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江苏省无锡市历史高一上学期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鸦片战争【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它不仅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而且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南京条约》是在哪一年签订的?A.1840年B.1842年C.1856年D.1901年【答案】B.1842年【解析】《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启了割地赔款的时代。条约签订于1842年8月29日。3、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B.列强对中国的侵略C.中国综合国力的下降D.近代工业的落后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选项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内部原因,但它并不是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而是内部因素,故A项错误。选项B,近代以来,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逐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的主权、领土、经济等方面遭受严重损害,从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正确。选项C,中国综合国力的下降是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选项D,近代工业的落后是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表现,而不是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4、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A.反映了地主阶级改革派学习西方的愿望B.体现了洋务派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的要求C.表明洋务派已经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D.表明洋务派与顽固派在是否学习西方问题上根本对立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派的思想主张。选项A,地主阶级改革派学习西方的愿望主要体现在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中,而不是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A项错误。选项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核心思想,即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故B项正确。选项C,洋务派虽然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他们并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错误。选项D,洋务派与顽固派在是否学习西方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他们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都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故D项错误。5、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A、鸦片战争【解析】鸦片战争(1840-1842年)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A、京师同文馆B、北洋水师学堂C、京师大学堂D、福州船政学堂【答案】C、京师大学堂【解析】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变法时期,即1898年成立的,它的建立是为了培养新式人才,是中国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而京师同文馆、北洋水师学堂以及福州船政学堂都是在洋务运动(约1860年代至1890年代)期间为了学习西方科技及军事技术而设立的教育机构。7、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A.鸦片战争【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它不仅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还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8、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B.引进西方技术,加强国防力量C.实现中国的工业化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答案】B.引进西方技术,加强国防力量【解析】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工业技术来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但其主要目标是维护清朝的统治,并非推翻它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9、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1840-1842年)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也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开始。10、《南京条约》签订于哪一年?A.1840年B.1842年C.1901年D.1919年答案:B解析:《南京条约》是在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丧失了部分主权,并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11、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B.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C.诸侯国要承担向周天子进贡的义务D.诸侯国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赋税答案:D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西周的分封制,本题需要根据材料联系史实分析出关于西周分封制叙述错误的选项。选项A,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故选项A正确。选项B,根据史实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C,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向周天子交纳贡品,这是诸侯国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之一,故选项C正确。选项D,在西周的分封制下,诸侯国要向周天子交纳贡品,而不是赋税,赋税制度是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而产生的,故选项D错误。12、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频繁,以下史实与唐朝有关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答案:B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本题需要根据材料联系史实分析出与唐朝有关的史实。选项A,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的历史事件,与唐朝无关,故选项A错误。选项B,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的历史事件,与唐朝有关,故选项B正确。选项C,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率领由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组成的船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已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航行,与唐朝无关,故选项C错误。选项D,戚继光抗倭是明朝时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历史事件,与唐朝无关,故选项D错误。因此,与唐朝有关的史实是:B.鉴真东渡。13、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学生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B.商朝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题目材料“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说明当时牛耕技术备受推崇,故A项正确;商朝时期使用木、石、骨、蚌农具,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故B项错误;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晚于春秋战国时期,故C、D两项错误。14、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B.诸侯国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C.诸侯要向周天子贡献财物D.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完全独立答案:D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西周的分封制,本题需要根据材料联系史实分析出关于西周分封制叙述不正确的选项。选项A,西周时期,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掌握着国家大权,故选项A与史实相符,但不符合题意。选项B,西周时期,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需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故选项B与史实相符,但不符合题意。选项C,西周时期,诸侯需要向周天子进献贡物,故选项C与史实相符,但不符合题意。选项D,西周时期,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较大独立性,但需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向周天子进献贡物,并非享有“完全独立”,故选项D与史实不符,但符合题意。因此,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完全独立。15、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下列诗句与白居易这首诗体现的哲学寓意最为相近的是()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答案:C解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的是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A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项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D项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C项符合题意。16、2023年6月,中国科学家在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中探测到迄今最高能量的宇宙伽马射线光子,这一发现有助于揭开宇宙极端天体现象及高能宇宙射线起源的奥秘。这表明()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②认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中“中国科学家在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中探测到迄今最高能量的宇宙伽马射线光子”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符合题意;“这一发现有助于揭开宇宙极端天体现象及高能宇宙射线起源的奥秘”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①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②错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但材料没有体现真理的客观性,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问题背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2)描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答题要求:本题共计15分。要求条理清晰,论述准确,字数不少于300字。现在,请您根据上述要求来解答该题目。第一题答案(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包括:英国希望通过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鸦片走私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秩序和财政体系。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之间的矛盾。(2)《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丧失了部分主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上,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政治上,清政府的统治受到挑战,中央集权削弱。社会上,民众生活困苦加剧,阶级矛盾激化。总之,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题【题目背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材料二:宋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之间的交往频繁。瓷器、丝绸等商品远销海外,同时,中国的科技发明如印刷术、火药也经由这条路线传向世界。【问题】1.唐太宗这句话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简要说明。2.结合材料二,分析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对当时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答案与解析】1.唐太宗的话表明了唐朝实行的是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他提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这是指传统上中原王朝对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态度通常是轻视的;但唐太宗却说“朕独爱之如一”,意味着他对待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是一视同仁的,没有种族歧视,这在当时是非常进步的思想。这种政策有助于加强中央政权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发展。2.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极大地推动了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通过这条海上贸易路线,不仅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还加速了技术、艺术乃至思想观念的传播。例如,宋朝瓷器因其精美的工艺而闻名遐迩,成为海外市场的抢手货;同时,印刷术的西传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的文化发展,而火药技术的传播则影响到了军事技术的进步。此外,这种交流也有助于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第三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描述了哪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它们各自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特征?2.根据材料二,概括“家天下”时代的主要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转变的原因及其意义。答案与解析:1.答:材料一描述的是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或称原始共产主义时期),其特点是公有制、按需分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谐。材料二则描绘了私有制兴起后的小康社会(或早期奴隶社会),此时社会开始出现了阶级分化,家族制度确立,财产私有化,以及国家机器的雏形。2.答:“家天下”时代的主要特点包括家族或氏族作为基本单位,世袭制度成为权力传递的方式,个人利益优先于集体利益,私有财产观念加强,以及为了保护私人财产而建立的防御设施如城墙和护城河等。3.答: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变的原因主要包括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业技术和工具的进步,使得剩余产品的出现成为可能,进而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同时,由于战争俘虏不再被杀戮而是被用作奴隶劳动,这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这一转变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的共产主义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阶级社会,这一变化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加速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阶级矛盾的激化。通过以上材料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出资合同范本
- 农村厨子采购合同范本
- 勘察设计合同范本全国
- 2024年河南信阳一五四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重庆镜辰美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出售养殖用地合同范本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3.1耕海牧渔教学设计
- 买窑洞合同范本
- 临勤合同范本
- 助播商务合同范本
- DB510100T203-2016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
- 化工厂中控DCS系统岗位职责
- 2023年同等学力研究生考试教育学试卷附详细答案
- 酒水购销合同范本(3篇)
- 消渴病中医护理的方案课件
- 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课件
- 水质分析题库
-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物理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解读资料讲解课件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课件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