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1年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1年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1年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1年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写字(4分)

一、将下列诗句抄写在方格内,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第二部分:积累运用(37分)

二、选择题。下面各小题均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填在“()”里。(24分)

1.下面加点字中与“血泊”的“泊”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泊船

B.漂泊C.湖泊

D.淡泊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镌刻(juān)

迸裂(bìng)

B.绰起(chāo)踉跄(cāng)

C.幔子(wàn)

擒拿(qín)

D.寨子(zhài)

腰胯(kuà)

3.“殍”最有可能是什么意思?()

A.饿死

B.漂浮

C.游荡

D.下降

4.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雷鼓抓耳挠鳃

B.胸堂一饮而尽

C.几饿神机妙算

D.耻笑半夜三更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斟酒)

B.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刻着)

C.他是一名郎中,看好了许多疑难杂症。(古代一种官职)

D.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绕丝、纱、线等的工具)

6.下列故事和主要人物不对应的一项是()

A.草船借箭——刘备

B.三打白骨精——孙悟空

C.单刀赴会——关羽

D.焚稿断痴情——林黛玉

7.下面四个句子分别体现了武松怎样的特点?()

①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②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③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④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A.爱面子机敏心细无畏

B.无畏机敏心细爱面子

C.无畏机敏爱面子心细

D.无畏心细爱面子机敏

8.《水浒传》中被称为“智多星”的好汉是()

A.林冲

B.宋江

C.吴用

D.李逵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将来都希望考个好中学,做个有作为的人。

B.新罗区“美丽乡村”建设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有了进一步提升。

C.只要我们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D.为了避免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制定了强有力的措施。

10.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上联是“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最恰当的下联是()

A.棋差一招,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B.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C.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D.报仇雪恨,林教头泄愤山神庙

11.阅读名著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判断词语的大致意思。

B.可以借助词典等工具书来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

C.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

D.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地理解就可以了,不用去查找词语的具体意思。

12.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打开你的书来——正如漆黑的夜里,__________,你的眼前一片光辉;正如在梦的摇篮里,____________,如白云之飘忽,你竟忘记了归来;正如打开一扇上了锁的门,__________,踱进一座美丽的园林;正如一株忘忧草,________,你便好像拂去了心上沉积的尘埃。

①你和着蜜浆咀嚼吞下去了

②一根火柴被划亮了

③你恍惚间走进一座幻想的拱门

④你便用徐缓的步子

A.③④①②B.②④③①C.③④②①

D.②③④①

三、读拼音,写词语。(5分)

四、我会做。(8分)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的诸葛亮、______________的武松、______________的林黛玉和______________的孙悟空。

2.《鸟鸣涧》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猜一个名著中的人物。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24分)

(一)关于阅读名著的调查(8分)

某校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半年内阅读名著的调查,以下是几份统计数据。

1.关于阅读名著兴趣和阅读名著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喜欢读名著的人数排第二名,但只比不喜欢读名著的人数多一点儿。

B.阅读名著兴趣一般的同学是最多的,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

C.能够在半年内读3~5本名著的人数最少。

D.很少有同学能在半年内读11本及以上的名著。

2.下列四种学生阅读名著的最大收获中,人数最多的是()(2分)

A.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从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B.学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体会名著中的人生真谛。

C.锻炼写作能力、想象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D.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

3.联系上面的调查结果,你觉得该校五年级学生在阅读名著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至少写出两点,并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马谡失街亭(16分)

魏国的文武百官听到蜀军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ruì)比较镇静,立即派张郃率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作为据点。他看中了参军马谡。马谡也极力自荐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斩全家!”

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这一回,诸葛亮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率领的魏军也正从东面过来。马谡看了看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一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临走的时候丞相嘱咐过,要坚守城池,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也没有用,只好领着马谡拨给他的五千兵,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也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向西逃跑。

王平带领五千兵,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战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带领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自己的五千兵没有大的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损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1.下列成语中最能确切地表达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意思的一项是()(2分)

A.信口开河

B.夸夸其谈

C.纸上谈兵

D.照猫画虎

2.魏国的文武百官都惊慌失措的原因是()(2分)

A.蜀军要大举进攻。

B.魏明帝刚刚即位。

C.诸葛亮不愿出山。

D.马谡自荐镇守街亭。

3.诸葛亮派马谡当先锋去守街亭的原因是()(2分)

A.马谡具有实战经验。

B.马谡善于写文章。

C.马谡熟读兵书且极力自荐。D.马谡有勇有谋。

4.王平的五千兵没有大的损失的原因是()(2分)

A.杀出重围

B.没有应战

C.埋伏军队

D.用计撤退

5.文中画“”的句子,体现了王平的什么特点?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谡失街亭,到底是谁的错?请结合文章发表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习作表达(35分)

(一)小练笔。(5分)

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名著,介绍清楚你的推荐理由。

(二)作文。(30分)

读完《草船借箭》一文后写一篇读后感。意思表达准确完整,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写字

一、略。

第二部分:积累运用

二、1.C2.D3.A4.D5.C6.A

7.C8.C9.B10.B11.D12.D

三、都督委托妒忌呐喊军令状

四、1.示例:神机妙算勇敢无畏秀外慧中活泼勇敢

2.唐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林黛玉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一)1.C2.D

3.示例:①阅读名著的兴趣不高,超过一半的同学阅读名著的兴趣一般,还有一部分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