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01(全国
通用)
七年级・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试范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工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L小图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由此证明生活在该遗址的古人类已经懂得
①磨光技术②纺线织布③烧制陶器④钻孔技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炭化稻谷种子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子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3.根据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制作图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林老师在上复习课时
给出的图示,图中括号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公天下家天下
凫-----►舜------►离---->启
)王位世袭制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皇帝制
4.《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的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
的公仆,人民才拥护他。夏朝的衰亡,则是由于孔甲、夏桀这样的统治者败德、伤民,人民
所以怨恨他们。材料说明该书编写的目的是
A.真实地记录历史事件B.给统治阶级歌功颂德
C.规范史实的记载方式D.寻找王朝兴衰的规律
5.周王朝礼器的使用规格形成了制度,鼎和配合使用,鼎是奇数,配偶数,如天子为
九鼎八霞……卿大夫为五鼎四篌等。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周朝
A.社会腐败现象严重B.经济发展不平衡
C.社会等级制度森严D.青铜铸造业落后
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
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D.周王室地位衰落
7.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
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A.奴隶制度开始形成B.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C.诸侯争霸兼并不断D.生产技术不断发展
8.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硕大壮实的主根。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
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的历史人物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
9.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秦朝,可能看到的情形是
A.张骞率使团出使西域B.秦始皇大力宣扬儒家学说
C.大家用半两钱购物D.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
10.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货币是
c.D.
11.秦始皇时期,全国人口约2000万,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
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材料反映出秦朝
A.赋税沉重B.徭役、兵役沉重
C.刑法残酷D.国力雄厚
12.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
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材料表明“文景之治”出现的主要
因素是
A.统治者重视采纳贤臣的建议B.统治者提倡勤俭治国
C.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D.统治者注重休养生息的政策
1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
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的是
A."推恩令"的实施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盐铁专卖D.北击匈奴
14.汉武帝时期,“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对此,
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C.实行盐铁官营D.严厉打击豪强地主
15.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
请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2世纪晚期的是
A.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B.楚汉之争于公元前207年开始
C.黄巾起义于184年爆发D.西晋于280年统一全国
16.《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的东汉时期的历史
现象是
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
17.《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洛阳)震动”。材料反映的是
A.牧野之战B.陈胜、吴广起义C.黄巾起义D.楚汉之争
18.《汉书•张骞传》载:“后来出使西域的人都仿效张骞,称博望侯有凿空之功……”这里
的“凿空”指
A.张骞通西域B.设置西域都护
C.开辟海上交通D.甘英出使大秦
19.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
简称。首次开拓的''丝绸之路”从东向西的走向是
A.长安玲河西走廊玲今新疆地区玲葱岭玲安息玲大秦
B.长安玲今新疆地区玲河西走廊玲葱岭玲西亚玲大秦
C.长安玲葱岭玲河西走廊玲今新疆地区玲安息玲大秦
D.长安玲玉门关、阳关好河西走廊玲葱岭好西亚好欧洲
20.与下面知识卡片信息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及著作是
知识卡片
著作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3000年的史事
著作地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老子与《道德经》B.孔子与《论语》
C.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D.司马迁与《史记》
21.医学研究表明接种疫苗是阻断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传播、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早在我
国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医也曾提出过预防疾病的理论一一“治未病”,提倡预防疾病。这位
名医是
A.扁鹊B.张仲景C.孙思邈D.李时珍
2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
一幅图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2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下列朝代曾经在
此建都的是
①东周②秦朝③西汉④东汉⑤西晋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24.《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
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该史料描述的是
A.南方社会安定,人民辛勤劳作B.北人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
C.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
25.下列这组图片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中华文明的起源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n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中国有一个独特的主食格局:南米北面。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
这是由几千年前形成的两大农业布局造成的。(14分)
材料一古人之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制耒耙,教民农作...
——《白虎通义》
(1)材料一中“神农”为什么“教民农作”?“教民农作”出现了一种什么结果?(4分)
材料二
«-半塘・址出土的累・二河独逝遣址出土的棺苔
(2)图一、图二的发现分别位于哪两个流域?(4分)
材料三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以待风雨。
(3)材料三说明人类的居住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四
(4)材料四中两种房屋分别属于哪一居民的住所?它们在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27.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一一《论语》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
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
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一一《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霸诸侯”的国君是谁?依据材料一分析他能够“一匡天下”主要原因。材
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支持这一历史事件的国君是谁?(4分)
(2)材料二所述事件中采取的哪项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哪些措施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这对秦国后来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请你给两则材料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并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28.能够清晰概述历史人物主要事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下列探究任务。(10分)
■(D_K«ei>■©_n«K«MHe>
(1)请参照下面范例,从四幅图中选择一幅制作一张“人物名片”。(历史人物姓名、朝代、
主要事迹)(6分)
[范例]
~■名:■却I
西汉
主襄事遭:反击年蚁各将,11Mm北
Afi,取得■大胜利.句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2)请你选择任一个历史人物,说说他最让你佩服的是什么?(4分)
29.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即使在古代的部分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
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
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吠相望,连宇高薨,阡陌如绣”,一派田
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
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滋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作用。(4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4分)
(3)材料三指的是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
措施?(4分)
(4)综上,归纳分裂时期孕育着哪些统一因素。(2分)
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01(全国
通用)
七年级・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试范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L小图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由此证明生活在该遗址的古人类已经懂得
①磨光技术②纺线织布③烧制陶器④钻孔技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项链,结合所学可知,山顶洞人会制作项链说明
他们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①④符合题意,从项链看不出山顶洞人会纺线织布,②不符合
题意,山顶洞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使用的是打制石器,不会烧制陶器,③不符合题意,①
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炭化稻谷种子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子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种植粟,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其中以人面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栩
如生。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
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可知①③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相关,与题
干信息"我国黄河流域半坡聚落原始居民文化特征"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3.根据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制作图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林老师在上复习课时
给出的图示,图中括号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公天下-------------家天下-----------»
尧-----►舜------»备-----►启
()王位世袭制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皇帝制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黄帝之后的尧、舜、禹时期,他们根据才
德采用推举的办法选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种方法在历史上称作"禅让"。尧是中国上古时期
部落联盟首领,开创禅让制。因此图中括号处应填写的内容是禅让制,A项正确;分封制,
是西周时期,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
承担各种义务,与尧、舜、禹时期不符,排除B项;郡县制、皇帝制,都是秦始皇时期为加
强中央集权而开创的制度,与尧、舜、禹时期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4.《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的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
的公仆,人民才拥护他。夏朝的衰亡,则是由于孔甲、夏桀这样的统治者败德、伤民,人民
所以怨恨他们。材料说明该书编写的目的是
A.真实地记录历史事件B.给统治阶级歌功颂德
C.规范史实的记载方式D.寻找王朝兴衰的规律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夏禹的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
公仆,人民才拥护他。夏朝的衰亡,则是由于孔甲、夏桀这样的统治者败德、伤民,人民所
以怨恨他们"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记载夏朝的兴起与衰亡的原因,说明该书编写的目的是
寻找王朝兴衰的规律,D项正确;真实地记录历史事件,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给统治阶
级歌功颂德,与题干内容"由于孔甲、夏桀这样的统治者败德、伤民,人民所以怨恨他们"
不符,排除B项;规范史实的记载方式,题干内容无法体现,题干信息体现的是"夏禹的兴
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公仆,人民才拥护他。夏朝的衰亡,
则是由于孔甲、夏桀这样的统治者败德、伤民,人民所以怨恨他们",排除C项。故选D项。
5.周王朝礼器的使用规格形成了制度,鼎和:g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篌配偶数,如天子为
九鼎八篌……卿大夫为五鼎四霞等。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周朝
A.社会腐败现象严重B.经济发展不平衡
C.社会等级制度森严D.青铜铸造业落后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西周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霞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篌配偶
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箧……卿大夫为五鼎四箧等”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是
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身份地位不同,所使用的青铜器的规格也不同,不可逾越,其实质
是西周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C项正确;从题干中并不能直接反映出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以及西周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AB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
制作工艺高超,排除D项。故选C项。
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
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D.周王室地位衰落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
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
“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
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周王室衰微,大
的诸侯势力崛起,D项正确;周王室衰微,各诸侯不再听从王命,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排除A项;由材料“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
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反映的实质是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操控政治
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排除B项;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也不再定
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天子依附于诸侯反映的是周王室衰微,
排除C项。故选D项。
7.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
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A.奴隶制度开始形成B.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C.诸侯争霸兼并不断D.生产技术不断发展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退避三舍反映的是春秋时期晋楚争霸,卧薪尝胆反映的是春秋
时期吴越争霸,围魏救赵反映的是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纸上谈
兵反映的是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的战争,因此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
点是诸侯争霸兼并不断,C项正确;奴隶制开始形成时期是夏朝,排除A项;封建制开始确
立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
选C项。
8.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硕大壮实的主根。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
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的历史人物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实行‘仁政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可知,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C项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
的创始人。他主张“无为而治”,还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排除A项;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
人。他主张“以德治国",排除B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
俭,排除D项。故选C项。
9.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秦朝,可能看到的情形是
A.张骞率使团出使西域B.秦始皇大力宣扬儒家学说
C.大家用半两钱购物D.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
币,在全国流通。根据题意,C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秦始皇
焚书坑儒,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排除D项。故选C项。
10.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大业。秦统■后,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货币是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统一以后,在全国统一使
用的标准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D项正确;A项是汉朝的五铢钱,排除A项;BC项是战
国时期是货币,排除BC项。故选D项。
11.秦始皇时期,全国人口约2000万,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
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材料反映出秦朝
A.赋税沉重B.徭役、兵役沉重
C.刑法残酷D.国力雄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秦始皇时期,全国人口约2000万,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
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秦朝繁重的徭
役、繁重的兵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末年,统治残暴,滥用民力,兵役繁重,B项正
确;秦朝的赋税也很沉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交国家,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
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秦朝刑法情况,无法得出秦朝刑法残酷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
涉及秦朝综合国力方面的表述,无法得出秦朝国力雄厚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2.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
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材料表明“文景之治”出现的主要
因素是
A.统治者重视采纳贤臣的建议B.统治者提倡勤俭治国
C.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D.统治者注重休养生息的政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
'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可知,表明"文景之治"出现
的主要因素是统治者重视采纳贤臣的建议,A项正确;汉文帝、汉景帝提倡勤俭治国,发对
奢侈浮华,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汉文帝、汉景帝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
峻法,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体现统治者重视采纳贤臣的建议,不是统治者注重
休养生息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1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
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的是
A.“推恩令”的实施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盐铁专卖D.北击匈奴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
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
政权的精神支柱,B项正确;"推恩令"的实施属于政治上的措施,解决的是诸侯王势力强大
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问题,排除A项;盐铁专卖是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不属于
思想上的措施,排除C项;北击匈奴属于军事上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
14.汉武帝时期,“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对此,
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C.实行盐铁官营D.严厉打击豪强地主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由"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可知,西汉为了限制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
产和销售,C项正确;颁布“推恩令",这是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
A项;材料信息与铸币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富商大贾,并非豪强地主,排除D
项。故选C项。
15.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
请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2世纪晚期的是
A.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于公元前207年开始
C.黄巾起义于184年爆发
D.西晋于280年统一全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世纪是指从公元101年到公元200年这100年的时间,
一个世纪前30年一般称作早期,后30年称作晚期,公元2世纪晚期指的是170到199年,
黄巾起义于184年爆发,发生在公元2世纪晚期,C项正确;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3世
纪,排除A项;公元前207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排除B项;280年属于公元3世纪,排除
D项。故选C项。
16.《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的东汉时期的历史
现象是
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
【答案】C
【解析】据题干“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东汉
时期外戚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由皇后主持朝政,皇
后又依靠娘亲,于是就出现了外戚专权的现象,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窦宪的官职,排
除A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不符合题干内容,题干没有兼并土地的情况,排除B项;窦宪
不是宦官,排除D项。故选C项。
17.《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洛阳)震动”。材料反映的是
A.牧野之战B.陈胜、吴广起义C.黄巾起义D.楚汉之争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后汉书•皇甫嵩传》”“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
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洛阳)震动”和所学知识可知,与东汉黄巾起
义相关。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
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一一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全国各
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最终由于东汉军队
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C项正确;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推翻商朝统治,建立西周,排除A项;公元前209
年,由于秦的暴政;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排除B项;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
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排除D项。
故选C项。
18.《汉书•张骞传》载:“后来出使西域的人都仿效张骞,称博望侯有凿空之功……”这里
的“凿空”指
A.张骞通西域B.设置西域都护
C.开辟海上交通D.甘英出使大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打通
了中原通往西域之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和欧
洲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司马迁把张骞开通西域称为"凿空",A项正确;设置西域都护
在公元前60年,与张骞无关,排除B项;开辟海上交通与张骞无关,排除C项;甘英出使
大秦在东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19.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
简称。首次开拓的“丝绸之路”从东向西的走向是
A.长安玲河西走廊玲今新疆地区玲葱岭玲安息玲大秦
B.长安玲今新疆地区玲河西走廊玲葱岭玲西亚好大秦
C.长安玲葱岭玲河西走廊玲今新疆地区玲安息玲大秦
D.长安玲玉门关、阳关好河西走廊好葱岭好西亚玲欧洲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的简称。"和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越过葱岭,经过安息,再转运欧洲大秦等地,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A项正确;首
次开拓的“丝绸之路"从东向西的走向是:长安玲河西走廊玲今新疆地区玲葱岭玲安息玲大秦,
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与下面知识卡片信息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及著作是
知识卡片
著作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3000年的史事
著作地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老子与《道德经》B.孔子与《论语》
C.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D.司马迁与《史记》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史家之绝唱,无韵
之离骚”等信息可知,该著作是《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
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D项正确;《道德经》与题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符,
排除A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与题
干不符,排除B项;《伤寒杂病论》是医书,不是史书,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1.医学研究表明接种疫苗是阻断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传播、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早在我
国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医也曾提出过预防疾病的理论一一“治未病”,提倡预防疾病。这位
名医是
A.扁鹊B.张仲景C.孙思邈D.李时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东汉时期、提倡预防疾病"和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著有《伤
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提倡预防疾病,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B项正确;扁
鹊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排除A项;孙思邈是唐朝人,排除C项;李时珍是明朝人,排除D
项。故选B项。
2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
一幅图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建立魏,魏国主要占据长江以北的
北方地区,建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占据汉中、成都平原等
地,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则占据江南地区,建都建业,三国鼎
立局面正式形成,D项正确;孙权建吴国,吴国占据江南地区,AC项表示吴国在西方,排
除AC项;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建立魏,魏国主要占据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B项表
示吴国在北方,魏国在西方,排除B项。故选D项。
2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下列朝代曾经在
此建都的是
①东周②秦朝③西汉④东汉⑤西晋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曾经在洛阳建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
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洛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
立东汉,定都洛阳;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①④⑤
符合题意,D项正确;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公元前
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可知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②③的ABC
项。故选D项。
24.《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
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该史料描述的是
A.南方社会安定,人民辛勤劳作B.北人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
C.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
的意思是天下没有战事,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粮食纺织品都足足有余,每家
每户都能自给自足。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D项正确;"南方社会安定,
人民辛勤劳作"是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排除A项;“北人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是材
料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排除B项;"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是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排除C项。故选D项。
25.下列这组图片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中华文明的起源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图一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图二是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图
三是北魏迁都洛阳,体现了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A项正确;早期国家是夏商周时期,排除
B项;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华上古时代,即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排除C项;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第n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中国有一个独特的主食格局:南米北面。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
这是由几千年前形成的两大农业布局造成的。(14分)
材料一古人之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制耒弗,教民农作……
——《白虎通义》
(1)材料一中“神农”为什么“教民农作”?“教民农作”出现了一种什么结果?(4分)
材料二
«-半逋・址出土的事■二河她逝遗址出土的唱苍
(2)图一、图二的发现分别位于哪两个流域?(4分)
材料三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以待风雨。
(3)材料三说明人类的居住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四
(4)材料四中两种房屋分别属于哪一居民的住所?它们在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2分)。原始农业的产生(2分)。
(2)黄河流域(2分);长江流域(2分)。
(3)人类由居住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2分)。
(4)河姆渡原始居民(1分)、半坡原始居民(1分);两种房屋在结构上存在差异是因为长
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湿热(1分),
干栏式房屋有利于通风和防潮。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较干燥,冬季比较寒冷,
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可以防寒保暖(1分)。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
地之利,制耒相,教民农作"可知神农氏"教民农作”的原因是人民众多,禽兽不足。结果:"教
民农作”出现的结果是原始农业产生。
(2)流域:据图一半坡遗址出土的粟及所学知识可知,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气候较今天
更为温暖湿润,适宜人类活动。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
始聚落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
种植粟,故图一发现位于黄河流域;据图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及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
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些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其中,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
河姆渡遗址,最具代表性。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
洲稻的起源地之一,故图二发现位于长江流域。
(3)变化:根据材料三"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说明上古时期人类居住在
洞穴当中,后来盖房屋定居。
(4)居民:结合所学可知,图三属于干栏式房屋,图四属于半地穴式房屋。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
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
房屋,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故干栏式房屋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半地穴式
房屋属于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
作用:从自然环境方面分析两种房屋类型出现差异的原因。南方潮湿多雨,河姆渡居民居住
在干栏式房屋有利于防潮通风;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具有
良好的保暖性。
27.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一一《论语》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
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
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一一《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霸诸侯”的国君是谁?依据材料一分析他能够“一匡天下”主要原因。材
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支持这一历史事件的国君是谁?(4分)
(2)材料二所述事件中采取的哪项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哪些措施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这对秦国后来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请你给两则材料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并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答案】(1)①齐桓公(1分)②任用管仲进行改革(1分)③商鞅变法(1分)④秦孝公
(1分)
(2)①加强集权: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1分)②富国:鼓励耕织,生产粮
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1分);强兵: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1
分)。③作用: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
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分,写出一点即可)。
(3)①主题:改革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推动力(2分)。②启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
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改革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挫折,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
力,才能成功;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
这个变革的时代(2分,写出一点即可)。
【解析】(1)国君:根据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
强盛,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可知"霸诸侯"的国君是齐桓公。
原因:根据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
为相,实行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可知他能够“一匡天下"
主要原因是任用管仲进行改革。
事件与国君:根据材料二"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
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
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
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胜,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
支持这一历史事件的国君是秦孝公。
(2)措施:根据材料二"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
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事件中采取的加强了中
央集权的措施,是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措施:根据材料二"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可知
使秦国实现了富国的措施是,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商鞅变法,在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可知使秦国实现了
强兵的措施是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一跃成为最
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主题:根据两则材料"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商鞅
变法",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确定一个共同
的主题,是改革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我们认识到,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
发展的。改革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挫折,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青年一
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
28.能够清晰概述历史人物主要事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下列探究任务。(10分)
(1)请参照下面范例,从四幅图中选择一幅制作一张“人物名片”。(历史人物姓名、朝代、
主要事迹)(6分)
[范例]
_姓名:.去.
期代:西汉
主”进:反击好奴菖抵他鼻和卫青指挥澧北
战一,―大胜利.句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2)请你选择任一个历史人物,说说他最让你佩服的是什么?(4分)
【答案】(1)"人物名片J(6分,姓名、朝代和主要事迹各2分)
图②:
姓名:张骞
朝代:西汉
主要事迹:张骞是西汉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两次出使西域,密切了西域与汉朝
的联系,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图③:
姓名:司马迁
朝代:西汉
主要事迹: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他公正
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④:
姓名:张仲景
朝代:东汉
主要事迹: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
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他还
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
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2)示例:选择司马迁;最让人佩服的是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武帝,获
罪入狱,处以腐刑。受刑之后,忍辱发愤,艰苦撰述,根据《尚书》《春秋》《左传》《国语》
《世本》《战国策》等史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官府所藏的典籍档案以及亲身考察访问得来
的资料,终于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4分)
【解析】(1)“人物名片J
图②:根据材料图②信息和所学可知,图②反映的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按照
题干中的范例格式,直接制作出张骞的名片:
姓名:张骞
朝代:西汉
主要事迹:张骞是西汉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两次出使西域,密切了西域与汉朝
的联系,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图③:根据材料图③信息和所学可知,图③反映的是司马迁采访史迹的情景,按照题干中的
范例格式,直接制作出司马迁的名片:
姓名:司马迁
朝代:西汉
主要事迹:司马迁是西汉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验4天文观测-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
- 新闻报道纵横谈
- 云计算课程设计在哪找
- 危重病人常见管道的护理
- 脑梗死的心理护理措施
- 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
- new微机课程设计
- unity实验课程设计
- 人教版初中数学总复习第一章数与式第1课时实数练习含答案
- 美育在课外活动中的多重角色计划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4年秋+试卷1
- 锰矿购销合同范本
- GB 12955-2024防火门
- 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直播电商代运营服务协议(GMV计费模式)
- 2024-2030年中国城市更新行业发展创新模式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公路养护行业改革创新模式及未来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 西门子S7-1500 PLC技术及应用 课件 第2章 S7-1500 PLC的系统配置与开发环境
- 2024年中国瓦楞包装纸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