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冲刺复习_第1页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冲刺复习_第2页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冲刺复习_第3页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冲刺复习_第4页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冲刺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记叙文阅读

目录

。工挑战中考题•查能力漏洞

02突破题型补能力漏洞

题型特点

答题方法技巧点拨

03能力提升演练

挑战中考题•查能力漏洞

一、(2023•山东德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唱歌的麦田

蒋建伟

①泥土是一件陶罐,万物生灵装进去,倒出来,装进去,再倒出来,变成一个个奔跑在平原的野孩子。

②世界可以那么小,一粒粮食那么小,“啪”,打开了。

③你轻轻地躺在一道沟堰上,满脸贪婪,眼儿微闭,呼吸着绿波波的空气。你不知道的,小麦这时候

偷偷钻出地面,一个又一个娉娉婷婷的少女走过来,一个又一个头顶散着热气的小伙子走过来,“唾喳,

唾唾”,他们穿着绿油油的衣裳,芝麻粒儿大小。麦苗婉转飞翔,小麦们开口唱歌,像极了地平线上跳舞

的那么多、那么多快乐的霜花。

④歌声好像我们家的白云一样,朝天上随便吹一口气,白云立马飒下来,好一场大雪啊。白墩墩的大

雪,急慌慌地走着,像棉花做成的被子,暖和,盖在麦苗身上,什么都看不见了。雪花飘在土粒子上,一

朵托举着一朵,最下面的那朵融化了,土粒子湿了,缓慢地冻上了,随着雪花的不断增加,不断融化、冰

冻,一骨碌,骨碌出老远。土粒子在不断发胖,小小的,圆圆的,冰丝丝的,玲珑通透,好像装了满满一

副跳棋盘里的玻璃球,一踢,蹦蹦跳跳着你追我赶地乱跑,也不知道它们要跑到哪里。雪继续下,一直下,

把所有的所有都覆盖了,看不见别的色彩,只剩下了白。天地我一白。小风一刮,弥漫了雪雾的白色旋起,

倾斜着向上飘,几番盘旋,那冒着甜兮兮的冰气,炊烟一般散了,在半空中停顿了几秒,末了,消逝得无

影无踪。

⑤二三月间,一位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站在麦田边,她要唱歌!她的歌词,只有一个“啊”字,可是,

调儿唱出来了,味儿却散发着土腥气。到后半夜,小风停了,满屋子的热气一下子圈住了。麦苗们横出了

被窝,长长伸了一个懒腰,“憋死了!”就势做了个驴打滚。这田野,变成了一块一块的,一道白,一道

绿,横横竖竖,深深浅浅,发展到后来,白皑皑的变成了绿油油的。

⑥小麦们进入了变声期。它们,脸蛋上开满了一朵花,挺胸,收起气,脚尖翘起,小手伸展开来,随

着3/4拍子、4/4拍子放声歌唱,婉转悠扬,两脚不动,但其余的部位都在唱歌,都在跳舞,天箱缓缓升起,

金色的阳光普照麦地。你忧惚看见,一开始,天地间,空气中,好像有一根头发丝儿,从它们的口腔、鼻

腔、胸腔和腹腔出发,越来越长,越来越粗,上接白云深处,闪电般击中了你。有的唱啊,“一万个爹来,

一万个娘,喊熟了大片大片的好麦浪”,你肯定是躺在麦田里了。有的唱啊,“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你呢,也就打开了一幅工笔画;夜色中,你的数学老师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为什么是演唱呢?小麦们长

高,开始拔节了,抽穗了,开花了,授粉了,小麦的歌声里,可以听出男人的爽朗、女人的婀娜,也可以

听出花开的波海声、灌浆的大潮声,南风北上,“哗——哗哗”“哗——哗哗”,如此反复,连续。

⑦麦子是被布谷鸟叫黄的,是被麦黄风刮黄的,是被毒太阳看黄的,是被平原上的男女老少喊黄的。

黄,是金黄色,黄金一样的金属色。哪怕看上一眼,你就是贵族了。这麦浪,大海一样起伏,歌声从天而

降,似逸远,那,是男低音、女低音?太低了,低得不能再低,“哗哗”“哗”“哗哗哗”“啦啦,啦啦

——啦”……天门打开,春夏秋冬都进来了,红红火火都进来了,爱情都进来了,酸甜苦辣都进来了听啊,

这是麦子在唱歌!

⑧无边无际的麦田里,镰刀一挥,天地一晃,机器轰鸣,割麦抢场,它们的歌声,和着小麦的歌声、

田野里沸腾的人欢马叫声、打麦场上香气弥漫的晒麦子声,一年一年歌唱着中国农民的丰收。麦子装茨子

(xuezi,做囤用的狭长的粗席子)那一天,我看见你开一个麻袋口,了一把麦子,你

在一边,轻麦子,"嗑啸,嗑啸"几声,嘴角,挂着一股一股奶白色的汁液,真香啊!

⑨餐桌上,多少年多少天了,我陶醉于每一顿饭的面食:一碗面条,一碗饺子,一碗‘'糊涂",一个

白面馍,一盒稀饭,几根油条。这些热腾腾、香喷喷的麦香啊,总让我闻到流口水,想象到香气弥漫的那

片田野、那块麦地。这一碗面那一个馍,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垄麦子吧?何止是闻哪,我还会去听。听小东

西里这么多氤鼠升腾的麦香,到底是哪一缕,隐藏了小麦奔放的歌声?

⑩它们,就是遍地金子,就是小麦。

(选自《中国社会报》2022年12月,有删改)

【问题】结合下面材料,谈谈本文对你的写作有何启发。

材料:作者蒋建伟是一位来自中原大地的乡土作家。他扎根土地,伏下身子,回到原初,倾听大地母

亲的声音。对于田园,对于故乡,对于大地,对于这一切之上发生的悲欢与情爱,都深情地歌唱与赞美。

【答案】好的作品总是扎根于生活,忠实生活,描写生活,故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作者对土地的热爱,

对生命的执着,使作品与生活建立起密切联系,深深地打动读者。

【解析】本题考查谈阅读感悟。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考生结合文章和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围

绕“作品要扎根于生活,忠实生活”“作品要与生活建立联系”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蒋建伟是一位来自中原大地的乡土作家,他扎根土地,伏下身子,回到原初,倾听大地母亲的声音。

正是他对于田园、故乡、大地的热爱和执着,使他的作品与生活建立起密切联系,深深地打动读者。要勤

于思考,才能发现常人所未发现的东西。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内涵的作品。

二、(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阅读毕啸南的《时间不等人》,回答问题。

时间不等人

毕啸南

①我出发去念大学的那一天,舅舅开车送我和我爸去火车站,村子里的街坊邻居都来送行。热热闹闹

中,青涩的我意识到自己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些茫然,有些期待,也有些恐惧。

②妈给我准备了六大包行李,我坚持只带一个皮箱。她像雨前忙着搬家的蚂蚁,左右摇晃着略显圆润

的身体,自顾自地来来回回,连拖带抱,硬生生地把大大小小的包裹都塞进了舅舅的车里。她又叮嘱我爸,

哪个包里有贵重的物件,路上一定要小心照看,别被贼偷了。爸站在一旁一直愣愣地点头。

③临行时,妈又要逐一把包裹拆开来检查一遍。她一边拉开一个军绿色大提包的拉链,翻着里面的衣

服,一边扭着头跟我说:"你看着,这里面一共有九件毛衣和毛裤,应该够你过冬了。"我敷衍地点点头。

她便麻利地又把拉链拉上,去拆旁边的小包袱……

④来送别的三姨在旁边站着笑,少年的我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冲妈大声嚷嚷:“哎呀,你别翻了,

说了不带不带,跟逃荒似的。”说着,我便转身蹿进车里。

⑤“哪里像逃荒,满嘴胡谙。"妈见我恼了,笑中有些歉意,随即又笑哈哈地招呼着亲戚邻里。她天

生一张鹅蛋脸,嵌了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笑起来嘴巴像弯月挂在满是晚霞的天空中。

⑥记忆中,妈妈平日里特别爱笑,总是隔几米远就能听到她“哈哈哈”的招牌式大笑声,也不知道那

些贫乏的日子中,哪里能冒出来那么多让她开心的事。

⑦车快发动了,妈突然大喊了一声:“糟了糟了,到底是忘了东西。”我和爸还在恍神中,她已经跑

进了院子,又跑了回来,手里拎着一大袋煮熟的花生。她一只手托着袋子从车窗递给我说:“差点就忘了。

刚刚煮好的,别烫着,带着路上吃。”

⑧热腾腾的花生冒着热气,蒸得我眼前发白。妈的脸挤进了车窗里,我望着她,竟感觉有些陌生。

⑨十八年来,这似乎是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看她,看她的脸。她的眼南已不知何时爬上了皱纹,曾

经光滑的额头已藏不住淡淡的褶子,右耳的鬓边几缕青丝也已成了白发。我望着妈,妈也凝望着我,我在

她水汪汪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泪眼汪汪的少年。

⑩爸说:“走吧,时间不等人。”

@库终究还是开动了。

⑫我坐在车里,整张脸贴在车窗的玻璃上,目光透过车窗看妈离我远去,越来越远。她的身影越来越

小,我有些困惑,有些懊恼,妈怎么突然变得这样矮小了呢?直到视线里再也看不见她,我才意识至L.远

去的人原案是我啊,而她K犬停留在了愿她。

⑬我与父亲坐了一夜的绿皮火车,老式的火车晃晃荡荡,一直摇晃了七个小时,我与父亲也就这样彼

此沉默了一整夜。爸性格内敛,常常沉默,在我念大学以前,我与他很少交流。每次放学一回家,我最常

跟他说的一句话就是:“爸,我妈呢?"我并不知道,也从来没有关心过他在想什么。下了火车,爸送我

入校。等把我安顿好后,夜幕已至。为了省钱,爸订了当晚回老家的火车票。

⑭送父亲去校门口的路上,我们依然沉默。他在前,我在后,路并不长,我们却走了很久很久,但是,

再放慢步子也有终点。第一次,对父亲,我心里涌动着一股巨大而微妙的情绪,我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

如何开口。直到校门口,我才缓缓吐出几个字:“爸,路上注意安全。”

⑮爸说:“你先回去吧,我在这儿看着你回去再走。”

⑯我的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只能先转身往回走,一转头,泪就“吧嗒”掉下来了。

⑰走了几步,我停下往回看,爸依旧在那儿站着,穿着卡其色的夹克,宽宽的黑色裤子,擦得程亮的

黑皮鞋,那是他为了来送我上大学而特意添置的新行头。他一动也不动,我突然有些逃离般地加快脚步往

学校里跑,不敢再回头。似乎走了好久好久,我忍不住再次回望他,只见父亲还在那里,只是,他已经变

成一个很小很小的人了,我已看不清他的模样。

⑱it个男人,曾经是我心中的天地,头顶的日月,远望的山海。而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他只是我的

父亲,一个正在老去的男人。

⑲这一次,是我送父亲,但最后远去的依然是我,停留在原地的,还是父亲。

(选自《读者》,有删改)

【问题】阅读本文后,你们班的语文学习小组准备将这篇文章推荐为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拓展

阅读材料,请你结合【链接材料】中单元导语和目录的内容,撰写推荐理由。

【链接材料】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该单元以亲情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而本文通过离别的场

景,也抒写了“我”与父母之间动人的情感。同时,目录中所选文章主要突显了母爱这一主题,而本文既

写了母爱又写了父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所以,我推荐本篇文章作为该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主题。

结合链接材料可知,该单元以亲情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本文,我出去念

大学,临行前,母亲帮“我”逐一检查行李并再三叮嘱;车发动时,母亲特地递给“我”刚煮的花生。下

了火车,爸送我入校,我和父亲离别,通过两次离别的场景,也抒写了“我”与父母之间动人的情感。

结合链接材料可知,目录中所选文章主要突显了母爱这一主题,而本文写我和父母的两次离别,既写了母

爱又写了父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

所以,我推荐本篇文章作为该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

三、(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让我抱抱你

郑玉超

①小时候家里穷,揭不开锅,他很瘦。母亲去世早,父亲独自拉扯他,很不容易。见他身子单薄,父

亲很心疼,常会说,儿子,让我抱抱你。每一回,他都很听话,让父亲抱。每一回,父亲都能轻轻将他抱

起。父亲心底满是酸涩,觉得自己没本事,不能让儿子长得壮实,哪怕就胖一点点。

②每到夏秋时节,父亲就光着胳膊,去沟渠里摸些河蚌和田螺。父亲常笑逐颜开,带回一篓的战果。

一次,他用小手,为父亲拭去脸上的汗水,手指不小心沾到了自己的舌头,咦,父亲的汗水好咸。

③父亲将河蚌、田螺洗净,放到锅里煮,剔出肉,洗净,再加佐料,清炒。油水虽少,可在他看来却

是道不可多得的荤菜,是美味佳肴。

④他吃得很尽兴。见父亲没动筷,他很好奇:“爸爸,很好吃呢!你不喜欢?”父亲笑笑,说:“我

不爱吃,盆里还有好多呢。我要是喜欢,能舍得拿到集市上去卖?”怕儿子不信,父亲又道:“你看我这

身板,不能再吃了,要是胖了,动作会慢,还没有河蚌田螺快,就捉不到它们了。”

⑤边说,父亲边张开嘴巴,舌头一伸一缩,学着河蚌,慢慢走动。他笑出了眼泪,觉得父亲比戏台上

的人还厉害。他忽然想到,父亲现在是只河蚌了,当然不爱吃河蚌了,天底下,哪有河蚌吃河蚌的道理呢?

不过,他可没有想到父亲这只河蚌为什么会亲手捉河蚌。

⑥渐渐地,他长大了,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博士毕业,他留在了大城市工作。

⑦几年之后,他有了自己的公司,在城里又有了自己的房子。他常回老家,想将父亲接到城里。父亲

死活不同意,说,农村山好,水好,总之,一切都好。父亲听人说过,城里人不容易,吃的穿的,不知比

农村贵多少倍。何况,儿子开公司没几年,钱得算计着,得花在刀刃上。

⑧每一回,父亲都有自己的理由;每一回,他都自信而来,失望而归。这一回,他决定不听父亲的,

硬生生将父亲接到了城里。

⑨宽敞的客厅里,父亲局促地站在里面,显得很瘦小。望着父亲清灌的脸庞,他心底一阵疼。愣了会,

他突然张开手臂,说:“爸爸,让我抱抱你。”

⑩父亲怔怔的,有点恍惚,一时没明白儿子的话。他快步走到父亲身边,说,抱抱你。父亲的脸倏忽

红了,像一块酱紫色的布。父亲不好意思地躲闪O

⑪)父亲终究禁不起他的恳求,红着脸,让他抱。他没费多大劲,就将父亲抱离了地面。父亲轻飘飘的,

像是空气。“爸,你怎么这么轻?”他轻声问,眼前一片模糊。父亲笑,说:“人老了,哪有不变轻的?”“我

去集市上,买点鱼虾回来做给你吃。”他说。

⑫父亲眼睛躲闪着,又笑:“我从不爱吃那些东西,连田螺河蚌都不吃,你忘了?”他心里疼得慌,

央求道:“爸,那我就带你出去吃点好的。”

⑬父亲咧开大嘴——他看到父亲的牙齿又掉了两颗——笑着说:“吃好的容易发胖,走起路来艰难,

你没看到老家你大伯胖到啥程度了,走几步路,都气喘吁吁。”

⑭怕儿子不信,父亲便学着自己兄弟的样子,身体弯曲着,夸张地摆着双臂,喘着粗气,蹒跚而行。

可父亲一点也不胖,相反,瘦削得像深秋里的柴火。看着父亲笨拙地模仿,他笑出了眼泪,泪水流到嘴里,

咸咸的,就像当年父亲脸上的汗水。

⑮他知道,父亲撒了谎。小时候,他曾不止一次无意中发现,父亲躲在黑乎乎的灶房里,偷偷地吃他

剩下的河蚌田螺,津津有味。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问题】在本文中,“他"抱起了父亲;《散步》中,“我”背起了母亲。请根据下列链接材料,结合选文

内容,探究这"一抱一背"的深刻内涵。(可从内容、情感、主旨等方面回答)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

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

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答案】本文中,他看到父亲瘦弱的身体,回忆起小时候抱他的情形,也想抱抱父亲;想关心和回报父亲;

体现了他对父亲的感恩和爱。《散步》中,我在母亲过不去的地方背起她,去欣赏美丽的景色,是对母亲的

关爱和孝敬;体现了我作为中年一代勇于承担责任,传承爱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联系第⑨段中的“宽敞的客厅里,父亲局促地站在里面,显得很瘦小。望着父亲清癖的脸庞,他心底一阵

疼。愣了会,他突然张开手臂,说:’爸爸,让我抱抱你。’”可知,本文中,作者看到父亲瘦弱的身体,

想到小时候父亲抱自己的情景,于是也想抱抱父亲。他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与疼惜。

联系材料中的“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可知,在母亲过不去的地方作者就背起她,是为

了跨过障碍,去欣赏美丽的春景。这是对母亲的关爱与孝顺。我和妻子都是中年人了,上有老下有小,既

要孝敬老人,又要关爱孩子。作者借自己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表现了中年人承担责任,传承爱与亲

情的主题。

四、(2023.湖北随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读帖

袁行需

①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没什么长进。长

辈见我不堪造就,便放松了督责,我索性不再临习了。现在想起来颇有点后悔。

②然而,毕竟算是摸过帖的人,临不好,读还是乐意读的,这读帖的乐趣一直维持到现在。每逢空闲

或虽忙而欲偷闲的时候,便随意取些帖来,或坐或卧,任意翻阅。《平复》就《平复》,《兰亭》就《兰亭》;

《祭侄稿》也行,《寒食诗》也行,拿到什么就是什么。有时连文章一起欣赏,王羲之帖中的伤时之情,颜

真卿帖中的浩然之气,孙过庭《书谱》的高论,米芾《虹县诗》的遣词,都令我赞叹。有时只看书法,而

不顾文章如何。就一个字而言,其提顿转折、间架结构,或严整,或奇险,或潇洒,或庄重,很值得揣摩。

就一行字而言,其字距之疏与密,气势之畅与涩,大有可以玩味的地方。就一幅字而言,其布局的巧妙,

那种类似音乐旋律的意味,那种徐疾浓淡所形成的节奏感,更是常读常新。有时读到会心处,情不自禁学

着用手比划几下,即所谓“书空”。有时并不比划,只是呆呆地读着,一边读一边猜测前贤的模样和秉性:

王右军也许很瘦,既然“频有哀祸”,又“哀毒益深”,焉得不瘦呢;苏东坡字肥,人大概也胖胖的;张

长史嘛,写狂草的人,恐怕有点遍遢;黄山谷呢,笔法开张,为人大概相当豁达。就这样,与千载之上的

古人交友,真有无穷的乐趣。

③我还有一个习惯,一边读帖一边听音乐,多半是欧洲的古典音乐。眼前是二王、颜柳、苏黄米蔡,

耳边是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书法与音乐,中国和欧洲,颇有可以沟通的地方。巴赫与颜真卿的

恢宏,贝多芬与苏东坡的雄放,肖邦与文徵明的俊逸,往往令我惊异其间的相似。当读到笔墨酣畅之处,

又恰逢五音繁会之际,浸润在一片不可言说的愉悦之中,如痴如醉,物我两忘,不知时光之流逝。曲终以

后,慢慢合上帖,环顾四周,自己多年购置的书籍不太整齐地插在书橱里,心中很充实也很轻松。我不练

气功,这就是我的气功。试想,“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这不是气功的境界,又是什么呢?

(选自袁行需《愈庐夜谭》)

【问题】读帖无定法,贵在得法。阅读下面链接文字,结合选文,说说你从中学到哪些读帖方法。

链接:唐人说“诗在霸桥风雪中驴子上”,宋人说“工夫在诗外”,读帖的道理也一样。杜牧并不以

书法著称,但他的墨迹《张好好诗》是第一等的书法。杜牧说作诗“以意为主”,他写字大概也是这样。

“以意为主”就是求诸字外,注重书写者平时的人格气质和写字时的心理状态,这都是字外的东西。再看

范仲淹、朱熹,他们也不以书法著名,但范的《道服赞》和朱的《城南唱和诗》,都是绝妙的书法作品。颜

真卿的《祭侄文稿》和《争座位帖》不过是文章和书信的草稿,信手写来,颇有涂抹,然涂抹处亦成妙趣,

比他的那些经意之作还耐看,因为字外的东西更多。

(摘自袁行需《总在遗憾中》,有改动)

【答案】我学到以下读帖方法:(1)读帖可揣摩(玩味)书法(可以读一个字、一行字或一幅字);可以用

手比划,即“书空”。(2)读帖可欣赏文章(可以读书帖的内容)。(3)读帖可以读人(可猜测前贤的模样

和秉性,可想象书写者的人格气质和心理状态)。(意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归纳。

根据文章第②段“就一个字而言,其提顿转折、间架结构,或严整,或奇险,或潇洒,或庄重,很值得揣

摩。就一行字而言,其字距之疏与密,气势之畅与涩,大有可以玩味的地方。就一幅字而言,其布局的巧

妙,那种类似音乐旋律的意味,那种徐疾浓淡所形成的节奏感,更是常读常新”概括为:读帖可玩味书法;

根据“有时读到会心处,情不自禁学着用手比划几下,即所谓‘书空’"可概括为:读帖时可以用手比划,

即“书空”;根据“有时连文章一起欣赏,王羲之帖中的伤时之情,颜真卿帖中的浩然之气,孙过庭《书

谱》的高论,米芾《虹县诗》的遣词,都令我赞叹”可概括为:读帖时可以欣赏书帖的内容;根据“一边

读一边猜测前贤的模样和秉性:王右军也许很瘦,既然‘频有哀祸‘,又‘哀毒益深’,焉得不瘦呢;苏

东坡字肥,人大概也胖胖的;张长史嘛,写狂草的人,恐怕有点遒遢;黄山谷呢,笔法开张,为人大概相

当豁达”可概括为:读帖可以读人。

根据链接材料“杜牧说作诗‘以意为主’他写字大概也是这样。‘以意为主’就是求诸字外,注重书写者

平时的人格气质和写字时的心理状态,这都是字外的东西”可概括为:读帖时要注重书写者平时的人格气

质和写字时的心理状态。

五、(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小羊羔

鲍尔吉•原野

①在伊胡塔草原那边,今年也发了水。水退了,仍在地面盈留寸余。远望过去,草原如藏着一千面小

镜子,躲躲闪闪地发亮,绿草尖就从镜子里伸出头来。马呢,三两成群地散布其间。马真是艺术家,白马

红马或铁青马仿佛知道自己的颜色,穿插组合;又通点缀的道理,衬着绿草蓝天,构图饱满而和谐。

②这里也有湖泊,即“淖尔”。黑天鹅曲颈而游,突然加速,伸长脖子起飞,翅膀扑拉扑拉,很费力,

水迹涟涟的脚蹑将离湖面。我想,飞啥?这么麻烦,慢慢游不是挺好吗?

③湖里鱼多,牧民的孩子挽着裤脚,用破筐头一捞就上来几条。他们没有网和鱼竿。我姐笑话他们,

说这方法多笨。我暗喜,感谢老天爷仍然让蒙古人这么笨,用筐和脸盆捞鱼。我非鱼,亦知鱼之乐。

④这些是我女儿鲍尔金娜从老家回来告诉我的。

⑤在我大伯家,有一只刚出生七天的小羊羔。它走路尚不利索,偏喜欢跳高。走着走着,“崩”地来

个空中动作,前腿跪着,歪头,然后摔倒了。小羊羔身上洁白干净,嘴巴粉红,眼神天真温驯。有趣的事

在于,它每天追随鲍尔金娜身后。她坐在矮墙上,它则站在旁边。她往远处看,它也往远处看。鲍尔金娜

珍怜它,又觉得它很可笑。

⑥小羊羔每天下午四点钟停止玩耍,站在矮墙上“哗哗”地叫。它的母亲随羊群从很远的草地上就要

牧归了。天越晚,小羊羔叫得越急切。

⑦这时,火烧云在西天逶迤奔走,草地上的镜子金光陆离。地平线终于出现白茫茫的蠕动的羊群,它

们一只挨一只低着头努力往家里走。那个高高的骑在马上的剪影,是吾堂兄朝格巴特尔。

⑧羊群快到家的时候,母羊从九十九只羊的群中窜出,小羊羔几乎同时向母羊跑去。

⑨我女儿孤独地站在当院,观看母亲和小羊羔拼命往一起跑的情景。

⑩母子见面的情景,那种高兴的样子,使人感动。可惜它们不会拥抱,不然会紧紧抱在一起。

⑪卜羊羔长出像葡萄似的两只小角。那天,它在组合柜的落地镜里看到自己,以为敌人,后退几步,

冲上去抵镜子。大镜子哗啦碎了,小羊羔吓得没影儿了。这组合柜是吾侄保命为秋天结婚准备的。保命对

此似不经意,他家很穷,拼命劳作仅糊口而已。但镜子乃小羊羔无知抵碎的,他们都不言语。

⑫我嫂子灯笼对小羊羔和鲍尔金娜的默契,夸张其事地表示惊讶。在牧区,这种惊讶往往暗含着某种

佛教的因缘的揣度。譬如说,小羊羔和鲍尔金娜前生曾是姐妹或战友。

(选自鲍尔吉・原野《原野上的原野》,有删改)

[注]文中的保命、灯笼都是人名。

【问题】阅读下面的对话和链接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甲:《小羊羔》的语言太有意思了!你看开头写雨后草原的那句,写得真是细腻、活泼。草原和草尖像

极了顽皮的孩子:一个身藏一千面小镜子,躲躲闪闪地发亮;一个在镜子里探头探脑。

乙:是的。还有“小羊羔每天下午四点钟停止玩耍”一句,乍一看没什么特别之处,但细细咀嚼,又

很特别。老师常说,说话要有分寸,不能绝对化,这样才稳妥严谨。这话说得有道理,一般情况下,我们

也确实习惯用稳妥的写法来表达。但这里写小羊羔,就是要绝对化,就是要说“每天下午四点钟停止玩耍”

才好。如果是“每天下午四点钟左右”,看上去严谨稳妥,但读上去没那个劲道。

甲:嗯嗯。如果要严谨稳妥,那“草原如藏着一千面小镜子”也得改成“一千面左右的小镜子”。难

道作者数过,小镜子不多不少正好一千面?显然不可能,他是有意这么写的。

【链接材料】

写文章是把每个字拍一拍,拍醒,让它们站起来,让它们活过来。我认为作家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让

语言活过来。比如,在叙述或描写中,前一辈的写作者说“草生长着”,说完之后,他就把这句话给说死

了。你得重新说,说“草不躺着,它们站立在宽厚的泥土上”,这就活过来了。

作家需要警惕语言被固化,思维被固化。一个作家如果喜欢用习惯的、他人的写法写作,实际是拉着

一车僵尸,而不是生灵。这就很难让语言变得优美、细腻、准确、生动。

(鲍尔吉•原野语,摘编自《草原覆盖着语言的光芒》)

问题:读了上面的材料,关于“小羊羔每天下午四点钟停止玩耍”的表达效果,你有什么新的体验和思考?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

【答案】示例:“每天下午四点钟……”,从一心玩耍到专心等待的准时切换,细腻、生动地表现了小羊羔

对母亲归来的期盼以及它认真、可爱、独特的形象特点。这有意不求稳妥的精确,也是表达上的夸张,给

文章带来了调皮、幽默的色彩,能让读者领略语言被“拍醒”后的丰富表现力。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

题干中的对话提示了答题思路;链接材料提示了答题的观点。有了观点、有了思路,只要围绕观点,结合

文章的具体内容表达即可。

示例:“小羊羔每天下午四点钟停止玩耍”,“玩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羊羔在大自然中快乐悠闲的

样子;”每天下午四点钟”,具体到“四点钟”,不求用词的稳妥,却写出了小羊羔对妈妈的依赖,也写

出了小羊羔妈妈对小羊羔回家团聚的期盼。文章突破了固化的语言模式,语言显得生动、灵动,饱含着张

力和活力,读来倍感清新、亲切。

突破题型•补能力漏洞

题型特点

L本质:考查材料与原文之间的关系,按照所给要求进行答题。

2.题型分类:

①比较分析型:结合原文和材料所给情境,回答相关知识。

例: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②内容探究型:分析文章内容、主旨,并根据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感悟。

例: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你对“虎妈狼爸现象”有怎样的

看法或感悟?

③词句阐释型:理解文中标题、重点字词、语段的含义,并结合材料中的现象,谈谈对词句的深层看法。

例:文章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所述的情形,说说你对“陪读

现象”的看法。

方法技巧点拨

1.比较分析型解题思路:

①明确问题。把所给材料中的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概括,并明确问题的关键。

②回归原文。在知晓问题的基础上,在原文中找到相应段落、语句,进行勾选。

③转化答案。把问题的指向对应原文话术,进行语句替换后,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

2.内容探究型解题思路:

①明确主旨。概括并总结原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②陈述理由。根据问题,可以摆事实,联系细节内容;也可能需要讲情感。

③联系实际。根据原文与材料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或者因果关系,联系现实情况,表明自己的观点。

3.语句阐释型解题思路:

①解释词句。通过记叙文词句含义理解题先阐释原文中的意思。

②③归纳材料。把所给材料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概括。

③总结升华。通过上面两部,得出自己的感悟。

解题建议:

【方法总结】

①读清题。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

②析材料。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抓筛选点提炼点。

③看原文。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④精表述。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抓住材料与原文的个性与共性针对题目的要求展

开表述。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小结」材料链接类阅读试题一一审题干、明关系、善综合、精表述。

【注意事项】

①答题时观点要兼顾链接的材料与原文,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②回答时要避开弓I用文中现成的语言,不能原封不动照搬。从文本或每则材料中提取关键词语或者重要的

句子,然后把这些词、短语、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写答案的时候把它用到感悟的文字中,结合自

己的观点,就是比较完美的答案了。

③有时根据题目要求要结合原文进行阐述,并联系生活实际。因此要认真审读题目的要求,笔记按照要求

答题。

1

f能力提升演练

一、(2024.湖南长沙.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半封介绍信

刘洪林

①老村长坐在屋里给社员们记工分,有人进来找他,还递上一张介绍信说:“村长,我叫宋长河,是

咱们东胜村的人,今年退伍回乡,这是我的介绍信。”老村长接过介绍信,看见上面的钢笔字写得很漂亮,

内容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东胜村委会:今有我部伤残军人宋长河退伍返乡,请妥善安置。”落款是一个

部队的番号,上面还盖着通红的大印。他连忙抬头仔细打量宋长河,只见他五官端正,两腿没有毛病,只

有左袖管套拉着。老村长问清楚他的情况,先给他安排住处:“你父母都去世了,你姐姐也出嫁了,村西

头还有两间空房子,你就先住在那里吧。”

②东胜村是个小村子,宋长河安顿下来,也跟社员们一样来上工,老村长照顾他:“你就一只手,干

不了重活,就负责赶牛车吧。”

③宋长河凭借一只手,就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村里人没见宋长河有过愁事儿,他整天乐呵

呵地赶着牛车,不是往牲口圈里垫土,就是从牲口圈里往外拉粪,要么就去拉柴火、运杂货。老村长让他

只管赶车,派个老孙头跟他搭档,负责装车和卸车。宋长河是个很勤快的人,常用一只手帮着老孙头一起

干活。

④一个我疾人为二个老头匹,一二头考黄土整女忙个丕传,—很快就成为村里的一道风量……

⑤放学的孩子们在路上遇见他们,都爱爬到牛车上去嬉笑打闹,宋长河从来不呵斥他们。淘气的孩子

一边扯住他的空袖子拧来拧去,一边歪着脑袋问他:“你就剩下一只手,还能打枪吗?”他把手里的鞭杆

子抬起来,一边向远处瞄准一边说:“能打!我能赶车,就能打枪!”闲下来的时候,他经常独自坐在河

堤上,默默地望着河里的流水,眼神一会儿艺溃,一会儿又强罩不浮了。

⑥村里的孩子们又淘气又贪玩,越危险的游戏玩得越疯越过瘾。村西头有个废弃的砖窑,旁边还有个

木柴垛,尺有五米多高,都是村里修剪树木时,把砍下来的树枝截成粗细不等的木棍堆起来的,专门留给

豆腐坊的马师傅烧火做豆腐。宋长河隔三岔五就赶着牛车给马师傅拉木柴,负责装车的老孙头,总是从木

柴垛的中间往外抽木柴,抽来抽去就把木柴垛掏出个大窟窿。这天,宋长河又赶着牛车去拉木柴,看见一

群孩子分成两伙儿在砖窑上玩攻城。一群孩子把砖窑当城堡守着,另一群孩子手持各种自制的“武器”攻

打城堡,但久攻不下。有个稍大点的孩子想出个好主意:“咱们爬上木柴垛,从上面往里扔土疙瘩。”孩

子们早就玩疲了,他们爬上木柴垛,在上面蹦跳着扔土疙瘩,宋长河赶紧提醒他们:“快下来,上面危险!”

玩疯了的孩子们根本不听招呼。尽管木柴垛起来横七竖八地插在一起,垛顶上还堆了几十公分的粗树枝,

那也禁不住孩子们这样蹦跳,很快木柴垛就被蹦塌。一旁的宋长河一个箭步跑过去,单手使劲托住木柴垛。

老孙头赶紧把他们从上面接下来。塌到半截的木柴垛死死压住宋长河,体力不支的他抽不开身,没坚持多

久,轰隆一声就被重重地压在里面。

⑦尖尖的树枝扎进宋长河的胳膊、后背和腰上,有一根还扎进肺里。老村长闻讯赶过来,连忙吩咐人

套马车送他去县医院。宋长河拦住他,指着墙角的木箱子喘着粗气说:“村长,你打开木箱子,里面有个

小包裹,等我不行了,把我和它一起埋了吧。”老村长从箱子里拿出那个小包裹,疑惑地打开,里面包着

一个信封和九枚军功章。老村长看见信封上写着“介绍信”三个字,那字迹似曾相识,顿时就愣住了。除

了宋长河之前给他的那页介绍信外,信封里面竟然还有一页,上面写着:宋长河同志于1942年参加抗日联

军,历任排长、副连长和连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九次战功,因伤愈后不愿意

给组织上添麻烦,坚决申请退伍返乡。

⑧老村长吃惊地说:“你原来是咱们村的大英雄啊!咋没把这页介绍信给我?”

⑨宋长河轻轻地摇了摇头说:“我算不上英雄,真正的英雄都牺牲了。”

⑩老村长急了:“你别再说了,咱们赶紧去县医院。”

⑪马车还没走到县医院,宋长河就去世了。下葬的时候,老村长遵从他的遗嘱,把军功章放在了他身

边。

⑫从此,半封介绍信与九枚军功章长眠于大地,而他们的故事口口相传,随着流水飘向远方。

(选自《解放军日报2023年1月28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旗的两项是()

A.文章先写宋长河持介绍信回乡报到,再写他救助贪玩的孩子受伤,最后写村主任在包裹中发现另一

页介绍信和九枚军功章。

B.第⑤段中的加点词“明亮”写出宋长河因一只手依然能打枪而感到高兴,而“模糊不清”写出他因

自己断了一只手而悲伤的矛盾心理。

C.第⑥段中写老孙头把木柴垛掏出个大窟窿,为后文孩子们贪玩而遇到危险埋下伏笔,使文章结构更

严谨。

D.文章以“半封介绍信”为标题,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介绍信”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但没有突出文章的主旨。

E.村主任发现信封里面竟然还有另外一半介绍信,情节既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让人回味无穷。

2.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一个残疾人,一个老头儿,一头老黄牛,整天忙个不停,很快就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

3.宋长河临终前说:“我算不上英雄,真正的英雄都牺牲了。”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谈谈你对“英雄”

的理解。

4.学校微信公众号设立了“先锋人物”专栏,上一期推介的是郭亮。请综合全文内容,参照示例,写一段

话来推介宋长河。

【示例】郭亮一生短暂,但赤诚爱国,名垂千古。在国家危难之时,他领导工人大罢工,发动农军围

攻长沙,参加南昌起义,英勇牺牲时年仅27岁。他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坚信革命必胜,用行动和生命

践行了“爱国岂能怕挂头”的铮铮誓言。他的英雄事迹和赤诚爱国的精神将不断激励我们奋力前行!

【答案】1.BD2.参考示例: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一个”“一头”“一道”运用白描的手法、

长短句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安宁的画面,写出了宋长河回到家乡,默默耕耘,热爱生活,勤劳顽强的

性格特征。同时表现出宋长河此时内心的安宁满足,与后文的紧张情节形成对比。3.参考示例:①在

宋长河心中,保家卫国、上阵杀敌、战死沙场的战友是英雄;②像宋长河一样保家卫国战功赫赫,却不慕

名利的人是英雄;③像宋长河一样在危难之时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人是英雄;④能热爱生活、积极乐

观、勤劳善良、无私奉献、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就是英雄。4.参考示例:宋长河战功赫赫、不慕

名利;他无私奉献、舍己救人。在战场,他英勇杀敌,只剩独臂;在家乡,他深藏功名、默默耕耘;在危

难时,他挺身而出,舍己救人。他保家卫国、不怕牺牲、不慕名利、舍己救人,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

他的英雄事迹和高尚的精神品质是我们前行的力量!

【分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理解和赏析不正确。根据⑨段“我算不上英雄,真正的英雄都牺牲了”可知,⑤段“他经常独自坐在河堤

上,默默地望着河里的流水……一会儿又模糊不清了”中的“模糊不清”表现了他想起牺牲的英雄,为牺牲

的战友而悲伤,而非“因自己断了一只手而悲伤”;

D.理解和赏析不正确。根据⑦“老村长看见信封上写着‘介绍信‘三个字,那字迹似曾相识,顿时就愣住了。

除了宋长河之前给他的那页介绍信外,信封里面竟然还有一页,上面写着:宋长河同志于1942年参加抗日

联军,历任排长、副连长和连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九次战功,因伤愈后不愿

意给组织上添麻烦,坚决申请退伍返乡”可知,“介绍信”表现了宋长河保家卫国战功赫赫,却不慕名利

的形象,说明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赞美了英雄的崇高品质,彰显了主题,而非“没有突出文章的主旨”;

故选BDO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根据④段画波浪线句“一个残疾人,一个老头儿,一头老黄牛,整天忙个不停,很快就成为村里的一道风

景……”中的“一个”“一个”“一头”三个句式相同可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结合“一道”运用白描

的手法和长短句结合的方式可知,生动细腻地宋长河回到家乡,默默耕耘,热爱生活,勤劳顽强的性格特

征。结合⑤段“闲下来的时候,他经常独自坐在河堤上,默默地望着河里的流水”可知,表现了宋长河此

时内心的安宁满足;结合⑥段“尽管木柴垛起来横七竖八地插在一起,垛顶上还堆了几十公分的粗树枝,

那也禁不住孩子们这样蹦跳,很快木柴垛就被蹦塌。一旁的宋长河一个箭步跑过去,单手使劲托住木柴垛”

可知,与后文的紧张情节形成对比。

3.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根据⑨段“我算不上英雄,真正的英雄都牺牲了”可知,在宋长河心中,保家卫国、上阵杀敌、战死沙场

的战友是英雄;

根据⑦段“宋长河同志于1942年参加抗日联军,历任排长、副连长和连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

援朝战争中荣立九次战功,因伤愈后不愿意给组织上添麻烦,坚决申请退伍返乡”可知,像宋长河一样保

家卫国战功赫赫,却不慕名利的人是英雄;

根据⑥段”一旁的宋长河一个箭步跑过去,单手使劲托住木柴垛。老孙头赶紧把他们从上面接下来。塌到

半截的木柴垛死死压住宋长河,体力不支的他抽不开身,没坚持多久,轰隆一声就被重重地压在里面。”

可知,像宋长河一样在危难之时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人是英雄;

根据③段“宋长河凭借一只手,就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村里人没见宋长河有过愁事儿,他整天

乐呵呵地赶着牛车,不是往牲口圈里垫土,就是从牲口圈里往外拉粪,要么就去拉柴火、运杂货”和④段

“一个残疾人,一个老头儿,一头老黄牛,整天忙个不停,很快就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可知,能热爱

生活、积极乐观、勤劳善良、无私奉献、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就是英雄。

4.本题考查推荐语。根据文本内容,参照示例,写一段话来推介宋长河即可。

示例:宋长河一生短暂,但不慕名利,舍己救人。在战争时期,他参加多次战役,荣立九次战功;在全国

解放后,他不愿给组织添麻,坚决烦退伍返乡;在返乡后,他热爱生活、无私奉献,为救儿童壮烈牺牲。

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他的英雄事迹和见义勇为的精神将不断激励我们奋力前行!

二、(2024•辽宁葫芦岛•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贴在崖壁上的“生活费”

①周末,在县城读书的我,提前一周回到山里的老家,由于买了一双好几百块钱的名牌运动鞋,我把

这个月的生活费超前花光了,只得回来重新朝家里要。

②得知我回来要钱,母亲欲言又止,脸上露出不满的神色。“明天我就上山采岩耳”,与母亲不同,

父亲并未因我乱花钱而不高兴,反而异常兴奋地对我说,“城里一家饭店昨天朝我要6斤岩耳,给的价格

比平时高!”

③父亲是一名“耳客”,农闲时,专门在悬崖绝壁上采摘一种地衣植物——“岩耳”。岩耳含高蛋白

质和对身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山珍。

④之前,父亲并不是耳客,他曾在一个工地上干活,可由于长期沾凉水,以及恶劣的饮食,最终患上

了严重的胃病,再也不能干重活,只好回到家里,开始一边务农,一边采岩耳和卖岩耳,以此来维持一家

人的生活,勉强支撑我上学。

⑤由于平时在县城里上学,节假日还得上补习班,因此我从未有机会看父亲是如何采岩耳的,只是听

母亲说过,采岩耳很危险。

⑥第二天,我决定陪同父亲一起上山。爬上山顶后,父亲将拇指粗的尼龙绳系在身上,扣上自制的保

险锁,再将绳子的另一端拴在一棵树上,做完这些后,父亲开始拉着绳子,在险崖绝壁上一点点地下降,

一边来回移动,一边采岩耳,他的脚下便是万丈深渊。

⑦父亲在崖壁上的每一秒,都让我提心吊胆,我几乎不敢去看父亲,生怕父亲出一点意外……

⑧好在,几小时后,父亲平安回到地面上,“只采到了半斤多。”父亲叹了口气道,“大的岩耳越来

越少了,3年长一个疤,5年铜钱儿大,30年才长巴掌大,老耳客们说的一点都不假。”

⑨下午,父亲决定带我去另一个崖壁上采,“那上面有很多岩耳,几年前,我就蓄着一直没采,现在

应该都长大了。”

⑩这次的岩壁比上午的更高耸,更陡峭,父亲在上面忙碌了很久,但也只采回了一斤多。我不解地问

父亲:“您不是说上面有很多吗?为何不全采下来,趁着高价,多卖些钱?”

⑪“是有不少,但很多都很小,”父亲意味深长地回应道,“还得继续蓄着,我们不能因价高就不顾

后果地去采,否则山上的生态就会遭到破坏。”

⑫这天下来,父亲总共只采到了2斤岩耳,跟饭店要的量还差很远。

领免上,辛苦了一天的父亲很快便睡着了。我试探着问母亲:“爸爸采岩耳时遇到过什么险情吗?”

母亲告诉我:“有一次,拴住你父亲的尼龙绳缠到远处一块凸起的岩石上,任凭他怎么移动、回荡,绳子

就是动不了。致使你父亲被悬挂在岩壁上长达两个多小时,最后才一点一点地被解开。等你父亲着地后,

才发现绳子已经被磨断了三分之二,差点就完全断掉,那样他就会葬身峡谷之中……”

包顺了很长时间,母亲若有所思地叹息道:“由于太危险,现在已无人愿意当'耳客'了,除了你爸!”

⑮第二天,父亲将岩耳送到县城里去,顺带用摩托车捎上我。2斤岩耳,饭店老板给了父亲600元,父

亲留下了50元,剩下的全给了我。

⑯“你先用着,没了就回来跟爸要。”说完,父亲便骑上摩托车走了。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回想起

母亲昨晚跟我说的那些事情,我呆呆地立在原地,手上几张鲜艳的钞票事如千斤……

⑰这些贴在万丈崖壁上的“生活费”,我再也不能轻易就花掉!

(选自《意林原创版》2022年2期,有删改)

5.请根据文章内容,完善表格。

情节“我”陪父亲采岩耳②—父亲给“我”生活费

情感无奈③不解④

6.结合选文内容,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得知我回来要钱,母亲欲言又止,脸上露出不满的神色。

7.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⑯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呆呆地立在原地,手上几张鲜艳的钞票事如千斤……

8.选文第④段有什么作用?

9.本文中的“父亲”与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与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概括。

【链接材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

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

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答案】5.生活费超前花光,“我”回家要钱父亲没有将岩耳全部采摘下来趁着高价卖钱(或

父亲在更高更陡的岩壁上忙碌了很久,却只采到了一斤岩耳);担心(提心吊胆);沉重(愧疚)

6.通过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听说“我”又要钱而难受、生气的心理,暗示“我”家庭条件贫困,父母挣

钱不易,为后文父亲冒险采岩耳作铺垫。7.“重”是“分量大”的意思,与前面的几张鲜艳的钞票形

成对比,突出了父亲采岩耳的危险和艰难及这几百元钱的来之不易,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感激心疼和深深的

愧疚自责之情。8.插叙,插入了父亲以前在工地干活得病后不能干重活的经历,交代了父亲作“耳客”

的原因,为下文冒着生命危险采摘岩耳维持生活和供“我”上学做铺垫。9.示例:本文中的父亲为了

贴补家用、供养儿子,冒着生命危险到悬崖上采岩耳给儿子挣生活费;《背影》中的父亲送儿子去车站,艰

难地攀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两篇文章中的“父亲”都用行动来表达对儿子的“爱”,赞美了深沉质朴、

不求回报的父爱。

【解析】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第一空,结合第①段“由于买了一双好几百块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