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对环境的察觉(填空题)(原卷版+解析)_第1页
第02章对环境的察觉(填空题)(原卷版+解析)_第2页
第02章对环境的察觉(填空题)(原卷版+解析)_第3页
第02章对环境的察觉(填空题)(原卷版+解析)_第4页
第02章对环境的察觉(填空题)(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7年纪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填空题一、感觉世界1.指压板是常见的游戏道具。如图所示,当脚踩在指压板上时,脚底是用________感受器来感知板的软硬程度,站立时让人觉得疼痛难忍,游戏者形成痛觉的部位是在________。2.小科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________,右手感到________;说明________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________。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________。(2)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________(填“正常”或“不正常”)。(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________。(4)在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________。如果没有用清水漱口,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4.如图所示是皮肤结构示意图。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皮肤结构中有很多的基本组织。(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________组织构成的。而在植物的基本组织中,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是________组织。(2)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________

层。5.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

(1)在“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盲人是用________来感知“象”的形状,“象”的

形状的形成部位是________。(2)如图,聋哑少女听不到声音而能展现优美的舞姿,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响、舞台产生________,从而使靠在音响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

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6.某天晚上,小李正在家里温习功课,突然听到窗外传来烟花很响的爆鸣声。(1)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________产生的。(2)绽放的烟花绚丽多姿,从能发光的角度来看,它属于________。(3)小李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7.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米·秒-1)空气(0℃)331铜(15C)3750空气(15℃)340铝(15℃)5000水(15'℃)1500钢(15℃)5200(1)写出一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有关的规律。________(2)气温为15°C时,在长为850米的空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时间间隔为2.33秒。制造该金属管的材料可能是________。8.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________产生的,导盲杖手柄上有很多花纹是为了________。9.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后,想体验一下声音的传播,找来一根空心的长铁管,甲同学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乙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甲同学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1)乙同学只敲打一次铁管,甲同学却听到两次敲打声,这是因为

;A.

有回声

B.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2)甲同学听到的第二次敲打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10.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1)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2)如图乙,两只音叉完全相同,敲击右边的音叉,我们却看到左边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不断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3)如将上述乙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同样的实验,则泡沫小球________(“会”或“不会”)弹起,这是因为________。11.

(1)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如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是340m/s”。从描述中反思,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2)现代城市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上面的数据单位是“分贝”,某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2.春天,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野外活动。沿途的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同时也使他想到许多科学问题:(1)途中同学们一路高歌,歌声是由于声带________产生的。(2)观赏油菜花时,发现油菜地里蜜蜂飞舞,而附近的稻田里却没有蜜蜂问津,原因是油菜花具有________的特点(写出其中两项),像油菜花这种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做________。(3)随后他又去采摘番茄,发现有一株番茄枝上结出不同品种的番茄,那么农民采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是________,这种繁殖方法属于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13.用一组相同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对瓶口吹气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________;(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________(填高或低)。14.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逐渐_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将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三、耳和听觉15.请看图中并用序号回答问题:(1)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________。(2)有些人晕车,与耳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3)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耳朵收集声波,声波进入[________]外耳道,在传播过程中,由________将声音的振动放大。(4)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________张开,使________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16.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__(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___米/秒。我们感知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________(填序号)A.虹膜、鼓膜

B.瞳孔、听小骨

C.视网膜、耳蜗

D.晶状体、半规管17.人的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__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米/秒,合________千米/小时。光在________沿直线传播的。18.如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鼓膜接受声波刺激产生振动,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传到内耳,刺激[________]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________]________传导到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2)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为了保护耳和听觉,我们需要养成科学的用耳习惯:①感冒引起鼻咽部炎症时,要及时就医,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②不要经常套耳塞听高分贝的音乐,因为最有可能损伤________,使听力减退。19.如图是人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一位小朋友要晕车,最可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太敏感所致;(2)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发炎。(3)当你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别人对你说的话,主要是影响了________(结构名称)。20.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________而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次声波的是________。四、光和颜色21.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右图所示,他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入一个正放的三棱镜时,在棱镜另一侧的墙面上看到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依次排列,这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22.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________通过小孔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呈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苍南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________(选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23.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用三棱镜做了阳光色散的实验。如图所示,他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入一个正放的。三棱镜时,在棱镜另一侧的墙面上看到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依次排列,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24.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

。A.

三角形光斑

B.

圆形光斑

C.

烛焰的正立像

D.

烛焰的倒立像(3)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________。25.

2018年12月8日0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如图甲所示),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1)如图甲火箭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嫦娥四号”腾空的过程中用到的“运动和力”的知识有:________。(2)据介绍,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后,将进行两器互相拍照“留影”等一系列的科学活动,然后再将信息传回地球。不能利用超声波传回信息的原因是________。(3)玉兔抵月除留下深深的“足迹”,也在阳光中留下美丽的“倩影”,(如图乙所示),“倩影”形成是由于________的结果。26.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前窗玻璃倾斜时,根据________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前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觉;而汽车前灯安装在离地面较近的车头位置,有利于司机更好看清前方道路状况,这是因为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是________27.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________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8.你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的笔写下“科学”两个字,再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张纸是________色的,字是________色的。五、光的反射和平面镜29.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30.有时候,我们可以在清澈而平静的湖中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云在水面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3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当让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2)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32.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m

33.通过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房记物上,他应向________(填序号)方向移动。(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________。(选填“亮”或“暗”)(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

。A.

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

B.

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C.

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34.风吹树叶“沙沙”响,是由树叶________而发出的声音,人们能够分别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美丽的小鸟是因为太阳光在小鸟身上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35.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像相距5m。现医院按上图所示检查小科视力,让小科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已知人距平面镜2m,那么视力表离像的距离是________米。36.如图所示,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若杆在2秒内匀速右移1米,则杆移动的速度是________米/秒,杆的像相对平面镜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了________米;移动时,杆的像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7.小天用下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1)图1中反射角是________度;(2)图1中当入射角变大,反射光束________(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3)如图2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发射光束,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8.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9.图中,山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若其中的一个山峰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80m,水深只有5m,那么它像的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__m。六、光的折射与透镜40.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1)①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②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2)A在水中的像到A的距离为________cm。41.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一块________镜。此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________矿泉水瓶(选填“靠近”或“远离”)。42.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他依次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并调整好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小明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没出现烛焰的像。但A在放光屏一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厘米。(2)小明将蜡烛移至零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回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模糊的像,当把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看到清晰像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的方向移动,在光屏上可以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43.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出现了一些“手机控”。(1)媒体报道,市民刘先生在开车途中,发现前方出现心仪已久的靓车,便掏出手机拍照准备发微信感叹两句,看到前车急刹后刘先生也踩了刹车,但还是发生了追尾事故,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_。(2)刘先生在行驶时从倒车镜(凸面镜)中看到后车A侧的转向灯闪烁,如图甲所示,则该司机判断后面的车准备向A甲乙侧转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3)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乙)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__的条件。4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将光屏适当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45.一些科研工作者,受到三楼镜对自然光的色散现象的启发,通过实验发现:分别用红光和蓝光以图示的方式照射凸透镜时,凸透镜的焦点位置略有差异(图中a、b点)。根据你的分析,红光照射时的焦点位置应是图中的________点,蓝光照射时的焦点位置应是图中的________点。46.往试管里注入清水,用橡皮塞堵住管口,留一稍大的空气泡。让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发现阳光透过空气泡在白纸上形成一橄榄状的暗影,如图所示,原因是________,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分析,阳光透过试管的其它部分,呈现在白纸上的是________。47.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1)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_______。次数物理量1234567

物距/m10.005.002.001.000.500.100.05

像距/cm0.5000.5010.5020.5030.5050.5260.556(2)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________。48.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小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并推算出焦距为________

厘米。49.如图甲是人正常眼球解剖图。

(1)若在离眼球前较远处放置一支图乙蜡烛,则在视网膜上可成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丙中的________(选字母)。(2)眼球中的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_______。50.

2017年4月21日,首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分时租车品牌“GOfun出行”正式登陆宁波。市民租借共享汽车时需通过手机拍照审核,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汽车牌照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__的条件,(选填“>2f”“=2f”“<2f”),此时手机中所成像的性质是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浙教版7年纪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填空题一、感觉世界1.指压板是常见的游戏道具。如图所示,当脚踩在指压板上时,脚底是用________感受器来感知板的软硬程度,站立时让人觉得疼痛难忍,游戏者形成痛觉的部位是在________。【答案】触觉;大脑或大脑皮层(或痛觉中枢)【解析】【分析】皮肤感觉有痛觉、冷觉和热觉和触觉,因为其内有感觉这些感受的感受器;所胡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触觉感受器是接受接触刺激,传导触觉等的感受器。【解答】脚底能感知板的软硬程度是通过皮肤内的触觉感受器来完成的,所有的感觉都是信息传到大脑,由大脑分析最终在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产生的,所以痛觉是在大脑产生的。

故答案为:触觉;大脑或大脑皮层(或痛觉中枢)2.小科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________,右手感到________;说明________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________。【答案】热;冷;冷热觉;大脑皮层【解析】【分析】根据人体对温度的感知知识解题,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对温度的感知,有时会不准确。

【解答】将人的左手放入10℃的冷水中,左手会感觉到冷;将右手放入60℃的水中,右手会感觉到热;然后将两手同时放入30℃的水中,左手从10℃环境中到30℃环境中,会感觉到热;右手从60℃环境中到30℃环境中,会感觉到冷;说明人体对温度的感知是不准确的,人体的冷热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大脑皮质。

故答案为:热、冷、冷热觉、大脑皮层。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________。(2)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________(填“正常”或“不正常”)。(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________。(4)在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________。如果没有用清水漱口,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答案】(1)嗅细胞(2)不正常(3)舌感受液态物质的刺激更敏感

(4)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不准确【解析】【分析】(1)根据嗅觉的形成进行解答;

(2)人感冒时,嗅觉、味觉的灵敏度都下降;

(3)舌头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更敏感;

(3)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是为了防止串味,影响实验结果。【解答】(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嗅细胞;

(2)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不正常;

(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知感受液态物质的刺激更敏感;

(4)在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如果没有用清水漱口,对实验的影响是实验结果不准确;

故答案为:(1)嗅细胞;(2)不正常;(3)舌感受液态物质的刺激更敏感;(4)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不准确。4.如图所示是皮肤结构示意图。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皮肤结构中有很多的基本组织。(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________组织构成的。而在植物的基本组织中,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是________组织。(2)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________

层。【答案】(1)上皮;保护(2)真皮【解析】【分析】根据皮肤及皮肤的组成知识解题。【解答】解:(1)皮肤是由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组成的,其中上皮组织具有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植物的基本组织中,与之功能类似的组织是保护组织;

(2)因为真皮层含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经,故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真皮层;

故答案为:(1)上皮、保护;(2)真皮;5.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

(1)在“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盲人是用________来感知“象”的形状,“象”的

形状的形成部位是________。(2)如图,聋哑少女听不到声音而能展现优美的舞姿,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响、舞台产生________,从而使靠在音响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

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答案】(1)触觉;大脑皮层(2)振动【解析】【分析】(1)从“盲人摸象”的“摸”可知,盲人是利用皮肤的触觉来感知的;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波具有能量,在传播声音时会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

【解答】(1)在“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盲人是用触觉来感知“象”的形状,“象”的

形状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

(2)如图,聋哑少女听不到声音而能展现优美的舞姿,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响、舞台产生振动,从而使靠在音响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

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故答案为:(1)触觉、大脑皮层;(2)振动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6.某天晚上,小李正在家里温习功课,突然听到窗外传来烟花很响的爆鸣声。(1)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________产生的。(2)绽放的烟花绚丽多姿,从能发光的角度来看,它属于________。(3)小李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答案】(1)振动(2)光源(3)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解析】【分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3)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340m/s,光的传播速度3×108m/s。

【解答】(1)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振动产生的;

(2)绽放的烟花绚丽多姿,从能发光的角度来看,它属于光源;

(3)小李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7.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米·秒-1)空气(0℃)331铜(15C)3750空气(15℃)340铝(15℃)5000水(15'℃)1500钢(15℃)5200(1)写出一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有关的规律。________(2)气温为15°C时,在长为850米的空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时间间隔为2.33秒。制造该金属管的材料可能是________。【答案】(1)合理即可(2)铝【解析】【分析】(1)分析表格数据,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的关系;

(2)首先根据t=sv计算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需要的时间,然后再根据t'=t-△t计算出声音通过金属管传来的时间,最后根据v'=st'计算出声速,与表格对照即可。

【解答】(1)比较表格中左边第一、二组数据可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比较空气、水和铜三组数据可知,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2)声音通过空气传播需要的时间:t=sv=850m340m/s=2.5s;8.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________产生的,导盲杖手柄上有很多花纹是为了________。【答案】振动;增大摩擦【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当压力不变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解答】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导盲杖手柄上有很多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9.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后,想体验一下声音的传播,找来一根空心的长铁管,甲同学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乙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甲同学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1)乙同学只敲打一次铁管,甲同学却听到两次敲打声,这是因为

;A.

有回声

B.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2)甲同学听到的第二次敲打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答案】(1)B(2)空气【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

(2)根据声音传播速度的大小进行判断。【解答】(1)乙同学只敲打一次铁管,声音可以通过铁管和空气传来,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所以会听到两次敲打声,故选B;

(2)声音在铁管中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因此甲同学听到的第二次敲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10.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1)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2)如图乙,两只音叉完全相同,敲击右边的音叉,我们却看到左边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不断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3)如将上述乙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同样的实验,则泡沫小球________(“会”或“不会”)弹起,这是因为________。【答案】(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空气能够传播声音(3)不会;月球表面没有空气【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1)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3)如将上述乙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同样的实验,则泡沫小球不会弹起,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空气能传播声音;(3)不能;月球上没有空气。

11.

(1)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如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是340m/s”。从描述中反思,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2)现代城市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上面的数据单位是“分贝”,某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1)温度;介质(2)响度【解析】【分析】(1)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2)根据噪声监测器采用的单位“分贝”可知噪声监测器测量声音的响度。【解答】(1)“15℃时空气中的是340m/s”,从描述中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和介质有关;

(2)“分贝”是响度的单位,噪声监测器的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1)温度;介质;(2)响度。12.春天,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野外活动。沿途的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同时也使他想到许多科学问题:(1)途中同学们一路高歌,歌声是由于声带________产生的。(2)观赏油菜花时,发现油菜地里蜜蜂飞舞,而附近的稻田里却没有蜜蜂问津,原因是油菜花具有________的特点(写出其中两项),像油菜花这种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做________。(3)随后他又去采摘番茄,发现有一株番茄枝上结出不同品种的番茄,那么农民采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是________,这种繁殖方法属于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答案】(1)振动(2)鲜艳的花瓣、芳香的气味、甜美的花蜜(写2点即可);虫媒花

(3)嫁接;无性【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无性生殖包括营养生殖.

【解答】(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2)虫媒花的特征是花大,粉粒大,香味浓郁,没鲜艳的色彩,有甜美的花蜜;油菜花符合虫媒花的特点;

(3)有一株番茄枝上结出不同品种的番茄,说明是通过嫁接进行繁殖的,嫁接属于营养繁殖,也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1)振动;(2)鲜艳的花瓣、芳香的气味、甜美的花蜜

;虫媒花;(3)嫁接;无性13.用一组相同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对瓶口吹气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________;(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________(填高或低)。【答案】(1)其他条件相同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或空气柱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2)高【解析】【分析】声音的特性主要有响度、音调、音色。【解答】(1)在乐曲中1234567代表的音调逐渐升高,而对应的空气柱却越来越短;故答案为:其他条件相同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或空气柱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2)由(1)可知,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而水瓶或杯子中水快倒满时,空气柱越短,发出的声音就会越高;故答案为:高;

故答案为:(1)其他条件相同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或空气柱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2)高。14.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逐渐_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将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答案】减小;变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解答】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罩内的空气变稀薄,铃声会逐渐减小;

停止抽气,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会逐渐变大,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减小;变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三、耳和听觉15.请看图中并用序号回答问题:(1)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________。(2)有些人晕车,与耳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3)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耳朵收集声波,声波进入[________]外耳道,在传播过程中,由________将声音的振动放大。(4)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________张开,使________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答案】(1)1(2)3;4(3)2;8(4)6;9【解析】【分析】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听觉。

【解答】

(1)耳郭是收集声波的,①是耳郭;

(2)有的人晕车与半规管和耳前庭有关,③是半规管,而④是耳前庭,

(3)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听觉。而②是外耳道,由听小骨将声音的振动放大,⑧是听小骨;(4)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咽鼓管张开,使鼓室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因为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而⑥是咽鼓管,⑨是鼓室。

故答案为:(1)①;(2)③;④(3)②;⑧;(4)⑥;⑨16.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__(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___米/秒。我们感知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________(填序号)A.虹膜、鼓膜

B.瞳孔、听小骨

C.视网膜、耳蜗

D.晶状体、半规管【答案】大;3×108;C【解析】【分析】在真空中光速是三十万千米每秒;而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速是340米每秒;感受器是感觉神经元周围突起的末梢。它能接受刺激,并把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解答】在真空中光速是三十万千米每秒,在空气中略小于它;而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速是340米每秒;正因为光速比声速大所以虽然电闪雷同时发生,我们却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元周围突起的末梢。在我们眼睛的视网膜有许多视觉感受器,它能感受到光的刺激并产生信息;耳的耳蜗内有许多听觉感受器,它能感受到声的刺激并产生信息。

故答案为:1、大;3×108;C17.人的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__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米/秒,合________千米/小时。光在________沿直线传播的。【答案】20—20000赫兹;3ⅹ108;1.08X109;同一种均匀的物质【解析】【分析】(1)人耳听觉范围的下限是20HZ,上限是20000HZ;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ⅹ108m/s;

(3)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答】人的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20000Hz。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ⅹ108m/s,合:3×108m1s=3×105km13600ℎ=1.08X1018.如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鼓膜接受声波刺激产生振动,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传到内耳,刺激[________]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________]________传导到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2)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为了保护耳和听觉,我们需要养成科学的用耳习惯:①感冒引起鼻咽部炎症时,要及时就医,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②不要经常套耳塞听高分贝的音乐,因为最有可能损伤________,使听力减退。【答案】(1)5;听小骨;8;耳蜗;7;听神经(2)咽鼓管;鼓膜【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1是耳廓,2是外耳道,3是鼓膜,4是咽鼓管,5是听小骨,6是半规管,7是听神经,8是耳蜗。

【解答】(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⑨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⑧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得了咽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高分贝的音乐会使鼓膜受损,影响听力。

故答案为:(1)5、听小骨、8、耳蜗、7、听神经;(2)咽鼓管、鼓膜。

19.如图是人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一位小朋友要晕车,最可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太敏感所致;(2)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发炎。(3)当你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别人对你说的话,主要是影响了________(结构名称)。【答案】(1)H(2)咽鼓管(3)鼓膜【解析】【分析】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郭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上的听觉感受器便把声音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听觉中枢,从而形成听觉。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就容易晕车、晕船。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够正常振动。

【解答】(1)​​​​晕车最可能是前庭、半规管太过敏感。

(2)鼻咽喉感染,不及时治疗的话,病菌有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

(3)“打哈欠”时,咽鼓管开发,使鼓室内气压增高,鼓膜外凸,引起听小骨与鼓膜之间传导声波出现障碍,所以听不到或听不清声音。

故答案为:(1)H;(2)咽鼓管;(3)鼓膜20.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________而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次声波的是________。【答案】振动;大象【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比较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即可解答。【解答】人和一些动物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振动而产生的;地震前产生的次声波率低于20Hz,图中只有大象的听觉范围低于20Hz,所以大象能最先感觉到次声波。

故答案为:振动;大象。四、光和颜色21.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右图所示,他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入一个正放的三棱镜时,在棱镜另一侧的墙面上看到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依次排列,这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答案】色散【解析】【分析】根据色散现象的定义进行解答。【解答】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右图所示,他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入一个正放的三棱镜时,在棱镜另一侧的墙面上看到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依次排列,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22.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________通过小孔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呈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苍南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________(选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答案】太阳(太阳光);夏至【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因为同地球一起环绕太阳的还有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太阳是它们共有的中心天体。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所以太阳公转也会给我们带来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解答】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光通过小孔形成的;在平时太阳的直射点不是在小孔的正上方,所以光斑不是正圆形;而宁波处于北半球,太阳折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宁波处于夏至日的时候;

故答案为:太阳;夏至。23.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用三棱镜做了阳光色散的实验。如图所示,他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入一个正放的。三棱镜时,在棱镜另一侧的墙面上看到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依次排列,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答案】牛顿【解析】【分析】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研究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

【解答】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做了阳光色散的实验。如图所示,他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入一个正放的。三棱镜时,在棱镜另一侧的墙面上看到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依次排列,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24.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

。A.

三角形光斑

B.

圆形光斑

C.

烛焰的正立像

D.

烛焰的倒立像(3)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实像(2)D(3)变大(4)树叶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同【解析】【分析】(1)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

(2)在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但是倒立的;

(3)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比,这个比值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解答】(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因此是实像;

(2)半透明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因此看到的是烛焰倒立的像,故选D;

(3)当蜡烛靠近小孔时,像距与物距的比值增大,那么烛焰在塑料薄膜上的像会变大;

(4)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树叶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同。25.

2018年12月8日0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如图甲所示),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1)如图甲火箭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嫦娥四号”腾空的过程中用到的“运动和力”的知识有:________。(2)据介绍,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后,将进行两器互相拍照“留影”等一系列的科学活动,然后再将信息传回地球。不能利用超声波传回信息的原因是________。(3)玉兔抵月除留下深深的“足迹”,也在阳光中留下美丽的“倩影”,(如图乙所示),“倩影”形成是由于________的结果。【答案】(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真空不能传声

(3)光的直线传播【解析】【分析】(1)可从力的作用效果和火箭向上加速的动力来源等角度分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注意月球上没有空气;

(3)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1)火箭向下用力喷出高温高压的气体,而气体同时施加给火箭一个相反方向的力,推动其加速上升,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的运动速度在不断增大,而速度改变就是运动状态的改变,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真空不能传声;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传回信息;

(3)“倩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结果。26.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前窗玻璃倾斜时,根据________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前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觉;而汽车前灯安装在离地面较近的车头位置,有利于司机更好看清前方道路状况,这是因为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是________【答案】平面镜;沿直线传播【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等大;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答】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前窗玻璃倾斜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前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觉;而汽车前灯安装在离地面较近的车头位置,有利于司机更好看清前方道路状况,这是因为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故答案为:平面镜;沿直线传播27.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________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A;变大【解析】【分析】(1)要将小孔所成的像成在光屏上,就只能让通过小孔的光线射到光屏上,其它的光线绝对不能找到上面,否则会看不到像,因此圆筒的A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

(2)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光线就会越分散,照亮的面积就越大,所成的像自然变大。

【解答】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A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变大。

故答案为:A;变大28.你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的笔写下“科学”两个字,再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张纸是________色的,字是________色的。【答案】蓝色;黑色【解析】【分析】(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2)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其中无色透明体能够透过所有色光。【解答】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色光,其它色光被吸收,因此红字反射的红光被玻璃吸收,透过玻璃看到的字是黑色的;白纸反射白光,白光透过玻璃后其它色光被吸收,只有蓝色光通过,因此看到的白纸是蓝色。故答案为:蓝色;黑色五、光的反射和平面镜29.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答案】(1)漫反射(2)直线(3)30【解析】【分析】(1)光线在光滑平整的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在凸凹不平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2)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形成的;

(3)首先求出44盏路灯的总功率,然后根据公式I=PU计算熔断器的额定电流。

【解答】(1)因为反射板表面凸凹不平,所以光在上面发生漫反射;30.有时候,我们可以在清澈而平静的湖中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云在水面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答案】反射;折射【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解答】有时候,我们可以在清澈而平静的湖中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云在水面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折射形成的虚像。3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当让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2)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答案】(1)可逆(2)漫【解析】【分析】(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光线在凸凹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由于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所以我们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

【解答】(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当让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漫反射。32.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m

【答案】4.6【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物像等距”计算出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到视力表的距离,然后再减去人到视力表的距离即可。

【解答】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5m,那么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2.5m,它距离视力表:2.5m+2.5m=5m,因此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0.4m=4.6m。33.通过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房记物上,他应向________(填序号)方向移动。(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________。(选填“亮”或“暗”)(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

。A.

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

B.

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C.

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答案】(1)③(2)亮(3)B,C【解析】【分析】(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据此确定标记物的像的位置即可;

(2)像的亮度取决于实验者身上的亮度,要使像更清晰,就必须增大实验中所在环境的亮度而减小背景环境的亮度;

(3)长度相等的地砖相连,可以起到刻度尺的作用,便于确定物和像的位置关系;充分利用身边的器材探究物理问题,也充分体现物理学习的作用。

【解答】(1)玻璃门相当于平面镜,标记物在从左数第三条线上,距离玻璃门3块地砖,因此③的位置正好和标记物的位置对称,那么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房记物上,他应向③方向移动。

(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亮;

(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故选BC。34.风吹树叶“沙沙”响,是由树叶________而发出的声音,人们能够分别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美丽的小鸟是因为太阳光在小鸟身上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答案】振动;音色;漫反射【解析】【分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色叫音色;

(3)光线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在凸凹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解答】风吹树叶“沙沙”响,是由树叶振动而发出的声音,人们能够分别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美丽的小鸟是因为太阳光在小鸟身上发生漫反射。35.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像相距5m。现医院按上图所示检查小科视力,让小科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已知人距平面镜2m,那么视力表离像的距离是________米。【答案】6【解析】【分析】人和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而人到镜子的距离是2m,用人和视力表像的距离减去人到镜子的距离就是视力表像到镜子的距离;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视力表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因此将求出的距离乘以2即可。【解答】视力表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5m-2m=3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视力表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即视力表到镜面的距离也是3m,那么视力表离它的像的距离是:3m×2=6m。

故答案为:636.如图所示,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若杆在2秒内匀速右移1米,则杆移动的速度是________米/秒,杆的像相对平面镜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了________米;移动时,杆的像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0.5;左;1;不变【解析】【分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根据v=st计算速度;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连线垂直。

【解答】杆的移动速度为:v=st=1m2s=0.5m/s;37.小天用下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1)图1中反射角是________度;(2)图1中当入射角变大,反射光束________(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3)如图2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发射光束,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答案】(1)44(2)偏离(3)不能【解析】【分析】(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角增大,反射光线偏离法线;反射角减小,反射光线靠近法线;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如果将右边的纸板弯折,肯定看不到反射光线。

【解答】(1)图1中,入射角是44°,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是44°;

(2)图1中当入射角变大,反射角也随着增大,即反射光束偏离法线;

(3)如图2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不能看到发射光束,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答案为:(1)44;(2)偏离;(3)不能38.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答案】前侧;等效替代法【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要看到镜子里的像,反射光线必须射入人的眼睛;

(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复杂的问题变换成熟悉简单的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思维方法,据此解答。【解答】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由于反射关系和入射光线都在玻璃板的前侧,所以人眼应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和A的像完全重合;用一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替换蜡烛A所成的像,进而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和位置关系,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故答案为:前侧;等效替代法’39.图中,山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若其中的一个山峰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80m,水深只有5m,那么它像的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__m。【答案】镜面;虚;80【解析】【分析】(1)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2)光线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在凸凹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

(3)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解答】平静的水面光滑平整,因此山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虚像。若其中的一个山峰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80m,水深只有5m,那么它像的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与山峰顶端到水面的距离相等,即80m。

故答案为:镜面;虚;80六、光的折射与透镜40.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1)①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②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2)A在水中的像到A的距离为________cm。【答案】(1)(2)30【解析】【分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完成作图;

(2)平面镜中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解答】(1)①将OA相连,这就是反射光线,然后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在法线左侧空气中做出入射光线;

②在法线右侧水里面,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下图:

(2)A点到水面的距离是15cm,那么A点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15cm,因此A的像到A的距离:15cm+15cm=30cm。41.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一块________镜。此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________矿泉水瓶(选填“靠近”或“远离”)。【答案】凸透;靠近【解析】【分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后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凸透镜有发散作用;

(3)当物体上有光线照射时,它是明亮的;否则,它就是黑暗的。

【解答】(1)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由于在水平方向上水瓶中间厚边缘薄,因此相当于一块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后会聚作用,被水杯挡住部分的白纸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会聚经过焦点后向四面散开,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镜,因此看到被遮住的光线白纸为黑色;如果我们将白纸靠近凸透镜,这时就有射入我们的眼睛,因此看到的白纸又恢复白色。

故答案为:凸透;靠近42.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他依次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并调整好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小明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没出现烛焰的像。但A在放光屏一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厘米。(2)小明将蜡烛移至零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回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模糊的像,当把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看到清晰像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的方向移动,在光屏上可以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答案】(1)大于(2)放大;靠近【解析】【分析】(1)当u<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当f<u<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和像距的和不变时,凸透镜在两个位置可以成实像,即后来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时。

【解答】(1)点燃蜡烛,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没出现烛焰的像,在放光屏同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说明此时的像是虚像,此时物距为15cm,那么15cm<f,即焦距大于15cm;

(2)将蜡烛移至零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变,此时物距为30cm,由于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cm,故此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