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人与自然 第15课 我与地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人与自然 第15课 我与地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人与自然 第15课 我与地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人与自然 第15课 我与地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人与自然 第15课 我与地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人与自然第15课我与地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上册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新人教版必修上册的第七单元,人与自然主题下的第15课《我与地坛》。本课以作者对地坛的深情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关于自然、生命、情感等主题的文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素养。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

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我与地坛》,培养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情节、主题等元素。

2.人文素养:通过分析作者对地坛的描绘,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审美素养:通过对《我与地坛》的艺术特色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散文作品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作品的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理解《我与地坛》中作者对地坛的描绘,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分析《我与地坛》的艺术特色,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地坛的情感,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2.如何帮助学生把握《我与地坛》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对生活的启示。

解决办法:

1.通过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组织小组讨论,分享感受,深入理解作者对地坛的情感。

2.利用多媒体展示地坛的图片,结合课文描述,让学生直观感受地坛的美,从而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3.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托物言志等艺术特色,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对生活的启示,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方法与策略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教师对《我与地坛》的作者背景、课文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理解。

-讨论:组织学生针对课文中的主题、人物、情节等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

-案例研究:分析其他关于人与自然的散文作品,让学生对比《我与地坛》,拓宽视野。

-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人与自然关系相关的主题,进行调研、撰写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作者、地坛中的动植物等角色,通过情景再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自然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之美,增强对自然的感悟。

-游戏:设计与人自然关系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视频: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如地坛的实景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地坛之美。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讨论区、问卷调查等工具,方便学生交流、分享,提高课堂互动性。

4.教学过程安排:

-导入:通过展示地坛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解答学生疑问。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趣味性。

-拓展:分析其他相关作品,让学生对比《我与地坛》,拓宽视野。

-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

-撰写心得体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阅读其他作品:布置与人与自然主题相关的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我与地坛》课文,了解作者背景,查找相关资料,准备课堂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阅资料,整理笔记,准备课堂发言。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手段:纸质教材、网络资源

作用和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前熟悉课文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铺垫。

2.课中强化技能: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地坛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发表对地坛的初步印象,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手段:图片、纸质教材

作用和目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二:讲解课文

教师活动: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提问解答。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教学手段:PPT、纸质教材

作用和目的: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环节三:角色扮演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情景再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认真准备,积极参与。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手段:无

作用和目的: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环节四:拓展分析

教师活动:分析其他相关作品,让学生对比《我与地坛》,拓宽视野。

学生活动:阅读分析其他作品,撰写心得体会,分享感受。

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写作教学法

教学手段:纸质教材、网络资源

作用和目的:培养学生对不同作品的鉴赏能力,拓宽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课后心得体会,总结课堂收获。

学生活动:完成作业,撰写心得体会,反思学习过程。

教学方法:写作教学法

教学手段:无

作用和目的: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拓展与延伸1.推荐阅读:

-《草原》:同样是描写自然风光的作品,作者如何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背影》:通过分析父爱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

-《大自然的语言》:介绍自然界中的各种信号和规律,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大雁的故事》:讲述大雁的迁徙、群居等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结合课文内容,调查身边的自然环境,观察并记录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选取一部与人与自然关系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观看后撰写观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以“我与自然”为主题,进行一次写作练习,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歌或一个短篇小说,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加入环保组织或参与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环境,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3.知识点延伸:

-研究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与自然关系,如古典文学中的山水诗、山水画等,了解不同文化对自然的理解和表达。

-探讨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等。

-了解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深入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原理。

-关注国内外环保政策和实践,了解不同国家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的经验和启示。板书设计1.目的明确:板书设计应紧扣《我与地坛》的教学内容,突出作者对地坛的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关键信息。

2.结构清晰:板书应分为几个部分,如作者背景、课文内容、艺术特色、主题思想等,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简洁明了: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避免冗长的文字,使用关键词和符号来表达。

4.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运用线条、颜色、图形等元素,使板书更具吸引力。

示例板书设计:

```

作者:史铁生

课文内容:

-描绘地坛的美景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艺术特色:

-象征手法

-托物言志

主题思想:

-热爱自然

-尊重生命

```

在板书设计中,可以运用简洁的文字和符号来表达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运用颜色、线条等元素,使板书更具艺术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题型整理1.课文理解题:

题型示例1:请简述作者在《我与地坛》中对地坛的描绘,以及这些描绘反映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答案示例1:作者在《我与地坛》中描绘了地坛的美景,如古老的园子、多样的植物和动物等。这些描绘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

题型示例2:请分析《我与地坛》中作者使用的象征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示例2:在《我与地坛》中,作者使用了象征手法,如将地坛比喻为母亲的怀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家的归属感。象征手法增强了作品的情感表达,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心境。

2.主题探讨题:

题型示例1:请谈谈你对《我与地坛》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的理解,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答案示例1:《我与地坛》中,作者通过自己在地坛的体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例如,作者观察到园子里的动植物各自生活,相互依存,这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题型示例2:请分析《我与地坛》中作者如何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答案示例2:在《我与地坛》中,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如花开花谢、鸟鸣虫叫等,来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例如,作者通过描述花的开放和凋谢,寓意着生命的诞生和消逝,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3.文学鉴赏题:

题型示例1:请分析《我与地坛》中的语言特色,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答案示例1:《我与地坛》中的语言特色表现为优美、富有哲理和感召力。例如,作者写道:“我常常想,在这园子里,每一棵树、每一片草、每一只虫子,都有它们自己的生命。”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题型示例2:请讨论《我与地坛》的结尾部分对整个作品的作用。

答案示例2:《我与地坛》的结尾部分通过描述作者在地坛的反思和感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升华。作者通过在地坛的体验,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重要性,并呼吁人们珍惜自然、尊重生命。这样的结尾使作品更具启发性,引起读者的深思。

4.创意表达题:

题型示例1:请以“我与地坛”为主题,创作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答案示例1:

```

我踏过地坛的青石,

感受自然的温柔与和谐。

大树庇荫,小花微笑,

生命在这里共舞,共歌。

我与地坛,心与心的交流,

体会每一种生命的独特。

在这片绿色的海洋里,

我学会了热爱,学会了尊重。

```

题型示例2:请以“我与地坛”为主题,编写一个短篇故事,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答案示例2:

```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独自来到地坛。园子里的大树参天,绿草如茵,各种动植物和谐共处。我坐在草地上,看着不远处一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