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讲溶解度【题典演练】命题点一、溶解度及其影响1.向分别盛有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钠的烧杯里,各加入100g100℃的热水,充分搅拌。根据溶解度表中相关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氯化钠35.736.036.637.338.439.8硝酸钾13.331.663.9110169246A.均能形成10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在100℃时各自蒸发掉50g水,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钾 C.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氯化钠 D.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要从中得到纯净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2.气体的溶解度(S)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某气体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下表所列为A、B两种气体溶解于水中的相关数据:溶质温度溶剂气压最多可溶解气体气体A30℃1L水101kPa0.035L气体B30℃1L水303kPa0.035L则在气压为202kPa、温度为30℃时,A、B两种气体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SA>SB B.SA=SB C.SA<SB D.无法比较3.在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钠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图中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B.a、c两点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d点时的溶剂质量大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4.如图所示,甲、乙试管中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试管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少 B.甲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增加 C.乙试管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D.乙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的质量增加5.在室温条件下,对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2)乙溶液在加50毫升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增大的有。①溶液的体积②溶解度③溶剂的质量④溶质质量6.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请回答:(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原因是氢氧化钠溶于水(填“放热”或“吸热”),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选填序号)。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7.20℃时,向3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实验编号ABC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203650溶液质量(克)120136136(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选填实验编号)。(2)若要将此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一种可行方法是。命题点二、溶解度曲线1.如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3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 B.M、N都不是易溶物质 C.阴影处(不包含曲线上的点)N为不饱和溶液,M为饱和溶液 D.P点表示20℃时M、N的溶解度相等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对图中曲线和a、b、c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a点表示在t1℃时,甲溶液是饱和溶液 C.b点表示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D.c点表示在t3℃时,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4.如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M、N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A.都升温10℃后,M、N点均向右平移 B.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N点均向下移 C.都降温10℃后,M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点向左平移 D.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M点不动,N点左平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N点都不动5.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1)图1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溶液(填“甲”或“乙);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M”或“N”);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析出晶体(填“会”或“不会”).6.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KNO3(填“>”、“=”或“<”)。(2)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强化训练】一.选择题(共8小题)1.t℃时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把温度降至t℃.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的溶剂分别是10g、20g、30g,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分别为ag、bg、cg,则a、b、c,三者的关系是()A.c=2b﹣a B.c=a+b C.c=a+2b D.c=2a+b2.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t1℃时,10克硝酸钾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克 B.t1℃时,10克硝酸钾可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克 C.把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D.t2℃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则t2℃的食盐溶解度36克3.小科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小科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氯化钙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4.向一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如图中符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规律的是()A. B. C. D.5.市场上有一种一次性瞬冷冰袋,里面有一个独立的水袋和一些固体颗粒物,使用时把水袋拍破,水和固体颗粒物混合就能起到降温的作用。下列选项可以作为颗粒状固体的成分的是()A.食盐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氯化钙6.如图所示,斜线OB表示在20℃时,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88g B.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若从D点溶液得到A点溶液,需增加该溶质44g D.图中四点所对应的溶液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D7.如图所示,A、B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物质大 B.t1℃时,A、B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当温度等于t2℃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大于B物质的质量 D.当温度小于t1℃时,同温度下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8.已知KNO3在t1℃、t2℃时的溶解度分别为60克和90克。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放入KNO3固体,充分溶解。下列关于甲、乙、丙、丁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m乙=m丙<m甲<m丁 B.甲、乙、丙、丁中均为饱和溶液 C.将甲升温至t2℃,杯中溶液质量增加 D.将丁降温至t1℃,杯中没有固体析出二.填空题(共1小题)9.同学们用固体M做了如图实验,图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蒸发)。(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填序号)。(2)小金同学认为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他这样判断的证据是。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10.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药品器材】水、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水的体积所加物质测量液体温度(℃)实验150mL氯化铵15实验250mL氯化钙28实验3X氯化钠21实验450mL无22【数据分析】(1)表中X为mL。(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反思评价】(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填选项,可多选)。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11.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小应设计并实施了如下三组实验:因素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实验温度20℃20℃20℃20℃80℃加入溶剂种类水酒精水水水加入溶剂质量20g20g10g10g10g加入固体种类硝酸钾硝酸钾硝酸钾食盐硝酸钾加入固体质量10g10g10g10g10g溶解固体质量6.2g0g3.1g3.6g10g(1)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2)在第二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①用电子天平称取10.0g硝酸钾,放入烧杯中;②量取10.0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钾和水的总质量为m1g;③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④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g;⑤计算:m1﹣m2=g(结合第二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将溶质改为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由本实验可推知,20℃时食盐的溶解能力(填“>”“=”“<”)硝酸钾的溶解能力。(3)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B.20℃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12.海水中的硼酸(化学式为H3BO3)可用于玻璃工业,下表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00g水)3591523(1)60℃时,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g(保留整数)。(2)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探究“温度”及“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解速率的影响。三个烧杯中,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用“①”、“②”、“③”表示)。(3)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改变实验①中的一个条件是(从以下选项中选择)。A.将20℃的水改为80℃B.将水的体积改为50mLC.将粉末状固体改为块状第9讲溶解度【题典演练】命题点一、溶解度及其影响1.向分别盛有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钠的烧杯里,各加入100g100℃的热水,充分搅拌。根据溶解度表中相关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氯化钠35.736.036.637.338.439.8硝酸钾13.331.663.9110169246A.均能形成10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在100℃时各自蒸发掉50g水,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钾 C.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氯化钠 D.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要从中得到纯净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解答】解:A、10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是39.8g、246g,向分别盛有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钠的烧杯里,各加入100g100℃的热水,硝酸钾能全部溶解,最多只能溶解39.8g氯化钠,则能形成10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10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是39.8g、246g,则10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19.9g、硝酸钾123g,则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在100℃时各自蒸发掉50g水,有晶体析出的是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上述2只烧杯内的物质降温至20℃时,2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是36.0g、31.6g,析出氯化钠的质量为39.8g﹣36g=2.8g;析出硝酸钾的质量为40g﹣31.6g=8.4g,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硝酸钾,故选项说法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要从中得到纯净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气体的溶解度(S)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某气体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下表所列为A、B两种气体溶解于水中的相关数据:溶质温度溶剂气压最多可溶解气体气体A30℃1L水101kPa0.035L气体B30℃1L水303kPa0.035L则在气压为202kPa、温度为30℃时,A、B两种气体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SA>SB B.SA=SB C.SA<SB D.无法比较【解答】解:由题干信息可知,温度为30℃,气体A的压强为101kPa时,气体B的压强为303kPa时,两种气体的溶解度相等。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A的压强增大,则其溶解度增大,气体B的压强减小,所以其溶解度变小,因此在气压为202kPa、温度为30℃时,A、B两种气体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SA>SB。故选:A。3.在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钠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图中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B.a、c两点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d点时的溶剂质量大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故A说法错误;B、a、c两点时,温度相同,所以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故B说法正确;C、b点固体完全消失,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C说法错误;D、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整个过程溶剂质量没有变化,故D说法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甲、乙试管中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试管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少 B.甲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增加 C.乙试管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D.乙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的质量增加【解答】解: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A、硝酸钾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甲试管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B、硝酸钾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甲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乙试管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乙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的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5.在室温条件下,对100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甲;(2)乙溶液在加50毫升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增大的有①③。①溶液的体积②溶解度③溶剂的质量④溶质质量【解答】解:(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甲;故答案为:甲;(2)乙溶液在加50毫升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增大的是:①溶液的体积,③溶剂的质量,②溶解度不变,④溶质质量不变;故答案为:①③。6.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请回答:(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填“放热”或“吸热”),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选填序号)。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结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则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故答案为:(1)变浑浊;放热;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B。7.20℃时,向3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实验编号ABC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203650溶液质量(克)120136136(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选填实验编号)。(2)若要将此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一种可行方法是加入氯化钠(或蒸发溶剂等)。【解答】解:(1)20℃时,向3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最多能形成136g溶液,即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2)若要将此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一种可行方法是加入氯化钠、蒸发溶剂等。故答案为:(1)A;(2)加入氯化钠(或蒸发溶剂等)。命题点二、溶解度曲线1.如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3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 B.M、N都不是易溶物质 C.阴影处(不包含曲线上的点)N为不饱和溶液,M为饱和溶液 D.P点表示20℃时M、N的溶解度相等【解答】解:A、根据图示,20℃时,M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处于N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方,说明此时,N物质的溶解度大于M物质的溶解度;故A不正确;B、由M、N的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M、N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10g,因此两物质都属于易溶性物质;故B不正确;C、阴影处于物质N的溶解度曲线下方,表示此处所对应溶解为物质N的不饱和溶液;而处于物质M溶解度曲线上方,表示此处溶液为M的饱和溶液且有溶质剩余;所以阴影处(不包含曲线上的点)N为不饱和溶液,M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D、P点为t℃时,M、N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此时M、N的溶解度相等;故D错;故选:C。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对图中曲线和a、b、c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a点表示在t1℃时,甲溶液是饱和溶液 C.b点表示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D.c点表示在t3℃时,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a点在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表示在t1℃时,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b点表示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C正确;D、c点在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上方,所以表示在t3℃时,乙溶液是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C。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后,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②溶液的烧杯底部剩余固体增多,仍为饱和溶液,故B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温度,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故C正确;D、溶液的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不能确定,所以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②溶液,故D错误。故选:C。4.如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M、N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A.都升温10℃后,M、N点均向右平移 B.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N点均向下移 C.都降温10℃后,M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点向左平移 D.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M点不动,N点左平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N点都不动【解答】解: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时,M代表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而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就会变得更不饱和,但升温后两溶液中的各个量没有发生变化,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没有发生变化,故A正确;B、由于加水稀释并不影响物质的溶解度,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因此两点应是向下移动了,故B正确;C、降温时,M点代表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但溶液仍旧是饱和溶液,因此M点会沿曲线向左下移;而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则会逐渐的变成饱和溶液,直至有晶体析出,因此N点先是向左平移,然后沿曲线向左下移,故C正确;D、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溶剂,因此M点代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发生变化,因此M点不动;而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随着水分的蒸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越来越大,直至溶液达到饱和不再发生变化,因此N点是先向上位移达到曲线后不再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D。5.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1)图1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甲溶液(填“甲”或“乙);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M”或“N”);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不会析出晶体(填“会”或“不会”).【解答】解:(1)图1中甲烧杯底部有不溶解的晶体存在,说明在该温度下甲溶液饱和,而乙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因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温后所得图2中的乙一定不饱和;(2)根据图1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而图3中在20℃时,N曲线的溶解度大于M曲线的溶解度,所以N表示的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因为乙在20℃时没有晶体存在,所以降温至30℃也不会出现晶体。故答案为:(1)甲;不饱和;(2)N;不会。6.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KNO3(填“>”、“=”或“<”)。(2)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饱和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大于KNO3;故答案为:>;(2)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饱和溶液,因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50g,故答案为:饱和;【强化训练】一.选择题(共8小题)1.t℃时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把温度降至t℃.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的溶剂分别是10g、20g、30g,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分别为ag、bg、cg,则a、b、c,三者的关系是()A.c=2b﹣a B.c=a+b C.c=a+2b D.c=2a+b【解答】解:不饱和溶液蒸发掉多余的水后,会变成饱和溶液;如果继续蒸发水,会有晶体析出;将其中的任意一份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就会析出ag晶体,将其中的另两份分别继续蒸发掉10g和20g溶剂(即题干中所说的蒸发20g和30g溶剂),则它们又析出的(b﹣a)g和2(b﹣a)g晶体;故它们析出晶体总质量分别是bg[即ag+(b﹣a)g]和cg[即ag+2(b﹣a)g].可以得出c=a+2(b﹣a)=2b﹣a。故选:A。2.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t1℃时,10克硝酸钾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克 B.t1℃时,10克硝酸钾可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克 C.把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D.t2℃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则t2℃的食盐溶解度36克【解答】解:A、在描述某一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明饱和溶液,这里没有说饱和溶液,故A错;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标准是100g溶剂,这里没有说100g溶剂,故B错;C、在描述某一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明温度,这里没有说温度,故C错误;D、t2℃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则t2℃的食盐溶解度36克,正确。故选:D。3.小科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小科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氯化钙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解答】解: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能使石蜡熔化。故选:D。4.向一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如图中符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规律的是()A. B. C. D.【解答】解:A、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对于接近饱和溶液来说,开始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是“0”,也就是说起点不是“0”点,错误;B、随着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的溶质的质量逐渐增大,错误;C、当到达饱和溶液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此时再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是不会溶解的,即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正确;D、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液的质量不再改变,不会一直增大,错误;故选:C。5.市场上有一种一次性瞬冷冰袋,里面有一个独立的水袋和一些固体颗粒物,使用时把水袋拍破,水和固体颗粒物混合就能起到降温的作用。下列选项可以作为颗粒状固体的成分的是()A.食盐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氯化钙【解答】解:A、食盐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D、氯化钙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6.如图所示,斜线OB表示在20℃时,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88g B.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若从D点溶液得到A点溶液,需增加该溶质44g D.图中四点所对应的溶液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D【解答】解:A、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为88g,故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88g,故本选项说法正确;B、在曲线上的点和曲线上边的点都是饱和状态,在曲线下边的点属于不饱和状态,所以C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状态,故本选项说法正确;C、从D点溶液得到A点溶液,需增加该溶质:88g﹣44g=44g,故本选项说法正确;D、点A和点B都在线上,点C和点D含有的溶质相同,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剂少,故溶质质量分数大于D点,故四点所对应的溶液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故本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7.如图所示,A、B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物质大 B.t1℃时,A、B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当温度等于t2℃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大于B物质的质量 D.当温度小于t1℃时,同温度下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解答】解:A、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较陡,所以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物质大,故A正确;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B错误;C、当温度等于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所以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大于B物质的质量,故C正确;D、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小于t1℃时,同温度下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故D正确。故选:B。8.已知KNO3在t1℃、t2℃时的溶解度分别为60克和90克。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放入KNO3固体,充分溶解。下列关于甲、乙、丙、丁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m乙=m丙<m甲<m丁 B.甲、乙、丙、丁中均为饱和溶液 C.将甲升温至t2℃,杯中溶液质量增加 D.将丁降温至t1℃,杯中没有固体析出【解答】解:A、在甲、乙、丙、丁四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放入KNO3固体,充分溶解,分别最多能溶解60g、60g、90g、90g,则甲乙丙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相等,丁溶解的最多,故溶液质量:m乙=m丙=m甲<m丁,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A选项的分析,甲、乙、丁均为饱和溶液,丙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甲升温至t2℃,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杯中溶液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正确。D、将丁降温至t1℃,杯中有固体析出,会析出90g﹣60g=30g晶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1小题)9.同学们用固体M做了如图实验,图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蒸发)。(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丁(填序号)。(2)小金同学认为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他这样判断的证据是烧杯中有未溶解的固体。【解答】解:(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丁,是因为丁中溶质质量最大,甲、乙、丙、丁中溶剂质量相等。故填:丁。(2)小金同学认为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他这样判断的证据是烧杯中有未溶解的固体。故填:烧杯中有未溶解的固体。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10.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药品器材】水、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水的体积所加物质测量液体温度(℃)实验150mL氯化铵15实验250mL氯化钙28实验3X氯化钠21实验450mL无22【数据分析】(1)表中X为50mL。(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NH4Cl。【反思评价】(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AB(填选项,可多选)。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解答】【数据分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水的量要控制,所以X=50mL,故答案为:50。(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往水中加入氯化钙后,温度升高,因此可获得结论是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故答案为: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说明这种物质溶解时吸热,从表中可以看出上述三种物质中氯化铵溶解时吸热,故答案为:NH4Cl。【反思提升】(4)A.实验操作过程中若保温措施不行会影响实验效果,故A符合题意;B.加入物质的质量必须相等,否则影响实验效果,故B符合题意;C.探究的就是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会影响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大学《全球变化与地表过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结构设计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生产调度软件市场竞争格局
- 专业基础-房地产经纪人《专业基础》模拟试卷2
- 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点睛提分卷3
- 先进班组长先进事迹材料
- 二零二五年电子竞技俱乐部店铺租赁合同样本6篇
- 外研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一般现在时专项训练(含答案)
- 信阳农林学院《机械设计基础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智慧养老项目合同2025版协议书2篇
-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附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IT运营管理(ITOM)软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围栏护栏施工合同协议书
- 2021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考核试题及答案
- 第5课《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第1框《理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课件
- 2025美国国防部财年美军武器装备采购预算中文版
- 70岁换证三力测试题附答案
- 中华医学会利益冲突声明模板
- 带你玩转VR虚拟现实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DAM10KW中波发射机各单元的检测与调整指导示意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