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北省龙泉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北省龙泉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北省龙泉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北省龙泉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北省龙泉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北省龙泉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代有人向政府上书建言:“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此上书应在A.鸦片战争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民国初年 D.新文化运动中2.人民币是建国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缩影。1962年4月武汉长江大桥入选第三套人民币,纸币上的图案A.体现了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B.标志着“一五”计划的完成C.反映了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D.适应“大跃进”的时代需要3.夏、商两朝,“天命”“天罚”思想盛行于世;西周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口号和“明德慎罚”的思想;春秋战国“非杨即墨”;从秦朝法家学说大行其道,到汉朝中期“引经入狱”。这一变化历程从本质上反映了A.古代社会形态缓慢演进 B.古代法制思想的流变C.神权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D.德治具有久远的传统4.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之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图片所示文献中,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在1935年的中国本位文化大论战中,有学者主张要发掘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与西方文化划清界限,也有学者主张全盘西化。但与五四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热潮相比,知识界和舆论界更同情和理解以传统文化为本位的说法。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知识界A.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强调以思想启蒙推动社会的进步C.实现国家救亡与民族复兴的愿望迫切D.主张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拥抱回归6.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A.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B.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C.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D.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这反映了孙中山A.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B.深受中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C.吸取了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D.侧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8.“北京天安门己经成为中国的—个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但它没有见证的是:A.1900年西方列强的野蛮 B.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典礼C.1919年中国人民的觉醒 D.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典礼9.在古代雅典,曾立法禁止奴隶主杀害奴隶。奴隶主不能随意卖掉奴隶,在奴隶年老之后还得赡养他们。在城市的多数行业中,奴隶可以取得与自由人一样的薪水,甚至拥有独立的经济地位。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民主范围波及奴隶 B.具有初步的人文意识C.公民资格限制放宽 D.受城邦主义影响10.如图是1947年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制造和平》,漫画实质上反映了A.美国以发展经济来稳定西方阵营B.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带来和平C.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恢复了欧洲经济D.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控制了西欧11.据记载,中国的纺织公司从1911年的22家增长到1919年的54家,到1921年已达109家;面粉厂从1916年的67家增长到1918年的86家,这反映了当时A.一战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 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清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民族工业摆脱对外资依赖12.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否可能,就看我们能否在一定的过渡时期内,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木家经营”。十月革命后,这一思想指导下的经济政策A.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B.有利于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C.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1940年5、6月间德军在欧洲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使日本决定抓紧时间南进。同年9月,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钢铁禁运。苏德战争爆发生,日本连续召开会议,就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决定南进。南进既是为了抢夺南方的丰富资源,也是为了切断英美援华补给线,迫使中国投降。苏联得到日本放弃北进的情报后,从远东调兵参加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7月,日本进军印度支那南部,美国立即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禁运对缺乏资源的日本打击极其沉重,日本军方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决定对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发动远洋袭击。由此,太平洋战争爆发。——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意义。14.(20分)时代与报刊材料一“报馆之利益约有数事:一、士大夫可通中外之故,识见广,人才日练,是曰广人才;二、公卿耳目渐广,兵事敌情渐熟,办事立约,不至大误,是曰保疆土;三、变法当顺人心,人人以为然,则令若流水,是曰助变法;四、士夫终日从公,余则酬酢,绝无暇日读书,有报则每日一张,各学皆有,日日增长,是曰增学问;五、吏史上闻,不敢作奸,是曰除舞弊;六、小民疾苦,纤总皆知,是曰达民隐。有此六利,急应举行。”——1895年梁启超《报馆考略》材料二“惟夫一群之中,有少数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使最宜之治法适应于吾群,吾群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民报》所为作也。抑非常革新之学说,其理想输灌于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其去实行也近。”——1905年孙中山《民报》创刊词材料三“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1915年陈独秀《新青年》创刊词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述梁启超认为报馆“有此六利,急应举行”的原因并列举其实践事例一则。(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述孙中山、陈独秀创办报刊上的异同。(3)根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时代和报刊的关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依据材料中的“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可知此上书主张统治者与民同时断发易服;故这应该是在清朝统治时期,结合所学知识,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断发易服;故选B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点评:材料中体现了移风易俗的生活改良,由此可知是维新变法。民国初年则是国家强制了2、C【解析】

根据材料“1962年4月武汉长江大桥入选第三套人民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是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标志,C项正确;纸币上的武汉长江大桥图不属于文人画,A项错误;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五计划的重要成就,能够反映建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但不能标志一五计划的完成,B项错误;“大跃进”发生于195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3、B【解析】

从商夏商的“天命”“天罚”到秦朝的法家思想,再到汉代的“引经入狱”,体现了古代中国法治思想的演变过程,B正确;商周思想不同,但是属于同一社会形态,秦汉也一样,都属于封建社会,排除A;题干未体现出官僚政治,排除C;法家思想、“天命”“天罚”均不属于德治,排除D。4、B【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②③④分别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的刊物,故B符合题意。5、C【解析】

根据材料“在1935年的中国本位文化大论战中”“知识界和舆论界更同情和理解以传统文化为本位文化的说法”并结合所学知识,随着日本侵华不断加剧,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知识界出现了实现国家救亡与民族复兴的愿望迫切,救亡的意识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在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后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D项,强调以思想启蒙推动社会的进步、主张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拥抱回归的表述材料信息都不能体现,排除。【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6、D【解析】

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为当时正在开展的三大改造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82年宪法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故答案为D项。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重建和完善,排除A项;1982年宪法为拨乱反正提供法律依据,排除B项;1954年宪法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排除C项。【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7、A【解析】

依据材料,孙中山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也看到了西方文明的问题,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平均地权,由此可知,孙中山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共民主革命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结合中国的国情学习西方文明,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8、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选项B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入北京城,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1919年五四运动首先在北京开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1949年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准确记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概括。9、B【解析】

古代雅典禁止奴隶主杀害奴隶、随意卖掉奴隶,奴隶甚至拥有独立的经济地位,说明古代雅典具有重视人、尊重人的人文主义精神,故B正确;古代雅典,只有公民享有民主,奴隶无法享受民主,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公民资格放宽的问题,排除C;材料现象与城邦主义无关,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禁止奴隶主杀害奴隶。奴隶主不能随意卖掉奴隶,在奴隶年老之后还得赡养他们”分析解答。10、A【解析】

从题干图片信息可知,美国对西欧实行马歇尔计划,以经济手段扶持、稳定、控制西欧国家,故答案为A项。根据所学可知,马歇尔计划客观上造成了欧洲的分裂,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只有西欧国家,“恢复了欧洲经济”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控制了”表述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图片的解读和分析以及对马歇尔计划目的识记和掌握。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发展西欧经济,壮大资本主义阵营同时抵消共产主义的影响;也想着通过恢复西欧经济增强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以遏制苏联。11、A【解析】

材料反映1912--1921年民族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故选A;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12年清朝已经被推翻,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16年……1918年”,联系所学我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分析解答。12、D【解析】

“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木家经营”可知,这一举措是新经济政策内容在,这一政策有助于促进经济恢复,D正确;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实现的,排除;新经济政策是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B排除;新经济政策承认市场作用,排除C。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背景:欧洲战事的发展,苏德战争的爆发,刺激了日本扩大侵略的野心;中国军民坚持抗战,牵制日军主力;东南亚战略地位重要,美日争夺激烈;美国对日本的禁运对日本打击沉重;日本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2)意义:使日本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境地;鼓舞了中国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有利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解析】

(1)背景:据材料“1940年5、6月间德军在欧洲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使日本决定抓紧时间南进”可知,欧洲战事的发展;据材料“苏德战争爆发生,日本连续召开会议,就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决定南进”可知,苏德战争的爆发,刺激了日本扩大侵略的野心;据所学可知,中国军民坚持抗战,牵制日军主力;据材料“南进既是为了抢夺南方的丰富资源,也是为了切断英美援华补给线,迫使中国投降……1941年7月,日本进军印度支那南部,美国立即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可知,东南亚战略地位重要,美日争夺激烈;据材料“禁运对缺乏资源的日本打击极其沉重,日本军方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可知,美国对日本的禁运对日本打击沉重;日本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