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2024中考化学复习题型分类突破:科学探究题试题_第1页
包头2024中考化学复习题型分类突破:科学探究题试题_第2页
包头2024中考化学复习题型分类突破:科学探究题试题_第3页
包头2024中考化学复习题型分类突破:科学探究题试题_第4页
包头2024中考化学复习题型分类突破:科学探究题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分类突破(五)科学探究题

I类型一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I

1.[2024•昆明]小晨同学从课外读物中得知:在加热条件下,钠与血反应的产物可能有C、CO、Na2cO3、NaQ。

于是设计试验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BaCk溶液呈中性;

s

②4Na+02==2Na20;

③Naz0+压0=-2NaOH;

@2Na+2H20===2NaOH+H2t;

⑤CO通入PdCL溶液中有黑色沉淀生成。

提出问题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a反应的产物有哪些?

猜想假设猜想一:产物中确定有C;

猜想二:产物中确定有C0;

猜想三:产物中确定有Na2c。3;

猜想四:产物中确定有Na20o

试验验证用如图T5-1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试验探究。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的作用

是____________

序号试验操作试验现象试验结论

待钠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中的固

(1)有黑色不溶物猜想—正确

体置于烧杯中,加蒸储水溶解

将试验⑴所得混合物过滤,取滤

⑵猜想三正确

液,加入过量BaCL溶液

⑶猜想二正确

反思与评价小晨同学向试验(2)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酰溶液,溶液呈红色。于是得出结论:在加热条件下,

钠与CO?反应确定产生NaW。该结论是否严谨?(填“是”或“否”),理由是

O

2.[2024•德阳]草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2c2压0)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

水、升华,170℃以上分解。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H2czOi+CaSH)^==CaC204I+2H20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依据如图T5-2所示的装置,通过试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仪器a的名称是。装

置B的主要作用是0装置C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

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确定有____________。

,澄清

石灰水

AR

图T5-2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0,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试验中的装置A、B和图T5-3所示的

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试验。

澄清石灰水水浓NaOH溶液浓硫酸

DEG

氧化铁粉末

排水集气装置M

HT

图T5-3

①乙组同学的试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依次为A-B———————I-D-H。

②装置I中盛有的氧化铁发生了颜色变更,欲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0,乙组同学须要两次运用装置D,

其现象分别是。

3.[2024•滨州]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可组成氢化钙、氢氧化钙等多种物质。

(1)氢化钙(CaH?)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供应剂。某试验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在

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⑵该试验探究小组将NazCOs溶液滴加到C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经检验滤渣的成分

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z;

猜想三:NaOH和;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z。

经过探讨,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缘由是o

试验过程

试验步骤现象结论

步骤I:取滤液,向其中滴加适量NazCCh溶液猜想二不成立

步骤H: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________溶液产生气泡猜想成立

拓展延长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须要考虑。

4.[2024•齐齐哈尔]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确定量的稀盐酸,快速用

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T5-4所示)。请回答下列问

题。

⑴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全部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同学们对废液中溶

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视二氧化碳的影响)。

提出问题

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CaCk、NaCl和HC1;

猜想二:CaCL、NaCl和Na2cOs;

猜想三:»

进行探讨

经过探讨,同学们一样认为猜想是错误的。

设计试验请完成试验报告。

试验步骤试验现象试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猜想一成立

反思拓展

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将废液干脆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你认

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

5.[2024•山西]化学试验过程常常会产生确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试验课

上,爱好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Tc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绽开探究。

Ca(OH%溶液

n\

H/\

S

B三

^AB

实验3

活动一:

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如图T5-5所示的三组小试验。试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活动二: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如图T5-6),充分搅拌、静置。视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

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清液中确定不含有的离子是,以及确定含有的离子。小

组同学对上层清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

无色溶液

白色沉淀

B图T5-6

提出问题

上层清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

上层清液中还可能含有0万、CO丁、Ca"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试验

试验步骤试验现象试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①有Off

方,①溶液变红

案醐溶液②有靖、

—"1②产生气泡

②接着滴加稀盐酸无Ca"

①有靖、

方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案无Ca"

-(指示剂除外)②

②有0H一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同学对方案一■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清液中确定存在的离子

有o

(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后

再排放。

6.为了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甲同学设计了如图T5-7所示的四组试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试验目的是(填字母)。

⑵试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o

(3)在(2)中溶液内滴入酚醐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进一步推

想: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中的两种

组成的混合物。

(4)为了验证推想,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钢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试验加以验证。请依据要求填写下表:

试验内容预料现象结论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

物质是碳酸钠

液呈无色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

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物质是氢氧化钙

液呈红色

化领溶液,静置一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

液呈红色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步验证的结论不严密,缘由是

I类型二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I

7.[2024•深圳]为探究某塑料的组成元素,设计了试验I和H。回答下列问题。

I.制取氧气

图T5-8

(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0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应选

择上述装置________(填字母)。

(2)欲制取干燥的02,装置合理的连接依次为:发生装置一C-(填字母)。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

口应与装置C中(填“a”或"b”)端相连。

II.组成探究

(3)定性检测(已知:无水CuS04遇水变蓝色)

图T5-9

试验操作试验现象结论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①装置K中无水CuSO,变为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压0

并按图T5-9进行试验。通入02,一色

段时间后,点燃J处酒精灯②装置L中塑料燃烧产物中有CO?

③由上述试验可知,该塑料确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⑷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1.4g该塑料在足量&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4.4gCO?和1.8g依据质量守恒定

律,可推断该塑料(填“含有”或“不含”)除上述③中结论之外的元素。

8.[2024•衢州]某爱好小组为探究锡纸中的金属成分(锡纸中以一种金属为主,其他成分对试验无干扰),开

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什么?

建立猜想依据锡纸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并结合金属活动性、价格等因素,猜想其中的金属可能是锌、铁、铝、

锡中的一种。

探究过程

分析并得

步骤活动内容收集证据

出结论

①查阅资料:金属锌在常温下很脆

步骤一锡纸未破损锡纸中金属不是锌

②取锡纸反复折叠

步骤二用磁铁靠近锡纸锡纸没有被磁铁吸引锡纸中金属不是—

①取锡纸条放入浓度为20%的盐酸中除去

可能存在的氧化膜。当视察到说明锡纸中的金属活动

②中锡纸条表面无明显现

步骤三时,取出锡纸条并用蒸储水清洗性比锌弱,则锡纸中金属

②将处理过的锡纸条放入试管中,加入饱和不是铝,而是锡

硫酸锌溶液,静置视察

沟通评价

小科对试验结论提出质疑:“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因为铝与硫酸锌反应[2Al+3ZnS0「一

3Zn+A12(S03]生成的金属锌为银白色,与铝颜色相同,因此无法得出结论。请在不变更反应原理的前提下运用

定量方法完善试验方案,并依据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接着探究运用完善后的方案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初步结论:锡纸中金属是铝。

9.[2024•青岛]某爱好小组在试验室里打算常见酸、碱、盐的性质试验时,发觉试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

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T5-10),他们确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至七橡胶塞

声匕

图T5-10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1)酸、碱、盐的性质试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2)试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运用橡胶塞。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钢溶液不反应;氯化钢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氢钠。

试验探究

(1)小军取少量样品滴加稀盐酸有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o

⑵小军另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视察到有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

钠。

(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同学探讨后一样认为还须要进行如下试验:

(4)取小军其次次试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酗溶液,溶液呈红色。

试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o

探究启示试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留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高博同学为了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设计了如图T5T1所示的试验。

蘸有澄清石灰

水的蝴片

碎鸡蛋壳

图T5-11

试验现象(1)试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鸡蛋壳表面冒出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鸡蛋壳主要成分中含有

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试验反思

⑵高博认为该试验方案不完整,还需验证鸡蛋壳主要成分属于钙盐,方法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

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Na2c溶液

B.AgNOa溶液

C.BaCk溶液

D.Ca(0H)2溶液

试验拓展

(3)高博同学设计了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钢、氯化钠和硫酸钾的方案,如图T5-12o滤液C中确

定含有的阴离子是,步骤③中乙溶液是(填化学式)溶液。

T滤液

-c|

混步骤②

T滤液B卜

合加入疝侵的

步骤①

粉甲溶液,过滤1滤渣DI

加足量的水]-

溶解,过滤滤渣A

I氯化镁k~~步骤③—

।氯化铁।加入过量的

乙溶液,蒸发

图T5-12

11.[2024•绥化]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

从空气中获得所用的氧气的方法是=空气中的氧气按体积计算,大约是空气总体积

的=氢气可用自然气制取,这种方法制取的氢气中往往混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了证明混合气体

中H2>C02>CO三种气体都存在,某化学试验小组设计了图T5-13所示试验。

fl氧化铜粉末

混合气体.人/

足量

水-

的澄

IM专

清石

的水

AT)F.

图T5-13

阅读提示

①试验前,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

②试验过程中的尾气已处理。

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吸水后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o

(2)C装置中的试验现象是o

(3)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应当是,

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证明氢气存在的试验现象是o

(5)另一小组同学利用上述试验装置(把其中的E装置换成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仿照上述试验过程,通过定

量的方法确定一氧化碳存在,记录试验数据如下:

(注:反应生成的水蒸气被D装置完全汲取,不考虑其他水蒸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试验前C装置玻璃管内固体总质量/gmi

试验后C装置玻璃管内固体总质量/gm2

试验前D装置总质量/gni

试验后D装置总质量/gn2

利用上表数据,计算出能证明CO存在的质量关系是(用四、mz、m、我表示)。

12.[2024•鄂尔多斯]试验室有一瓶白色固体,可能由Ba(N03)2、NaCKNaECh、Na2s0,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

成,某爱好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试验探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问题。

I.初步探究爱好小组的试验设计及现象如下:

加足量

白产生气泡、沉

色淀全部溶解

加足量水稀硝酸

加适量

体溶解、过滤无明显现象

碳酸钠溶液

图T5-14

初步结论(1)原白色固体中确定有(填化学式,下同),确定没有

(2)溶液M中的溶质确定有NaN03,确定没有。

沟通探讨为确定原固体的成分,需对溶液M中的溶质进行进一步确认。

II.接着探讨

提出问题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

猜想一:NaNCh;

猜想二:NaNOs、Na2C03;

猜想三:NaNOs、NaCl;

猜想四:NaNOs、Na2c。3、NaCl;

试验与结论

试验步骤现象结论

一取适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硝酸有气泡产生猜想一、三不成立

取试验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硝产生白色沉

二猜想四成立

酸银溶液淀

反思与评价

爱好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得出“猜想四成立”的试验设计不合理,缘由是

______________,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结论同学们经过探讨、试验,圆满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I类型三影响物质变更因素的探究I

13.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电信和建筑领域。铝亦有其特别的性质,试依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按金属的活动性依次,铝比锌,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却比锌

粒少而慢。为了探究铝与酸反应的规律,小强用相同质量、相同形态的光亮铝片设计如下试验。

4%光%

10°亮

10°稀

稀8%

盐37

硫.

硫D

1倭

片m

试验铝片表面产生铝片表面产生大铝片表面产生铝片表面产生大量气

现象气泡很少且慢量气泡大量气泡泡且快

(2)比较试验三、试验四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有关。

(3)比较试验一、试验二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可能与(填粒子符号)有关。

(4)写出试验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5)小芳将长条状铝片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轻轻摇动铝条,受热一端会左右摇摆,却不像蜡烛那

样滴落。为探究其缘由,小芳查阅资料得知:铝的熔、沸点分别是660℃、2460°C;氧化铝的熔、沸点分别

为2054℃、2980°C。

试说明上述试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24•青岛]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一探究影响木炭燃烧猛烈程度的因素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

燃烧更猛烈,说明影响木炭燃烧

猛烈程度的因素是

探究活动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①同学们做了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试验,

|碘|高镒酸钾发觉B试管中固体可溶,A试管中固体几乎不

溶。该对比试验说明白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

日D

水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

②同学们又补充了c试管所示试验,他们想

探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碱溶液反应

①分别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视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依次为—

②对比A瓶与瓶的试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

反应

I类型四物质性质的探究I

15.[2024•徐州]某爱好小组对氨气(NHJ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靛有浓氨靛有酚酸溶

水的棉团液的棉团

甲乙

图T5-15

试验回顾(1)按图T5T5甲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醐溶液的蒸储水,

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缘由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与水作用产生了(填离子符号)。

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的颜色会(填“变深”“变浅”或“不

变”)。

⑵图乙是该小组对图甲装置的改进,和图甲相比,其优点有(任写一条)。

提出问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

进行试验步骤1:按图T5-16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水胶头滴管

图T5-16

步骤2: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溢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把玻璃管插入烧杯的

水中。

步骤3: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填详细操作),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视察

到的现象是,产生该现象的缘由是。

试验完毕,向烧瓶内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将其转化为可用作氮肥的(NH4)2S0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拓展试验后请教老师知道,氨水中的NHs大部分与H2结合成一水合氨(NHs•压0),则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有

压0、、(均填化学式)。

16.[2024•广东]某化学爱好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z,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觉没

有变浑浊。爱好小组对这个异样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DCO2过量时,CaCC)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03)2o

⑵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I.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II.;

III.C02中混有HClo

试验方案爱好小组用原药品接着制取C02)并进行探究。制备C02的化学方程式为o

结论及化

步骤试验操作试验现象

学方程式

(1)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I不成立

(2)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猜想II不成立

猜想III成立。反应方程式

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____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

(3)一为

酸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结论制取的CO2气体中混入了HC1,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沟通探讨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02)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NaHCOs溶液和中。

拓展思索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0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

变浑浊。你认为该试验胜利的缘由是_(写一点)。

17.[2024•河北]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镂出现了较为严峻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爱好小组的

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产品说明书

名称:硫酸核

性状:白色颗粒

N含量:20%-21%

产品规格:50kg

贮存条件:阴凉干燥

图T5-17

查阅产品说明小组同学依据图T5-17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和硫酸钱的组成,推想硫酸钱

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探究I土壤的酸碱性

试验1:按图T5-18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用pH试纸测得土样浸出

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

探究H硫酸镀具有哪些性质

试验2:25℃时,将30g硫酸镇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T5-19中(填序号)点

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

试验3:为证明硫酸镂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T5-20所示的试验,视察到的试验现象为①硫

酸镂固体削减;②用酚醐溶液浸湿的滤纸:③小气球胀大。

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③,都得出了“硫酸镂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

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更得出“硫酸镂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

接着进行视察,若,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图5-20图5-21

试验4:按图T5-21所示进行试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钱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

拓展应用(1)为保证镀态氮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o

(2)硫酸镂中氮元素被植物汲取后,剩余的硫酸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2024•泰州]为探究C0?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爱好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试验。

查阅资料

I.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物质Na2C03NaHC03Ca(0H)2Ba(OH)J

溶解度/g21.59.60.1653.89

II.本试验条件下,Na£03溶液和NaHCOs溶液的pH分别约为H.0和8.5。

试验探究

(1)试验一:小雨取一充溢CO?的矿泉水瓶,加入确定量的水,马上拧紧瓶盖,振荡,发觉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

同的充溢C0?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马上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视察到的

现象是。试验中,小雨采纳两个矿泉水瓶做对比试验的目的是

(2)试验二:为检验CO,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试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k溶液,有白色

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0试验中不宜将BaCL溶液换成CaCb溶液的缘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验三:小华取试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

献溶液,发觉溶液呈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试验中,小华没有干脆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酸

溶液,理由是o

⑷试验四:爱好小组将CO?持续通入确定浓度确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试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和温度变更,结果如图T5-22所示。

图T5-22

图甲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图乙中,DE段温度变更的缘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感悟(5)试验从CO,削减、NaOH削减,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更,以及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02

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

视化”。

【参考答案】

类型一

1.试验验证CaCO3+2HCl—=CaCl2+H2O+CO2t汲取水蒸气(合理即可)

⑴一(2)产生白色沉淀(3)E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思与评价否试验装置中可能有空气,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也产生NazO(合理即可)

[解析]试验验证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03+2HCP—CaCl2+H20+C02t;浓硫酸有吸水性,装置C的作用是汲取水蒸气。(1)钠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中

的固体置于烧杯中,加蒸储水溶解,有黑色不溶物,则产物中确定有碳,猜想一正确。⑵依据结论“猜想三正

确”,说明产物中有碳酸钠,则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Clz溶液,会有白色沉淀生成。(3)由资料“CO通入PdCl2

溶液中有黑色沉淀生成",假如猜想二正确,则现象是E中产生黑色沉淀。

2.(1)酒精灯防止升华的草酸进入C中,影响C02的检验CO?(或二氧化碳)

(2)①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