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土地资源与农业【专项训练】-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原卷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39/wKhkGWbX5gCAVNIcAAGvXTe_yjE924.jpg)
![专题02土地资源与农业【专项训练】-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原卷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39/wKhkGWbX5gCAVNIcAAGvXTe_yjE9242.jpg)
![专题02土地资源与农业【专项训练】-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原卷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39/wKhkGWbX5gCAVNIcAAGvXTe_yjE9243.jpg)
![专题02土地资源与农业【专项训练】-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原卷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39/wKhkGWbX5gCAVNIcAAGvXTe_yjE9244.jpg)
![专题02土地资源与农业【专项训练】-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原卷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39/wKhkGWbX5gCAVNIcAAGvXTe_yjE92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土地资源与农业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草地比重大,土地利用类型少B.林地比重最大,难利用土地比重小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D.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2.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质量差异很大,下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搭配合理的是()A.横断山区——林地 B.四川盆地——草地C.华北平原——水田 D.东南丘陵——旱地读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4.关于图中图例数字代号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水田 B.②是旱地 C.③是林地 D.④是草地5.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和“部分国家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A.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B.可利用草地比例最小C.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比例均衡 D.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居世界首位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6-8题。
6.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汽全部来自太平洋 B.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C.该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 D.该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冬季7.根据图示降水量分布,该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林地 B.旱地为主的耕地 C.水田为主的耕地 D.草地8.为了解决图示地区水资源时间分配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我国是一个水土资源相对短缺且空间匹配欠佳的国家,下图我2007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GDP)区域比重图,读下图回答下列9-10小题。9.人口数量最多、GDP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10.北方耕地面积比重高于南方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植被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11-12小题。11.甲区域森林面积减少,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①易发生水土流失②改善空气质量③生物多样性锐减④温室效应减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乙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荒漠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据此和下图完成下列13-16小题。13.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A.煤炭资源 B.石油资源 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14.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15.图中①山脉的走向为()A.东西走向 B.弧形山脉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16.山脉③北侧的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读漫画《分“田”》图,完成下面17-18小题。17.漫画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乱砍滥伐 B.超载放牧 C.乱占耕地 D.围湖造田18.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A.鼓励开发商投资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B.鼓励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全部进城务工C.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19.下图漫画《飞来的山峰》反映的现象是飞来的山峰()A.乱砍滥伐 B.乱占耕地 C.过度放牧 D.环境污染20.下图漫画反映的现象是()A.围湖造田,造成洪灾威胁 B.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C.滥垦草原,造成风沙盛行 D.燃烧柴草,造成大气污染21.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是()A.制糖业 B.种植业 C.林业 D.渔业22.下列哪些农产品来自于种植业()A.森林 B.棉花 C.牛奶 D.茶叶23.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A.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农业 D.旅游业下图为“2016年我国部分省份粮食产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24-25小题。24.甲、乙、丙、丁四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A.甲一甜菜、大豆 B.乙一水稻、甘蔗 C.丙一小麦、大豆 D.丁一青稞、水稻25.甲省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有()①地形平坦②地广人稀③土壤肥沃④机械化程度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26.下面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主要为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区,以西主要为畜牧业分布区B.山东、内蒙古、新疆、宁夏为我国四大牧区C.西北、西南、东南的山区,是我国三大林区D.东部临海省区是我国最发达的淡水养殖基地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海拔3000米以上、降雨量300mm左右的高海拔山区,是印加居民的传统食物,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可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据此和下图完成下面27-28小题。27.某扶贫项目组把食用藜麦种植作为扶贫项目在某地区推广,适合推广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 B.东南丘陵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28.藜麦引种成功增加该地区居民收入,为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A.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B.延长藜麦生产产业链,增加藜麦产品附加值C.大规模发展藜麦种植,迅速扩大种植面积D.加强科学研究,选育高产高品质良种阅读图,完成下面29-30小题。29.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甲地适宜发展()A.种植业 B.渔业 C.林业 D.畜牧业30.在甲地发展此类部门是因为()A.地形陡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牧草生长良好 D.河湖较多,水网密布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解答题31.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例所给数据可以看出,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____;这些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部(方位);我国占比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2)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国政府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请你列举两种土地使用上存在的问题____、____。(3)A地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____(填“高”或“低”);B地区光热____(填“充足”或“不足”),但由于远离海洋,____不足,土地以草地和荒漠为主;C地光照____(填“充足”或“不足”),但高而寒冷,土地生产力____(填“高”或“低”)。(4)青藏高原地区的土地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_____)A.林地 B.草地 C.耕地 D.沙漠(5)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_____)①石油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④天然气⑤太阳能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3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问题。(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___________,其中比重最大的____________,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耕地、林地比重___________,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________,后备土地资源不足。(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3)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_________、_______和西南(山脉)______。(4)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__________)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多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④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3.201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①、②均为我国主要耕地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平原、____和低缓的____等地形区,其中①为____,②为____。(土地利用类型)(2)图中①和②大致以___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3)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东南部的山区。(4)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____气候(气候类型),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但____不足;青藏高原地区属于____气候(气候类型),光照充足,但海拔高,____不足。两地区土地生产力较低,多____(土地利用类型)、荒漠。34.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读“我国种植业主产区分布图”“河套地区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西藏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东部地区种植业主产区大多分布在____(地形)上;粮食生产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2)河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自东南向____递减,主要受____因素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气候比较干旱,河套平原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____。(3)东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____,降水少,该地区盛产糖料作物是____。(4)甘肃新疆主产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____;我国南方地区的长江流域和华南主产区发展种植业的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是____。(5)归纳总结:影响农作物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____。【答案】1.C【解析】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故C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2.A【解析】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如横断山区由于地形崎岖,适合发展林地;四川盆地土壤肥沃,适合发展耕地;华北平原位于半湿润区,以旱地为主;东南丘陵地形较崎岖,多以林地和梯田为主,故选A。【答案】3.C4.C【解析】3.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A错误。我国难以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B错误。我国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正确。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不足,D错误。故选C。4.读图可知,①表示的是旱地分布区,因为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②表示的是水田分布区,因为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③表示的是林地分布区,因为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南山区;④表示的是难利用土地分布区,因为我国的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地区。根据题意,故选C。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1.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3.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4.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地区。【答案】5.A【解析】5.由图可知,我国耕地比重只占12.68%,比重较小,中国人口庞大,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9公顷,人均耕地少,A正确。可利用草地比例最大,B错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比例分布不均,C错误。由“部分国家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可知,我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都不是世界首位,D错误。故选A。【答案】6.B7.C8.A【解析】6.由图可知,图中我国部分地区水汽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主要属于湿润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B对,ACD错。故选B。7.由图可知,图中我国这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C对,ABD错。故选C。8.由图可知,修建水库是解决图示地区水资源时间分配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措施,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都是保护水资源的措施,A对,BCD错。故选A。【答案】9.C10.A【解析】9.由图可知,图中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是南方地区,GDP总量最大的地区也是南方地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根据我国的地形区的分布可知,我国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南方地区平原面积狭小,以地山丘陵为主,因此北方的耕地面积大于南方地区。而气候、河流和植被对耕地面积大小没有影响。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11.C12.B【解析】11.读图可知,图中甲区域为大小兴安岭地区,这里森林面积减少,会使森林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弱,易发生水土流失;同时使得生物栖息地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①③正确。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的作用,森林面积减少,会恶化空气质量,使温室效应增强,②④错误。故选C。12.由图可知,图中乙是内蒙古高原,属于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属于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故选B。【答案】13.D14.B15.C16.B【解析】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主要山脉分为“五纵三横一弧”:①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②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脉;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③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④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⑤南北走向——横断山脉。昆仑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13.课本纸张由木材资源制作而成,故课本的循环使用,对森林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故D正确。故选:D。14.我国的三大林区分别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即图中的①②④,故B正确。故选:B。15.图中①山脉为大兴安岭,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故C正确。故选:C。16.山脉③是昆仑山,北侧的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故B正确。故选:B。【答案】17.C18.D【解析】17.从漫画看出,工业园、商品楼、开发区和体育场等占用耕地,致使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乱占耕地现象,因此我国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故C符合题意。选C。18.认真读图可知,漫画分“田”反映了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是乱占耕地;我国采取的基本国策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故D符合题意。选D。【答案】19.B【解析】19.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土地资源是万物之源,立国之本。面对我国人口众多的实际国情,在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图中农民耕地与楼房建筑的矛盾,可以得出土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乱占耕地或人为占用过多的问题,反映人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提醒人们在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故选B。【答案】20.B【解析】20.由图中漫画可以看出,由于人们过度砍伐森林,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冲刷了土壤,也许多动物推失去了生存的家园,故选B。【答案】21.A【解析】2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BCD属于农业,制糖业属于工业,选A。【答案】22.B【解析】22.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生产的部门是种植业,题中棉花由种植业提供,森林属于林业提供,牛奶由畜牧业提供,茶叶是副业提供。故B符合题意。选B。【答案】23.C【解析】23.“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故本题选C。【答案】24.A25.B【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甲是黑龙江省,乙是江苏省,丙是广东省,丁是西藏自治区。24.图中四省区中,甲黑龙江省种植小麦、大豆、甜菜等农作物为主;乙江苏省种植水稻为主,不适合种植甘蔗;丙广东省种植水稻、甘蔗为主要农作物,不适合种植小麦;丁西藏自治区种植青稞、小麦为主,不适合种植水稻,故选A。25.甲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社会经济条件是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占有量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效率高;地形平坦和土壤肥沃是自然条件,故选B。【答案】26.A【解析】26.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吻合,该线以东主要为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区,以西主要为牧业的分布区,A正确;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B错误;我国的三大林区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C错误;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的海洋捕捞和海水鱼养殖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D错误。故选A。【答案】27.A28.C【解析】27.根据材料可知,藜麦适合生长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海拔地区,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特点,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适合藜麦生长,所以,答案A正确;东南丘陵海拔500米以下,不适合藜麦生长;塔里木盆地海拔1000多米,不适合藜麦生长;东北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也不适合藜麦生长,所以答案B、C、D都不符合题意,只有答案A适合藜麦生长,故选A。28.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适合藜麦生长的地方进行专业化生产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所以A正确;在藜麦主产区进行藜麦的深加工,可以增加藜麦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所以B正确;利用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始终是我国农业的发展之路,所以,藜麦引进成功后要大力发展科技,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答案D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藜麦的种植条件必须是高海拔、降水较少的地区,所以它的种植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的,因此,大规模开发和扩大种植藜麦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据题意,答案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故选择答案C。【答案】29.C30.A【解析】29.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适宜发展林业,保持水土,“宜林则林”;乙地位于山麓地带,牧草生长良好,应发展畜牧业,“宜牧则牧”;丙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宜粮则粮”;丁地为水域,适宜发展渔业,“宜渔则渔”;C正确。故选C。30.因为甲地地形陡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所以在甲地发展林业,植树造林,既有利于保持水土,又遵循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A正确。故选A。【答案】31.(1)44.54%东草地(2)耕地耕地退化乱占耕地(土地沙漠化、土地污染、水土流失等)(3)高充足水资源充足低(4)B(5)B【解析】3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如下:①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所占面积较少,南方水田,北方旱地。②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③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在全国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面积最大。④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区域,面积大。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1)根据图例所给数据可以看出,耕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68%,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1.86%,故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4.54%;这些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由图可知,我国占比最大的土地类型是草地,占比34.48%。(2)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国政府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土地使用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不合理的耕作导致耕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3)A地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高;B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光热充足,但由于远离海洋,水资源不足,土地以草地和荒漠为主;C地位于青藏高原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但高而寒冷,土地生产力低。(4)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雨水不足,植被主要是高原草地,故土地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草地。故B正确。(5)水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他们在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石油、天然气资源用一点少一点,不能够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B正确。【答案】32.(1)类型齐全可利用草地较小较大(2)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3)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脉(4)A【解析】32.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进行分析解答。读图分析可知:(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类型齐全,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3)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西南地区的横断山脉。(4)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故选A。【答案】33.(1)盆地丘陵水田旱地(2)秦岭-淮河一线0800(3)东北西南(4)温带大陆性水资源高山高原热量草地【解析】33.(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2)水田和旱地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3)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4)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水资源不足。(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图中①、②均为我国主要耕地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等地形区,其中①为水田,②为旱地。(2)图中①水田和②旱地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及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3)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4)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但水资源不足;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山高原气候,该地区光照充足,但海拔高,热量不足。两地区土地生产力较低,多草地、荒漠。【答案】34.(1)平原气候(2)西北海陆黄河水(3)热量少(气温低)甜菜(4)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水热条件好(雨热同期、热量丰富)(5)地形,气候,光照,热量,水分等,【解析】34.本题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读图结合我国的自然环境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解答。(1)读图可知,我国种植业主产区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主要分布的地形是平原。我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适合小麦生长,,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生长。所以影响因素是气候。(2)读河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河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气候比较干旱,黄河流经河套平原,为该地区提供了灌溉水源,河套平原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黄河水。(3)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漫长,东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气温低,该地区盛产糖料作物是甜菜。(4)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甘肃新疆主产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流域和华南主产区发展种植业的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水热条件好,雨热同期。(5)从以上可以看出,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地形、气候、光照、热量等。专题02土地资源与农业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草地比重大,土地利用类型少B.林地比重最大,难利用土地比重小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D.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答案】1.C【解析】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故C符合题意。故选:C。2.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质量差异很大,下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搭配合理的是()A.横断山区——林地 B.四川盆地——草地C.华北平原——水田 D.东南丘陵——旱地【答案】2.A【解析】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如横断山区由于地形崎岖,适合发展林地;四川盆地土壤肥沃,适合发展耕地;华北平原位于半湿润区,以旱地为主;东南丘陵地形较崎岖,多以林地和梯田为主,故选A。读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4.关于图中图例数字代号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水田 B.②是旱地 C.③是林地 D.④是草地【答案】3.C4.C【解析】3.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A错误。我国难以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B错误。我国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正确。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不足,D错误。故选C。4.读图可知,①表示的是旱地分布区,因为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②表示的是水田分布区,因为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③表示的是林地分布区,因为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南山区;④表示的是难利用土地分布区,因为我国的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地区。根据题意,故选C。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1.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3.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4.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地区。5.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和“部分国家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A.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B.可利用草地比例最小C.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比例均衡 D.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居世界首位【答案】5.A【解析】5.由图可知,我国耕地比重只占12.68%,比重较小,中国人口庞大,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9公顷,人均耕地少,A正确。可利用草地比例最大,B错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比例分布不均,C错误。由“部分国家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可知,我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都不是世界首位,D错误。故选A。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6-8题。
6.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汽全部来自太平洋 B.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C.该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 D.该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冬季7.根据图示降水量分布,该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林地 B.旱地为主的耕地 C.水田为主的耕地 D.草地8.为了解决图示地区水资源时间分配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答案】6.B7.C8.A【解析】6.由图可知,图中我国部分地区水汽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主要属于湿润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B对,ACD错。故选B。7.由图可知,图中我国这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C对,ABD错。故选C。8.由图可知,修建水库是解决图示地区水资源时间分配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措施,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都是保护水资源的措施,A对,BCD错。故选A。我国是一个水土资源相对短缺且空间匹配欠佳的国家,下图我2007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GDP)区域比重图,读下图回答下列9-10小题。9.人口数量最多、GDP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10.北方耕地面积比重高于南方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植被【答案】9.C10.A【解析】9.由图可知,图中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是南方地区,GDP总量最大的地区也是南方地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根据我国的地形区的分布可知,我国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南方地区平原面积狭小,以地山丘陵为主,因此北方的耕地面积大于南方地区。而气候、河流和植被对耕地面积大小没有影响。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11-12小题。11.甲区域森林面积减少,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①易发生水土流失②改善空气质量③生物多样性锐减④温室效应减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乙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荒漠【答案】11.C12.B【解析】11.读图可知,图中甲区域为大小兴安岭地区,这里森林面积减少,会使森林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弱,易发生水土流失;同时使得生物栖息地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①③正确。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的作用,森林面积减少,会恶化空气质量,使温室效应增强,②④错误。故选C。12.由图可知,图中乙是内蒙古高原,属于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属于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故选B。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据此和下图完成下列13-16小题。13.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A.煤炭资源 B.石油资源 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14.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15.图中①山脉的走向为()A.东西走向 B.弧形山脉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16.山脉③北侧的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答案】13.D14.B15.C16.B【解析】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主要山脉分为“五纵三横一弧”:①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②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脉;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③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④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⑤南北走向——横断山脉。昆仑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13.课本纸张由木材资源制作而成,故课本的循环使用,对森林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故D正确。故选:D。14.我国的三大林区分别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即图中的①②④,故B正确。故选:B。15.图中①山脉为大兴安岭,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故C正确。故选:C。16.山脉③是昆仑山,北侧的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故B正确。故选:B。读漫画《分“田”》图,完成下面17-18小题。17.漫画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乱砍滥伐 B.超载放牧 C.乱占耕地 D.围湖造田18.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A.鼓励开发商投资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B.鼓励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全部进城务工C.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答案】17.C18.D【解析】17.从漫画看出,工业园、商品楼、开发区和体育场等占用耕地,致使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乱占耕地现象,因此我国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故C符合题意。选C。18.认真读图可知,漫画分“田”反映了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是乱占耕地;我国采取的基本国策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故D符合题意。选D。19.下图漫画《飞来的山峰》反映的现象是飞来的山峰()A.乱砍滥伐 B.乱占耕地 C.过度放牧 D.环境污染【答案】19.B【解析】19.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土地资源是万物之源,立国之本。面对我国人口众多的实际国情,在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图中农民耕地与楼房建筑的矛盾,可以得出土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乱占耕地或人为占用过多的问题,反映人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提醒人们在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故选B。20.下图漫画反映的现象是()A.围湖造田,造成洪灾威胁 B.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C.滥垦草原,造成风沙盛行 D.燃烧柴草,造成大气污染【答案】20.B【解析】20.由图中漫画可以看出,由于人们过度砍伐森林,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冲刷了土壤,也许多动物推失去了生存的家园,故选B。21.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是()A.制糖业 B.种植业 C.林业 D.渔业【答案】21.A【解析】2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BCD属于农业,制糖业属于工业,选A。22.下列哪些农产品来自于种植业()A.森林 B.棉花 C.牛奶 D.茶叶【答案】22.B【解析】22.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生产的部门是种植业,题中棉花由种植业提供,森林属于林业提供,牛奶由畜牧业提供,茶叶是副业提供。故B符合题意。选B。23.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A.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农业 D.旅游业【答案】23.C【解析】23.“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故本题选C。下图为“2016年我国部分省份粮食产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24-25小题。24.甲、乙、丙、丁四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A.甲一甜菜、大豆 B.乙一水稻、甘蔗 C.丙一小麦、大豆 D.丁一青稞、水稻25.甲省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有()①地形平坦②地广人稀③土壤肥沃④机械化程度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24.A25.B【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甲是黑龙江省,乙是江苏省,丙是广东省,丁是西藏自治区。24.图中四省区中,甲黑龙江省种植小麦、大豆、甜菜等农作物为主;乙江苏省种植水稻为主,不适合种植甘蔗;丙广东省种植水稻、甘蔗为主要农作物,不适合种植小麦;丁西藏自治区种植青稞、小麦为主,不适合种植水稻,故选A。25.甲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社会经济条件是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占有量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效率高;地形平坦和土壤肥沃是自然条件,故选B。26.下面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主要为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区,以西主要为畜牧业分布区B.山东、内蒙古、新疆、宁夏为我国四大牧区C.西北、西南、东南的山区,是我国三大林区D.东部临海省区是我国最发达的淡水养殖基地【答案】26.A【解析】26.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吻合,该线以东主要为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区,以西主要为牧业的分布区,A正确;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B错误;我国的三大林区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C错误;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的海洋捕捞和海水鱼养殖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D错误。故选A。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海拔3000米以上、降雨量300mm左右的高海拔山区,是印加居民的传统食物,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可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据此和下图完成下面27-28小题。27.某扶贫项目组把食用藜麦种植作为扶贫项目在某地区推广,适合推广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 B.东南丘陵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28.藜麦引种成功增加该地区居民收入,为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A.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B.延长藜麦生产产业链,增加藜麦产品附加值C.大规模发展藜麦种植,迅速扩大种植面积D.加强科学研究,选育高产高品质良种【答案】27.A28.C【解析】27.根据材料可知,藜麦适合生长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海拔地区,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特点,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适合藜麦生长,所以,答案A正确;东南丘陵海拔500米以下,不适合藜麦生长;塔里木盆地海拔1000多米,不适合藜麦生长;东北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也不适合藜麦生长,所以答案B、C、D都不符合题意,只有答案A适合藜麦生长,故选A。28.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适合藜麦生长的地方进行专业化生产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所以A正确;在藜麦主产区进行藜麦的深加工,可以增加藜麦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所以B正确;利用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始终是我国农业的发展之路,所以,藜麦引进成功后要大力发展科技,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答案D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藜麦的种植条件必须是高海拔、降水较少的地区,所以它的种植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的,因此,大规模开发和扩大种植藜麦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据题意,答案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故选择答案C。阅读图,完成下面29-30小题。29.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甲地适宜发展()A.种植业 B.渔业 C.林业 D.畜牧业30.在甲地发展此类部门是因为()A.地形陡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牧草生长良好 D.河湖较多,水网密布【答案】29.C30.A【解析】29.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适宜发展林业,保持水土,“宜林则林”;乙地位于山麓地带,牧草生长良好,应发展畜牧业,“宜牧则牧”;丙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宜粮则粮”;丁地为水域,适宜发展渔业,“宜渔则渔”;C正确。故选C。30.因为甲地地形陡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所以在甲地发展林业,植树造林,既有利于保持水土,又遵循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A正确。故选A。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解答题31.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例所给数据可以看出,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____;这些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部(方位);我国占比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2)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国政府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请你列举两种土地使用上存在的问题____、____。(3)A地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____(填“高”或“低”);B地区光热____(填“充足”或“不足”),但由于远离海洋,____不足,土地以草地和荒漠为主;C地光照____(填“充足”或“不足”),但高而寒冷,土地生产力____(填“高”或“低”)。(4)青藏高原地区的土地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_____)A.林地 B.草地 C.耕地 D.沙漠(5)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_____)①石油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④天然气⑤太阳能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答案】31.(1)44.54%东草地(2)耕地耕地退化乱占耕地(土地沙漠化、土地污染、水土流失等)(3)高充足水资源充足低(4)B(5)B【解析】3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如下:①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所占面积较少,南方水田,北方旱地。②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③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在全国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面积最大。④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区域,面积大。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1)根据图例所给数据可以看出,耕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68%,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1.86%,故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4.54%;这些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由图可知,我国占比最大的土地类型是草地,占比34.48%。(2)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国政府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土地使用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不合理的耕作导致耕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3)A地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高;B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光热充足,但由于远离海洋,水资源不足,土地以草地和荒漠为主;C地位于青藏高原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但高而寒冷,土地生产力低。(4)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雨水不足,植被主要是高原草地,故土地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草地。故B正确。(5)水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他们在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石油、天然气资源用一点少一点,不能够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B正确。3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问题。(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___________,其中比重最大的____________,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耕地、林地比重___________,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________,后备土地资源不足。(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3)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_________、_______和西南(山脉)______。(4)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__________)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多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④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32.(1)类型齐全可利用草地较小较大(2)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3)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脉(4)A【解析】32.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约定:实现一次性产品零使用绿色优先文案六十七句
- 版对讲机租赁合同范本
- Unit3 Faster,Higher,Stronger 应用文写作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租赁合同范本大全及解析
- 《EBS总账之日记账》课件
- 压疮预防及护理课件
- 采购与供应合作协议合同
- 运输装卸合同
- 国际合同翻译标准Chapter11
- 商务中心租赁合同书
- 新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全册)
- 公司员工健康与安全手册
-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课件
- (2024版)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更加注重阅读与写作
- 半导体行业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 五年级上册口算练习1000题及答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及答案汇编
- 数学六年级上册《弧长》课件
- 5篇高中生研究项目详细报告
- 个人ip运营策划方案
- 《盛开的紫荆花》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