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2(共150题)_第1页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2(共150题)_第2页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2(共150题)_第3页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2(共150题)_第4页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2(共15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2(共9套)(共150题)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法条分析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03条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请运用物权法原理分析:1、该条规定了物权法中的什么制度?其法律特征是什么?标准答案:最高额抵押制度。其法律特征包括:①所担保的债权的不确定性;②适用范围的限定性;③非从属性。最高额抵押不以某一特定债权的存在为条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法条中所规定的“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额”如何确定?标准答案:根据《物权法》第206条的规定,抵押权人的债权确定条件有:①约定的债权确定期间届满;②没有约定债权确定期间或者约定不明确,抵押权人或者抵押人自最高额抵押权设立之日起满二年后请求确定债权;③新的债权不可能发生;④抵押财产被查封、扣押;⑤债务人、抵押人被宣告破产或者被撤销;⑥法律规定债权确定的其他情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第(2)项规定的债权额确定后,债权人如何优先受偿?标准答案:若实际发生的债权额高于最高额,则以最高额债权优先受偿,若实际发生的债权额低于最高额,则以实际发生的债权优先受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81条:“经当事人书面协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优先受偿。”请运用物权法原理分析:4、该条规定了物权法中的什么制度?其含义是什么?标准答案:动产浮动抵押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动产作为一财产整体设立的动产抵押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法律规定该抵押权的设立方式是什么?标准答案:根据《物权法》189条的规定,动产浮动抵押的设立方式为: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72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请运用民法原理分析:6、表见代理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标准答案: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没有代理权,但第三人在客观上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而与其实施法律行为,该法律行为的后果由本人承担的代理。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有:①代理人无代理权。②该无权代理人有被授予代理权的外表或假象。③相对人有正当理由相信该无权代理人有代理权。④相对人基于信任而与该无权代理人成立法律行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规定表见代理制度的意义。标准答案:表见代理制度在代理制度中起协调本人利益和相对人利益的作用,通过对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护而达到维护交易秩序的目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如何理解本条规定中“有理由相信”?如何判断“有理由相信”?标准答案:存在“外表授权”的权利外观时,应当认定为“有理由相信”。判断其是否有正当理由,应以一个善良人在正常情况下是否相信作为判断标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08条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请运用物权法原理分析:9、该条规定了物权法中的什么制度?标准答案:动产质权制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请具体说明该担保物权的设立方式。标准答案:动产质权的设立除了签订有效的质权合同外,还需转移质物的占有。可通过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指示交付的方式设定动产质权,但不得以占有改定的方式设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出质人交付的动产与约定的不一致,法律上如何处理?标准答案:出质人交付的动产与约定的不一致,则以实际交付的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9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请运用民法原理分析:12、何为“诉讼时效中断”?标准答案: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当中,因一定事由的发生,阻碍时效进行,致使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从中断时起,其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的制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如何理解“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外延?标准答案: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偿债务计划等承诺或者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标准答案:诉讼时效中断依法产生如下法律后果:①原有的已经经过的时效统归无效,已经计算的时效只要尚未届满都可以因为中断事由的出现而失去效力。②在时效中断后,可能会发生时效再次中断的效果。③中断原因消失后,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99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的存续期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产生之日起计算,不适用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存续期间届满,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消灭。”请运用民法原理分析:15、本条规定反映的是何种民法制度?该制度的含义是什么?标准答案:本条规定的是除斥期间。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形成权预定存续的期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该制度的法律后果如何?标准答案:权利人在除斥期间内不行使权利,预定期间届满,即发生该形成权消灭的法律后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法院如何运用本条规定的制度?标准答案:对于除斥期间,法院依职权主动适用有关规定而无须当事人提出主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法条分析题(本题共16题,每题1.0分,共16分。)《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请分析:1、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必须符合哪些条件?标准答案: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①须当事人双方具有法律认可的夫妻身份。②须夫妻一方实施了法定的过错行为。过错行为即本条所列的几种行为。③须因一方的法定过错行为而离婚。④须无过错方因离婚而受到损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在婚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人民法院是否受理?标准答案: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本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离婚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是什么?标准答案: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继承法》第31条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请分析:4、遗赠扶养协议具有什么特征?标准答案:遗赠扶养协议具有以下特征:①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双务、诺成、有偿、要式民事法律行为。②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不限于自然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法定继承人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不能作扶养人。③遗赠扶养协议是生前生效与死后生效相结合的法律行为。④遗赠扶养协议在适用上具有最优先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有何区别?标准答案: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②遗赠扶养协议是合同行为,遗赠是遗嘱行为。③遗赠扶养协议是双务、有偿法律行为,遗赠是单务、无偿法律行为。④遗赠扶养协议是生前生效与死后生效相结合的法律行为,遗赠是死后生效的法律行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侵权责任法》第10条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请分析:6、本条规定的是何种侵权行为?标准答案:本条规定的是共同危险行为,又称准共同侵权行为,指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或者财产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情况。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该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标准答案:共同危险行为需要具备以下构成要件:①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②每个人都单独实施完成了危险行为。所谓危险行为,是指可能引发损害后果的行为。两个以上的主体都单独实施完成了可能引发损害后果的行为,行为彼此之间无关联或者结合关系。③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过错,这些过错可能相同,但是彼此之间无意思联络。④不能确定是谁的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在因果关系方面,也许只有一个人的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也许是多人的行为都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但究竟如何,无法确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请分析:8、通过合同方式让与债权的条件。标准答案:通过合同方式让与债权的条件包括:①存在有效的债权。此处有效的债权包括:诉讼时效已经完成的债权;可撤销但尚未撤销的债权;附解除或期限的债权。②让与人即原债权人与第三人达成合意且不违反法律规定。③债权具有可让与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哪些债权不能转让?标准答案:下列债权不得转让:①根据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此类债权主要包括:基于当事人之间的特定身份关系发生的债权,如抚养费、赡养费之请求权;基于当事人之间的信赖关系而发生的债权,如定作人对于承揽人之债权、委托人对于受托人之债权等。②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③依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债权让与对债务人产生什么效力?标准答案:在让与通知到达债务人后,债权让与对债务人的效力主要有:①债务人应向受让人履行债务,如债务人向让与人履行债务的,则该履行无效,且不能对抗受让人。②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③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民法总则》第5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请分析:11、本条规定的是民法基本原则中的什么原则?标准答案:本条规定的是民法基本原则中的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按其意愿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原则。自愿原则也即传统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该原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标准答案:自愿原则的法律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民事主体有权自主决定是否参加民事活动以及如何参加民事活动。②民事主体应当以平等协商的方式从事民事活动,就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达成合意。③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民事主体有权依其意愿自主做出决定,并对其自由表达的真实意愿负责,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侵权责任法》第54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请分析:13、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医疗损害责任适用何种归责原则?标准答案:(1)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实施了具有违法性的医疗行为。②患者遭受非正常的损害。③医疗行为与患者遭受的非正常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④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过错。医疗损害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有过错,即有故意或过失的,才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没有过错的,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哪些情况下患者有损害,但是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标准答案: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①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②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③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在第一种情形中,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物权法》第5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请分析:15、本条文规定的是物权法的哪项基本原则?其内涵和意义是什么?标准答案:本条规定的是物权法定原则。物权法定原则的内涵包括:一是物权的种类由法律规定,不能由当事人自行创设;二是物权的内容法定,当事人不得设定与物权的法定内容相悖的物权内容。物权法定原则的意义在于限制当事人在物权领域的自治空间,维护交易安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本条文中“法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标准答案:本法条中的“法律”,其表现形式限于制定法,且仅限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法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法条分析题(本题共19题,每题1.0分,共19分。)《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试说明:1、根据犯罪构成理论确认抢劫罪的犯罪构成。标准答案:抢劫罪的构成特征为:1)侵犯客体为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财产所有权,同时也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利。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或者持有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交出财物或者立即将财物抢走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自然人,凡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抢劫罪的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本条规定中的“其他方法”的含义是什么?标准答案:“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本条规定中的“入户抢劫”的含义是什么?标准答案:“人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进入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本条规定中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含义是什么?标准答案:“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既包括在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司售、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也包括对运行途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加以拦截后,对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人员实施的抢劫。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什么是“持枪抢劫”?标准答案:“持枪抢劫”,是指行为人使用枪支或者向被害人显示持有、佩带的枪支进行抢劫的行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请分析:6、何为“敲诈勒索”?标准答案: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的行为方式是:行为人实施威胁或要挟行为→被害人产生恐惧→被害人处分财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如何理解“数额较大”?如何理解“多次敲诈勒索”?标准答案:“数额较大”的一般标准为2000元至5000元。2年内敲诈勒索3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敲诈勒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刑法》第96条规定:“本法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请分析:8、从解释的效力角度看,该解释属于什么解释?标准答案:从解释的效力角度看,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立法解释是指刑法的立法机关对刑法条文的解释。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条文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本条解释属于在刑法中对有关术语的专条解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从解释的方法来看,该解释属于什么解释?标准答案:从解释的方法来看,该解释属于论理解释中的缩小解释。按照字面理解,“国家规定”的范围更广,各个级别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等都应当属于“国家规定”,但本条解释将“国家规定”的范围限定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内,属于缩小解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试说明:10、根据犯罪构成原理确定贪污罪的犯罪构成。标准答案:贪污罪的构成特征为:1)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什么是“国家工作人员”?标准答案: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从事公务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什么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标准答案:所谓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形成的有利条件,具体表现为主管、保管、出纳、经手等便利条件。利用因工作关系熟悉作案环境、凭工作人员身份便于接近作案目标等与职务无关的便利条件,不属于利用职务之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能够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吗?标准答案:“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是基于《刑法》第382条第2款的特别规定而成为贪污罪的犯罪主体,但是从其性质上讲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所以不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请分析:14、如何理解“道路”的含义?标准答案:所谓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如何理解“机动车”的含义?自行车是否属于机动车?标准答案:所谓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自行车不属于机动车。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何谓“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答案:所谓醉酒驾驶机动车,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情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刑法》第196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请分析:17、如何理解刑法中的“信用卡”的概念?借记卡是否属于刑法中的“信用卡”?标准答案:刑法中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借记卡属于刑法中的“信用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如何理解“恶意透支”?标准答案:“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银行自动柜员机(以下简称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处理?标准答案: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第4套一、法条分析题(本题共16题,每题1.0分,共16分。)《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请分析:1、法条中规定的是什么内容?该内容的法理基础是什么?标准答案:该法条规定的是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因违反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先合同义务,而致另一方信赖利益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其法理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法学通说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独立的民事责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法条中规定的内容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标准答案:缔约过失责任的内容是损害赔偿,其构成条件包括:①一方违背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应负的先合同义务。②他方受有信赖利益的损失。③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与他方所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④违反先合同义务的一方具有过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合同法》第68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请分析:3、该法条规定的是什么权利?该权利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标准答案:该法条规定的是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指先履行一方在有证据证明后履行一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下,可暂时中止履行的权利。不安抗辩权的成立要件包括:①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②主张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应当先履行债务且其债务已届清偿期。③先履行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该权利有什么效力?标准答案:不安抗辩权的效力在于:在具备上述条件时,先履行一方有权中止履行,并可要求后履行一方提供担保。如果后履行一方提供了适当担保,先履行一方应当恢复履行。如果后履行一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先履行一方可以解除合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请分析:5、本条中所说的“条件”有何特点?标准答案:本条中的“条件”具有以下特点:条件应当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具有未来性;条件应当是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具有或然性;条件应当是当事人选定(商定)的事实,具有非法定性;条件应当是合法的事实。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如何理解本条第2款的规定?标准答案:本条第2款的意思是:附条件的合同一旦成立,对当事双方都有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为了自己的利益,恶意促成条件成就或恶意阻碍条件成就,而应听任事物的自然发展。否则,恶意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恶意阻碍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合同法》第66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请分析:7、该法条规定的是什么权利?该权利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标准答案:该权利是同时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在没有约定履行顺序或者约定应同时履行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之前,得拒绝履行自己债务的权利。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包括:①须当事人就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②须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③须对方未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规定。④须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该权利有什么效力?标准答案:同时履行抗辩权属于延期抗辩权、一时抗辩权,其效力主要在于对方未履行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履行自己债务的权利。如果对方履行了债务,该权利即消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担保法》第90条规定:“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请分析:9、从本条规定看,定金合同属于什么合同?标准答案:从本条规定看,定金合同是实践性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而不是自定金合同订立之日起生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法律规定以主合同标的额为基数,定金数额最高不能超过多少?标准答案:法律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定金罚则是什么?标准答案:定金罚则是指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请分析:12、遗嘱的有效条件是什么?标准答案:有效遗嘱应具备下列条件:①立遗嘱人必须有遗嘱能力,即立遗嘱时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②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意思表示真实。③遗嘱内容必须合法,即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社会公德。④遗嘱的形式必须符合继承法的规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遗嘱有哪些形式?标准答案:遗嘱的形式有五种: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第3款规定的是什么?与遗嘱继承有何区别?标准答案:第3款规定的制度是遗赠。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受遗赠人与遗嘱继承人的法律地位不同。受遗赠入不是继承人,没有继承权;而遗嘱继承人是继承人,享有继承权。②受遗赠人与遗嘱继承人的范围不同。受遗赠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外的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国家或者集体;而遗嘱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内的人,并且只能是自然人。③遗赠受领权与遗嘱继承权的标的不同。原则上,受遗赠人只享有受领遗产的权利,不承担清偿遗赠人生前债务的义务;而遗嘱继承人不仅享有接受遗产的权利,还负有清偿被继承人生前债务的义务。④权利行使方式不同。我国《继承法》第25条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没有表示放弃遗嘱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合同法》第67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请分析:15、该法条规定的是什么权利?该权利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标准答案:该权利是先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当事人互负债务且有先后履行顺序时,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未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一方拒绝其履行要求的权利。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要件包括:①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②双方债务均已届清偿期。③一方当事人有先为履行的义务。④应当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如履行迟延、不完全履行、部分履行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该权利有什么效力?标准答案:先履行抗辩权属于一时抗辩权,其成立及行使,使得后履行一方可中止履行自己的债务,以保护自己的期限利益、顺序利益;在先履行一方采取了补救措施、变违约为适当履行的情况下,先履行抗辩权消灭,后履行一方须履行债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第5套一、法条分析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我国《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请分析:1、如何理解“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标准答案:“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包括在羁押期间已是孕妇的被告人。无论其怀孕是否属于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也无论其是否自然流产或者经人工流产以及流产后移送起诉或审判期间的长短,都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拥有死刑核准权的国家机关是?标准答案:《刑法》规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本条第2款是哪次刑法修正案增加的内容?标准答案:本条第2款是《刑法修正案(八)》增加的内容。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请分析:4、本条规定的是什么罪名?如何理解“伪劣产品”?标准答案:本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伪劣产品是指以假充真的产品,即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该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的产品,以低等级、低档次的产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的产品或以残、废、旧配件组合、拼装后冒充正品或新品,不符合国家、行业等标准的产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如何理解“生产者”、“销售者”?标准答案:本罪的“生产者”包括产品的制造者、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包括批量销售者、零散销售者以及产后直销者。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取得有关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或营业执照在所不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生产伪劣产品数额达到15万,但未来得及销售,应如何处理?标准答案:生产伪劣产品数额达到15万,但未来得及销售的,按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处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刑法》第163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请分析:7、如何理解“其他单位”的范围?标准答案:“其他单位”既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常设性组织,也包括为组织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或者其他正当活动而成立的组委会、筹委会、工程承包队等非常设性的组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收受他人财物的,如何处理?标准答案: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收受他人财物,构成共同犯罪的:①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②利用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③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依照主犯的犯罪性质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分清主从犯的,可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刑法》第120条规定:“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请分析:9、何为“恐怖组织”?如何界定恐怖组织的性质?标准答案:恐怖组织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恐怖组织一般带有明显的政治性目的,是一种犯罪集团的特殊形式,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暗杀、绑架、放火、爆炸、劫持人质和交通工具等严重暴力犯罪行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既遂标准是什么?标准答案: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是行为犯,既遂标准是只要行为人有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的行为,就构成犯罪。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请分析:11、如何理解“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标准答案:“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已经成立交通肇事罪,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标准答案:“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应如何定罪处罚?标准答案: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请分析:14、如何理解“为他人谋取利益”?标准答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①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②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③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如何理解“财物”?标准答案:“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收益,财产性收益包括可以折算为货币的物质利益,如房屋装修、债务免除等,以及需要支付货币的其他利益如会员服务、旅游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请分析:16、根据本条规定,分析意外事件的特征是什么?何为“不能预见的原因”?标准答案:本条是对无罪过事件的规定,无罪过事件包括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两种情况。意外事件具有三个特征:①行为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②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既无故意也无过失;③这种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能预见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见,而且根据当时客观情况和行为人的主观认识能力,也不可能预见的原因。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根据本条规定,分析不可抗力的内涵是什么?何为“不能抗拒的原因”?标准答案:不可抗力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不能抗拒的原因,是指行为人遭遇到的集全部智慧和力量都无法抗衡、不可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力量。这种不可抗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可以来自大自然,也可以来自他人,也可能来自行为人本人生理疾患或心理障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第6套一、法条分析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物权法》第101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请分析:1、如何认定本条规定中的“同等条件”?标准答案:“同等条件”,应当综合共有份额的转让价格、价款履行方式及期限等因素确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其他共有人请求优先购买权不予支持的情形有哪些?标准答案:其他按份共有人的请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支持:①未在依法规定的期间内主张优先购买,或者虽主张优先购买,但提出减少转让价款、增加转让人负担等实质性变更要求;②以其优先购买权受到侵害为由,仅请求撤销共有份额转让合同或者认定该合同无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释。”请分析:3、本条第1款确立的合同解释规则。标准答案:本条确立的合同解释规则有文义解释、整体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和诚信解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根据本条规定分析如何适用文义解释规则?标准答案:文义解释规则:①文义解释以合同的文义为出发点,采取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相结合对合同进行解释,以确定当事人的真实意思;②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③如果合同的文字或条款的含义发生歧义,应以目的解释确定合同用语的含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婚姻法》第32条第3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请分析:5、人民法院判决离婚的前提条件。标准答案:人民法院判决离婚的2个前提条件:①调解无效。②感情确已破裂。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含义。标准答案:“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家庭暴力"的含义。标准答案:“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刑法》第67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试分析:8、如何理解第2款中的“其他罪行”?标准答案:所谓“其他罪行”,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如实供述的其他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属于不同罪名。虽然如实供述的其他罪行的罪名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犯罪的罪名不同,但在法律、事实上密切关联,应认定为同种罪行。(如因受贿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又交代因受贿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应认定为同种罪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第3款的规定与前两款有何区别?标准答案:第3款规定的是坦白,前两款规定的是自首。①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之后,如实供述自己犯罪事实的行为,或者被动归案以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而坦白则是犯罪人被动归案之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②自首与坦白所反映的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不同,自首犯的人身危险性相对较轻,坦白犯的人身危险性相对较重。③对于自首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对于坦白犯,可以从轻处罚,因如实供述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刑法》第133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请分析:10、本条款中“机动车”的含义。标准答案:所谓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本条款中“道路”的含义。标准答案:道路包括两种情形:其一,公路、城市道路;其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本条款中“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含义。标准答案:所谓醉酒驾驶机动车,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情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本条款中“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的含义。标准答案:危险驾驶罪是行为犯,只要有刑法规定的危险驾驶行为就构成本罪,如果有危险驾驶的行为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又构成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其他犯罪的,是一行为侵犯数个法益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定罪处罚(在一般情况下,危险驾驶罪的刑罚轻于其他犯罪)。但如果有危险驾驶行为,又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刑法》第267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请分析:14、“携带凶器抢夺”,应如何理解?标准答案:“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行为人将随身携带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直接适用抢劫罪定罪处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抢夺致入死亡的,应当如何处理?标准答案:抢夺致人死亡的,属于本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应按抢夺罪定罪处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第7套一、法条分析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民法总则》第109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第110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1、如何理解本条规定的“人格尊严”的含义?标准答案:民事主体作为一个人所应当享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并且应当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如何理解本条规定的“名誉”的含义?标准答案: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行、才能、功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如何理解“名誉权”的含义,其基本内容是什么?标准答案:自然人依法享有的维护其名誉,享受名誉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并排除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包括名誉保有权、名誉维护权、名誉利益支配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死者是否享有名誉权?对死者生前的名誉如何保护?标准答案:死者不享有名誉权;对于死者生前名誉受到损害的,其近亲属有权要求加害人采取恢复名誉措施并赔礼道歉;近亲属还可以就死者生前名誉受到损害为由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物权法》第5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请分析:5、本条文规定的是物权法的哪项基本原则?其内涵和意义是什么?标准答案:本条规定的是物权法定原则。物权法定原则的内涵包括:一是物权的种类由法律规定,不能由当事人自行创设;二是物权的内容法定,当事人不得设定与物权的法定内容相悖的物权内容。物权法定原则的意义在于限制当事人在物权领域的自治空间,维护交易安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本条文中“法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标准答案:本法条中的“法律”,其表现形式限于制定法,且仅限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法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物权法》第6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请分析:7、如何理解本条规定中的“登记”和“交付”的含义?标准答案:登记作为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是指国家有关不动产登记部门依据权利人的申请将不动产物权的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事实。交付作为动产物权变动的方式,是指移转标的物占有的行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试分析登记和交付的适用范围及效力。标准答案:登记和交付适用于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登记和交付的效力体现在:登记是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交付是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不动产物权经登记或动产经交付,即发生物权转让的法律效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本条规定的意义。标准答案:本条规定了不动产物权和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为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提供切实保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物权法》第117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请分析:10、用益物权的特征。标准答案:用益物权具有如下特征:用益物权属于他物权、限制物权;用益物权以占有为前提,以使用收益为内容;用益物权的客体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主要是不动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用益物权人的基本权利。标准答案:用益物权人的基本权利包括:①占有权,用益物权作为以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应当以权利人对物的实际占有为前提,以实现对物的直接支配和利用;②使用权,用益物权人有权对物进行实际上的利用;③收益权,用益物权人通过对物的利用而获得经济上的收入或者其他利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物权法》第179条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请分析:12、抵押权的特征。标准答案:抵押权具有如下特征:抵押权是一种约定担保物权;抵押权的客体是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特定财产,该财产可以是动产、不动产,也可以是权利;抵押权是不移转标的物占有的担保物权,在抵押期间,抵押财产仍由抵押人占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如何理解本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之规定?该规定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标准答案:“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是关于抵押权实现条件的规定。该规定的适用条件即抵押权的实现条件是:须抵押权有效存在;须发生可以实现抵押权的法定或约定情形。法定情形即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的情形,约定情形即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如何理解本条“优先受偿”之规定?标准答案:优先受偿即抵押权人可以就抵押物的价值优先于债务人的普通债权人而得到清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物权法》第203条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前已经存在的债权,经当事人同意,可以转入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请分析:15、最高额抵押权的特征。标准答案:最高额抵押权具有如下特征:最高额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具有不确定性;最高额抵押权适用范围具有限定性;最高额抵押权具有非从属性,最高额抵押权不以某一特定债权的存在为前提。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转让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抵押期间某一具体债权消灭,最高额抵押权并不因此消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如何理解本条第1款中“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的含义?标准答案: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是指最高额抵押权产生之时至债权确定前的期间内将要不断发生的不具有确定性的债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如何理解本条第1款中“最高债权额限度内”的含义?标准答案:最高债权额限度内是指抵押权人基于最高额抵押权所能够优先受偿的债权的最高限度数额。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第8套一、法条分析题(本题共17题,每题1.0分,共17分。)《侵权责任法》第69条规定:“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请根据本条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何为“高度危险作业”?标准答案:高度危险作业是指从事高空、高速、高压、易燃、易爆、剧毒及放射性等对周围的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活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该条适用的归责原则是什么?标准答案:无过错责任原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如何理解本条中的“损害”及其范围?标准答案:损害是指因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财产或者人身权益所遭受的不利影响,包括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又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物权法》第203条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前已经存在的债权,经当事人同意,可以转入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请分析:4、最高额抵押权的特征。标准答案:最高额抵押权具有如下特征:最高额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具有不确定性;最高额抵押权适用范围具有限定性;最高额抵押权具有非从属性,最高额抵押权不以某一特定债权的存在为前提。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转让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抵押期间某一具体债权消灭,最高额抵押权并不因此消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如何理解本条第1款规定中“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的含义?标准答案:—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是指最高额抵押权产生之时至债权确定前的期间内将要不断发生的不具有确定性的债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如何理解本条第1款规定中“最高债权额限度内”的含义?标准答案:最高债权额限度内是指抵押权人基于最高额抵押权所能够优先受偿的债权的最高限度数额。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请运用民法原理分析:7、如何理解本条第1款第(一)项规定中的“善意”、第(二)项规定中的“以合理的价格转让”和第(三)项规定?如何判断当事人是否“善意”?标准答案:“善意”即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出让人是无处分权人;“以合理的价格转让”即受让人通过有效交换支付了合理的价款。本条第1款第(三)项规定要求转让行为完成了法定的物权变动的公示要求。确定当事人是否出于善意,应当考虑交易人从事交易的客观情况,如根据受让人受让财产的性质、有偿或无偿、价格的高低、让与人的客观情况及受让人经验等综合判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如何理解本条第3款规定?标准答案:本条第3款规定表明,动产或不动产上的他物权也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包括抵押权和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本条规定的意义。标准答案:善意取得强化了占有的公信力,有利于维护和促进交易安全,鼓励交易的顺利进行。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请根据本条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0、“没有合法根据”的含义。标准答案:没有合法根据是指一方获益既无法律上的原因(根据),亦无合同上的根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不当利益?”的含义。标准答案:不当利益是指一方获得的利益即财产的增加是不正当的,没有合法根据。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如何确定返还利益的具体范围?标准答案:返还利益的具体范围依获益方的主观心态而定:1)受益方为善意时,若损失大于利益,只返还现存利益;若损失小于利益,返还利益的范围以损失为准。2)受益方为恶意时,应返还其取得的全部利益;若利益少于损失,还须就损失与利益之间的差额进行赔偿。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我国《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试分析:13、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标准答案:缔约过失责任是指订立合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先合同义务,而致另一方信赖利益损失时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为:一方违背依诚实信用原则应负的先合同义务;他方因此遭受信赖利益损失;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违反先合同义务一方有过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如何理解本条(一)规定中的“假借”和“恶意”的含义?标准答案:假借:根本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目的,与对方谈判都只是个借口,目的在于损耗对方或者他人利益。恶意是指故意给对方造成损害的主观心理状态,它不仅包括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谈判意图,还包括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给对方造成损害的目的和动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如何理解本条(二)规定的行为性质?标准答案: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从行为性质上看,属于缔约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在缔约过程中,因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得对方陷入错误认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举例说明本条(三)规定适用的情形?标准答案: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是指本条前两项所规定以外的各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造成他人信赖利益损失的缔约过失行为,包括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违反有效要约的行为,因过错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而致另一方当事人信赖利益损失等情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后果?标准答案:赔偿信赖利益损失,包括缔约费用,准备履行合同所支出的费用,丧失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机会所造成的损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法条分析题)模拟试卷第9套一、法条分析题(本题共16题,每题1.0分,共16分。)《物权法》第117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请运用民法原理分析:1、本条规定的是民法中的何种制度?该制度的含义是什么?标准答案:本条规定的是用益物权。用益物权是指权利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试分析民法规定该制度的意义。标准答案:法律规定用益物权的意义在于:对于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维护资源的有序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试分析该制度的法律特征。标准答案:用益物权具有如下特征:用益物权属于他物权、限制物权;用益物权以占有为前提,以使用、收益为内容;用益物权的客体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但主要是不动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试分析该制度的法律效力。标准答案:用益物权的效力表现在:用益物权一经成立,权利人对物即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