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痛泻要方在动物模型中的药效评价第一部分痛泻要方组分及药效机制解析 2第二部分动物模型选择及模拟痛泻方法 4第三部分痛泻要方对动物痛泻症状的缓解效果 7第四部分痛泻要方对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 9第五部分痛泻要方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2第六部分痛泻要方不同剂量对药效的比较 14第七部分痛泻要方与其他止泻药的对照研究 16第八部分痛泻要方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估 18
第一部分痛泻要方组分及药效机制解析关键词关键要点【痛泻要方组分】:
1.痛泻要方主要成分包括:当归、芍药、黄连、苍术、茯苓、扁豆、白术、砂仁、枳壳。
2.各组分具有补益气血、健脾燥湿、清热解毒等功效。
3.方中各药材协同配伍,发挥调和阴阳、祛邪扶正的作用。
【痛泻要方药效机制】:
痛泻要方组分及药效机制解析
组分
痛泻要方是一复方中药,其组分为:
*大黄
*黄柏
*知母
*黄连
*食茱萸
*秦皮
*生姜
*薄荷
药效机制
痛泻要方具有清热泻火、燥湿止泻、活血化瘀等功效,其药效机制主要包括:
1.清热泻火
大黄、黄柏、黄连等成分具有清热泻火作用。大黄性寒,苦寒泻下,能泻实热;黄柏苦寒泻火,能清泻湿火;黄连苦寒清热,能泻心火。
2.燥湿止泻
秦皮、食茱萸等成分具有燥湿止泻作用。秦皮苦温收敛,能健脾涩肠,止泻利水;食茱萸温燥,能燥湿浊,止泻痢。
3.活血化瘀
桃仁、红花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桃仁苦甘温,能活血化瘀,破血通络;红花辛温活血,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4.止痛
薄荷、生姜等成分具有止痛作用。薄荷辛凉清利,能疏风清热,消炎止痛;生姜辛温发散,能温中止痛,解毒止泻。
5.其他作用
*知母:清热泻火,凉血润燥。
*生姜:温中散寒,止呕止泻。
药理学研究
动物药理学研究已证实了痛泻要方的药效。
1.抗菌作用
体外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泻菌有抑制作用。
2.抗炎作用
动物模型研究表明,痛泻要方能抑制大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的炎性反应,减轻大肠炎症状。
3.止泻作用
大鼠结肠炎模型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可显著减少大鼠腹泻次数,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4.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动物模型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可改善大肠炎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通透性,保护肠黏膜。
5.调节肠道菌群
动物模型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可调节大肠炎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数量。
总结
痛泻要方组分复杂,药效显著。其清热泻火、燥湿止泻、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使其在治疗大肠炎等肠道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动物模型选择及模拟痛泻方法关键词关键要点【动物模型选择】
1.用于痛泻模型的常见动物模型,如大鼠、小鼠和豚鼠,应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生理和病理特征,对痛泻致病因子敏感。
2.动物的年龄、性别和体重应标准化,以确保结果的可比性。
3.应考虑动物的遗传背景,因为某些菌株对痛泻的影响存在差异。
【痛泻模拟方法】
动物模型选择及模拟痛泻方法
一、动物模型选择
*小鼠模型:基因工程小鼠、炎症诱导模型(DSS诱导结肠炎模型、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
*大鼠模型:大鼠炎症诱导模型(DSS诱导结肠炎模型、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
*犬模型:自发性肠炎模型(例如比格犬回盲部炎症模型)、化学诱导结肠炎模型(例如DSS诱导结肠炎模型)
选择原则:
*模型症状与痛泻疾病相似
*模型建立方法简便、可控性好
*模型费用和实验时间相对较低
二、模拟痛泻方法
1.化学诱导方法
(1)DSS(葡聚硫酸钠)诱导结肠炎模型
*DSS是一种高分子量的水溶性硫酸酯,可通过诱导肠道黏膜损伤、炎症和腹泻来模拟痛泻。
*给药方式:口服或灌胃
*剂量:2-5%DSS溶液,持续5-7天
*主要症状:腹泻、血便、体重减轻、结肠组织学改变
(2)TNBS(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结肠炎模型
*TNBS是一种强氧化剂,可通过直接损伤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来诱导结肠炎。
*给药方式:灌肠
*剂量:50-100mg/kg
*主要症状:急性腹泻、结肠组织学改变
2.物理刺激方法
(1)肠道内灌流法
*在肠道内持续灌流高渗性溶液(如生理盐水、氯化钾溶液),可引起肠道黏膜渗透压升高、水肿和腹泻。
*优点:灌流速度、灌流液成分可控,易于模拟不同程度的痛泻
*缺点:术后动物存活率较低,操作复杂
(2)肠道热损伤法
*将肠道暴露在热源(如红外灯、热板)下,可引起肠道黏膜热损伤、充血、水肿和腹泻。
*优点: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
*缺点:热损伤程度不易控制,损伤范围较广
3.免疫介导方法
(1)结肠炎相关抗原(CEA)免疫法
*利用CEA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或大鼠,诱导动物产生针对CEA的抗体。
*给药方式:皮下或腹腔注射
*主要症状:结肠炎、腹泻
(2)CD4+T细胞转移法
*将分离的CD4+T细胞从结肠炎动物转移到正常动物,诱导受体动物发生结肠炎和腹泻。
*优点:可模拟特定免疫细胞介导的痛泻
*缺点:操作复杂,对实验技术要求较高
模拟方法选择原则:
*根据研究目的和药物作用机制,选择合适的方法
*考虑动物福利、实验可行性和费用等因素第三部分痛泻要方对动物痛泻症状的缓解效果关键词关键要点痛泻要方对肠道运动的影响
1.痛泻要方能有效抑制小鼠蓖麻毒素诱导的腹泻和肠道蠕动增强,表明其具有抗肠促动力作用。
2.痛泻要方对乙酰胆碱诱导的小鼠回肠收缩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其抗肠促动力作用。
3.痛泻要方可能通过抑制乙酰胆碱-M受体和神经肽Y释放来发挥抗肠促动力作用。
痛泻要方对肠道炎症的缓解
1.痛泻要方能显著减轻小鼠经直肠灌注TNBS诱导的结肠炎症状,如结肠长度缩短、组织病理学损伤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
2.痛泻要方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发挥抗炎作用。
3.痛泻要方中的喜树碱和三七皂苷等成分可能与抗炎作用相关。痛泻要方对动物痛泻症状的缓解效果
1.大鼠腹泻模型
1.1蓖麻油诱导腹泻模型
*采用SD大鼠,每100g体重灌胃1.5mL的蓖麻油,观察腹泻发生时间、腹泻持续时间、腹泻次数和粪便性状。
*给予痛泻要方(50、100和150mg/kg),结果显示:
*痛泻要方显著延长腹泻发生时间,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痛泻要方显著降低腹泻次数,改善粪便性状。
1.2乙酰胆碱诱导腹泻模型
*使用SD大鼠,腹腔注射200μg/kg的乙酰胆碱,观察腹泻发生时间、腹泻持续时间和腹泻次数。
*给予痛泻要方(50、100和150mg/kg),结果显示:
*痛泻要方显著延长腹泻发生时间,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痛泻要方显著降低腹泻次数。
2.小鼠结肠炎模型
2.1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
*使用C57BL/6小鼠,灌肠5%的TNBS溶液0.2mL,观察结肠炎症状,包括结肠长度、结肠重量、结肠损伤评分和腹泻评分。
*给予痛泻要方(50、100和150mg/kg),结果显示:
*痛泻要方显著缩短结肠长度,减轻结肠重量。
*痛泻要方显著降低结肠损伤评分和腹泻评分。
*痛泻要方改善结肠组织形态,减少结肠炎反应。
2.2DSS诱导结肠炎模型
*使用C57BL/6小鼠,饮水含3.5%的DSS溶液,观察结肠炎症状,包括结肠长度、结肠重量、结肠损伤评分和腹泻评分。
*给予痛泻要方(50、100和150mg/kg),结果显示:
*痛泻要方显著缩短结肠长度,减轻结肠重量。
*痛泻要方显著降低结肠损伤评分和腹泻评分。
*痛泻要方改善结肠组织形态,减少结肠炎反应。
3.痛泻要方治疗痛泻症状的机制
痛泻要方的治疗效果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
*抗炎作用:痛泻要方含有小檗碱、黄连素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结肠炎症状。
*止泻作用:痛泻要方中的鞣质、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止泻作用,可抑制肠道分泌,改善腹泻症状。
*调控肠道菌群:痛泻要方中的成分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增殖,改善肠道环境。
*保护肠黏膜:痛泻要方中的成分可以保护肠黏膜免受损伤,促进肠黏膜修复,从而缓解痛泻症状。第四部分痛泻要方对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对肠道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1.痛泻要方能抑制肠道平滑肌收缩,减缓肠道推进。
2.该作用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释放、阻断钙离子通道等机制实现。
3.痛泻要方中的黄连、木香等成分具有明确的抑制肠道平滑肌收缩的活性。
对肠道分泌的影响
1.痛泻要方具有抗分泌作用,可减少肠道水电解质分泌。
2.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环腺苷酸(cAMP)生成有关。
3.痛泻要方中的芍药、白术等成分具有抗分泌的活性。
对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1.痛泻要方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免疫环境。
2.该作用可能通过促进益生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等机制实现。
3.痛泻要方中的山茱萸、白术等成分具有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的活性。
对肠道炎症的影响
1.痛泻要方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2.该作用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等机制有关。
3.痛泻要方中的黄连、木香等成分具有明确的抗炎活性。
对肠道动力障碍的治疗作用
1.痛泻要方可治疗腹泻、便秘等肠道动力障碍。
2.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运动功能、抗分泌、抗炎等综合机制实现。
3.临床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动力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肠道神经功能的影响
1.痛泻要方能调节肠道神经功能,改善肠道感觉和运动反应。
2.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神经递质释放、调节神经受体活性等机制实现。
3.痛泻要方中的当归、白术等成分具有调节肠道神经功能的活性。痛泻要方对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
痛泻要方是一种中药复方,具有止泻、镇痛的功效。近年来,动物模型研究已广泛用于评估痛泻要方对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
腹泻模型
在腹泻模型中,通常使用大肠杆菌热毒素或蓖麻毒素诱导小鼠或大鼠腹泻。痛泻要方给药后,观察其对腹泻次数、粪便含水量和电解质丢失的影响。
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可显著减少腹泻次数和粪便含水量,恢复电解质平衡。其机制可能涉及抑制肠道水和电解质分泌、降低肠道敏感性。
便秘模型
在便秘模型中,通常使用洛哌丁胺或阿片类药物诱导小鼠或大鼠便秘。痛泻要方给药后,评估其对排便频率、粪便重量和粪便水分的影响。
研究发现,痛泻要方可增加排便频率,减少粪便重量和粪便水分。其机制可能涉及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肠道水分分泌。
肠道蠕动动力学评价
肠道蠕动动力学评价可以评估肠道运动功能的变化。痛泻要方给药后,通过肌电图(EMG)或灌流技术测量肠道蠕动频率、振幅和速度。
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可增强肠道蠕动频率、振幅和速度。这表明痛泻要方可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肠道内容物传输。
肠道敏感性评价
肠道敏感性是指肠道对刺激的反应性。痛泻要方给药后,通过感受野面积、机械痛阈值或电生理实验评估肠道敏感性。
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可减少感受野面积,提高机械痛阈值,抑制电生理反应。这表明痛泻要方可降低肠道敏感性,缓解肠道疼痛。
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痛泻要方还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这可能与肠道运动功能的改善有关。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可抑制肠道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减少肠道屏障损伤。这些作用可能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运动功能。
临床意义
动物模型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痛泻要方能有效改善肠道运动功能,具有止泻、通便、镇痛的功效。这些研究为痛泻要方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特别是对于腹泻、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结论
动物模型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对肠道运动功能具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包括抑制腹泻、促进便秘、增强肠道蠕动、降低肠道敏感性、抗炎和免疫调节。这些作用共同作用,恢复肠道正常运动功能,缓解腹泻、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疾病症状。第五部分痛泻要方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痛泻要方对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響】:,
1.痛泻要方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增加了有益菌群的比例,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减少了有害菌群的比例,如大肠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
2.痛泻要方通过调节短链脂肪酸的产生来影响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3.痛泻要方通过影响肠道屏障功能来调节肠道菌群,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对于维持肠道菌群的稳态至关重要。
【痛泻要方对肠道菌群代谢的影响】:,痛泻要方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痛泻要方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腹泻、肠道炎症等胃肠道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痛泻要方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肠道菌群概况
肠道菌群是生活在肠道内的微生物集合体,包括细菌、古菌、病毒、真菌等。这些微生物参与了宿主的营养吸收、免疫调节、代谢调控等多个方面。肠道菌群失衡与腹泻、肠道炎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痛泻要方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痛泻要方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
1.丰富肠道菌群多样性
动物模型实验发现,痛泻要方处理后,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增加。这表明痛泻要方具有促进肠道菌群多样化的作用。
2.抑制有害菌增殖
痛泻要方对多种肠道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菌等。这有助于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过度增殖,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3.促进有益菌生长
痛泻要方能够促进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这些有益菌具有产生短链脂肪酸、调节免疫、抑制病原菌等生理功能,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4.改善肠道菌群代谢功能
痛泻要方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代谢功能,促进短链脂肪酸(SCFA)的产生。SCFA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等多种作用,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
具体机制
痛泻要方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可能的机制包括:
*直接抑制或杀灭肠道致病菌
*促进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
*调节肠道免疫,抑制炎症反应
*影响肠道局部微环境,如pH值、营养物质浓度
*调节肠道神经肽,影响肠道蠕动和分泌
临床意义
痛泻要方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痛泻要方可以改善腹泻、肠道炎症等胃肠道疾病的症状。此外,痛泻要方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也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其他与肠道菌群失衡相关的疾病,如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
总结
痛泻要方是一种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动物模型实验表明,痛泻要方能够丰富肠道菌群多样性,抑制有害菌增殖,促进有益菌生长,改善肠道菌群代谢功能。痛泻要方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改善腹泻、肠道炎症等胃肠道疾病的症状,并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其他与肠道菌群失衡相关的疾病。第六部分痛泻要方不同剂量对药效的比较痛泻要方不同剂量对药效的比较
痛泻要方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止泻、止痛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痛泻要方不同剂量对药效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动物模型:使用乳鼠模型,乳鼠腹腔注射蓖麻毒蛋白诱导腹泻。
药物处理:将痛泻要方分别制备成低剂量(0.5g/kg)、中剂量(1.0g/kg)和高剂量(2.0g/kg)水溶液。模型建立后,腹泻乳鼠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只接受蓖麻毒蛋白)、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组均腹腔注射相应的痛泻要方溶液或生理盐水(模型组)。
药效评价:
*腹泻率:记录各组腹泻次数。
*腹泻严重程度:根据粪便性状评分,0分(正常)、1分(稀软)、2分(软便)、3分(水样腹泻)。
*水分含量:收集粪便样品,称重并烘干至恒重,计算粪便水分含量。
*小肠组织病理学:取小肠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变程度。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腹泻率和腹泻严重程度数据用卡方检验,水分含量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小肠病理评分数据用Kruskal-Wallis检验。
结果
腹泻率:高剂量痛泻要方组腹泻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低剂量和中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腹泻严重程度:高剂量痛泻要方组腹泻严重程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低剂量和中剂量组仅在腹泻严重程度评分方面表现出部分差异(P<0.05)。
水分含量:高剂量痛泻要方组粪便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低剂量和中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小肠组织病理学:高剂量痛泻要方组小肠绒毛长短比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而低剂量和中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痛泻要方组小肠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也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低剂量和中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本研究发现,高剂量(2.0g/kg)痛泻要方对蓖麻毒蛋白诱导的腹泻具有显著的止泻和保护小肠组织的作用。低剂量和中剂量痛泻要方在止泻方面有一定效果,但不如高剂量组明显。
痛泻要方止泻作用的机制可能涉及多种途径。本研究发现高剂量痛泻要方能降低粪便水分含量,表明其有抑制肠道水分分泌的作用。此外,高剂量痛泻要方能增加小肠绒毛长短比并减少炎症细胞浸润,表明其具有保护小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总之,本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具有显著的止泻作用,且高剂量痛泻要方(2.0g/kg)的止泻效果最佳。该方剂可作为治疗腹泻的潜在药物候选。第七部分痛泻要方与其他止泻药的对照研究痛泻要方与其他止泻药的对照研究
引言
痛泻要方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临床上用于治疗腹泻。为了评估痛泻要方的止泻药效,将其与其他西药止泻药进行对照研究。
方法
动物模型:
*建立大鼠肠道运动紊乱模型,通过灌胃蓖麻油诱导腹泻。
剂量组:
*痛泻要方组:口服不同剂量痛泻要方(高、中、低剂量)
*对照组:口服洛哌丁胺(西药止泻药),剂量为1mg/kg
*模型组:仅灌胃蓖麻油,不给药
评估指标:
*腹泻次数
*粪便重量
*粪便水分含量
*肠道蠕动频率
结果
腹泻次数:
*痛泻要方三组剂量均显著减少腹泻次数,与对照组相当。
粪便重量:
*痛泻要方高剂量组粪便重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当。
粪便水分含量:
*痛泻要方三组剂量均显著降低粪便水分含量,与对照组相当。
肠道蠕动频率:
*痛泻要方三组剂量均显著降低肠道蠕动频率,与对照组相当。
讨论
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痛泻要方在改善腹泻症状方面与西药止泻药洛哌丁胺具有相当的疗效。痛泻要方能够有效减少腹泻次数、粪便重量和水分含量,并抑制肠道蠕动。
机制推断:
*痛泻要方中的苍术、木香、白术等成分具有健脾燥湿、涩肠止泻的作用。
*黄连、诃子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的作用。
*茯苓、泽泻等成分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的作用。
综合作用,痛泻要方可以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涩肠止泻、清热利湿等机制发挥止泻作用。
结论
本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具有与西药止泻药相当的止泻药效。该方剂具有多靶点、多机制的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第八部分痛泻要方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估关键词关键要点痛泻要方对动物的急性毒性评估
1.经口给药的急性毒性:大鼠经口投予痛泻要方剂量为5g/kg体重时,未观察到动物死亡或出现中毒症状;50g/kg体重时,部分动物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未观察到动物死亡。
2.腹腔给药的急性毒性:小鼠腹腔注射痛泻要方剂量为500mg/kg体重时,未观察到动物死亡或出现中毒症状;1000mg/kg体重时,部分动物出现轻微腹痛、腹泻等症状,但未观察到动物死亡。
3.皮肤接触的急性毒性:家兔局部涂抹痛泻要方24小时,未观察到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
痛泻要方对动物的亚急性毒性评估
1.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大鼠连续灌胃给药痛泻要方90天,剂量范围为100、500和1000mg/kg体重/日。未观察到动物出现死亡、体重减轻或脏器损伤等毒性反应。
2.小鼠亚急性毒性试验:小鼠连续腹腔注射痛泻要方30天,剂量范围为50、100和200mg/kg体重/日。未观察到动物出现死亡、体重减轻或脏器损伤等毒性反应。
3.脏器功能指标: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痛泻要方未对动物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脏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痛泻要方对动物的生殖毒性评估
1.生殖发育毒性:大鼠和兔分别经口给药痛泻要方1000和2000mg/kg体重/日,未观察到对胚胎和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生育能力:大鼠连续灌胃给药痛泻要方90天,剂量范围为100、500和1000mg/kg体重/日,未观察到对雄性和雌性大鼠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
痛泻要方对动物的遗传毒性评估
1.Ames试验:痛泻要方在不同浓度下对沙门氏菌菌株TA98、TA100、TA1535和TA1537不具有诱发基因突变的活性。
2.微核试验:小鼠腹腔注射痛泻要方24小时后,未观察到小鼠骨髓细胞中微核频率的增加。
3.染色体畸变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痛泻要方共孵24小时后,未观察到染色体畸变频率的增加。
痛泻要方对动物的免疫毒性评估
1.免疫器官重量:大鼠连续灌胃给药痛泻要方90天,剂量范围为100、500和1000mg/kg体重/日,未观察到对脾脏和胸腺重量的影响。
2.免疫细胞数量:痛泻要方不影响大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
3.抗体产生:大鼠免疫后再灌胃给药痛泻要方,未观察到对抗体产生的影响。痛泻要方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估
急性毒性试验
*口服急性毒性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策略研究-2025年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报告
- 面向医疗机构的LED照明与智能控制研究与应用进展
- 教育游戏化的成功案例提升学生成绩的秘诀
- 老年人疼痛护理动画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写作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
- 中考地理黄土高原北京复习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
- 招聘流程自动化软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九年级化学上册62化石燃料的利用化石燃料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
- 精神科护理部上半年工作总结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 宝钢设备大修管理办法
- 缓和医疗与护理课件
- 学堂在线 军事理论 章节测试答案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
- 肿瘤药药学科普
- 新生儿外周静脉建立与管理
- 垃圾发电厂节能管理制度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1:2范围+3术语和定义(雷泽佳编制-2025A1)
- (2021年)emi滤波器设计规范
- 云硫矿业招聘试题及答案
- 企业生产设备风险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