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方案TOC\o"1-2"\h\u8688第1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概述 3277021.1绿色建筑基本概念 3116821.2节能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性 434811.3国内外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体系简介 412852第2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方法 490412.1监测技术概述 4281252.2能源消耗监测 4175372.3环境影响监测 5117612.4室内环境品质监测 514584第3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体系 5213873.1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35043.1.1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 5230943.1.2动态性与实时性原则 6316983.1.3可比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6228513.1.4综合性与代表性原则 6286903.2能源消耗评估指标 6318553.2.1总能耗指标 626643.2.2分项能耗指标 658863.2.3单位面积能耗指标 678523.2.4节能率指标 6195833.3环境影响评估指标 6196833.3.1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 6258043.3.2水资源消耗指标 6280953.3.3固体废物产生指标 6197273.3.4生态影响指标 6153833.4室内环境品质评估指标 755743.4.1空气质量指标 7274713.4.2温湿度指标 7322933.4.3光环境指标 765933.4.4声环境指标 724388第4章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7183414.1优化建筑形态设计 776724.1.1建筑朝向 7322694.1.2建筑体型 7164644.1.3自然通风 7284014.1.4遮阳设计 7276514.2提高围护结构热工功能 7241564.2.1保温隔热材料 7320904.2.2高功能门窗 7261644.2.3高效墙体 887924.2.4屋面与地面隔热 8289954.3高效能源利用技术 810694.3.1暖通空调系统 8285094.3.2高效照明系统 864554.3.3电气设备 850794.3.4能源管理系统 8194894.4可再生能源利用 8145144.4.1太阳能 8186554.4.2地热能 851604.4.3风能 816824.4.4生物质能 87026第5章绿色建筑节能施工与监理 875885.1节能施工技术要点 812915.1.1建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 8132025.1.2高效能源设备施工技术 9117055.1.3节能施工过程控制 9210585.2节能材料选择与施工 9325415.2.1节能材料种类及功能 9283795.2.2节能材料施工要求 9111715.2.3节能材料施工质量控制 9175215.3节能监理工作内容与方法 9294445.3.1监理工作内容 923115.3.2监理工作方法 9316685.3.3节能监理重点环节 10306495.4施工过程节能监测与评估 10289205.4.1节能监测指标体系 10166445.4.2节能监测方法 10211125.4.3节能评估 1014984第6章绿色建筑节能运行与维护 1024356.1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10127386.1.1监测系统构建 10146946.1.2能耗数据采集 1085786.1.3能耗数据分析 11111406.2能源管理系统 11184786.2.1系统功能 11320106.2.2能源优化策略 11197366.2.3系统集成与控制 1190826.3建筑设备运行优化 11218606.3.1设备运行监测 11180206.3.2设备维护与保养 11116126.3.3运行参数优化 1181916.4建筑维护与更新策略 1143846.4.1建筑维护 11254836.4.2建筑更新 11143556.4.3节能评估与改进 1124467第7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案例分析 1283107.1案例一:某公共建筑节能评估 129177.1.1项目概况 12176767.1.2节能评估方法 12275477.1.3节能评估结果 12298927.2案例二:某居住建筑节能评估 12270677.2.1项目概况 1212017.2.2节能评估方法 1211937.2.3节能评估结果 1258607.3案例三:某绿色建筑运行评估 13234817.3.1项目概况 13176287.3.2评估方法 1392147.3.3评估结果 1312966第8章绿色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 13203408.1国家政策与法规概述 13307008.2地方政策与法规解析 14139028.3政策对绿色建筑节能的影响 1430333第9章绿色建筑节能市场与经济分析 1471359.1节能建筑市场现状与趋势 14128239.1.1市场概述 14296359.1.2市场现状 1570329.1.3市场趋势 15125759.2节能投资与经济效益分析 1543549.2.1投资成本 15310449.2.2经济效益分析 15106129.3节能建筑市场推广策略 1571509.3.1政策支持 15167829.3.2技术创新与推广 1517829.3.3市场培育与拓展 15193459.3.4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1522589第10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的未来发展 16613310.1技术发展趋势 16205110.2政策与法规完善 161865810.3市场推广与普及 161410910.4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展望 17第1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概述1.1绿色建筑基本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等全寿命周期内,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低碳减排、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高效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影响环境、提供健康舒适使用空间的目的。绿色建筑不仅涉及建筑本身,还涵盖周边环境、区域规划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1.2节能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性节能监测与评估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发觉建筑能耗的薄弱环节,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依据;(2)有助于评估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实际效果,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3)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向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4)有助于提高建筑业主和开发商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1.3国内外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体系简介我国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体系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0192015)等。这些标准从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对节能功能进行评价,旨在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国外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体系主要有美国的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认证、英国的BREEAM(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nmentalAssessmentMethod)认证、德国的DGNB认证等。这些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评价内容全面,涵盖建筑节能、环保、舒适性等多个方面;(2)评价方法科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3)认证结果具有权威性,对绿色建筑市场具有引导作用。第2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方法2.1监测技术概述绿色建筑节能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分析等环节。本章节将对各类监测技术进行概述,为后续具体监测方法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常见的监测技术有传感器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2.2能源消耗监测能源消耗监测是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消耗监测:通过安装电力表、智能电表等设备,实时监测建筑用电情况,分析用电负荷特性,为节能措施提供数据支持。(2)燃气消耗监测:利用燃气表、智能燃气表等设备,对建筑燃气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燃气使用效率。(3)可再生能源利用监测:对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2.3环境影响监测环境影响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室内外温度监测:通过布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外温度变化,为评估建筑保温功能提供依据。(2)室内外湿度监测:利用湿度传感器,对室内外湿度进行监测,分析湿度对建筑能耗的影响。(3)室内外空气质量监测:通过安装空气质量传感器,监测室内外空气质量,为改善室内环境提供参考。2.4室内环境品质监测室内环境品质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光照监测:利用光照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光照强度,分析光照对建筑能耗和室内舒适度的影响。(2)噪音监测:通过安装噪音传感器,监测室内外噪音水平,评估建筑隔音功能。(3)室内空气品质监测:利用室内空气品质传感器,对室内有害气体、颗粒物等进行监测,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达标。(4)室内舒适度监测:综合考虑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噪音等因素,评估室内舒适度,为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优化提供依据。第3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体系3.1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3.1.1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构建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需遵循能量转换和消耗的基本规律,涵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及室内环境品质等方面,形成完整、有机的评估体系。3.1.2动态性与实时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建筑在不同时间段的能耗变化,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建筑使用状况等动态因素,实现实时监测与评估。3.1.3可比性与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备可比性,便于不同建筑之间的节能效果比较。同时评估指标应易于获取,具备可操作性,以便于实际应用。3.1.4综合性与代表性原则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避免重复和冗余,保证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3.2能源消耗评估指标3.2.1总能耗指标总能耗指标包括建筑运行过程中的电力、燃气、热力等能源消耗总量。3.2.2分项能耗指标分项能耗指标对建筑运行过程中的空调、照明、动力等能耗进行分类统计。3.2.3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反映建筑运行能耗与建筑面积的关系,以单位面积能耗值表示。3.2.4节能率指标节能率指标通过对比建筑实际能耗与基准能耗,评价建筑的节能效果。3.3环境影响评估指标3.3.1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反映建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3.3.2水资源消耗指标水资源消耗指标包括建筑运行过程中的生活用水、绿化用水等。3.3.3固体废物产生指标固体废物产生指标反映建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量。3.3.4生态影响指标生态影响指标评价建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土壤侵蚀等。3.4室内环境品质评估指标3.4.1空气质量指标空气质量指标包括室内二氧化碳浓度、PM2.5浓度等。3.4.2温湿度指标温湿度指标反映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舒适度,包括温度波动、湿度范围等。3.4.3光环境指标光环境指标包括室内照度、光污染等。3.4.4声环境指标声环境指标评价室内噪声水平,包括室内噪声级、噪声频率等。第4章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策略4.1优化建筑形态设计建筑形态设计是影响绿色建筑节能效果的重要因素。优化建筑形态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1建筑朝向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确定建筑朝向,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减少冬季北风的影响。4.1.2建筑体型优化建筑体型,降低建筑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减少热量损失。4.1.3自然通风利用建筑布局和体型,创造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降低空调能耗。4.1.4遮阳设计合理设置遮阳设施,减少夏季阳光直射,降低室内温度。4.2提高围护结构热工功能围护结构热工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能耗。提高围护结构热工功能的措施如下:4.2.1保温隔热材料选择合适的保温隔热材料,降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4.2.2高功能门窗采用高功能的门窗系统,提高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功能。4.2.3高效墙体发展高效墙体技术,如复合墙体、自保温墙体等,提高墙体热工功能。4.2.4屋面与地面隔热加强屋面和地面的隔热措施,降低热量传递。4.3高效能源利用技术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以下为几种高效能源利用技术:4.3.1暖通空调系统选用高效节能的暖通空调设备,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4.3.2高效照明系统推广高效照明设备,降低照明能耗。4.3.3电气设备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降低建筑电气能耗。4.3.4能源管理系统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实时监控与优化调控。4.4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绿色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以下为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4.4.1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热水、光伏发电等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4.4.2地热能开发地热能供暖和制冷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4.4.3风能利用风能发电技术,为建筑提供绿色电力。4.4.4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和供热,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第5章绿色建筑节能施工与监理5.1节能施工技术要点5.1.1建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墙体保温施工技术;门窗节能施工技术;屋面和地面保温施工技术。5.1.2高效能源设备施工技术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施工技术;照明系统施工技术;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施工技术。5.1.3节能施工过程控制施工现场能源消耗监测与控制;施工过程废弃物管理;施工过程环境保护。5.2节能材料选择与施工5.2.1节能材料种类及功能保温材料;节能门窗材料;高效能源设备材料。5.2.2节能材料施工要求材料质量检验;施工工艺及操作规范;施工质量验收。5.2.3节能材料施工质量控制施工人员培训与管理;施工现场材料储存与管理;施工过程材料使用监管。5.3节能监理工作内容与方法5.3.1监理工作内容施工现场节能技术指导;施工过程节能监测;施工质量验收。5.3.2监理工作方法现场巡查;质量抽检;文件审查。5.3.3节能监理重点环节施工方案审核;施工过程关键节点控制;施工质量问题处理。5.4施工过程节能监测与评估5.4.1节能监测指标体系能源消耗指标;环境影响指标;节能效益指标。5.4.2节能监测方法在线监测系统;现场检测;数据分析。5.4.3节能评估施工过程节能评估;建筑物能效评估;节能效果评价。第6章绿色建筑节能运行与维护6.1建筑能耗监测系统6.1.1监测系统构建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是基于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集成应用,旨在实时监测建筑能耗状况,为节能管理提供数据支持。系统主要包括能耗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展示等模块。6.1.2能耗数据采集对建筑内的各类能源消耗设备进行分类,安装相应的能源计量仪表,实时采集用电、用水、用气等能耗数据。6.1.3能耗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能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评估建筑能耗水平,发觉能耗异常情况,为节能改进提供依据。6.2能源管理系统6.2.1系统功能能源管理系统负责对建筑内的能源使用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能源计划、能源调度、能源优化等。6.2.2能源优化策略根据能耗监测数据,制定合理的能源优化策略,如调整能源使用时段、优化设备运行模式等,降低能源消耗。6.2.3系统集成与控制通过系统集成,实现对建筑内各个能源设备的集中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3建筑设备运行优化6.3.1设备运行监测对建筑内的主要用能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发觉设备故障及功能下降等问题。6.3.2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保证设备高效、稳定运行,降低能耗。6.3.3运行参数优化根据设备运行数据,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实现设备运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4建筑维护与更新策略6.4.1建筑维护定期对建筑进行维护,包括建筑围护结构、设备系统、室内外环境等方面,保证建筑功能稳定。6.4.2建筑更新针对建筑存在的节能问题,制定合理的更新策略,如更换高效节能设备、改进建筑围护结构等,提高建筑整体节能水平。6.4.3节能评估与改进定期对建筑进行节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改进措施,持续提升建筑节能功能。第7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案例分析7.1案例一:某公共建筑节能评估7.1.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一座位于我国某城市的公共建筑,包括办公、会议、餐饮等功能区域。建筑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50米。7.1.2节能评估方法采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进行评估。7.1.3节能评估结果(1)建筑能耗:经评估,本项目年能耗为440吨标准煤,低于同类型建筑的平均水平。(2)节能措施:本项目采用了高效节能空调系统、节能照明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等节能措施,节能效果显著。(3)能效指标:本项目建筑节能率为60%,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7.2案例二:某居住建筑节能评估7.2.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一座位于我国某城市的居住建筑,共有住宅500套,建筑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7.2.2节能评估方法采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进行评估。7.2.3节能评估结果(1)建筑能耗:本项目年能耗为320吨标准煤,低于同类型建筑的平均水平。(2)节能措施:本项目采用了节能型外墙保温系统、节能门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节能措施。(3)能效指标:本项目建筑节能率为65%,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7.3案例三:某绿色建筑运行评估7.3.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一座位于我国某城市的绿色建筑,包括办公、商业、酒店等功能区域。建筑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7.3.2评估方法采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和《建筑运行节能评价标准》(GB/T159012016)进行评估。7.3.3评估结果(1)建筑运行能耗:本项目年运行能耗为360吨标准煤,低于同类型建筑的平均水平。(2)节能措施:本项目采用了高效能源管理系统、变频空调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节能措施。(3)能效指标:本项目建筑节能率为70%,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在以上三个案例中,通过实施一系列节能措施,建筑能耗得到了有效降低,节能效果显著。这些案例为我国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8章绿色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8.1国家政策与法规概述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以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和节能减排。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节能战略规划:我国将绿色建筑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了绿色建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了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4)《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全国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指导。(5)《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绿色建筑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等。8.2地方政策与法规解析各地区根据国家政策与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政策与法规,推动绿色建筑节能工作。以下为部分地区的政策与法规解析:(1)北京市:《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绿色建筑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和责任主体,同时加大对绿色建筑项目的支持力度。(2)上海市:《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提出了绿色建筑发展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包括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3)广东省:《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对绿色建筑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鼓励各地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推动绿色建筑发展。(4)江苏省:《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明确了绿色建筑发展目标、政策支持和法律责任,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8.3政策对绿色建筑节能的影响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与法规对绿色建筑节能产生了积极影响:(1)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使新建建筑节能水平不断提高,降低了建筑能源消耗。(2)推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政策要求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建筑品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3)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降低了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4)促进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政策鼓励企业研发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提升了绿色建筑的整体技术水平。(5)强化绿色建筑监管:政策与法规对建筑行业进行严格监管,保证绿色建筑发展目标的实现。第9章绿色建筑节能市场与经济分析9.1节能建筑市场现状与趋势9.1.1市场概述当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能耗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节能市场逐渐兴起,并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已制定一系列政策,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节能建筑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9.1.2市场现状目前我国节能建筑市场主要集中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两大领域。新建建筑方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得到广泛实施,节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逐年提高。既有建筑改造方面,我国大力推广节能改造,市场规模逐步扩大。9.1.3市场趋势未来,绿色建筑节能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政策导向将促使绿色建筑标准不断提高,节能技术水平将持续进步;另,市场需求的扩大将吸引更多企业进入该领域,推动市场竞争加剧。9.2节能投资与经济效益分析9.2.1投资成本绿色建筑节能投资主要包括设计、施工、设备采购、运行维护等环节的成本。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节能建筑材料和设备成本逐渐降低,投资回报期缩短。9.2.2经济效益分析绿色建筑节能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运行成本;提高建筑品质,增加房屋附加值;获得补贴和税收优惠。9.3节能建筑市场推广策略9.3.1政策支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绿色建筑的认识度和认可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明确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落实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企业投资成本。9.3.2技术创新与推广鼓励企业研发新型节能技术,提高绿色建筑技术水平;建立技术交流平台,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