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断句技巧+专项专练
一、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
做好高考文言断句题,需走好三步:
第一步:通读文段,力求对文段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第二步:筛选关键词、标志词,初步断句;
第三步:依据文段内容继续从细处断句。
1.读文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而文言文断
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碰到断句文段,不要急于答
题,应当先诵读这个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
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2.找虚词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出现的地方,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
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邪)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
于、为、则、而、以等。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
手”。它们大体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
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
比如(游褒禅山记)中这一段话,“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
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
“夫”,置于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
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3.察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日”“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
以后就只用"日",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比如《论语》这一段话:“孔子曰/益者
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熟读
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
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4.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
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这一段话:“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这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
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再如《战国策》中这段话:“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日:'与不期众
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例句中出现了
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
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5.辨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
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
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
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
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比如《论语》:“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题。还有《祭十二郎文这句:“鸣
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
了问题。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比如:“子墨子日/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
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
"日"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
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
六句。
下面以四川卷第5题为例探究文言断句的基本步骤。
(1)第一步,通读文段,通过初步了解,明白考查文段是从《史记》的序言中选取,也是
较为抽象的论述性语段,内容大致意思是创作《孔子世家》第十七的缘由。
(2)第二步,观察文段的主语情况就可明白,前三句话主语各不相同,分别是“周室”“诸
侯”“仲尼”,根据主语依次划分开前三处断句内容。
(3)第三步,继续细分文段后面的文字的断句情况。
①“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几句,“追修经术”是动宾短语,“经术”是动
词“追修”的宾语,“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是上一句行为的目的,“以”表目的,“达
王道”“匡乱世”又是动宾短语,“反之于正”是“返回正道”的意思。
②“见其文锌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几句,主语省略了,“见其文锌”是动
宾短语,“为天下制仪法”是偏正短语,“为”是“替”的意思,“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是
介词短语后置句。
③“作孔子世家第十七”省略了主语“孔子”,前面孔子的创作意图讲述完毕,此句也正
是整个文段的尾句。
④细化断句基本完成,注意题干要求“限划9处”,再次审读已经划分好的文段,看看有
没有可断可不断的地方,哪些地方是必须要断开的,最终确定答案。
二、专项专练及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
不悟,而祸斯及矣。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夫A为人主B者C非欲养D祸于E内而疏F忠臣G硕士H于外I盖其渐J积而势K使之L
然也。
【答案】CEI
【解析】“者”在主语后,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其后断;“于内”“于外”均为状语
后置句,状语后断开。
【断句】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每处
1分)
【译文】作为君主,并不是故意要在朝廷之内养虎成患,在朝廷之外疏远忠臣贤士,这是
逐渐积累之后形势发展使他这样的。所以沉迷于女色,如果不幸一直执迷不悟,那么祸患就要
随之降临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陈夷行曰:“此所谓借寇兵资盗粮也,不如击之。"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
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
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边境,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德击
之乎!”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今天A德城兵才B千余C若D战E不利城F陷G必矣H不若I以恩J义抚K而安之L必M
不为N患
【答案】CHL
【解析】“今天德城兵才千余”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句式,并C后的“若”表示假设的意
思,连接“战不利”的内容,故应在C后断开,将c涂黑;“不若”是“不如”的意思,表转
折关系,故应在其前断开,应将H涂黑;“安”作谓语,“之”作宾语,应在宾语后断句,L
处断开,应将L涂黑。其实,“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中间也可断为“若战不利/城陷必矣”;
但题目只要求断三处,所以此处不是非断不可,连结起来不断亦可。
【断句】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
【译文】李德裕说:“吐谷浑等族各有许多部落,他们认为有利可图,就争先出兵进攻,
形势不利则象鸟兽一样四散而去,各回自己的巢穴,怎么会尽死为国家效力呢!现在,天德城
仅有一千多士卒,如果出战不利,该城必定失陷。因此,不如对回鹘用恩德和大义进行安抚,
使他们在边塞安定下来,必然不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假如回鹘果真侵掠边境,也需征发各道的
大批兵力讨伐,怎么能让天德独自出兵攻击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
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边境,
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德击之乎!”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
分)
今天A德城兵才B千余C若D战E不利城F陷G必矣H不若I以恩J义抚K而安之
L必M不为N患
【答案】CHL
【解析】“今天德城兵才千余”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句式,并C后的“若”表示假设的意
思,连接“战不利”的内容,故应在c后断开,将c涂黑;“矣”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不
若”是“不如”的意思,表转折关系,故应在其前断开,应将H涂黑;“安”作谓语,“之”
作宾语,应在宾语后断句,L处断开,应将L涂黑。故应选CHL。
【断句】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
【译文】现在,天德城仅有一千多士卒,如果出战不利,该城必定失陷。因此,不如对回
鹘用恩德和大义进行安抚,使他们在边塞安定下来,必然不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悲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
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
分)
士A君子B之有勇C而果D于行者E不F以G立H节I行J谊K而L以M妄N死0悲P名
Q岂R不S痛T哉
【答案】EKQ
【解析】“之……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因主语较长,应在“者”后停顿;“不以立节
行谊”与“而以妄死悲名”结构一致,独立成句,分别断开;“岂…哉”,因定句式,“岂”
为疑问副词,用于句首,其前停顿。
【断句】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悲名,岂不痛哉!
【译文】一个有勇气行动果断的读书人,不去表现自己的操守、品行,而去没有名义地胡
乱送死,怎不让人感到痛苦!读书人有的为了成就仁德而不惜牺牲生命,有的冒着危险维护正
义,有的倚仗臣节义理不顾而死在哪里(坚守气节和伦理,不惧怕死亡的危险),因此他们人
虽死了,好的名声留传后代。不是勇敢果断,谁能做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今者复来怀州田猎,忠谏不复至洛阳矣。四时范田,既是帝王常礼,今日怀州,秋毫不干
于百姓。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肯能改。如斯诋毁,有似咒诅。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3
分)
凡A上B书C谏D正E自F有G常H准I臣J贵K有L词M主N肯0能P改
【答案】EIM
【解析】“臣”和“主”是两个主语,“臣贵有词”“主肯能改”从两个方面陈述,中间
断开;“自有常准”是对“凡上书谏正”情况的说明,中间可断。
【断句】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贵能改
【译文】今天皇上又到怀州来打猎,皇上已经听不进忠言了。”一年四季出行打猎,是古
代帝王常有的礼数,今日我到怀州,对老百姓不会带来一丝一毫的干扰。凡是上书提出意见的,
一般我都采纳,臣子贵在能直谏,君王贵在能改正。但如今这样的诋毁,像是在诅咒我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会A得B白C鹿D属E文F长G作H表I表J上K永L陵M喜
【答案】DIK
【解析】“白鹿”做“得”的宾语,其后断开;第一个“表”做“作”的宾语,第二个“表”
做“上”的主语,中间应该断开;“永陵”做“喜”的主语,其前断开。故选DIK。
【断句】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
【译文】有一次胡宗宪捕获了一头白鹿,让徐渭撰写一篇表文上奏。表文呈到皇帝那里,
嘉靖帝很是高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唐元宗有克复中原之志,及下南闽,意以谓诸国可指麾而定,而事力穷薄,且无良将。魏
岑因侍宴言:“臣少游元城,好其风物,陛下平中原,臣独乞任魏州。”元宗许之。岑趋墀下
拜谢。人皆以为佞。孟蜀通奏使王昭远,居常好大言,闻王师入讨,对宾客援手言:“此送死
来尔乘此逐北遂定中原不烦再举也。”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标示出来。(3分)
此送死来尔乘此逐北遂定中原不烦再举也。
【答案】此送死来尔/乘此逐北/遂定中原/不烦再举也。
【解析】题目较简单。“此……尔”,表判断,后面断开;“乘此逐北”,偏正结构,句
意完整,单独成句;“遂定中原”,“中原”作“定”的宾语,后面断开;“不烦再举也”,
“不”作为否定副词,放在句首前面断开。
【断句】此送死来尔。乘此逐北/,遂定中原,不烦再举也。
【译文】唐元宗有攻克、收复中原的志向,等到攻下南闽,心中认为各国可以指麾而定,
然面实力弱小,并且没有一员良将。魏岑在宴会上对元宗说:“我年轻时游过元城,喜欢那里
的风俗物产,陛下您平定了中原.我单单请求委任我做魏州的地方官。”元宗答应了。魏岑快
步到台阶下拜谢。世人都认为这是奸佞之言。后蜀的通奏使王昭远,平常好说大话,听到宋军
来攻,搓着手对宾客说:“这是来送死罢了。乘此机会北伐,就能平定中原,不用麻烦再次用
兵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
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
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操A弦B骤C作D忽E然F变G之H急I者J凄K然L以M促N缓0者P舒Q然R以S和
【答案】DHN
【解析】“操弦骤作”,省略了主语,“操弦”“骤”是状语,谓语为“作”,应在“作”
后断开,即D处断开;“忽然变之”,省略了主语,“忽然”是状语,“变”是谓语,“之”
是宾语,应在“之”后断开,即H处断开;“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结构一致,应
在“促”后断开,即N处断开。
【断句】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
【译文】弹琴作为一种技艺,是很小的了。等这技艺到了极点,大的是最低的声音,小的
是最高的声音,按着琴弦迅急弹奏,声调便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声音急促的,显得很凄惨;
声音和缓的,显得很舒畅。有时好像山崩石裂,泉水从高山上涌出来,又好像夜晚发生了大风
大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范公讳景文,字梦章,生而端亮,行醇谨。诸生时,即以天下为己任,登万历四十一年癸
丑进士,授东昌府推官,署其门曰“不受嘱,不受馈”,众称“不二公”。狱多平反。时值大
饥条荒政躬自赈恤全活以亿万计。已未,擢吏部稽勋司主事,时光宗登极,旬月中,公所推擢
皆先朝耆旧,世所目“威凤祥麟”者。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时:A]值[B]大[C]饥[D]条[E]荒[F]政[G]躬[H]自⑴赈[J]恤[K]全[L]活[M]以[N]亿[0]万
[P]计
【答案】DGK
【解析】“时值大饥”动宾结构,其后断;“条荒政”是动宾结构,应单独成句,前后断
开;“全活以亿万计”是主谓结构,主语“全活”前断开。
【断句】时值大饥,条荒政,躬自赈恤,全活以亿万计。故选DGK。
【译文】当时正赶上闹大饥荒,分条公布为应付灾荒而采取的赈灾对策,亲自赈济抚恤百
姓,被保全活下来的百姓数以亿万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冬,十月,甲辰,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坐纳藁税,场官扰民,多取耗馀②,赐死。有司奏
汉卿罪不至死。上曰:“朕知之,欲以惩众耳!”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
简阅,恐伤人情,由是赢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其所以失
国,亦多由此。帝因高平之战,始知其弊。癸亥,谓侍臣日:“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
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民之青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大简诸军,精锐
者升之上军,赢者斥去之。
【注释】①帝:指周世宗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公元954年〜959年)。②太祖:此
处指五代时期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04年〜公元954年)。③耗馀:犹耗羡。旧时官府征收钱
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在正额之外加征的部分。④太祖: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时任殿前都点
检。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奈A何B浚C民D之E青F泽G养H此I无J用K之L物M乎N且0健P懦Q不R分S众
T何U所V劝W
【答案】GNS
【解析】“且”后面的内容,是递进一层,前后断开。“健懦不分”与“众何所劝”中
间两个意思,必断。再找一处,前文“奈何浚民之青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中“浚”“养”是
两个动词,“民之青泽”“此无用之物”是对应的宾语;句末为语气虚词“乎”。
【断句】奈何浚民之青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
【译文】冬季,十月,甲辰(初三),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因交纳藁税时,场院官吏侵扰
百姓,过多索取所谓〃耗余〃而定罪,皇帝赐死。有关官员奏称孟汉卿的罪不至死,世宗说:〃
朕知道这些,只不过想借此惩戒众人罢了!〃当初,宫禁警卫士兵,历朝相承,只求息事宁人,
不想再简拔挑选,恐怕伤害人情,因此瘦弱年老的居多。但又骄横傲慢,不听命令,实际无法
使用。每次遇到大敌,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历朝之所以丧失国家,也大多由于这个原因。周世
宗通过高平之战,才开始认识到它的弊端,癸亥(二十二日),对侍从大臣说:“大凡军队只
求精而不求多,如今用一百个农夫也不能供养得起一名士兵,怎么能榨取百姓的血汗,去养活
这些无用的人呢!况且勇健懦弱不加区分,用什么去激励士众!”于是命令大力精简兵员,精
锐的提升到上军,瘦弱地逐出军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瓒乃止。
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坚A守B旷C日D或E可F使G绍H自I退J若K舍L之M而N出0后P无Q镇
R重
【答案】DJO
【解析】“坚守”作谓语,“旷日”作宾语,故应在“旷日”后,即D处停顿;“或可使
绍自退”是兼语句,故应在“退”后,即J处停顿;“后”作主语,“无镇重”作谓语,故应
在“后无镇重”前停顿,即在0处停顿。
【断句】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
【译文】坚守一段时间,袁绍有可能自行撤退,如果舍弃大家出逃,后方没有人做主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彦博又曰:“臣闻圣人之道,无所不通。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内地,教以礼法,选
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以为汉藩翰终于一代不有
叛逆。”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且光武居河南A单于于内郡B以为C汉D藩E翰F终G于代J不K有L叛逆
【答案】BFJ
【解析】此题难度较高。鹄确定大的断句点。藩翰:1.后因以“藩翰”喻捍卫王室的重臣。
2.喻指藩国。3.指布政使。4.犹藩篱。比喻界域。“以为汉藩翰”,“以为”是“以之为”的
省略,把单于作为汉朝的藩屏,主语是前面的东汉光武帝,“以为”前断开,“藩翰”后断开。
这一下就找到了两处断句点。“终于一代”,是“历经一代”的意思,与后面的“不有叛逆对
应”,可以断开,也可以不断。再来看看前面的一句“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关键是要
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里的河南(黄河以南)要是移到内郡前那就好懂多了,“且光武居单于
于河南内郡”,意为“且东汉光武帝让匈奴单于率众居住于黄河南部的内地郡县”,实际上就
是这个意思,只不过原文“河南”前移而已。“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是一个完整的句
子,中间不可断开。
【断句】且光武居河南单于于内郡,以为汉藩翰,终于一代,不有叛逆。
【译文】温彦博又说:“臣听说圣人之道,没有实行不通的地方。突厥残余人众,把性命
交给了我们,如果让他们居住在内地,用礼仪法令教化他们,为他们选择部落首领,派遣将士
值宿守卫,这些胡人必然畏威怀德,能有什么隐患呢?且东汉光武帝让匈奴单于率众居住于黄
河南部的内地郡县,成为了汉朝的藩屏,历经一代也没有叛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上圣志出于天性。居高宗丧,百日后,尚食进素膳,毁瘠特甚。吴夫人者潜邸旧人也尽以
过损为言上坚不从。
1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吴A夫B人C者D潜E邸F旧G人H也I屡J以K过L损M为N言0上P
坚Q不R从
【答案】DIO
【解析】“吴夫人者,潜邸旧人也”判断句,“者”后断开,表停顿;“也”后断,表判
断。“上坚不从”句,“上”是“不从”的主语,所以“上”前断。
【断句】吴夫人者,潜邸旧人也。屡以过损为言,上坚不从。”
【译文】皇上的孝顺出于天性。为高宗守丧的时候,百日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缆桥架安装施工方案的环境影响
- 青年志愿者协会品牌推广方案
- 体育赛事餐饮运营方案
- 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 电力方涵施工材料管理方案
- 工地承包免责协议书(2篇)
- 徐州2024年01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第6单元期中试卷
- 2024年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英语第3单元期末试卷
- 如何引导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 学校出资办理从业资格证协议书(2篇)
- 设备试机(验收)报告
- 石材厂设计方案范本
- 租赁机械设备施工方案
- GB/T 43153-2023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
- 《中华商业文化》第四章
- 服务与服务意识培训课件
- 第5课《秋天的怀念》群文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冬季安全生产特点及预防措施
- 视频短片制作合同范本
- 结构加固改造之整体结构加固教学课件
- 高中数学-3.3 幂函数教学课件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