较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登楼做功最快的学生是(填“甲”或“乙”)。
8.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
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钩码所受的重力绳端移动的距离
实验次数提升高度〃/m拉力尸/N机械效率r)
G/Ns/m
120.051.00.1566.7%
240.051.70.1578.4%
360.05①0.15②
甲乙丙
(I)实验中要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
(2)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编号②处数据应为。
(3)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有关。
(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若物体重6N。
(1)画出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2)实验时应沿方向匀速拉绳子自由端才最省力;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5/9
(3)该实验中除了刻度尺,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工具是:;
(4)若物体上升30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则动力做功J;
(5)增加物体的重量,不计摩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填“增大”、“减小”“不变”)。
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时,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收集了下表
中的实验数据:
斜面的倾小车重量斜面高度沿斜面拉力
实验第次斜面长s/m机械效率
斜程度G/N/z/mF/N
1较缓50.22.2145%
2较陡50.53.6169%
3最陡50.74.2183%
(1)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得出:当斜面时,越省力;
(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还可得出:当斜面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最大。
(3)该小组又做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为0.5m和
1m,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这个小车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则他
们测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为o把第4次与第次的测量结果相比较,才能得出:当斜面越粗糙
时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小。
1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
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实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尸为No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
高度〃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时,杠杆的机械效率为%。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
功的一个原因:=
(2)为了进一步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工、8两
点,测量并计算得到如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实验序钩码总重钩码移动距测力计移动机械效率
钩码悬挂点拉力F/N
号G/N离fi/m距离s/m?/%
1“点1.50.100.70.3071.4
2B点2.00.151.20.3083.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力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
答:(填“能”或“不能”),请简要说出两条理由:①;②o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6/9
(3)若仅将钩码从/点改挂到3点,其他因素不变,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理由是O
1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全班交流时,老师汇总了6个小组的实验数据
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小组钩码重G/N动滑轮重G/N拉力尸/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50.40.3547.6%
20.50.40.3843.9%
310.60.6253.8%
410.80.7146.9%
520.60.9868.0%
620.81.0662.9%
对这6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同学们基本形成了下列一些认识。
(1)比较3、4两小组的实验数据,有同学认为可能是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之一,并且
两小组的实验数据可以支持这种看法。
(2)比较3、5两小组的实验数据,有同学认为可能也是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之一,并且
两小组的实验数据可以支持这种看法。
(3)对于1、2两小组的实验,所用动滑轮重和提起的钩码重都相同,而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却不同。关
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分别提出了两种猜想:
A.可能是滑轮工作时的摩擦不同造成的;
B.可能是实验观察或操作存在某些问题造成的。
大家认为,这两种猜想都是有道理的。那么:
①你认为,提出猜想A的理由是o
②对于猜想B,你认为有哪些观察或操作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请说出两点:
a.;b.o
13.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个
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杨阳那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
下表所示: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7/9
w
实验次物体上升的高绳子自由端移
物重/N拉力/N机械效率〃
数度/m动的距离/m
110.10.60.283.3%
210.10.40.462.5%
320.10.650.476.9%
410.20.60.483.3%
(1)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个数越多,;比较第
2、3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2)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
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的机械效率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有两个滑轮组所用的动滑轮重力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得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
与滑轮之间的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
它们的机械效率。
14.我们知道使用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能够省力,但能不能省功呢?为了探究这个何题,小明和小红设计
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
①直接用手将重为3N的钩码提升0.1m;
②如图甲所示,利用杠杆将同一钩码提升0.1m;
③如图乙所示,利用动滑轮将同一钩码提升0.1m。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8/9
钩码提升高不用机械做手移动距离/使用机械做
钩码重/N手的拉力/N
度/m的功/Jm的功/J
杠杆30.10.310.30.3
动滑轮30.10.31.50.20.3
(3)实验分析:通过小明和小红的实验探究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厂房转租赁协议范本
- 2024年度公司车辆租赁协议样本
- 2024道路安全员招聘协议样本
- 2024年聘用协议规范化样本
- 2023-2024学年郑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数学试题(A卷)
- 2024安全生产与环保综合管理协议
- 二手车交易过户协议范本2024
- 2024年度专项宣传品订制协议
- 2024年项目实施阶段服务协议范本
- 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无答案)
- 检验检测机构内审员检查表
- 2024中煤电力限公司面向中煤集团内部招聘15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复习课件
- 高危儿规范化健康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第13课《纪念白求恩》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和食品操作流程
-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NB-T 10435-2020 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锁止机构通.用技术要求
- 03SG610-1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
- 软木底生产工艺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