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考2022年考前易错点查漏补缺11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定量分析1.(2020八上·浙江期末)为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小科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得到以下实验数据。坐标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2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表格表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温度(℃)010203040呼吸速率(mg·h-1)0.300.350.500.701.10(1)从图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和有关。(2)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O2产生较快,但后来O2的释放速度减慢,其最主要原因是。(3)金鱼藻在10℃、光照强度为20klx的环境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实际氧气量是mg2.(2018九下·金华月考)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呼吸方式有所不同。如图表示黑暗中某植物的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即P点之前),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作出该判断理由是;(2)该器官的释放CO2与吸收O2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3)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0%以上;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左右;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3.如图一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器;图二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株植物昼夜24小时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②代表的气体为,[A]代表的细胞器为,A处进行的生理活动能(填“储存”或“释放”)能量。(2)图二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曲线为(填“甲”或“乙”),乙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白天比夜间。在此一昼夜内,有机物累积最多的点是图中的(填“M”或“P”或“Q”或“N"4.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图乙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部分来自于植物的作用。(2)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点。(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4)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点)。5.(2018·台州模拟)课外科学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四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绘制成甲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数据可知: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mg。(2)图乙是29℃时该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方(填“上”或“下”)。6.(2018九下·鄞州月考)科研人员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的小室中的CO2浓度。现进行如下实验:在密闭但可透光的两相同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小室的容积均为1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CO2的浓度,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CO2的浓度单位:毫克/升)记录时间(分)051015202530354045A种植物叶片1501138358504848484848B种植物叶片150110755035188888
根据表中记录到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原因是。(2)从记录的结果看,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了,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其原因是。(3)如果将大小、长势相似的A种植物和B种植物培养在同一个密闭的钟罩内进行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生长较良好的是种植物。(填A或B)(4)假定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是葡萄糖,经测定:在光照下密闭容器内CO2的质量每减少44克,植物体内葡萄糖净增加30克,则实验中的B种植物叶片在25分内净增加的葡萄糖的质量为毫克。7.科研人员为研究氧气浓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测定了烟草叶片在25℃时,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部分数据如下,请分析回答:氧气浓度2%20%CO2的吸收速率[毫克/(时·厘米2)]239(1)O2浓度由2%增大为20%时,烟草叶片吸收CO2的速率大幅下降,推测这种变化与增强有关,还可能与的变化有关。(2)为了探究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上述数据基础上,还需测定黑暗条件下对应的呼吸速率。设在25℃,氧气浓度为2%时,呼吸速率为X[毫克/(时·厘米2)],氧气浓度为20%时,呼吸速率为Y[毫克/(时·厘米2)]。①如果23+X=9+Y,说明。②如果23+X>9+Y,说明。8.(2017·浙江竞赛)某研究者利用栽在花盆中的植物,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回答如下问题:(1)图甲表示此盆绿色植物在两种不同温度下释放氧气的快慢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该植物的呼吸商A(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75,在15℃、1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毫升。(2)图乙是测定图甲纵坐标上a值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在钟罩内放入该植物后密封,置于15℃的环境中,并对钟罩进行处理。②简述该实验的原理和测量方法。(3)干旱初期,此植物光合作用快慢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图来说明,其原因是。9.(2016·模拟)下面甲图表示光照强度的变化与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乙图表示温度变化与某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丙图表示森林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注:光合作用的速率是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制造有机物的量,因为有机物的量测定不方便,通常用氧气的释放量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表示)请回答:(1)甲图中曲线上B点代表的含义为:;A点代表的含义为:;(2)由乙图分析可知,该植物体在其它环境因素适宜时,体内有机物积累速率要达到最大的温度要求应该是。(3)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中,一般要在叶面积指数为6而不是为8时进行林木的采伐比较合算,请简要说明原因。10.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和原料,以东昌湖里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第一步:取三支大小一致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和3号.第二步:在1号、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碳酸氢钠溶液(注: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在2号试管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第三步:将三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菹草叶片分别放入三支试管的底部,如图.第四步:将1、2号试管放在100W的灯泡下照射3~4分钟,3号试管置于暗处,观察并记录叶片是否有气泡(氧气)产生和叶片上浮的情况,实验结果如表.试管试管中的液体条件实验现象1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灯光照射有气泡,叶片上浮2蒸馏水+新鲜菹草叶片灯光照射无气泡,叶片无上浮3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黑暗无气泡,无叶片上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号和2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作为对照的是号试管.该组实验说明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2)1号和3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该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3)在以上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该活动小组利用1号试管又进行了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关系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1020304050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个)6535156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和光源的距离的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植物光合作用.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11.(2020八下·台州月考)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勒克斯、20000勒克斯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1)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下是10℃下的倍。(2)该叶片在10℃、50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mg。(3)该叶片在20℃、200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质量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2.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某种蔬菜的叶片逃命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1)曲线ab段表明。(2)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左右。(3)当温度在35℃时,该叶片内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是毫克。(4)若要提高温室栽培蔬菜的产量,你认为晚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3.(2019八下·滨江期末)杭州市某郊区的一条小河,水体存在富营养化污染情况。下图是水质监测站在2019年6月对此水体的一天中每升水中溶解氧气的质量进行监测,下表为不同温度溶解氧饱和值表:水温/℃25262729313234溶解氧饱和值/mg·L-18.158.007.857.657.437.307.20请回答:(1)水体中存在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氧循环,水中的溶解氧会由于水生生物的而减少,但又会由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和水生植物的而增加。(2)在凌晨零点时,河水中的溶解氧仅为该温度下的溶解氧饱和值的75%~80%,原因是:;但在午后,溶解氧的饱和度可高达110%,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为。(3)河水里的微生物使有机物(化学式以C6H12O6为代表)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作用而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C6H12O6+6O2活细胞__6CO2+6H2O)中所需的O2的量叫做BOD(生化需氧量),BOD是衡量水体质量的一个指标,若水体的生化需氧量大于溶解氧饱和值,则不适合鱼类生存。当天测得河水中所含有机物的质量折合成C6H12O6为0.010gL(4)目前杭州市由于执行了严格的污水排放制度重建了水道体系和用专门船只向河流输送某种气体等措施,河流水质已得到显著的改善。这里的“某种气体”是指。A.氢气 B.氯气 C.氧气 D.二氧化氮14.(2019八下·余杭月考)在载人航天活动中,比较难解决的是宇航员的供氧问题。科学家发现,在太空舱内“饲养”小球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一般光照条件下,每千克小球藻(鲜重)经光合作用每小时约可释放氧气0.64克,并产生相应质量的葡萄糖。(光合作用最简表达式为:6CO(1)小球藻细胞与宇航员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2)每千克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1小时可产生克葡萄糖,同时消耗了克二氧化碳。(3)过去人们一直对于光合作用产物O2的来源感到疑惑。若宇航员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18O和16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A.CO2 B.H2OC.部分来自CO2,部分来自H2O D.无法判断(4)18O和16O称为。15.(2018·浙江模拟)如图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两个实验示意图。结合下列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Ⅰ):甲装置中的NaHCO3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保持稳定的浓度(碳酸氢钠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甲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处。2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Ⅱ):乙装置的小烧杯内盛有一定足够浓度的NaOH溶液。将乙装置置于20℃、黑暗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处。3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1)两实验中都使水滴维持在X位置时才进行容量读数的目的是。(2)根据Ⅱ实验数据可测得呼吸作用(用消耗氧气量表示)的速率是mL/h。(3)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根据Ⅰ、Ⅱ实验数据可测得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量表示)的速率是mL/h。(4)如果在Ⅰ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为使水滴维持在X位置,针筒的容量仍需在0.6mL读数处。而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为使水滴维持在X位置,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才能读数,比较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5)若在甲装置的植物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针筒处读数会(填“减小”、“不变”或“增大”)。16.(2013·绍兴)农技人员设计并建造了日光温室大棚,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大棚内同种植物的总和称为一个。(2)沼气池中微生物发酵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植物通过(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3)大棚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4)农技人员研究温度对某种蔬菜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图中面积S1、S2、S3、S4可表示某部分有机物的量。当温度从t1上升到t3期间,该蔬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17.(2020·湖州模拟)科学上把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和消耗氧气的体积的比值称为呼吸熵。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转置如图的装置1和装置2(氢氧化钠溶液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忽略不计),装置1和装置2中的发芽种子的种类相同,大小、健康状况相近,数量相同。(1)测定消耗氧气的体积的是哪个装置,请做出判断并简述理由。(2)为使测得消耗氧气的体积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更精确,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和5mL蒸馏水。(3)某次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将装置1、装置2以及对照组放在25℃温度下,关闭活塞,30分钟后,读出装置1、装置2刻度管的着色液向左分别移动a毫米和b毫米,对照组的刻度管着色液向右移动c毫米,则该b表示。(4)通过以上数据,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发芽吸熵为(用a、b、c表示)。18.(2020八下·吴兴期中)小明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明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Ⅰ.首先选取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Ⅱ.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Ⅲ.一段时间后,吊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明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植株实验前质量/g实验后质量/g生长情况甲4148植株弱小、叶色变黄乙4171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丙4199植株健壮、叶色浓绿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比较甲乙两盆植株的生长情况,可以得出结论:。(2)请仿照如图甲,将表格中的其他数据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3)实验后,小明对丙盆吊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勤,吊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填字母选项)。A.土壤中营养成分过少,造成根细胞死亡B.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C.根吸收了过多水分,造成细胞破裂D.根部细菌大量繁殖,损伤了植物的根19.(2021·乐清模拟)小知想要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为了帮助小明完成实验,老师提供了如下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实验器材和药品】如图装置若干、种类及长势相同植株、二氧化碳缓冲液、功率不同(30瓦、60瓦、100瓦等)的LED灯、刻度尺、烧杯、秒表。【老师对实验的提示和建议】①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维持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取用100毫升即可。②温度会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25℃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1)该实验通过测定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弱。(2)请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和药品以及对实验的提示和建议,帮助小知设计实验方案。20.(2020·台州模拟)测定植物在自然环境下两昼夜吸收或释放CO2量,经电脑分析得到分析图,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请据图回答:(1)第二天中(填字母)点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FG段CO2吸收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2)若S1+S3+S5≥S2+S4时,则植物在这两昼夜内(选填“能”或“不能”)生长。若将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1小时,质量减少1mg,再用适当光照射2小时,测其质量比暗处理前增加3mg,则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制造有机物质量是多少备考2022年考前易错点查漏补缺11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定量分析1.(2020八上·浙江期末)为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小科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得到以下实验数据。坐标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2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表格表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温度(℃)010203040呼吸速率(mg·h-1)0.300.350.500.701.10(1)从图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和有关。(2)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O2产生较快,但后来O2的释放速度减慢,其最主要原因是。(3)金鱼藻在10℃、光照强度为20klx的环境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实际氧气量是mg【答案】(1)光照强度;温度(2)CO2逐渐被光合作用消耗而没有及时得到补充(3)4.35【解析】(1)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可见,横轴为光照强度,三条曲线具有不同温度,因此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光强度、温度等因素有关。(2)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产生氧气较快,但3天后由于水中CO2逐渐被光合作用消耗而没有及时得到补充,光合作用减慢导致氧气生成减慢;要使O2生成量不减,可向水中通入适量的CO2,二氧化碳能直接影响光合作用中的CO2的固定(CO2和C5的结合).(3)10℃、20KLX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为4mg/h,呼吸速率为0.350mg/h,故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实际氧气量是4+0.35=4.35mg2.(2018九下·金华月考)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呼吸方式有所不同。如图表示黑暗中某植物的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即P点之前),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作出该判断理由是;(2)该器官的释放CO2与吸收O2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3)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0%以上;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左右;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答案】(1)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多于氧气的吸收量(2)有氧呼吸(3)B【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低于10%时,二氧化碳的量特别多,但也有降低的趋势;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多于氧气的吸收量;
(2)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比较少,因为无氧呼吸是不完全分解有机物的;故答案为:有氧呼吸;
(3)保存水果、蔬菜要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要抑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故答案为:B;3.如图一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器;图二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株植物昼夜24小时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②代表的气体为,[A]代表的细胞器为,A处进行的生理活动能(填“储存”或“释放”)能量。(2)图二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曲线为(填“甲”或“乙”),乙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白天比夜间。在此一昼夜内,有机物累积最多的点是图中的(填“M”或“P”或“Q”或“N"【答案】(1)二氧化碳;线粒体;释放(2)甲;强;N【解析】(1)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由图可知,[A]代表线粒体,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条件是必须有光照,图中甲曲线甲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曲线乙在一天中变化不大,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由图可知,呼吸作用强度白天比晚上强。在此一昼夜内,有机物累积最多的点是图中的N,因为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后积累的有机物最多。4.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图乙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部分来自于植物的作用。(2)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点。(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4)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点)。【答案】(1)蒸腾(2)d(3)多于(4)增加光照时间(或晚上降温)【解析】(1)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因此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部分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2)d为呼吸作用速率和光合作用速率相等的临界点,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必须使植物A和植物B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d点;
(3)从图乙中看出,当光照强度为f时,植物A和植物B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相等,表明植物A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的差等于植物B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的差;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A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比植物B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小,表明植物A的呼吸作用强度比植物B的呼吸作用强度大。因此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多于植物B。
(4)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光照时间、晚上降温等。5.(2018·台州模拟)课外科学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四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绘制成甲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数据可知: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mg。(2)图乙是29℃时该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方(填“上”或“下”)。【答案】(1)7(2)29℃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相等;(3)上【解析】(1)从甲图中看出,叶在28℃时暗处理1小时后有机物的减少量是2毫克,叶在28℃时光照1小时后与暗处理前的有机物增加量是3毫克,叶在28℃光照1小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时候还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2毫克,因此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2+2+3═7毫克。
(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乙图中a点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多,表明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a、b、c三点光合作用最弱的是a,b点的含义是29℃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3)从甲图中看出,叶在27℃时暗处理1小时后有机物的减少量是1毫克,叶在29℃时暗处理1小时后有机物的减少量是3毫克,表明27℃时比29℃时呼吸作用弱,因此若温度由29℃下降到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上方。6.(2018九下·鄞州月考)科研人员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的小室中的CO2浓度。现进行如下实验:在密闭但可透光的两相同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小室的容积均为1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CO2的浓度,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CO2的浓度单位:毫克/升)记录时间(分)051015202530354045A种植物叶片1501138358504848484848B种植物叶片150110755035188888
根据表中记录到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原因是。(2)从记录的结果看,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了,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其原因是。(3)如果将大小、长势相似的A种植物和B种植物培养在同一个密闭的钟罩内进行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生长较良好的是种植物。(填A或B)(4)假定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是葡萄糖,经测定:在光照下密闭容器内CO2的质量每减少44克,植物体内葡萄糖净增加30克,则实验中的B种植物叶片在25分内净增加的葡萄糖的质量为毫克。【答案】(1)CO2被叶片光合作用吸收或光合作用速率比呼吸作用速率大(2)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3)B(4)90【解析】(1)二氧化碳浓度在降低说明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且比呼吸作用强;故答案为:CO2被叶片光合作用吸收或光合作用速率比呼吸作用速率大;
(2)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了,说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平衡了;故答案为: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3)B中二氧化碳浓度减少的多,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强,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多;故答案为:B;
(4)0--25分钟: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了:150-18=132mg/L;二氧化碳的质量减少了:132mg/L×1L=132mg;
m(葡萄糖)=132mg44×1000mg7.科研人员为研究氧气浓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测定了烟草叶片在25℃时,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部分数据如下,请分析回答:氧气浓度2%20%CO2的吸收速率[毫克/(时·厘米2)]239(1)O2浓度由2%增大为20%时,烟草叶片吸收CO2的速率大幅下降,推测这种变化与增强有关,还可能与的变化有关。(2)为了探究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上述数据基础上,还需测定黑暗条件下对应的呼吸速率。设在25℃,氧气浓度为2%时,呼吸速率为X[毫克/(时·厘米2)],氧气浓度为20%时,呼吸速率为Y[毫克/(时·厘米2)]。①如果23+X=9+Y,说明。②如果23+X>9+Y,说明。【答案】(1)呼吸作用;光合作用(2)氧气浓度增加不影响光合作用;氧气浓度增加抑制光合作用【解析】(1)氧气的浓度会影响呼吸作用强度,可能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2)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速率+CO2的吸收速率,在氧气浓度为2%下实际光合作用速率=23+X,在氧气浓度为20%下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9+Y,如果两者相等,说明氧气浓度增加不影响光合作用,如果23+X>9+Y,说明氧气浓度增加抑制光合作用。8.(2017·浙江竞赛)某研究者利用栽在花盆中的植物,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回答如下问题:(1)图甲表示此盆绿色植物在两种不同温度下释放氧气的快慢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该植物的呼吸商A(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75,在15℃、1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毫升。(2)图乙是测定图甲纵坐标上a值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在钟罩内放入该植物后密封,置于15℃的环境中,并对钟罩进行处理。②简述该实验的原理和测量方法。(3)干旱初期,此植物光合作用快慢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图来说明,其原因是。【答案】(1)1.25a(2)遮光处理;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释放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引起钟罩内气压下降,刻度管中红墨水上升,红墨水上升的体积可视为实验时间里植物的耗氧量,即为1a。(3)B;干旱初期,植物叶片气孔逐淅关闭,体内CO2浓度下降,光合作用快慢下降。【解析】(1)15℃当光照强度为“0”时,消耗O2为1a,此时释放CO2为0.75a,当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司时时,由产生的氧气为1a加上自身消耗的氧气1a,实际产生2a的氧气,由光合作用光系式消耗CO2的量与产生O2的量为1:1所以总共需要的CO2为2a,而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0.75a的CO2,外界吸收的CO2量为2a-0.75a=1.25a;(2)测定a值时让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要进行遮光处理;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释放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引起钟罩内气压下降,刻度管中红墨水上升,红墨水上升的体积可视为实验时间里植物的耗氧量,即为1a。(3)植物为减少水分流失而关闭气孔影响了CO2的吸收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所以B图正确。故答案为:(1)1.25a;(2)遮光处理;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释放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引起钟罩内气压下降,刻度管中红墨水上升,红墨水上升的体积可视为实验时间里植物的耗氧量,即为1a。(3)B;干旱初期,植物叶片气孔逐淅关闭,体内CO2浓度下降,光合作用快慢下降。9.(2016·模拟)下面甲图表示光照强度的变化与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乙图表示温度变化与某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丙图表示森林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注:光合作用的速率是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制造有机物的量,因为有机物的量测定不方便,通常用氧气的释放量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表示)请回答:(1)甲图中曲线上B点代表的含义为:;A点代表的含义为:;(2)由乙图分析可知,该植物体在其它环境因素适宜时,体内有机物积累速率要达到最大的温度要求应该是。(3)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中,一般要在叶面积指数为6而不是为8时进行林木的采伐比较合算,请简要说明原因。【答案】(1)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没有光照时的呼吸作用强度(或呼吸作用强度)(2)25℃(3)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叶面积指数为6时,该森林的干物质的量达到最大,而叶面积指数达到8时,虽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增加了,但呼吸作用消耗更多,干物质的积累量反而减少了。【解析】(1)甲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表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同,因此甲图中曲线上B点代表的含义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同;A点植物不能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A点代表的含义为:呼吸作用的强度;此时光合作用的强度是0。
(2)由乙图分析可知,温度25℃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差最大,表明体内有机物的积累最多因此该植物体在其它环境因素适宜时,体内有机物积累速率要达到最大的温度要求应该是25℃。
(3)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从丙图中看出,叶面积指数为6时,该森林的干物质的量达到最大,而叶面积指数达到8时,虽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增加了,但呼吸作用消耗更多,干物质的积累量反而减少了,所以在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中,一般要在叶面积指数为6而不是为8时进行林木的采伐比较合算。10.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和原料,以东昌湖里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第一步:取三支大小一致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和3号.第二步:在1号、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碳酸氢钠溶液(注: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在2号试管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第三步:将三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菹草叶片分别放入三支试管的底部,如图.第四步:将1、2号试管放在100W的灯泡下照射3~4分钟,3号试管置于暗处,观察并记录叶片是否有气泡(氧气)产生和叶片上浮的情况,实验结果如表.试管试管中的液体条件实验现象1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灯光照射有气泡,叶片上浮2蒸馏水+新鲜菹草叶片灯光照射无气泡,叶片无上浮3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黑暗无气泡,无叶片上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号和2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作为对照的是号试管.该组实验说明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2)1号和3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该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3)在以上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该活动小组利用1号试管又进行了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关系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1020304050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个)6535156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和光源的距离的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植物光合作用.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答案】(1)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2)光照;光照(3)反比;越强;增加光照强度【解析】(1)2装置中的蒸馏水中不含二氧化碳,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2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1装置中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1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作为对照的是1号试管.实验现象,1装置有气泡,叶片上浮,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实验现象2装置无气泡,无叶片上浮,没有进行光合作用,1装置有气泡,叶片上浮,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3)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物和光源的距离的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反比,距离灯越近,植物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加光照强度.11.(2020八下·台州月考)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勒克斯、20000勒克斯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1)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下是10℃下的倍。(2)该叶片在10℃、50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mg。(3)该叶片在20℃、200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质量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3(2)4(3)解:该叶片在20℃、20000lx的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6+1.5=7.5(mg)。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并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2O+6CO2→叶绿体光能C6H12O6(葡萄糖)+6O【解析】(1)氧气的吸收量反映的是呼吸速度,所以呼吸速度在20℃下是10℃下的3倍。
(2)在10℃、5000勒克斯的光照下,经过2h,产生的氧气净量为3.5mg,加上呼吸消耗氧气为1,因此,可以得出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4.5mg。
(3)该叶片在20℃、20000lx的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6+1.5=7.5(mg)。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并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2O+6CO2→叶绿体光能C6H12O6(葡萄糖)+6O12.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某种蔬菜的叶片逃命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1)曲线ab段表明。(2)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左右。(3)当温度在35℃时,该叶片内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是毫克。(4)若要提高温室栽培蔬菜的产量,你认为晚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20(3)0(4)植物晚上不进行光合作用,主要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若要提高温室栽培蔬菜的产量,晚上应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以采取:降低温度、通风等措施,还可以增加光照,使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产量.【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0℃以前,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0℃以后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曲线ab段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二者的差越大,有机物积累的就越多,蔬菜的产量就越高.从图中可以看出2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8mg,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2mg,二者的差最大是6mg,而光合作用最强的25℃时二者的差是5.2mg,因此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20℃左右.(3)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温度在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6mg,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6mg,因此二者的差是0mg,故该叶片内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是0mg.(4)植物晚上不进行光合作用,主要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若要提高温室栽培蔬菜的产量,晚上应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以采取:降低温度、通风等措施,还可以增加光照,使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产量.13.(2019八下·滨江期末)杭州市某郊区的一条小河,水体存在富营养化污染情况。下图是水质监测站在2019年6月对此水体的一天中每升水中溶解氧气的质量进行监测,下表为不同温度溶解氧饱和值表:水温/℃25262729313234溶解氧饱和值/mg·L-18.158.007.857.657.437.307.20请回答:(1)水体中存在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氧循环,水中的溶解氧会由于水生生物的而减少,但又会由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和水生植物的而增加。(2)在凌晨零点时,河水中的溶解氧仅为该温度下的溶解氧饱和值的75%~80%,原因是:;但在午后,溶解氧的饱和度可高达110%,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为。(3)河水里的微生物使有机物(化学式以C6H12O6为代表)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作用而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C6H12O6+6O2活细胞__6CO2+6H2O)中所需的O2的量叫做BOD(生化需氧量),BOD是衡量水体质量的一个指标,若水体的生化需氧量大于溶解氧饱和值,则不适合鱼类生存。当天测得河水中所含有机物的质量折合成C6H12O6为0.010gL(4)目前杭州市由于执行了严格的污水排放制度重建了水道体系和用专门船只向河流输送某种气体等措施,河流水质已得到显著的改善。这里的“某种气体”是指。A.氢气 B.氯气 C.氧气 D.二氧化氮【答案】(1)呼吸作用;光合作用(2)水生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水中氧气;午后光照强度增强,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产生的氧气增多(3)不适合(4)C【解析】(1)午夜时水中的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发生呼吸作用,消耗水中大量氧气;而午后光照最强,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产生大量氧气。
(2)在凌晨零点时,河水中的溶解氧仅为该温度下的溶解氧饱和值的75%~80%,原因是水生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水中氧气;但在午后,溶解氧的饱和度可高达110%,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为午后光照强度增强,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产生的氧气增多。
(3)由题意“C6H10O5为0.010g•L-1”即可得到1L河水中有机物的质量为0.01g1L河水的质量为0.01g
设转化0.01g有机物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C6H12O6+6O2活细胞__6CO2+6H2O
162192
0.01gx
1620.01g
x≈0.01185g≈11.85mg
由于11.85>8.15,
因此该河中的鱼类不能维持生命,会因缺氧死亡。
(4)河水污染主要由于大量向河道中排放生活污水,使河水中的氮、磷、有机物等含量明显增多,导致赤潮现象,即水体富营养,水体富营养化就是水中氮磷元素过多导致水生植物过度生长而引起的缺氧现象,要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就是减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同时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C符合题意。14.(2019八下·余杭月考)在载人航天活动中,比较难解决的是宇航员的供氧问题。科学家发现,在太空舱内“饲养”小球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一般光照条件下,每千克小球藻(鲜重)经光合作用每小时约可释放氧气0.64克,并产生相应质量的葡萄糖。(光合作用最简表达式为:6CO(1)小球藻细胞与宇航员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2)每千克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1小时可产生克葡萄糖,同时消耗了克二氧化碳。(3)过去人们一直对于光合作用产物O2的来源感到疑惑。若宇航员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18O和16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A.CO2 B.H2OC.部分来自CO2,部分来自H2O D.无法判断(4)18O和16O称为。【答案】(1)有无叶绿体(或有无细胞壁、有无大的液泡)(2)0.6;0.88(3)B(4)同位素原子【解析】(1)小球藻细胞是植物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宇航员细胞是动物细胞,其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由此可见:小球藻细胞与宇航员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叶绿体(或有无细胞壁、有无大的液泡)
(2)设每千克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1小时可产生x克葡萄糖,同时消耗y克二氧化碳
6CO2+6H2O→C6H12O6+6O2
144180192
yx0.64克
144/y=180/x=192/0.64克
解得x=0.6克,y=0.88克
(3)这属于同位素示踪法。根据是CO2中的氧原子与氧气中不一样,而氧气中的氧原子与水中一样,证明氧气中的氧原子来自水中的氧原子,B符合题意。
(4)18O和16O它们的质子数都是8,18O中中子数为10,16O中中子数为8,它们是同位素原子。15.(2018·浙江模拟)如图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两个实验示意图。结合下列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Ⅰ):甲装置中的NaHCO3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保持稳定的浓度(碳酸氢钠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甲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处。2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Ⅱ):乙装置的小烧杯内盛有一定足够浓度的NaOH溶液。将乙装置置于20℃、黑暗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处。3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1)两实验中都使水滴维持在X位置时才进行容量读数的目的是。(2)根据Ⅱ实验数据可测得呼吸作用(用消耗氧气量表示)的速率是mL/h。(3)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根据Ⅰ、Ⅱ实验数据可测得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量表示)的速率是mL/h。(4)如果在Ⅰ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为使水滴维持在X位置,针筒的容量仍需在0.6mL读数处。而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为使水滴维持在X位置,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才能读数,比较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5)若在甲装置的植物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针筒处读数会(填“减小”、“不变”或“增大”)。【答案】(1)使测量产生气体量时保持实验前后相同的气压,使测量值更加准确(或在实验前后保持相同的气压下进行气体量的测定,使气体测量值更加准确)(2)0.2(3)1.4(4)升高温度增强光合作用比增加光照增强光合作用要明显(影响要大)(5)减小【解析】(1)由分析可知,玻璃瓶内气体体积的比较要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所以使水滴维持在X位置时才进行容量读数的目的是:使测量产生气体量时保持实验前后相同的气压,使测量值更加准确(或在实验前后保持相同的气压下进行气体量的测定,使气体测量值更加准确);
(2)根据实验Ⅱ针筒的读数在30min的时间中读数由0.2mL调至0.1mL,所以呼吸速率为:(0.2mL-0.1mL)/0.5h=0.2mL/h;
(3)由实验Ⅰ可知,20min时间中针筒中产生氧气的量为0.6mL-0.2mL=0.4mL,由第2小题中得出的呼吸速率可知20min内消耗的氧气量为0.2mL/h×(1/3)h=0.2/3mL,所以产生氧气的总量为0.4mL+0.2/3mL,光合作用的速率为(0.4mL+0.2/3mL)/(1/3)=1.4mL/h;
(4)第一个实验中只增加了光照,第二个实验中只升高了温度,现象是只升高温度的产生的氧气多,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升高温度增强光合作用比增加光照增强光合作用要明显(影响要大);
(5)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水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是植物的叶从空气中得到,涂上凡士林后,叶气孔被堵住,二氧化碳气体无法得到,影响了光合作用的进行,所以针筒处读数会减小。16.(2013·绍兴)农技人员设计并建造了日光温室大棚,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大棚内同种植物的总和称为一个。(2)沼气池中微生物发酵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植物通过(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3)大棚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4)农技人员研究温度对某种蔬菜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图中面积S1、S2、S3、S4可表示某部分有机物的量。当温度从t1上升到t3期间,该蔬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答案】(1)种群(2)根(3)生产者(4)S1-S3【解析】(1)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据此可知,大棚内同种植物的总和称为一个种群。
(2)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植物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大棚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4)分析图形可知,当温度从t上升到t2期间,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S1+S2+S4,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S2+S3+S4,则该蔬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S1+S2+S4-(S2+S3+S4)=S1-S3。17.(2020·湖州模拟)科学上把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和消耗氧气的体积的比值称为呼吸熵。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转置如图的装置1和装置2(氢氧化钠溶液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忽略不计),装置1和装置2中的发芽种子的种类相同,大小、健康状况相近,数量相同。(1)测定消耗氧气的体积的是哪个装置,请做出判断并简述理由。(2)为使测得消耗氧气的体积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更精确,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和5mL蒸馏水。(3)某次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将装置1、装置2以及对照组放在25℃温度下,关闭活塞,30分钟后,读出装置1、装置2刻度管的着色液向左分别移动a毫米和b毫米,对照组的刻度管着色液向右移动c毫米,则该b表示。(4)通过以上数据,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发芽吸熵为(用a、b、c表示)。【答案】(1)装置1,种子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装置内气压减小。(2)等量死的发芽种子或熟的种子(3)消耗O2的体积和释放CO2的体积之差(4)a−b+c【解析】(1)根据装置1和装置2区别可知,装置1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可测出消耗氧气体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箱包行业法律法规更新与解读考核试卷
- 清扫工具制造业的产业发展趋势与市场策略分析研究考核试卷
- 期货市场数据挖掘技巧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电力电子器件与应用考核试卷
- 畜牧产品质量检测仪器考核试卷
- 牧场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 畜牧养殖场环境治理与保护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考核试卷
- 私募智能穿戴设备考核试卷
- 礼仪用品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考核试卷
- 碳中性设计策略考核试卷
- 孟母三迁成语故事
- 瓦斯发电方案
- Q-CR 807-2020 隧道喷射混凝土用液体无碱速凝剂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分解
- YY/T 0314-2021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
- GB/T 20564.2-2017汽车用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第2部分:双相钢
- GB/T 13914-2013冲压件尺寸公差
- GB/T 11349.3-1992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冲击激励法
- 《政治学原理》课件
- 【高效管理】团队建设-如何迈向高绩效团队课件
- 《新托福专项进阶-初级写作》【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