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留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志向。“情”表现为史官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探讨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相识。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这些人学问渊博、地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缘由。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假如是秉笔直书,只是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缘由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相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史传在对事务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这样就将历史事务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对事务的看法借“君子”“仲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看法——史官并不是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钱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尽管始终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但在司马迁看来,史传不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也是对现实的看法,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以诗性叙述,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示了历史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史记·刺客列传》中饱含深情地刻画了刺客这样一类人物,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一个个有血有肉、肝胆相照,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记录的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痕迹的捕获,史官的宏大之处在于他要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他的使命就是饱含着深情把已经逝去的人物写诞生命,把已经发生的事务写得生动,最终呈现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让跳动的生命气息绵延不绝。史传作者的“情”不同于抒情诗人的“情”。诗人多聚焦于一时一刻的客观世界和主观意志;史官有更加广袤的胸襟,不仅关注当代,也关注过去的人和事,在动态的社会和人生中表情达意。诗歌的情是静中显情;史传的情是动中传情。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表面上有意避之,实则到处传情。(摘编自魏玮《史传文学的“情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史书中都蕴含着“情志”: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志向;写史书时融入史官的心灵感悟。B.史传往往追加某个主体对事务和人物进行点评,这样就区分了历史事务和人物品评,而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C.司马迁认为,史传不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而是对现实的看法,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践行了自己的理念。D.史传作者的“情”与抒情诗人的“情”不同,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有意避开情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把属于古代诗学概念的“情志”引入史学探讨中,目的是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相识。B.文章主体部分从记史言志和作史缘情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后一角度与诗学进行了对比。C.文章引用《史记》中孔子的言论,论证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是历史的参与者的观点。D.文章列举《史记》中的刺客这一类性格显明的人物,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他们有一种使命感,因此在史传中表现“志”。B.《春秋》融入了孔子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主观内容较多,只能作为历史的参考。C.史官在史书中表达自己作为当局者的看法,这是史官心忧国家,对国家兴亡的一种责任。D.饱含深情地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务,写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这是史官的宏大之处。(二)好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小题。材料一:本报讯中国银联昨天发布了2024移动支付平安大调查分析报告。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7亿,去年三季度,银行业处理移动支付业务的笔数,同比增幅高达7成多,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便利店、网购、交通、医疗、外卖等日常消费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调查显示,受调查人群去年运用移动支付每月平均消费了2600元。其中,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最高,超过3000元;全职主妇、IT从业人员每月消费也都超过2800元;学生群体每月消费金额为1952元,但他们每支出5元,就有2元是通过移动支付方式花出去的。调查还显示,实体零售店、网购、公共交通、外卖、购买火车票机票,是运用移动支付最多的5种场景。从地域来看,上海、浙江、江苏三地运用移动支付的人群最多。在支付方式上,二维码支付占据移动支付主流地位,占比超过八成。移动支付运用便利,但它所面临的风险也比传统支付方式更多。指纹支付等生物识别方式普及很快,在35岁以下男性中,生物识别已经成为运用率最高的验证方式。中国银联风险限制部高级主管王宇表示,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既简化了用户的一些交互环节,同时也在平安的认证技术上有所提升,让持卡人在移动消费当中,更便利、更快捷,也更平安。(摘编自王旭、张欢《移动支付,香港急起直追》,人民网2024年01月11日)材料二:内地游客洪小姐来到香港,放下行李第一件事是去找“网红”牛腩店。尴尬的是,她忘了换港币,而小店老板娘只收现金。洪小姐举着手机找了十几家小店,最终懊丧地发觉,街头小店只收现金。最终,她只有无奈地回酒店换钱。在深圳河两岸,移动支付的运用有天壤之别。对此感受深刻的,不只是内地游客,一向以金融科技领先为傲的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更急于变更这一现状。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是金融科技的主动推动者。他直言,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需有一个世界级的金融基建尤其是支付系统去支撑,才能胜利。近年来,香港推动移动支付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内地城市覆盖达九成以上的移动支付相比,时至今日,香港移动支付比例仍不到两成,活跃用户更少,移动支付的运用场景也有些寥落。有些人费解,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接纳速度如此之慢?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习惯是最大阻碍。香港移动支付虽然尚不普及,但“非现金”支付却已运行20多年。香港市民惯用的“八达通”卡于1997年面世,这张集交通、餐饮、购物、服务、门禁等功能于一体的卡片,发行已超过3500万张,已经覆盖香港市面逾1.5万家服务商的2.4万个零售场所,几乎满意了市民全部日常消费的支付需求。据统计,香港信用卡支付占比53%,超过95%的市民则常常用“八达通”和现金。香港市民对个人信息的平安顾虑,特殊是移动支付须要绑定银行卡和获得用户资料,让谨慎的香港人望而却步。“从微信香港钱包的运行阅历来看,香港市民对于隐私、数据的敏感是推行移动支付的难点之一。”腾讯金融科技部副总裁陈起儒说。至于很多小店只收现金,则是因为生存不易需精打细算,接受信用卡须要安装设备,还要收手续费,只能婉拒。(数据来源:前瞻产业探讨院整理,2024年1月2日)材料三:2024-2024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统计及增长状况(摘编自孙奇茹《调查显示:去年移动支付人均月消费2600元》,《北京日报》2024年01月24日)材料四:如今,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变更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渐渐变更了民俗习惯。当线上支付成习惯,实体红包被线上红包替代,“年味儿”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春节期间,除了贴对联、买年货、包饺子、看春晚等传统习俗外,抢红包、扫“福”字等活动渐渐成为新习俗。春节期间的线上红包为人们创建了新的感情沟通方式,通过参与抢红包等活动增进与亲人挚友的沟通,让春节更有“味道”。有专家说:“社会的发展变更使过去的‘年味儿’有所减弱,但新媒体通过流量构建新的民俗,让人们参与狂欢,从而获得春节新的仪式感。”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的同时,用户应留意个人信息平安,不要贪图小利、因小失大。春节期间,有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制作虚假的二维码或共享链接,一旦用户扫描或点击链接,有可能被盗取个人信息甚至被盗取钱财。快乐过春节、华蜜领红包的同时,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误入陷阱。(摘编自刘峣、刘奇《春节“红包大战”硝烟再起》,人民网2024年02月01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瞻产业探讨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24-2024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呈下降上升再到不断下降的趋势。B.2024年受调查者运用移动支付时,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超过3000元,学生群体则不足2000元,人们移动支付占支出的40%。C.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移动支付的运用却远远不如大陆,主要缘由是香港人一时难以变更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支付习惯。D.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线上抢红包已经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感情沟通的新方式,这是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产生的新年俗。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调查显示,在中国大陆,与人们生活亲密相关的地方,移动支付运用越多,长江三角洲地区移动支付运用的人群最多。B.预料2024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增长速度下降,是因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经特别巨大,增速下降属正常现象。C.香港移动支付不普及,是因为香港“非现金”支付已经特别成熟,基本满意了市民支付需求,没必要再用移动支付来代替。D.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时不能见红包就抢,见链接就点,还是须要细致分辨,防止误入诈骗陷阱。6.移动支付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主动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7~9小题。乡土情结柯灵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人生旅途坎坷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望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起先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行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溢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担心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辞,万里投荒,去找寻志向,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很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飘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恒久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很多人依旧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踪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斗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变更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冲突现象:鸦片斗争期间被清王朝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迥然不同的背景、色调和内涵,不行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合,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当祖国须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一般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同舟共济的情意,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际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沟通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逝。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其次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家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喜容笑脸……这一切确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劝服力和感染力。B.“失恨的兰花,逐浪的萍,飘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方,生动形象地写了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若无助的境遇。C.“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于千丈,落叶归根”的比方,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依据。D.最终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逝,笔法生动详细,读来发人深省,回味悠长8.从文中看,人们身上都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9.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特别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节选自司马迁《鸿门宴》)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B.常以身翼蔽沛公翼:鸟的翅膀C.备他盗出入与特别也特别:意外的变故D.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继者1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推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项王按剑而跽曰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④若属皆且为所虏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1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能屈能伸,能言善辩,以一番卑词麻痹项羽,满意项羽的自大心理,所说的“河”是指黄河,“关”指函谷关。B.鸿门宴中刘邦“北向坐”,是最上位,而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则“南向坐”,座位支配体现项羽对刘邦以礼相待。C.樊哙持剑拥盾闯帐,怒视项羽,项王则握剑跪直身子,摆出警备的姿态,动作、外貌描写传神,顿感气氛之惊慌。D.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当警卫的人。樊哙虽为参乘,但从他斥责项羽之语亦可看出他的才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4~15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参与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德是选送的首要依据。C.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D.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忆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北伐所导致的惨痛失败,提示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由过去跌入现实,不免思绪深厚、顿生感慨,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叹,感伤时间易逝、壮志难酬。(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仅用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史实写了出来: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3小题,9分)古代人没机器,想要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行,就算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在版上。在这种状况下,复制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因为传抄的人也是一般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突然走神而漏掉个把字,会因为急着出去吃饭而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假如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____,但假如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____”乃至面目全非。要知道,(),一字之差,可能就会变更整首诗的格调,可谓____。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很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我们____的经典名句,或许只是一个漂亮的误会。如李白的《将进酒》里有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觉这句诗尽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直到有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觉这首诗的踪影,知道了这首诗叫作《惜樽空》,这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我们今人才搞清晰这首诗在唐代的真正模样。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无伤大雅伤筋动骨一字千里耳熟能详B.无关大局体无完肤失之千里耳闻则诵C.无关大局伤筋动骨失之千里耳熟能详D.无伤大雅体无完肤一字千里耳闻则诵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贵在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B.诗歌的特点是以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微妙的含意C.诗歌创作须要极其细致的严谨看法与作风D.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都有明显的不同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很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B.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很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C.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很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D.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很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20.下面是一名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信的部分内容,有四处不合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我从我校招生就业网上获悉,你们公司正在聘请销售代表,我不揣冒昧,向您寄上我的求职信。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翻一翻我的求职信,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我叫王隽一,女,1996年5月生,汉族,打小在江西长大,毕业于新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21.细致视察右面这幅漫画,联系现实,写一段评论。要求:至少用两种修辞手法,观点明确,语言简明、精确,不超过100字。四、作文(共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个细微环节,抵得上千言万语。因为细微环节,所以真实;因为细微环节,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实习合同格式
- 2025年快递物流运输合同正式样本
- 2025年办公楼物业保安雇佣合同示例
- 2025年分散采购合同格式样本
- 2025年公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样本
- 2025年仓储合同与保管协议范本
- 2025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合同模板
- 2025年专卖店装饰设计合同
- 2025年离职员工返岗合同范文
- 安全生产承包合同范本6篇
- 公司员工奖惩制度流程
- 星巴克案例分析-星巴克成功之道
- 静脉炎预防和处理课件
- 船舶种类与特点
- 2023年中国兵器人才学院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曲轴加工工艺卡片
-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 客房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
- 乌鲁木齐超低温欧斯博热泵供暖制冷设计方案
- 妇产科学(第9版)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 LY/T 2241-2014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